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四、基础积累

1.疏通生字

翦(jiǎn ) 揕(zhèn) 拊( fǔ ) 淬(cuì) 忤( wǔ) 徴(zhǐ)瞋(chēn)陛(bì)夏无且(jū)樊於( wū)期

2.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5)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6)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3.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钱币)

(3)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4)诸郎中

..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5)而伤长者

..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一词多义

(1)兵

①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

(2)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

(3)岂

①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

③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

(4)以

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

②以刀试人(介词,用)

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⑦以次进(介词,按照)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5)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⑤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4)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5)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6)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7)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

(8)樊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6.常见文言句式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2)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5)秦王购之金千斤(省略句)

(6)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8)皆陈殿下( 省略句)

7、翻译下列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翻译: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也可译为“那么秦王是不可以亲近的”)。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翻译:我不忍心由于个人的私利而伤害樊将军的心意。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翻译: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给他送行。(4)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翻译: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五、整体感知:在梳理故事情节基础上复述故事:

参考:

1.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2.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3.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4.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5.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6.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六、研讨问题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参考: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特点:课文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参考: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参考: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参考: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歌声由悲凉到慷慨,凝聚着荆轲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生与死的搏斗,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

易水辞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悲壮、凄怆的氛围,有力地突现了荆轲重义轻生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参考:(1)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荆轲“取—奉—发—把—持—刺—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2)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3)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七、阅读拓展

1、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一往无前,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你如何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参考: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

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