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特征研究__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特征研究__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ClinPsychosomDis,Jan.2009,Voll5,No.125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特征研究

黄其春何淑芬曾会群

论著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抑

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及44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一般资料、起病形式、诱因、症状特

点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抑郁症起病多受生活事件的影响。抑郁心境

伴精神病性症状时,自杀意念和行为及思维迟缓等症状较为突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虽表现有

抑郁情绪,但仍有较多患者有与抑郁情绪不相适应的幻觉、妄想性内容。结论两组患者虽应重

点防止自杀、冲动,但凶病因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

【关键词】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抑郁情绪;临床特征

doi:10.3969/j.issn.1672-187X.2009,01。012。0025—02

【中图分类号】R749.3,749.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黄其春,女,Clinicalfeaturesofdepressionwithpsychoticsymptomsand

40岁,汉族·大专,主管post—schizophreniadepression

护师。社区服务站站长。

研究方向:社&痰≥预Hua刀gQ打^“力,HFShufen,c聃gHuiqu”

防及护理干蓣。(Zigong

MentalHealthCenter,64302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featuresofdepressionwithpsychot-icsymptoms(DPS)andpost—schizophreniadepression(PSD).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eswerecar-riedoutonsuchclinicaldataasgeneraldata,onsetpattern,precipitatingcause,symptomfeaturesandtreatmenteffectivenessin40DPSpatientsand44PSDones.ResultsTheonsetofdepressionwasmainlyinfluencedbylifeevents,althoughdepressivemoodwasaccompaniedbyschizophrenia—likesymptoms,sui-cideideaandbehavioraswellasretardationofthoughtweremoreoutstanding;althoughPSDexhibitedde—pressiveemotions,yetmorepatientshadhallucinationanddelusioncontentwhichwasunconsistenttode-pressiveemotions.ConclusionEmphasesofboththegroupsaretopreventsuicideandimpulsion,butpar—ticularemphasisisdifferentbecauseofdifferentcauseofdisease.

[Keywords]Psychoticsymptom;depression;schizophrenia;depressiveemotions;clinicalfeatures

抑郁情绪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部分表现已为临床所熟知,而抑郁发作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病性症状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但因二者在神经生物学方面和心理学背景上存在本质的不同,所以在临床上的侧重点也不同。为了探讨其临床特征,作者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病例来源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的患者。筛选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0例设为抑郁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44例设为分裂组。

作者单位:643020(四川·自贡)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1.2方法对入组病例的一般资料、起病形式、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因子进行同顾性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抑郁组40例,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1.78±14.11)a;平均病程(4.84±8.95)a;受教育年限:≤6a者7例,≤9a者30例,≥10a者3例;职业:工人14例,务农15例,脑力工作者6例,学生2例,无业3例;婚姻状况:已婚26例,未婚11例,离婚3例。分裂组J44例,男16例,女28例;平均年龄(37.60±11.50)a;平均病程(5.05士6.50)a;受教育年限:≤6a者11例,≤9a者29例,≥10a者4例;职业:工人13例,务农19例,脑力工作者5例,学生3例。无业4例;

婚姻状况:已婚23例,未婚18例,离婚2例,丧偶l

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黄其春, 何淑芬, 曾会群, Huang Qichun, He Shufen, Ceng Huiqun

作者单位: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自贡,643020

刊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年,卷(期):2009,15(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2001

2.王东波.徐松泉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症状分析 1994(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田冬梅有精神病性症状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分析-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2)

目的 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症状特点和护理要点,以提高对抑郁症自杀的防范.方法 对83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133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伴有的症状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治疗大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结论 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护理措施也不同.

2.期刊论文李晓燕.慈秀红.刘莜丽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 目的: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198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的出现频率较高,往往需联合用药方能奏效.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在症状学及治疗学方面存在差异.要从安全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护理工作.

3.期刊论文陈宝生.李亚玲.谢建平.潘人侃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现象学特征对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

目的 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现象学特征.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14例抑郁症,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分组进行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 37.7%的抑郁症存在着各类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起病时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自杀行为要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3.5倍,联合治疗占81.4%,近期疗效两组均较佳,但起效时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要慢.结论 两组病例在现象学及治疗学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

4.期刊论文叶庆红.陈志斌.唐锴齐拉西酮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治疗的增效作用-中国民康医学

2009,21(19)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齐拉西酮对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西酞普兰合用齐拉西酮)和单用组(单用西酞普兰),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段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P<0.05~0.01?w.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合用齐拉西酮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5.期刊论文钱建军.何炳福.石永扬.高赛男.金海龙.QIAN Jianjun.HE Bingfu.SHI Yongyang.GAO Sainan.JIN Hailong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5)

目的 观察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7例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氟西汀)72例、对照组(氟西汀)75例,治疗8wk.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 wk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 2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wk2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6.期刊论文王学军.马富晓.李晓芳帕罗西汀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帕罗西汀配合小量舒必利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根据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7例(80.95%),对照组有效14例(66.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讨论:帕罗西汀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

7.期刊论文褚建平.石晓燕.Chu Jianping.Shi Xiaoyan利培酮辅助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50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作用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起效快,效显率高,治疗后同期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副作用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抑郁剂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具有增效作用.

8.期刊论文常晓棠.陈远岭利培酮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6)

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或单独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同时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给予评定.结果:对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利培酮结合抗抑郁剂治疗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结论:利培酮可作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9.会议论文陈宝生.谢建平.李亚玲.潘人侃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现象学特征对照分析2006

为进一步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现象学特征,本文对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进行现象学对照分析。

10.期刊论文叶萌.房茂胜.靳士立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山东精神医学

2004,17(1)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在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及氟西汀合用利培酮组

,于疗前,疗后1、2、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合用小剂量利培酮组疗效显著,两组间痊愈率、1周末HAMD评分及疗程结束时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ESS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合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抑郁症可提高疗效,且起效快.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ac856204.html,/Periodical_lcsxjbzz20090101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2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