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一般课文的常规,提出识字的一般要求。 2、认识12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去、里”,并能将中国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区别开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流得地朗读课文,并感受童谣中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喜欢,下面老师画一幅画,同学们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抽生说)引出生说出四五家房子,并解释“烟村”,把两个生字贴在黑板上;说出六七座小亭了,引出亭台,贴在黑板上;还有各种花,贴上花。 接着老师把画意说出来,仔细听:“不远处大约二三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样的美景,你喜欢吗? ●二、读书

1、同学们,有一首小童谣描写了这幅画上的内容,猜猜这首歌谣藏在哪里?(生猜) 师:是呀,就在我们的课本上,同学们记住了,书是我们学习上最好的小帮手,里面还有好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爱看书的好学生。下面我们打开课本41页,请同学们看最上面的三个字“识字一”就是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认识字了。下面的“1、一去二三里”是课题,大声读课题,板书课题,讲解“一”的变调。 2、接下来,我闪要读书了,告诉老师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生说)师:对,可以借助拼音帽子,也可在学校问老师同学,在家里问爸爸妈妈。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用小手指指着自由读书。 3、好老师想看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抽生读书。 4、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想把小童谣写在黑板上,第一句是什么?(板书);第二三四句有不认识的字,引导学生自已找出这些字贴在黑板上,以求巩固,并加深记忆。 5、是呀,同学们贴的字是挺难的,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重新看一下。 6、看到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读,给老师机会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端好认真听老师读,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7、你能像老师这样读书吗?(指导学生带有一定的语气读书)请跟老师读。 8、同学们读得太棒了,生字娃娃也跑出来了,你还认得他们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doc

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在齐读)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XX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 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 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案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案文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 学设计1(教案文本) 【教学设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

小学一年级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一去二三里 一年级(2)班 2011.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识字(一)的第一课。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十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二、三”。认识笔画横。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朗读诗歌。 难点: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生字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你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我们看看谁的本领最大。 2、点击课件,出示:sān wǔ yī liù bāshí sì qī jiǔ。 3、指名读音节,看谁拼得最准,最快。 [设计意图:展示自己学习的本领,体会成功感,让孩子满怀信心地学习新知识] 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1、师:你们学得这么棒,我要奖励你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到一个小山村去看一看,我们一起出发吧。 2、学生欣赏美理应,谈自己的想法。 3、师: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4、学生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读。 5、指名读,学生评议、正音。 6、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学生指名读、齐读。 Yī qùèr sān lǐ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 7、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古诗中都写了哪些美景。 过渡:这样的美景,古诗是怎样将它的美丽写出来的呢? 三、借助画面,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读诗,找出自己读诗时看见了哪些景物。 2、学生说一说自己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随机出示相应诗句的课件,训练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的就是:“八九十枝花”中写了花。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会读书,理解了内容。当学生说不出“亭台”和“烟村”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找找亭台,找找烟村,教师要适时引导。 总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么美丽的地方,离我们不太远,诗中说——(生接读)就是走二三里路就到了。

古诗一去二三里

古诗:一去二三里 目标: 1、感受古诗表现的意境美. 2、能发现五言诗的特点并大声朗诵古诗。 3、能寻找出古诗中蕴含的数字秘密。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朗诵一些古诗。 2、物质准备:《幼儿用书》P1、磁带。 过程: 一、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能朗诵出古诗的韵味。 二、引导幼儿发现古诗的特点。 用符号记录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五言古诗的特点。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符号分别记录这首古诗有几句?每句有几字? 如:~~~~~ ~~~~~ ~~~~~ ~~~~~ (四句) XXXXX(每句有五个字) 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听录音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2.闭眼欣赏,鼓励幼儿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中的意境。 3.结合《幼儿用书》P1的画面欣赏古诗 问: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4.幼儿跟录音朗诵,鼓励他们发现古诗中的数字秘密。 问:你发现古诗中藏着哪些数字秘密? 四.幼儿朗诵古诗 1.要求幼儿发准字音:村、四、亭、座、十、枝。 2.鼓励幼儿用手指表示数字的动作来记忆古诗内容。 3.幼儿分组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朗诵古诗 每组幼儿一人朗诵一句,四句朗诵完,第五个人又重复朗诵古诗的第

一句。 比比哪一组朗诵古诗的遍数最多。 4.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朗诵古诗,注意引导幼儿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学习更多的古诗,在语言角开展“诗歌朗诵会”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2.在《幼儿用书》上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散文:风筝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拟人化描述风筝的有趣。 2.能根据散文内容回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理解散文中的想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注意句与句间的停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放风筝,注意观察风筝满天飞的情景。2.《幼儿用书》P2 3.优美的乐曲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风筝飞上天时象什么? 要求幼儿正确使用比喻句,而对幼儿想象的内容不加限制。 二.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有趣。 1.老师朗诵散文。 问:散文把风筝描述成什么了? 2.重点欣赏散文的第二段。 问:风筝娃娃在天空中干什么? 请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说说风筝娃娃是怎样玩的?

人教版一年级课文《一去二三里》公开课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图中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一)自主识字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它吗?(拿着班牌)班牌上写着什么字?你发现了什 么?(生1:上面写着一。生2:两个一不一样,一个是数字1,一个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一。)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认识我们祖国的文字,它们叫--- 汉字。 2、你还认识了哪些表示数字的汉字?怎么认识的?(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表 示数字的汉字,如教室里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房间里的日历等。) 同小朋友们一起找一找吧!师:课后双横线中的字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认识的。 师:会借助拼音认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问大人认识的。 生:我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师:看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用到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把这几个字圈出来。 (师在黑板上示范用圆圈圈出生字) (二)初读课文 1、引入童谣: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他忽然想把小山村的美丽编成童谣,于是他把从一到十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这样一首诗。 谁来读一读这首童谣的题目?(指生读)(师:真厉害,这里的“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请全班小朋友齐读课题。) 2、老师范读: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读,不会读的字要特别注意。 3、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宝宝,自己试着读一读,边读的时候边把这些红色的字圈起来, (指生读)现在,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为大家读一读这首童谣。谁想当第一个小勇士? (三)指导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桶溪小学金粒粒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一去二三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 随县柳林镇第二小学宋克秀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Examples of one to two or three li teaching plan 编订:JinTai College

一去二三里教学教案示例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复习导入 1.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朋友。 今天让我们带上这些拼音朋友离开拼音王国,朝生字王国的方向出发,去认识更过朋友,请各组坐上自己的火车,比比哪一辆火车开得快。 2.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全部的.拼音。 二、观察画图揭示课题 1.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汉字王国的大门了,哇!这里真美丽。(出示本课挂图) 大家看到什么了?谁来当当导游,把这里美丽的景色介 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后,说说景色) 2.这里还有一首童谣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一起去认识它。 a.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试读童谣。

b.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 c.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d.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在拼音和朋友的帮助下认识的? 三、教学生字 1.我们一起去认识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重点引读四、十、三) 2.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小组讨论一下要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 3.汉字朋友其大家去他们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去吧。瞧!车来了,我们把汉字朋友送上车(出示画有汽车的图案,在上面打上方格,让学生根据童谣给生字安排位子。)4.解释“里”在童谣中的意思。 5.路上的景色很美,大家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6.终于到了汉字朋友的家了,但是他们在路上跟老师说,他们想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所以他们要考考大家,大门有一个机关,只有通过才可以进去。(出示转盘:上面标有

一年级教案-一去二三里

一年级教案: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9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10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识记汉字,并在田字格中将汉字写正确,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通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读懂儿歌,体会意境。 3、认识三种基本笔画和15个汉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汉语拼音 1、出示:yīsìwǔshízhī (1)指名认读。 (2)说说它们是什么音节?(师提示:整体认读音节不可拼读) (3)齐读。 2、出示:èr-rèshān-sāntíng-tǐng (1)指名认读,会读哪一组就读哪一组。 (2)指名读,试着将三组都读准。 (3)齐读。 二、新授 (一)导入 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了。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插图及课文。 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思考: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从远到近画了哪些景物? 3、多么美的地方呀,刚才老师给大家读的这首童谣,就是描写这里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也来把这首童谣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一行,谁来模仿老师的样子把第一行读好! 师:一眼望去,小山村并不远!只有两三里路。简要讲解一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 》教案_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课前准备: 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扬:你看得真仔细。 2、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去认识这十个生字,它们还介绍两个汉字朋友给我们,请大家翻开书本44页,齐读课题。 3 、观察图画:

(1)师:李老师带来一幅画,请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黄昏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有一座座亭台,山里住着几户人家,路旁,树上长着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赶着回家吃饭,看到这样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啊,这儿真美。 (2)师:小朋友,你认为哪里的景色美呢? (3)师: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童谣。(师范读) (4)问:你会读吗?(指名读)表扬: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明,读书又响亮。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好吗?读得真棒,表扬自己。 (5)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请跟自己的同桌说悄悄话,读一读这首诗。(唱:123) (6)师:现在,我们来比赛读书,看谁拿的红苹果大? (拿出人像)这是男同学,这是女同学。谁先来? 4、认识生字。

(1)师:这节课,我们要认识12个生字,它们藏在诗歌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帮帮老师。(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我们借助拼音来读读这些字。 (3)师:现在,大家把你自己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认一认这些字。(唱:123) (4)师:我们来一个男女识字大赛好吗?谁认识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这下面。(表扬) 5、我会画。 师:我们比赛完了,你想不想画画?拿出你的图纸,给生字找出相应的音节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表扬: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画画的天才。) 6、我会唱。 (1)师:正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有一群打篮球的男孩子来跟我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_11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简说: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他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的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他。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果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 1、听歌和同桌一起做拍手歌。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请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 师引导学生用上近处、路边、不远处、山里这些词把话说完整。 师: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作家还把这幅图编了一首童谣呢?题目叫一去二三里。齐读。 2、你发现什么? 生:发现一是一横,二是二横,三是三横。 生:我发现一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去和里你有办法记住它吗? 生:土加…… 3、师教他们记。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认识题目了,我们一起读题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去二三里》,请同学们翻到44页。 二、先学后教 师口述自学目标 ①、同桌一起圈生字,一起把生字读三遍。 ②、同桌相互,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1、师出示生字,生交流

2、齐读两遍。 3、哪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 4、师指导学六、十、八(和入对比) 5、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6、开火车读,愿意组词、说话的同学更棒。 7、练读《四和十》的儿歌。 8、语数对照读。 9、玩摘苹果游戏。 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生字朋友,真了不起,生字朋友跑回文中了,你还会读吗? 自学要求:同桌一起把课文读两遍,读不到的字借助拼音来读。 学生读书。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生试读。纠错。 1、生再读。 2、师范读,读出节奏。 3、生仿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好样的,很快就会读童谣了。其实每句话就对应着一幅图,每幅图也就是一句童谣,请看图,聪明的孩子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5、出图对内容式读。 2、你来读一读。 师:你只读出了三座房子,谁还能读出更多的房子? ……一句一句读出感情。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送给你们数字儿歌。 1、师教读。 2、齐读。 师:小朋友们,其实有很多东西能用数字表示,请看。 3、出示图填一填。 师:你能看看我们的教室,用上我们今天学得十个生字。 生:六扇窗子。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理解笔画“一”。 2、学生能想像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背诵童谣。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会数数吗?咱们一起从1数到10吧! 2、读课题,并理解题目中的“去”和“里”。 二、圈画生字,读通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自己读这首童谣,注意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童谣。 2、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你有理解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理 解的? 3、做游戏,在童谣中找到这些生字宝宝。把它们圈出来。 4、大家一起把圈起来的生字读一读。 5、同桌互相读生字。 6、开火车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7、比一比,读一读,没有拼音的生字。特别是读准“四“和”十” 8、分别给“里”和“去”组词。 9、找朋友游戏。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

数字:1、2、3、4、5、6、7、8、9、10 10、读童谣 三、再读感知,理解诗意 1、老师示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画面 2、学生评价 3、老师指导读 4、学生练习读 5、学生看插图。理解“烟村”和“亭台”的意思。 老师讲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童谣。 6、总结谈话 四、快乐游戏,背诵童谣 五、拓展延伸 1、清朝郑板桥的诗《咏雪诗》。读一读,想一想,当时的景象。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2、填一填 一()亭子一()花一()话 3、齐读数字成语。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十全十美、九牛二虎 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四面八方、三年五载六、布置作业:1、读三遍课后横线中的生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王莉)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百兴中心学校王莉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本课是继汉语拼音之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课识字课,课文由一首儿歌和两幅插图组成,儿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而且巧妙地把一至十这十个数字镶嵌在儿歌中,富有情趣,读来琅琅上口。第一幅插图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儿歌的意境。第二插图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认识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学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从“一到十”十个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在数学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这节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积累,借助汉语拼音和数的认识学习生字,利用图画学习儿歌和生字。 【教学理念】 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编写图文并茂,体裁利于朗读的特点,从观察入手,从朗读中寻求突破。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识字效果,提高识字效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 (第一课时) 何红霞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读准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文中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交流 3、导入古诗:这里有一首古诗,把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写出来了,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二、识字 1、说一说: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2、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3、想一想: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4、小结方法。 5、合作自读课文 师:那这样,你们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好吗? 6、考考你: 出示生字,读生字 (1)指名读(先拼后读,正音),跟读。 (2)齐读(直呼)——开火车读。 (3)找朋友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或者听过这几个字?(“一”、“去”、“里”)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用的? 7、游戏: A、数数 B、加减游戏 8、认一认 师:听着你们读得这么好,玩得这么开心,有几个字宝宝可着急了,大家来,喊喊他们的名字。 (烟村、亭台)在图上找一找。 三、读文 1、认识了字宝宝,老师要求你们读一读课文,能行吗? 小组内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师: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这首诗把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写出来了,而且很有趣,20个字里面就有10个是数字,同学们喜不喜欢这首诗?背一背这首诗。 3、讲故事:《郑板桥送衣食》。 四、拓展 1、这位知县不仅心肠好,他还会作诗呢!老师这里就有他的一首数字诗,同学们想不想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郑板桥《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2、词语积累 我来读一读,记一记下面这些带有数字的词: 一日千里三心二意三三两两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自读——读你喜欢的词语——教读 五、作业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笔画“一(横)”、“|(竖)”,学会写生字“一”、“二”、“三”。 教学过程: 1.小组交流学会了哪几个生字? 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检测大家学生字的情况。 2.学习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 多媒体依次出现“一(横)”、“|(竖)”,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 “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 (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二” (1)让学生说说“二”由几笔组成,并说说这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长短的不同。 (2)学生尝试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示范,指出学生书写时的共性问题。 “三” (1)小组讨论,说说该怎么写。 (2)学生交流,教师在投影上示范(提醒学生注意三横的不同写法) “十” (1)说说由哪两个笔画组成。 (2)独立探究,尝试练习。

小学语文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一)激趣导入 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古诗 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 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 5、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交流感受 7、课间操 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 游戏: (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朋友,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学生移动鼠标在计算机中完成) (2)找朋友:带着数字头饰的小朋友站在台上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相应生字卡片的小朋友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大家齐读。 (3)用攀高峰:认读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还会说一(二、 三、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 3、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