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的可能靶点位置

癌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也被人们成为药物治疗,在癌症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治疗效果却受到其剂量依赖性毒性的影响,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已经进入平台期。分子靶向治疗指以癌症相关分子作为靶点,将药物、抗体等有效成分靶向定位于癌细胞及相关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定向、定位的优势,乐意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正成为全世界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在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过程中,靶点分子的确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癌症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癌细胞本身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相关分子两大类:前者是指靶点分子位于癌细胞上;后者是指那些不在癌细胞上,但却与癌细胞状态有密切关系的靶点分子。

1 癌细胞本身靶点分子

根据靶点分子解剖位置可将癌细胞本身靶点分为癌细胞靶点分子、癌细胞质内靶点分子、癌细胞核内靶点分子。

1.1 癌细胞膜靶点分子

细胞膜是细胞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门户,同时也是药物作用于细胞时首先接触到的部位,细胞膜外表面因此成为选取靶点分子的理想位置。

1.1.1 细胞膜受体靶点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包括erbB1(EGFR),erbB2(HER-2)、erbB3(HER-3)和erbB4(HER-4)4类,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部分组成;胞外区是配体结合区,胞内区有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EGFR与配体结合后的活化可激活许多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癌细胞的增殖、粘附、侵袭、转移、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等。研究发现,很多癌细胞高表达EGFR,如头颈部癌、卵巢癌、宫颈癌、膀胱癌和食管癌等[1]。目前,针对EGFR胞外区的抗体药物研究比较深入,部分药物已经市场化,如赫赛汀、西妥昔单抗、泰欣生等。赫赛汀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的胞外部位。HER-2过表达存在于多种癌组织,包括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2]

1998年赫赛汀被FDA批准上市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现有的抗乳腺癌药物,现已成为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2007年FDA批准西妥昔单抗用于结直肠癌治疗,后又批准其用于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后又批准其用于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泰欣生通用名为重组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2006年4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是我国第一个人源化抗人EGFR 单克隆抗体药物,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EGFR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

1.1.2 细胞膜黏附分子靶点分子

CD20是B细胞重要的分化抗原,表达于95%以上正常或恶化的B 细胞表面,一直被认为是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识。CD20与CD20

抗体结合后内化现象不明显,CD20也不会发生明显细胞表面脱落的现象,这使得CD20成为治疗B细胞淋巴瘤理想的靶点。1997年、2002年、2003年FDA分别批准CD20抗体类药物美罗华、泽瓦灵、百克灵上市,对5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有治疗效果[3]。

CD52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抗原,分布于造血系统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的树突细胞上,很多淋巴系细胞恶性肿瘤和某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上也都有CD52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抗CD52单抗坎帕斯是一种人源化的单抗,2001年获得FDA 批准用于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19%。

由于膜表面靶点分子具有易接近、易识别等优点,因此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首选靶点分子。目前尚有CD147、CD82、CD317等细胞表面靶点分子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1.2 癌症细胞质内靶点分子

因为细胞的物质合成、信号转导等诸多过程都在细胞质内完成,故此类靶点分子也是癌症靶向治疗研究中最多的一类靶点分子。

1.2.1 细胞骨架蛋白

骨架蛋白在癌细胞的增生、扩张、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抑制骨架蛋白功能也成为分子靶向治疗重要的研究方向。

微观在保持细胞形态、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器的组成与运输及信号物质的转导方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微管为靶点的抗癌药就是利用其动力学特性,或促进其解聚或抑制其聚合,从而直接影响细胞有丝分裂,并影响细胞的诸多生理功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M期。长春瑞滨可抑制微管蛋白聚集,是目前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紫杉醇可诱导、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防止解聚,使微管稳定,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1992紫杉醇被FDA批准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新药上市,其半合成衍生物多西紫杉醇于1995年上市,紫杉醇不仅对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其他多种癌症疗效也十分明显。

1.2.2 功能蛋白

细胞质中有一类具有酶功能的蛋白如酪氨酸蛋白激酶、丝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分子、蛋白磷酸酶等,在体内广泛参与多种信号转导过程,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蛋白在癌细胞中常常表达异常,被选为癌症治疗的靶点分子。

功能蛋白靶点分子多属于信号转导通路,因为信号转导通路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异常,因此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热点。很多转导通路中的蛋白被选为靶向分子,但是由于目前对信号转导机制了解不够透彻,信号通路之间形成转导网络,各条通路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代偿,使得单独针对信号通路中某个靶点分子的药物治疗效果总是不理想,现阶段信号转导靶点药物多处于动物试验阶段,

上市药物很少。今年研究者开始关注单药物--多靶点的问题,即一种药物同时抑制几条信号通路的转导,但是应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存在更多毒副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4]。

1.2.3 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是在生理应激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内合成会显著增加的一组保守蛋白,在体内可与多种蛋白形成复合体,参与蛋白质的折叠与伸展、多聚复合体的组装,参与许多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的形成。癌细胞需要合成HSP来调节和稳定其异常增殖所需要的大量蛋白,因此HSP在多种癌细胞中有持续高表达现象。HSP90的抑制剂17-AAG与癌细胞分泌的HSP90结合力是正常细胞分泌的HSP90结合力的100倍,可保证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目前17-AAG 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但最新研究表明其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仍待更多的临床数据。

1.3 癌症细胞核内靶点分子

1.3.1 DNA拓扑异构酶

在癌细胞中,拓扑异构酶含量及活性远高于正常体细胞,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就可能抑制癌细胞的快速增殖,进而抑制或杀死癌细胞,因此DNA拓扑异构酶成为公认的抗癌作用靶点。DNA拓扑异构酶Ⅰ和DNA拓扑异构酶Ⅱ。

1.3.2 端粒酶

端粒酶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

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延长缩短的端粒,从而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1991年Harley提出端粒-端粒酶学说,认为端粒酶对细胞再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995年Harley连续发表多篇研究成果表明端粒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活性增高,揭示端粒酶在癌细胞无限增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使抑制端粒酶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研究的新方向[5]。

1.3.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P53基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调控基因表达,而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及多种实体瘤中出现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调控基因表达,而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及多种实体瘤中出现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多种癌细胞试验中表现出抗癌活性,成为靶点治疗研究中的热点。2006年10月FDA批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物vorinostat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6],目前多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7]。

2 癌细胞相关靶点分子

本类靶点分子并非定位于癌细胞,而是与癌细胞分化、增殖、转移等有关的胞外功能分子,通过调节其功能同样可以达到抑制、治疗癌症的目的。根据靶点与癌细胞位置的关系,可以分为提供营养给癌细胞的新生血管靶点分子和与癌细胞生长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外基质靶点分子。

2.1 新生血管靶点分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Folkman[8]最早提出癌细胞生长的血管依赖学说,认为肿瘤体积一旦大于2立方毫米,即需新生血管提供氧气及营养,不仅癌细胞生长依赖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更需要依赖新生血管提供营养支持。据此理论,意在阻断癌细胞血液供应,达到遏制癌细胞增生、侵袭及转移的目的。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为已知最强的血管渗透剂和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源,VEGF 在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信号通路是癌症血管生成、生长及转移的关键限速步骤,针对VEGF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的主要策略有:(1)利用抗体阻断VEGF功能。重组人源性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是其中的代表性药物。(2)利用小分子药物特异性干扰VEGFR的酪氨酸激酶功能。代表药物凡德他尼等。

2.1.2 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烟曲霉素衍生物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抑制血管生成药物,它对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都具有强烈抑制作用,临床试验联合其他抗癌药物使用,在宫颈癌、胃癌、乳腺癌和肺癌等实体瘤治疗中显示出了明显的抗癌活性。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癌细胞靶点分子不断被发现,针对其治疗也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是作为新

的治疗术段,分子靶向治疗仍存在问题。所以结合考虑多靶点根据肿瘤的特异性和针对性,尽可能提高靶点的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Mendelsohn,J Baselga. J Statu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tagoninsts in the b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ancer[J].J Clin

Oncol,2003,21(14):2787-2799.

[2]Menard,S Casalini P,CampiglioM,etal.Role of HER2/neu in tumor progession and therapy [J].CellMol Life Sci,2004,61(23):2965-2978.

[3]Coiffier B,Haioun C,KettererN,etal,Rituximab(anti-CD 20 monoclonal antiboby)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lapsing or refractory of patients with relapsing or refractory aggressive lymphoma.A multicenter Phase Ⅱstudy[J].Blood,1998,92(6):1927-1932.

[4]Imming P,Sinning C,Meyer A,Drugs,their targets and the nature and number of drug targets[J].Nat Rev Drug Discov,2006,5(10):821-834. [5]Kelland LR.Overcoming the immortality of tumor cells by telomere and telomerase based cancer therapeutic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Eur J Cancer,2005,41(7):971-979.

[6]DuvicM,Vu,J Vorinostat:a new oral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approved for cutaneous T-cell Iymphoma [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2007,16(7):1111-1120.

[7]Cang SD,Ma YH,Liu DL.New cinical developments in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for epigenetic therapy of cancer [J]Jh ematoIOncol,2009,1(2):22.

[8]Folkman J 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N Engl JMed,1971,285(21):1182-1186.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如何发现药物新靶标

如何发现药物新靶标 文献综述 摘要:药物靶标的发现是创造新药物的前提,也是药物筛选的基础,本文从有效单体化合物、基因表达差异、蛋白质表达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和RNA干扰方面着手总结了一些药物新靶标的发现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药物靶标;基因表达差异;差异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相互作用;RNA 干扰 引言:药物靶标是药物作用而实现疗效的目标分子,靶标的发现是药物创新的前提,也是药物筛选的基础。新靶标的发现对于更优良的创新型药物的开发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利用HMG CoA还原酶作为药物靶标开发了一系列他汀类降脂药物,仅2000年,该类药物的销售额达120亿美元,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Novartis公司利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相关蛋白Bcr-Abl为靶标,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有效治疗CML的新药—高活性Bcr-Abl激酶抑制剂STI571(Gleevac)。【1】从这些例子可以发现,生物医药公司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寻找药物的新靶标。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各种科技的创新,也出现了很多药物靶标的发现技术。 一、从有效单体化合物着手发现药物靶标 以疗效确定的单体化合物(天然产物或现有药物)为探针,然后利用计算机模拟单体分子与相关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找到所有的能与其特定结合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与活性药物单体发挥作用的机制相关,因此是潜在的药物靶标分子。蒋华良等便是用此方法发现了2个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药物的作

用靶标蛋白def和TyX,并测定了def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张永清【2】等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苦参碱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发现CCNB1,cyclinD1,PCNA等基因表达发生明显改变,这些基因可能是苦参碱作用靶点之一。Chen【3】等也利用这个方法研究阿霉素处理MCF-7细胞后蛋白质表达的改变,发现阿霉素造成MCF-7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3个异形体表达显著下降,由此推测Hsp27可能是控制乳腺癌生长的一个潜在药物靶标。 二、以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发现靶标 基因在不同组织和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空存在着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表达明显发生变化的基因常与发病过程及药物作用途径密切相关,这些表达异常的基因很有可能是药物作用的靶点,可作为潜在的筛选药物的靶标【4】。基因芯片技术、mRNA差异显示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和基因表达系列性分析技术等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也日益广泛,这些技术在新的药物靶标的发现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Heller【5】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正常及诱发病变的巨噬细胞、软骨细胞系、原代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的mRNA,发现了数种变化明显的基因,其中包括基质金属弹性蛋白酶基因,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新的药物靶标。Kapp【6】等利用该技术分析了霍奇金病细胞系中950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与EB病毒永生化的B淋巴细胞系LCL-GK的基因表达谱相比较,发现白细胞介素-13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成为治疗HD新的药物靶标。 Yamamoto【7】等通过基因表达系列性分析技术分析Hela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了许多高表达的基因,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新的肿瘤特异性基因,这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Ryo【8】等利用该技术研究HIV-1病毒感染人T细胞株MOLT-4后基因表达模式变化,发现了53个发生显著表达变化的基因,这为艾滋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Fisher【9】等将mRNA差异显示技术用于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周期蛋白D2在癌细胞中表达下降,并且进一步实验,结果暗示了周期蛋白D2基因可能是5-氮杂胞苷治疗乳腺癌的一个靶基因。Violette【10】等用该技术比较药物敏感的结肠癌细胞系HT-29与其耐药的3个子细胞系的基因表达,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 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xx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01) 二.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 (02)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04) 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 04 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05 05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06)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09) 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0) 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 0第二部分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呼吸系统肿瘤用药 一.吉非替尼 (12) 二.厄洛替尼 (14) 三.埃克替尼 (15) 四.马来酸阿法替尼 (16)

五.奥希替尼…………………………………………………………………………………17 六.克唑替尼…………………………………………………………………………………18 七.贝伐珠单抗………………………………………………………………………………20 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1 九.盐酸安罗替尼……………………………………………………………………………21 .塞瑞替尼………………………………………………………………………………… 一.纳武利尤单抗…………………………………………………………………………2224 消化系统肿瘤用药 一.瑞戈非尼 (26)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2) 8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1.细胞生物学机制 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2.生化作用机制 (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①阻止叶酸辅酶形成;②阻止嘌呤类核苷酸形成;③阻止嘧啶类核苷酸形成;④阻止核苷酸聚合;(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3)抑制转录过程阻止RNA 合成;(4)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影响纺锤丝形成;干扰核蛋白体功能;干扰氨基酸供应;(5)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烷化剂烷化剂可以进一步分为: 氮芥类:均有活跃的双氯乙基集团,比较重要的有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等。其中环磷酰胺为潜伏化药物需要活化才能起作用。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对乳腺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该药除具有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还可以引起充血性膀胱炎,病人出现血尿,临床在使用此药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水化利尿,减少充血性膀胱炎的发生。还可以配合应用尿路保护剂美斯纳。 亚硝脲类:最早的结构是N-甲基亚硝脲(MNU)。以后,合成了加入氯乙集团的系列化合物,其中临床有效的有ACNU、BCNU、CCNU、甲基CCNU等,链氮霉素均曾进入临床,但目前已不用。其中ACNU、BCNU、CCNU、能通过血脑屏障,临床用于脑瘤及颅内转移瘤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及迟发性的骨髓抑制,应注意对血象`的观测,及时发现给予处理。 乙烯亚胺类:在研究氮芥作用的过程中,发现氮芥是以乙烯亚胺形式发挥烷化作用的,因此,合成了2,4,6-三乙烯亚胺三嗪化合物(TEM),并证明在临床具有抗肿瘤效应,但目前在临床应用的只有塞替派。此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注意对血象定期监测。 甲烷磺酸酯类:为根据交叉键联系之复合成的系列化合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只有白消安(马利兰)。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个别病人可引起纤维化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药,更换其它药物。 其他:具有烷化作用的有达卡巴嗪(DTIC)、甲基苄肼(PCZ)六甲嘧胺(HHN)等。环氧化合物,由于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已被淘汰。 抗代谢药物抗代谢类药物作用于核酸合成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药物: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呋喃氟尿嘧啶(FT-207)、二喃氟啶(双呋啶FD-1)、优氟泰(UFT)、氟铁龙(5-DFUR)。 抗肿瘤作用主要由于其代谢活化物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干扰了脱氧尿嘧啶苷酸向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转变,因而影响了DNA的合成,经过四十年的临床应用,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成为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的基本药物。 不良反应比较迟缓,用药6-7天出现消化道粘膜损伤,例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一周以后引起骨髓抑制。而连续96小时以上粘腺炎则成为其主要毒性反应。临床上如长时间连续点滴此类药物应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教会病人自己学会口腔清洁的方法,预防严重的粘膜炎发生。

SFDA CDE 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

20120716 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陈晓媛张虹高晨燕杨志敏化药临床一部

1 前言 癌症是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恶性疾病。大多数肿瘤预后差,生存时间短,缺乏可治愈的手段,存在高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已经逐步上升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亟需新的治疗手段发现。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随着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治疗模式的转变,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发现,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研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转向了非细胞毒类的靶向药物开发。本文对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受理的抗肿瘤新药申报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中总结和分析过去十年抗肿瘤药物研发主要趋势以及未来预测,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主要趋势分析: 2.1 抗肿瘤药物成为创新药研发的焦点 因为疾病的难治性,临床需求的迫切性,抗肿瘤药物一直都是创新药研发的热点,而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国内外各大制药企业都加大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投入。原来以抗肿瘤药研发为主的企业继续加强,比如罗氏,一些原本非肿瘤领域的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通过并购、合作等办法扩充自身的肿瘤产品线。据统计,clinical tr ial网登记的临床试验中有大约40%为肿瘤药物,国外公司在2010年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合物大约是2005年的2.5倍[1]。SFDA受理抗肿瘤创新药申报量占所有创新药比例,从2005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近40%,无论是国产新药,还是进口新药申报数量都出现倍增[2]。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申报候选化合物中也有近60%为抗肿瘤药物。 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需求增加,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在多种肿瘤疾病中依然存在高度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即使陆续有新的药物上市,改善了临床状况,但并没有显著改观。其次,因为对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新的靶点发现,促进了新药的发现,在其它领域创新性靶点发现相对较少。而且由于耐药的问题,肿瘤往往容易复发,也由此催生了新一代产品的开发。最后,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在过去十年中分子靶向肿瘤药物上市所带来的巨大成功的刺激。虽然全球制药业总体销售利润增长放慢,但在肿瘤药物市场仍保持成倍的增长,肿瘤药物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点。以美国市场统计,2000年销售榜排名前十位的药物中只有2个年利润超过10亿美元,到2010年,排名前10位的都超过了10个亿,而且是一半都是靶向药物,其中又以单抗为领军人物,如贝伐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小分子靶向药物中则以伊马替尼为最[3]。这些药物价格昂贵、需要长期持续用药并且联合用药,大大增加了每例患者治疗费用。国内销售市场也是如此,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2011年相较于往年甚至达到5-10倍的增长。这意味着每一个新

微生物药物靶标 课程论文

微生物药物靶标 摘要: 微生物作为抗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发掘抗耐药菌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许多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展现了显著的抗耐药菌活性。在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推动下,一些新的微生物药物靶标寻找方法应运而生了。靶标可根据作用对象,作用原理等进行分类。许多新型的药物靶标被发现,如以群体感应为靶标,调控群体感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靶标群体感应 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病原微生物,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和恶性疟原虫等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微生物作为抗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发掘抗耐药菌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许多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展现了显著的抗耐药菌活性。这些天然化合物本身或其改造后的产物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中主要使用的药物;同时,在农业领域的病虫害防治上也有重要的应用。它们进入细胞与特定的生物分子即靶标相结合,通过靶标影响整个细胞及组织的功能,起到特定的治疗或预防作用。微生物药物靶标在整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1 微生物候选药物靶标的选择 候选药物靶点(标) 的条件之一是微生物生存或致病所必需。目前微生物的毒力因子和保守基因为主要的药物靶标。细菌毒力因子包括黏附素,侵袭素,内、外毒素以及细菌超抗原与革兰氏阴性(G - )菌的Ⅲ型分泌系统等。 1.1 微生物生存相关的药物靶标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和损伤细胞膜功能、影响蛋白质合成、抑制核酸合成等过程,这些抗生素的作用点都是细菌生存所必需。广谱抗生素的作用靶点为多种细菌中保守的蛋白。在多个物种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很可能就是生存必需的基因,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尤其是进化距离比较远的物种之间寻找保守基因。 1.2 微生物致病和毒力相关的药物靶标微生物致病和毒力相关的一些基因产物为微生物非必需,针对这些药物靶点的药物可降低微生物的致病力但并不能杀灭它们,例如,结核分枝杆菌fbpA 和sapM 基因双敲除后,其毒力降低。将这两个基因克隆后发现它们属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非必需基因。另外,致病性G - 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secretion system,T3SS) 主要位于细菌致病岛中,编码其输送系统的基因高度保守,编码20 多种基因产物。不同的病原菌之所以能够产生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可能是因为它们分泌不同的蛋白质,作用于不同的宿主细胞和分子。耶尔森菌可分泌10 多种效应分子,并将它们分别注入宿主细胞,其中YopE 和YopH 可修饰巨噬细胞蛋白,破坏细胞的功能,使巨噬细胞不能够吞噬和杀伤该菌;YopJ/ P 蛋白抑制MAPK 和NF-κ B 信号通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TNF-α、IL-8、IL-12 和IL-18 等) 的产生,诱导细胞凋亡。 1.3 可作为药物靶标的其他分子其他一些分子也可成为潜在的药物靶点,例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殖,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异常信号系统靶点的特异性新一代抗肿瘤药物。不同于传统细胞毒药物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靶点特异性抗肿瘤药针对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达到了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随着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leevec等新药的不断涌现,抗肿瘤药物研发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可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其功能都是催化三磷酸腺苷(ATP)的磷酸基转移到下游蛋白的酪氨酸(Tyr)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目前已经发现了100多种酪氨酸激酶,分属20多个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和10个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的功能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是酪氨酸激酶,它们的异常表达通常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发生紊乱,致使肿瘤发生。此外,酪氨酸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的化疗抗药性密切相关。 基于近年来在基因组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取得的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酪氨酸激酶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抗肿瘤分子靶点。目前有超过20个分属不同家族的受体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被作为靶标进行抗肿瘤药物筛选,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胰岛素受体(InsR)、Src、Abl等。靶向酪氨酸激酶的药物分为抗体类和小分子抑制剂。1998年,Genetech公司和Roche联合开发的首个靶向HER2/neu的人源化单抗Herceptin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某些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首个上市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靶向抗肿瘤药物特有的性质解决了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的缺陷,使得抗肿瘤药物的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靶向抗肿瘤纳米 肿瘤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目前在临床肿瘤治疗和诊断中广泛应用的药物还多数为非选择性药物,体内分布广泛,尤其在一些正常组织和器官中也常有较多分布,常规治疗剂量即可对正常组织器官产生显著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不能耐受,降低药物疗效。靶向制剂是以药物能在靶区浓集为主要特点的一大类制剂的总称, 属于第四代给药系统( drug delivery systerm, DDS) 。靶向制剂给药后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药物载体系统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减少药物对非靶向部位的毒副作用,降低药物治疗剂量并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即被称为肿瘤靶向治疗。现今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靶向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靶向纳米药物的定义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定义:在疾病治疗、诊断、监控以及生物系统控制等方面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药物称为纳米药物,其表面经过生物或理化修饰后可具有靶向性,即成为靶向纳米药物。 2 靶向纳米药物的特点 基于纳米药物所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在药物和基因运输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缓释药物,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②可减少药物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③可保护核苷酸,防止其被核酸酶降解;④可提高核苷酸转染效率;⑤可建立新的给药途径。而靶向纳米药物除这些固有优点以外,还具有:①可达到靶向输送的目的; ②可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给药剂量,进一步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等优点。生物靶向纳米药物和磁性靶向纳米药物是目前靶向纳米药物研究的两大热点,并且都已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3 靶向纳米药物的分类

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心得

发布日期:20120716 栏目:化药综合评价 标题: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 作者:陈晓媛张虹高晨燕杨志敏 部门:化药临床一部 1 前言 癌症是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恶性疾病。大多数肿瘤预后差,生存时间短,缺乏可治愈的手段,存在高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已经逐步上升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亟需新的治疗手段发现。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随着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治疗模式的转变,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发现,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研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转向了非细胞毒类的靶向药物开发。本文对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受理的抗肿瘤新药申报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中总结和分析过去十年抗肿瘤药物研发主要趋势以及未来预测,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主要趋势分析: 2.1 抗肿瘤药物成为创新药研发的焦点 因为疾病的难治性,临床需求的迫切性,抗肿瘤药物一直都是创新药研发的热点,而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国内外各大制药企业都加大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投入。原来以抗肿瘤药研发为主的企业继续加强,比如罗氏,一些原本非肿瘤领域的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通过并购、合作等办法扩充自身的肿瘤产品线。据统计,clinical trial网登记的临床试验中有大约40%为肿瘤药物,国外公司在2010年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合物大约是2005年的2.5倍[1]。SFDA受理抗肿瘤创新药申报量占所有创新药比例,从2005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近40%,无论是国产新药,还是进口新药申报数量都出现倍增[2]。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申报候选化合物中也有近60%为抗肿瘤药物。 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需求增加,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在多种肿瘤疾病中依然存在高度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即使陆续有新的药物上市,改善了临床状况,但并没有显著改观。其次,因为对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新的靶点发现,促进了新药的发现,在其它领域创新性靶点发现相对较少。而且由于耐药的问题,肿瘤往往容易复发,也由此催生了新一代产品的开发。最后,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在过 壹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精选)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精选)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3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 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 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 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 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ErbB2、ErbB3、ErbB4 等,其家族受 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 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1.1 代表品种 1.1.1.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CN110079600A】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及用途【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0198.0 (22)申请日 2019.04.25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 号 (72)发明人 方晓红 周卫 赵立波 徐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19 代理人 佟林松 (51)Int.Cl. C12Q 1/6886(2018.01) G01N 33/574(2006.01) A61K 31/05(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及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 物作用靶点及其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LRPPRC在多种肿瘤 中高表达,其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适用于 更广泛的肿瘤人群;2、以LRPPRC作为抗肿瘤药物 的作用靶点, 与LRPPRC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醋酸棉子酚(GAA )是已经在临床适用的化合 物,安全性高,给药方式简单,同时原料来源广 泛, 价格低廉。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110079600 A 2019.08.02 C N 110079600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79600 A 1.LRPPRC蛋白或其基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中LRPPRC蛋白或其基因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 2.LRPPRC蛋白或其基因的负调控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肿瘤药物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药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肿瘤药物是抑制肿瘤克隆形成、和/或抑制体内成瘤的药物。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LRPPRC蛋白或其基因的负调控剂包括靶向LRPPRC的干扰RNA、核酸适配体、小分子抑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靶向LRPPRC的核酸适配体优选R14;靶向LRPPRC的小分子抑制剂优选醋酸棉子酚。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选自选自肺癌、乳腺癌、乳腺导管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还选自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肺鳞癌、胰腺癌、胃癌。 9.醋酸棉子酚在制备LRPPRC负调控剂中的用途。 2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潜在药物靶标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潜在药物靶标 刘伟;谢红卫 【期刊名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卷),期】2011(038)001 【摘要】药物靶点通常是在代谢或信号通路中与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有关的关键分子.通过绑定到特定活动区域抑制这个关键分子进行药物设计.确定特定疾病有关的靶标分子是现代新药开发的基础.在药物靶标发现的过程中,生物信息学方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多组学数据的分析.目前,已涌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数据库资源,基于生物网络特征、多基因芯片、蛋白质组、代谢组数据等建立了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潜在的药物靶标,并预测靶标可药性和药物副作用.%Typically a drug target is a key molecule involved in a particular metabolic or signaling pathway, that is specific to a disease condition or pathology. Drugs may be designed that bind to the active region and inhibit this key molecule. Determining specific disease-related target molecules is the basis of modern drug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drug target discovery, bioinformatics methods play irreplaceable roles, especially suited for the analyses of large-scale and multi-omics data. On current, many disease-related database resources have emerged.Various bioinformatics method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biologic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multiple gene chip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data to discover potential drug targets, and predict the target druggability and side effects of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靶点总结

分子靶向药比传统化疗药的疗效高明一筹,毋庸置疑,但是价格却贵了许多。因为西药单体的作用分得太细,所以也是要多种药物综合使用,包括分子靶向药与传统化疗药联合,而且分子靶向药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比直接抑制分裂增殖的传统化疗药相比副作用好些,因为分子靶向药主要是针对细胞核外的相关分子),西药提纯自作聪明地想单挑,但疾病往往并不这样。药学终究不是临床,化学终究也不是生命的本质,总统终究不是一个国家,分子靶向药最多也是减慢恶性肿瘤进程罢了,这是大家要明白的,点到为止。 背景知识的介绍: 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是一类跨膜糖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家族是由4个成员组成:HER-1(EGFR)、HER-2(Neu)、HER-3和HER-4。HER-2和HER-3并不与任何已知配体结合,而是结合其他EGFR家族成员形成异质二聚体。EGFR也被发现存在于细胞核内。K-RAS是EGFR信号转导的下游因子,K-RAS突变可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 ②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kinase,ALK)是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之后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现的第2个靶向治疗的靶点。ALK融合基因发生于3%~7%的NSCLC患者,临床上常见于不吸烟的年轻腺癌患者,通常与EGFR或KRAS突变的发生互相排斥。EML4-ALK是肺癌ALK融合的主要类型,ALK受体酪氨酸激酶调控RAS-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8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病理组织学确诊后方可使用 (01) 二、基因检测后方可使用 (02) 三、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 (04) 四、体现患者治疗价值 (04) 五、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六、重视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05 05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06)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09) 三、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10) 四、培训、评估和督查 (10) 第二部分各系统肿瘤的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 一、吉非替尼 (12) 二、厄洛替尼 (14) 三、埃克替尼 (15) 四、马来酸阿法替尼 (16) 五、奥希替尼 (17) 六、克唑替尼 (18) 七、贝伐珠单抗 (20) 八、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21) 九、盐酸安罗替尼 (21) 十、塞瑞替尼…………………………………………………………………………………十一、纳武利尤单抗…………………………………………………………………………22 24 消化系统肿瘤用药 一、瑞戈非尼 (26)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28) 三、曲妥珠单抗 (29) 四、甲磺酸阿帕替尼 (29)

五、苹果酸舒尼替尼 (30) 六、甲磺酸伊马替尼 (31) 七、依维莫司 (32) 八、贝伐珠单抗 (33) 九、西妥昔单抗 (35) 血液肿瘤用药 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37) 二、达沙替尼 (39) 三、尼洛替尼 (39) 四、利妥昔单抗 (40) 五、西达本胺 (42) 六、伊布替尼 (43) 七、硼替佐米 (45) 八、来那度胺 (46) 九、沙利度胺 (48) 十、芦可替尼 (49) 泌尿系统肿瘤用药 一、依维莫司 (50)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51) 三、苹果酸舒尼替尼 (52) 四、阿昔替尼 (52) 五、培唑帕尼 (53) 乳腺癌用药 一、曲妥珠单抗 (54) 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 (56)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用药 一、甲磺酸伊马替尼 (58) 二、维莫非尼 (59) 三、依维莫司 (60) 头颈部肿瘤用药 一、尼妥珠单抗 (62) 二、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63)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LI Ming-xing1,WANG Yong1,JIANG De-qi1,2,WANG Yan1,YU Shan-shan1(1.Dept of Pharmacy,Zhuji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282,China; 2.Dept of Biopharmaceutics,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Guangxi537000,China) Abstract: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 persistent eleva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pressure,and the disease would limit the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severely,fail the organ and even lead to death in the end.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 of PAH is fea-tured by the restructuring of pulmonary vessels,and the abnor-mal reproduc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in peripheral vessels is the major pathological basis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structuring.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Key words: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SMCs;prolifer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s;progress 网络出版时间:2015-4-1515:44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150415.1545.002.html 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现状 权修权1,2,朴惠顺2,康琳1,尹学哲2,高钟镐1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 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2.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15.05.0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15)05-0610-05中国图书分类号:R-05;R730.5;R979.1 摘要: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药物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等优点。该文旨在近几年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抗体;研究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2014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但是都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而且传统的放化疗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收稿日期:2015-02-25,修回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34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41004,7142114) 作者简介:权修权(1978-),男,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靶向治疗,E-mail:xiuquan0517@163.com; 高钟镐(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 瘤靶向制剂的研究,通讯作者,E-mail:zggao@imm.ac.cn 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和脱发等。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它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浸润和远处转移,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肿瘤靶向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的治疗,也可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而提高其疗效。根据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来源、作用机制可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抗体靶向药物两大类。 1小分子靶向药物 1.1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催化ATP上的磷酸基并转移到其残基上,同时发生磷酸化及激活底物酶,最终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蛋白酪氨酸激酶是抗癌药物的主要攻击靶点[1]。 1.1.1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1种小分子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阻止其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酪氨酸激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2]。一项临床试验表明[3],将239例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发现,其中,46例慢性早期患者3个月完全缓解率(CHR)为100%;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为83%;18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为30%;9例慢性晚期患者CHR、CCyR和MMR各为88%、30%、22%;12例加速期患者CHR、CCyR和MMR · 016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2015May;31(5):610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