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论中国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

摘要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原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于1995年成立的一个更完整更具有活力的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系,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道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大厦的3大支柱。任何一个国家要真正进入国际性经济大循环,都必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在加入WTO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 它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与完善,为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并且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为我国获得了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但同时也面对着西方发达国家诸多方面的挑战.例如关税减让就对我国的很多行业形成了冲击,对自主式、渐近式改革开放步骤也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关键词:中国 WTO 优势劣势

引言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30天后(即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至此,中国取得加入WTO 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市场带入到了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中。2010年的今天,中国已经加入WTO整整9个年头,在这9年中,随着自由贸易区域的扩大和各国政策法规对外国投资的放宽,全球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入WTO带来一系列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更强大的考验。

那么,加入WTO会给我国带来哪些优势和劣势呢?

一、加入WTO的优势

(一)“入世”将加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1.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形式主要以计划型经济以主,即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在那种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生产,轻效益。企业也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计划型的经济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它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不利于促进对外开放的发展。而市场经济形式却能禰补这方面的不足,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发展,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成为必然趋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无所不包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片面追求自给自足和“万事不求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由于每个地区、以至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没有必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同样,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在自己的生产运作中,往往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特定的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优

势,以实现在社会分工和交换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率最低,因此,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加入WTO后,面对发达国家强大竞争者的挑战这就更加快了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2.有利于中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大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国际政治家认为30年代的那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持主义政策,不仅导致了经济灾难,也带来了国际性战争.国家问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建立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这样才会带来经济繁荣和国际和平.我国的历史也证明,闭关自守只会导致落后并最终走向灭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我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重要体制保证。如果由于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就会阻碍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妨碍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消除行政垄断与市场分割,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加入WTO的首要任务。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这种自然规律下,中国加入WTO,由于关税降低和贸易壁垒的消除,使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分工协作成为可能,对于我国目前暂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会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迫使劣势产业和企业加快改革和重组步伐,尽快提高竞争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越是尽早开放的产业和产品,越能尽早形成竞争实力。一些保护性行业往往是竞争力较差的行业,只有让其独立,才能尽快成长并形成竞争实力。

3.将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世贸组织的核心是成员方政府缔结的各项WTO协议,这些协议“为国际商业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其本质是契约,约束各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议定的范围内”。加入WTO,如何保证WTO协议在国内的正确使用,使国内法律和规章及行政程序与WTO协议相一致,这给我国法制建设带来重大变革——全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法制革命。

(1)按照WTO要求,加快修改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为加入WTO作准备,首先要求我们研究、熟悉WTO规则。实际上,我国加入WTO,主要是经济改革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问题,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并使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得到统一实施。因此,需要按

照WTO的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对那些明显不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要如期完成修订或废止工作。

(2)加快入世进程中的立法保护。加入WTO,还要针对市场准入承诺出台一批规范新开放领域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以完善法律体系,不留下法律空白,以免为一些不法企业利用“灰色区域”钻法律漏洞留下隐患。为保护国内产业,必须充分利用WTO的相关条款和灰色区域,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确立下来,在减轻国外产业冲击的情况下,加快国内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投诉机制和规范的调查程序,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3)加强入世过程中的执法。加入WTO,必然要求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因素,提高法制化程度。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增强透明度,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是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更高要求。

首先,中央政府有义务保证有关WTO规则的法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为了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统一性,确保我国加入WTO后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符合WTO规则和对外承诺,必须由中央统一创制。各地方必须执行中央出台的这些方面的法律制度,无权创制这些方面的规定。同时,各地方、各部门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影响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统一实施的情况。加入WTO后,任何地方、部门制定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规章如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相冲突,都必须予以纠正。这不仅是履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需要,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要。

其次,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入世后,凡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都必须在指定的公开刊物上发布和通知WTO,并明确实施这些法规政策的机构和执行程序,以确保这些法律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4.有利于借鉴世贸组织成员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

加入WTO以后,中国在享有发展中国家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在各个领域中对外优惠的承诺。它包括:货物贸易领域中的关税减让;投资领域的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收费;服务贸易邻域的优惠权:如银行业中国允许外国银行两年

后面向中国公民经营人民币业务等。这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将吸引大量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包括经营方式/技术/产品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或技术等先进的东西来建立我们的现代化企业。

(二)为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

1.我国可在135个成员国和地区享受最惠国待遇;

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各方实行互惠,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最惠国的待遇主要是关税待遇。最惠国税率是互惠的且比普通税率低,有时甚至差别也很大。例如,美国对进口玩具征税的普通税率为70%,而最惠国税率仅为6.8%。要成为最惠国就必须加入WTO,目前已经有135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WTO中的一员并且在享受着最惠国待遇。我们如果要享受这种待遇,就必须也加入到WTO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而如今我国已经是WTO中的一员了,所以,我国可以在这135个成员国和地区享受最惠国待遇,这也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争端。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化和权威性的确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对付少数发达国家强权和单边主义的重要手段与有力武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世贸组织所有成员国共同谈判确立的,不是某一个国家单方面制定的,这对于争端是非的判定,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至关重要。在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争端中,如果其中之一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则这种争端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经济实力、报复力量决定,是非曲直是由某一方自身的利益或标准来判断的,争端解决很难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一旦中国入世,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诸如反倾销等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这一点对中国特别重要,因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增长,各种贸易纠纷将会逐年增多。

(三)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入世后,作为WTO的成员国,中国将拥有平等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将获得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参政议政"的权利。我国要充分行使这一决策权,在规则的制定中代表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的利益和要求,维护中国企业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合法权益,使所制定的规则尽可能公平和公正,减少歧视性。

二、加入WTO的劣势

(一)关税减让对很多行业形成冲击;

所谓关税减让,是指WTO缔约方根据互惠互利原则,对货物贸易免征超过其已商定的普通关税部分的份额。

加入WTO后,中国必须履行的承诺之一就是关税减让,也就是说,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我们绝对不能增加关税水平。这对于目前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讲,其潜在的影响不容小视,尤其是在目前情况各种新兴企业还不成熟新必须面临强大的对手,如果没有特殊的优待政策,最终就只有消失的命运。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初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减让进口关税的影响。根据协议,2005年中国工业品算术平均关税税率会降到9.1%。由于关税上限是约束性的,实际关税水平比承诺的关税水平要低一些,且关税降幅不同,有些行业或产品承受的压力较大。二是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对一些竞争力弱的产品实施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管理。到2005年将取消所有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在此期间,保留的部分产品配额也都明确了基期配额量和增长率,由于基期配额量较大且增长率高,配额的保护作用将大大弱化。

(二)开放对我国服务业冲击大;

根据中国入世后将履行7项义务其中两条:1.在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依世贸组织规定,给予其它成员最惠国待遇;2.依世贸组织相关协议规定,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即具体还要应降低关税和规范非关税措施,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这两条对于一些服务业来说在短期内将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为,服务行业对于我国来说尚处于新生幼儿阶段,因此,加入WTO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务行业。加入WTO,国内服务企业将面临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压力,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受到紧张挤压,将丧失部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国内消耗结构转换和一、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将会削弱,在肯定水平上,这种拉动效应可能转移出去,成为外洋第三产业的扩张的时机;服务商业逆差将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人才的竞争和流失,将使我国第三产业的生长和竞争力前进受到紧张影响;另外,我们还面临体制不

顺应的紧张寻衅。

(三)对自主式、渐进式改革开放步骤造成冲击。

自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就积极的为进入WTO进行了谈判,并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但加入的条件为过渡时期最长只有11年甚或6年。在这段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走别的国家自1947年以来半个世纪走过的路。有些方面,对中国甚或连过渡期也不设立,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就必须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等协议,我国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是巨大的,因此,对自主式、渐进式改革开放这些需要长时间来完成的步骤势必会造成冲击。

结论:加入WTO,从当初的“狼来了”“引狼入室”……一遍疑问声中走到了今天。事实证明,全国经济与贸易不但没有因加入WTO变坏,反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国的经济已进入了飞跃式的发展。“亚洲四小龙”“东方明珠”等等赞扬称号也随之而来,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因此,我们不能因目前的这些成绩骄傲,我们应该更谨慎的在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带领下更深入的了解加入WTO的规则,分清加入WTO的优势与劣势,做到兴利除弊,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鲁丹萍编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版

2.刘红燕主编、薛荣久顾问《国际市场营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宋涛主编、顾学荣、杨干忠副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7版

4.俞梅珍主编《加入WTO与中国第三产业的生长》中经网:https://www.sodocs.net/doc/a3591618.html,

5.方学芹、范爱军主编《中国服务业的“入世”答应和生长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2年第1期

6.左大培主编:《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危害及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2期

7.邵望予主编:《浅论中国服务商业的生长》,《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1期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苟琦 (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710105)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出国际竞争力。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其中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自行车占60%、鞋占50%,微波炉占50%、个人电脑占2/5、电视机和空调占1/3及冰箱占20%。我国正在重演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即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如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重型装备、汽车、造船等产业都曾在世界上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势困境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 国内需求优势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分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的利与弊 年级专业:10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李闯 学号:100401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 国贸一班: 李闯 1004010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然十年,在这十年间发生了风风雨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 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中国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关键字: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 利与弊对中国影响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0日下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在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并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30天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经历了20年的艰苦谈判和斡旋,中国终于成功加入WTO这一世界性的组织,预示中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机遇与风险并存。 WTO 是一个以市场经济和公平贸易原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要参与世界经济主流,加入WTO 是重要桥梁。从战略和发展角度看,我国加入WTO 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我国国

际政治地位的需要,也是加速我国经济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WTO 更需要中国,也已成为WTO 成员的共识。但是中国加入WTO 后会给自身的经济和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怎样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资料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机构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 2006年11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宣布接纳越南成为该组织第150个成员。这样,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增加到150个。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贸组织的第一任总干事是意大利前外贸部长雷纳托·鲁杰罗,第二任总干事是新西兰前总理麦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 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入世以来的利弊分析,总体上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并且根据中国目前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WTO 利弊对策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扩大了就业机会,深化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广大的消费者带来了好处,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也对我国宏观经济及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我国的实情出发,对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利弊作出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1.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中举足轻重的“经济联合国”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1.1世贸组织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1.2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1.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是指两成员方在国际贸易中相互给予对方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二、透明度原则是指,WTO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没有公布的措施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贸组织。三、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准入原则是可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它以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为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化。四、促进公平竞争原则世界贸易组织主张采取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公平的竞争。五、经济发展原则也称鼓励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原则,该原则以帮助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为目的,针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接轨国家而制定,是给予这些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六、非歧视性贸易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最惠国待遇,另一个是国民待遇。成员一般不能在贸易伙伴之间实行歧视;给予一个成员的优惠,也应同样给予其他成员。这就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是指对外国的货物、服务以及知识产权应与本地的同等对待。 2/5页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及创造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 2.1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经济合作方面有进一步地广度和深度上的推进,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加入WTO后,

中国制造的劣势

读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品正在占领世界的市场,美国主妇萨拉?邦焦尔尼试图在自己的一年当抵制中国商品。从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商品给美国带去的巨大影响。热爱消费的美国人如今消费的已经不在是美国的商品,他们惊呼——中国的商品简直就跟不要钱似的,中国的商品充斥着美国的市场,美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和低产阶级都没有办法离开廉价的中国商品去购买昂贵的美国商品了。 更加可笑的是,整个美国都找不出便宜有全是百分之百美国造的儿童球鞋,台灯,芭比娃娃等。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只能生产廉价劣质的商品,但是事实不是这样。萨拉?邦焦尔尼去了美国的名牌女士服装店,发现那些法国意大利的名牌其实也大多是在中国生产的,她试图找出一些针脚上的瑕疵,但是那些衣服堪称完美。一件名牌的衣服卖175美元,萨拉?邦焦尔尼想的是:中国远在万里之外造就这完美衣服的人,也许她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75美元。 萨拉?邦焦尔尼是美国人,这么想一下也就过去了。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是我们制造那些便宜得简直就像是白送的商品,那个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造就的了无数件175美元衣服,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件衣服的价格的服装工人也许就是我们的亲人。美国人惊呼,中国的工人夺取了美国人欧洲人甚至是非洲人的工作,无数手脚麻利而且薪资低廉的

中国工人是那些美国工人的敌人。 可是中国人也是饱受苦难的,中国工人越勤劳能干,越是给他们的外国老板赚钱。因为他们买的这些产品不过是把生产线搬移到了中国,生产技术是美国的,生产线是美国的,生产管理是美国的,生产资金是美国,美国的大企业家显然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尽可能的节约自己的成本。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都成了他们经济利益下的牺牲品。 提起中国制造,最常涌现出来的概念是:在最低成本下包括最恶劣生产环境下生产出的"物美价廉"产品。其优势当然是便宜,其劣势是缺少人文内涵。这种缺少使那些有"人道主义"的国家在消费中国制造时,不免有心理不适的感觉。其次,中国制造还有以下特点,即过度的价格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内不良商业文化的连带出口。(引自《中国制造的问题与出路》) 中国制造出色的价格竞争力是建立在不人道不合理的基础上的,中国的工人可能一年才能回到一次家人的身边,为了给美国人生产廉价的物品,中国出现了无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是重视家庭和亲情和人道主义国家所不能容忍的。中国自古以来也是重视亲情的国家,中国还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可是我们的工人承受着非人的劳动,忍受着发达国家的压榨。这一切不是制度的错,而是我们没有实力让我们的工人获得自主权。主要就是体现在我们没有自己的生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中国企业还远远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从规模上看,中国前500 家企业的年销售总额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相当,中国前500 家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仅为世界500强的2%. 中国的若干产品的总产量在名列世界前茅,如钢材、水泥、煤炭、棉布、化肥、电力,甚至彩电、冰箱、空调、摩托车等家电是如此。但是,中国的庞大的生产量是由众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业集中度很低,每家企业的规模都不够大。从生产技术上看,中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差,生产技术落后,单位产量的能耗较大,且在产品品种、性能、质量方面都比不上欧美大企业。从可以调动的资金来看,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无法在技术改造和市场占有率上有迅速提高;从品牌来看,中国产品普遍缺乏国际知名度,无法做到优质优价,利润实现能力差。 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平等竞争,其结果必然是中国企业大量破产倒闭,或被跨国公司收购兼并。事实上,中国的饮料工业、啤酒工业、洗涤剂工业、自行车工业、造纸工业、医药工业、电梯业、计算机业、民用客机车、装备工业都已经被跨国公司占领,或者高附加值部分市场被占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农业等也都面临著进口商品和跨国公司的严重威胁,有的甚至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的生产组装车间。与此相应,则是中国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利润萎缩,裁员和降低工资福利,拖欠银行贷款。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比率相当高,腐败因素造成的不良资产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的呆帐坏来源是市场竞争造成的,特别是由于外资企业挤垮中国企业造成的。 中国农业是竞争力最弱的产业。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多达9 亿,农业劳动力5 亿左右,户均拥有耕地仅为0.4 公顷左右,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上百万公顷的农场相比,毫无规模经济效益可言。为了确保如此微小的土地面积能够有足以维持农民生存的产出,必须要使粮食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就使中国农产品特别是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从1996年起,由于中国增加粮食进口规模,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至2000年秋,降低至每种一亩小麦要亏损8 美元的水平,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目前,中国农业地区普通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不到80美元,生活十分艰难。如果加入世贸组织后履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则农民收入还将继续下降,大量农村土地将被荒芜,农村人口将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城市边缘人口。 一句话,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可能有一时的增长,但是单位GDP的税收、工资含量将有下降,单位GDP的就业量将继续减少。 更重要的是,中国将失去独立的工业体系,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中国农业将面临极大冲击,农民收入可能大幅减少。中国的金融体系可能被进一步增加的呆坏帐拖垮。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失业人口将大量增长。同时,在世贸组织规则下,为了吸引外资,中国将无法提高税收,从而无法建立一个有足够支付能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其结果是,中国的社会治安将进一步恶化。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动力 直面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界的声音却没有出现在媒体上。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规模还太小,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跨国公司。虽然这些小企业也模糊地感觉到国际竞争对他们的威胁,但是他们缺乏信息沟通,更缺乏组织,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中国大企业仍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明确感到跨国公司的压力,但是企业的领导人们受命于×央政府,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不承担最终责任。就个人而言,加入世贸组织后还有可能享受与国际接轨的收入,自然也没有多少兴趣反对。工人和农民本来应该对此表示不同意见,但这两个群体同样缺乏信息沟通,同样缺乏组织,他们甚至不知道世贸组织是什么。 人们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改革开放的核心是引进市场逻辑,让人们的致富愿望和能力来带动社会发展,同时就意味著让弱肉强食的规律自发作用。然而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主导因素并不是弱肉强食,而是强者主动出让利益。 1985年以前,由于政府放权让利,给农民提高农产品价格,给工人以奖金和津贴,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支配权,弱者群体首先得到利益,因此社会生产总量迅速增长,消费品增长更是迅猛,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公众的普遍拥护。 然而,1985年以后,政府已无利可让,无权可放。从那时起,弱肉强食开始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因素。在农村,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而农民的负担却逐年上升。在城市,国有企业的领导层逐渐以各种方式将越来越多的企业

关于中国入世前后的分析

关于中国入世前后的分析 姓名:XXX 班级:XX XX XX 学号:XXXXXXXXX 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学习以及个人对经济形势的理解,我对我国进如WTO 前后出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要抓住的机遇进行浅淡的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中国加人WTO的利弊分析。中国加入WTO,循着对经济影响的深人化,必将对置于经济生活之上的文化生活、民族心理与情感、民族理性价值、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结构、政治构造等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使之发生渐变或突变,这就迫切要求中国从政府到国民都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冲击,并及时调整我们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完善我们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改进我们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借此良好机遇,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加入WTO,首先面临着一个如何调整我们自身的经济观念、经济行为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的问题。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特有的“游戏规则”,这已成为通识。中国加入WTO也就必须按照国际经济的通行“游戏规则”进行经济操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按照“国际惯例”来行事。而蕴涵在WTO规则中的价值观念,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在对之适应的过,程中,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冲突。而因种种差异所引发出来的冲突也将或强或弱地呈现出来,从而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元文化交织并存、相互渗透的文化生态,最终引发中国文化发生新的嬗变,这是不依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演化的内在规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如何在既遵循国际惯例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使中国传统的、合理的价值观念在新的冲击下,仍能够保持、发挥其积极的功能,从而构筑山中国新的文化空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异彩。这将是一项历史性的课题。蕴涵于WTO 规则之中的价值观念体系与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之相悖的事实,决定着中国从形式上到内在实质上加入WTO必将有—段很长的路要走,必将经历—段文化与精神阵痛的过程。 首先,从经济的视角,明确我们的经济行为方式与西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及观念的差异,方可更有效地使我们的经济活动规范化,以更为良好的经济人形象介入到国际经济活动这个大系统中去。因为,西方的经济学家在总结、反思市场经济活动时,明确地揭示其市场经济的价值前提,这就是:理性经济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一个必要的观念前提与基础,在中国,理性经济人始终未能形成,并且在中国的文化中始终也没有给予纯粹经济人以适当的“合法”的文比空间,人们在观念上尚未对之给予恰当的认可。人们总是以“义”与“利”。在现在即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来评价经济人的社会化经济活动,从而使得经济人的活动与行为带有多重性。在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经济行为之时,其他与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无涉的因素也同时加入其中,这样使得中国经济人的行为带有程度不同的复合性,经济活动带有很多的“官方”色彩或非经济行为的色彩。其结果是经济活动没有得以充分的展开,其他与经济活动无涉的东西反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同时,在这种理性经济人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诸多经济行为都或多或少带着人情的因素,政府替代企业做决定、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等积弊也就不可避免。这样,经济主体的经济目标在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之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浏览次数:1562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4-29 16:34 | 提问者:xzcshaoguang 最佳答案 外部环境:机遇大于威胁部环境:劣势大于优势 市场潜力与经营风险共存市场潜力主要从行业生命周期、市场前景和市场波动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研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国机械行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相比之下,国外机械工业大多处在成熟期,部分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 由于中国机械工业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所以国外机械工业优势企业将会抢占我国机械工业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而当市场总量趋于稳定时,企业竞争便会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机械工业目前正处于市场波动性较大的阶段。分析表明,我国机械工业的市场波动性与国外机械工业的市场波动性特征基本相同,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3种竞争格局分割市场 中国机械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三种格局,其中处于完全竞争的占59%,垄断竞争占15%,寡头垄断占26%。 中国机械工业行业虽然在总体上以完全竞争为主,但在具体行业中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农业机械制造和重型矿山机械企业中,分别有57%和50%的企业认为,他们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当中;在机床工具制造业中,认为行业处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企业各占三分之一;电工电器制造业则有77%的企业认为他们处于完全竞争格局当中。国际化冲击国企业 行业的国际化趋势能够体现行业的吸引力、成熟度和竞争状态。从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面看,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表明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随着进入我国的门槛越来越低,国外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机械行业,并对国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市场上。5种竞争力量强弱不均。 在此次调研中,使用5种竞争力模型对机械工业的5种竞争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

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从多个层次看中国加入WTO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来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加入WTO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堪称为我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关键字:WTO 对外开放利弊机遇意义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在2001年11月10日成功加入WTO,实现了中国人民多年的梦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加入WTO呢?加入WTO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宏观(历史视角)、中观、微观(以三个产业为例)等三个层次对其展开分析。 (一)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为什么加入WTO 二十世纪后半期,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同对外开放有着越来越直接的联系,

或者说是在开放当中实现的。一般来说,后发展国家的开放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市场开放阶段”,在开放之前或初期,后发展国家主要缺乏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资源,必须通过市场的开放,从国外引进;第二阶段是“规则或制度开放阶段”,主要是学习和移植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引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关或者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和各种制度架构,形成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顺利发展的制度环境。在这一阶段,后发展国家开始在各个领域接受和实行某些国际通行的规则,逐步成为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富有信誉和负责任的国家。 1979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开放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市场开放阶段”,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了引进许多西方先进技术,而且还学习了大量地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事实证明了此次改革开放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地全面发展。 而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从“市场开放阶段”过渡到“规则或制度开放阶段”的重大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它的作用和意义甚至比第一次“改革开放”还要重大。对于中国这样的20世纪的后进国家,要想使自己的规则成为国际通行的规则,就要成为世界强国,而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首先学会遵守别人制定的规则。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学习和移植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从而促进我国在各个领域接受和实行某些国际通行的规则。与此同时,在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生活中,随前一阶段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既得利益团体对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因此唯有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步伐快速前进。 加入WTO是我国实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就加入WTO的结果及其影响来看,它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和国家的现代化意义要远大于其单纯的经济意义,因而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大转折或新的起点。 (二)从多个中观视角分析加入WTO的利弊 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入WTO既给我国带来了参与国际舞台的机遇,又给我国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总体来说,利的一面大于弊的一面。 首先,加入WTO有利的因素体现在: 1.有利于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入WTO有利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经济合作方面有进一步地广度和深度上的推进,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加入WTO后,我们也可以大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制,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加速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成员国拥有的最惠国待遇。这不仅能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使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做法逐步取消,而且会使我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要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这将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 3.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士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21 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2004(12)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晓晔;陶正华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3(05)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 2003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1969 4.中国工程院《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课题组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2003 引证文献(15条) 1.林玉伦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2.庞文英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11) 3.解晶.何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机化 2009(3) 4.余晓娟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17) 5.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8(9) 6.何哲.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评述和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2008(z1) 7.赵忠华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8(4) 8.宫俊涛.孙林岩.杨洪焦.李刚区域制造业发展策略的选择研究——以关中制造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7(23) 9.陈勇.倪卫红基于物流系统优化的制造企业流重组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34) 10.蒋勇.冷德穆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1.李燕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武汉制造业[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12.张彩玲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 2005(7) 13.唐莹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4.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15.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a3591618.html,/Periodical_zycjdxxb200412013.aspx

中国入世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入世对文化的影响 入市十年,中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生转变,取得成就,在国际大家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入世带给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与贸易,但同时,入世对我们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全面,同时也更为久远。入世对我们的影响,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经济冲击后的文化冲击,同时还有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体现在文化理念的转化与进步上,它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趣味和文化选择,乃至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入世对我们的影响还体现在知识产权,文化制造,和思维方式上。入市十年,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大增强,关于知识产权的承诺基本实现,但与发达国家已存在几百年的知识产权意思相比,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文化制造上也不能与大国形象相匹配,精神的发展还不均衡,不少还没有掌握人家真正的精髓,但未来将成为积极推动者与主要参与者。入世对我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它要求一种新的民族认同和名族性格的形成,进而使我们更加自如和从容的面对世界。 用何种心态应对入世?首先我们必须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新的认识框架和新的运转方式。了解和借鉴国际文化产业运作的经验和战略,激活自身的文化产业。在保持我们的文化特色,发出我们自己文化和价值的独特声音改造自身文化弊端的同时顺应,全球化的进程,抓住机遇,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

文化,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意识,从文化普惠性,大众性到文化高端化,贵族化。扩大文化市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追求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公正。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 欧阳学文 摘要: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本文认为,这种优势只是比较优势,并不必然转化成竞争优势,而且这一优势随着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已逐渐销蚀。中国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培养自己在研发与创新、营销、品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能力。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存在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业领域渗透。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利用和体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已向纵深发展。当大量的拥有研发、营销技术

和品牌优势的著名跨国公司将制造业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以利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素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制造业如何守住最后一块拥有比较优势的阵地,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更重要的在于能否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成本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低成本。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1位。从评价的八大要素指标中的“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这二项具体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的第10位,比其它指标高出20多位,凸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东南亚国家。

入世十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入世十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国自1986年7月11日提出复关申请,经过了两代领导人,在长达15年的谈判后,2001 年11 月10 日, 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批准中国加入WT O,中国正式成为WTO 第143 个成员国,获得了分享全球化的权利。这是WT O 和多边贸易体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时刻。2011年11月是中国加入WTO 满十周年的一个特殊年份,在这十年里中国进步入了另外一个更大的竞技场,在这个与世界经济相互竞争的十年里面,中国发生了许多改变。但是无论这些改变是利是弊,中国的崛起却不再是一个预言,它已是一个事实。而今天中国在世界上已经与美国和欧盟比肩,跻身世界经济三大巨头之列。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头号商品出口国。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的经济都有那些积极地影响! 中国经历“黄金十年” “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举世无双、史无前例的变化。”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大使易小准表示,入世10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黄金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最为活跃,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不容忽视。 “入世的核心价值表现为三方面:第一是提高了国际地位;第二是改善了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三是以开放促进了国内的改革。”中国

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 下面就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了解入世10年到底有那些积极的影响。 1.经济规模稳步提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入世后得益于开放的经济政策, 中国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 2000 年中国GDP 规模是9. 92 万亿元, 2001 年达到10. 97 万亿元, 2006 年达到21. 19 万亿元, 2009 年已经达到34. 05 万亿元。2009 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7%, 超过了美国的16%,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而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所以当2011年欧洲爆发债务危机时,世界齐刷刷地将目光瞄向了中国。这与两年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时的情形何其相似!指望中国拯救世界显然并不现实,但这个现象却明白无误地彰显了今日中国经济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2.贸易规模快速提升, 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势头迅猛。2000 年中国出口额为2 492 亿美元, 2008 年达到1. 43 万亿美元, 2009 年仍然达到1. 2 万亿美元, 2010 年前11 个月中国出口额已经达到1. 42 万亿美元。在出口迅速扩大的过程中, 中国的进口也在迅速增加。2000 年中国进口额为2 250. 9 亿美元, 2009年上升到1 万亿美元, 2010 年前11 个

中国入世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入世后的情况 经过了15年烦琐的谈判,中国最终在2001年加入了WTO。中国入世开创将一连串的双赢局面:中国将因加入WTO而发展壮大,WTO将因中国的加入而全备完善:通过WTO 的纽带,中国将在全球经济市场中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并提高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能力,而一个开放的巨大中国市场同样将给全球经济以推动并使之受益;中国将在WTO的影响作用下进一卡完善自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加入WTO,也必将促使更多国家调整自身经济结构,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全球经济向着和谐稳固的方向发展。 从总体上看,“入世”有利于拉动投资和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1日公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上半年以现值美元计算的全球贸易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5%,延续了2010年第一季度的强劲上升势头。WTO称,第二季度中国和巴西的出口增长势头尤为迅猛,商品出口额分别增长23%和27%。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则分别增长6%和5%。 WTO表示,受中国进口额增长44%提振,第二季度全球进口贸易额较第一季度增长6%。相比之下,美国和欧盟的进口额分别增长12%和3%。其他方面的机遇还包括国际地位的提高;促使国家调整工业和贸易结构;入世后我国会吸引大量外资;加入WTO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人才及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入世后的开放市场将直接给百姓带来实惠,由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融合,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多,市场中商家更直接也更有序的竞争,不但可以给国民更多选择的空间,也可以给国民带来更多让利的实惠,相对而言百姓的购买能力似乎就增强了,多选择而又更低廉的消费面前,更能够锾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入世后,消费者仅在购物和服务业两方面,就将面对更多的实惠的诱惑。老百姓会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加入WTO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巨大的机会来加快改革。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以极大的信心来面对挑战并保持我们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中国入世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一是对政府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挑战。中国经过多年的改革,政企尚未完全分离,经济管理缺乏充分的透明度,在市场运行环境和市场秩序监管上,在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才结构等,这些都与WTO的惯例和规则不相符合。政府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的基础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上来;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调节,调控经济动行,履行好调控者,管理者,仲裁者的职责是摆在各级政府前面的一项新任务。二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下游状态,尤其是传统产业比重最为严重,因此应当大力发展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挑战。联想公司高管论中国入世后的挑战提到加入WTO后,必然会对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造成冲击。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管理,这一弊端在中国入世后会暴露无遗。另外,观念问题、体制问题、环境问题以及高科技企业本身的行业规律问题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和应对。四是过渡期失业人员增加的问题。入世后我国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这就必然伴随大量的裁员与转岗问题,最直接的显现或许就是一些失去了更好保护的大中型企业及其相关行业所将面临改革调整问题,这都可能直接导致失业人员的增加。我国是农业国家且家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很大比重,但是入世后我国的农业并不具备竞争的优势,反而将面临着更大的冲击。 入世九年来,中国已经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成为了推动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那么,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对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的专访中提到,中国对于世贸组织非常重要,现在是世界贸易中的重量级角色,中国履行了入世时的承诺。他表示:“中国对于世贸组织已非常重要,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

学年论文 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二O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目录 1.比较优势 (1) 1.1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 (1) 1.2我国劳动力低的比较优势 (2) 1.3我国原材料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 (4) 2.竞争劣势 (4) 2.1中国制造业的比较劣势的变化情况 (4) 2.2我国劳动力的比较劣势 (5) 2.3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含量的比较劣势 (5) 2.4中国企业竞争力低的原因 (5)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词 (8)

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 摘要: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存在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业领域渗透。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利用和体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环节,但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培养自己在研发与创新,组织管理,营销,品牌等方面的差异化能力。 关键字:制造业,比较优势,竞争劣势,创新能力,人力成本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in an open and global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may permeate all the markets or industries that have endowments, resour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hina enterpris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often reflec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cause China manufacturing is the most can use and reflect our comparative advantage elements of the industry, is also the most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ink, but in capitalism under the impact of 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ust develop their own i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marketing,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brand etc. Key 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innovation ability, labor cos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