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019073699.html,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作者:李云芬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年第05期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误区;提问策略

语文课堂的提问,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以师为主”的自我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了“已”为中心的局面,课堂提问成了帮助教师完成预案的工具。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问、学生答得课堂提问模式,学生就象一台台机器被动地思考着……

(二)、“复杂深刻”的艰涩问

提问过深,学生不知所云,回答不了;提问过大、学生不知如何让回答;提问过于繁难,问题脱离了学生能力实际水平。而这种提问只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视老师的提问为畏。

(三)“越俎代庖”的独角问

不少语文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了解学生有哪些疑问而去提问,会导致教师问的学生无疑问,表面上学生在思考问题,实际上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容易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知识的“窄化”和思维的“僵化”。

(四)“简单肤浅”的是非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