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第五讲: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知识要点

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宏观分子

元素

物质原子

(组成)

离子

(4) 原子的结构:质子(+)

原子中子

(5

)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6)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

2.物质的分类

金属:Cu 、Fe 、Zn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于:C 、S 、P

碱性氧化物:Na 2O 、Fe 2O 3

酸性氧化物:CO 2、SO 2

物质化合物酸:HCl 、H 2SO 4、SO 2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

混合物

直接 (构成) 相同核电荷数

构 成

考题例析

[例1](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2](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盐

B.取暖用的煤

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

[例3](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干冰

B.胆矾、石灰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生理盐水

典题精练

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对所有原子来说,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3.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4.有5种微观粒子:①甲烷分子②氯离子③硫酸分子④蔗糖分子(C12H22O11)⑤醋酸分

子(CH3COOH),它们所涉及的元素种类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

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何洁同学学习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

何洁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7.下列各类物质的组成中一事实上只含两种元素的是()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干冰

B.胆矾、大理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食盐水

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

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0.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会改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②原子的数目③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④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8%,则每个

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12.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无毒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供给呼吸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14.高铁酸钾(K2Fe 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

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混合物

B.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该物质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15.我们食用的白糖(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以下有关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

C.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1:88

D.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则不是

B.分子大,原子小

C.分子在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在化学的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氯原子和氯离子具有相同的()

A.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化学性质

3.下列各组粒子中,含有相同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和Ne

B.O2-和Mg2+

C.H2O和NH3

D.Na+和Na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Na2CO3·10H2O

C.红磷和白磷混合

D.水银

6.关于H2S、H2O、H2SO4、H2四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

B.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都含有1个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分子

7.下列物质:①钢②铁③天然气④天然雨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④

8.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H2SO4

B.CaO

C.NaOH

D.CO2

9.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只有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

10.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一定具有相同的()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1.所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1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

种单质是()

A.N

B.2N

C.Fe

D.H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C.凡是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4.生活中的下列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A.可乐饮料、自来水

B.粗盐、食盐

C.墨水、雨水

D.蒸馏水、石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16.最新研究发现,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有致癌性,应禁止使用。溴酸钾(KBrO3 )

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7.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且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常从新鲜水果、

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BB

18.在下列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盐酸溶液

B.氯化钠晶体

C.KClO3

D.液态HCl

19.下列物质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冰、水银

B.干冰、钢

C.氯酸钾、食醋

D.生石灰、胆矾

20.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

C.核外电子数相等

D.化学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2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厨房里常用的食盐主要含。

(2)打开汽水瓶冒出的大量气体是。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现有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a、葡萄糖b、熟石灰 C、甲醇

d、维生素C

e、一氧化碳

请按要求填写:(填序号)

(1)人患坏血病是因为缺乏;

(2)禁止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售是因为其中含有毒的;

(3)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4)能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5)能作为人体能源物质的是。

23.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氢气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4)具有相同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Na与Na+属于同一种。

(6)铁原子核内含26个质子和30个。

(7)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为一个原子得失的数目。

(8)酸在水中电离时能产生的相同的氢。

(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4.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请从①不锈钢②甲烷③活性炭④食盐⑤大理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⑴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

⑵可用于制造刀具的是。

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⑷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

⑸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知识要点

物理性质:色、态、味、光泽、硬度、密度、沸点等。

1.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变化:仅仅是状态、大小、几何形状的改变。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反应类型:

⑴化合反应:A+B →AB

两种或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⑵分解反应:AB →A+B

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⑶置换反应:A+BC →AC+B

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化合物与新单质的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AB+CD →AD+CB

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说明:1、化学反应能否发生,除物质本身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发生的条件。

2、置换反应充分考虑金属活动顺序表。

3、复分解反应,一般指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要注意反应发生的

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4、氧化反应包括在化合反应之中,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它包括: (1)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爆炸:可燃物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完成——爆炸;

(3)缓慢氧化:速度进行的很慢的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可燃物的自发燃烧。

考题例析:

[例1](上海)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蒸馏水煮沸

B.高粱酿成酒

C.铁制品生锈

D.糕点变质

[例2](重庆市)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碳酸容易分解

B.甲烷极难溶于水

C.乙醇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例3](四川省)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高锰酸钾粉末和氧化镁粉末

B.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

C.铁粉和木炭粉

D.酒精和白醋

典题精练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 {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它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uO H2O Ca(OH)2 高温

C CO2 H2CO3 CaCO3 CO2

高温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4.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C.氯化钠具有腐蚀性

D.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⑴、甲烷用作燃料⑵、氧气用于急救病人⑶、活性炭用于消除冰箱中异味

⑷、浓硫酸用作干燥剂⑸、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A.⑴⑵⑸

B.⑴⑵⑶

C.⑵⑶⑷

D.⑵⑶⑸

6.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A.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只发生物理变化

D.只发生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

1.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填“物理”“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放入玻璃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含有(填酸性、碱性、中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3)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氧气中燃烧:()(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3)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从铁、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氯化铁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出适当物质

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4.请写出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相似点: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5.用数字和化学龄前符号填空:

(1)钾原子;(2)2个镁离子;(3)目前世界上年生产量最高的金属;(4)3个三氧化硫分子;(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为+5价.6.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1)璀璨夺目的钻石;(2)具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

(3)食醋中含有的酸;(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盐酸除铁锈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

3.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4..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绿色植物 B.世博会开幕 C.电解水探究 D.相互划刻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

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

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6.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干燥木材吸水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烟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燃放烟花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9.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10.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1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12.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13.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西瓜榨成汁 B.冰块化成水 C.木柴劈成快 D.粮食酿成醋

1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川融化

B.酒精挥发

C.光合作用

D.矿石粉碎

15.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食物腐败

C. 磨制石器

D.酒精燃烧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木材制成桌椅 C.纸张燃烧 D.湿衣服晾干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质

B.光合作用

C.海水晒盐

D.白磷燃烧

18..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房屋倒塌

C. 火山喷发

D. 山体滑坡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酒精燃烧

C.玻璃破碎

D.西瓜榨汁

20.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水分蒸发

D.煤气中毒

2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A.房屋倒塌

B.山体滑坡

C.森林失火

D.树枝折断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 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23.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O 2性质验证

B.电解水

C.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D.CO 2性质验证

2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天然气燃烧 大米霉变 灯泡发光 铁钉生锈

A B C D

25.下列变化中,善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胆矾研碎

B.空气液化

C.钢铁生锈

D.电灯发光

2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 2、H 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27.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28.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 4·5H 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

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 (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CO 2 紫色石 蕊试液 Pt

Pt 铁丝

氧气

30.(南京市)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二、填空简答题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A.熟石灰 B.石墨 C.硝酸钾 D.甲烷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

....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2.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内在关系,填写下表中的空白(O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3.现有氮气、氧气、一氧化碳、甲烷、水、酒精、食盐、碳酸钙等八种物质,请按要求填

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

⑴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是;

⑵最常用的溶剂;

⑶有毒性,可燃烧的气体是;

⑷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

⑸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4.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_(填代号)。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填文字)。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练习题

沙陀中学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类各写二例) (1)气体单质⑵固体单质(3)金属氧化物 (4)非金属氧化物(5)酸(6)盐 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3.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⑴金属单质_____ ___ ⑵有毒的氧化物______ __ ⑶能支持动物呼吸的一种单质____ ___ ⑷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⑸雪碧等饮料中常含的一种酸_____ __ 4.学会例证的方法来理解概念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下表每句话均有错误,用实际例子加以否定: 序号错误观点否定例证 1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2含氧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3含碳化合物一定是碳酸盐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5.下列物质:①氮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空气⑥白磷⑦碳酸钙高温完全反应后的固体物质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物质⑨水银。九种物质中用序号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6)属于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水银 B、不锈钢刀具、铁矿石 C、干冰、冰水混合物 D、氧化铁、铁锈

初三化学分类题目

初三化学 一、有关概念性的题目: 1.了解什么是化学和物理变化,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元素、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分子、原子及其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 C.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不会同时发生 D.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A.金属在空气中生锈,冰雪融化 B.水在0℃时的密度为1.0g/cm3,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C.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D.碘升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3.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D )。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4.一下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 D )。

A.碘酒、镁 B.氯化钠、水 C.空气、高纯硅 D.干冰、氮气 5.下列每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 是( A )。 A.石灰水、二氧化锰 B.水、高锰酸钾 C.氯化钠、空气 D.矿泉水、硫粉 6.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CD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7.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的不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8.关于H2、H2O、H2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都含有氢分子 B.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C.都含有氢元素 D.氢原子个数相等 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0.用“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填空; 从宏观来看,铁是由同种_元素__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___单质_;从微观来看,铁由许多___原子_构成。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真题热身】 1.(2011.重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2.(2011.衡阳)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蒸馏水 B.自来水C.海水 D.矿泉水 3.(2011.龙东)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2011.永州)某井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该井水属于 ( ) A.纯净物 B.氧化物C.化合物 D.混合物 5.(2011.攀枝花)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Cl2) B.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Ca(ClO)2] 6.(2011.泰安)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 A.NaCl B.KOH C.MgO D.Cu 7.(2011.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NaOH B.Na2O C.Na2SO4D.Na 8.(2011.鸡西)“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 ( ) A.纯净物 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 9.(2011.南通)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氮气属于单质 C.甲烷属于化合物 D.干冰属于有机物10.(2011.赤峰)分别向两杯蒸馏水中加入冰块和蔗糖,得到冰水和糖水,从化学组成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 ) A.单质和化合物 B.化合物和化合物 C.化合物和混合物 D.混合物和混合物11.(2011.德阳)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如一些不法生猪饲养户为使商品猪多长瘦肉,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化学式为Cl2H18Cl2N2O).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了极大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

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类练习题(最新整理)

A. 要使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无氧气生成 B.高锰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催化剂二氧化锰 C.催化剂只能加快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改变D.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11. 下列各类物质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A. 化合物B.混合物 C. 单质D.氧化物12.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 经过净化后的空气B.水煤气 C. 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D. 固态碘升华后的碘蒸气 13. 下列几组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 铜、氧化铜D.冰水、汽水 C. 碘酒、酒精 D. 蔗糖、氯化钠 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干净的空气 B.火药 C.高锰酸钾 D.含镁12%的氧化镁15.水是纯净物的特征是: () A. 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 能溶解许多物质 C. 具有固定的分子组成 D. 在4℃密度最大 16.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生成物 B.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上层清液 C.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D.石蜡(蜡烛主要成分)充分燃烧后除水以外的另一种生成物 17.在氢气和水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两个氢原子 18.分别给纯净的氯酸钾,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在下述情况下,试管内存在的固体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酸钾正在分解产生氧气时 B.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氧气后 C.高锰酸钾正在分解产生氧气时 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放出氧气后

1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可以用物理的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 和稀有气体 B. 因为液态氮和氮气的状态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C.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物是混合物 D.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 2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Fe2O3B。SiO2C.Al2O3D.CaO 21. 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份,最好选用哪种物 质在容器里燃烧( ) A. 碳B.硫C.磷D.铁 22. 区别氯酸钾、硫粉、高锰酸钾、碱式碳酸铜这四种药品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 A.加热分解B.观察颜色C.溶解于水D.测定物质的密度 2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OMg B.氧气O2C.氯酸钾KClO3D.硫化锌 SZn 24. 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 ) A.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B.高锰酸钾中含有催化剂 C. 生成的二氧化锰促使高锰酸钾生成了氧气 D.高锰酸钾分解出的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汇集成了氧气 25.经分析某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该物质( ) A. 一定是氧化物B.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合物D.无法判断 2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 的金属元素是,能在空气中自燃的白色固体物质,其组成元素是;石 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蔗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发现生成了水滴,留 下了黑色的碳,说明蔗糖的组成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空)27、判断题

初中化学 物质的构成

第九讲多彩的世界 【知识要点】 一、相关知识链接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到花园里会闻到花香?放学回到家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花香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因此我们可以闻到花香;同理,炒菜时油分子也会弥漫到家中的每个角落,所以会闻到饭菜的香味.你还能想到哪些现象与分子的运动有关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就会发现你能解释更多的现象. 二、教材知识诠释 (一)物质的构成 盛在烧杯中的水浑然一体,但我们可以将它倒在多个容器中,也可以用喷雾器将它喷成水雾,这说明物质是由一些不连续的微粒组成的,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如将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糖“不见”了,但水变甜了.其实是糖的微粒均匀分布到水的微粒中间了.我们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形成的糖水仍然是甜的,即保持它原来的性质.我们把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分子很小,如一滴水中含有30亿个水分子,现在我们可以和电子显微镜看以它. (三)分子间有间隙 探究分子间是否存在间隙 (1)器材:玻璃管、清水、染色酒精、滴管 (2)步骤:①管内用滴管向玻璃管内滴入半管清水;②再用滴管滴入半管酒精,将管口堵住,反复颠倒几次,观察混合液上表面的位置. (3)现象:混合液上的表面位置下降. (4)结论:分子间存在间隙. (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探究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1)器材:集气瓶、二氧化氮气体、清水、墨水. (2)步骤:①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口对口连接,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②记录观察到的现象;③分析看到的现象,说明气体分子是在永 不停息地做不规则运动;④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现象;⑤分析以上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结论: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五)扩散现象:分子运动使两种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如:液体扩散、气体扩散、固体扩散,固、液、气之间的相互扩散现象。

Fik-ge_g初中化学物质分类一览

|_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关键词] 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酸含氧酸无氧酸强酸弱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一元酸碱强碱弱碱一元碱(氢氧化物) 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含氧酸盐无氧酸盐复盐铵盐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 4.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氧化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都是碱性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一.酸碱盐 1.物质的导电 电流是由带电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 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在NaCl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 NaCl溶解于水,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这样的过程称为电离。 当在NaCl水溶液中插入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时,带正电的Na+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向阳极移动,因而NaCl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干燥的NaCl晶体不导电。在NaCl的晶体里含有带正电的Na+和带负电的Cl-,由于静电的作用,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干燥的NaCl 不能导电。 2.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方程式举例:HCl、HNO3、H2SO4 其他举例:胃酸(HCl)、食醋(CH3COOH)、汽水(H2CO3、柠檬酸)、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 3.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方程式举例:KOH、Ba(OH)2、NaOH 其他举例:熟石灰(Ca(OH)2)、氨水(NH3·H2O)、中和胃酸的药物(Al(OH)3)、生物碱(有机碱类),如烟碱(尼古丁)、金鸡纳碱(奎宁)。 4.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电离方程式举例:Na2CO3、MgSO4、BaCl2、NaCl 其他举例: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食盐,用来制作模型的石膏,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和大理石,用作净水剂的明矾,用作消毒剂的高锰酸钾等。 5.酸的分类、命名 根据酸的分子里是不是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 含氧酸:H2SO4、HNO3、H3PO4、H2C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如HCl、H2SO4、H3PO4。 含氧酸一般根据它的分子里氢氧两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的名称而命名为“某酸”。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 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 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初三化学中考精典题目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 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 2.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双选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3.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 物质组是 A.NaCl、NaOH、Na2C0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12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 图象正确的是()双选 A.B.C.D. 5.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 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 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doc

物质组成、构成体系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概念:化学变化中的S小微粒 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 宏观微观 质子f(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阴离子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f 金属 L 稀 有气体 纯净物< 、 r 无机化合物 I 有机化合物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 (2009 ?潍坊)榴莲被誉为“果巾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 (2009 ?烟台)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氧化物 酸 碱 ‘盐

3、(2009 ?苏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lOmL 酒精和lOra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4、(2009 ?安徽)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 获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 )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肝脏、瘦肉、蛋、 鱼、豆类、芹菜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海产品、加碘盐 A 、元素 D 、分子 C 、原子 D 、离子 7、(2009 ?青岛)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 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 09 8、(2009 ?苏州)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巾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 1 C.质子数为58 D.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5、(2009 ?福州)右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是1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281 6、(2008 ?南京)宁宁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后,查阅到如下资料,请你给 5 表的“ ☆”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种樂 主要食物來源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元素汇总!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元素汇总! (一)固体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白色固体: 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黄绿色气体:氯气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元素

一、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适用范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初三化学暑假预习题目

如何预习初三化学 进入初三后,同学们即将接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同学们要学完初三化学十二个单元的内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学好化学不仅锻炼我们认识世界的化学思维,还让我们能够从更科学的角度去感知这个精彩的世界。 为了学好化学,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预习的好机会。相信你一定可以抓住它。 以下是老师为你准备的预习提纲: 一、初步了解化学是什么?——阅读教材“绪言”部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用途等内容。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有物质组成的。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6种,却可以组成我们的世界万物,可见元素的重要性! 二、必须记忆和掌握的内容 1-20号元素名称及其符号——认识教材最后的元素周期表,结合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 > 氢q īn ɡH 氦h ài He 锂l ǐLi 铍p íBe 硼p én ɡ B 碳t àn C 氮d àn N 氧y ǎn ɡO 氟f úF 氖n ǎi Ne 钠n àNa 镁m ěi Mg 铝l ǚAl 硅ɡu īSi 磷l ín P 硫li úS 氯l ǜCl 氩y àAr 钾ji ǎK 钙ɡài Ca 三、各单元预习提纲 绪言 1. 化学的定义 2.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观点 3. ` 4.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2)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物理性质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 (3)闻气味时的正确方法? 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 (3)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4)如何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即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三、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的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如何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者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且使用了游码, 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四、, 五、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六、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 二、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三、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此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四、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五、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

一、知识概述 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2、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 3、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写法; 4、掌握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5、理解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化学式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它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 物质名称所含的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化学式 铁Fe 聚集Fe 氧化铝Al、O 2∶3 Al2O3 二氧化碳C、O 1∶2 CO2 五氧化二磷P、O 2∶5 P2O5 氯化镁Mg2+、Cl-1∶2 MgCl2 碳酸钙Ca2+、CO32- 1∶1 CaCO3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质的组成不同,物质的化学式也不同,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注意: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一种纯净物都有一个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也是该物质的分子式,如“CO2”既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又是二氧化碳的分子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它能表示物质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意义,具体见下表。 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 的1个分子(又叫分子式) 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构成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元素的 原子个数 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 和2个氢原子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化合价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总是一定的。通过实验可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又因为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之间是一个确定的简单整数比,其中的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因此,通常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是原子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一个原子一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化学基本概念一 从知识网络看,化学基本概念可分为5个方面:物质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及化学基本定律、分散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在复习时,应先明确“知识网络”,并针对知识网络,从“基本知识点”进行展开复习。即:此部分的复习从“知识网络”和“基本知识点”两个层次进行。 另外,复习时注意穿插计算方面的内容。 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从近年高考试题,尤其是北京考试试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特点:即在试题中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块的考察,往往一个试题(选择题及第Ⅱ卷大题)包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计算等多项内容。07年北京试题中的II卷大题中每题都有不同的综合,可以较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所以,虽然我们复习时分块进行,但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块知识的融合,尤其在综合练习中更要体现知识的融合与整体性,使整个高三复习即要在不同时间阶段突出该阶段特点,又要时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使学生总能从整体上感觉到化学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同时,化学的考察均为题中主干知识;此外还要注意新教材引入的内容或与旧教材不同的内容,它们也是考察的重点。 一、物质的组成 知识网络 1.原子 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概念剖析 原子与分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最典型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等。

思维点拨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的意义是指化学变化中不会产生新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发生变化的,那么质子和中子数也不发生变化,但在化学反应中,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若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则不属于化学反应,而属于核反应。 思维拓展 相同或不同元素原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通过化学键(稀有气体分子内没有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原子的主要特点: (1)原子体积很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钫原子。 (2)原子质量很小,最轻的原子是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氕。 (3)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也可以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 2.分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概念剖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前提的,定义不包含物理性质。 注:物理性质是宏观性质,只有构成物质的多个粒子共同才能体现出来;而化学性质则由构成物质的一个“粒子体”(即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体现。 思维点拨 同种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其性质一般都不同。 思维拓展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许多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氢气、氧气、氮气、液溴、硫、磷以及稀有气体等多数非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硫酸、硝酸等含氧酸,氯化氢、硫化氢、氨气等气态氢化物,水,有机化合物等。其中除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外,其他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物质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质地松脆、熔点沸点较低,多数可溶于有机溶剂。 3.离子 概念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概念剖析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练习题

1.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B.食盐水C.牛奶D.碘酒 2.下列制备溶胶的方法可行的是() 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H2SO4溶液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的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LNa2SiO3溶液加入10mL1mol·L-1HCl溶液中用力振荡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都可行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 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D.都存在布朗运动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5.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7.下列反应进行分类时(按初中的方法),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Zn+H2SO4=ZnSO4+H2↑B.2KClO32KCl+3O2↑ C.S+O2SO2 D.H2+Cl22HCl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石灰石B.Ca(OH)2 C.CaCO3 D.CH4 9.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 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10.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察外观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D.加热 11、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无机物,又属于碱的是() A.Na2CO3 B.CH3OH C.CH3CH2OH D.Cu(OH)2 1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 13、土壤胶体颗粒带负电荷,因此土壤中施用含氮总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