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今天小雅WTT给大家分享一些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怎么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谋篇布局,如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报纸体:“我们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洽谈会负责人7月10日对我们说。

电视体:7月10号,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兴。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二、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电视新闻片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项链,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钱。如何拉好这根“金线”?这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记者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则写成单纯的解“像”文章,说说事物发生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这样处理,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有多少。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如何处理这一“遗憾”自然而然地摆在文字记者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

态。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诸如过去的、未来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如政府部门的公告、科学技术成果、党的重大决策等,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例如《我县基本完成晚造插秧任务》:

我县各地抓紧备耕,立秋前后大部分秧苗已插完,并迅速转入田管阶段。据悉,Ⅱ优3550、协优3550、华优86等优质高产常规良种占了晚造总面积的4成多,抛秧面积近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亩。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三、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新闻要求准确、快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电视新闻更是如此。因而,有些记者急于求成,对一般消息的处理容易出现程序化、模式化,如会议消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门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会议、提出了什么要求、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员几方面撰稿,活动消息又常常按照某某单位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主题活动、结果如何几个要点组稿。

然而,我们应当知道,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只是传声筒或放录机这么简单,它的权威性在于,它所体现的意识永远高于社会大众平均意识,经它传播的事实和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引导和教化作用,这也正是新闻传媒的立足点和生命力之所在。电视新闻的画面由于受到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评论的功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看电视新闻图像,对

新闻的印象比较肤浅,而文字语言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评论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图像未能表达之不足,起着代替图像完成综合分析评论新闻事件的任务,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占路为市交通混乱--县城市容和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据了解,每晚11点半左右,长廊两岸还成了摊点大摆酒席的“好地方”。粗略统计,两岸长廊景点周围布满大大小小摊点有89处,其中小炒、夜宵的摊档就有35处之多。有人说,在长廊景点饮酒赏月,乐在其中。然而,一夜过后,留给人们的是一串串的思考: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有的人为了赚钱而不顾公共环境和交通秩序;又有的人口口声声埋怨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但自己又在不断地糟蹋公共环境和破坏交通秩序,制造脏乱差现象文稿在综合有关材料之后,提出了一连串的让人深思的话题,旨在唤起人们重视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井然的交通秩序。这样的议论,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提高摄像技巧之外,还应在文字方面下点功夫,使播出的新闻有一定的深度。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 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分析

新闻稿件的写作 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好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各项成果,以此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树立起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外在形象。也以此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全县而言,通过新闻宣传,可以让大家了解前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我们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确我们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政策措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前郭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愿意到前郭投资兴业。(谈一下自己在新闻科工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写新闻稿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这就需要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那么新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报道点子就在上级部门、本单位的简报、文件、工作安排、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中。(举例)即使你生活在不太大的天地里,也可以抓到不少好点子,收集到好线索,写出好新闻。(引出主题) 新闻稿件写作 1、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党委开展的某项学习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

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再举一例,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举例:梨花节、贡果节、西瓜节、查干花)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举例: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单位指定的相应政策)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关注的焦点。(举例:三到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是眉题(也称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当然也有三者俱备的,但现在用得不多。比如:(眉题)引资金,上项目,扩增量,活存量(主题)前郭再造工

电视新闻广播稿范文

电视新闻广播稿范文 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

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2、第二段解说词介绍日食的过程、引用背景材料介绍日食的原理,与模拟动画、录像资料、各地不同日食的录像相呼应; 3、第三段是记者在飞机上的报道,声音与机上能看到的壮丽景色、飞机现场音响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第八节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魏俊宝 电视新闻写作是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不仅仅是对画面语言起解说、补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画面有着串联、提示、丰富的意义,使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有机结合,并延伸和深化画面内容,从而拓展视觉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画面,加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度。 因此,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重视并提高文稿写作水平,克服电视新闻只要画面摄制好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的结构方式,决定了解说词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文稿。它有自己的特性和写作规则。 它的特性具体在两个方面:⑴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伴而行的。解说词塑造形象的手段不能仅凭语言自身独立完成,而是要根据电视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表现手段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不能离开画面而独立存在的,它缺乏独立性。所以,解说词的优劣,不能简单从文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好坏来评价,最重要的是在于其他表现元素的配合协调。(2)解说词是用来播讲的。它是有声语言的方式诉诸观众的听觉感官。因此,它应该同广播文稿一样具有有声语言的特点。 45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为看而写 “为看而写”是指要充分考虑到画面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 表现元素,也就是常说的“本”,要注意解说词与电视新闻其他表现元素尤其是与画面之间的配合关系。“为看而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说要紧密配合画面,以加强“看”的效果。 解说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 待画面无法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解说与画面形式一种呼应,一种默契,不仅解说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而且画面内容也依赖解说得以丰富和延伸,两者紧密交织,互相融通,最终完成对形象的塑造。千万不要造成“声画两张皮”的现象。 其一,解说词直接解说画面,补充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使画面更精确,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有价值信息。 其二,解说词根据主要的需要,提炼画面含义,发掘画面内涵,升华画面内容,既加强了画面的力度又深化了主题。 2、解说词要简洁凝练,为观众腾出理解和思考画面的 余地。 电视新闻以简约为审美标准之一,解说词写作更是如此。解说词是和电视画面互相配合使用的语言。画面强烈的现场感和色彩多变的特点,使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在对解说词注意力相对下降的情 46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 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

电视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及表现技巧

一、以具体形象的事实说话,要做到用具体形象的事实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枯燥的数字,力求观众听得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多用事实说话,少用抽象语言。 二、电视新闻要写的精悍短小,篇幅短,段落短,语句短。电视新闻稿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0字,最长不超过500字,关键是电视新闻报道主题集中,每个段落的文字不要过长,要做到每个段落只写一个中心意思。在表述这个中心时,要选用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文字要精练,简洁,不拖泥带水。 三、电视新闻稿的语句必须简短有力,每句话不能过长,文字不能过多。句子过长,观众听起来会很吃力,同时,句子简短,要少用形容词、副词、动词。四、电视新闻应该通俗易懂。因为电视新闻稍纵即逝,转瞬就过,文稿写作力求做到口语化,要把观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的把事实和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之已于接受和理解。 如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难圆绿色梦》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表现出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 1、徐治民老人在得知园子塔拉的树木被村民大肆砍伐的消息之后,悲愤痛苦的面部表情(特写,画面细节)——该镜头表现了徐治民对于园子塔拉及其一草一木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于林木被滥伐之事的痛惜之情; 2、徐治民弯腰屈背、手扶墙壁、步履蹒跚的动作(特写,动作细节)——表现了徐治民老人不顾年老体衰,执意要到园子塔拉现场去看一看的急切心情,进一步刻画了他对于园子塔拉的特殊感情; 3、一群山羊在园子塔拉啃吃枝叶的情景(小全景,画面细节)——该镜头没有铺设解说词,形成静默,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园子塔拉被毁的惨状和无政府主义状态; 4、徐治民老人乘车来到园子塔拉后,从车窗里往外看园子塔拉大批林木倒伏在地的破败景象(近景,画面细节)——以白描手法,通过车里老人的近景、车外景象的全景反复组接,形成平行蒙太奇,映现老人难以名状的心理活动; 5、徐治民老人瘫坐在被高才砍伐的树王的残桩面前,用拐杖清理残桩上沙尘的镜头(特写,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表现徐治民对于树王被砍的痛惜、悲愤和无奈之情,反衬了高才等人的无知和可耻; 6、园子塔拉沙尘弥漫、风声凄厉的镜头(全景,声音细节)——表现了园子塔拉恶劣的生存环境;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

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

广播新闻稿格式范文

广播新闻稿格式范文 广播新闻的写作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这是广播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学写广播新闻,必须弄清这些部分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一、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但是,由于它是给听众听的,故从听的需要出发,也有其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是: 1、广播新闻的导语要以最简洁、最生动的文字,概述整篇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一下子把听众“钩住”。广播新闻的导语不能像报纸新闻的导语那样写得过于抽象或过于具体,而应像报纸新闻的标题那样,着眼于用最精练的文字,概述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既不过于虚,又不过于实,而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以虚带实,以实补虚。 2、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 3、广播新闻的导语,最好用单句,即采用主语、谓语加宾语的句式,少用或不用复合句,不用倒装句。上面,我们简要地谈了广播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广播新闻中,哪几类导语用得最多呢? (1)概括式导语:亦称为叙述式、提要式导语。这种导语采用叙述的方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给听众以“听觉先导”比较适合于听。

(2)结论式导语:这种导语的句型和结构比较简单,干净利落。 同时,这类导语有事实,有结论,听众不费思索,就能抓住要领, 比较适合于收听。 (3)提问式导语:这类导语可以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主题,便于使 听众掌握重点,容易引起听众关注。 (4)描述式导语:这种导语的特点是:先对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 或新闻事件本身的某个侧面进行必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引起听 众兴趣,然后再揭示新闻事实。广播新闻的导语,除了上面提到的 四种外,还有引语式,对比式等多种,这里就不列举了。 二、主体广播新闻的主体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详细阐述导语中交待的新闻事实,使之具体化。即导语只概括最重要的事实———主体部分,进而详细地展开新闻事实。第二,报道主要的新闻事实。有些新闻为了吸引听众,运用描写式开头,一般不一定点出主要新闻事实,也不概括交代全篇的基本事实,只起了“引路”作用。把听众引入正题。其主要的新闻事实,须在 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第三,对导语进行解释和说明。有些新闻, 特别是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新闻,最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放在 导语中交代,主体部分不再交代最新事实,只是交代有关背景材料,对导语进行解释、说明。那么如何写好新闻主体呢?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而不能游离于导语 之外。第二,选取典型的材料,说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新 闻主体的选材是否典型,是否有分量,直接决定新闻导语中提出的 观点和结论是否能站住脚、能否服人。第三,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主体部分由于内容丰富,材料多,需要认真构思,精心 安排。要认真消化材料,提炼观点,并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观 点和材料进行归纳、排队,再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联系或时间顺序,有观点、有材料、有条不紊地写来,不能东拉西扯,杂乱无章。第四,文字表述要简洁,力求言简意明,切忌啰嗦冗长。 三、背景新闻背景在整篇新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一、新闻的有关概念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

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策划方案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a117720974.html,)/文秘写作/策划方案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标题: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

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电视内容是由画面和解说词两部分组成的。解说词的写作要适应声画合一的意境,从构思、行文,到表现形式,这都有别于一般的文体写作。除了要考虑电视的特点,进行整体构思,发挥解说词应有作用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要求 受众接收电视新闻信息全靠“看”和“听”来实现。要完整、准确地接收电视新闻信息,就必须“看”懂和“听”懂。电视新闻解说词的主要使命是解释、说明、补充图像,开拓图像深度,在电视新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1.多用口语化语言,少用书面语或文言词 电视新闻具有瞬间性和易逝性,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解说词就要写得通俗易懂,因此要尽量少用书面语言和文言词语。而要力求做到语言的生活化和口语化,充分吸收群众口语中生动、活泼、流畅的成分。当把书面语言用在电视新闻解说词中“说”给受众听,文化水平不高或没有文化的受众就可能听不懂。同样文言词语或半文半白的词语,例如乃、换言之、曾几何时等等,虽有内涵丰富、表意深刻的特点,但不便于听后马上理解。因此,在撰写电视新闻解说词时,我们应将这些半文半白的词语改为就是、换句话说、不知什么时候这类通俗易懂的解说,让受众能理解新闻内容,达到传播的目的。 2.多用双音词和多音节词 单音词由于只有一个音节,读起来声音短促,不够响亮,很容易一晃而过,受众听不清楚;单音词表达的意思也没有双音词清楚,也不符合我们日常的口语习惯。所以,应尽量少用单音词。

改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声波留得长一些,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深一些。如因、能、但等等。在撰写电视新闻解说词时,一般应将这些单音词改为因为、能够、但是等双音词或多音节的词。 3.多选用响亮的字眼 为了使解说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要尽量将读音不够响亮的字换成读音响亮的字,使观众尽可能听得舒服明白。汉字中有两类字声音响亮:一是开口度大的字,就是以拼音字母a、i、o、y为主要元音的字;另一类是平声字,即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声,平声字说起来能拉长声音送得远,且比较洪亮。通俗地讲,多选用说话时嘴张得大的字。譬如,将立即、气候换成马上、天气等,多用响亮的字,增加语言美感,听着顺耳,感染力强,传播效果更好。 4.少用数字 关于经济发展、政府预算、消费支出的电视新闻报道,没有数字就不能说明问题,但数字多了就会把受众搞糊涂。一连串的数字有多少受众听一遍就能全记住呢?电视新闻本身就短,在有限的时间里,特别是数量较大,比较陌生的数量单位,受众更是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内容,这就需要对数字进形象化处理,增加一个参照系,来进一步说明。 5.解释专业术语 在新闻稿中,许多记者喜欢用专业术语让大多数观众看不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解释。根据专业术语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和本身内涵的复杂性解释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在新闻中不起重要作用、本身的内涵用一两句话或一个自然段就能解释清楚的,就在文中专业术语第一次出现之后接着进行解释;另一种是对在新闻中起重大作用且本身内涵用一两句话或一个自然段解释不清的专

电视新闻稿范文

范文1:事件报道: 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分析: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2、第二段解说词介绍日食的过程、引用背景材料介绍日食的原理,与模拟动画、 录像资料、各地不同日食的录像相呼应; 3、第三段是记者在飞机上的报道,声音与机上能看到的壮丽景色、飞机现场音响 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 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范文2:人物报道: “80后”交警孟昆玉:群众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导语)这几天,一位普通的年轻交警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见诸互联网,这位“民选”的“北京最帅交警”感动了许多人。 (解说)在搜索引擎输入“北京最帅交警”就能找到孟昆玉,他的十几段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网友们用“阳光、帅气”来形容他。 (解说)其实从警校毕业开始,小孟就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琢磨”,和平门路口左转弯待转信号灯只有10秒钟,每次只能停三四辆车。记者发现,小孟常把自己的站位让给车辆。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值勤时的小孟是个“分秒计较”的人,为此记者也给孟昆玉算了一笔账:一个信号灯周期,打手势25到30次。一个岗下来,同样枯燥的动作就要重复900 多次。而这个28岁的小伙子,已在这个路口风雨无阻地坚守了八年。 (解说)夜查是交警工作最苦的活,不仅要熬夜,还可能会面对酒后司机的种种

各类新闻稿范文

各类型稿件参考 (一)团支部立项、志愿活动 范文: 重温珍品档案感悟爱国情怀 ——2007 级档案学团日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及福建省档案馆建馆50 周年,9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档案馆主办、福建省博物院承办的“福建档案珍品展” 在博物院内的福建积翠园艺术馆拉开帷幕。借此机会,我院2007 级档案学团支部开展了以“重温珍品档案,感悟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团日活动。2007 级辅导员吴小英老师带领2007 级档案学专业、2006 级图书馆学专业的同学,以及部 分2009 级研究生前往参观学习。 在解说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许多档案珍品。此次展出的档案珍品,上起宋景元年下至建国初期,时间跨度近700 年,内容划分为清及 清以前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三个部分。在参观期间,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历史知识,就“福建事变档案”、“福建方言英语词典” 等档案和老师进行交流与讨论。与此同时,福建新闻频道、福建教育电视台、东南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此次福建档案珍品展从全省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遴选出了100 多组(件)档案珍品,从多个侧面反映了福建发展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通过此次活动,2007 级档案学的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档案的作用、档案的保护方法等专业知识,同时也对学生发扬档案专业事业以启迪。 (文/许婷)二)主题班会范文: 我与祖国共奋进

——记社会历史学院2007 级图书馆学专业的主题班会 为了加强同学的爱国意识,鼓励同学奋发学习,2009 年10 月14 日, 社会历史学院2007 级图书馆学专业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主题班会在声情并茂的朗 诵中拉开了序幕。主题班会主要由“集体记忆,中国年代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我知道” 、“红歌歌名猜猜猜” 、“回味红色电影” 、“给祖国母亲的祝福”五个环节组成。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回答知识问答题目;并有同学上台演唱《我的中国心》,博得了同学们掌声阵阵;经典的《地道战》让同学们回味无穷。班会即将接近尾声,伴着歌曲《我们是光荣的图书馆员》,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在回顾中深刻体会到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鼓励着同学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与时代一同前进。 (三)社团活动、比赛 范文: 社会历史学院举办英语风采大赛 魅力英语,精彩人生。2009 年10月31 日,由社会历史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2008 级学生会学习部、社团联合会英语俱乐部承办的英语风采大赛在致2-101 举行。留美回国的李昀老师以及我校外国语学院的梁丽娥、李思福、赵国繁、John 等几位老师受邀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学院的辅导员老师们出席了本次活动。一共有十支代表队参与了此次比赛。 此次比赛共分朗诵、歌曲、情景剧三个部分。大赛尚未开始,场上的各个方阵

2019年对新闻稿件的要求

2019年对新闻稿件的要求 对新闻稿件的要求有哪些要注意的呢?下面是分享的关于对新 闻稿件的要求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对新闻稿件的要求【1】 1.“新”闻重点: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式”。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

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4.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5.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新闻的写作技巧(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依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记者、通讯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

2020年民生类电视新闻稿范文

民生类电视新闻稿范文 长沙颐而康按摩医院针灸科走罐疗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___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意义下,当前社会中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服务类的新闻报道自然是一个重心。并且,新媒体如何站位新时代,创新意识,生产更多既自然生动,又贴近百姓富于生活气息的报道,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 红网摄影专题系列报道《民间推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xx年9月初,摄影记者陈杰和图片冯竞萱开始关注健康题材,并把目光关注到中医推拿这个点上。他们把光影的表达切入到一个传统领域,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还原人们现实生活,在细致入微的记录推介和交流互动中,让受众关注中医推拿、关注中华文化,进而从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治疗手法中受益。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医学瑰宝,是中国独有且富有珍贵价值的医学科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亚健康的泛滥,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话题也日渐关注。相关报道记者关注到这一现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走访长沙各大中医馆和推拿诊所,记录了

上百张照片,展示了针灸、推拿、拔罐等高超的中医技法。历时3个月拍摄的摄影专题系列报道《民间推拿》,以新媒体的方式推出的几位推拿界代表人物的原创内容采访,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让人们在惊叹中医神奇疗效的同时,看到了健康生活的希望。 《民间推拿》专题系列报道定位很精准。目标受众定位为普通老百姓,内容定位为健康服务,实用性强,生活气息浓郁。同时,系列报道树立“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报道后面的备注,方便观众线上线下互动,也便于记者及时掌握健康市场的最新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内容定位遵循“突出和坚持实用性原则”,注重科学性、可操作性,为人民群众传播健康受用的实用信息,传递浅显易懂的生活知识,深受群众欢迎。 《民间推拿》专题系列报道真正引人入胜之处,不在于话题的新颖,而在于报道自身渗透出的真挚人文关怀。作为身处亚健康的一线人员,网络媒体工作者以感同身受的初心和以身试道的勇气,细细寻访体验,将隐藏于市井间的传统技艺、能人高手挖掘出来,从治疗疾病,到调理康复,进而防病于未然,给予一系列完整的方案。整个采访报道过程对普通人的健康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着墨,充满了人文精神的渗透力。这种温情鲜活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契合了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也拉近了它与受众间最亲近的距离。

新闻稿写作要点和要求

麻辣空间新闻稿要求 注意:以下要求是衡量你稿件质量的标准,对于达不到下列要求的稿件,将施行扣分,甚至倒扣分。希望各位文化专员用心构思写作每一篇提交的稿件。 本标准自7月15日正式施行。 1、新闻稿件必须包含以下6点: ①事情发生的时间 比如7月12日或7月12日上午或7月12日上午10点整 ②发生的地点 比如在麻辣空间总部会议室 ③参加的人员 比如彩虹店全体家人或彩虹店管理组6人 ④参加人员所属的单位和岗位级别 比如介绍店长是要说:彩虹店店长胡前军或者彩虹店胡前军店长;服务组服务员xxx。 ⑤事情叙述需要叙述清楚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比如,开员工大会,除了写明会议流程,先谁讲话后谁讲话,更重要的是写出来他都讲了什么内容,尤其是他讲话内容的重点是什么,要让读者看到这条新闻稿之后,清楚这次会上都说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开这次会。 ⑥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效果以采访参与人员的感受的方式来体现 比如说文化专员采访一位参与的服务员,她说“这次员工大会让我更加明确地知道了这个月我们服务组的工作重点是推销新菜品,我要多学推销技巧,争取多拿提成。” 2、对新闻照片的要求 ①一张大全景照片。 以开会为例,大全景照片就是要照到整个会场,或者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②一张近景照片。 近距离拍摄到活动中某一个细节,比如举行活动中,某一位参与员工的近景照片。 ③一张特写照片。 只拍摄某一物品或人物的局部,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你想要表现的那一部分。比如特写一 双正在流泪的眼睛,只需拍摄眼部或者那张脸就可以了,不需要把整个人都拍下来,那样就 不能突出表现那双眼睛。

3、新闻稿类型 ①店面经营活动,比如新推菜品介绍,营销重点,员工大会 ②对顾客服务,比如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优秀员工表扬 ③店面促销、优惠活动,节日促销、优惠活动 ④店面文化活动,如员工关爱、旅游、生日聚会等 ⑤店面优秀班组或个人评选活动 ⑥员工技能评比竞赛或考核 4、对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求 ①稿件标题是否新颖,吸引眼球 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脸,一张漂亮的脸,能够瞬间吸引人多看一眼,很想继续再看下去。一个好的标题能够抓住人的眼球,引诱他继续读下去。 写好文章标题的技巧: 运用修辞。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减负还是加负》用反问;《少年壮志不言愁》引用诗歌;《自考之路通罗马》用借代(罗马借代成功)等。 用数学式。如《减负≠减副》、《8-1>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