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加深余数和除数关系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会独立思考问题,初步感受分析和推理等数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学具等。

一、课前游戏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随着音乐做个小律动放松一下怎么样?来,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做,预备姿势:双手叉腰,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播放《拍手歌》做律动)非常棒!请坐下。放松之后,老师发现同学们坐得更精神了。那现在咱们就开始上课吧!上课!同学们好。

二、激趣导入

师:在刚才的小律动中,我们都做了哪些动作?

生:拍手、跺脚、拍肩。(师点击课件)

师:你记得可真清楚。

师:照这样做下去,猜一猜第22个动作是什么?

生1:拍手

师:还有谁想说?

生2:跺脚

生3:拍肩

师:到底是什么动作?我们一起看看。(课件展示1——22个动作)第22个动作是——拍手。你猜

对了吗?

师:刚才同学们猜的时候有点困难,老师却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不管你问我第几个动作,我都能很快猜出来。相信吗?不信,那咱们试试看。看屏幕,你说序号我来猜。

生:31

师:拍手

生:26

师:跺脚

……

师:怎么样,老师厉害吧?怎么没有掌声啊?

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出其中的秘密吗?

3、揭示课题:

我是运用咱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来推测的。上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老师发现大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有许多的困惑,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希望能把

大家心中的疑问给解决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利用“音乐律动”小游戏,把有余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周期性”特点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律动表演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形式活泼,内涵丰富,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1、结合实例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请看大屏幕,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要去莱州的大基山去游玩,瞧,老师正在给这些同学分组,每6个同学一组,分完了还有剩余,大家想想看:可能会剩几人?

生可能:1人,3人,4人,2人。6人?

如有说6人让学生说错误理由。

教师继续追问:那7人一组可能会剩几人?

20人一组呢?

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板书:“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利用这个知识啊,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很多问题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有余数除法的一个巩固,也是再次构建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在各小组人数的变化下,感受余数虽然变化无常,但都比除数小的感性认识,结合实例,让学生经历由感性

到理性的抽象过程。)

2、研究加一型问题

(课件: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28人,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艘小船?)同学们来到了儿童乐园,大

家想划船。至少需要租几艘船呢?

(1)理解“至少”“限坐”

怎么理解限坐?(不能再多了)

怎么理解至少?怎样才能保证用最少的船?

教师小结:是呀,只有每艘船坐满6人,这样既不浪费钱而且还保证了安全。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要求需要几艘船,就是求什么?——

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写出答语。

(3)展示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做法展示一下?

28÷6=4(艘)。。。。。。4(人)

答:至少需要准备4艘船。

师:原来你是用竖式来计算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题习惯,大家看他的书写对吗?

(4)复习竖式的写法

大家看下面这几个题做的对吗?(幻灯片出示3道竖式,学生判断做的对不对,错在哪里?)

师:谁还有不同的答案?

28÷6=4(艘)。。。。。。4(人)

答:至少需要准备4艘船。

(5)理解单位名称

师:说一说商4和余数4,各表示什么意思?所以单位名称一定要根据这个数所表示的意思来写。

师:你明明计算的结果是4艘,为什么答语要写5艘呢?

师:有道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假如这里余5个人,(板书:5)至少要租几艘船?如果余3个人呢?余2人呢?

师:有没有余6个人的情况?(恩,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教师小结: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很有意思,这里不管是余几我们都只加一艘船就够了。生活中出现有这种余数的现象可不是表示多余的,不管余几都要加1,叫做加一现象。(板书:箭头)

(设计意图:坐船的情境比较符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坐船人数往往受到空间、交通规则、安全等方面的制约,因此与数学课中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更加贴切,有利于学生的有效思考。这个环节对“最多”“至少”等词汇进行重点引导,设计有层次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深入有效的

思考。)

3、体验余数“去尾”的应用

(课件:有28元钱,每张6元钱。最多能买几张票?)大家看,同学们又要去坐过山车,老师在买

票时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能通过列式算一算的方式,帮大家解决这一个问题吗?

(2)展示学生的做法。

(3)讨论交流学生的做法。(让学生讨论交流那种方法正确)

师:同意吗?

师:这道题也有余数,怎么最后就不用加一了呢?

生:余下4元不够买1张了。

师:哦,我有点明白了,还有谁能说说?

指2—3个学生起来说说,巩固一下。

师:看来这道题确实不用加一。

(4)教师小结:最后不管余几元,都要去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去尾现象。

(设计理由:这个环节我们延续了演出的情境设计,重要的是把其中的已知数据进行了修改,和“坐车”情境用同样的数据,在学生列出相同的算式后,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思考,形成认知的冲突,便于让学生理解相同的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处理的结果不同,在对比中更加的突出了对余数进行合理取值的

意义。)

4、巩固练习

让我来检验一下刚才复习的内容。课件(你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吗)

出示:1、有11米布,做一件衣服需要3米,最多能做几件?

11÷3=3(件)……2(米)

答:最多能做()件。

2、有25千克花生油,每瓶4千克,至少需要几个瓶?

25÷4=6(个)……1(千克)

答:至少需要()个瓶。

3、每辆车最多坐7人,全班38人,至少需要几辆车能全部运完?

38÷7=5(辆)……3(人)

答:至少需要()辆车。

2、交流讨论: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不一样,什么时候加1,什么时候不加1,要根据实际情况

来确定。

【学生如果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进一与去尾的事例,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但由于受生活经验与表达的限制,很多孩子一时半会举不出例子,在这里教师及时提供事例,给孩子一个支点,降低表达的难度,

构建起对余数的认知框架。】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课件:搭汽车、搭帐篷)大家看,这里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大家看看如何解决。开始。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交流时要学生说理由。

2、解决课前游戏问题

师:学了这节课,你知道课前老师猜得快的秘密了吗?赶快算算看,为什么第22个动作是拍手。

生交流算式:22÷3=7(组)……1(个)

答:第22个动作是拍手。

师用课件展示:3个动作为一组,22个动作可分为7组,还余一个。

师:如果最后余2呢?没有余数呢?

师:看来,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只看什么就行了?

师:恩,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第几个动作。这就是老师课前猜得快的秘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有什么收获?生活中的余数问题还有很多,下课以后请同学们继续

到生活中找一找。

下面检验一下大家掌握得怎样。

五、达标检测:

1. 李老师做了30朵红花,每组分7朵,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2. 一间房子最多住6只小兔,32只小兔至少需要几间房子?

3. 一件衣服需要钉4粒纽扣,李阿姨买了30粒纽扣,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4. 一个餐桌坐8个客人,30个客人需要多少张桌子?最后一张桌子上坐了多少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