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文章编号:1000 2472(2006)04 0136 05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何镜堂 ,窦建奇,王 扬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41)

摘 要:近几年大学城的建设规模增长过于迅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大学城的形成方式,分析了影响大学城发展的 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因素,构建了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提出了大学城物质空间与人文情怀的和谐发展理念.

关键词:大学城;显性模式;隐性模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 niversity City

HE Jing tang ,DOU Jian qi,WANG Yang

(Architectur e Desig n and Resear ch Institute,South China U niv of T echno 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growth of University City construction scale in China is extremely rapid,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 portant.So,w e compared the different formation mod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 n University Cities,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of dominance pattern and reces sive pattern,w hich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ies.Finally,w 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harmo 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terial building and humane car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ities in China.

Key words:university city ;dom inance pattern;recessive patter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该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率先提出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国内教育事业的进步提出新的挑战,也带动了近几年大学校园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2000~2003年间,高校招生规模和新建校园的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图1).

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表现为教育规模的

发展壮大,也表现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发生变革.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传统型人才向开拓型、复合型、开放型的人才转变.而作为传播知识的主体,大学校园自身更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例如高教社区发展形成 产、学、研 一体化;校园运行模式形成开放化、集约化、社会化;校区构建机制形成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等.简言之,各大高校的建设应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1-3]

.

收稿日期:20060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37)

作者简介:何镜堂(1938-),男,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通讯联系人.E mail:hzt3842@https://www.sodocs.net/doc/9719048369.html,

第33卷 第4期2006年8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s)Vol.33,No.4Aug 2006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城市将若干大学新建园区集中在一起,并向其提供统一的配套设施和城市共享资源,使它们不仅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能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催化和带动作用.这种规模较大、相对集中的大学园区,我们通常称之为 大学城 .其实,这种若干大学集中在某一城区(甚至校园城市化),在国外已经出现过,它们一般是经过较长的时间发展而来,像英国的牛津、剑桥;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美国的硅谷科技中心等.下面我们先看看国内外 大学城 的发展状况,以便进一步分析它们发展模式

.

图1 普通高校数目统计

Fig.1 Statistic number abou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 es

1 国内外大学城营建方式

1 1 牛津等西方大学城的形成

西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到了13世纪、14世纪,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多所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建于1168年)、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法国的图卢兹大学(建于1230年)等.牛津、剑桥后来发展成为以大学为主的城镇.这种经过多年,自然形成的大学城,在西方常常出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1)历史悠久,自然生成.建于1168年的牛津大学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英王亨利二世于1167年发布了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的禁令,随后,使一批学术渊博之士被迫迁居牛津小镇,并把这里发展成为英国经院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中心,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牛津大学城.到了13世纪,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远赴剑桥小镇,于1209年创建了剑桥大学.(2)独立灵活,布局自由.牛津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经院哲学、古典学和现代知识三大阶

段.学校拥有39所学院,散落在牛津城镇之中.同样,剑桥大学也保留着独特的学院制,其31所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布局比较灵活[4].

西方 现代大学城 发展于美国硅谷模式.硅谷模式的核心是将大学和科技研发联合在一起.斯坦弗大学校长,电子学教授特曼于1951年提出 技术专家社区 构想,明确指出大学不能办成纯学术的象牙塔,而应该兼有科研和技术转让基地的特性,并以此理念创办了斯坦弗工业园.随着进一步发展,硅谷不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子工业中心,而且包括斯坦弗大学、圣克拉大学和圣何赛大学,以及九所专科学校、三十三个技工学校、一百个以上私立专业学校,形成了西方现代大学城发展模式,其显著特点是 产、学、研 一体化.1 2 国内大学城发展阶段

所谓大学城,从狭义上说,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围绕着一所或几所大学所组成的社区;广义而言,则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可以看作为城市的大学化.大学城在狭义上的含义,与 高教园区 的含义相似,它可以看作是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知识园区和高科技园区.它通常是将若干个大学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大学为枢纽,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特定区域.虽然大学城与高教园区含义相似,但又不能等同于高教园区的理念.大学城强调的是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定位上应该高于高教园区.

本世纪初国内大学城的建设有过一段高潮,据统计,国内现有50多个正在规划或建设的大学城.大学城虽然数量较多,但大致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表1).目前大学城的形成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一些高校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新建大学分校,扩大招生规模.第二阶段,在沿海地区,一些经济发达、规模较大的城市,与高校合作,相对集中地建立二级学院或分教点,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第三阶段,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后,一些地方政府或企业抓住高校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契机,在城市的郊区或开发区,兴建以高等教育为主体,集 产、学、研 为一体的大学城,如上海松江大学城、及广州大学城等

[5-11]

.

137

第4期何镜堂等: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表1 国内大学城的一般规模与类型特征

Tab.1 General scale and type characteristic of domestic University City 项目一级二级三级

国内大学城的类型A1:小型(学生规模<=60000

人)

A2:中型(60000<学生规模<

100000人)

A3:大型(学生规模>=100000

人)

国内大学城与城市区位关系位于城市中心的边缘或近郊中心城市郊区或与之比邻的经

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城市中心,或是位于卫星

城,距城市较远

大学城与城市亲密度独立关系;比连关系比连关系内含关系;独立关系;比连关系

3 国内外大学城形成方式比较

从中西方大学城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国内大学城的形成是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扩招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往往由政府、企业以及各高校等集中投资,快速新建,可以说是一种 主动构建的方式;相应的,国外的大学城区,不论是相对集中的高科技教学区,或是大学城市化的城镇,一般都是长时间 自然形成.我国大学城在发展的初期,的确遇到一些复杂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影响了大学城的健康持续发展.大学城总体布局不仅要满足现代高校的功能使用要求,保证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相适应;而且要塑造符合城市设计和空间美学要求的校园环境,并解决好与城市资源间的互动关系.为了使得大学城健康、持续的发展,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方法,从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两方面入手,列举了控制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框架,为探索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思路.

2 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由于大学城的建设规模过于庞大,建设周期又相对较短,因此,当这一新的城市化现象出现之际,需要一个理论体系和框架来引导其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共生、共荣关系.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保证大学城的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个框架之下审视其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相互关系,剖析双模式下的子系统指标群,实现对大学城的综合评价,见表2和表3[1,5].

表2 大学城隐性模式的评价体系

Fig2 Evaluation system of of recessive pattern about University C ities 评定项目分项内容定性定量指标

文脉延续满意度评价

城市文化

大学城区保护历史敏感地段的景观及建筑

继承发展传统的文脉

继承发展地方性的施工技术、生产技术校园个性化文化

校园个性文化的传承

校园个性文化的开放性

经济性能营造经济评价

适用性成本比

安全性成本比维护经济评价

耐久性成本比

环境性能成本比

适宜技术评价低技术、高技术结合

低技术的普适性、自组织性

对高技术的适度运用信息化

大学城网络化体系

数字校园建设

其他电子服务设施

环境美感度评价物质空家美感原则

建筑空间美感评价

道路空间美感评价

开敞空间美感评价社会空家美感原则

居住空家复杂度

行为空间复杂度

文化空家复杂度心理空间美感原则

感应空家思维

领域空家思维

占有空家思维

138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2 1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目的

考虑大学城的综合稳定发展,需要对建筑运行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能力,用以指导未来实践.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目的:第一,将大学城所面临的复杂因素条理化、层次化,以实现较为科学系统的评价方式;第二,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综合化策略,给予政府决策部门、设计人员以及开发商等参考指标;第三,综合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相关策略,实现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纲领.以上三种目的是相互递进的,其核心是通过相应的评价体系,深入透彻的了解大学城校园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大学城可控性的健康持续发展.

表3 大学城显性模式的评价体系

Fig.4 Evaluation system of of dominance pattern about University Cities 评定项目分项内容定性定量指标

区位选址评价大学城区位环境的适应性

是否利用城乡自然环境生态体系,构筑山水大学

是否做到大学城区域建设整体发展

具有弹性发展的余地

大学城区位环境的互动性

是否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同步

是否与城市IT信息发展方向同步

是否实现互动机制的多元化

对大学城区位

自然资源的保护

节约土地和高校利用土地相结合

大学城内水资源保护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保护动植物资源的立体层次结构,维护其原生秩序

自然气候适应度评价大学城规划布局对

气候的响应

日照间距

尽量利用自然条件,如通风、采光、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等大学城建筑布局

对气候的响应

是否采用架空

是否采用遮阳板

是否组织廊道、内院

生态技术运用评价合理利用资源

是否就地取材

尽量实现材料的可重复利用、可循环利用、可回收利用绿色建材

采用钢结构体系

采用达到国家标准的环保型、可再生型材料

装饰装修全部采用无害可降解的材料环保节能

维护结构设计达到节能标准

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废弃物的综合处理

物理环境满意度评价大学城建筑声环境评价

噪声指标控制

采用绿化等隔离措施

建筑细部的声学处理

大学城建筑光环境评价

尽量利用自然采光

窗地比控制

注意一些负面因素,比如视线干扰等大学城建筑热环境评价

利用环境设计,减少热岛效应

加强维护结构的热工处理

合理利用空调设备

2 2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原则[2]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遵循两方面原则:首先是客观的、动态的原则.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不断自组织的过程,并从平衡到混沌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它既是客观的,又是动态的.系统各要素之间会出现同构、反馈、类比、模糊、突变等各项因素.所以,客观、动态是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其次,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还要遵循全面、综合的原则.可以看出,大学城持续发展的庞大系统,将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方方面面的要素,是广泛和全面的.这不仅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双模式的层面,同时还要在深入的指标体系构建可操作性的模式.

2 3 大学城的和谐发展理念

约瑟!路易斯!赛特说: 大学设计式都市设计的

139

第4期何镜堂等: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实验室.大学城作为城市的一个特定的区域,它既是一种空间形态系统,又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发展过程.空间形态所涉及的问题,在于大学城的显性要素,其背后的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又涉及其隐形要素.显性要素、隐性要素直接影响大学城物质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学城现象是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中,人类活动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自然生态系统、经济技术系统、社会组织系统和文化观念系统的共同作用,从而赋予大学城的特殊个性.考虑到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因子和亚因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因此我们引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分层来加以考虑.例如,第一层级为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第二层级为双模式体系下子模式群等等.层级性思路体现研究的系统性,而逐级的细分,将使得问题得以具体化.

3 结 语

由于大学城建设的速度很快,所以要解决 速度与 质量之间的矛盾,再此基础上分析大学城的利弊,找出一套营建和谐、美丽、整体、现代的高教园区的理论评价体系,导控其走向健康持续发展.总之,大学城是一种有趣的新型的城市化现象,应将其纳入未来城市网络中研究.大学城作为一种新型集约化社区,要探讨其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内部各层次资源的共享、整合,协调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从自然和社会人文两大方面综合把握.

参考文献

[1] 栾玉广.系统自然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3]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WU L Y.Introduction to S ciences of Human S ettlements[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2.(In Ch i nese)

[4]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5] 王扬.当代岭南建筑创作趋势研究???模式分析与适应性设计

探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3.

WANG Y.A Study on Contemporary Lingnan Architecture T rend: From Pattern Analysis to Adaptive Desi gn[D].GuangZhou:Ar 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 ech nology,2003.(In Chinese)

[6] 谢清.大学城规划初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

院,2003.

[7] 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9):18-

20.

HE J T.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of Architects[J].Architecture Journal,2002,(9):18-20.(In Chinese)

[8] 何镜堂,汤朝晖.现代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学报,

2004,(1):37-42.

[9] 何镜堂.当代大学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设,2005,

(9):6-12.

HE J T.Concept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J].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05,(9):6 -12.(In Chinese)

[10]费曦强,高翼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

2002,(5):32-36.

FEI X Q,GAO Y S.Concept and Practice of Contem porary Chines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J].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2002,(5):32-36.(In Chinese)

[11]窦建奇,王扬.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探索研

究???东北大学副城新校区规划设计国际投标优胜方案[J].

华中建筑,2005,(3):48-50.DOU J Q,WANG Y.Investiga tion of Campus Space Form w ith M odern Education Conception Internati onal Bi dding Prevailing Project of the Fuchen New Cam pus Area of Dongbei University[J].Huazhong Architecture, 2005,(3):48-50.(In Chinese)

140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是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市场地位的提高,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通过完善内部各要素系统,并兼顾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目标,可持续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发展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各利益相关者都至关重要: 1.股东:衡量企业创造股东价值的程度,为采取下一步战略行动提供依据。 2.潜在投资者:评价企业的成长性,选择合适目标,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经营者:发现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债权人:判断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三、分析内容 1.分析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分析企业负债变化的趋势 3.正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速度和企业对策 4.分析企业的资源情况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四、影响因素 1.营业收入:只有营业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才能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2.资产规模:资产是企业经营的前提,是取得收入的保证。 3.净利润:净利润的增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形成留存收益,保证扩大再生产,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 4.财务杠杆系数:适度的利用财务杠杆,满足发展所需资金。 5.股利分配:选择适当的股利分配政策,即重视股东需求,有留存部分进行累积,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五、指标分析 一、股东权益增长率分析 股东权益增长率是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与股东权益期初余额之比,也叫做资本积累率。 1.计算公式 %100-?= 期初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增长率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 (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 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

可持续发展指标简评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 标体系研究现状简评 陈 迎 【摘要】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根据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方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通过三类方法的评介和比较说明,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具有现存统计体系的坚实基础,在资料易得、计算简单、信息丰富、便于实践等方面较其他方法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陈迎,1969年4月生,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 100084) 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时期。60年代末以来,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围绕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及罗马俱乐部对增长面临的自然极限的预言,在全球引发了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自身发展问题的严肃思考。以1972年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新篇章。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 CED)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将可持续发展正式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此之后,“可持续发展”一词风靡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1992年,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方针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多项协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21世纪发展规划所广泛遵循的基本原则而被纳入其行动计划之中。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已跨越概念和理论探讨的范畴,成为人类采取全球共同行动所努力追求的实际目标,人类开始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艰难历程。 在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和理论逐步推向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以定量化、可操作地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缺乏这一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可持续发展理论只能是动听的言辞,或停留在道德原则的概念而被束之高阁,难以真实考察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效果,因此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及国内外研究的重视并开展了大量工作。归纳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环境经济学方法、最低安全标准法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 二、环境经济学方法 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用经济价值量进行计量,从而应用经济学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方法决定资源的配置,评价人类活动的实际效果。 1.“绿化”GN P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基础上的。因此很自然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修正传统的GN P指标,以更真实地衡量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GN P指标的种种不足,如: ?GN P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不能全部包含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因素; ?GN P未计入经济活动中影响社会福利水平或状况的外部效应,如环境损失; ?GN P因难以采用经济价值尺度计量而未计入社会福利中的环境因素; ?GN P未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而不同的收入分配对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及意义

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永续性地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本身内涵了伦理道德因素,也体现了有限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道德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引导社会朝着文明、健康、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观、和谐、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转变为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共同进步为宗旨。其哲学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主体性和综合性, 要求将人、社会、自然、经济、文化当作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看待, 同时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物质生活的提高,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整个人类向着真善美统一境界的趋近。其次,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不同, 这种新发展观所理解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这种新发展观的出发点是人。再次, 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最初含义是指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关系, 强调当代人对后代人应当赋有自觉的类意识, 即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必须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决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国际社会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世界环境在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个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以保证发展的后续力和持续性,第二,公平性原则,它的和性是发展要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中的利益(代际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同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坏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代内公平)。要维护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第三,共同性原则,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具有共同性,人类的未来也具有共同性,因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它表明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是全球生态观,它把当代人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使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会毁坏子孙后代的发展。让我们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这样为人们、国家以至地球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指标!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其结构 赵玉川胡富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 一、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首先必须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原则为基准,展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内涵。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今后的发展道路,唯一的选择是把近期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地说,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下几点内容 :1.贯穿“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至今尚有几千万人口处于贫困之中。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置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增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力度。 2.体现“两个转变”的指导思想。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代价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3.体现“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两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素质较低,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们在长期内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国策;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是与计划生育同样重要的基本国策。 4.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非常低,另外经济也不很发达,试图通过进口来弥补国内资源的稀缺是不现实的。另外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整体效益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资源的浪费明显地阻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5.体现科教是立国之本。 资源终归是有限的,而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是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在当今世界,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谁就会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谁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永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在具体制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我们必须参照《中国21世纪议程》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两个重要文件进行。可以说,这两个文件是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纲要”。 从现状和主要问题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设置关键指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联合国和英国等国家,也是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所遵循的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思想贯穿了“可持续发展”这种全新的发展观,将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全面、科学的反映和论述了中国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而《纲要》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及其后十年所要

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

提要简要地介绍了生态占用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此指标衡量可持续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生态占用与资源承载力的异同点;基于《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分析了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探讨了生态占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政策含义以及运用于青藏高原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生态占用;指标体系;可持续性;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037(2000)04-0375-08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如何衡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难点。目前主流的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体系在衡量可持续性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生态占用 (ecological footprint)[1]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试图向我们描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现状与未来,告诉人们“我们是否接近或者远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旨在阐述生态占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采用《国家的生态占用》估算结果,探讨生态占用方法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 3 个层面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政策含义。 1 概念 《21 世纪议程》充分认识到了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倡议建立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便能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2];然而,里约热内卢会议 8 年后的今天,全球人口、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更多,贫困加剧,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可供利用的新鲜淡水、耕地资源和平流层臭氧则在减少,森林遭到破坏,……。许多迹象表明:我们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远了!但究竟有多远?生态占用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生态占用?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 rees 教授及其学生 wackernagel 教授和 wada 博士提出并加以发展的[1、3、4]。生态占用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5]。针对于不同的研究层次,生态占用可以是个人的、区域的、国家甚至全球的,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占用是一个和人口承载力既相似又不同的概念。所谓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的数量。而生态占用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试图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生态空间。这里的生态空间主要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占用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对于其他动物而言,这两类方法的结果是相等的,但对于人类,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面积在不同区域差异相当大,这源于人类的资源利用强度、消费水平、废物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性[6]。例如,中国能够养活 16 亿中国人,但决不是美国人或者欧洲人。所以,用人口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十分谨慎,必须清楚资源所承载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生活质量的人口,资源的承载力显然是不同的。因此,人口承载力难以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此外,人口承载力还难以分析贸易的影响。国际资源贸易改变了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无疑,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的人口承载力远远低于其目前的人口规模。但是,超载的人口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的生活质量,不具有直接可比性。而生态占用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这种面积是不具有区域特性的,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比较。区域的实际生态占用如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就表现为生态赤字 (ecological deficit);如果小于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占用,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ecological surplus)。区域生态占用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719048369.html,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王平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0期 摘要:为使各城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文章借助DPSIR模型,遵照科学性、可行性、简明性和敏感性原则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能够对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总的判断,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它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的发展观,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崭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全国实施。具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一项相当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联合国统计局、美国、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等均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创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而我国的一些学者等也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些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均存在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和宽泛,指标数目过多,处理过程难度过大等问题,使得这些指标很难获得实际的运用。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无疑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1DPSIR模型的原理 DPSIR模型的全称是Drive、Pressure、State、Impact and Response模型,是由欧洲环境组织1998年提出,该模型提出后主要运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分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它主要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把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细分为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这五部分。其中,“驱动力”指的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要指该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压力”则代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等相关系统的影响;“状态”表示在目前的动力与压力状况下,社会、资源与环境所表现的特征;“影响”表示在目前状态下于生态系统、社会资源等对人类社 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变更能力;“响应”则表明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及制定的积极政策,如减少污染、增加环境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DPSIR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 https://www.sodocs.net/doc/9719048369.html, 2012年5月 229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以福建省为例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胡琳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人们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越来越重视区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本文在阐述可持续发展能力涵义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出发构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为例,对其2005~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就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成分分析 福建省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c)-229-03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发展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的界定 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界定有着不同的意见,各自偏向于某一方面,无统一定论。因此本文采取最为广泛使用的定义,即为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报告书所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1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可持续发展能力涉及的变量多、层次广,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就要科学全面地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代表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3.1.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是人与物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借鉴了国内其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三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在此分类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本文选取了36个指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3.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以及生态子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其评价指数。再根据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子系统的权重,最终由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及其权重得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得分,以评价福建省5年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走向。 3.2.1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 表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经济子系统A1 经济规模B1 C1.人均GDP; C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3.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C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经济结构B2 C5.GDP 中第二产业贡献率;C6. GDP 中第三产业贡献率经济效益B3 C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C8.万元GDP 能耗;C9.工业增加值; C10.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经济速度B4C11.GDP 增长率; C12.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 经济外向B5 C13.进出口总额; C14.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子系统A2 人口状况B6 C15.人口密度; C16.非农业人口比重;C17.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活质量B7 C18.人均年收入;C19.人均居住面积;C20.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科技教育B8 C21.教育经费占GDP 比重;C22.每万人拥有大学在校生数;C23.每万人拥有专利数 基础设施B9 C24.人均道路面积(m 2); C25.人均日生活用水量(kg/日);C26.人均用电量(千瓦时)生态子系统A3 资源状况B10 C27.森林覆盖率; C2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C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环境污染B11 C30.工业废气排放量;C31.工业废水排放量; C32.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C33.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环境治理B12 C34.工业废水处理率; C3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比率;C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之一:GGDP 1987 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提交联合国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中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means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 to meet thEir own needs.”--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这个时代的主题,需要许多指标来对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做一个度量。而GGDP(绿色GDP)作为目前最新、最合理、最科学的指标之一,在报刊、电视上频频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绿色GDP 这一 宏观经济核算指标呢?一、认清GGDP(绿色GDP)的重要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衡量经济增长使用最广泛的综合型指标就是GDP 及其增长速度。GDP 核算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源愈加速 耗减、环境愈加速降级,在某种程度上愈增加了GDP、愈推动了经济增长;(2)而开展资源恢复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活动,又增加了一次GDP,表现为经济增长。从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双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虚增了GDP,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无效增长。也就是说传统的GDP 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 影响。而绿色GDP 就是在GDP 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考虑能源环境等因素后的绿色GDP宏观评价指标显示,整个90年代我国的全部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是惊人的。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至少有3%-7%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自然资源和环境,以下同。)取得的,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帐”。换句话,如果按年均GDP增长速度为9.8%计,其中约有4-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这些损失仅代表90年代“绿色GDP"与GDP的差额,而没有包含中国自然资源长期的累积 性损失)。具体如下:1.199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损失至少有1061.01-1310.42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98%-4.92%,即199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3.98%-4.92%的部分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取得的。其中损失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森林40%,水31%,大气17%。换句话说,1992年GDP增长速度为14.05%,其中4.3-5.31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2.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2199.38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7%,即1995年GDP增长速度为10.5%,其中4.26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换取的。3.199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至少有3239.123亿元,约占中国当年GDP的4.35%,也就是说,1997年GDP增长速度为8.8%,其中4.39个百分点是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获取的。[1]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规划和发展中的核心议狻=⒄⒄辏⒄⒄瓶沙中⒄⒄拐铰裕⒄⒄噬缁崾⒄肿⒄芈躺獹DP 研究。绿色G D P ,曾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利提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指出,绿色GDP 是 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3]只有在关注

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意义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改变原有生产的产品方式及方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决不能走为了生产产品就不顾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我们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与治理结合,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品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意义重大。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品,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产品,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产品作用重大,才能为人类及后代子孙谋福。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1、观的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人与关系的转变 实例1 香烟产业创新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重要作用及成效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人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反思,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这些现实问题是:第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人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用来学习,其目的是为后一个阶段做好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后一个阶段从事工作,并且工作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实现和表达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此以来,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就局限在了第一个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就很少发展或没有发展甚至是倒退了。第二,有些人把人的发展仅仅定位于对外在功

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就会使人异化为动物或工具,就会使人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第三,有些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后续的发展为代价的,以透支脑力和体力为条件的,他们尽管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和较快的发展,但他们的发展却不是可持续的。第四,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发展”,把别人当成跳板,这些人的发展是以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代价的,消耗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损害了自己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制约着大学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第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理论灌输与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修养和政治文明程度,制约着一个人政治鉴别力的提高。各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政治修养,提高其政治鉴别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但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不但思想受到侵蚀,有的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刻意模仿,这无疑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对培养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为不利。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影响 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涵义 1、城市规划涵义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保证城市在更好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好公共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规划。基于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以及维护规划等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布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当前时代下,做好经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未来规划工作,即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为目标,而对未来或者将来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侧重于科学化水平、生态建设以及生活空间的优越性等等。良好的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利于当代的城市发展,还有利于未来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态平衡问题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城市现代化水平,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方面,由于缺乏生态平衡观念,更加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平衡遭

到破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了一些畸形问题存在,如“城中村”以及“边缘村”的居住混乱问题,这主要在于城市的规划侧重于局部经济发展,没有统筹考虑综合方面,造成城市原有布局造成破坏,影响市民的生活。 2、缺乏公众参与渠道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很少有城市对相关的设计或者布局进行公示或者邀请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这种独断式的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市民的赞成。 3、城市更新改造问题处理不当 城市发展,难免需要对旧的城市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进行拆迁和布局的同时,有些城市因考虑不周全,导致拆迁和布局受到多重阻力,导致规划工期或者布局设计延误,阻碍城市更好发展。因此,做好城市发展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城市资源分配工作,避免因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三、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1、正面影响城市规划发展的正面影响就是能够在当前更好的发展城市,服务于当代居民,同时,保持固有的生态平衡,不影响后代人的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还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城市交通布局、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市政的建设等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例研究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例研究 内容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作平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架构起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分数评判模型对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江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江西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传统发展战略对自然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忽视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二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传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唯一指标,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标志。这种战略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质量的恶化来支撑经济增长,促进人们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二是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外资,他们向发达国家大量举债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本国经济,最后导致债务危机;三是经济增长并未能解决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和社会分配不平等问题,有时甚至使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传统发展战略的这些弊端,促使人们认识到,这种模式不是人类追求的最佳发展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先后提出了各种发展战略,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可持续发展策略”。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既能保证使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是要现代人合理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开发和使用,保持一定的限度,避免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制定计划和政策时,要同时注意到环境和发展两个方面,人们要将重点由“事后政策”转向“事前政策”,即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要采取对环境负责的态度,而不应等到环境严重恶化时再去设法解决。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要素的复杂系统,而区域可持续发展正是追求以上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适合特定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和监测各要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江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今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 系基本架构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描述、分析、评价、预测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指标体系。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由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五大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正向演化轨迹。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基本架构如图10.1所示。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总体层:从整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态势、演化轨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 体效果。 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 统。该层面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 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 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本指标体系共遴选45个“指数”来加以表征。 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本报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了 225个“基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 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

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 图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及策略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