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物理常数

初中物理常数

初中物理常数
初中物理常数

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

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340m/s

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3.0×10 8m/s =3.0×10 5 km/s

3、水的密度:ρ=1g/cm3=10 3 kg/m3

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 /(kg ℃)

5、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6、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

=1.013×10 5 Pa=76cmHg

7、1个标准大气压p

8、g =9.8N/kg 通常取g =10N/kg

9、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

10、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1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安全电压值是:不高于36V

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物理量单位换算关系

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 1min=60s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 m =10-3km=10dm=102cm=10 3mm=10 6μm =10 9nm 3、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cm2=10-4m21dm2=10-2m2

4、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cm3=10-6m21dm3=10-3m3

1mL=1cm31L=1dm31L=103mL

5、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t=103kg1g=10-3kg 1mg=10-6kg

6、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 g/cm3=10 3kg/m3

7、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 m/s=3.6 km/h

8、电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mA=10-3A 1μA=10-6A

9、电压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kv=103v 1mv=10-3v

10、电阻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kΩ=103Ω 1MΩ=106Ω

11、电功(电能)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 度=1Kw h=3.6×10 6 J

12、电功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kw=103w

13、电磁波频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MHz=106Hz 1kHz=103Hz

一、力学部分

1、密度定义式:ρ=

V

m

2、速度公式: v = t

s

3、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4、杠杆平衡条件:F 动L 动=F 阻L 阻

5、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2

1(G 动+G 物)

6、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n

1(G 动+G 物) 式中n 是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

η=Gh/Fs

7、压强定义式:p =

S

F

8、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9、计算浮力的公式:

①称量法:F 浮=G -F

②阿基米德法:F 浮=G 排=ρ液gV 排 ③平衡法:F 浮=G 物

10、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11、机械效率的定义式:η=总

有用W W

12、功率的定义式:P = t

W =Fv (匀速直线运动)

二、热学部分

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计算公式:Q吸=cm(t-t o)=cm△t

2、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的计算公式:Q放=cm(t0-t)= cm△t

Q

3、热值的定义式:q=

m

三、电学部分

2

R

5、焦耳定律Q=I2Rt

6、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

物理学规律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实验室测质量工具是天平,天

平的使用要注意: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2游码要归零。3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4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公式ρ=m/V。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变,不同种物质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压强有关,而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变化),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4.弹簧测力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弹性范围内)。

5.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重力大小跟质量成正比,G=mg。

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物体运动依靠的是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而与速度、运动状态、是否受力无关。

8.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同体,②等大,③反向,④同线。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

作用(或不受力),则物体只可能是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反之亦然。

9.(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无关。(3)变滑动为滚动可减小摩擦力。

10.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强的公式是P= F/S (可普遍适用)。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

11.压强公式p=ρgh常适用于液体(亦可用于水平面上规则固体)。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形状等无关。“h”是指液体中

的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垂直距离。

12.连通器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

13.(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1.01×105Pa=10.3m的水柱。(2)大气压

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3)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4)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应用:飞机的升力、

14.(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 浮=F下—F上)。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2)称重法F

浮=G—F(3)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

gV排。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15.(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动力臂、阻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分三种情况: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费距离);②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省距离);③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 = L2,为等臂杠杆,具体应用为天平、定滑轮。

16.(1)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移动距离S=nh,其中“n”为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17.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是W=FS。

18.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机械效率公式η= W有用/W总。η永远小于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G物、G动、绳重、摩擦等有关,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9.功率的公式是P=W/t 。 P= W/t=FS/t = F·v,公式说明:车辆上坡时,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速度(v)必减小。

20.能、功、热量的单位都是焦。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若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则守恒。(即没有阻力做功)

21.(1)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又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2)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质量、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2.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2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J/(kg·℃)。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温度无关。水的比热大。所以沿海地方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那样显著。

24.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写成Q=cmΔt。热平衡时有Q吸=Q 放。

25.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质量、体积等无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Q=qm. 7、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

26.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裂变:原子弹。

聚变:太阳核心、氢弹

可控制:核电站不加控制:原子弹

27.机械能:动能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主要)

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材料、弹性形变大小

28.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负极。

29.欧姆定律:(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0.串联规律: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串联分压

U1/U2=R1/R2 。

31.并联规律:①I=I1+I2,②U=U1=U2,③R=1/R1+1/R2 ④并联分流I=I1+I2 。

32. 电功: W=UIt=Pt=I2Rt=U2/Rt. 1kwh =1 度 =3.6×10 6 J 6. 电功率: P= W/t =UI =I2R=U2/R 。焦耳定律:Q=I2Rt

33.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相当于断开)并接在电路中,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量程选择要合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调到最大值。

34.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电阻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而与电压、电流无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5.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①发生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电与磁、信息部分

36.磁场对放入它里面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37.电流的磁场⑴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⑵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⑶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38.磁场对电流的作用⑴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9. 电磁感应⑴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⑵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3)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0. 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就会产生电磁波。各种光都属于电磁波。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 = 3×108m/s。波速=波长×频率。可见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传递信息。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大小虚实正倒像距实例

U

U=f 无

ff投影仪

U=2f 等大实像倒立V=2f

2f

物态变化

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

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

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

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蒸发)

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

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

16.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

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

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

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

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24.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

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26.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

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

29.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

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34.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

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

36.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

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

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

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初二物理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密度练习题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计算专项练习题※※直接公式: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有一枚金戒指,用量筒测的它的体积为0.24cm3,天平测的质量为4.2g,通过计算判断这枚金戒指是否为纯金制成? 3.有一种食用油的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5,求密度之比为多少? ※※比值问题: 1.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ρ铜=8.9g/cm3,ρ铝= 2.7g/cm3) 2.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A.0.2倍B.0.8倍C.1.25倍D.5倍 3.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是() ※※※样品问题: 1.地质队员测的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的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2.一个油车,装了3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车厢的石油质量,从中取样30cm3的石油,称得质量为24.6g,求这节车厢石油的总质量为多少? ※※※等量问题: 1.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化成水后,体积为多大?

2.一个瓶子能装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kg的酒精?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 ※※空心实心问题: 1.一个铜球,质量为3.2kg,而体积为420cm3,那么这个铜球是否为空心的?若为空心的,其空心部分注满铅,则此球的质量又是多大?(铜、铅的密度分别是8.9×103kg/m3,11.4×103kg/m3) 2.有一体积为30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8.9g/cm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3.一个钢球,体积10cm3,质量62.3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ρ =8.9×103kg/m3) 铜 ※※※瓶子容积问题 1.某容器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和液体的密度? 2.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3.一个质量为300克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运输容器问题: 1.现有10千克水银,用容积为200毫升的瓶子装,需要______个瓶子(ρ水银=13.6×103千克/米3)? 2.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米2,墙的厚度为25厘米,则修建此房约需砖_________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4吨,则最少_______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完。 3.如果砖的密度是2×103千克/米3,一块砖的体积是1.4×103厘米3,那么一辆能装载4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加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而人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为此作为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时,要用心去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添加而应该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其中。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及科学观科学的思考科学的探究方法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一直以来,国人对诺贝尔奖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热情是越来越高,在一无所获的同时也常常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其实,笔者认为对民族国家而言让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获得诺奖的肯定。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如今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所以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但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来培养: 一、科学发展史的教育。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与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书本

上提到的伟大科学家以外,还要时时渗透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的教育,例如,中世纪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萌发奠定了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互联网的兴起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如今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一点,也时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点。自然科学的探索所需要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一起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为文明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因此,中小学生了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同时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领会这种自然科学的内在精神,养成尊重事实、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树立探索创新的思想意识。 二、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勇于、乐于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大量相信迷信的公民,甚至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时时注意科学精神科学的思考的培养,“雷人”的抗日剧虽然具有爱国主义意义,但经常出现有违科学技术的镜头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好题材,如手扔手榴弹炸飞机,可以让学生分析:平时扔与手榴弹一样重的物体也不过几十米,在克服重力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扔到即使飞得低也有几百米的飞机处的。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中那些制造或改良为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的机器的普通老百姓来消除学生对科学是复杂神秘感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朱彦臻11岁时就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美国十五岁少年发明癌症测试纸的发明;荷兰少年发明

初中物理基本单位、基本公式、基本常数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 速度v=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v= 340m /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ρ= m / V 1 g / cm^3 = 103 Kg / m 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 压强 p = F / S 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 适用于竖直固体柱和液体 浮力①F浮=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G ③F浮= G排=ρ液g V排 物体浮沉条件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 浮 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杠杆平衡条件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 理想滑轮组) F =(G动+ G物)/ n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η=G/ nF(实际情况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P = W / t = Fv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ηW总额外功W额= W总– 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 η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热量Q=cm(t-t°) 电流I=U/R 电功W=UIt =Pt 电功率P=W/t=UI =I2R=U2/R 串联电路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U = U 1+ U 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 R=R1+R2 总电阻等于的电阻之和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 一、实验题目:《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亲自实验,感知浮力的存在和方向,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知道浮力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 3、体验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 三、实验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认识浮力,二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基本思路是:从学生纸船比赛开始,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后教师引导分析,认识浮力的存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意识。 四、实验方法和原理: 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在保持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保持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改变液

体的密度。原理是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浮力与重力平衡,即F+F浮=G。 五、实验器材:纸船、沙子、石块、细线、水、鸡蛋、食盐、水槽、外型完全相同的铁、铝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六、实验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1、将纸船放入水槽中,待纸船静止后,提出问题:(1)纸船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因为乒纸船受到水的浮力)(2)试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纸船受到重力和浮力这对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平衡力的角度推理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2、将小石块投入水中,小石块沉下。提出问题:(1)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吗?给你一弹簧测力计,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讨论以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启发学生:用弹簧秤先测出石块的重量,然后用弹簧秤拉着石块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在上面的实验中,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浮力大小怎么计算?(3)由上面的实验,你能否想出一个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二)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影晌浮力大小的因素 1、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比赛:让学生用自制的纸船装沙,看谁的船装得多?(2)向水中按矿泉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就初中物理中某一具体概念您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 初中物理概念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实验的内容为基础,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的出发点,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可以说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如果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要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要想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去说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以及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懂得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往往割裂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教学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物理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相关实际应用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九年级物理“密度”一节的教学,谈谈我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处理。 一、前后联系,做好铺垫 “密度”一节的概念收入,是在演示实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推出的。而演示实验中,测物质的质量是上节刚学的新内容,测体积是根据以前数学中学过的物体体积公式进行测量。对质量的测量,教学中是采用托盘天平进行精确测量的。在实际的测量中,对天平的使用步骤相对于其它物理器材来讲,操作稍

显繁琐,所花时间较多,为在“密度”教学中演示实验时节省时间,在讲解“质量”一节时,安排了对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提前测量的实验,抽调六名学生分三组同时进行,其它学生观察操作的问题,并在实验结束时评价。待实验完全正确操作后,在书上画一个表格记录下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以备下节实验借用此数据,从而为下节教学节约时间做好铺垫。 二、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的现象。在概念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还可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像“密度”这类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教师过多的讲解上,不能将抽象的概念形成为具像。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我对本节最初的构想,都是从实验教学来引入,让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质量、体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直观的数据更能为形成概念作好准备。 教学开始,让几个学生伸出双手,将准备好的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一一放在学生双手上,让他们说出感受。实验过的学生无不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哇,怎么这么重啊”,“水好轻,水银好重哟”……接下来再利用天平演示“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的质量”的实验并将数

几种常见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案例设计

几种常见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案例设计 【案例一】“漫反射”的演示实验 实验仪器:白纸、平面镜、手电筒、胶水等 演示过程: 师:(教师先把小平面镜贴到白纸上,在把白纸和平面镜一起贴到黑板中央,小平面镜在外)如果我用手电来照射小平面镜和白纸,这两个哪个看起来更亮一些呢? 生1:小平面镜更亮。 生2:白纸更亮。 学生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下。 师:下面我开始照射,同学们请认真观察。 (教师在前面,从一个侧面用手电照射白纸和平面镜。 不同位置的同学观察到的结果不一样,有的观察到的和自己猜想的一样,有的观察到的和自己猜想的不一样,同学们疑惑了。) 师:有的同学观察到小平面镜更亮,有的同学观察到白纸更亮,到底哪个结果对呢?我建议观察到不同现象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换一下位置再来看一下。 (观察到不同现象的同学们相互交换位置。 同学们交换位置后,看到和原来不同的现象。这下学生更疑惑了。到底哪个结果正确呢?) 师:同学们这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在一些位置看着小平面镜更亮,在一些位置看着白纸更亮,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师:这个问题我先不解释,同学可以阅读课本41页的“漫反射”部分,就能明白原因了。(人教版教材) 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讨论,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白哪个更亮的基本原理,既而把这个知识学习到位。 二、学生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主体,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同时,教师一定要避免把实验步骤罗列给学生,或代替学生设计各种表格等。 【案例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的过程上,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教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准备】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新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物理学的也比较浅薄,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而且初中生 具有一定的研究操作能力,所以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实际入手,从生活中去 发现物理。 关键词:联系实际;探索;创新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好似一切都在改变,可教育的道路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在各个层面,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说明教育的道路是对的。我也踏上了这条道路,踏 上了学习物理的征程。一路走来,我总在想:学物理有什么用呢?从初中便开始学习,那么初中物理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我将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论述我对此的看法: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动手实验, 探索现象的本质,主动创新,学以致用,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 物理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我们每天都会接触物理现象,在没有学习物理知识之前, 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懂,有很多地方想知道却又不知道去问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开 始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加上有一些生活的经验,他们学起来可能会有动力, 其实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并不难,像在学习速度这个知识的时候,它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诸如 马路上飞驰的汽车,草坪上爬行的蜗牛等现象,都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而这个快慢反映的 也正是速度了。所以学生会很容易去理解速度这个概念。 不只是我们现在的学习者,许多物理学家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找物理的奥妙,像牛顿因为 苹果砸到脑袋而去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按住脉搏数天花板上灯的摇摆规律从而计算出了 摆的规律,麦克斯韦从小就会问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苹果为什么是红的,肥皂泡沫是五 颜六色的等,他是从生活现象去发现的。他们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了更加深奥的物理 规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是十分有效的。 2、亲着动手实验操作,探索现象本质 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处处呈现生活。比如热水管冒出“白烟”是初中物理的气化,我们 生活中所用的钳子是运用了杠杆原理,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小水珠发生的折射现象,妈妈切菜 的菜刀刀刃薄是根据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缘故,我们说话所发出的声音是通 过振动产生的……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是初中物理知识得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会更 加易懂。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去认识有规律的世界,从生活小事入手,让学生去了解不 知道的物理知识,去发现现象的本质。 当老师传导完学生该学的知识,将一节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学生自己在消化的同时,辅之亲自动手实验是一种对掌握知识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 已有的器材,自己亲着动手实验,去体会物理的深奥,会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 且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物理的一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条件,亲自去尝试过可能对刚学过的物 理知识又有一种新的理解。 例如《串并联电路》这一课,课表要求会分辨串联电路和并联的电路的区别,并且能画 出他们的电路图,教师教会你怎么去辨别,可能还有很多学生不是特别理解,就可以找几个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第二中学宋晓楼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注射器、弹簧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密度计”、“自制验电器”等。 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筷子提米”、“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木棒的重心”等小实验。 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吹不大的气球”实验、“乒乓球托住水瓶”“覆杯实验”“沸水煮鱼”等实验。 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引入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此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四个小实验:1)先把一只小烧杯杯口朝下放在酒精灯上略加热一会儿,再把一只吹入一定量空气的气球放在烧杯口,发现气球牢牢把杯子吸起来;2)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后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封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吞入瓶内;3)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纸片都不下落;4)给底部扎有几个小孔的空可乐瓶里灌水,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回流出吗?取出可乐瓶,通过控制瓶盖,使水一会流出来,一会儿又不流出来。通过这些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下建立起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 随电梯匀速上升

(4) (6) (7) (5) (9) (8) (13) (14) (15) 滑轮重力不计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 水平地面粗糙 碗光滑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16) (17) (18) (19) (20) (21)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22) (23) (24)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一、一节优秀的物理实验课的评价标准 (一)一节好课的不同看法 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材,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几年来,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本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仅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节好课的不同看法: 1、主要看三条: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2、主要看四条:学科特点鲜明;教学理念深刻;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设计独特。 3、主要看五点:看教学目标;看教学容;看教学程序和策略;看教学素养;看学习状态和结果。 (二)一节好的物理课的评价标准 另外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 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四点:这节课本身有意义;这节课有效、真实;师生情绪饱满;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 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节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 如果我们把这三位专家确立的标准加以分析,可能对大家更有帮助。巢宗祺教授的四点是从课堂、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审视的;叶澜教授的“五实”是从课堂本身的性质来判断的;朱教授的“六度”则是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和课堂外这几个角度来观察的。 (三)一节好的物理实验课的评价表(请看下表:)

二、如何上好初中的物理实验课呢? (一)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⑴演示实验⑵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 人民教育的物理教材,一共有三册.八年分上下册,九年全一册.其中有演示实验44个,学生探究实验有35个,课堂实验(动手动脑)课外实验有35个,一共初中物理实验有146个. 举例说明:实验的分类像真空罩中的闹钟就是演示实验,而音调高低和频率有关的实验就是探究实验.书上有明确的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演示实验等等.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技能 ⑴、什么叫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操作, 利用实物、模型、各种挂图、音像资料、数字化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行为方式。 ⑵、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 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的学习容包括:声、光、热、电、力、能等几个部分,分别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在短时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在演示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用眼、耳、口、鼻、手、脑多种感觉并用,去看一看、听一听、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讲一讲、想一想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踊跃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能力,增强其观察和记忆能力。 举例说明:小鱼实验的课前引入。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课堂演示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演示之前要让学生有准备,知道观察什么、在做演示之前,一定要简单交代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重点观察什么现象,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实验仪器,要做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 举例说明;如“声音的特性”教学演示,钢尺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大小不同,在物理学里叫响度。(“听”、“看”) 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反复地要求学生每次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么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根据实验原理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种器材性能及如何使用和读数,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 举例说明:“平面镜”的实验,“电流和电路”教学,相似的实验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等。 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于演示可以促进学生更多的感观参与,而且现象明显,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容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 举例说明;“电生磁”教学,利用废的纸筒讲解绕线方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佳县乌镇中学郭丙龙 关键词: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疏通教材、排除难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入门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分科学习的取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好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1、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图回答问题,通过观察指出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科学世界”看得很仔细,减慢了课

堂节奏,我们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3、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增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 1、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烧瓶离开火焰后要迅速塞上瓶塞,当教师用用冷水向倒置的瓶底浇时,前排的一些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挡的架势,他担心烧瓶可能会对他造成危险.当冷水浇下去,不但没有危险,而且看到烧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 2、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把手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物体离开手,它一定会掉下来,如果加上用力吹气,物体掉得更快,但实验现象恰好相反,学生的求知欲又被激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会进一步提升,效果显著。 3、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如上面所说的小实验2,学生的手一放,乒乓球一下就会掉下来,或者气一吹就会使球加速掉下来,学生开始时可能会多次失败,但只要老师让学生了解它的原理,学生也会很容易成功,那他们立即获得成功感,这样他们会更渴望学习,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初中物理公式、常数汇总大全(目前排版最精美的资料)

一、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3、密度公式: V m = ρ 4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 液 gV 排 F 浮= G 物 5P=F/S (固体) 6p =ρgh 面积单位换算: =10--4m 2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kg/m 3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常数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7、杠杆的平衡条件: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 1L L F F = 8、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F = 21 (G 物 +G 动) s =2 h 9、功的 W =F s 10、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 W =Pt 重要推导公式:P=F.V 11 总 有用W W = η×12Q = c m △ 燃料燃烧放热:Q = q.m (当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时,G 总=G 物)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W =G h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0,△t = t - t 0 第一,强调燃料是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热值单位: J/m 3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1. 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 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 在图2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 4 图5 甲 乙 丙 甲 乙 图7 图6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____.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紫光外侧,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图7的实验中,要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必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 图8是用铁丝绕成的圆环,在水中浸一下后取出,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透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少量水,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小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透镜. 8. 如图9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凸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 如图10所示,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线条似乎升高了,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0.在图11中,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_ ____、 ___ ___ 清晰的像:适当增加凸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墙上能看到灯丝__ __、 ____ 清晰的像:再增加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_ __、 __ 清晰的像. 11. 在图1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如图13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_____ _____产生的. 图8 图9 图 10 图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15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培养 凤庆县鲁史中学 罗中映 摘要:物理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新学科,当翻看到全新的书本的时候,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有趣和新奇,内心里就有一种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自己的努力,让物理知识学好。所以,物理教师要花足时间,对教材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就能产生较好的兴趣。教师借助多种教学策略,集中体现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理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入门阶段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当学生进入八年级,接触到了物理学科,学生看着手中的物理课本,通常都感到十分好奇,迫切想学好物理学科。但是,学生很快又觉得物理学科是比较有难度的,理论知识似乎较多,产生了“物理难学”的心理,从而从内心里害怕和畏惧物理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女同学对理科方面的学习更是比较困难。因此,物理教师在引导八年级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时候,就要在入门阶段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畏惧心理消除掉。本人通过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以及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习学习实际,对物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学习进行探究,找寻出一些不够成熟的策略。 一、多媒体导入激趣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感兴趣,一直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最关心的一个课题。为此我们也想了很多方法,但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法和手段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老师很难凭口说清楚讲明白,导致学生一上物理课注意力就不集中,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来

辅助教学可以较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 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主动思考。运用多媒体能把学生视觉、听 觉、触觉等方式全部调动起来,不易产生疲劳感,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气态变化中,通过多媒体可以提供一些视屏,包括自然现象中的 大雾天气在遇冷的状况下凝结成冰晶、烧热水状态下的蒸汽遇冷形成小水滴, 这些气态、液态、固态的转化,就是一些问题的出发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转化?这样转化的条件又是什么?这些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同时,物理与生活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这更是学生参与的诱导因素。比如 生活中的压水机,“富含”真切的杠杆原理?握笔的方式和用力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纯粹的物理知识,同样的也是实在的生活,学生真正关心或 者在意的就是自己能看到的。 二、融合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习 物理课程教学也不能只谈物理,可以辐射到其他的教学内容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常常运用到图画、音乐、影像,这些内容往往比文字知识更加积极活跃,或表现为轻松愉悦,或表现为深沉内涵,所有这些内容比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与之相对应的受教程度更加深入。作者在真实教学工作中联系物理课本内容,选好多媒体教学资源,构建真实课堂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日常学校生活要多拍摄学生的精彩画面:课堂发言、实验表现、操场比赛、表彰大会、雷锋事迹等,同时搭配积极向上的音乐歌曲诸如“站起来”等,将这些校园生活中的画面使用多媒体制作成MV,在课堂上播放,组织学生观看自己的校园生活集锦,学生们很有自豪感,重点是还配有积极向上的背景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