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很好的]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很好的]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很好的]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很好的]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50)

班级:姓名:学号:

1 比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

褶中

②比吾相邻之死则已后矣

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核舟记》

《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

()

()

2 鄙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刿曰:“战肉食者鄙,未能

远谋。”《为学》

《曹刿论战》

()

()

3 兵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行收兵《天时不如地利》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

()

()

4 病①未果,寻病终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④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

病焉!《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问说》

《橘逾淮为枳》

()

()

()

()

5 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曹刿论战》

《答司马谏议书》

()

()

6 彻日光下彻,影不石上,佁然不

《小石潭记》()

7 乘①公与之乘

②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

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曹刿论战》

《登泰山记》

《陈涉世家》

()

()

()

8 从①战则请从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③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

民欲也《曹刿论战》

《醉翁亭记》

《曹刿论战》

《陈涉世家》

()

()

()

()

9 当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

②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

③失期当斩

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⑤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卖油翁》

《登泰山记》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登泰山记》

《捕蛇者说》

()

()

()

()

()

()

10 道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洌

②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诸暴秦

④故今具道所以

⑤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小石潭记》

《问说》

《陈涉世家》

《答司马谏议书》

《桃花源记》

()

()

()

()

()

11 得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④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陈涉世家》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

()

()

()

12 定①参差并作,喧瀪满室,食倾

始定

②帝乃命禹卒州布土以定九《口技》(蒲松龄)

《中国古代神话四

则》

()

()

16.负: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 )

2.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 ( )

3.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劳山道士》 ( )

17.赋: 1.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 ( ) 2. 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 ( )

3. 刻唐贤今人是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 )

18.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 ( )

19.故: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 ) 2.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 ) 3. 是故贵可以问贱 《 问说 》 ( ) 4. 是而不见可悔姑也 《答司马谏议书》 ( ) 5. 将尉醉,故广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 ) 6. 故克之 《曹刿轮战》 ( )

20.顾: 1. 庄子持竿不顾 《庄子钓鱼濮水》 ( ) 2. 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 )

13 伐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③以至仁伐至不仁 ④扰龙伐蛟,登龟狩麟

《小石潭记》

《曹刿论战》 《孔孟论学》 《黠鼠赋》 ( )

( ) ( ) ( )

14 犯 ①并皆暴犯百姓

②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周处》

《捕蛇者说》

( ) ( )

15 方

①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③方有侮臣者,愿籍子杀之 ④多方以捕之,弗获

《登泰山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输》 《象虎》

( ) ( )

( ) ( )

21.观: 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2.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3.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2.归: 1.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狼》()

2.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黄生借书说》()

3. 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4.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3.好: 1.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孟论学》()

24.号: 1.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2.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3.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4. 故字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25.还: 1.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伤仲永》()

2.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3.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26.会: 1.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潍县》()

2.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3. 无有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4.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27.惠: 1.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28.及:1.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泰山记》()

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3.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4.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9.极: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2.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0.计: 1. 通计一舟,为人五《核舟记》()

2.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黔之驴》()

3. 号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4.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黠鼠赋》()

5.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31、济: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潍县》() 2、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32、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3、假: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34间: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以为神,避林间窥之《黔之驴》()

③数月以后,时时而渐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陈涉世家》()35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36见:①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伤仲永》()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③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黠鼠赋》()

⑥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熟读精思》()

⑤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37竭: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8尽:①一屠晚归,胆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③以进吾齿《捕蛇者说》()

39进:①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③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40居: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②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③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⑤自吾市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

()

41举:①举烛而索,中有死鼠《黠鼠赋》()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仪书》()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42具: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②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仪书》()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④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⑤具以情告《周处》()

⑥具答之《桃花源记》()

43俱:①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周处》()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孔孟论学》()

③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④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

44聚: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5遽:①是方啮,而遽死也《黠鼠赋》()

②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两则()

46、决1、舍问,其奚决焉?《问说》()

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辩日》()

3、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熟读精思》()47、类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之

《公输》()类

2、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黄生借书说》()

3、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

48、临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醉翁亭记》()亭也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矣《岳阳楼记》()

3、临行,诸僧进曰《天目》()49、虑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问说》()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必虑人逼取,而揣揣焉摩玩

《黄生借书说》()之不已

50、论1、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2、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熟读精思》()

51、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2、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

《熟读精思》()

3、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

52、灭1、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中国古代神话四则》()

2、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小石潭记》()5

3、明1、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登泰山记》()

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

4、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夜游》()

《问说》()

5、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

之也

6、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

7、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问说》()54、名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其名《答司马谏议书》()

3、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周处》()

4、且人患志之不在,何忧令名

不彰邪

切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陈涉世家》()耳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55、命1、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2、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3、夫子何命焉为?《公输》()56、谋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陈胜、吴广而谋曰《陈涉世家》()57、难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

3、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

《问说》()之也

4、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58、平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

3、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

《孔孟论学》()吾往也

4、平生书不再读,讫无佳文《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59、戚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60、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2、某启,昨日蒙教《答司马谏议书》()

61、强 1、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

2、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4、学有未达,强以为知《问说》()

5、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答司马谏议书》()

62、窃: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

()

63、请: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

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橘逾淮为枳》

()

3、请献千金《公输》()

4、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64、穷: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

2、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愈往而不知其所穷《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65、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两则》()

2、忽啼求之《伤仲永》()

3、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黠鼠赋》()

4、不如己者, 问烟以求一得《邹忌讽齐王纳谏》()

5、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问说》()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66、取: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2、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橘逾淮为枳》()

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

5、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孔孟论学》()

67、去:1、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2、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黠鼠赋》()

3、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4、西蜀之去南海《为学》()

5、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黄生借书说》()

6、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68、全: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69、任: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任其用,除其妖《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3、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70、入:1、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2、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3、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5、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71、善:1、同俗自媚于众而善《答司马谏议书》()

2、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橘逾淮为枳》()

3、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卖油翁》()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孔孟论学》()

5、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72、少:1、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登泰山记》()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记承天夜游》()

3、然则问可少耶?《问说》()

4、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黄生借书说》()

73、舍: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2、舍问,其奚决焉?《问说》()

3、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7

4、涉:1、涉寒暑不溃《卖柑者言》()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两则》()75、生: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逾淮为枳》()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孔孟论学》()

3、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登泰山记》()

4、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5、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潍县》()

6、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庄子钓于濮水》()

7、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8、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9、吾闻有生,莫智于人《黠鼠赋》()

10、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潍县》()

1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12、黄生允修借书《黄生借书说》()

13、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76、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③投茶之香者,远胜龙井《天目》()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77、师:①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78、施:①施八尺屏障《口技》(林嗣环)()

②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79、实: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实名《答司马谏议书》()

80、食: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③吾赖是以食吾躯《卖柑者言》()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81、使:①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黠鼠赋》()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庄子钓于濮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橘逾淮为枳》()

不使学《伤仲永》()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③晏子将使楚《橘逾淮为枳》()

82、释: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

83、恃: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

84、属: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召令徒属曰《陈涉世家》()

③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神情与苏、黄不同《核舟记》()

85、说:①请说之《公输》()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②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司马谏议书》()

③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故为之说《捕蛇者说》()

④或说处杀虎斩蛟《周处》()

⑤公输盘不说《公输》()

86、素:①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黄生借书说》()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87、汤: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88、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9、亡: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90、为:①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为一说,使与书俱《黄生借书说》

()

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③生于淮北则为枳《橘逾淮为枳》()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钓于濮水》()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问说》()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逾淮为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黠鼠赋》()

91.务: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螳螂捕蝉》()

92.徙: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93.狭: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94.鲜: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菊之爱《爱莲说》()

95.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黠鼠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96.效:王效其作为《劳山道士》()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口技》()

97.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小信为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孟论学》()

98.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夜游》()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问说》()99.形: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邹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岳阳楼记》()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黠鼠赋》()不与,归而形诸梦《黄生借书说》()

100.兴: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101.修: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周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02.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

103.许:高可二黍许《核舟记》()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04.寻:乃入吴寻二陆《周处》()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夜游》()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105.业:果能建伊、皋之业耶?《卖柑者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吾业是有年矣《卖柑者言》()

106 遗至于今日,犹不遗忘,十年一理《勉学》()107 贻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108 夷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109 异水土之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永州之野产异蛇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橘逾淮为枳》

《岳阳楼记》

《答司马谏议书》

《黔之驴》

《捕蛇者说》

《伤仲永》

《桃花源记》

《黄生借书说》

()

()

()

()

()

()

()

()

110 易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孔孟论学》

《愚公移山》

()

()

111 诣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孟论学》

《桃花源记》

()

()

112 益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语》八则》

()

()

113 阴其阴,济水东流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登泰山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

()

()

114 引友人惭,下车引之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陈太丘与友期》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

()

115 盈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彼竭我盈,故克之《核舟记》

《曹刿论战》

()

()

116 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黄生借书说》

《周处》

《公输》

《陈涉世家》

()

()

()

()

121.云: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 )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以蹉跎,终无所成 《周处》 ( ) 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 ( ) 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 )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黄生借书说》 ( )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登泰山记》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

归而岩穴瞑 《醉翁亭记》 (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登泰山记》 ( ) 公输盘为楚早云.梯之械 《公输》 ( )

122.责: 如君实责.我在位久 《答司马谏议书》 ( )

123.章: 又用篆章一 《核舟记》 ( ) 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 )

124.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汝亦知.射乎? 《卖油翁》 ( )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黄生借书说》 ( ) 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 ( ) 两小儿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辨日》 ( ) 是知.

也 《论语》八则 ( ) 其级七千有余

其余,则熙熙而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登泰山记》 《捕蛇者说》 《桃花源记》 ( ) ( ) ( )

117 狱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 )

118 御

盗起而不知御 以啮人,无御之者 《卖柑者言》 《捕蛇者说》 ( ) ( )

119 缘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 )

120 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衔远山,吞长江 其远古刻尽漫失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爱莲说》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登泰山记》 《曹刿论战》

( ) ( ) ( ) ( ) . ( )

125.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既止.复作《黠鼠赋》()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孟论学》()

拊床而止.之《黠鼠赋》()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技止.此耳《黔之驴》()

126.致: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黠鼠赋》()余幼好书,家贫难致.《黄生借书说》()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孔孟论学》()127.质: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128.众: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而某不量敌之寡众.《答司马谏议书》()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司马谏议书》()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泯然众.人矣《伤仲永》()

129.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孔孟论学》()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问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黄生借书说》()130.周: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中国古代神话》四则()

131.走:复而出之,坠地乃走.《黠鼠赋》()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132.足: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核舟记》()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登泰山记》()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名《公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33.卒: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陈涉世家》()

卒.见使于一鼠,坠此虫之技中《黠鼠赋》()134.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黠鼠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亭者谁《醉翁亭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135.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王曰:‘何坐’曰:‘坐.盗’《橘逾淮为枳》()

136、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137、菲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138、间隔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13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140、节目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熟读精思》()141、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142、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其()实()143、阡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144、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时不如地利》

亲()戚()145、驱驰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146、问津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147、无论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黄生借书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48、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149、鸿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150、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 第一册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 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 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 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 也。 1 / 27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 ..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9、请辞.决矣! 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 2 / 27

文言文常见实词(四)

文言文常见实词(四) 如 ①遵从、依照。又,依旧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②往,到……去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指南录后序》 事如此,此必及我《苏武传》 ③像,如同 闻妻言如被冰雪/果如成言《促织》 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噌吰如钟鼓不绝/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七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诸子喻山水》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仙之人兮列如麻/世间行乐亦如此《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元曲二首》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训俭示康》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秋声赋》 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左忠毅公逸事》 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武传》 ④及,比得上。又,不如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不如自行搜觅/不如拚博一笑。《促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⑤连词,假如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⑥连词,或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⑦如----何对(把)---怎么办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⑧至于。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⑨如恐。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⑩何如:如何,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⑾如今:现在。如:如今有谁堪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 ①像,如同 上善若水《诸子喻山水》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旁一蟆,若将跳舞/覆之以掌,虚若无物/视之,形若土狗/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波流浸灌,与海相若。《黄州快哉亭记》 无若宋人然《孟子二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国殇》 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训俭示康》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售:考取 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

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 20.唇吻翕辟翕:合;辟:开 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 22.如被冰雪被:遭受 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24.审谛之审谛:仔细 25.径造庐访成造:到 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 27.俾人邑庠邑:县;庠:学校 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 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 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 31.疾逸道左逸:奔跑 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御:管束,控制 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 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 35.坐贻聋瞽瞽:瞎子 36.远罹构害罹:遭受 37.项掣金锁掣:拴 38.不遑辞候遑:闲暇 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 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

(一)介宾结构后置 1.岁征民间。 2.焚拜如前人。 3.掭以草尖。 4.既而得其尸于井。 5.覆之以掌。 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7.是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中考150字积累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实词 (按音序排列)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②惩罚 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③将要。(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⑥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 29. 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②恶、坏(陟罚臧否)

高中语文之文言文翻译——实词全面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实词全面整理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意义限初中课文涉及) 七上: 1、期: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2、舍:(1)舍弃、丢下;——便舍船。(2)房屋。——屋舍俨然。 3、去:(1)离开;——去国怀乡。(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3)消除。——杀三虫,去死肌。 4、戏:(1)玩耍;——元方门外戏。(2)开玩笑—— 5、委:(1)舍弃;——相委而去(2)委托—— 6、引:(1)拉、牵拉;——下车引之(2)延长;——属引凄异 (3)引导;(4)吸引。 7、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8、说:通“悦”,高兴——不亦说乎 9、愠: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愠 10、省:反省、自我检查——吾日三省乎已。 11、逾:越过。——不逾矩。 12、故:(1)旧的,以前的;——温故而知新 (2)(的)原因;——公问其故(一般在句末) (3)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 (4)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般在句首) 13、矩:(1)规矩;(2)法度——不逾矩 14、殆: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5、堪:(1)能忍受;——人不堪其忧(2)能胜任—— 16、广:(1)增加、增长;——非学无以广才(2)扩大、扩充——请广于君 17、庐: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8、慢:懈怠——淫慢则不能励精 19、励:振奋——淫慢则不能励精 20、并:一起。——并怡然自乐 21、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狼》 (3)势力、地位相当。译为:匹敌、相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2、意:(1)神情;——目似瞑,意暇甚 (2)想要、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意思、心意。——鸣之不能通其意。(4)意趣、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5)意志——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3、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 24、几何:多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七下: 1、但:只、仅仅——无他,但手熟耳 2、治:(1)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2)治理 3、过:(1)经过;——及鲁肃过寻阳(2)拜访、造访;——过故人庄 (3)错误、过错。作动词时译成犯过错。——面刺寡人之过/人恒过,然后能改4、兵:(1)士兵、军队;(2)兵器、武器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 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6、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之有? 12、既东封(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破:)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亲:)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谒:)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邑: )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愿:更:)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深:)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顾:)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 2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然则:见:被陵:)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忤:) 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 30、请辞.决矣!(请:辞:) 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 32、终已不顾.。(顾:) 3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34、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拒:比: 如:) 3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使: 使:) 36、唯.大王命.之。(唯:命:) 37、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设:) 38、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 39、群臣怪.之。(怪:) 40、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顾:谢:鄙:少:假借: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整理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实词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集录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优选.)

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 1、比B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要点,或者说阅读文言文的门径,前人概括为简明扼要的四句话,即“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是很符合文言文阅读规律的,是便于操作的。下面则就这四点进行解说。 1.字训其义 这是指能正确理解、解释词义(“训”是指“解释词义”),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所以“字”相当于词。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最主要是词汇上的差异,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指常见常用的文言词语,而很生僻的不包括在内)。文言词语有分为实词和虚词。 不管实词还是虚词,要达到“字训其义”,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要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它所在的整篇............................................. 文章的内容来决定。 ......... 要做到“字训其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具有推知词语意义(或者”猜词义”)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为阅读时很难做到每个词义都曾经见过、学过更不用说掌握了,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地推知词义,而上下文语境乃至句意、文意都是推知词义的“已知条件”,2+X=5,X就是3,推知的道理是很明白的。需要注意的是所推知的词义一定符合上下文、句意乃至文意,所以需验合才行。推知词义的另一办法, 就是善于利用选择题的选项,它们具有“注解”的作用 ......................(有的故意注解错误)。 2.句贯其意 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理解这类句子和翻译时要调整为现代汉语语序。省略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理解、翻译时要补上省略的成分。尤其是要注意文字省略“介宾”和“兼语”的情况(这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时要补上介宾:“为我打败沛公的军队”。又如“而民悦之,使为王”,翻译时应补上兼语:“使之为王”。此外,文言文有词类活用现象,这也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也要注意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好在词类活用的规律性较强,不难掌握。 在“句贯其意”时,一般可用这样的方法,即替、扩、袭、增、减、移。 “替”是指由于古今异义,用一个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如“兔走触株”,用“跑”去代替“走”,用“撞”代替“触”,用“树桩”代替“株”。 “扩”是指由于一词多义等情况,在文言词上加一个字,使它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折颈而死”的“折”扩为“折断”。采用“扩”的方式对译的文言词最多。 “袭”是沿用不变,指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专用名词不译而照用在现代汉语中。 “增”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增加一些东西,主要指文字省略而言,比如增加省略的主语、宾语、介宾、兼语等。 “减”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减掉一些东西,主要指有些语气词如“者、也、哉”之类或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可减掉不译。 “移”是指文言文一些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位,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一般来说,理解文言文句子意思和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结合起来,在准确理解词义基础上,做到能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是次要的方法。直译就是将原文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意译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翻译,不必字字句句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3.文寻其脉 这是指在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的基础上,把握了文意,能找出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文章的脉络。这实际上是阅读文言文时对内容的分析,是对文言文所述人物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有以下这些。 (1)知人明事。弄清文章涉及了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这中间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几个人围绕同一件事,表现各自的思想观点;二是通过叙述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现其思想品质;三是几个人所做的同一类性质的事情,表现某种思想品质。 (2)分析综合。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弄清某个问题的性质、某个思想观点的根据等。 总之,“文寻其脉”是在理解词句基础上应具备的较高层级的能力。 4.篇会其旨 这是指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属于分析文章内容。主要包括能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或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些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 ..........,要避免以偏概全、偏离主旨、无中生有、主观臆断等错误。 以上所讲的四句话“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些能力要点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作用

最新整理高中语文:100个最易出错的文言文实词汇总.docx

最新整理高中语文:100个最易出错的文言文实词汇 总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误:讨伐,正:夸耀。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