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识讲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识讲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识讲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识讲解

§7向量应用举例

7.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2向量的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法向量的概念.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及一些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知识链接]

1.向量可以解决哪些常见的几何问题?

答(1)解决直线平行、垂直、线段相等、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等位置关系.

(2)解决有关夹角、长度及参数的值等的计算或度量问题.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是怎样的?

答(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预习导引]

1.直线的法向量

(1)直线y=kx+b的方向向量为(1,k),法向量为(k,-1).

(2)直线Ax+By+C=0(A2+B2≠0)的方向向量为(B,-A),法向量为(A,B).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设点M(x0,y0)为平面上任一定点,则点M到直线Ax+By+C=0(A2+B2≠0)的距离d=|Ax0+By0+C|

A2+B2

.

3.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1)证明线段平行问题,包括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平行(共线)的等价条件:a∥b(b≠0)?a=λb ?x1y2-x2y1=0.

(2)证明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等,常用向量垂直的等价条件:非零向量a,b,a⊥b?a·b=0?x1x2+y1y2=0.

(3)求夹角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θ=a·b

|a||b|=

x1x2+y1y2

x21+y21x22+y22

.

(4)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可以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模的公式:|a |=x 2+y 2. 4.向量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1)力、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向量.

(2)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向量的加、减运算,运动的叠加亦用到向量的合成.

(3)动量m v 是数乘向量.

(4)功即是力F 与所产生位移s 的数量积.

要点一 直线法向量(或方向向量)的应用

例1 已知△ABC 的三顶点A (0,-4),B (4,0),C (-6,2),点D 、E 、F 分别为边BC 、CA 、AB 的中点.

(1)求直线DE 、EF 、FD 的方程;

(2)求AB 边上的高线CH 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 (1)由已知得点D (-1,1),E (-3,-1),F (2,-2).设点M (x ,y )是直线DE 上任一点,则DM →∥DE →,DM →=(x +1,y -1),DE →

=(-2,-2),∴(-2)×(x +1)-(-2)(y -1)=0,即x -y +2=0为直线DE 的方程.

同理可求,直线EF 、FD 的方程分别为x +5y +8=0,x +y =0.

(2)设点N (x ,y )是CH 所在的直线上任一点,则CN →⊥AB →,CN →·AB →=0,CN →=(x +6,y -2),AB →

=(4,4),∴4(x +6)+4(y -2)=0,即x +y +4=0为所求直线CH 所在的直线方程. 规律方法 对于解析几何中的有关直线平行与垂直问题,常常可以转而考虑与直线相关的向量的共线与垂直,这样一来将形的问题转化为相关数的问题,从而容易将问题解决. 跟踪演练1 求点P 0(-1,2)到直线l :2x +y -10=0的距离. 解 方法一 取直线l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1), 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P (5,0),∴PP →

0=(-6,2), ∴点到直线l 的距离d 就是PP →

0在法向量n 上的射影. 设PP →

0与n 的夹角为θ. ∴d =|PP →0||cos θ|=|PP →0|·|PP →

0·n ||PP →0|·|n |

=|PP →

0·n||n |=??????-12+25=2 5. 故点P 0到直线l 的距离为2 5.

方法二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d =|Ax 0+By 0+C |A 2+B 2=|2×(-1)+1×2-10|5

=2 5.

要点二 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2 如图,已知Rt △OAB 中,∠AOB =90°,OA =3,OB =2,M 在OB 上,且OM =1,N 在OA 上,且ON =1,P 为AM 与BN 的交点,求∠MPN .

解 设OA →=a ,OB →=b ,且AM →,BN →的夹角为θ,则OM →=12b ,ON →=1

3a ,

又∵AM →=OM →-OA →=12b -a ,BN →=ON →-OB →=1

3a -b ,

∴AM →·BN →

=????12b -a ·????13a -b =-5, |AM →|=10,|BN →

|=5, ∴cos θ=

-55·10

=-2

2,

又∵θ∈[0,π],∴θ=3π

4

又∵∠MPN 即为向量AM →,BN →

的夹角, ∴∠MPN =3π

4

.

规律方法 (1)本题可以选择OA →,OB →

作为基向量,这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选用这组特殊的基向量可以简化运算.

(2)本题也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求解.把平面几何中求角的问题转化为向量的夹角问题是平面向量的工具性体现之一,转化时一定要注意向量的方向. 跟踪演练2 已知△ABC 中,∠BAC =60°,AB =4,AC =3,求BC 的长.

解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4cos 60°,4sin 60°),C (3,0),

∴AC →=(3,0),AB →

=(2,23), ∵BC →=AC →-AB →

=(1,-23), ∴|BC →

|=1+()-232=13. 要点三 利用向量解决物理中的问题

例3 在风速为75(6-2) km /h 的西风中,飞机以150 km/h 的航速向西北方向飞行,求没有风时飞机的航速和航向.

解 设向量a 表示风速,b 表示无风时飞机的航行速度,c 表示有风时飞机的航行速度,则c =a +b .

如图,作向量OA →=a ,OB →=b ,OC →

=c ,则四边形OACB 为平行四边形.

过C 、B 分别作OA 的垂线,交AO 的延长线于D 、E 点. 由已知,|OA →|=75(6-2),|OC →

|=150,∠COD =45°. 在Rt △COD 中,OD =OC cos 45°=752,CD =75 2. 又ED =BC =OA =75(6-2),

∴OE =OD +ED =75 6.又BE =CD =75 2. 在Rt △OEB 中,OB =OE 2+BE 2=1502, sin ∠BOE =BE OB =12,∴|OB →

|=1502,∠BOE =30°.

故没有风时飞机的航速为150 2 km/h ,航向为西偏北30°.

规律方法 用向量的有关知识研究物理中有关力与速度等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如下: (1)认真分析物理现象,深刻把握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抽象、概括,把物理现象转化为与之相关的向量问题; (3)利用向量知识解决这个向量问题,并获得这个向量问题的解; (4)利用这个结果,对原物理现象作出解释.

跟踪演练3 如图,在细绳O 处用水平力F 2缓慢拉起所受重力为G 的物体,绳子与铅垂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F 1.

(1)求|F 1|,|F 2|随角θ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当|F 1|≤2|G |时,求角θ的取值范围.

解 (1)如图,由力的平衡及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F 1|=

|G |

cos θ

,|F 2|=|G |tan θ.

当θ从0°趋向于90°时,|F 1|,|F 2|都逐渐变大. (2)由(1),得|F 1|=

|G |

cos θ

, 由|F 1|≤2|G |,得cos θ≥1

2

.

又因为0°≤θ<90°,所以0°≤θ≤60°.

1.已知直线l 1:3x +y -2=0与直线l 2:mx -y +1=0的夹角为45°,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或-12

解析 设直线l 1,l 2的法向量为n 1,n 2, 则n 1=(3,1),n 2=(m ,-1).

由题意cos 45°=|n 1·n 2||n 1|·|n 2|=|3m -1|10·1+m 2=2

2.

整理得2m 2-3m -2=0,解得m =2或m =-1

2

.

2.已知A (1,2),B (-2,1),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x 2+y 2+x -3y =0

解析 设P (x ,y )为圆上任一点,则 AP →=(x -1,y -2),BP →

=(x +2,y -1), 由AP →·BP →

=(x -1)(x +2)+(y -2)(y -1)=0, 化简得x 2+y 2+x -3y =0.

3.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1,点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试求cos ∠DOE 的值. 解 以OA ,OC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

OD →=????1,12,OE →

=????12,1, 故cos ∠DOE =OD →·OE

|OD →|·|OE →|

=1×12+12×152×5

2=45.

即cos ∠DOE 的值为45

.

4.一艘船从南岸出发,向北岸横渡.根据测量,这一天水流速度为3 km /h ,方向正东,风的方向为北偏西30°,受风力影响,静水中船的漂行速度为3 km/h ,若要使该船由南向北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以2 3 km/h 的速度横渡,求船本身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解 如图,设水的速度为v 1,

风的速度为v 2,v 1+v 2=a . 易求得a 的方向是北偏东30°, a 的大小是3 km/h. 设船的实际航行速度为v .

方向由南向北,大小为2 3 km/h , 船本身的速度为v 3,则a +v 3=v ,

即v 3=v -a ,数形结合知v 3的方向是北偏西60°, 大小是3 km/h.

1.利用向量方法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夹角、距离等问题.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选择一组基底,利用基向量表示涉及的向量;一种思路是建立坐标系,求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向量的坐标.这两种思路都是通过向量的计算获得几何命题的证明.

2.用向量理论讨论物理中相关问题的步骤

一般来说分为四步:(1)问题的转化,把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模型的建立,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3)参数的获取,求出数学模型的相关解;(4)得到答案,回到物理现象中,用已经获取的数值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一、基础达标

1.已知A ,B ,C ,D 四点坐标分别是(1,0),(4,3),(2,4),(0,2),则此四边形为( ) A .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答案 A

解析 ∵AB →=(3,3),DC →=(2,2),∴AB →∥DC →,|AB →|≠|DC →

|,∴四边形为梯形.

2.当两人提起重量为|G |的旅行包时,夹角为θ,两人用力都为|F |,若|F |=|G |,则θ的值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答案 D

解析 作OA →=F 1,OB →=F 2,OC →=-G ,则OC →=OA →+OB →

,当|F 1|=|F 2|=|G |时,△OAC 为正三角形,∴∠AOC =60°,从而∠AOB =120°.

3.平面上有四个互异点A 、B 、C 、D ,已知(DB →+DC →-2DA →)·(AB →-AC →

)=0,则△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由(DB →+DC →-2DA →)·(AB →-AC →

)=0, 得[(DB →-DA →)+(DC →-DA →)]·(AB →-AC →

)=0, 所以(AB →+AC →)·(AB →-AC →

)=0. 所以|AB →|2-|AC →|2=0,∴|AB →|=|AC →|,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

4.已知直线l 1的方向向量为a =(1,3),直线l 2的方向向量为b =(-1,k ),若直线l 2过点(0,5),且l 1⊥l 2,则直线l 2的方程是( ) A .x +3y -5=0 B .x +3y -15=0 C .x -3y +5=0

D .x -3y +15=0

答案 B

解析 ∵l 1⊥l 2,∴a ⊥b ,∴a ·b =-1+3k =0, ∴k =13,∴l 2的方程为y =-1

3x +5,即x +3y -15=0.

故选B.

5.过点A (-2,1)且平行于向量a =(3,1)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3y +5=0

解析 设P (x ,y )是所求直线上的任一点, AP →

=(x +2,y -1).

∵AP →

∥a .∴(x +2)×1-3(y -1)=0. 即所求直线方程为x -3y +5=0.

6.已知点A (-1,2),B (0,-2),若点D 在线段AB 上,且2|AD →|=3|BD →

|,则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25

,-2

5 解析 由题意得OD →=OA →+AD →=OA →+35AB →

=(-1,2)+35(1,-4)=????-25,-25,所以D ????-25

,-2

5. 7.如图,点O 是?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E ,F 分别在边CD ,AB 上,且CE ED =

AF FB =12

.

求证:点E ,O ,F 在同一直线上. 证明 设AB →=a ,AD →

=b ,

由E ,F 分别为对应边的三等分点,得 FO →=F A →+AO →

=-13a +12AC →=-13a +12(a +b )

=16a +1

2

b , OE →=OC →+CE →=12AC →+13CD →=1

2(a +b )-13a

=16a +1

2b . 所以FO →=OE →.

又因为O 为其公共点,所以点E ,O ,F 在同一直线上. 二、能力提升

8.已知直线l 1:(m +2)x +3my +1=0与直线l 2:(m -2)x +(m +2)y -3=0相互垂直,则实数

m 的值是( ) A .-2

B.12 C .-2或1

2

D .-12

或2

答案 C

解析 (m +2)(m -2)+3m (m +2)=(m +2)(4m -2)=0.∴m =-2或1

2.

9.在四边形ABCD 中,AC →=(1,2),BD →

=(-4,2),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5 B .2 5 C .5

D .10

答案 C

解 因为在四边形ABCD 中,AC →=(1,2),BD →=(-4,2),AC →·BD →

=0, 所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又|AC →

|=12+22=5, |BD →

|=(-4)2+22=25, 该四边形的面积:12|AC →|·|BD →

|

=1

2

×5×25=5. 10.已知曲线C :x =-4-y 2,直线l :x =6.若对于点A (m,0),存在C 上的点P 和l 上的点Q 使得AP →+AQ →

=0,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2,3]

解析 由AP →+AQ →

=0知A 是PQ 的中点,设P (x ,y ),则Q (2m -x ,-y ),由题意-2≤x ≤0,2m -x =6,解得2≤m ≤3.

11.如图所示,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斜向上),大小为50 N ,一个质量为8 kg 的木块受力F 的作用在动摩擦因数μ=0.02的水平平面上运动了20 m .问力F 和摩擦力f 所做的功分别为多少?(g =10 m/s 2)

解 设木块的位移为s ,则W =F ·s =|F |·|s |cos 30°=50×20×

3

2

=5003(J). F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的大小为|F 1|=|F |·sin 30°=50×1

2=25(N).

则f =μ(mg -|F 1|)=0.02×(8×10-25)=1.1(N). 所以f ·s =|f |·|s |cos 180°=1.1×20×(-1)=-22(J). 即F 与f 所做的功分别是500 3 J 与-22 J.

12.在△ABC 中,AB =AC ,D 为AB 的中点,E 为△ACD 的重心,F 为△ABC 的外心,证明:EF ⊥CD .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 (0,b ),B (-a,0),C (a,0), 则D (-a 2,b 2),

CD →

=(-32a ,b 2

).

易知△ABC 的外心F 在y 轴上,可设为(0,y ). 由|AF →|=|CF →

|,得(y -b )2=a 2+y 2, 所以y =b 2-a 22b ,即F (0,b 2-a 2

2b ).

由重心坐标公式,得E (a 6,b

2),

所以EF →

=(-a 6,-a 22b

).

所以CD →·EF →

=(-32a )×(-a 6)+b 2×(-a 22b )=0,

所以CD →⊥EF →

,即EF ⊥CD . 三、探究与创新

13.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D 、DC 边的中点,BE 、BF 分别与AC 交于R 、T 两点.

求证:AR =RT =TC .

证明 设AB →=a ,AD →=b ,AR →

=r , 则AC →=a +b .由于AR →∥AC →, 所以设r =n (a +b ),n ∈R .

又∵EB →=AB →-AE →

=a -12b ,

ER →∥EB →,故设ER →=mEB →

=m ????a -12b . ∵AR →=AE →+ER →

,∴r =12b +m ????a -12b . 所以n (a +b )=1

2b +m ????a -12b , 即(n -m )a +?

???

n +m -12b =0.

由于a 与b 不共线,故必有????

?

n -m =0,n +m -12=0,

解得m =n =13,∴AR →=13AC →

同理TC →=13AC →,于是RT →=13AC →

.

∴AR =RT =TC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长安中学徐忠 一、教案背景 1.教材。 本课时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第7章解析几何第2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中的一节,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中计算距离的两个重要的基础公式之一。相对于另一个距离公式也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它需要有更强的综合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它既是学习曲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必备条件,也是直线形解析几何内容的难点。同时,本公式也体现了解析几何中的数学美,以及解析几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所展现的逻辑美。 2.学生。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学生。作为中考成绩最差的一部分,这些学生学习能力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他们的学习意志也不坚定,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但他们对于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二、课时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对本课时作如下定位。 1.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初步使用公式解相关习题。 (2)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会公式中的数学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3.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教法以讲授为主。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通过 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使学生理解本课主题。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2.学法。本课学法以练习为主。在学生取得初步印象后,随时通过学生练习来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学生练习是职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3.两直线平行,则____;两直线垂直,则____。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设计目标:复习已有知识,为新课作准备。 (二)问题提出 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计目标: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几何意义,使学生重温“垂线段”这个名词。 (三)问题解决 1.当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的情况。例:求点A(2,-3)到下列直线的距离d: (1) y=7;(2) x +1=0. =7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PS|=|OS|·|PQ|,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y0, z0),平面:A*x+B*y+C*z+D=0,距离d。 d=|A*x0+B*y0+C*z0+D|/√(A*A+B*B+C*C)空间点到直线距离点(x0, y0, z0),直线L(点向式参数方程):(x-xl)/m=(y-yl)/n=(z- zl)/p=t。 (1)式(1)的注释:点(xl, yl, zl)是直线上已知的一点,向 量(m, n, p)为直线的方向向量,t为参数方程的参数。空间直线 的一般式方程(两个平面方程联立)转换为点向式方程的方法, 请参考《高等数学》空间几何部分。设点(x0, y0, z0)到直线L 的垂点坐标为(xc, yc, zc)。因为垂点在直线上,所以有:(xc-xl)/m=(yc-yl)/n=(zc-zl)/p=t (2)式(2)可变形为:xc=m*t+xl, yc=n*t+yl, zc=p*t+zl、 (3)且有垂线方向向量(x0-xc, y0-yc, z0-zc)和直线方向向量(m, n, p)的数量积等于0,即:m*(x0- xc)+n*(y0-yc)+p*(z0-zc)=0 (4)把式(3)代入式(4),可消去未知 数“xc, yc, zc”,得到t的表达式:t=[m*(x0-xl)+n*(y0- yl)+p*(z0-zl)]/(m*m+n*n+p*p) (5)点(x0, y0, z0)到直线的距离d就是该点和垂点(xc, yc, zc)的距离:d=√[(x0-xc)^2+(y0-yc)^2+(z0-zc)^2] (6)其中xc, yc, zc可以用式(3)和式(5)代入消去。 第 1 页共 1 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

点与直线问题 (1)点P (x 0,y 0)到直线Ax +By +C=0 的距离 (运用本公式要把直线方程变为一般 式) (2)两条平行线 之 间的距离 (运用此公式时要注意把两平行线方程 x 、y 前面的系数变为相同的) (3)点 P (x ,y )关于Q (a ,b )的对称点为P'(2a -x ,2b -y ) (4)直线关于点对称:在已知直线上任取两点A 、B,再分别求出A 、B 关于P 点的对称点A′、B′,然后由两点式可得所求直线方程. (5)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要抓住“垂直”和“平分” 设 P (x 0,y 0),l :Ax +By +C=0(A 2+B 2≠0),若P 关于l 的对称点的坐标Q 为(x ,y ),则l 是PQ 的垂直平分线,即①PQ ⊥l ;②PQ 的中点在l 上, 解方程组可得 Q 点的坐标 例1 求点P = (–1,2 )到直线3x = 2的距离 解:22 |3(1)2|5330d ?--= =+ 例2 已知点A (1,3),B (3,1),C (–1, 0),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 221 ||2||(31)(13)22 ABC S AB h AB =?=-+-=V AB 边上的高h 就是点C 到AB 的距离. AB 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1 1331 y x --= -- 即x + y – 4 = 0. 点C 到x + y – 4 = 0的距离为h 2|104|5112 h -+-==+, 因此,15225 22S ABC =??= 例3 求两平行线 l 1:2x + 3y – 8 = 0 l 2:2x + 3y – 10 =0的距离. 解法一:在直线l 1上取一点P (4,0),因为l 1∥l 2,所以P 到l 2的距离等于l 1与l 2的距离,于是 22|243010|21313 23 d ?+?-==+ 解法二: 直接由公式22 |8(10)|21313 23d ---= =+ 例 4、求直线3x -y -4=0关于点P (2,-1)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转载) 很有用哦 已知点 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 ,由 'l l ⊥可知 'l 的斜率为 B A 解得交点22 00002222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22222 000000 2222 222200002222 2222200000022222222||()()()()()()()()()B x ABy AC A y ABx BC PQ x y A B A B A x ABy AC B y ABx BC A B A B A Ax By C B Ax By C Ax By C A B A B A B ----=-+-++------=+++++++++=+= ++ +|PQ ∴= 二、 函数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 (,)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22220022222222000022 0000220000()[()()] ()B ()()B ()[()B()][()B()][()B()](B )(B 0)A B x x y y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 等式:222222 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B 0,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过点P 作PM ∥ y 轴交l 于M 11(,) x y 显然 10 x x =所以 01Ax C y b +=- x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课 题: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的: 1. 2.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王新敞 3. 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王新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王新敞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王新敞 课时安排:1课时王新敞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王新敞 内容分析: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公式,两直线的交点问题,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在引入本节的研究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思路,一起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通过比较选择其中一种较好的方案来具体实施,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习惯,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两平行线的距离问题时,注意启发学生与点到直线的距离产生联系,从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王新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王新敞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 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 已知直线1l 、2l 的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 2l :0222=++C y B x A )0,0(222111≠≠C B A C B A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公开课)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PS|=|OS|·|PQ|, 比较前面5种解法,以第3种或4种解法为最佳,那么第3种解法是否可以向一般情况推广呢? 思考题2 求点P(2.0)到直线2x-y=0的距离(图1-34). 思考题 3求点P(2,0)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5).

点到直线地距离公式

§7 向量应用举例 7.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2 向量的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法向量的概念.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及一些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知识链接] 1.向量可以解决哪些常见的几何问题? 答(1)解决直线平行、垂直、线段相等、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等位置关系. (2)解决有关夹角、长度及参数的值等的计算或度量问题.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是怎样的? 答(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预习导引] 1.直线的法向量 (1)直线y=kx+b的方向向量为(1,k),法向量为(k,-1). (2)直线Ax+By+C=0(A2+B2≠0)的方向向量为(B,-A),法向量为(A,B).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设点M(x0,y0)为平面上任一定点,则点M到直线Ax+By+C=0(A2+B2≠0)的距离d= |Ax0+By0+C| A2+B2 . 3.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1)证明线段平行问题,包括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平行(共线)的等价条件:a∥b(b≠0)?a=λb?x1y2-x2y1=0. (2)证明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等,常用向量垂直的等价条件:非零向量a,b,a⊥b?a·b=0?x1x2+y1y2=0. (3)求夹角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θ= a·b |a||b| = x1x2+y1y2 x21+y21x22+y22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设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材分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高中解析几何课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精彩的公式之一,它是解决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基础,也是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同时为后面学习圆锥曲线做准备。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思维过程,深刻领会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算法、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充分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我上课的班级是淮北一中的实验班,从总体上看,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平时肯思考问题,钻研精神强,有较好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已掌握直线的方程和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具备了探讨新问题的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大容量的自主探究,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探索过程,抽象出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步骤;理解用数形结合、算法、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来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2)会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探究和发散思维能力和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4)通过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展现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使学生体会解析几何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究过程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五、教学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究。 六、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构建新知识。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数学像文学作品一样,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指导生活。那么,在你的生活中,听说过以下问题吗?它们又是怎样的数学问题? (多媒体演示) 如图,在铁路的附近,有一座仓库,现要修建一条公路使之 连接起来,那么怎样设计能使公路最短? 最短路程又是多少? 生1:我们可以从仓库向铁路做垂线,沿垂线段铺设公路可使 其最短。 师:很好!将来你肯定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再来看下一个: (多媒体演示) 报道:9月15号13号台风“珊珊”从太平洋出发以近 直线型路线运动,如图,台风波及区域约直径100海里,请 预测台北人民是否需要做台风来临前的相关工作?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向量应用举例 7.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2向量的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法向量的概念.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及一些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知识链接] 1.向量可以解决哪些常见的几何问题? 答(1)解决直线平行、垂直、线段相等、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等位置关系. (2)解决有关夹角、长度及参数的值等的计算或度量问题. 2.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是怎样的? 答(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预习导引] 1.直线的法向量 (1)直线y=kx+b的方向向量为(1,k),法向量为(k,-1). (2)直线Ax+By+C=0(A2+B2≠0)的方向向量为(B,-A),法向量为(A,B).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设点M(x0,y0)为平面上任一定点,则点M到直线Ax+By+C=0(A2+B2≠0)的距离d=|Ax0+By0+C| A2+B2 . 3.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1)证明线段平行问题,包括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平行(共线)的等价条件:a∥b(b≠0)?a=λb ?x1y2-x2y1=0. (2)证明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等,常用向量垂直的等价条件:非零向量a,b,a⊥b?a·b=0?x1x2+y1y2=0. (3)求夹角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cosθ=a·b |a||b|= x1x2+y1y2 x21+y21x22+y22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与直线 直线方程 一. 教学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关于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直线关于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 直线方程复习; 二. 知识点: 1.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证明 d Ax By C A B = +++|| 0022 关于证明: 根据点斜式,直线PQ 的方程为(不妨设A ≠0) y y B A x x -= -00(), 即,Bx Ay Bx Ay -=-00 解方程组 Ax By C Bx Ay Bx Ay ++=-=-?? ? 00, 得,x B x ABy AC A B =--+20022 这就是点Q 的横坐标,又可得 x x B x ABy AC A x B x A B -= ----+02002020 22 =- +++A Ax By C A B () 0022 , y y B A x x B Ax By C A B -=-=-+++000022 ()(), 所以, d x x y y Ax By C A B =-+-= +++()()()0202 00222

= +++|| Ax By C A B 0022 。 这就推导得到点P (x 0,y 0)到直线l :Ax+By+C=0的距离公式。 如果A=0或B=0,上式的距离公式仍然成立。 下面再介绍一种直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设点Q 的坐标为(x 1,y 1),则 Ax By C y y x x B A A 11101000++=--=??? ??, ()≠, 把方程组作变形, A x x B y y Ax By C B x x A y y ()()()()()10100010100-+-=-++---=?? ? ,①② 把①,②两边分别平方后相加,得 ()()()()A B x x B A y y 2210222102+-++- =++()Ax By C 002 , 所以, ()()()x x y y Ax By C A B 102 102 00222 -+-=+++, 所以, d x x y y =-+-()()102102 = +++|| Ax By C A B 0022 此公式还可以用向量的有关知识推导,介绍如下: 设,、,是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则P x y P x y l 111222()() Ax By C Ax By C 112 200++=++=?? ?③④ 把③、④两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减,得 A x x B y y ()()12120-+-=, 由向量的数量积的知识,知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公式的导出 设点0:),(000=++C By Ax l y x P 为已知直线外一点,如何求它到该直线的距离? 解:设过点的到点,垂足为垂直的直线为且与已知直线l P y x D l l P 0/0),,( .0D P d d =,则距离为 2 02022000220002 200222002000000/)()() ()(;00, 0), (; ,0/y y x x d B A C By Ax B y y B A C By Ax A x x B A BC ABx y A y B A AC ABy x B x Bx Ay Ay Bx C By Ax Bx Ay Ay Bx x x A B y y A B k l l B A k C By Ax l l -+-= ∴+++-=-+++-=-∴+--=+--=???=-+-=++=-+--=-=⊥- =?=++, ,,得:,,由即,代入点斜式,得:,所以,又因为由

. )()()(22002 22 002 220022200B A C By Ax B A C By Ax B A C By Ax B B A C By Ax A +++=+++= ?? ? ???+++-+??????+++-= 即,直线外一已知点0P 到已知直线l 的距离公式为: .2 2 00B A C By Ax d +++= 二、公式的应用 (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1、)到下列直线的距离:,(求点21-P ⑴ 0543=+-y x ; ⑵ 53=x ; ⑶ .1-=y 分析: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应该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解 ⑴式,得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 : .5 6 )4(35 24)1(32 2=-++?--?= d ⑵,得: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053=-x 式,得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 .3 8 035 20)1(32 2=+-?+-?= d ⑶,得: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01=+y 式,得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 .31 01 21)1(02 2 =++?+-?= d 评析:当已知直线与x(或y)轴平行时,用几何意义来解会更简洁.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的分析: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平面解析几何》 第一章最后一节内容,是在研究了平面内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第一章的终点部分,又是第二章解决一些轨迹问题的基础,同时,这节课也是培养学生迁移,联想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好素材。 2、学生的分析:学生刚学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处理一些 简单问题上有了一个明显的认识,但在较复杂的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所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很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依据教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确定) (1)知识目标:A: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B: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 形结合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手法,进行数学的美学教育,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迁移,联想,创新思维,找出证明途径。 五、教学关键: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内在动机外 显行为化。

六、教法分析:(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1、教师必须抛弃过去的那种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 式,在教学中启发引导,迁移联想,构建模型。由于本节内容为第一章最后一节内容,学生对点、线、线线关系均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因此改变传统的求证方法,以引导思路为主,让学生边探索,边发现,最后证明距离公式。 2、多媒体教学,使整个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 3、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 六、学习方法分析: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做,大胆猜,严格证,勤钻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思”,“思” 有所“得”,最终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 七、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 ①平面内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演示(设计意图:通过简明的情景设置为本节作好 知识的铺垫与图形准备) 2、演示启发: 由复习可知,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那么怎样用解析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呢?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湖南省 黄爱民 赵长春 已知点 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 ,由 'l l ⊥可知 'l 的斜率为 B A ' l ∴的方程:00()B y y x x A -= -与l 联立方程组 解得交点2 2 000022 22 (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2 2 2 2 2 0000002 2 2 2 2 2 2 2 00002 2 2 22 2 2 2 2 0000002 22 2 2 22 2 ||( )( ) ()( ) () () () () () B x ABy AC A y ABx BC PQ x y A B A B A x ABy AC B y ABx BC A B A B A Ax By C B Ax By C Ax By C A B A B A B ----=-+-++------=+++++++++= + = ++ +|PQ ∴= 二、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 (,)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2 2 2 2 002 2 2 2 2 2 2 2 00002 2 00002 2 0000()[()()] ()B ()()B ()[()B()][()B()] [()B()](B )(B 0)A B x x y y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 等式:222222 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B | B 0,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 Ax By C d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过点P 作PM ∥ y 轴交l 于M x x 3 图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已知点 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 ,由 'l l ⊥可知 'l 的斜率为 B A 解得交点22 00002222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2222 2 0000002222222200002222 22222000000222222 22||()()()() ()()()()()B x ABy AC A y ABx BC PQ x y A B A B A x ABy AC B y ABx B C A B A B A Ax By C B Ax By C Ax By C A B A B A B ----=-+-++------=+++++++++=+=++ +|PQ ∴= 二、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 (,)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22220022222222000022 0000220000()[()()] ()B ()()B ()[()B()][()B()][()B()](B )(B 0)A B x x y y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等式:222222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B 0,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过点P 作PM ∥ y 轴交l 于M 11(,) x y 显然 10 x x =所以 01A x y b +=- 00 0|||||| A x C A x B y C P M y B B +++∴=+ = x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七种推导方法 已知点 00(,)P x y 直线:0(0,0)l Ax By C A B ++=≠≠求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因为特殊直线很容易求距离,这里只讨论一般直线) 一、 定义法 证:根据定义,点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如图1, 设点P 到直线l 的垂线为 'l ,垂足为Q ,由 'l l ⊥可知 'l 的斜率为 B A 'l ∴的方程:00()B y y x x A -= -与l 联立方程组 解得交点2200002222 ( ,)B x ABy AC A y ABx BC Q A B A B ----++ 222 2 2 00000022222222 000022222222200000022222222 ||()()()()()()()()()B x ABy AC A y ABx BC PQ x y A B A B A x ABy AC B y ABx B C A B A B A Ax By C B Ax By C Ax By C A B A B A B ----=-+-++------=+++++++++=+= ++ +|PQ ∴=二、 函数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在l 上取任意点 (,)Q x y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有,为了利用条件0Ax By C ++=上式变形一下,配凑系数处理得: 22220022222222000022 0000220000()[()()] ()B ()()B ()[()B()][()B()][()B()](B )(B 0)A B x x y y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 y y x x A x x y y Ax y C 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三、不等式法 证:点P 到直线 l 上任意一点Q (,)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由柯西不等式: 222222000000()[()()][()B()](B )A B x x y y A x x y y Ax y C +-+-≥-+-=++ B 0,Ax y C ++=≥ 当且仅当00()B A y y x -=-(x ) 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 四、转化法 证:设直线 l 的倾斜角为 α过点P 作PM ∥ y 轴交l 于M 11(,) x y 显然 10 x x =所以 01A x y b +=- 00 0|||||| A x C A x B y C P M y B B +++∴=+ = x

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面点到直线距离 点(x0, y0),直线:A*x+B*y+C=0,距离d。 d=|A*x0+B*y0+C|/√(A*A+B*B) 空间点到平面距离 点(x0, y0, z0),平面:A*x+B*y+C*z+D=0,距离d。 d=|A*x0+B*y0+C*z0+D|/√(A*A+B*B+C*C) 空间点到直线距离 点(x0, y0, z0),直线L(点向式参数方程): (x-x l)/m=(y-y l)/n=(z-z l)/p=t。(1) 式(1)的注释:点(x l, y l, z l)是直线上已知的一点,向量(m, n, p)为直线的方向向量,t为参数方程的参数。 空间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两个平面方程联立)转换为点向式方程的方法,请参考《高等数学》空间几何部分。 设点(x0, y0, z0)到直线L的垂点坐标为(x c, y c, z c)。因为垂点在直线上,所以有: (x c-x l)/m=(y c-y l)/n=(z c-z l)/p=t (2) 式(2)可变形为: x c=m*t+x l, y c=n*t+y l, z c=p*t+z l. (3) 且有垂线方向向量(x0-x c, y0-y c, z0-z c)和直线方向向量(m, n, p)的数量积等于0,即:

m*(x0-x c)+n*(y0-y c)+p*(z0-z c)=0 (4) 把式(3)代入式(4),可消去未知数“x c, y c, z c”,得到t的表达式:t=[m*(x0-x l)+n*(y0-y l)+p*(z0-z l)]/(m*m+n*n+p*p) (5) 点(x0, y0, z0)到直线的距离d就是该点和垂点(x c, y c, z c)的距离: d=√[(x0-x c)^2+(y0-y c)^2+(z0-z c)^2] (6) 其中x c, y c, z c可以用式(3)和式(5)代入消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