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水环境综合治理设计方案

xx县xx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xx公司

xx年xx月

目录

(一)、概述1

1.1项目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1

1.2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1

1.3项目概述2

1.3.1 自然环境状况2

1.3.2 社会经济状况4

1.3.3 环境现状及问题5

1.4项目总体目标6

1.4.1 总体目标6

1.4.2 指标要求6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6

2.1设计依据6

2.2设计原则7

三、工程设计7

3.1设计内容7

3.2工程设计说明8

3.2.1xx湖及xx洲曝气复氧工程8

3.2.2xx湖半人工湿地建设工程9

3.2.3 底泥疏挖清除工程10

3.2.4 生态护坡建设工程11

3.2.5生物膜法净化工程13

3.2.6 xx山矿区修复工程13

(一)、概述

1.1 项目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

xx河全长xx公里,是xx河的一段,河流由北往南,流经xx县城东,北岸纳入xx河、xx河、月桥河、xx河,向南汇入xx湖。xx河全段长47公里,系常流河,河宽一般在20—30米,最窄处仅5米,最宽处达60米,平时水深0.8米,涨水时2米左右,最大流量66.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6.6平方公里。这条河是解决县东北地区洪水入湖的一条主要河道。xx河担负着泄洪灌溉、调节区域气候、观光旅游等多项功能,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多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加之市政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每年有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xx河,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目前,该河流水质已不能满足相应水质标准的要求,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严重威胁了区域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xx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及《xx县市总体规划》的要求,xx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和城市排涝,规划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xx河水质综合评价为V类,未能达到水质目标的要求。

因此,为保护xx河,使水质达到环保规划要求,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xx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是非常必要的。全面进行xx河的环境整治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本方案根据2012年度xx县的安排部署,就xx河目前较突出的xx山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工程、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及面源污染削减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工程等几方面,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发挥长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 项目设计的指导思想

a)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地区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b) 坚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xx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生态规划》和《xx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区域发展情况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综合治理xx河,以

改善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xx县投资环境,为xx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c)尽可能选用目前国内较为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处理工艺;

d)整治工程实施后,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e)对污染源的治理做到杜绝污染源头,不留后患;

f)尽量采用当地施工技术、尽量利用当地材料,采取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

g)尽量做到工程投资省,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少,管理维护方便,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3 项目概述

1.3.1 自然环境状况

1.3.1.1 地理位置

1.3.1.2 地形地貌

xx县位于xx省东南端,大别山山尾南缘山脉xx山西面,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地势北高南低,高低相差1234.5米,山地、丘陵和平原、湖区面积各半,呈三级阶梯倾斜。主要为山前冲积平原、漫滩和冲积平原地貌。全县地势北部为低山区,海拔51m高程以上的面积有355.7km2,中部属丘陵垄岗,海拔21m~51m高程面积为340.6 km2,南部属长江冲积平原和滨湖地区,海拔高程为20m以下,面积为943.7km2。

xx地域形成经历了多期地壳演变,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地处扬子淮地台和大别山台隆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构成了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貌结构。北部一隅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中、西部为丘陵,南部和东南为平原。地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自北向东南倾斜。在低山、丘陵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平原中分布一些洼地。

1.3.1.3 气象气候

xx县城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易受内陆和海洋的冷暖气流影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根据城区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城区年最大降雨

量2256mm(1954年),日最大降雨量301.1mm(1998年7月22日),年平均气温为l6.7℃,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2.6℃,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压1010.6hpa,年平均降雨量1373.9mm,年平均风速 l.8m/s。常年主导风向 ESE、频率为13%,次主导风向 WNW、频率为12%。城区范围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0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0天左右,由于受季风变换强弱影响,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特别是5月至7月,强大而又潮湿的南方季风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遭遇,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这一时间,降雨一般占全年降水的1/3,个别地方高达2/3。

1.3.1.4 自然资源

xx县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县耕地面积64.3万亩,水域面积59万亩(其中可供养殖水面23.6万亩)。农作物品种丰富,xx青虾驰名中外,挪步园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xx湖,是全省四大淡水湖之一,已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湖总面积21万亩,可供开发水面12万亩,盛产天然名贵水产品,鱼肥水美,荷香菱甜。xx湖建有国家青虾繁育基地,年产青虾5万公斤,远销江浙沿海和东南亚一带。高背鲫、鲈鱼、毛蟹、牛蛙、黄鳝等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水产品产量居湖北十强县市之列,被誉为“鱼米之乡”。

xx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储量1300万吨;铁矿储量5800万吨;重晶石储量约50万吨;硅石储量约1000万吨;钾长石储量约5000万吨;石膏储量约2.6亿吨;滑石粉储量2000万吨;瓷土、石灰石、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

xx林木类共有林木树种64种,其中用材林48种,经济林16种。乔木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桑、杉、金钱松、马尾松、银杏、梧桐、八角、茴香、广玉兰、楠木、合欢、苦楝、楠竹、淡竹、荆竹、水竹、桃、李、栗、枣、梅、杏、柿等。灌木主要树种有白栎、毛栗、黄荆、油茶、石榴、野山楂、猕猴桃、山鸡椒、牧荆等。

1.3.1.5 水系概况

xx县城以北有古角、垅坪、小溪、悠悠、考田五条河流总长710km。县城以南河港纵横交错,主港道有东西港,外有长江、内有xx湖、太白湖两座较大的湖泊,是鄂东著名的水袋子。xx县有龙坪、永安、古角三座大中型水库。

xx河为xx河的一段,xx河发源于xx县柳林乡,流经柳林乡,入龙坪水库,再由水库南坝脚,经五祖镇至杉木乡,纳古角河,经xx镇入xx湖,太白湖、xx湖、华阳河可与长江连通。xx河全段长47公里,系常流河,河宽一般在20—30米,最窄处仅5米,最宽处达60米,平时水深0.8米,涨水时2米左右,最大流量66.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6.6平方公里。

1.3.2 社会经济状况

2008年xx县国民生产总值为67.7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19.98%,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3亿元,第二产业为22.9亿元,2008年度财政总收入为96160万元,城乡居民存款595160万元。

xx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县耕地64.3万亩,水面59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3.6万亩)。农作物品种丰富,xx青虾驰名中外,天然香稻、挪步园的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2008年xx全县生产油料52097吨,种植蔬菜5.43万亩,出栏牲猪31.16万头,水产品产量70500吨。

近几年来,xx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产业xx建设为重点,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核心,紧扣招商引资狠抓“进规”工程,加大“进规”企业的考核力度;大力培植骨干支柱,支持重点工业增加投入,实现产业扩张,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强强联合,使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每年以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到2008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5家,比上年净增28家。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共聚集规模企业62家,占全县企业总数的64%,三大产业的年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已成为xx县的支柱。与此同时,新型矿业、机械电子、商贸物流业初具规模。目前,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5%提高到46%,xx工业企业已开始挺起发展的脊梁,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1.3.3 环境现状及问题

1.3.3.1 水功能区划

根据xx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及xx县市总体规划的要求,xx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和城市排涝,规划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

1.3.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底泥,即河流湖泊中的沉积物,是历年污水排放污染物的聚集。底泥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释放各类污染物,使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水质的下降、甚至恶化。底泥中的污染物一般以溶解形态和悬浮微粒结合形态,通过孔隙水扩散和沉积物再悬浮作用进入上覆水。由于这一过程在底泥和上覆水之间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因此,即使所有的外污染源全部消除,底泥这一内污染源仍将在较长时间里影响上覆水水质。当底泥未被扰动时,污染物的释放主要通过孔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由于释放通量较小,对水质影响不大。而一旦底泥被扰动、再悬浮后,溶解于孔隙水和吸附于悬浮微粒上的污染物,将在短时间内向上覆水体大量释放,则对水质影响较大。

目前,xx河、xx河及xx河河底部淤泥、塑料袋大量存在,至高温季节,底泥发酵,塑料袋上浮,污染水体。底泥淤积一方面减少了河流及湖库的槽蓄量,造成输水储水能力的降低;另一方面,底泥中污染物质的释放,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降低河流的环境容量,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xx河、xx河及xx河底泥部分重金属超标,这主要是上世纪流域内小冶炼、小电镀的无序发展造成的,而xx山尾矿的遗留问题也是底泥污染物累积的因素之一。xx县根据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对小冶炼和小电镀进行了“关停并转”。目前,在xx 河上游有一家电镀厂,xx河上游有一座钢铁厂,一家建陶厂,月桥河周边有一家釉料厂(位置见图2-1),这些工厂虽然有环保处理措施,但是工艺和管理较落后,其处理后的排放重金属总量仍较大,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有较大贡献。对于xx山尾矿,xx 县规划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以解决xx河污染的重要源头。

xx河、xx河、月桥河、xx河及xx河由于长期接纳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周边农村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水,水体黑臭,挥发酚、NH3-N, TN, TP 超标,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水质恶化严重,为V-劣V类水,水体呈现中、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已严重影响到xx城区人居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形象品质。

1.4 项目总体目标

1.4.1 总体目标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对xx河流域污染源的治理,有效地改善xx河流域水体水质,使其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为xx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4.2 指标要求

1、对xx河河道中已淤积多年,造成严重内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富营养底泥进行清淤并对清理出的淤泥做妥善处置,改善因底泥中的氮、磷营养盐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消除重金属污染风险。

2、通过实施人工湿地、曝气复氧、截污管网、xx山尾矿区生态修复等项目,结合该流域即将实施和正在实施的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垃圾转运及填埋、工业点源治理等项目,使xx河水质逐步改善并预计在2017年最终达到《黄冈市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III类标准)。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矿产资源法》

4)《xx市城市圈生态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5)《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6)《xx县xx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水土流失防治条例》

8)《xx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x政办发[2000]10号)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

1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4)《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条例》

2.2 设计原则

①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②根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所选人工复氧和生态修复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便于管理及维护、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③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中某些关键设备拟择优选型。

三、工程设计

3.1 设计内容

1、xx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1)曝气复氧工程

(2)半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3)局部底泥疏挖清除工程

2、xx洲曝气复氧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1)曝气复氧工程

(2)两岸生态护坡建设工程

(3)水生植被构建工程

(4)生物膜法净化工程

(5)底泥疏挖清除工程

(6)溢流坝

3、xx河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1)两岸生态护坡建设工程

(2)生物膜法净化工程

(3)高效净化—景观型漂浮湿地构建工程

(4)底泥疏挖清除工程

4、xx山矿区修复工程

3.2工程设计说明

3.2.1xx湖及xx洲曝气复氧工程

污染严重的河道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可以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河流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曝气充氧技术综合了曝气氧化塘和氧化渠的原理,有利于氧的传递、液体混合,是一种有效地污水处理方法。河道曝气技术是一种基建费用少、运行费用低、占地少、见效快的河流原位治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常用的河道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法、纯氧曝气法、机械曝气法等,这些曝气设备针对不同的河流都有优缺点。

(1) 鼓风曝气

即在河岸上设置一个固定的鼓风机房,通过管道将空气或氧气引入设置在河道底部的曝气扩散系统,达到增加水中溶解氧的目的。一般由机房(内置鼓风机)、空气扩散器和管道组成。

(2) 纯氧曝气

纯氧曝气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①纯氧一微孔布气曝气系统,由氧源和微孔布气管组成;

②纯氧一混流增氧系统,由氧源、水泵、混流器和喷射器组成。纯氧曝气系统的氧源可采用液氧(LOX)和利用制氧设备(PSA)制氧。

(3) 机械曝气

即将机械曝气设备直接固定安装在河道中对水体进行充氧。

完整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 (1) 1.3编制规范、依据 (1) 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2) 1.5工程目标 (2) 1.6技术经济指标 (3) 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5) 2.1**镇概况 (5) 2.2地形地貌 (5) 2.3水文地质 (5) 2.3.1 水文气象 (5) 2.3.2 工程地质 (8) 2.4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2.4.1 项目区现状 (15) 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6) 第3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7) 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 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8) 第4章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20)

4.1工程规模及标准 (20) 4.2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20) 4.3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21) 第5章工程设计内容 (22) 5.1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2) 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22) 5.1.2 堤岸工程 (28) 5.2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40) 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41) 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42) 5.2.3 清淤施工 (42) 5.2.4底泥处置 (45) 5.2.5生活垃圾管理 (46) 5.3生态修复工程 (46) 5.3.1 构建思路 (46) 5.3.2 生态修复措施 (51) 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52) 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 (53) 6.1施工条件 (53) 6.1.1 水文、气象条件 (53) 6.1.2 交通条件 (53) 6.1.3 供水、供电条件 (53)

水环境综合治理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河道基本概况 2、河道水面率 3、水资源供需平衡 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1、河道保洁管理 2、水体污染源管理 3、统筹规划,科学管理 4、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需全面展开 5、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努力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 三、闵行区在综合治理水环境上取得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1、碧水工程 ①河道整治 ②苏州河整治 ③污水北排 ④禽畜牧场污染治理 ⑤工业废水治理和实施"一控双达标" 2、存在的问题 a?河道现状槽蓄容量减少,淤泥沉积严重。 b?区域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欠完善,标准偏低,部分设施严重老化,效益衰退。 c.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有洪、潮、涝、渍等灾害威胁。 d. 水质处于V类或劣V类,水环境不容乐观。 e. 生活及养殖业污染不轻,工业污染仍突出。 四、对闵行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展望 (一)、从源头入手,狠抓水污染源治理,有效遏制了区内水环境污染(二)、从设施建设入手,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改善了区内水环境质量 (三)、从长效管理入手,切实落实河道疏浚、水面保洁、水系调水等工作,保持了区内良好的河道环境 (四)、从科学治理入手,实施水生态修复,逐步恢复了区内水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 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3. 金鉴明等《自然保护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4. 金岚等《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 刘汉等《自然资源学概论》西安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内容提要:良好的水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及其重要的资源环境条件,本文首先介绍了闵行区水环

浅谈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技术要点

浅谈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9-01-03T16:31:03.3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尚崇伟 [导读] 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增强民众满意度,促成“亲水、乐水”积极的民众观念的重要步骤。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本篇通过介绍国内城市普遍存在的黒臭水体现状,参考已实施具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成果,详细阐述涵江区宫口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采用截污纳管及水生态修复等技术方案,消除宫口河河道黑臭水体,力图达到改善水质的环保目标;项目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最终成功的达到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本项目可为国内类似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和实施指导。 关键词:黒臭水体;水环境;截污纳管;水生态修复;环保目标 1 项目概况及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城市普遍存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污水截污纳管率较低,直排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对河道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城区河道水体黒臭的城市现象。恶劣的城区河道黒臭水体环境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经济的发展空间,黒臭水体整治刻不容缓。 涵江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部沿海,为莆田市辖区之一。涵江城区目前除部分市政道路为分流制外,片区基本为合流排水,污水大部分入河,片区污染严重。城区城中村大多为直排式合流制,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城区部分河道铺设有塑料截污管道,采用挂管形式,但塑料管道缺乏维护,大部分管段断头、破损,已不能正常使用,起不到截污效果。 涵江区城区各主要河道的防洪标准偏低,各片区的排涝标准有待提高。 宫口河全长1.0公里,现状两岸采用浆砌块石护坡。河道两岸地面高程较低,局部低洼地区地面尚不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宫口河河道较窄,河障较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根据现状水质监测结果,宫口河在COD、NH3-N、TP三项指标超标倍数均较大,水体黒臭。 宫口河河道治理工程目标:在上游来水水质指标不出现明显恶化的条件下,项目实施后,宫口河河道基本消除黒臭。 图1 宫口河河道治理前原始图 2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根据宫口河河道现状,采取合理的技术方案。以下从四方面对宫口河现状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2.1截污纳管、雨污分流 根据城市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降雨条件与地形地貌等河道周边环境,确定排水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对于城市水环境的保护、水生态的维系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影响排水系统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的关键因素。 根据涵江区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和实际情况,旧城片区近期改造难度大,仍按旱季截流污水的合流管道设计,将来逐步改造并实现完全分流制。远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得到可控制发展,对面源污染严重且有条件的区域,优先选用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 图2 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宫口河两岸原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为提升河道水质,新建一套雨水管网系统、雨水口收集系统及建筑屋面排水立管系统,保留现状合流排水系统为污水系统,废除与现状排水系统相连的雨水口。雨水边沟、建筑排水立管与新建雨水管网系统相连,实现宫口河周边雨污分流。 2.2河道清淤、正本清源 城区内河道两岸产业和人口密集,市政污水管网存在年久失修、维护不当,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河床淤积严重,河道水质持续恶化,沿河环境极其脏乱。 根据河道淤积现状,为全面提升宫口河水质,拟对宫口河河道进行全段清淤,加大河道的行洪深度。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需要分期对宫口河两岸按设计要求,进行加高处理和护岸建设。同时对于河道沿岸的违章搭盖进行清理。 在宫口河上下游分别设置截水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采用水上挖掘机逐层挖除河道内淤泥,淤泥由自卸车封闭式运输至指定渣场。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 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 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 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 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 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 同创”成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 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

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 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 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 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 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 于PPP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 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 代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PPP合作期内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项目公司通过政府付费形成的收入获得合理 的投资收益。项目PPP合作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将所有资产无偿移交给项目实施机构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基本情况及综合考虑 多项因素,项目PPP合作期限为30年(含建设期)。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1:28:25.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赵雪枫 [导读] 摘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城市的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对于城市河流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结合国外乡镇河流治理措施和现状进行分析,有效的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深度强化河流生态保护和河流附近环境保护区域的建设,促进我国城市河流环境保护的发展;例如:在江浙上海等河流临近区域进行合理的保护带修建工作,推行“循环型治水”策略,结合每个城市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河流保护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城市河流修复在不断开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但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河流治理修复的认识程度不同,以及不同河流自身水文水质特点各异,各种治理技术适用条件不同,所治理效果、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相差甚远,所以实际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河流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修复方案。 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城镇居民用水保证的基础,因此要积极保护城镇河道以及河道周边的水资源环境,从而维系整个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城镇的建设。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缺乏实际性的工作规划,因此要维护河道环境建设,要积极从专业管理技术入手,对我国城镇河道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从而充分保证城镇河道治理的进程。 2河流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经实地探勘,城市河流污染源主要以下几类: 2.1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是直接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各个城市积极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污水厂排放标准为一级A或一级B标准,大大削减了生活污染源对河流的影响。但由于出水量大,尽管能达标排放,其中COD、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对所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贡献较大,影响河流水质达标。 2.2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内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在近年来迅速提高,畜禽养殖产业的大量粪污及其废弃物给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畜禽养殖户自身的污染治理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及其他保障措施,存在部分养殖场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生量不配套;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法过于简单,无沼气利用工程配套;个别小型养殖场由于场地限制,直接往河流排放养殖粪污,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 2.3地表径流污染 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不透水表面的面积不断增加,其表面上富集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地表径流的污染也引起了重视。国内老城区大部分仍是雨污合流制的管网系统,内河流承担一定的防洪排涝作用,在降水的过程中,这些携带着多种污染物的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管汇入内河流,也是导致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工业污染源 目前各城市主打工业化城市,城市内有许多大型工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内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随着轻工业的逐步发展,小作坊也在逐步兴起,部分小型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偷排乱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河流污染进一步加剧。 3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3.1水力学技术 水力学技术主要是指引清调水、水力造流,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通过引水冲污稀释污染水体,加快污染水体流动,加强水体的自净工程,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流动性的增强对底泥与水相界面物质交换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增强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对底泥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力造流引起水流扰动,可以促进氧的传递和扩散,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得氨氮降解效果提高。 目前,许多城市内的小型河流,一般采取引水冲淤的方式改善水质,引水一般为湖泊换水,污水厂的中水等,效果比较显著。 3.2物理技术 溶解氧在河水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人工曝气的方式向河流水体充氧,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提高水体中耗氧微生物的活力,以改善水质。针对污染严重河流采用低强度连续曝气,效果明显,并与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对河道水体进行处理,可基本消除河水臭味,有利于恢复下游的生态环境工程,提高自净能力。 疏浚污染底泥是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消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的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底泥疏浚曾是发达国家修复河道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底泥疏浚使用后水质效果改善明显但是因为其成本较高具有一定局限性。 3.3化学技术 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等,从而使污染物得以从底泥涌分离,或降解转化成其他无毒的化学形态。具体做法包括:混凝沉淀、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化学方法的暂时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十分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且使用成本较高,常作为一种协助技术或应急控制技术。 3.4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复合酶污水净化技术。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指向污染的水体中经过筛选的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以降解过量的污染物,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投菌法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我国在河道治理等工程应用中,主要依靠购买国外的菌剂,不仅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同创”成

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于PPP 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代表共同出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011530203.html,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作者:赵峰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0期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脆弱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大难题。水体污染主要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初期雨水等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较大冲击负荷,超出其自净能力,破坏河道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污染,如黑臭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等。本文基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深入探寻其应用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治理中,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和可实施性。因地制宜,不断学习和引入新的技术理念,如探寻以海绵城市为核心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加强对雨水的处理与利用,不仅能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境况,且能减轻城市的防洪压力和降低城市面源污染,对改善城市内中小型河道的水质具有显著效果。简言之,水环境治理需综合利用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如环境科学、水动力学、生态学以及微生物学等,全方位改善河道生态系统,恢复流域水环境自然风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造成我国城市水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4,然而部分地区水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污染进一步一步加剧,甚至部分水质已经出现有毒物质,对整体生态系统、公共卫生及食品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水,人类一天的用水量要在5升以上,没有水的存在,人们也根本不可能生活下去。那么造成我国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首先,就是人类污水的排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污水排放、饲养牲畜的污水排放、各大医院的污水排放,这些污水排放量都是巨大的。这些污水里面通常都含有细菌、病菌、寄生虫,这些污水的排放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后果可想而知,就会给人们造成很多疾病,如传染性疾病、感冒伤寒、各种痢疾等等。其次,就是重工业的污水排放,这也是造成我国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我国各大工厂的污水排放,造纸工业、皮革产业、炼油工厂、洗衣粉加工厂,这些重工业的污水排放会严重污染我国城市的水环境,它们一旦进入到水资源当中,就会严重影响河流中很多鱼类和

城市水环境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概述 王壮 汤维明

城市水环境的修复与综合治理概述王壮汤维明 发表时间:2018-05-24T16:16:54.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王壮汤维明 [导读] 摘要:城市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2 摘要:城市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生活环境人口及产业密集,城市自然水体与人类关联密切,一旦出现城市河流水环境污染并且污染超出自然消化能力,将导致城市河流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出现生态平衡损害。因此,研究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途径与模式,对于城市水污染治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修复;综合治理 1传统修复途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城市河流水环境修复途径一般为截污和清淤,这两种途径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河流为开放性系统,其受到外部相关联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独善其身”。比如,河道沿岸种植植物、城市地下污水排放、沿岸雨水汇集等因素都将可能将氮、磷、碳乃至重金属元素带入河流之中,从而导致河流水质环境被动恶化。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截污措施无法有效的解决氮元素污染难题,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氮元素仍然可以通过河流中的藻类植物进行吸收。所以,要想精确调节住氮的关联源,对富营养化水体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除了氮元素的关联污染之外,磷元素也具有类似效应,磷元素与藻类相互作用以至于富磷情况下水体磷元素过量储集而造成污染。 2城市水环境生态的修复方法 2.1物理修复法 当前处理水体污染的物理方法主要有引水稀释冲刷、机械除藻、沿河截污、疏挖底泥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污染物从水体环境移除,从而使得被污染水体的水质和水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甚至恢复到其原有状态的方法。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对过水构筑物进行改良,充分利用水体在流到过水构筑物时所呈现的翻腾、搅动等水流现象,增加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与复氧能力,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美国的基西米河就是运用河道的物理修复方法,在整个流域进行大尺度、大范围的生态修复建设,效果非常显著。也可以采用曝气的方法对封闭水体进行充氧,从而防止因藻类快速繁殖而导致鱼类缺氧死亡,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疏浚底泥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这种方法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其上覆水体的污染,从而改善水质。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工程量较大,因而成本较高;二是对防止水质发生进一步恶化起到延缓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 2.2化学修复法 化学修复法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向水体中投放化学药剂(如氧化剂、除藻剂、脱硝剂等),通过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发生絮凝、沉淀及分解,从而达到降低或者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目的。目前,人们已发现或发明许多新型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同种类的药剂对水质参数的影响效果均不一样。利用药剂法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例子很多,如在水体中加入含铜制剂或者各种氧化、非氧化等化学药剂,以此来破坏相关藻类的细胞壁、细胞膜及其内含物等,使其失去活性甚至解体,进而杀灭活体细胞;如果是受重金属污染的河流,则需要向水体中加入某些能够将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或者吸附的化学吸附剂,通过吸附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来降低金属的生物毒害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投加铁盐、铝盐等进行混凝沉淀从而除磷,或者加入石灰进行脱氮等。 加入化学试剂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净水效果,但是无法进行永久性的修复,同时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期影响也难以评估,可能还会增加水体中的其他污染;另一方面化学修复只改变了重金属的离子形态,并没有改变金属本身的元素,金属元素在适当条件下还可以重新活化,继续危害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总的来说,用化学药剂处理城市水系,具有方便、见效迅速、效果显著、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是相对而言,运行费用相对比较高,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引入新的污染源。因此,使用化学修复法需要进行科学评估。 2.3生态修复法 生态修复法主要是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水体生态系统本身的适应性、组织性及自调节能力,加速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以自然演化为主导,再适当通过人工强化,并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与物质循环规律来治理被污染的水体,使其逐渐恢复到本来的面貌。通常对于以富营养化为主要特征的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去除藻类和氮、磷等营养元素,改善水体生态等。常用的生态修复包括人工湿地、人工浮岛、生态河道、稳定塘、生态沟渠、砾石床、生物格栅、植物浮床技术、土地渗透系统、曝气生态净化系统与水生植物处理系统等。 3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在水环境修复过程中虽然借鉴了国外水环境成功修复案例中的一些经验,但是我国的水体修复工程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由于设计人员缺少详细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完善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导致很多修复工作未能完全实现其预期的修复目标;其次,没有对我国国情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对我国各污染水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修复理论、设计思路、施工技术及后期评估等各方面没有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体系,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由于我国城市水环境较为复杂,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技术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调整,在对原有水环境进行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结构或者同时采用其他修复技术,有效地避免弊端。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根据污染水域的实际状况,如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物的性质,是有机污染还是无机污染、重金属还是营养元素、有毒无毒、能否降解等选择合适的水环境修复的思路,以达到全方位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生态修复法是目前较好的治理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也较低,因而总成本较低;(2)耗能较低甚至无需耗能;(3)无二次污染,不会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基于以上几点,这种低成本的实用技术非常适用于水环境的治理。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以生态修复技术为基础、以生物修复作技术支撑、以水质净化能力为评价标准,通过组建水生植物群落来重建水环境中的多样性,同时再增加相应的景观设计,将水体修复与改善景观和绿化环境相结合,从而达到在保证水域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优美的同时,还探索了城市水体自然生态修复新理念、新技术及新模式的目的,即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除了要满足供水、输送等功能外,还能长久有效地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出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从而为人类提供理想的休闲和居住场所。 总的来说,要根据对水体污染所进行的初步判断,先采用物理方法清淤,除藻或者曝气充氧,将污染水体进行前期预处理,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化学修复。如果不是紧急突发污染,一般不采用化学修复法,避免出现新的污染物。应优先考虑生态修复

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邕江是过境河流郁江在南宁市的一段,穿越南宁市城区中心,为南宁市最大河流。邕江河段全长134km,流域面积6120km2,是南宁市城市及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通向区内外的航运干线。 一、明确问题 邕江水域具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渔业、娱乐和纳污等功能。随着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经济发展比较快,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除市区固定用水人口80万、非农业用水人口74万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因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成为邕江南宁段的首要功能。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水量会越来越多,纳污也成为邕江的重要功能。如何协调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是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规划目标与水域功能区划分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证邕江的多种水体功能的达到。为此,首先需要进行水体功能的划分。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邕江水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将邕江水域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心圩江以上流域为Ⅱ类,心圩江至二坑为Ⅱ-Ⅲ类,大坑至青秀山风景区为Ⅲ类,青秀山至莲花为Ⅱ-Ⅲ类,莲花至六景为Ⅲ类,邕江各支流、心圩江、竹排冲为Ⅲ-Ⅳ类,大坑、二坑、水塘江为Ⅳ-V类,良风江为Ⅲ类,八尺江Ⅲ-Ⅳ类。控制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规划的具体目标。 三、确定规划方法 1. 混合区划分 规划中常用的混合区标准有两类,一类是面积控制标准,另一类是距离控制标准,后者应用较广泛。距离控制标准允许排污口下游若干距离内水质超标,允许距离的长短,视河段的功能和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而定。邕江混合区的划分采用距离控制标准。以竹排冲河段为例,由于数十公里范围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吸水口,排污口下游2000米处的岸边污染物最大浓度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即可满足要求。 2. 水质模型与水质指标的确定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修订版)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某某县某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某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某某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某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运营及服务方案

目录 1.运营与服务组织机构和及管理体系 (3) 1.1运营服务组织机构 (3) 1.1.1机构设置原则 (3) 1.1.2组织机构设置 (4) 1.1.3主要管理岗位职能 (5) 1.1.4主要部门职能及人员设置 (6) 1.2运营服务管理体系 (15) 1.2.1现场监控系统 (16) 1.2.2数据评估系统 (16) 1.2.3运营服务方案 (17) 1.2.3.1公园运营维护方案 (17) 1.2.3.2河道维护管理方案 (19) 1.2.3.3管网维护管理方案 (20) 1.3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22) 1.3.1质量保证体系 (22) 1.3.2质量目标实施及考核 (23) 1.4日常绩效考核体系 (24) 1.4.1考核目的 (24) 1.4.2基本原则 (24) 1.4.3考核体系 (24) 1.5运营维护保养操作手册 (28) 1.5.1运行维护保养手册 (28) 1.5.2记录和报告制度 (28) 2.设施检修与维护方案 (29) 2.1检修与维护目的 (29) 2.2检修与维护范围 (29) 2.3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1日常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2大修理方案 (42) 2.3.3检修及维护保证措施 (48) 3.应急事件解决方案 (48) 3.1突发事件处置解决方案 (48) 3.1.1常见突发事件的分类 (49) 3.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49) 3.1.3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49) 3.1.4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50) 3.1.5主要应急措施 (50) 3.2媒体与公众投诉处置应对方案 (63)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

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湖南常德,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模上并不引人注意,但该市丰富的水资源,却让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虽然它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其丰富的水资源蕴藏让它在中国城市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关系到人们的

最新版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最新版 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4) 1.1 基本情况 ....................... . (4) 1.1.1项目名称 ........................ .......... .... . (4) 1.1.2项目性质 ............................. ... ....... (4) 1.1.3项目位置 ..................................... . . (4) 1.1.4项目发起单位 ............................... .. (5) 1.1.5项目实施机构及政府出资人代表.................... .. (5) 1.1.6项目协调机制.............. ............... ....... (5) 1.1.7项目运作方式..................................... . (5) 1.1.8合作期限................................. (6) 1.1.9项目回报机制 (6) 1.1.10项目建设的背景................................. .. (6) 1.1.11项目 PPP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7) 1.2 经济技术指标 (9) 1.2.1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9) 1.2.2项目实施计划 (11) 1.2.3投资规模 (11) 1.2.4资金来源..................................... . (11) 1.2.5收益指标 (12) 1.3项目公司 (12) 1.4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