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东西方的悲剧意识比较

以《俄狄浦斯王》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列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悲剧性,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归结为挑战与应战。悲剧是一个说不尽的论题,东西方悲剧意识的不同与所处的文化传统、文化性质不同。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堪称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中国的“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了中国“以和为美”的传统美学精神。西方“一悲到底”的悲剧结构是要让观众灵魂得到震撼,东方“以和善为美”的文化也让人情感得到净化。

【关键字】悲剧意思悲剧文化《梁祝》《俄狄浦以斯王》

悲剧意思,就是在人类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在某些人物身上的那张“无为而为”的心理倾向,即某些人明知他们将来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失败,却仍然锐意去追求、奋斗、牺牲的心理趋势。

一、悲剧意识与西方文化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指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

俄狄浦斯悲剧性命运悲剧性命运“杀父娶母”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一种超越于人之外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的,主宰人的力量的神谕。第二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命运是人类悲剧性处境的一个投影,是人之有限对抗世界之无限时人类从自制的悲剧性处境中编织悲剧,同时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困境之中,即在理性光照下反抗自救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自制的悲剧中的人类悲剧性处境。悲剧意识是构筑悲剧意识的基础,悲剧意识是悲剧审美魅力的关键,悲剧意识是悲剧区别于喜剧的内核。所以说悲剧意识是悲剧的灵魂。“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出了你们”“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了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如果说杀父娶母事件的发生体现了阿波罗神谕的不可抗拒性,那么真相大白于天下的结局则进一步表明了人的意志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显示的脆弱性,而且证明了人在努力肯定自我价值时的悲剧性处境。人即使不作恶,一切遵循世俗的价值观,最终也难以摆脱悲剧性处境。这是俄狄浦斯在经历了不可逃避的命运的残酷拨弄之后沉痛而无助的哀叹。俄狄浦斯企图通过自身的力量消除杀父娶母的命运,却鬼使神差地陷入到命运的魔掌。所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在强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就个体而言,俄狄浦斯是无罪的,他杀父娶母并非有意。而就整体而言他又是有罪的,他无法摆脱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员的悲剧性处境,作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的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了他。

(二)俄狄浦斯王追求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构造基础是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人们在这种冲突中,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道路,使他们成为教育观众的理想人物。他的悲剧中有一种惶惑不解和事与愿违的称重心情,他的具有和仇敌或者命运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就是自己时,他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要求自我流放。《俄狄浦斯王》给人们的感受是多维的:一是命运的神秘感与人们对它的恐惧感,二是对俄狄浦斯王处境的同情怜悯,以及对他个人意识的钦佩感,观众和读者的感受是复杂的,而非单纯的、单指向性的。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正如多兹所指出,俄狄浦斯受命运束缚但他在舞台上的行动自始至终是自由的,“俄狄浦斯毁灭的直接原因既不是‘命运’也不是‘神’--神谕没有说他必须发现真相--也更不是他的弱点--招致他毁灭的是他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他对忒拜的忠诚,对真理的真诚。他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自

残和自我放逐也都是自由的选择”。剧本肯定了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怀疑了命运的合理性,带着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的思想意识特征,表现了人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感到惶恐的矛盾心里。俄狄浦斯在苦难中并不是消失在虚无里,而是消失在自由之中。

西方哲学强调对立,冲突以及自我冲突和独立意识。西方人敢于冒险,追求真实,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西方哲学与宗教所追求的理想和超理性、自然与生命、规律与信仰。

《美狄亚》是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重要作品。描述了美狄亚在弃妇之恨与慈母之爱的两难选择中的心灵挣扎与搏斗;在美狄亚的内心中,母亲的慈爱天性与残忍本性的激烈斗争,她的双重性格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美狄亚因以其毁灭生命的方式实现了对伊阿宋的报复性惩罚,完成了女性最难以逾越的自我超越而成为具有超越意识的反叛英雄;在西方文学史上,美狄亚是第一位敢于向男权社会秩序发起挑战的“恶女人”形象,发出了女权主义的第一声呐喊,突破与改变了男性视野中天使型女性的传统接受视角和女性价值审判坐标;从文明冲突论的角度来看,美狄亚的悲剧实质上是东西方异质文明错位与冲突的悲剧。

西方文化是一种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西方悲剧创作是西方文化总体特征的表现,西方悲剧精神富于历史反思。西方人的悲剧,强调的是彻底的失败,彻底的牺牲、彻底的奉献。所以《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悲剧的,俄狄浦斯王的行动是轰轰烈烈的,他的结局是毁灭的,所以说西方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它的悲剧意识形态。

二、悲剧意识与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对悲剧表达一种中庸之道,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深受孔孟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没有个性、没有冲突;注重人际关系的调节与融洽,强调如何做人而不是怎样发展,规定儒生的道路而不是让儒生自己选择人生道路。整个社会被掌握在封建各级权力者手上,没有思考,进步和自由的余地,只得遵循三纲五常做人做事。整个社会中的人与事物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在一种压抑的社会状态下生活着,只得按“规矩”做人。如若梁山伯与祝英台私奔,那么在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将痛斥甚至抛弃他们。

中国式悲剧一直是对中国封建制度时期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体现,可以说他们的殉情首先是被社会所逼。另外,由于封建时期的婚姻制度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父母包办,所以在中国古代,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对于婚姻制度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祝英台这样的女性在婚姻问题上便是完全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的。在梁山伯向祝父提亲时,由于梁山伯家境贫寒,祝父极力反对,说明严重的门第观念已深深的植根于当时的社会和封建家庭里。从这些又可以看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肯定也是不被这个封建家族所认同的,他们的爱情受到来自社会和封建家族的双重压迫。我们只能按照儒学的思想去思考和行动,个人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自由。所以《梁祝》这样的爱情在当时封建制度下本身就是不被当时社会所认同的。所以他们首先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压制,以至于他们最后的殉情悲剧是被动的接受了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安排。东方文化讲究“人和”,以至于常会对悲剧给予神化一般的解释,附带团圆性的结果,让梁山伯与祝英台殉情后,“化作蝴蝶比翼双飞”。再有《雷峰塔》写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白素贞被压雷峰塔里,最后出来与家人团聚,慰藉观众。《长生殿》中,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和杨玉环到天宫永为夫妻“团圆”结局。

总结

人类发展和人类社会形态更替都包含了悲剧性。但是现实的悲剧性并不一定总会随之产生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是人类的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极大程度上必然是有牺牲的,也就是说,悲剧主人公保护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价值的自主意识与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极不调的斗争中,最终结局必然是悲剧主人公的失败,人类以有限抗挣无限时人类从其自制的悲剧性处境中编织悲剧,同时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陷阱中,是人类以有限抗挣无限时自制的悲剧性处境的投影;是人用有限对抗无限时的

必然结果。正如莎士比亚悲剧中“无论是儿童或者老人,也不论是罪恶的家伙还是有美德的人,都有一死,他们把人之将死的种种自然的状态表现出来了”。所以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的悲剧意识表现的比较深刻、彻底,东方的悲剧意识表现的留意余地。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 摘要:李煜的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本文着力探索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从词的这个体裁以及他的遭遇按前后期分别进行分析,亡国前他的悲剧意识多半与他的出身遭遇和天赋有关;而亡国后则主要是他的痛苦生活和矛盾情绪相关的。 关键词:李煜;悲剧意识;原因 Discusses Li Yuci to seep the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 shallowly Abstract:The Li Yu adjacent periods word does is passing through the identical kind of bottom color - - tragedy consciousness. Wh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is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origi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eparately from his bitter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adjacent periods, before perishing the country,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mostly with his family background bitter experience with the talent related; But after perishing the country, is mainly his painful life is related. key word: Li Yu;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 关于李煜词中透露的悲剧意识,已经有很多学者论述到,而且也论述得很透彻,有关于他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的,更有探讨他后期词深沉的悲剧意识的,在这里,我主要研究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在他的后期悲剧意识的原因中我发现他的悲剧意识如此浓厚还与他遭受劫难,对人生价值与自我生存意义的探索十分相关。 李煜(937——978)是五代南唐国的第三代君主,也是其末代的小皇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南唐后主。他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身世及现实的吟叹情绪,其作品在题材及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他于二十五岁(961)承接王位,但到三十九岁(975)那年即国破家亡,被宋兵俘虏并押送到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看管。过了三年,终于因心怀怨愤而被宋太宗派人用药毒死。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些感人伤怀的句子都是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千百年来,李煜在人们心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然而史册记载,李煜却是一个昏庸懦弱的君主。他拥有着先天的悲剧个性,同时也有着后天的悲剧经历,这些都导致了他的人生以悲剧结尾。而他,正是以其薄命君王的遭遇,造就了绝代才人的勋业,恰是南唐国祚的结局,玉成了李煜词作的升华。李煜作为南唐小国的亡国之君,政治上一塌糊涂,一味享乐苟安,称臣纳贡,词作却为何如此受人推崇?我以为,除了他词作的高度艺术性以外,还与他词作中所浸透的悲剧意识有关。 那什么是悲剧意识呢?那便是事先认定了一切都是虚无、幻灭,一切都是昙花一现,一切终将归于悲剧结局的思维方式,它是繁华落后的苍凉,是人群中的寂寞,是理智人生的清醒底色。而李煜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不论是他贵为君王还是沦为一介阶下囚,他的词作始终渗透着一种悲剧意识,只是这种悲剧意识越到后期越是浓厚!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他词作的这种悲剧意识呢? 一、词本身婉约而感伤的特性,使他的词带有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杨海明《唐宋词史》认为词最乐于抒写,也最擅长描摹的就是一种近似于涟漪状态的“心绪”和“心曲”,词在整体上表现出相当的“南方文学”特色,以婉约为正宗。清代纳兰性德《古风·填词》中也说:“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及忧患作。”这些都显现出整部词史两个总体上的特点:一是它的“悲剧性”,一是“伤感性”。李煜以词这种文体作为我手写我心,宣泄内心情感的途径,表达的多是一些令人感慨唏嘘的忧伤之情,表现的人物形象是没落的帝王、亡国的囚徒和精神的流浪者。而且,词中映入眼帘的都是泪、梦、愁、恨、哀、寒等等表示愁怨的字眼。 “春花秋月何时了?”闺怨、时难、悲亡、人生苦短,种种愁怀积贮于胸,人何以能堪?正因如此,词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引入一些能使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因素,或者通过自己内心平静下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戏剧《哥本哈根》中体现的两性家庭分工差异 2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 3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4 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7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 8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9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0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 11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12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4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 15 美国拓荒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读威拉凯瑟《我的安东妮娅》 16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17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18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9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20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1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22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23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4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25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26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27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28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29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 30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31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 32 从小说《百万英镑》中看对当今社会的讽刺意义 33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34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35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 36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37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38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39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40 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 41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42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悲剧艺术的欣赏

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以其哀伤的叙事情节和悲愤的情感震撼人心。而中国悲剧艺术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悲剧艺术的鲜明特征,它唤起人 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悲剧艺术从广义上讲,就是以悲剧故事为体裁的艺术形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特 殊的民族艺术。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条件、民族性格、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的各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在我国,关于“悲剧”一词,据考证直至晚清时才偶然在一些文论中出现。而古代文学往往把那些悲惨之作称为“怨谱”或“哀曲”;在民间,老百姓则称之为“苦戏”,这可以视为中国悲剧艺术的最初形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悲剧艺术是有明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目标的;反映的是人们在 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那些悲剧人物往往不畏险恶,甘愿为承担时代的苦难而付出,甘愿将其牺牲纳入道德 的谱系中,牺牲者并因此获得精神的永生。同时,由于社会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不同的结构层次,这种道德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而道德标准的 异化也会滋生痛苦哀伤的情愫,因此而在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道德生命同样会喷发出情感的岩浆,从而凝铸成悲剧艺术的基石。 中国悲剧艺术的艺术特征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悲剧艺术中,悲剧人物的人格形象,是伴随着悲伤苦难而逐渐 在大众审美过程中被不断接受和确立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悲剧艺术才总是有一 种英雄的壮丽色彩,而在人们的情感反应中,也总是带着惊奇和赞叹的成份。悲剧艺术强调群体与个人二元价值的弹性选择,悲中有怨,怨中有悲,呈现出价值评判式的矛盾冲突的展示方式,从而构成中国悲剧艺术的独特模式。 一、叙事的冲突性。歌德说:“悲剧的关键在于冲突得不到解决,而悲剧人物可以由于任何关系的矛盾而发生冲突,只要这种矛盾有自然基础,而且真正是悲剧性”。如梁祝的故事不仅感动了一代代少男少女,而且也令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为之伤感。人们如今已经习惯将这个故事界定为“悲剧”,称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的特征,即人类情感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归结起来悲剧艺术的根本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二是悲剧冲突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哀怨甚至焦虑、孤独、崇高、毁灭、死亡等情感体验;这些悲剧冲突的体验形式共同渗入作品之中,使作品的悲剧性在不同层面的体验之中显现出来。如《汉宫秋》以表现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冲突为主线,同时,爱情线索与政治线索之间的冲 突也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爱情与政治线索之间的冲突便是怜悯和恐惧。因此,随着剧情的发展,到冲突的加速,作品呈现出了完整的悲怨情感的体验形态。对于悲剧冲突来说,由于其主要在于展开苦情的冲突历程,追求剧情的曲折性,即善恶、忠奸、正邪、美丑的多层次冲突,所以,得到的是悲愤激烈、凄惨的苦情审美效果。 二、审美的情感性。悲剧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情感,因而悲剧艺术的怜悯也是一种审美同情。悲剧艺术除了能唤起人们的怜悯外,同时能唤起人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欣赏悲剧艺术时,就好象观看一场大风暴。我们先感到的是,面对某种压倒一切力量的那种恐惧,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又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在 那里我们体会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活力,它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感到敬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8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省电大武威电大分校赵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在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充分尊重。本文就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表现的几个着眼点:情爱关系、人性的探索、人生的体验、悲观忧伤的结局,以及悲剧意识根源进行阐述,力指导现实的人少生私寡欲,少谋个人私利,多贡献于社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张爱玲(1917---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以及清醒的没落感,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大多是悲剧性人物。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精神个性、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

迟子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分析

迟子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分析 在创作中一直坚持着悲剧意识的写作,这使得她的小说富有极大的感染力,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她的小说。本文就是从死亡意识、苦难意识来解读其小说人物命运,通过对小说结局的分,了解迟子建对悲剧意识的超越——活着,人只有坚韧的活着才能超越苦难。 一篇小说的情节设置能最直观体现作者的艺术思想。迟子建的悲剧意识在其小说人物的命运设置上,有非常清晰的体现。这些人物的命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人物不断的经历命运的嘲弄,生命的死亡,灾难一个接一个的压过来,而作家从来不给他们留一个“光明的尾巴”,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小说里那无常的命运,能很清晰的传达出作家对于生活的悲剧性认识。 一、死亡意识 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指出:“死亡,是每一个诞生在光线中的人的共同命运。”然而“死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个实在的死,而在于它震动了终有一死的人的心智,使人对自己应该认识和思考什么有所醒悟”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四卷本《迟子建文集》收录小说39篇,直接写到死亡的竟有29篇之多。虽然很多作家都热衷于探讨死亡本身的含义,但是迟子建说,“我写过的死亡都是漫不经心的,并不是刻意的设计,因为它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突然遭遇,而生活遭遇本身就是艺术的。祖父和父亲去世时对我有一种深刻的影响,有特别心痛的感觉。有人说死亡是随时降临的,不是谁能把握的生比死艰难,死是速战速决的,而生则是非常惨烈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是怎么死的,死时的心理状态怎么样,她并不感兴趣,她的兴趣总在发生死亡事件之后,活着的人是怎样克服痛苦继续活下去。在设置人物命运障碍时,死亡情节之所以受到作家多次的青睐,在于作家内心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亲爱的人的死亡。在她眼里,死亡是一种遭遇,一种失去,是人痛苦的最高级别。只有在人生最大的痛苦面前,才能激发出人最宝贵或者最真实的状态。作家在《死亡的气息》中说童年“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人活着有多么糟糕,因为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所以,她写了那么多的死亡,真正想表达的却是活着,活着比死亡更有难度。 《白雪的墓园》中父亲死去,关于他的死,着笔寥寥,然而他死后,却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思念,并激发了生者坚强活着的意志;《百雀林》中周明瓦爷爷与母亲的去世,特别是他母亲的去世显出生命的荒诞与无奈,带给周明瓦一生的孤独感与残缺感,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一匹马两个人》老太婆的非自然死亡,让人扼腕,由此引发了老头和那匹马生活的重大变故……死亡之所以是最能体现人类悲剧的,在于死亡是人类最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通过他者的死亡激发出来。迟子建正是通过人物面对他者死亡时呈现出的状态,揭示人类的普遍性。 迟小说的里的死亡极少寿终正寝的安详,往往都是非正常死亡,甚至是死得离奇与荒诞。各种死法都有,体现出生命的脆弱,往往连死来临之前连恐惧都来不及,多半是一种突然而至的血腥。作家对于亲人死亡的体验的深刻性,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积淀极厚,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子女哪怕另设门户之后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去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代父母付钱也理所当然。西方人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关涉。 同时,中国人的传统关系是互补性的,即通常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中国人“养儿防老”就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关系。当代中国,城市里大多数老人享有退休金,但延伸家庭远未消失。从生活条件看,有的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儿女没有住房,只好与父母同住。有些儿女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互补性还体现孝敬与礼让。父母年老了,儿女孝敬侍奉父母便是天经地义的了。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里,互相礼让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尊敬意味着儿女孝敬父命、弟妹敬重兄长。家庭内部的等级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为了保持互补性的平衡。 二、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根源 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

西方艺术中的悲剧审美

西方艺术中的悲剧审美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与社会规范和体制的不妥协的批判距离,这一定程度反映了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它要站在一个高度来看生活。而悲剧就是这样一种高层次的艺术。 一、关于悲剧的哲学浅谈 古希腊哲学与艺术的辉煌无需多言,但能真正代表希腊文化精神的典型是艺术而不是哲学,也就是希腊的悲剧。这一点在蜚声世界的希腊神话中便可见一斑:如著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这些作品中充满了近乎完美原始理想主义悲剧英雄,这些便是见证希腊文化的典型代表。 尼采关于希腊文化有类似观点,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他借用了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和日神阿波罗(Apollo)的形象来说明这个问题。在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情欲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希腊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的结合,是黑暗的生命本能的冲动和爱的结合。「1」在这样的文化精神主导之下,希腊人对生命难以言状的苦难、危险深有认识,但并未悲观厌世,他们直面生活,并非肯定生活本身,而仅仅是赋予生活一种新的价值。这种价值在现在看来也许就是我们称之为信仰的东西,这是一种极为健康的生活观。在生活的哲学陷入绝境之时,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大道。 就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看来,世界的进程多半是踏着英雄们的尸体前进,这便是悲剧。英雄和先驱们为历史现出了生命,懦弱和不思进取者享受他们的成果,这也是悲剧,但历史并不曾停下它的脚步,而是踏着悲剧步步前行! 悲剧的哲学探究,说到底便是悲剧在生活中的艺术。我们先要面对现实,而后才能寻找出路,更不能简单的从词汇的感情色彩出发来评价一种文化价值。悲剧艺术的现实意义远远高于我们对它的感性认识,这是人们对生活、生存、生命之意义的寻根问底式的探源,是极具参考意义的。 二、西方悲剧审美的原因初探 中西方都有大量的悲剧作品。但在中国,悲剧作品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里,尤其是戏剧。而西方的悲剧艺术却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学、绘画、雕塑、

从时间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418780099.html, 从时间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孟静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09期 摘要: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人们的时间观念存在差异。笔者从中英对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的倾向、中英对一元和多元时间模式的取向、中英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态度3方面着手,分析了时间观念对时间隐喻的影响,进而期望有助于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Abstract: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people''s sense of time is differen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ime view on time metaphor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endency for 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view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ndency for single and multiple time mod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attitude to "past, present, future" for English and Chinese, in hope of helping to improv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people. 关键词:时间观念;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一元和多元时间模式 Key words: time view;linear and cyclical time view;single and multiple time mode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315-01 0引言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而他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制约和支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人们在社会实践、思维方式和安排时间等方面的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念产生了差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Hall所说,各个文化就像拥有自己的语言 一样,拥有自己的“时间语言”。因此,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时,对时间意义的理解不同就会对人们的交际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的沟通。 1中英对线性和循环性时间观的倾向 中国传统的哲学时间观普遍认为,时间既是线性的,又是循环性的。从时间进程的线性特征而言,时间具有流动性和延绵性,时间是川流不止,生生不息的。“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沦语·子罕》)就凸显了儒家始祖孔子对待时间之流的态度,肯定它但从容不迫,泰然处之,无惊恐之感。从时间的循环性特征而言,时间则是阴阳交替、周而复始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创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的时间观。从《易经》、《老子》等等经典中,不难看到人生经历的时同流程中穷通、逆顺、吉凶、祸福的互相转换。而历史文人经常提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又充分体现了时间之流当中的循环性时间进程。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时间流程的线性和循环性是融会贯通的。在线性时间的绵延流动性中含有周而复始性;在循环性时间的流程

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论述东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1)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神圣而绝对的真理,只能由“先知”按照上帝启示,被“先验发现”出来,而不是“经验发明”出来。西方人生观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完成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 2)人对“变化”的态度 东方人求变,当你面对不断变化发展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想有所成就,却感觉迷茫无助之时该如何选择?在进与退、输与赢的关口,你当然会选择“进”与“赢”。如何追求到“变”这一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为你释疑解惑,拓展成功的思路,打开胜利的大门,让你顺利走向“赢”的彼岸。“求稳思维”指的是在面对危机或者该出击的情况下犹豫不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开拓精神不够或者错失良机。干事创业需要积极稳妥、周密审慎、老成谋国。3)动与静 中西文化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文化的

“心”与西方文化的“行”。正如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重视内在修养而西方文化重视外在知识。修身必要养心,而知与行需并驾齐驱,从而构成了中西文化对于世界的不同相处方式。西方人把人与自然看做是分离的两个世界,他们有别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于中国文化中“道”与“仁”从天而降,贯注下来,与万物同一的境界,而抽象出概念、逻辑、上帝等形而上的悬空体,纵使人们奋力的跳跃也无法真正的触碰高高在上之物。 4)人之天性观 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这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东西方文明的看法是截然不同。圣经认为,亚当与夏娃当年在伊甸园中偷食果,人类从此就肩负着原罪。西方文明认为人之初是性本恶,圣经的原罪说,就是西方文明性本恶的权威证明。三字经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通俗易懂,这种通俗易懂,就是中国文明性本善的世俗诠释。西方文明崇尚性本恶,所以西方社会中的都是恶人,本文把这个结论称之为“恶人假设”。 5)人际关系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观念,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集体主义通常指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对。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以《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爱情是人类故事中更久不变的主题,谈及爱情,所有人的眼里首先都会泛起美好的光彩,是一种甜蜜、深刻至深入人心的情感。然而爱情悲剧,就是要把爱情这种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在爱情主题上,中西方都有不少的悲情故事,而《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双方的经典代表。男女主角的爱情都经历了种种坎坷,偏偏要在他们双双陨落之后,那些不安分的阻扰因素才安静下来,然而什么都以及挽回不了了。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政治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两个故事也有着异同。 一、两种爱情,相同追求 1、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 不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死相随,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紧紧相依,一切的开端都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他们的开始都是自由的相爱。爱情的萌芽期往往是一帆风顺的,外界干扰因素还没有察觉,然而男女主在心里已经慢慢种下了爱情的种子。焦仲卿和刘兰芝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同结连理,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他们拥有着平凡的幸福,过着平凡的日子,完全不知道在她们爱情的背后,一些不安分因素已经在蠢蠢欲动。罗密欧本来想要寻找自己以前喜欢的女子而混入了凯普莱特家族的一场聚会,然而在聚会上罗密欧却被这次聚会的主角—朱丽叶所深深吸引,当罗密欧向朱丽叶表白之后,朱丽叶对罗密欧也心生情愫,他们一见钟情。在知道了两家的家族矛盾之后还是忘不了对方,便经常去修道院聚会,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了夫妻。 2、起伏跌宕,青春绝唱 两个故事的相同点之二在于剧情的设置跌宕起伏、悲喜交融,最后都在含着眼泪和悔恨中纷纷陨落。当刘兰芝迫于婆婆的压力必须要回娘家时,焦仲卿安抚着兰芝: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焦仲卿给了刘兰芝这样一个保证,让我们又看到了拯救他们爱情的希望。但是兰芝回到家中,面对母亲和兄长的劝说,迫于强大的压力而要改嫁。爱情的希望再次被熄灭,直至最后两者纷纷走上黄泉路。朱丽叶和罗密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英文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英 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Compared with America being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Chinese care a little about time going by . The concept of time(时间观念) ①In china,words and phrases about time are very general. For example,if you date with someone, most of Chinese used to answer: in the afternoon /at night/after a while and so on. But in western, people have a very strong concept of time. If you date with a foreigner, they will ask you the Specific time, such as: what time should we meet ②In Chinese dating, people would like to come in advance and they think its represent respect and politeness. Westerners like come to the dating place on time or a few minutes late, which can give each other fully time to prepare and the enough private space. They think that arriving on time shows people have good education. Otherwise he will be regarded as unreliable or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other people. Most Americans place a strong emphasis on being on time.?They tend to organize time by means of schedules. Time is highly valued and treated as something real in American culture because it conveys different meanings to American people. In their eyes,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and “Time lost is never regained”. As a result, they want every minute to be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and they firmly believe that no time should be wasted. Not surprisingly, the new comers to America find the Americans seem always in a hurry and do everything at a running what makes the new comers embarrassed is to have no opportunity to smile, converse or have a short exchange with strangers because the Americans regard such practices as a waste of time. Keeping Appointments and Dates It is considered impolite and inconsiderate to fail to keep an appointment or date without giving prior notice to the other person.?If you do not plan to meet the person, then you should decline the invitation.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gic Art 中西方悲剧艺术的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gic Art 中西方悲剧艺术的对比研究 —Taking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 as examples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Abstract]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 are two well-known literary creations in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histories. Both are classified as great love tragedies in that their heroes and heroines all first struggled desperately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love and feudalism, and at last coincidentally gave up their youthful lives for love. However, owing to cultural discrepancy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two works deserves even greater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dwells on their dissimilarities of cultural orientations and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tragic art between Chinese tragedies and western tragedies. [Key words] Tragic art; Romeo and Juliet; Butterfly Lovers; comparison; love “The noblest and most serious, dignified and important form of drama”is how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Aristotle defined tragedy. Russian philosopher Belinsky has also said that “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control our soul with such strong and irresistible charm thus we have a strong longing for it but tragedy.”Tragedy is a form of drama based on human suffering that invokes in its audience an accompanying catharsis or pleasure in the view.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cultural background,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摘要: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作品有着悲剧的主题思想,多以悲剧爱情故事为题材,张爱玲善于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从而形成了苍凉的艺术风格。张爱玲的悲剧创作意识源于她的家庭变故和感情受挫。她在小说中,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有三种:一种是受封建枷锁束缚的女性,一种是物欲与道德挤压下灵魂扭曲的女性,另一种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和软弱酿成悲剧的女性。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她的作品有着淡漠的贫血和感伤的情调”[1]P39。胡兰成说:“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2] P15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一个个残酷而悲凉的人物形象,苍凉是小说的底色,作品始终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苍凉的艺术风格[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弥漫浓厚悲剧色彩的主题思想 张爱玲是专写“她的时代的阴暗一面”的高手。她说:“如果我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2] P16她的威胁来自于生活,张爱玲是一个敏感的人,她善于窥探社会,把握世情,因此揭露人性成了小说的主题。她笔下这些揭露人性为主题的小说,必然成为悲剧小说。 2.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选材 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3]P83张爱玲是窥探社会矛盾的小说家,她乐于立足于平凡的生活中,选择世俗的恋情和婚姻作为小说选材。《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她编织过美丽的爱情梦,却为求金钱迫嫁,无爱的婚姻扭曲了她的灵魂,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儿女的幸福也被她亲手毁掉,张爱玲就是以这样的爱情悲剧为题材,揭示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世俗面。 二、悲剧意识形成的深刻原因 1.家庭经历的影响 缺失的母爱、后母的虐待、父亲的狂暴,让她深深体会到人生的阴暗与悲哀,也逐渐孵化出张爱玲孤僻和冷淡的性格。“这使她产生出对人生的否定情绪和浓郁的悲观气质,张爱玲因家庭中的不幸,使她成为一个十分沉默的人,不说话,懒惰,不交朋友,不活动,精神长期萎靡不振”。[4] P179父母的不幸婚姻,引发

安徒生童话中的深层悲剧意识研究 (1)

安徒生童话中的深层悲剧意识探析 ——以公主人物形象为例 摘要: 关键词:安徒生悲剧意识公主 文献综述: 引言 童话本该是美好的,充满童真与欢笑,但是在安徒生童话中,欢笑圆满的背后却充满了实实在在的深沉的悲剧。下面我将从安徒生童话中的公主人物形象及其命运里感受这样的忧伤情感。安徒生童话中涉及到公主人物形象的篇目有《打火匣》《豌豆上的公主》《旅伴》《海的女儿》《野天鹅》《飞箱》《猪倌》《白雪女王》《身影》《笨蛋杰克》《沼泽王的女儿》《跳蚤和教授》,十二篇,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 一、悲剧的审美 在文学范畴内,悲剧意识应从悲剧两个方面特性去理解:1〉冲突的性质。悲剧冲突表现的是人物的逆境和不幸,但并非所有的逆境和不幸都能构成悲剧的冲突。只有当正面主人公在出于自己意志的行动中,遇到不可避免的不幸或犯了无可挽回的错误时才成为悲剧的冲突.如果不是正面人物而是一个彻底的恶人,那么他的不幸使人觉得罪有应得而成为道德劝剧.主人公的不幸如果不是同自主的行动相联系而意外的或注定的,也不会构成悲剧的冲突.由此可知,悲剧冲突本质上是对历史与人性的内在矛盾的揭示,表现出对现存事物合理性的怀疑。2〉在于悲剧所产生的情感效果。悲剧有不同的类型,如英雄悲剧,恐怖悲剧,家庭悲剧等,悲剧效果可以偏重于怜悯,同情或愤慨,恐惧等,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悲剧产生的是严肃,沉郁的情感并倾向于崇高之美,使人超越日常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水平,激发正义感或产生对人生的更为严肃,深沉的感受,从而使心灵或多或少地受到净化。缺少这种崇高感,悲剧就变成了较低形态的情节剧或感伤剧。 1、死亡的悲剧主要以《海的女儿》为例,说明小公主为了追求爱情最后化作泡沫的悲剧,但却因其善良赢得了不灭的灵魂。 2、婚姻的悲剧《打火匣》《飞箱》《豌豆上的公主》《旅伴》等都是因为婚姻,女主人公或喜或悲,悲的悲伤,喜的又不见幸福,到底也是女性沦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3、其他悲剧《猪倌》中任性公主遭到国王驱赶,《身影》中被影子欺骗的公主。 二、悲剧意识的来源 三、安徒生童话中的悲剧意义 丘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第四页中提到“悲剧性就是指人对死亡、困难和外界压力的抗争本性;悲剧美就是指主体遭遇到苦难、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生欲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也就是说所显示出的超常的抗争意识和坚毅的行动意志。 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004页中写道“生存与死亡,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长期困扰着人类的内心世界,人的诸种实践感觉都不可摆脱地溶入了这种悲怆性的意识,整个人生的体验都浸泡在这种困扰在进退维谷的悲剧性境遇中,它酿成了人类永恒的悲剧。” 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014页中说的“悲剧艺术并不是以渲染苦难、恐怖和死亡为最终目的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