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永不受伤的飞翔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永不受伤的飞翔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永不受伤的飞翔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永不受伤的飞翔

那天下班的路上,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一些东西。起初,我以为是一根慌了神的柴草,一失足被卷拽到了轱辘里。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根柴草,好像是条线,线后边,还拴着一样东西。

正好这辆车要往旁边的巷子里拐,速度慢了许多。我才看清楚,车上是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条细线,而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那鸟显然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努力地做着向上飞翔的姿势。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我本能地紧蹬了几步,赶在那辆车的前面停了下来,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几乎看都没看,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我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下子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你这么拖着它,明摆着不是给它用刑吗?放了它吧。”我近乎哀求。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个人有病”,就赶紧催促着女人走。

摩托车又一次启动起来。地上的鸟还在挣扎着,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我正要放弃走掉,这时候,一个孩子的声音清脆地传过来:

“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着了,是会哭的。”顺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旁边那家馒头铺的孩子。我经常在这里买馒头,有时候就是他给我利落地找钱。

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看了我一眼,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女人一拧油门,走了。

鸟半躺在地上,似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我想表达出自己的悲哀。不料,孩子翻头朝我极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疗一疗伤口,一样也可以好好地活。”

就是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的学。父亲早亡,他随着母亲来到这座小城,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我经常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里弄四处吆喝着卖馒头,而且,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给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脸一天到晚黑沉沉的,也不知道对他怎样。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却了同龄人应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过我的悲悯。

然而今天,在对待小鸟的态度上,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看着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他喂水,给它喂食,而且我还会陪它说话的……”

那只鸟终究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竟还梦到了这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正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一个弱小的生命,需要面对单亲的家庭,需要面对艰难的生活状况,却还能以一颗玻璃般纯粹干净的内心体贴同样弱小的小鸟。沉重的现实并不是变得冷漠麻木的借口,只要你保持自己内心的单纯,你依然能在善良的天空飞翔。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小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三字经》里,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孝敬父母,反映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冬为父暖席,夏为父驱蚊,虽然算不了什么大事,但其中的关怀和爱心,决非金钱可比拟。联想现在,有些人并没有对父母尽到关心的责任,而只是按时给父母生活费,平日借口没工夫,根本不去看望父母。这样的“孝心”,并不是最好的孝心,只是尽一下义务而已,做父母的并未从中得到真正的温暖。

中学生孝敬父母事迹材料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孝亲敬长的中学生 七年级6班陈艳红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对爷爷,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忘不了给他们,从来不顶撞他们,孝敬其实很简单,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出门时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回来和长辈打招呼,吃饭要等大人都坐下来再吃……孝敬长辈最可贵的是长年坚持这样做,而且要自觉孝敬,照顾长辈。我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但是他们还是经常抽时间陪陪在乡下的祖父,祖母,只要我放假他们也总会带我一起去,使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说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很大,但在爷爷奶奶面前他们从不表现出来,我想那可能是不让两位老人家为他们担心吧,那也是对父母的孝敬吧.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百善孝为先,学校推行的孝敬教育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虽然我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我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每次遇见老师、熟人或长辈,总能听到我甜甜的叫声,看到楼下的小妹妹,我总是开心地逗她玩玩。楼下老人没一个不夸我是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纸屑,我总是认真地丢到垃圾桶中,附近没有垃圾桶的,我也从不乱丢;有好吃的,我总是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时,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拎的东西挺多的,我总是

主动地帮爸爸妈妈拿东西;烧菜时少了什么油盐酱醋的,我也总是欣然前往…… 说了半天,你们猜我是谁呢?我就是七年级6班学生陈艳红,在校我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一个遵纪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 每周的孝敬实践活动记载,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填写,而为了这一纸的记载,我做出了不懈地努力。能被评为孝敬之星,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当然,评选不是目的,孝敬实践活动让我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我长大真的不容易,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应该做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在外,这可把我急坏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早上我想妈妈生病了胃口肯定不好,我沉思了一会儿,决定到我家楼下的“大块头”馄饨店去煮一碗馄饨,热乎乎的馄饨一定又香又吃好,我想妈妈一定会喜欢吃的吧!于是我就欢天喜地的去为妈妈买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我等妈妈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去了,我把药放在了您的床头柜上,可不要忘记吃药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妈妈房间里去,这时候妈妈好象精神好了许多,我想妈妈一定是按时吃药,才有好转的吧!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想吃东西呢?可妈妈什么都不要吃,只想吃一点暖暖的稀饭,我就帮妈妈熬了一锅子,妈妈吃到了我第一次做的稀饭,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妈妈欣慰的的样子,我暗暗在心里下决心,以后不但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要在学习上更加自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一、恣蚊饱血,二、扼虎救父,三、哭竹生笋,四、尝粪忧心,五、弃官寻母,六、涤亲溺器,七、扇枕温衾,八、拾葚异器,九、涌泉跃鲤,十、闻雷泣墓,十一、乳姑不怠,十二、卧冰求鲤,十三、戏彩娱亲,十四、卖身葬父,十五、刻木事亲,十六、行佣供母,十七、怀橘遗亲,十八、埋儿奉母,十九、孝感动天,二十、亲尝汤药,二十一、啮指痛心,二十二、百里负米,二十三、芦衣顺母,二十四、鹿乳奉亲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转贴得原作题记:我得祖母就是个虔诚得(://、txt7、/fo/)佛教徒,一生行善,宽厚温良,仁爱怀慈,节俭朴素,德高望重,闻名乡里。信佛之人,讲究心存爱心,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小时候经常听祖母讲二十四孝得故事,教育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从那时起这些古代孝廉得故事就深深扎根在年少得我心中,随着岁月得流逝,年少时那些故事已经渐渐淡忘,但祖母得音容笑貌宛然仍在眼前。 今天坐公交车时偶然瞧见车厢里得24孝故事宣传画,就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下来,24孝得故事以前听过,但总不完整,今天把它整理出来在博客里写下来,希望古人得孝举能够感动今天得我们,在物欲横流得今天,在我们瞧这些故事得同时,能够有所反思,在闲暇之余对父母能够尽一份为人子女得孝道。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就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得孝子,十四岁得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她得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得父亲,于就是不顾自身得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得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她得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她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她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得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就是热得。她睁眼一瞧,四周得冰雪都

最新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五篇800字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五篇800字 孝在中国传统礼仪礼里占非常重要的位置,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孝敬父母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孝敬父母事迹优秀作文1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孝顺到底是什么呢?我小的时候还不懂什么是孝顺,我以为孝顺就是在长辈生日买一些礼物之类的东西送给长辈,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孝顺理解错了。 在一次星期六,我的爸爸下班回到家后,我看见爸爸皱着眉头弯着腰,我知道是爸爸下班非常的累,但是我却表现的无所谓,因为爸爸下班非常的累,所以爸爸吃饭吃的多,吃的慢,我和妈妈都吃完了,妈妈出去散步了,爸爸还在吃。我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爸爸沙哑的说道:“儿子,你帮我做一件事可以吗?”我爽快的说道:“是什么事呢?”爸爸看我爽快地回答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儿子,你可不可帮我洗一次碗?”我火冒三丈:“先吃不管,后吃洗碗。”爸爸喜悦的脸突然拉得老长老长了。爸爸失落地说:“好吧,我等一下把工作做完了再洗碗吧。”说着,爸爸走向书房了。听着爸爸沉重的步伐看着爸爸消瘦的背影,我想我是不是太过分了,连洗个碗都作文/不想洗,我还对爸爸发脾气,我扪心自问。但是我的心就像是两半的,我的心的另一半又是另一种想法:我们家的规矩就是“先吃不管,后吃洗碗”。就在我心中犹豫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声的叹息声,叹气声是谁的呢?是爸爸的叹气声。这样的叹气声,让我想到了似曾相识的一件

事。我为一件小事而不开心,而是爸爸他帮助了我宽心,让我哈哈大笑。想到了这一件事我就觉得我要帮爸爸洗碗,身体就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厨房,把爸爸的“任务”完成了。我想给爸爸惊喜,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爸爸的工作做完了,我马上跑到自己的房间开启“顺风耳和千里眼”。 爸爸走到厨房,惊讶的瞪着眼睛,伸了个懒腰,脸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自言自语道:“我家的宝贝长大了,懂孝顺长辈了。”我听到了爸爸的自言自语,我笑了,我开心的笑了,我欣慰的笑了,我开心欣慰是因为:我知道了真正的孝顺,还孝顺了长辈!我要让孝顺的精神发扬光大,发扬好中华人民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事迹优秀作文2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理所应当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的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从小就让我懂得了孝敬长辈其实并不难。 我的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岁花甲了,身体可谓是一天不如一天,耳朵、眼睛走有点不好使了。妈妈为了能多陪陪他,每个星期都会带着我们回老家看爷爷,陪他看书、读报、散步,为他做可口的饭菜……阵阵欢笑声飞出窗外。因此,每周末的欢聚成了爷爷最盼望的事。 朦胧的记得,那是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正准备回老家,可是临行之际,晴朗的天空突然飘来几团乌云,我担心的问:“会不会下雨啊。”妈妈抬头看着天空,低头沉吟了一下说道:“只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鲁迅的读书故事

鲁迅,原名周树人,后改为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曾写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而已集》。人称“文思革”。 鲁迅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少年时代,鲁迅的父亲身患重病,小小年纪的他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因为他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在尽力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同时,争分夺秒、勤奋刻苦地读书。鲁迅从六岁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内最有名的一家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鲁迅每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收拾完餐具,把桌子擦抹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后来,他到了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自己特别喜爱的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 鲁迅十三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家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趁这个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绣像本小说。 鲁迅十分喜爱读书,但又没钱买更多的书,于是他就学习古人,借书来抄。他小时候就抄了许多关于草木虫鱼之类的读物。后来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又抄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到了晚年,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的虚弱,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先生为了读更多的书,争分夺秒地跟时间赛跑,他这种学习的精神是无人可比的。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 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顾的特别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后来,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

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合适,到现在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

古代孝心故事五则 一、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二、张良拾鞋 张良是我国古代两汉初期的一位大臣,年少时曾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居住。 有一天,张良闲来无事,便信步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人站立在桥头,老人的衣着打扮像一个贫苦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 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听着这无礼的要求,张一股怒火直往上窜,想:"我与你一点不认识,凭什么要我给你拾鞋?"但当他想到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不灵便,下侨取鞋有困难时,便强压着怒火,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 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拾了鞋,好人做到底,穿鞋就穿鞋吧!"于是,张良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而去。 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去的身影,一点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你在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跪下来说:"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谁知老人已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起了床,向下邳桥奔去。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于是,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

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孝敬父母先进事迹材料 篇一:孝敬父母先进事迹--王姣敏 尊老敬老好儿女标兵事迹材料 —长虹公司机电队王姣敏先进事迹“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王姣敏,是长虹公司机电队的一名职工。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她虽说没有一个富裕的家,但身后有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她觉得足矣。她原本也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父亲在梨园矿赵庄井上班,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八十岁的奶奶和三个弟弟,虽说不是大显大福大贵,但却也其乐融融。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十二岁那年,她的母亲得

了癫痫病(俗称羊羔疯),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父亲常年上班在外不能里外照顾,家里的重担和农活全落在她那幼小的肩上。她妈的病又是三天两头犯,每次犯病的时候,王姣敏就会先把母亲抚平躺下,拿上毛巾轻轻擦拭嘴边的唾液,捋捋母亲的脖子或者是掐掐人中,待到清醒后,她再给母亲喂点温开水减轻疼痛。随后,再做年复一日的家务活,洗洗补补,刷碗做饭,锄地耕田。就这样,在这样的艰苦岁月中慢慢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母亲的病情不断加重,奶奶也年纪越来越 大,爸爸挣钱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让爸爸回来照顾这个家,经济来源又是一个难题。她母亲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不拖累这个家,就在98年1月份,母亲找来绳子自寻短见,幸好姣敏送药时发现母亲的举动,经抢救及时没有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改善家庭状况,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和奶奶,她选择了退学打工的方式,至今,王姣敏对自己的选择还是无怨无悔。退学后,她就近找到一家服装厂上班,从此,她每天很早就起床,做了早饭后帮助奶奶穿衣叠被、洗脸喂饭后,再帮母亲穿衣叠被、洗脸喂饭,长久的病痛折磨使母亲的精神变得狂躁不安,病情加重使生活不能自理。有时给奶奶先喂饭,母亲看了就不乐意,等给母亲喂饭时,母亲会故意把饭碗打翻或洒在床上,

感动中国孝敬父母事迹汇总700字

感动中国孝敬父母事迹汇总700字 与孝敬父母事迹有关的作文1 感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世界更添一分温暖,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关怀。 我们最该感恩的人,是父母。 父母养育了我们,抚育我们成长,纠正我们的错误,聆听我们的心声,他们对我们的爱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又好似细雨绵绵,温柔细腻。父母对我们无私付出,难道我们不应该用行动去报答他们吗?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孝道代代相传。感恩父母,就应孝敬父母。 古时候有二十四孝,位列榜首的,就是三皇中虞舜的故事。舜以至孝感动天地,成为尧帝的继承人。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瞽叟不明事理,生母贤良却早逝,后母没有妇德,生下弟弟象后,常三人联合谋害舜。有一次,瞽叟命舜去凿井,想趁他凿井时把他捚在井里。可没想到,舜在井的半腰处凿了个通道,通向别处,就这样躲过了一劫。象霸占了舜的琴与房间。当他在房内兴高采烈地弹琴时,舜走了进来,象大惊失色,慌忙掩饰自己的罪行,而舜丝毫没有愤怒之情,仍旧细心地侍奉父母。 当舜经历种种磨难,继承王位后,本该高兴的他却潸潸泪下。他说:“尽管我如今贵为天子,作为帝王,但父母仍旧不喜欢我,这又有什么用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父母与象被舜感化了。

假如我们也以舜为榜样,孝敬父母,那家庭一定会幸福。孝顺并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我们这些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孝。比如洗碗,扫地,洗些衣服…… 孝不需要用物质来衡量,孝需要发自内心。孝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常怀感恩心,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 如果天下每一个人都心怀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世界将多么美好! 与孝敬父母事迹有关的作文2 从我们呱呱落地那刻一起,爸爸妈妈就负起了他们的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呵护我们,使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更把我们当作掌上明珠,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幸福地家庭 ! 小的时候,我就体弱多病。常常让爸妈担心。有时在半夜里发烧,但爸妈总是毫无怨言地将我送到医院,风雨不改!直到我7岁时,情况才渐渐好起来。可能是年纪小,不懂事,没什么感觉。岁月飞逝,我也慢慢地长大了,没当想起小地时候,都会不由自禁地落泪。想到爸妈是那么的疼爱我…… 记得在三年级时,我看见同学们生日都会开生日会,把同学都请来一起庆祝,多开心啊!这使我羡慕极了!但爸妈是比较传统的人,是不可能为我开生日会的了!我看我还是死心了吧!终于到了我生日啦!可生日又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开生日会!唉……我一回到家,爸妈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

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古代孝敬父母成语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

孝敬父母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五篇800字左右

孝敬父母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五篇800字左 右 孝敬父母好人事迹材料篇1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

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 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孝敬父母好人事迹材料篇2 冬天来了,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冬姑娘穿着一身银光闪烁的新衣服,手中握着神奇的仙女棒回来了,在瑟瑟的冬风中,走出一个人,你最希望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孝顺“老”妈! 我的妈妈有一张又大又圆的脸,一双大大的眼睛(戴着眼镜时),小小的耳朵上架着一副细细的“眼镜桥”。知道我为什么在“老”这个字上加引号吗?因为我妈妈有三“老”:一是我妈妈人“老”好了,二是我妈妈“老”会学习了,三是我妈妈“老”孝顺了。 我爷爷八十岁了,有脑血栓。我奶奶七十八岁了,有心脏病。2005年的一天,我奶奶在老家犯病了,肿得脚趾都是黑的,用急救车送进了市附属医院。爷爷在家担心奶奶的病情,也生病了(脑出血),

孝顺父母事迹材料

孝敬老人事迹材料 常言道,“人生五伦孝为先”,“孝”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而千古流传,无数的孝子呗称颂、讴歌,孝子的事迹被人们千古传颂。就是一个为人诚实、孝敬老人的好同志。 父亲在1987年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家中四个孩子拉扯大,吃了很多的苦。这一切看在眼里,暗自发誓工作后一定要孝敬母亲,给母亲最好的慰藉。自工作以来,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是平时工作忙只要有空,就回家帮助母亲做饭,在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让母亲心情愉悦。 二是随着年龄增大,老人孤独感日渐增加。为了排解母亲的寂寞,闲暇时陪同母亲和家人外出旅游。让老人解除孤寂。 三是让老人精神上达到满足,不让母亲为家庭的琐事烦心。人到中年事情多,工作和家中的烦恼从不带到家里。夫妻间一些琐事也从不在母亲面前争嘴。工作上多做事,争当优秀,让母亲放心。 四是经常陪同母亲检查身体,有病时细心照料,母亲已是70岁的老人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疾病。每次母亲生病,都亲自陪护,端茶倒水,送汤送饭。经常嘱咐妻子、儿子、要关心照顾好老人。 在他的带动下,兄弟姐妹团结、家庭和睦,整个大家庭长尊有序,形成了老人关心孩子,孩子孝顺老人的良好家庭氛围。对老人恪守孝道,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兄弟姐妹4人一起孝敬老人,在姊妹间形成了争相尽孝的良好家风,也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广泛赞誉。篇二:孝敬父母先进事迹--王姣敏 尊老敬老好儿女标兵事迹材料 —长虹公司机电队王姣敏先进事迹“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告诉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是孝道的表现。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王姣敏,是长虹公司机电队的一名职工。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她虽说没有一个富裕的家,但身后有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她觉得足矣。她原本也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父亲在梨园矿赵庄井上班,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八十岁的奶奶和三个弟弟,虽说不是大显大福大贵,但却也其乐融融。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十二岁那年,她的母亲得了癫痫病(俗称羊羔疯),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父亲常年上班在外不能里外照顾,家里的重担和农活全落在她那幼小的肩上。她妈的病又是三天两头犯,每次犯病的时候,王姣敏就会先把母亲抚平躺下,拿上毛巾轻轻擦拭嘴边的唾液,捋捋母亲的脖子或者是掐掐人中,待到清醒后,她再给母亲喂点温开水减轻疼痛。随后,再做年复一日的家务活,洗洗补补,刷碗做饭,锄地耕田。就这样,在这样的艰苦岁月中慢慢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母亲的病情不断加重,奶奶也年纪越来越 大,爸爸挣钱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让爸爸回来照顾这个家,经济来源又是一个难题。她母亲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为不拖累这个家,就在98年1月份,母亲找来绳子自寻短见,幸好姣敏送药时发现母亲的举动,经抢救及时没有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改善家庭状况,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和奶奶,她选择了退学打工的方式,至今,王姣敏对自己的选择还是无怨无悔。退学后,她就近找到一家服装厂上班,从此,她每天很早就起床,做了早饭后帮助奶奶穿衣叠被、洗脸喂饭后,再帮母亲穿衣叠被、洗脸喂饭,长久的病痛折磨使母亲的精神变得狂躁不安,病情加重使生活不能自理。有时给奶奶先喂饭,母亲看了就不乐意,等给母亲喂饭时,母亲会故意把饭碗打翻或洒在床上,地上。但是,王姣敏没发一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作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模范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模范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更是一个好人的第一条件。在我们长征路社区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叫玛丽亚木。她25年如一日,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照料瘫痪的婆婆,期间还赡养了婆婆的表妹。多年来,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居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玛丽亚木今年69岁,是喀什地区阿图什市人。多年前,远嫁到乌苏的她和丈夫与公公生活在一起,家庭幸福美满。几年后,公公再婚,更加完整的家庭让玛丽亚木幸福无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疾病让玛丽亚木原本勤劳、健康的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突如其来的不幸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像失去主心骨一样乱作一团。这时候坚强、勇敢的玛丽亚木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操持家务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一边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 因为要给婆婆看病,家里的经济条件一下紧张了起来。即便如此,她也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己的婆婆。有好饭好菜,她总是第一个端给婆婆。有时候,即使自己生病了,也不舍得先吃。她怕婆婆长期躺着生疮和肌肉萎缩,就坚持每天给婆婆擦拭身体和按

摩。她怕婆婆躺着闷心情不好,就坚持每天给婆婆唠叨家常里短。有时候她自己忙,就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常陪婆婆玩,逗婆婆开心。老人想吃啥、想干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为此,婆婆常常流下感动的泪水,一遇到来家里做客的人,她就说:“我是玛丽亚木的继婆婆,可是她对我比亲女儿还好。”就这样,在玛丽亚木的操持下,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家里的欢声笑语又多了起来。 然而有一段时间,玛丽亚木发现婆婆常常背着她流眼泪,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在玛丽亚木再三追问下,婆婆道出了原因。原来婆婆的表妹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无人照顾,让婆婆很担心。可是婆婆看到每天忙着照顾自己、两个上学的孩子和家人有时候吃饭都顾不上的玛丽亚木,她实在张不了口。玛丽亚木听后,二话没说,就把婆婆的表妹接到家里一起照顾。这以后,玛丽亚木更忙了,可她每天还是笑呵呵的,没有一句怨言的把两个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的。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况在玛丽亚木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玛丽亚木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瘫痪的婆婆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有时候性情暴躁,对玛丽亚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各地人民。 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4.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5.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6.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7.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8.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崇尚品德的故事)孝敬父母的故事_我最幸福

打开电视,手中的遥控器无意中搜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女孩儿在讲述她的经历。 女孩儿身材小小的,脸上带着微笑,眼里却闪着泪光。我还没听清她在说什么,就被她的微笑和泪光吸引住了。女孩儿正在讲述她上学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是冬天,特别冷。我趴在教室外的墙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出来。我想,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怎么都不会呢?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把答案喊了出来。教室里的老师一直没有发现我,听我一喊,感觉非常惊讶,推开门出来看。我吓坏了,就从墙上掉了下来。老师被我的行为感动了,就把我领进了教室,对同学们说,咱们就收留她吧,每天让她和你们一块儿上课,不告诉学校。就这样,我上完了小学。” 女孩儿小学毕业考试成绩是他们全县的第一名,可是却没有一个中学录取她,因为她没有双手。讲到这里,我才发现女孩儿的两个袖管空空的,里面什么都没有。女孩儿的母亲脑子出了毛病,隔一段时间就要出走一次。在她很小的时候,她母亲又一次出走,她的双手就是因为母亲的出走失去的。具体怎么失去的,因为我是中途打开电视的,没有听到。 我听到主持人问她:“你的双手是因为母亲的出走失去的,你恨没恨过她?”她说:“没有。从来没有。我爱她,我总是觉得对不起她。” 一天,她的母亲又一次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在结了冰的河里,找到了她的母亲。女孩儿讲到这里泪流满面,说:“是我没有照顾好母亲。”以后的日子里,女孩儿一想起不幸的母亲,就感到深深的自责。 没有了双手,失去了母亲,上不了中学,可是女孩儿却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做《我最幸福》。作文在全县的一次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主持人只念了开头的两段儿,里面没有一句抱怨,有的全是对生活的感激。 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口大钟,被女孩儿这篇作文的题目,还有她对生活那种感激的态度,撞响了。回声在我的体内久久地、久久地震荡。 女孩儿辍学在家,除了给父亲、哥哥做饭,还自学了中学的课程。电视里有女孩儿用两只脚切土豆的画面,她切得很细,脸上带着坚毅自信的笑容,可我却看得心惊肉跳。我赶紧把妻子叫来一块儿看。儿子已经睡着了,我没敢把他叫醒。第二天,当我给他讲述这个女孩儿的时候,他说:“你怎么不把我叫醒呢!” 女孩儿说,她什么饭都会做,米饭、炒菜都是简单的,她还会蒸包子和包饺子呢。女孩儿不仅用双脚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画画和书法。电视里展示了她的绘画作品,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水平绝对不低。她还现场表演了书法,她写的还是那四个字:我最幸福。字体端正大方。我虽然不太懂书法,但我觉得那四个字写得比任何一个书法大家的作品,都更能征服我。 如果哪一天,我有幸见到这个女孩儿,我一定请她给我写这四个字。我要把它装裱好,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向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介绍这四个字的出处。 能载人飞行的热气球,里面不过是空气而已。当你在人生的气球里注入冰冷的埋怨和悲观,你的人生气球永不能飞行;当你在人生气球里注入热烈的感恩、希望和满足,你的人生气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