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极简欧洲史简介

极简欧洲史简介

极简欧洲史简介
极简欧洲史简介

《极简欧洲史》简介

本书是澳大利亚一位大学老师约翰赫斯特的授课讲义,提纲挈领,要言不繁,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我更愿意把书名改为《欧洲文明发展脉络》,主要论述了欧洲公元1世纪到1800年的文明变迁。

古典欧洲文明的元素有三:希腊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和日耳曼蛮族化。作者依此线索,化繁就简,逻辑严密,言之有据,深具说服力。政治形态上,以罗马帝国的兴衰变异为主线,清晰展现了意大利、希腊、法国、英国、德国等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沿革和特点,与三因素说互相印证。

罗马国,希腊味。罗马长于军事、法律和治国,而科学文化艺术都源于希腊。希腊灵感:答案应该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说:唯有答案简单,才可能近乎正确。

日耳曼蛮族是战士文化,生活就是打仗。

基督教:唯一的神耶和华,代表绝对真理。这个世界是邪恶的,唯有耶稣能拯救人类。宗教和道德是统一的。当人们承认不只是犹太人才可以成为基督徒,犹太教就成了基督教。而希腊和罗马崇拜多神,神祇常有失德之事。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基督徒,363年另一位君主更禁止异教,基督教成为国教。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结:罗马帝国成为基督教的天下。这是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400年以后的事。日耳曼蛮族灭亡罗马帝国后,教皇与帝王平起平坐,造成第二个连结: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教会利用异教徒希腊高智解释和维护教义,最终走向融合,教会将罗马希腊的知识成就保存了下来。这是第三个连结。但入侵者目不识丁未能也不想成为最高统治者,于是日耳曼战士则化身为贵族,拥有军队和土地。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这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衍生出人权观念,是其价值核心,政府权利一开始就受到限制。政府不能为所欲为,商人有保障,这是欧洲经济起飞的关键。征服者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日尔曼蛮族支持基督教,这是第四个连结。这种组合维系了近1000年,从476年到1400年左右。

至1400年,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它的分裂始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学者承认教会的存在,但不承认是唯一的存在,欧洲社会开启了漫长的世俗化过程。古典意味着经典、最优,是种无法超越的精彩。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中世纪遭受的第二个重大冲击,直接攻击基督教会。基督教认为积德行善

是救赎的过程,而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罪孽太重,根本无法自我救赎,唯有崇信上帝,上帝就会让我们得救,这是上帝的做过的应许。圣经是唯一的权威,教会没有存在的必要。他把圣经译成德语,意味着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宗教。也就是说新教不断回望罗马教廷之前的基督教。

17世纪是现代科学的发轫期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被普遍接受,科学相信进步,不再回望,认为宗教是迷信。18世纪发端于法国的启蒙运动,目的是发挥理性,讲理性运用在政府、道德观念、神学和社会的改造上。教会和国王被认为是两大非理性的势力,但启蒙运动的领导人并不是民主主义者。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把国王和教会双双扫除,但却只带来了暴政和独裁。浪漫主义从此兴起,德意志再次回望与罗马和天主教融合前的日耳曼蛮族,他们不想用理性去控制情绪和激情,他们喜欢活力和拙朴,呐喊自由解放:甩掉所有规范,让我们活得简单、直接、自在。浪漫主义运动也催生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曾经是中世纪文明中心的教会,则一片空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不断削弱教会的权威。欧洲的宿命:分裂、撕扯、困惑。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减少了对希腊古典的尊敬,但古典情怀今犹在,体现在:

1、希腊古典哲学:BC4-5世纪苏格拉底问答法崇尚理性;柏拉图认为所见所感只是存在与另一个崇高灵魂界中完美形体的影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亚里士多德的思考理论三段论教会我们如何理性思考。

2、BC5世纪希伯克拉缇斯誓约仍是现代医生的行规。

3、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自然法的诞生。

以上是该书的主旨,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分六章进一步延伸论述了战争、民主、宗教、语言和民生5个方面的问题。

1、争战1000年,罗马帝国遭受的三次入侵。在西欧,日耳曼蛮族、古罗马和基督教熔为一炉,英格兰被日耳曼蛮族占领,后又回归基督;伊斯兰世界,基督教完全隐没,但希腊学术被保存下来,并传播到欧洲;十字军东征,历经400年,将穆斯林赶出欧洲;维京人横行欧洲200年。

2、民主

古希腊的直接式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政治和精英文化唇齿相依。古罗马政体:元老院、平民大会、执政官,共和而非民主。将所有的私人束缚、个人包袱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只以公众利益为念,罗马人称之为“共和国美德”,布鲁图斯就是典范。

由于高度依赖拥有土地和军队的臣民,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势必处于弱势地位领主和国王之间端赖个人的盟誓作为约束,所谓有国王的民主。17世纪中叶,英国处于克伦威尔的统治下,是没有国王的极权。

神职人员、贵族、平民分别从事祈祷、打仗、劳作,他们的地位不同。但同样地位的人贫富差距极大,因此地位并不等同于阶级。

英国威廉三世接受国会《权利法案》,才戴上王冠。从此,奠定了新教的法律地位,国会成为宪政体制的常设机构,只有国会同意,国王才能征税。史称光荣革命。

法国路易十六时期,三级议会被纳入平民议会,通过《人类与人民权利宣言》,它是现代民主的奠基文献,可是却引发一场不光彩的革命,雅各宾派成为一个独裁专制的革命党。

3、皇帝和教皇谁大?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最庞大的国际组织,可其力量不断被削弱,因为国王和地方的权力掮客,都想左右他们地盘内的主教人选。教皇和皇帝的斗争始终是僵持的局面,从来没有一方得到过完全的胜利。双方都承认对方有其存在的必要,争夺的只是相对权力,这是西罗马帝国区别与东罗马帝国的所在。拿破仑不是教徒,但他与教皇达成协定,承认天主教是法国多数人但并非所有人的宗教,中止了分裂和仇恨。教皇出席拿破仑的加冕仪式,但拿破仑却自己戴上了皇冠。

4、语言

罗马帝国境内,以现在的塞尔维亚为界,西边是拉丁语,东边是希腊语。罗马没有一套明确的语言政策,罗马帝国分裂后,拉丁语衍变成多种不同语言,通称罗曼语系Romance Languages,意指罗马人的语言,又称罗马语系或拉丁语系。其主要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拉丁语词尾变化非常丰富,不太需要介词,也不需要冠词,而且词的排列顺序无关紧要,言简意赅。年annus,上帝dominus,上帝的年度则是anno domini 或domini anno,即AD。英语却需要六个单词in the year of the lord。但是,久而久之,拉丁语从一种词尾变化多端的语言,演变成一种频繁使用介词而关键词的词形维持不变的语言。日耳曼入侵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耳曼语言却没随着入侵,这些国家的语言都是拉丁语演变而来,但贡献了一些日耳曼词汇,尤其是关于国王、政府、封建制度的词汇。

英语最早来源于日耳曼语系,维京人入侵带来了日耳曼语系的北欧方言,使其失去日耳曼语源的词尾变化,法国威廉公爵的入侵带来了罗曼语系的法语,也融合于英语中。因此英语词汇数量是法语和德语的数倍。

拉丁语是学术和文学的专用语言,一般人遥不可及。于是慢慢地一种以地方语言创作的文学日渐勃兴,法国最早的传奇故事称为romans,这个词后来演变成法语的“故事”,由于内容不外乎俊男美女英雄骑士,而被称为浪漫小说romance,包含双重含义:一是语言从拉丁语演变而来,一是毫无深度的小说。

在20世纪之前,拉丁语一直是中等和高等教育的重心。拉丁语是整个欧洲饱学之士之间的强韧纽带,是他们共同的第二语言。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以拉丁语创立一套植物命名系统,至今通行全世界。拉丁语也是天主教弥撒的专用语言。

但和罗马帝国一样,拉丁语已经气若游丝很久了。

欧洲的语言包括罗曼语系、日耳曼语系、斯拉夫语系,还有独行客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和芬兰语。

日耳曼语通行于北方,罗曼语通行于南方。比利时北部说日耳曼语,南方说罗曼语;瑞士北部日耳曼语,南部罗曼语。

中欧和东欧大部分地区属于斯拉夫语系,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前南斯拉夫。

拉丁语、希腊语、斯拉夫语、斯拉夫语、梵语同根同源,统属于印欧语系。英语brother,梵语bhratar,荷兰语broeder,德语bruder,希腊语phrater,俄语brat,爱尔兰语brathair。匈牙利和芬兰据称是从亚洲迁徙至欧洲,其语言不属于印欧语系。

欧洲历史,宗教,建筑,雕塑知识汇总。

2019年2月意大利旅行读书笔记 金永生 当我静坐在威尼斯湖边送走残阳时, 当我仰望高入云霄的米兰大教堂时, 当我行走在五渔村海边聆听海浪拍岸声时, 当我在澹澹欲雨的天空下凝视着圆柱的比萨斜塔时; 当我站在米开朗琪罗雕塑前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城时, 当我置身在充满历史厚重的千年古城罗马时, …… 很多问题总在脑海里回荡,为什么他们能有千年的建筑屹立不倒?为什么他们的建筑都是石制而我们是木制?为什么这些建筑是圆形的?为什么来欧洲旅游总是看一座座的教堂?这些教堂有区别吗?欧洲文明的基因是什么?欧洲文明的主要脉络是什么?我来旅游想看到什么?我又看得懂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历史造就欧洲哲学?哲学又与宗教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为什么需要了解历史呢?历史又是什么呢?威尔·杜兰特说:“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中国也流行一句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说这是胡适先生的名言,也有考证说他没说过,或许也因为他和杜兰特都是杜威学生的缘故吧,不管怎么样,看似平淡的几句话,却又那么富有哲理,我们需要探索真实的历史客观存在,但是或许没有答案,或许答案就在这里,柏拉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真理、有一种道德、有一种美,它不是被“约定”出来的(如同当代很多真学家主张的),不是人“造作”出来的,而是“自始至终就客观存在的”,威尔·杜兰特又说:“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不管存在还是毫无意义,我还是试图把脑海里的凌乱知识做个简单的摘抄汇总,以留存自己纪念吧,但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无论用编年体,还是比较方法论,亦或纪传体,要想压缩在几千字里面,似乎自己难以做到,虽然自己不断从十几万字压到几万字再到几千字。(此内容来自《极简欧洲史》,《历史的教训》,《建筑的精神分析》,《西方雕塑发展史》,《欧洲文明史》,《全球通史》以及网络查找) 一、欧洲文明的来源:也是一个混合的文明,起源于希腊,但后来融合了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明,组成了欧洲文明的三大核心。 1:希腊人的观点: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 2: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 3:日耳曼蛮族的观点:打仗是好玩的事。 最终使得这三个组合成功地实现了平衡,虽然这种平衡极不稳定,中间也有波折,但总体来说这股力量和文明在欧洲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直到1400年,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文艺复兴。 二、欧洲的历史大致分为三段: 1:古典欧洲,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覆灭之前称之为古典欧洲; 2:中世纪,公元476年到1400年,是黑暗的中世纪; 3:1400之后是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是15世纪发生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而是主张人们应该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基督教是人的基本观点,没有对也没有错,主张人们不要过度关注,而应该关注宗教以外的世界。宗教改革:是16世纪以《圣经》的训示和教诲为据,对罗马教廷进行改革的运动。宗教改革所带来的直接信息是:基督教不是罗马人的宗教。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 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 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 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

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低调。反观我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历史上,因权力缺乏约束而实施暴政、纵情声色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点亮心灯繁花入眼、辩杂为简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假期闲来,细细品读了推荐书目《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本来我对历史知之甚少,对历史的理解也甚为浅薄,历史知识往往需要我先生的教导。但这本书以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新颖的观点,将欧洲历史娓娓道来又能以精炼的观点将欧洲各国历史的种种“繁花”汇聚同意,展现了一部本人“爱读”又“极简”的欧洲史。 首先,我一直认为欧洲历史的纷繁复杂确实让人烧脑不已。希腊、罗马、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的纷至沓来;宗教、城邦、战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工业革命目不暇接。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却并不谙熟其中的联系,欧洲历史的错综复杂、各种历史线索的藕断丝连,使每一个想要了解欧洲历史的中国人都不免头疼。 但澳大利亚作者约翰.赫斯特却用精炼的语言、新奇的观点将欧洲历史的脉络以新颖的角度趁现在我们面前。细读本书不难发现,在约翰.赫斯特笔下的欧洲无论是事件的横轴还是时间的纵轴,都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从希腊罗马开始,它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流淌到现在的欧洲、美洲和澳洲人的血液里,也完全糅合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久以来,包括我们国家的历史学者,一直认为东北亚的历史文明才有这种一脉相承的格局。因为包括大和民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内,民族的长久以来的统一是最主要的旋律,而儒家文化对其绝对思想的统治力直到今天,漫步在东京、首尔乃至乌兰巴托的街头,都会产生无比熟悉的亲切感。以中国为例,学者们一直认为统一的思想、完整的历史脉络才能带来今日的中国。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的冲突、各个大小不一又连年征战的城邦,也是有无尽的羁绊和密不可分的脉络牵引整个欧洲。从罗马帝国的成立,欧洲就不是一个分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本书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基督教;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其次是基督教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

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基督教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基督教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结合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国历史的兴衰来看,也要讲求内部控制,一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也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历史上欧洲的国王比较悲催,既受教皇的控制,又受贵族的制约,一不小心还容易被送上断头台,所以欧洲的君王大都谨慎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爱的悦读 点亮心灯繁花入眼、辩杂为简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假期闲来,细细品读了推荐书目《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本来我对历史知之甚少,对历史的理解也甚为浅薄,历史知识往往需要我先生的教导。但这本书以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新颖的观点,将欧洲历史娓娓道来又能以精炼的观点将欧洲各国历史的种种“繁花”汇聚同意,展现了一部本人“爱读”又“极简”的欧洲史。 首先,我一直认为欧洲历史的纷繁复杂确实让人烧脑不已。希腊、罗马、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的纷至沓来;宗教、城邦、战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工业革命目不暇接。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却并不谙熟其中的联系,欧洲历史的错综复杂、各种历史线索的藕断丝连,使每一个想要了解欧洲历史的中国人都不免头疼。 但澳大利亚作者约翰.赫斯特却用精炼的语言、新奇的观点将欧洲历史的脉络以新颖的角度趁现在我们面前。细读本书不难发现,在约翰.赫斯特笔下的欧洲无论是事件的横轴还是时间的纵轴,都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从希腊罗马开始,它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流淌到现在的欧洲、美洲和澳洲人的血液里,也完全糅合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久以来,包括我们国家的历史学者,一直认为东北亚的历史文明才有这种一脉相承的格局。因为包括大和民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内,民族的长久以来的统一是最主要的旋律,而儒家文化对其绝对思想的统治力直到今天,漫步在东京、首尔乃至乌兰巴托的街头,都会产生无比熟悉的亲切感。以中国为例,学者们一直认为统一的思想、完整的历史脉络才能带来今日的中国。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的冲突、各个大小不一又连年征战的城邦,也是有无尽的羁绊和密不可分的脉络牵引整个欧洲。从罗马帝国的成立,欧洲就不是一个分散、独立的的个体,而是通过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不断角力的过程中,变成现今这样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其次,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是作者对欧洲历史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正是因为三者的缠绵交融又彼此对立,致使这三种文化的力量此消彼长,再加上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尤其是伊比利亚半岛),使得欧洲的以前、现在、未来都存在着发展、变迁的模式与轨迹。孱弱的国王、权力时大时小的教会、与王权抗衡的教皇、后来大权在握的国会、独特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20144307 张天生 近日读了《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是8.4,其实就我本人而言,是对历史一窍不通的,读这本书时遇到了种种挫折和艰辛,现在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首先是关于欧洲历史我的大体认知: 书的作者在开始就提出欧洲文明是一直唯一能让其他地区马首是瞻的文明。 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 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之宗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源头,罗马人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帝国,连希腊和希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范围之内。耶稣作为基督教的先知之一,却被犹太人和罗马人联合处死,无疑是个讽刺。日耳曼民族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于公元四世纪彻底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入侵方式也很特殊)。 三个元素是如何相互交融? 罗马人要求:你必须对皇帝敬拜,因为罗马人相信,君主的地位与神明无异,但犹太人不肯对君王致敬,所以罗马人认为基督徒是颠覆分子,必须铲除而后快。但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公元313年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结: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后来,教会发展出完整的层级组织。这个教会有它自己的法律制度,也设有法庭、监狱以执行法律。而教会不只管教务,还管到其他重要大事,例如婚姻、继承。教会也有它自己的税收体系,因为所有人民都有义务掏钱来供养它。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幸存下来——俨然一个独立政府。教皇和罗马帝王的角色平起平坐,治理麾下所有层级的文武百官。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二个连结: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罗马帝国崩灭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它先前就已经这么做)。这是三大元素第三个连结: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保存下来。 日耳曼蛮族侵犯罗马帝国的时候,并没有摧毁它的意图。他们的目的在于攻城略地,想占夺最肥沃的土地以安家落户,好好享受人生的美好东西。而基督教的主教这样说:“河流那头的土地你们可以拿去,但其他的请留给我们。”主教又说只要接受基督教的上帝,就更能克敌制胜。这是一群很特别的征服者:他们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 这是最后一个连结点:日耳曼蛮族支持基督教。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关于古希腊文化的一些思考 读《极简欧洲史》有感 《极简欧洲史》将欧洲定义为一个“怪物”,一个包含并且能坚持强多元的文化混合体,全文反复阐释、证明着这一点。而这个多元的混合体,大致发轫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雅典,文中第一章就如此说到。欧洲拥有10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该书却仅以爱琴海沿岸地图为封面,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作者认为希腊思想指引了欧洲千年历史的奔流。 通览该书之后,我的心中也久久萦绕着这样一个想法,欧洲为何无可争议地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为何弥漫上下5000年历史智慧光辉,经济文化发展同样繁茂的泱泱中华一直只得望其项背。其原因或许并不在基督教的控制蔓延,并不在无休止的战争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甚至也不在思想多元化。而在千百年来欧洲人民脑中无法磨灭的古希腊思想印记。 我认为,古希腊思想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古希腊思想是对民主的不屈坚守。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无论对于国王,还是教皇;无论面对暴君还是“第一公民”,王权始终受到较大的限制。无论是雅典民主,还是罗马共和,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权利法案”也都体现出人民对民主的忠诚。“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国王的”成为一种永恒的主流思想,相对应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也是一种连统治阶级都认可或者必须认可的概念。 这种对封建体系的限制应该说对经济文化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物权私有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而民主带来的民智则为文化的进步输送活跃的思想火花。 反观中国,自嬴政扫六合,称皇帝起,尽管此后天下分分合合,在或大或小或统一或分裂的国家领域内,王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诗经》中普遍流传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明这一点。共产主义革命之前的所有革命,仅仅是革除某人的天命,鼓吹缔造另一个人的天命而已,农民起义之后后继的是则是另一个拥有绝对统治力的君主,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明代的中国,出现了纸币,出现了银行的雏形“钱庄”,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也止于此,究其原因,就是无法确切保障物权私有。 并且,这样过度集权的封建体系下,民智确实很难有所发展有所作为。譬如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十分接地气的俚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甚至到现在还偶尔在官民出现分歧时被引用。然而这却实实在在是非常十分可悲的,因为不应当是“当官为民做主”而应当是“当官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做主人的,只能是人民自己。华夏子孙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而不是自己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不可能出现民主,“民智未开”也是必然的,进一步说,文化发展的脚步也必将受到桎梏。 其二,古希腊思想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涵盖政治制度,科技,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无所不包。苏格拉底的质疑一切,柏拉图的理想主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导作为古希腊思想的杰出代表,已经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欧洲人民心中,构成了他们思维和行动的纲领和指引。其结果是,欧洲人的思想无缰绳、亦无疆界。他们敢于揣摩一切可能性,而这样大胆闯荡又给他们的思维增添了更多可能性,这才是人类智慧的健康发展。 同样比照旧时代的中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就此成为中华唯一的正统,人民的思想创造都不能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认可,不可能实现彼时时代所定义的人生价值。儒家思想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它对中国乃至亚洲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到如今一些诸如管理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都能从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养分。然而,统治阶级手中的儒家思想客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极简欧洲史》读书心 得五篇 《极简欧洲史》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澳)约翰·赫斯特。关于《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但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让我感觉历史还是蛮有意思。记得18年前第一次出国,到了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当时深受震撼,气势宏伟的教堂、成就非凡的大学、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如诗如画的乡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处体现出欧洲厚重的历史和文明积淀。后来看《都铎王朝》《风中的女王》《权力的游戏》等电视剧,发现自己对于欧洲的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欧洲为什么那么强大?欧洲为什么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通过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只有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古典时期到中世纪的简史,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三个组成元素, 一是代表着科技和文化的古希腊罗马学术;

二是代表着政治和宗教的; 三是代表着军事武力和战士文化的日耳曼蛮族。 这三个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对立和强化,首先是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表态支持会,罗马帝国变成的天下;其次是为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将古希腊和罗马的智力成果保存下来;再次是日耳曼蛮族入侵后,发现自己在科技、政治等方面落后太多,逐渐接受了文明,最终这三大元素形成了欧洲文明的内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自公元1400年开始的近代欧洲史。 通过古典时期三大要素的融合,掌握着先进文明的成为真正的统领者,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但宗教的腐败也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黑暗的中世纪。进入近代欧洲,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为代表,以各种方式消减了教会的权威,极大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更加解放,也造就了更加灿烂的欧洲文明。 第二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均是一些细节性的描述,从战争、民主、宗教和政治、语言、平民生活等角度对欧洲历史和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几点感受 (一)要重视内部控制 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内部控制主要有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相互监督和制约,二是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欧洲的文明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下面是带来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 澳大利亚人写的欧洲史,从文化的视角,把欧洲从古典时期到 中世纪的历史脉络说得很清楚。以前看过一本《中世纪欧洲史》(维姆·布洛克曼,彼得·霍彭布劳沃著),跟这本一结合,算是把欧洲中世纪基本搞清楚了,在脑子里不再是一团浆糊。 欧洲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日尔曼蛮族。 古希腊:现代人很难想像,一个小小的古希腊,为什么能创造 出那么璀璨的文化。神话就不说了,各民族都有。古希腊在科学上,尤其是几何学上的研究,简直可以认为是外星人派给地球人的洋教练。古希腊人认为这个世界很简单,是可以用数学来精确的描述的,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来描述这个世界。 古罗马:绵延一千多年的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基石,征战和扩 张在当时是对各民族的蹂躏,在文明传播方面却是作用非常。罗马开创的共和、民主传统,是现代民主的滥觞,当威望如日中天的恺撒要独裁时,立即受到了暗杀,可见共和、民主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既使屋大维加冕皇帝之后,依旧还是保持共和政体,皇帝不是子嗣继承,保证了皇帝的品种优良。回头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什么傻子、婴儿、木匠、变态狂没有出现过?

基督教:自从耶稣把犹太教的道德教训变成宇宙大爱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挡住基督教的脚步了,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一宗教。基督教认为世界是邪恶的,只有耶稣才能拯救世界。罗马从军事上征服了犹太人,基督教从思想上征服了罗马,罗马与其说是罗马人的罗马,不如说是基督教的罗马。虽然历经马丁·路德的背后一刀,牛顿的当头一棒,以及达尔文的贴地一铲,连罗马都湮灭了,基督教依旧强盛。欧洲的文明有很多的分裂、撕扯、困惑,但整体上,却是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 日尔曼蛮族:日耳曼蛮族对罗马的入侵,铸就了今天欧洲国家版图的基本框架,也给欧洲人的血液里注入了好战、扩张的成分。作为落后民族,日尔曼入侵罗马的初衷只是想抢点东西,并不是要灭亡对方,并不是要建立统治。所以他们入侵后反而愿意接受罗马的统治(这算什么?),甚至接受了基督教,自己变成了基督教骑士,成了罗马东征驱赶穆斯林的战士。 还有几点体会: 1.古希腊孕育的璀璨文明,和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都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极度分裂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历史,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也是思想最奔放的时期,这个决不是巧合。 2.法国的农民自己拥有土地(其实是小地主),所以法国农民在政治上有力量,但在经济上却没法跟租地的英国农民相比。反观国内,

《十一种孤独》 读后感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 思行 | 遇见波兰:一个最接近幸福的国度 亲爱的奶奶 编者按 行在波兰,逐渐发现,波兰人并没有被互联网绑架了自我和家庭生活,连加班费也不稀罕、每天陪伴爱人儿女的欢笑和周末的family day,既源自于波兰人对历史的包容和对未来的豁达理念,也是值得我们羡慕和学习的生活节奏,又或许是最接近我们对幸福的期待模式。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我们对波兰本地特色的感受。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当下中国的十二种孤独》,讲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们被互联网绑架后,相对而坐却相距万里的孤独。之前有一本著名的美国小说《十一种孤独》,讲述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复苏而人们却缺乏安全感的纽约故事。可悲的是,我们似乎正在用行动悦纳我们当初讨厌甚至恐惧的生活方式。 行在波兰,我们逐渐发现,波兰人并没有被互联网绑架了自我和家庭生活,连加班费也不稀罕、每天陪伴爱人儿女的欢笑和周末的family day,既源自于波兰人对历史的包容和对未来的豁达理念,也是值得我们羡慕和学习的生活节奏,又或许是最接近我们对幸福的期待模式。说到这里,我也挺惭愧的,打着忙碌的名义,盯着屏幕,错过了多少精彩的对白。 ▲《十一种孤独》

此行来同方威视波兰华沙公司实践,得益于欧美文化中work-family balance的文化,这边早上8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相对于早上4点天亮,晚上9点天黑的漫长白昼,仍然有很多自我探索与思考的时间,比如这两周我在业余时间坚持了每天跑5-10公里,并陆续读完了阿城《孩子王》《树王》《棋王》,刘震云《塔铺》,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贾平凹《废都》,哈夫纳《解读希特勒》和约翰《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些作品,可谓是大饱口福了。 在这里,没有诸多你来我往的约饭,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跑步、与队友步行上下班、下班后一起去刨食儿的路上浪费一些时间在商场和公园里,浪费在宾馆的阅读时光中,两周下来,文化感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人也不那么浮躁了,所以也才有心情每天都坐下来花一点时间回味一整天的生活,并记录一点东西,与诸君分享。 凤凰涅槃之城厚重的家庭意识 对于波兰人而言,家庭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形态。在这个全民信奉天主教的国度里,一夫一妻以及孩子是波兰人民生活的精神归宿和动力源泉。与美国大片里面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大相径庭的是,波兰人一定程度上会将家庭放在工作之前。 在咱们华沙公司,很难要求一个本地员工出差超过一周以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离不开家庭,因此,出差事务往往由几个人接力完成。同方威视波兰华沙公司杨总如是说到。因为公司外派中国员工来到波兰往往是好几个月,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繁花入眼、辩杂为简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假期闲来,细细品读了推荐书目《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本来我对历史知之甚少,对历史的理解也甚为浅薄,历史知识往往需要我先生的教导。但这本书以独特的叙述风格和新颖的观点,将欧洲历史娓娓道来又能以精炼的观点将欧洲各国历史的种种“繁花”汇聚同意,展现了一部本人“爱读”又“极简”的欧洲史。 首先,我一直认为欧洲历史的纷繁复杂确实让人烧脑不已。希腊、罗马、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的纷至沓来;宗教、城邦、战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工业革命目不暇接。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却并不谙熟其中的联系,欧洲历史的错综复杂、各种历史线索的藕断丝连,使每一个想要了解欧洲历史的中国人都不免头疼。 但澳大利亚作者约翰.赫斯特却用精炼的语言、新奇的观点将欧洲历史的脉络以新颖的角度趁现在我们面前。细读本书不难发现,在约翰.赫斯特笔下的欧洲无论是事件的横轴还是时间的纵轴,都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从希腊罗马开始,它的精神和文化一直流淌到现在的欧洲、美洲和澳洲人的血液里,也完全糅合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久以来,包括我们国家的历史学者,一直认为东北亚的历史文明才有这种一脉相承的格局。因为包括大和民族、蒙古族、朝鲜族在内,民族的长久以来的统一是最主要的旋律,而儒家文化对其绝对思想的统治力直到今天,漫步在东京、首尔乃至乌兰巴托的街头,都会产生无比熟悉的亲切感。以中国为例,学者们一直认为统一的思想、完整的历史脉络才能带来今日的中国。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战争、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的冲突、各个大小不一又连年征战的城邦,也是有无尽的羁绊和密不可分的脉络牵引整个欧洲。从罗马帝国的成立,欧洲就不是一个分散、独立的的个体,而是通过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不断角力的过程中,变成现今这样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其次,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日耳曼蛮族是作者对欧洲历史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正是因为三者的缠绵交融又彼此对立,致使这三种文化的力量此消彼长,再加上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尤其是伊比利亚半岛),使得欧洲的以前、现在、未来都存在着发展、变迁的模式与轨迹。孱弱的国王、权力时大时小的教会、与王权抗衡的教皇、后来大权在握的国会、独特的中产阶级、不好惹的农民、互有联系的语言、多元而璀璨的文化、先进的科学和艺术??这

《极简欧洲史》读书心得

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 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对于14、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具有启迪作用,包括17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对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再一次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与中世纪的神学观大相庭径,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继物理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之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又一大重击,也是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的欧洲宿命,他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因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情怀,我们既不能摒弃科学,也不能遗忘那种浪漫情怀,正如我们的"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这是民族情怀。欧洲的面积其实大致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但是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他们走的却是欧盟这种形式,在历史上,日耳曼民族对罗马帝国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王国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欧洲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 其实,欧洲的许多思想都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如"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利分散,遗产多元"及现在的代议制民主政治都发端于欧洲。我们作为当代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一) 在对《极简欧洲史》这本书籍的三天阅读之后,心中感悟颇多。 众所周知,在当代社会,欧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文明建设都比较领先,因而,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也很大,这与其复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本书作者从塑形欧洲文明内核的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详细描述了此三种原因,彼此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过程。催生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内核,诞生了强大的帝国与繁荣的城邦,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令人赞叹不已! 发源于海洋的古希腊文明是欧洲乃至世界的明珠,其形成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实现了全"民"治邦,每位公民都能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局限性,对妇女、奴隶的歧视,并未实现真正的全民皆平等;古希腊

智者的学术文化成就也十分令人惊叹,"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地位,这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即美德"与我们同时代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苏的弟子柏拉图《理想国》是西方文明理想主义的发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并论证了逻辑的辩证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对于14、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具有启迪作用,包括17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对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再一次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 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与中世纪的神学观大相庭径,这也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继物理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大定律之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又一大重击,也是被分裂,被撕扯,被困惑的欧洲宿命,他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因为一种是科学,一种是情怀,我们既不能摒弃科学,也不能遗忘那种浪漫情怀,正如我们的"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这是民

极简欧洲史简介

《极简欧洲史》简介 本书是澳大利亚一位大学老师约翰赫斯特的授课讲义,提纲挈领,要言不繁,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我更愿意把书名改为《欧洲文明发展脉络》,主要论述了欧洲公元1世纪到1800年的文明变迁。 古典欧洲文明的元素有三:希腊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和日耳曼蛮族化。作者依此线索,化繁就简,逻辑严密,言之有据,深具说服力。政治形态上,以罗马帝国的兴衰变异为主线,清晰展现了意大利、希腊、法国、英国、德国等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沿革和特点,与三因素说互相印证。 罗马国,希腊味。罗马长于军事、法律和治国,而科学文化艺术都源于希腊。希腊灵感:答案应该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说:唯有答案简单,才可能近乎正确。 日耳曼蛮族是战士文化,生活就是打仗。

基督教:唯一的神耶和华,代表绝对真理。这个世界是邪恶的,唯有耶稣能拯救人类。宗教和道德是统一的。当人们承认不只是犹太人才可以成为基督徒,犹太教就成了基督教。而希腊和罗马崇拜多神,神祇常有失德之事。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基督徒,363年另一位君主更禁止异教,基督教成为国教。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结:罗马帝国成为基督教的天下。这是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400年以后的事。日耳曼蛮族灭亡罗马帝国后,教皇与帝王平起平坐,造成第二个连结: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教会利用异教徒希腊高智解释和维护教义,最终走向融合,教会将罗马希腊的知识成就保存了下来。这是第三个连结。但入侵者目不识丁未能也不想成为最高统治者,于是日耳曼战士则化身为贵族,拥有军队和土地。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这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衍生出人权观念,是其价值核心,政府权利一开始就受到限制。政府不能为所欲为,商人有保障,这是欧洲经济起飞的关键。征服者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日尔曼蛮族支持基督教,这是第四个连结。这种组合维系了近1000年,从476年到1400年左右。 至1400年,这个混合体开始分崩离析,它的分裂始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学者承认教会的存在,但不承认是唯一的存在,欧洲社会开启了漫长的世俗化过程。古典意味着经典、最优,是种无法超越的精彩。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中世纪遭受的第二个重大冲击,直接攻击基督教会。基督教认为积德行善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观后感1000字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观后感1000 字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观后感 原创: 还没有出国门的我,对于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向往,非常感兴趣。一直想读有关欧洲人文历史,这次刚好在手机阅读器上豆瓣评分最高《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相信对于豆瓣评分,看电影的都很清楚,评分越高,电影越贴近生活,越反应社会和人文现象,对于想要阅读,不知道读什么书籍,选择豆瓣评分高的直接阅读,也是一种方式。这本书内容是欧洲演进从几个维度展开,然后每个维度面临问题,不断演进过程。 对于欧洲历史,首先从古希腊文明、罗马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每个文明的演进,包含着一定文化祭奠。每个演进过程大部分来自于贵族和平民之间斗争。等有宗教,宗教也进入斗争。斗争主要形式来自于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给不同地方人民带来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二是、信奉的宗教,也就是信仰的理念;三、法律体制。对于文字我们可以以英国为例,在现在英国国土上,文字是由来自不同种族人群文字融合,最后形成英语,文字来源主要是拉丁文,其他欧洲国家文字源头大部分也主要来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基础上,不同种族进行演进,然后形成自己种族,也就是现在不同国家文字。我们看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都是有字母组成,很多文字内容拼写相近。就好比中国台湾

与大陆的文字,在共产党解放中国后,确定简体字为国民用字,台湾依然用繁体字。两者文字根源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汉字。 欧洲宗教主要是、新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博弈,同样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博弈,经过三十年宗教战争,确立了和新教同等的社会地位。每个宗教信仰的内容有所区别,人民人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也自然不同,文化的差异,也直接和间接影响国内的法律制定,以及国际上文化之间的竞争。在法律上不同国家人民信仰不同,以及不同治国方针,最终形成不同的宪法。我们举英国为例,英国首相权利受到国会影响,英国的司法独立于宗教和首相,在司法上可以更独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英国脱欧事件,首相想脱欧,但是国会不批准,方案一直不能落地,导致脱欧进程不断发生变化。 同样我们可以在欧洲文化上,看到人类为了追求公平、自由、民主所产生的智慧。欧洲在封建时代主要是世袭制,比如一个地主,他死后地位和财富会传承给长子,长子死后给长子的长子。家族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壮大,穷富差距越来越大,让社会在上百年都很难在出生上平等。当这问题不断出现后,国家颁布法令去除世袭制,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地主有50亩地,有两个孩子,不在由长子继承,而是对半分,两个孩子各25亩,等两个孩子分别又生了两个孩子,也就12.5亩地,在封建时代一般不止两个孩子,财产分割可以更快。当分割几代,再有钱的地主,也会逐渐变成中产以及普通的公民。我们从历史上,来看现代,我们就会发现现在中国法律继承法就是子女对半分父母财产。同样也极少看到我们身边超过四代人,第四代比第一代

《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浅读《极简欧洲史》有感 约翰·赫斯特的这本《极简欧洲史》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教科书以外的西方历史读物。因为本人的历史知识积累比较少,书中有些历史事实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但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确实增加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让我对西方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历史,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和修养。 这本书是本公认的好书,极简却不简单。作者主要通过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来引出整个古代、近代欧洲史。前部分概述了这样的关系和发展,后部分通过几个主题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这三大元素的三次连接分别是: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保存下来。这三点基本算是构成近代欧洲的起源。后面的六章分别涉及到争战、启蒙、政体、神权与皇权、语言和民生。从时间维度看,作者将欧洲史划分包括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古典时期从公元元年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从476年到1400年。虽然书名叫做《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却脉络清晰的将欧洲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讲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历史发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直到读到书的最后结语部分,有句话我想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针对这句话,我也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些更具体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对比,我的答案是正是西方这种权利的制衡成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欧洲虽然跟东方国家一样有王国专制的朝代更替,但东方国家是将所有权利收归于皇帝一人独裁,并且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抑制商人发展的繁荣。而欧洲国家不仅有国王,还有宗教里面的教皇,王权与神权之间互相牵制。而且当时的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概念,对于财产所有权和私有制非常重视,所以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商人地位并不低,商人可以以财富为筹码去决定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这样也引发了各种思想变革浪潮在欧洲蓬勃产生,而在东方国家,诸如中国“焚书坑儒”、“八股文”、“禁书”等,从源头上就遏止了思想火花的绽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到两百年也被“独尊儒术”所替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四大发明在中国,但经济的繁荣,科技的革新却发生在欧洲,因为那里有滋润各种思想的土壤。 第二个困惑就是宗教为何在西方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中国似乎并非如此。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各种热潮争议都没有离开过“宗教”这个话题,从古典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要点(无图版)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要点 (无图版)(共77节) PART 1 欧洲,是个混合体 第一章从希腊说起,讲到日耳曼--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欧洲三个组成要素: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1.现代文明的源头:古希腊 2.罗马国.希腊味 3.希腊人有多聪明?几何学 4.听随灵感的“科学精神”答案应该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 5.唯一的神,绝对的真理 6.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耶稣把犹太人的道德教训转化成了宇宙的大爱,基督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7.日耳曼蛮族的逻辑 8.如果持续迫害下去……罗马人迫害基督教 9.从追杀到独尊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基督徒 10.从利用的融合 11.土地你拿去,其他留给我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 12.好战者与基督徒的矛盾结合日耳曼战士→基督教骑士→绅士 13.神学为什么这么神?古希腊罗马学术+《圣经》段落=基督教神学 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近代欧洲 1.文艺复兴的古典主张15世纪文艺复兴。欧洲社会开启漫长世俗化过程。 2.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三件雕塑 3.耶稣早就警告过……基督教徒拥有财富的危险 4.马丁。路德之时势英雄16世纪宗教改革。“因信称义” 5.两派人马从相残到相容罗马天主教和新教 6.牛顿、达尔文让谁低头?17世纪科学革命。让希腊人、教会低头。

7.法国启蒙运动——你会在哪里找到“上帝”? 8.相信进步或相信循环18世纪启蒙运动。相信进步 9.“浪漫”源自德意志?18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民族主义。 10.欧洲的宿命:分裂、撕扯、困惑一边是科学和进步,一边是感情和解放。 间奏篇古典情怀今犹在 1.苏格拉底的问答质疑一切 2.柏拉图的经典譬喻洞穴譬喻 3.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4.医生的行规希波克拉提斯誓词 5.《查士丁尼法典》保障谁?公元6世纪,最完整的的罗马法典 PART 2 迈入文明 第三章征战一千年 罗马帝国曾遭到三次大规模侵略:日耳曼蛮族、穆斯林、北欧人。十字军东征。 1.从佣兵到事主日耳曼蛮族从罗马的佣兵到事主。 2.可公审,可酷刑法律并行罗马法令:公审。日耳曼法律:酷刑。 3.罗马未死,文明奠基 4.“法国”源自日耳曼民族法兰克英格兰爱尔兰 5.伊斯兰入侵,遭到“铁钟”7到8世纪。铁钟:法兰克的统帅查理。 6.维京人横行两百年9到10世纪 7.十字军东征11到12世纪 15世纪开始跨海扩张 8.罗马盛世终到尽头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第四章民主意识,这样开始的 1.民主源自军队 2.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伯利克里:“国殇演说辞” 3.有钱人的投票权 4.庶民的叛变但是罗马共和的主体依然是以贵族为主的元老院 5.王子的罪行,女子的贞洁公元前500年左右布鲁图斯推翻“骄傲者塔克文”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确实很好读,一个下午就可以通读一遍。但是,如果想真正的理解它,还是需要多读几遍,花一些时间去整合。它讲了欧洲崛起的故事,讲希腊的智慧学识,日耳曼的野蛮好战,还有基督教的道德戒律,在漫长的岁月中,博弈、融合。 最终,古典战胜了愚昧,而科学又战胜了古典。日耳曼民族和维京人的野蛮曾经践踏整个欧洲,但在治国中又拥抱了罗马的大地主和基督教所代表的民主与共和。 教会用被包装过的希腊智慧统治人民的头脑达千年之久,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崛起,天主教会不仅对新教提出的质疑无能为力,更是全面败给了科学、理性与浪漫代表的人本主义。 欧洲,欧洲人,在这一波波的迭代之中,慢慢的摆脱蒙昧,拥抱科学,拥抱理性,拥抱民主,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了今日的欧洲。书中最为触动我的,是传承与分权。武力和学识一直在争斗,罗马人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却传承了希腊的智慧学识。野蛮好战的日耳曼人用武力征服了养尊处优的罗马人,又传承教会与罗马大地主的学识来治国。 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征服西班牙,也传承了来自希腊的经典文

化。还有基督教会漫长的历史,从被罗马帝国打压,到获得认可,成为国教,然后发展出自己的教会王国;在罗马灭亡之后,教会承担了传承文化和学识的任务,却也同时出于私心,扭曲的解读希腊经典和圣经;你可以永远骗一些人,也可以短暂的骗所有人,却不可能永远骗所有人。最终,基督教派在质疑声中分裂,而理性、科学、人本主义的兴起,让基督教终于失去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了它本该成为的东西----世俗中的灵魂安慰剂。 欧洲的,如同作者所说,还因为分权,“不是所有东西都属于国王”,国王和贵族的博弈让他们必须依赖市镇中的商贾、贸易人士与金融家,国王从来没拥有过绝对的权利,君权的薄弱让市镇的经济得以自由发展,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催生出璀璨的文明、逐步完善的民主制度,自由、民主、多元的欧洲就成为了科学创新的温床。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即使是强大如凯撒大帝那样的人,也不过是惊鸿一瞥。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的人民和中国一样,大多是终身也未曾离开过自己耕种的土地。 在民智未开,蒙昧的年代,大众的气息是那样的微弱。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分外的珍惜个体价值吧。因为跟外界的竞争,人类已经全面获胜,我们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资源的匮乏,战胜了环境的恶劣,战胜了贫穷,战胜了无知。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不需要再为生存恐慌、争战、掠夺,而是去面对自己,面对每一个个体,个体,已经成为真正的主宰。 这是世俗的成功,也是人类真正的胜利。作者:ech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