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送小蚂蚁回家

送小蚂蚁回家

送小蚂蚁回家
送小蚂蚁回家

七宝实验小学学校二年级语文学科陈萍设计

板书:

20 送小蚂蚁回家

景美

睡莲弯救多美的夏夜

蜻蜓载

送心美

萤火虫照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8个生字,关注“惊”、“睁”、“趴”等字的音节。重点识记“惊、睁、掉、塘、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生字、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一个夏天的夜晚,老师带着大家来到公园散散步,欣赏夏夜的景色。看——夜空中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公园里一片宁静,万物都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音乐结束)听着这音乐,看着这情景,你觉得这个公园里的夏夜怎么样? (生答,师引,出示句子,指读) 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 出示“静悄悄”,这里有个生字。谁来拼读?指拼读,注意后鼻音,开火车读词。静悄悄就是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谁能读好这个词?齐读词、句。

3、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故事中有谁呀?——(播放录音) 1)谁能完整地说说故事中有谁呀? 生答、师黑板上竖排出示词语: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师:其中有几个生字,根据拼音,自己拼读; 去掉拼音,谁会读字连词?注意读准生字——开火车读。 3)师:看看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小结:昆虫的名字里大多带“虫字部”。 师:再来记这个“莲”! 小结:带“草字头”的字往往与植物有关。 5)师:认识了生字,我们再回到词语中。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的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有——引读词语。 4、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出示:23 送小蚂蚁回家 二、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后想想: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待会儿请你说一说。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师注意正音、小结。 3、讨论: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师关注语句规范;不必回答完整。 随机板书:睡莲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23.送小蚂蚁回家 设计者: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陈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蚂、蚁、静、莲、闭、感、激、萤、笼、坛”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和记忆“静、莲、闭、萤、坛”等5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好吗?(出示儿歌) 一二三,三二一, 三只蚂蚁来背米。 嘿哟呵,嘿哟呵, 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 还有一粒在哪里? 蚂蚁弟弟笑嘻嘻, 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中的小蚂蚁可爱吗? 2.学习生字:蚂蚁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3.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小蚂蚁的故事

揭示课题:送小蚂蚁回家 4.齐读课题。 说明: 开头用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并同时引出了本文的生字“蚂蚁”。虫字旁是学生熟悉的部首,而且“蚂蚁”两字又是形声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识记不是难点。可利用这两个字拓展其它虫字旁以及虫字底的字。但要注意,本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出示: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说明: 采用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归纳出问题,既可培养质疑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解疑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蚂蚁睡莲闭上感激灯笼花坛惊醒静悄悄萤火虫亮晶晶 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老师可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或是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2)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交流问题答案。 1. 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夏夜) 1) 夏夜是怎样的?交流 a.“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学习“静”,注意后鼻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小蚂蚁回家第2课时 沪教版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第2课时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学目标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

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抢读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蚂蚁遇到了困难。谁能用新学的这些词语说一说,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指名交流。 3、是谁帮助了小蚂蚁?最后又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 1、师:轻声读课文第1节,找找课文中用哪个词形容夏夜的公园。(静悄悄)

小班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小班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

上有什么。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 二、集体观看PPT。 1、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三、游戏:读信。 1、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 2、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小蚂蚁回家7 沪教版(2015秋)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通过学习,理解“惊醒、非常感激、连声”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文中好词。能正确描、写5个汉字,重点学习“眨”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的基础上读好角色间的对话。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睡莲、蜻蜓、萤火虫对小蚂蚁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它们美好的心灵。 3、能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4、能在老师的指引下,体会“多美的夏夜”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够读好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2、体会课文中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教学过程: 一、听、说导入,揭题质疑 1、听、说导入 2、揭示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学习建议要求,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单1:

l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l 想一想: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1)检查、交流 l 了解课文有几小节 l 字词正音 l 在填空的提示下,了解“小蚂蚁为什么哭?谁帮助了它,送它回家?” 出示:夏夜的公园里,小蚂蚁不小心()。()救起了小蚂蚁,()和()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指名交流 ——学习生字:掉,塘 2、了解课文内容,再读填空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习课文2--7节,了解睡莲对小蚂蚁的热情和关心 过渡:睡莲是怎样救起小蚂蚁的?(板书:救),学习课文的2—7节(1)学习:惊醒,睁开,趴 l 读准字音 l 认清字形(形声字归类) l 做动作理解词意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睡莲是怎么救起小蚂蚁的? 交流,板书:弯 (3)指导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 l 重点指导: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掉”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板书图片磁贴 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音乐,看图),师: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公园散步。你们看,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池塘里盛开着美丽的睡莲。这个时候,公园里非常安静,睡莲也进入了梦乡。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指名读齐读句子。 2、公园里一片宁静,忽然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谁在哭? (出示蚂蚁图片,板书“蚂蚁”,他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你想知道吗?让我们来学习第20课--板书补全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故事里谁帮助了小蚂蚁;?

自读 交流,贴出图片:读词语,简介睡莲、蜻蜓、萤火虫特点 三、学2、3节 他们听到哭声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为什么哭? 用因为 --- 所以 --- 的句式把原因说清楚。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第2、3节 出示词语,生字红色,自学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指名读字词,评议是否正确齐读。 提示:莲:上下结构艹头,形声字,屏幕上这些生字中还有哪几个字是形声字 惊后鼻音;呜整体认读音节;趴,做动作 掉:右边下面是“早”范写,书空 指名读,正音 出示对话,指导朗读 引读齐读。 三、读4-14节, 四、深入研读:他们是怎么帮小蚂蚁的? 一)学4-7节 睡莲怎么帮小蚂蚁的,让我们学习4-7节 一人一节指名读,其他小朋友想想睡莲怎么做的 交流,出示词语:弯弯腰随机学:腰拼读,也是形声字做弯腰的动作板书:救 他们又说了什么?出示要求:同桌合作读,关注加点字,读出语气。 指名2人读,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出不同的语气 4.5节师评:蚂蚁的话读出非常感激的语气。师补充:睡莲的话后面是感叹号,读得干脆利索,显示睡莲的主动热情,救人好不犹豫 生评议 6.7节睡莲热情挽留,小蚂蚁着急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读课文了解内容 20送小蚂蚁回家 (执教者:荡湾小学胡春妹)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课文,了解伙伴们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3、懂得伙伴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伙伴们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2、懂得伙伴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读句子。 2、(媒体)听,是谁在这么美的夏夜,在这么静悄悄的公园里哭呢? (出示课文第2节)自己读读这段话,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贴出生字)课文中有4个生字,谁能读正确? 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3、谁在哭呢?(小蚂蚁)。他怎么了?(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学习“掉、塘”) 说明: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既熟悉生字,又自然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边读边思,加深理解。 4、掉进池塘的小蚂蚁后来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送小蚂蚁回家》(读)。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谁送?为什么送?怎么送?) 说明: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看书读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谁救起了趴在水草上的小蚂蚁?谁送小蚂蚁回家?(睡莲、蜻蜓、萤火虫) 3、谁能连起来说。

说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及时地纠正错句,让学生养成说完整句子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2-7节 1、睡莲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呢?读读课文2——7节,找找有关的句子。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1)睡莲是怎么问的?关心地问一问。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上来。 (2)睡莲还怎么帮助小蚂蚁了?(弯弯腰……) 睡莲热情招呼小蚂蚁爬到她身上,读读这句话。 (3)分角色来读一读睡莲姑姑和小蚂蚁的对话。 2、现在,你能来说一说睡莲姑姑是怎么救小蚂蚁的吗? 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点阅读和朗读的经验,因此在本环节中,老师可采用自由阅读解决问题,自由朗读读出语气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老师则起到适当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朗读中,评价中得到收获。 (二)学习8——14节 1、同桌一起读读8——14节,想想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 2、通过朗读,你们发现哪两个小节是写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 3、出示13、14节 (1)谁来读这两段话?理解“飞机”指什么。(理解“飞呀飞”。再读这一句)(2)我们也来读读这段话。 (3) 小蚂蚁的家在哪?(提示:到)学习:坛 (4) 练习: 83页“写” 4、现在,谁能说说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吗?(背他飞回家、照亮回家的路) 说明:通过抓住关键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和课文内容,注意发挥学生主动性,老师进行归纳。 四、巩固复习,总结明理。 1、星星高兴地眨着眼。(追问:星星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学生字:眨(睁) 2、花坛前,小蚂蚁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小蚂蚁会怎么向妈妈诉说今天晚上的故事呢?角色体验。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教材分析《送小蚂蚁回家》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它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她回到了家。 全文共1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夏夜;第2-7自然段讲小蚂蚁掉进池塘,好心的睡莲主动救起蚂蚁,体现其爱心;第8-15段讲小蚂蚁想回家,蜻蜓放弃休息时间送它,萤火虫为它们照亮;第16段借景抒情,再次赞美了美丽的夏夜。课文围绕美这一中心,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既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又 表现了朋友的真情相助,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二、学情简介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着一 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比较自主地完成 识字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能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 一换、形声字、字型结构等方法识记生字, 并开始借助 字典识字。 二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读的层层推进,许多学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因此,二年级的教学重心是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在识字中加强阅读,逐步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根据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三方面,并采用了一些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目标一: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静、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本课的10个生字没有很大的学习难度,本班学生可以自主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在学生自己练习拼读的基础上,我选择了几个较难读准的生字进行集体反馈,如:静、萤的后鼻音,蚂、蚁的第三声等,并在以后的学生朗读中注意及时倾听,随时正音。感激是由2个生字组成的新词,可以放在课文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读进行理解并积累。 每个汉字的字型结构不同,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也不同。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不仅要了解汉字的笔顺、笔画,还要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归纳汉字书写的规律,

20、送小蚂蚁回家课后练习

20、送小蚂蚁回家 班级姓名等第 一、划去()里不恰当的字。 (萤莹)火虫(清蜻)蜓(睁争)开 草(坪平)睡(荷莲)池(唐塘)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ú jiǎ hǔ wēi mào mì xún zhǎo sh?n qì hu? xiàn sh?u piàn yáo t?u bǎi wěi dōng zhāng xī wàng yě sh?u xiōng ashuì lián jīng xǐng zhēng kāi chí táng liàng jīng jīng huā tán zhǎ zhe yǎn 三、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小蚂蚁非常感激。 小蚂蚁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1.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 小蚂蚁上不了岸啦! 2.杨晨走进教室。 杨晨很快放好了书包,开始早读。

三、读课文,完成练习。 1.文中的“飞机”是指。 2.除了蜻蜓外,还有哪些朋友也帮助小蚂蚁回家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小公鸡 小公鸡整天没有事情做,心里很苦恼。他想,怎样才能快乐呢? 他跑到田野里问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 他跑到池塘边问青蛙:“小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青蛙说:“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 他跑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 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呢?” 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他成了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1.老牛认为,最快乐;青蛙认为,最快乐; 蜜蜂认为,最快乐。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 完成本次练习共用时()分钟家长签字: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幼儿教育:________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小蚂蚁回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那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它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 第 2 页共 7 页

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3、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好朋友布熊。) 二、集体观看。 1、观看。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 第 3 页共 7 页

送小蚂蚁回家(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表现了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吸引人。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抓住课题,解决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大致掌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再朗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一、字词教学 二年级学生已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的识字教学,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第二小节时,将四个生字拿出来学掉,其他几个随文识字。本课的生字有8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并各有侧重点。词语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难点,所以对于一些关键词语,如“惊醒”、“感激”、“连声”的理解,或结合语境、或创设情境,让词语的理解变得多样性,不再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易于接受。 二、朗读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找出睡莲和小蚂蚁的话,再想想应该怎么读,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课文的8-12节形式与1-7节形式基本相同,因此我让大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能够有组织的学习。但朗读时有一个小朋友太紧张了,所以没有读出蜻蜓热情的语气,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请另外一个小组补充朗读。 三、积累与运用 了解课文内容,这是本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中,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内容。而后,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虽然我也关注学生表达语句的规范,但我并不苛求回答的完整。因为这里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对课文内容浅显的了解。 在仔细读文,深入理解之后,我又请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扮演小蚂蚁,告诉妈妈回来的经过。我这样的设计,不单纯是为了落实课后练习,而是借课后的练习创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而且,这一要求与自学课文时,要学生说说“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的要求不同。前面并不

20送小蚂蚁回家

20、送小蚂蚁回家(第三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并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塘、睁、眨、惊、掉”5个汉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静悄悄、趴、池塘、呜呜”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重点学习2-7小节,了解睡莲与小蚂蚁之间发生的事,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说清自己读懂的内容 3、重点读好睡莲与小蚂蚁之间的对话,感受睡莲的热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1、逐步揭示课题。 (1)(出示:蚂蚁的图片、文字)板书:蚂蚁,复习形声字。 师:谁来做小老师带来大家读好这个词。(齐读) 点评:整体认读音节yi你们也读准了,真棒! 师: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词,因为蚂蚁是一种昆虫,所以蚂和蚁的左边都是虫子旁。(注意:虫字旁最后一笔是提,蚂的最后一笔是横,蚁的右边笔顺是点、撇、捺。)(2)补全课题,复习巩固“送”字的书写规则和笔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蚂蚁有关,课题就是----送蚂蚁回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好课题,送:笔顺规则,先里后外。注意:关的最后一笔是---点。 (3)齐读课题。 师:加上序号,我们一起读好课题。(齐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节,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1、借助图片,学习生字“眨”。

出示图片: 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看,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他们就好像在 跟我们——眨眼睛 师:眨是翘舌音,我请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带来大家读好这个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点评:你们把眨的翘舌音读准了。 师:现在谁有好办法记住眨这个字。(正音、记字形) 预设一: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她,目字旁加上疲乏的乏就是眨。 2、朗读句子,借助媒体,体会夏夜的“静”。 出示句子: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师:请你来看看这幅图,读好这句话,尤其要读好静悄悄这个词,轻轻地读,读出静的感觉来。(指名读;齐读) 点评:从你们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了静悄悄的感觉来。 (二)反馈预习,用一句话说清谁送小蚂蚁回家。 1、反馈预习:谁送小蚂蚁回家?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知道谁送小蚂蚁回家的? 2、交流 3、渗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1)师:请你们轻声读课文,找出带有把的把字句和带有被的被字句。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把字句是……(出示: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注意:小蚂蚁放在把的后面) 学生读“把”字句) 师:这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出示“小蚂蚁被蜻蜓和萤火虫送回了家。”)(注意:小蚂蚁放在被的前面) (2)出示句子,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明明把一大杯牛奶喝完了。 一大杯牛奶被明明喝完了。

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案例

20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与案例 杨园中心小学周虹叶一、教材背景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它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她回到了家。全文共1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夏夜;第2-7自然段讲小蚂蚁掉进池塘,好心的睡莲主动救起蚂蚁,体现其爱心;第8-15段讲小蚂蚁想回家,蜻蜓放弃休息时间送它,萤火虫为它们照亮;第16段借景抒情,再次赞美了美丽的夏夜。课文围绕“美”这一中心,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既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又表现了朋友的真情相助,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二、学情简介 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着一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比较自主地完成识字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能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字型结构”等方法识记生字,并开始借助字典识字。 二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读的层层推进,许多学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因此,二年级的教学重心是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在识字中加强阅读,逐步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一个夏天的夜晚,老师带着大家来到公园散散步,欣赏夏夜的景色。看——夜空中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公园里一片宁静,万物都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音乐结束)听着这音乐,看着这情景,你觉得这个公园里的夏夜怎么样?(生答,师引,出示句子,指读) 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 出示词卡静悄悄,这里有个生字。谁来拼读?指拼读,注意后鼻音,开火车读词。静悄悄就是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谁能读好这个词?齐读词、句。 3、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故事中有谁呀?——(播放动画) 1)谁能完整地说说故事中有谁呀? 生答、师黑板上竖排出示词语卡片: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希望点列举法教学案例

“希望点列举法”教学案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黄建通 教学目的 1.了解“希望点列举”的目的和意义。 2.学会用“希望点列举”的方法进行创新。 3.用适量的范例来加深学生对希望点列举法的理解。 4.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发散和收敛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该发明技法。 教学重点利用找希望点的方法发现问题,进而寻找出解决问题方案。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解决方案的优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一个人的希望总是与自己面临的问题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人们在碰到困难时,总是希望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在工作效率低时,总是希望找到省时省力的措施。古代,人们就有“千里眼”、“顺风耳”、“上天”和“入地”的希望,如今都一一如愿以偿了。满足需求和希望不仅是一切发明的出发点,也是所有发明的最终目的。只要我们用心寻求人们的希望,就能在“希望”的海洋里自由畅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在人类历史上,远大的理想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无尽的希望同样造就出众多的发明家。 本节课将要学习列举分析技法中的第二种类型——希望点列举法 板书:希望点列举法 二、范例介绍 【例1】投掷式手电筒 警察在黑暗中用手电筒搜索歹徒时,会轻易地暴露自己的位置,往往成了对手的枪靶子。因此,警察部门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只照亮别人又不暴露自己的手电筒。意大利发明家阿尔贝托·卡博尼发明了一种六面发光的手电筒。它用橡胶构成主体,外形为正方体,六面各有一个灯泡和反射镜。使用时,将其投掷到可疑处,手电筒受到碰撞后自动接通电源,六面明亮的灯光便会照耀可疑点的四周。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暗藏的人暴露出来,还能有效隐蔽自己。目前,这种手电筒已成了军、警人员的好帮手。 【例2】色盲可辨的信号灯

20、送小蚂蚁回家详案

20送小蚂蚁回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1)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听——(呜、呜)是谁呀?(出示:小蚂蚁)小蚂蚁你为什么哭呀?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 讲的就是这只小蚂蚁的故事。板书:送小蚂蚁回家 2.揭示课题:20、送小蚂蚁回家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板书:1)为什么送 2)谁送 3)怎么送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也想知道?(请把书打开) 现在让我们仔细听听课文,看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1、交流:文中有些谁呀? 2、出示图片:睡莲 救 小蚂蚁 送 蜻蜓萤火虫 (出示课件2)这里有一个老朋友带着他的小妹妹要和我们交朋友,我们先来认识它好吗? (出示课件3)这些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谁看大屏幕?谁来说说? 3、完成填空:一只小蚂蚁___,__ 把他救了上来,___和___把他送回了家。 4、通过这个填空,我们知道了谁送小蚂蚁回家,那他们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呢?请小朋友轻声快读课文。(出示课件4) 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并注意停顿。 (2)请出字宝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过渡:你们看,字宝宝来了,谁做能干的小老师?今天的字宝宝很有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秘密,看谁第一个发现?(对呀,他们的结构相同,都是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那几种方法记住它。除了这两种方法,有些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记。(换部首)

老师考考你们:这些字都认识了吗?单列火车开起来…双列火车开起来1)字宝宝认识了,现在把它送回家好吗?(双手——捧书)请看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师生合作学习1—7小节(出示:课件5)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什么地方? 3)公园里怎么样?(静悄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就要读出这种静悄悄的意境来……) 过渡:这时候,公园里有只小蚂蚁怎么啦?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课文 好吗? 2.指导朗读:(1)小蚂蚁,你怎么啦?(出示:课件6) (2)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除了这两句话,睡莲和小蚂蚁还说了些什么话?请你用直线划出小蚂蚁 的话,用曲线划出睡莲说的话。 3、指名读、分角色读(出示:课件7) 过渡:小朋友你们读的真好,读了课文后,我们知道了是睡莲姑姑弯弯腰救起了掉进池塘的小蚂蚁,又请它住下,可小蚂蚁怕爸爸妈妈着急,要回家。但我们知道生活在池塘里的睡莲姑姑是无法送小蚂蚁回家的。正当睡莲姑姑发愁时,谁来帮忙了? 4、四人一小组合作分角色读8~12小节。 (三人分别扮蜻蜓、睡莲、萤火虫、一人读旁白)(出示:课件8)集体分角色朗读) 过渡:大家配合得很默契,老师还有一个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请你们看 萤火虫飞呀飞,飞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看看萤火虫,它有一个什么特点呢?肚子后面的有一个发光器官。(出示:课件9) 蜻蜓、萤火虫要送小蚂蚁回家了,它们要经过哪些地方呢?请看大屏幕…… 4.出示填空:学习13—14小节(出示:课件10)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小蚂蚁回家第2课时1 沪教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送小蚂蚁回家》教 案第二课时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 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 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 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 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 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

“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坛、眨”2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眨”。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刚才小朋友课前背的古诗《小池》讲的是初夏池塘里的景色,而我们上节课学的《送小蚂蚁回家》也是夏天的晚上池塘里发生的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先来读读学过的生字宝宝(齐读)看谁快,快如闪电

希望点列举法

一、希望点列举法的定义 是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案例1:达·芬奇是15世纪的意大利人。他曾希望人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飞上天。于是,他从愿望出发,设计了一种人力飞机,让人扒在上面,手脚一齐用力,使装有羽毛的飞机两翼像鸟一样,扑动并飞翔起来。尽管化的这个设计没有成功,但化希望用人力为实现飞行的愿望,经过人们几百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现在的人力飞机不仅能飞起来,而且能飞过英吉利海峡。达·芬奇的愿望实现了。 达·芬奇的发明技法叫什么呢?就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案例2:民间故事《十兄弟》 ?千里眼:眼睛能看见千里之外的事物。 ?顺风耳:耳朵能听见极遥远的声音。 ?高脚七:双腿会在需要的时候变长,行动迅速,健步如飞。 ?飞天五:背上生有翅膀,可于天空中任意飞翔 ?遁地八:双腿会在需要的时候作镙旋转动,有遁地的异能。 现在,市场上许多新产品都是根据人们的“希望”研制出来的。例如,人们希望茶杯在冬天能保温,在夏天能隔热,就发明了一种保温杯。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在暗处书写的笔,就发明了内装一节五号电池、既可照明又可书写的“光笔”。在研制一种新的服装时,人们提出的希望有:不要钮扣,冬天暖夏天凉,免洗免熨,可变花色,两面都可以穿,重量轻,肥瘦都可以穿,脱下来可作提物袋等等。现在,这些愿意大多数都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现实。 案例四:有一家制笔公司用希望点列举发明法产生出了一批改革钢笔的希望 .希望绝对不漏水,

希望不沾污纸面,希望书写流利,希望能粗能细,希望小型化,希望笔尖不开裂,希望不用打墨水,希望省去笔套,希望落地时不损坏笔尖等等。这家制笔公司从中选出“希望省去笔套”这一条研制出一种像圆珠笔一样可以伸缩的钢笔从而省去了笔套。从希望点出发设计出了这种可以伸缩的钢笔推出市场后大受欢迎。 案例五:有一位在医疗技术部门工作的工程师为了满足残肢人的希望构思了一种具有套叠伸缩和连续旋转功能的假臂。他满怀信心地告诉残肢人说带上他设计的假臂可以伸到几米高的地方还能以优越于常人手臂的方式使用螺丝刀。谁知残肢人看过他那先进的多功能假臂方案后竞苦笑一声扬长而去。工程师的设计为什么失误?因为它只了解残疾人的表面希望以为需要“技术先进的假臂”就得在多功能和超人一筹方面下功夫殊不知残肢人内心的真正希望是过正常人的生活他们需要的是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的假 案例六:日本有个洗衣机厂老板通过座谈会发动妇女提希望、要求有个妇女说如要单洗一件汗背心或内裤、手帕等“小东西”也放进洗衣机里洗似乎有些“大材小用”——浪费最好有一种微型的洗衣机专洗这类“小东西”最好能快洗快干上午洗、下午就能穿且体积要小、到处能放、不显眼。于是设计人员根据她的愿望、要求开发了专洗内衣、内裤、手帕等小物件、烘干又快的微型洗烘机受到了妇女们的青睐创造了商机。 二、应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创造发明,有哪些要领呢? (1)我们的希望是指社会的希望、大众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向社会了解、向大众了解他们的希望是什么?比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希望有迅速传递住处的工具诞生。于是发明家发明了“传呼机”。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希望,发明了中文显示传呼机,用汉字显示简短电文、预报气象;字符显示传呼机,以字母显示传呼住处急救传呼机,供老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使用,发病时可按

送小蚂蚁回家教案(网络)

20送小蚂蚁回家 (祝桥小学江立群)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课文,了解伙伴们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3、懂得伙伴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课前学生朗诵短文《爱》(快乐宫2 P45) 师:朗诵得真好!爱是什么?爱就是心里呀,要装着别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故事将教会我们心里要想着别人,学会关心朋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 1、出示“蚂蚁”图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出示20送小蚂蚁回家〉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夜,你们看——出示公园夏夜图 看公园夜景动画,师配音。 出示课文第一节: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指名读这句话。 过渡:可这时忽然,传来一阵哭声。你们听——

看动画,听录音,了解故事主要情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小组接龙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倾听。 完成说话: 小蚂蚁(怎么了),(谁)把他救了上来,(谁)和(谁)把他送回了家。 学习生字:掉塘指导书写:掉 出示图片:介绍睡莲。 睡莲的叶和花似乎是躺在水面上的,下午两三点时她才开花,夜幕降临,就合起花瓣睡觉了。 4、读句子: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 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习生字:“呜”表示哭声 “惊、睁”注意后鼻音 “趴”做动作理解 齐读句子。 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老师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2——7节 过渡:小蚂蚁掉进了池塘,睡莲把他救了上来,他是怎么救的呢? 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2——7节,用曲线划出睡莲说的话,用直线划出蚂蚁说的话。 生答师板书睡莲帮他上岸 睡莲和小蚂蚁之间有几次对话?(3次) 第一次对话:指导读出睡莲(惊奇)地问小蚂蚁(着急)地说 第二次对话:睡莲帮助小蚂蚁上了岸,小蚂蚁心里有什么感受?(感激)指导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