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施万氏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施万氏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施万氏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施万氏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从属关系及介绍[1]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从属关系及介绍 相互关系 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二、总大肠菌群

所谓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酸、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三、耐热大肠菌群与粪大肠菌群的比较 北美国家一般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如AOAC、FDA。SN中的“粪大肠菌群”概念为等同采用AOAC方法,故而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而欧洲使用“耐热大肠菌群”概念,较少使用“粪大肠菌群”。一般欧洲学者认为,“粪大肠菌群”的提法不太科学,耐热大肠菌群的范围比粪大肠菌群范围大。 耐热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作为一种卫生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中很可能含有粪源微生物,因此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可能存在大肠杆菌。但是,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并不代表对人有什么直接的危害。 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与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相似,主要以其检出情况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粪便是肠道排泄物,有健康者,也有肠道病患者或带菌者粪便,所以粪便中既有正常肠道菌,也可能有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和食物中毒者。因此,食品既然受到粪便污染就有可能对食用者造成潜在的危害。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第五章病原微生物及其传染 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多种多样,据其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无害,甚至有益,称为非病原微生物。少数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猪瘟病毒、猪丹毒杆菌。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寄生性病原微生物,从寄生的宿主获得营养,并造成宿主的损伤和疾病。另有一些微生物长期生活在人或动植物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称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还有一些微生物本身并不侵入动物机体,而是以其代谢产生的毒素,随同食物或饲料进入人或动物机体,呈现毒害作用,此类微生物称腐生性病原微生物,如肉毒梭菌。 第一节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 (一)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取决于它的致病性和毒力。 1.致病性又称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动物机体发生疾病的能力,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质。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对宿主而言的,有的仅对人有致病性,有的仅对某些动物有致病性,有的兼而有之。病原微生物不同引起宿主机体的病理过程也不同,如猪瘟病毒引起猪瘟,结核分支杆菌则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结核病,从这个意义上讲,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的特征之一。 2.毒力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毒力是病原微生物的个性特征,表示病原微生物病原性的程度,可以通过测定加以量化。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强弱常不一致,并可因宿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同种病原微生物也可因型或株的不同而有毒力强弱的差异。如同一种细菌的不同菌株有强毒、弱毒与无毒菌株之分。 (二)细菌致病性的确定著名的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是: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到,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物。 柯赫法则在确定细菌致病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鉴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非常重要。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情况并不符合该法则。如健康带菌或隐性感染,有些病原菌迄今仍无法在体外人工培养,有的则没有可用的易感动物。另外,该法则只强调了病原微生物的一方面,忽略了它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不足之处。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for genes)应运而生。取得共识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放线菌简介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革兰染色为阳性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细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一些种类的放线菌还能产生各种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维生素(B12)和有机酸等。弗兰克菌属(Frankia)为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中有固氮能力的内共生菌。此外,放线菌还可用于甾体转化、烃类发酵、石油脱蜡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少数放线菌也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因此,放线菌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医药工业上有重要意义。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 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放线菌在形态上分化为菌丝和孢子,在培养特征上与真菌相似。然而,用近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的结果表明,放线菌是属于一类具有分支状菌丝体的细菌,革兰染色为阳性。主要依据为:①同属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真正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缺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核糖体为70S;②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相似:细胞具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并含有DPA;放线菌菌丝直径与细菌直径基本相同;③最适生长PH范围与细菌基本相同,一般呈微碱性;④都对溶菌酶和抗生素敏感,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⑤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遗传特性与细菌相似。 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放线菌的种类很多,多数放线菌具有发育良好的分支状菌丝体,少数为杆状或原始丝状的简单形态。这里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形态最典型的链霉菌属为例。链霉菌主要由菌丝(mycelium)和孢子(spore)两部分结构组成。 (一)菌丝 链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分支,不同发育阶段的菌丝分化程度不同,根据菌丝的着生部位、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1.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链霉菌的孢子落在适宜的固体基质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吸收水分,孢子肿胀,萌发出芽,进一步向基质的四周表面和内部伸展,形成基内菌丝,又称初级菌丝或者营养菌丝。菌丝较细,直径0.5~0.8um,色淡,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可产生黄、蓝、红、绿褐和紫等水溶色素和脂溶性色素,色素在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向空气中长出的菌丝称作气生菌丝,又称二级菌丝。直径较基内菌丝粗,直径为1.0~1.5um,颜色较深,长度相差悬殊,呈直形或弯曲形。气生菌丝同样可产生色素,多为脂溶性色素。 3.孢子丝(spore hypha)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在其顶端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称作孢子丝,又称繁殖菌丝。孢子成熟后,可从孢子丝中逸出飞散。 孢子丝的形状以及在气生菌丝的排列方式,随菌种不同而异,是链霉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孢子丝的形状有直形、波形与螺旋状,螺旋状的孢子丝较为常见,其螺旋的松紧、大小、螺数和螺旋方式因菌种而异。孢子丝的着生方式有对生、互生、丛生与轮生等多种。 (二)孢子 孢子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即分化成孢子。孢子的形成为横割分裂,横割分裂有两种方式:1 细胞膜内陷,并由外向内逐渐收缩,最后形成完整的横割膜,将孢子丝分隔成许多无性孢子; 2 细胞壁和细胞膜同时内缩,并逐步缢缩,最后将孢子丝缢缩成一串无性孢子。 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连接呈链状。孢子的大小、形态多样,即使是同一孢子丝分化形成的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关系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1):0141-0143http://https://www.sodocs.net/doc/ab3670065.html,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E-mail:ndxb7775@https://www.sodocs.net/doc/ab3670065.html,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 和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李正平,杨倩* (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EPEC)属于胞外菌,主要通过粘附在肠上皮细胞上引起宿主的发病。EPEC形成基座、产生粘附和脱落(A/E)损伤的细菌因子、导致宿主信号转导改变的途径及其发病机制的遗传基础都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对近年来关于EPEC和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着重论述EPEC对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关键词: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肠上皮细胞屏障 中图分类号:S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86(2010)01-0141-0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nd Host Cells LI Zheng-ping,YANG Qian*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Minstry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is an extracellular bacteria,primarily through ad-here to hos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caused pathogenesis.EPEC can produce pedestals,and the bacterial fac-tors involved in attaching and effacing(A/E)lesion formation,modulates severa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within the host cells and the genetic basis of EPEC pathogenesi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recent studies of enteropathogenic(EPEC)interact with host cells,and intensive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PEC to tight junctions between cells. Key words:EPEC;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tight junctions;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barrier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EPEC)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儿童水样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已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一个重大的危害。EPEC虽然是胞外菌,但是可以和肠上皮细胞紧密粘附,产生特征性的粘附和脱落(A/E)损伤[1],然后影响到上皮细胞的吸收。在体外EPEC也可以粘附宿主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2],包括细胞凋亡和与紧密连接损失有关的黏膜屏障的破坏。然而,一项最近的报告提出EPEC 很少在老鼠肠内定植,与致病性相比,EPEC和宿主之间更像是共生的关系[3]。 人和动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与外界接触。这些黏膜表面都覆盖着一层高度极化的上皮细胞,其游离面位于腔面,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基底面与富含肠相关淋巴样组织的固有层相接;侧面与毗邻的细胞接壤。这层上皮细胞构成了机体与外界的第一道屏障。相邻上皮细胞连接起来的紧密连接可以封闭细胞间隙,阻止管腔物质的自由进出,是上皮细胞选择性通透作用的物质基础。紧密连接也可以用来评价黏膜屏障的功能。跨肠上皮渗透的主要途径是细胞旁通路,而紧密连接是细胞旁通 收稿日期:2009-11-27修回日期:2009-0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85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B200606)和江苏省支撑计划(BE200830155)资助作者简介:李正平(1986-),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动物免疫和分子免疫学研究,E-mail:lizp1986@https://www.sodocs.net/doc/ab3670065.html,;*通讯作者:杨倩,教授,博导,E-mail:zxbyq@https://www.sodocs.net/doc/ab3670065.html,。

关于大肠菌群特性

大肠菌群的特性 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在于: 1,它可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大肠菌群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食品中能检出大肠菌群,则表明该食品曾直接或间接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2,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威胁是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属等.但对食品检验肠道致病菌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食品中致病菌含量极度少时,往往不能检出.由于大肠菌群在粪便中存在数量较大(108~109个/克),容易检测,与肠道致病菌来源又相同,而且一般条件下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相近,故常用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当食品检出大肠菌群时,肠道致病菌有存在的可能.大肠菌群数值愈高,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就愈大.当然,也有可能没有致病菌存在,因为这两者之间并非一定平行存在. 大肠菌对氯很敏感,在含有0.5~1ppm氯量的水中,很快死亡. 大肠菌群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对紫外线最敏感,用15瓦紫外线杀菌灯,距离50cm,照射1分钟,或距离10cm,照射6秒钟,几乎可全部杀死. 大肠菌群在60℃,热死时间为5~30分钟,在70℃,热死时间为<5分钟, 今天翻了周德庆老先生的书,写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 10度? ?860min 15度??120min 20度? ?90min 25度? ?40min 35度? ?22min 大肠杆菌生长温度范围7~49.5℃,最适生长温度37℃,最低水分活度0.95,pH4.0~9.0,最高盐度6.5%,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室温下能生存数周,在土壤和水中可达数月,O157大肠杆菌75℃时,1min即被杀死,但它耐低温。因此说,理论上没有水分的环境,大肠杆菌是不能生存的。在生活中,大肠杆菌无处不在,有时又和水似乎无关。如人们的手上可以被大肠杆菌污染,而幼眼又看不到手上有水,这是因为大肠杆菌一个只有1微米左右,幼眼是看不到的,同样,水也是看不到的。人们看不到的,不等于不存在。 大肠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科中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些属的细菌均来自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练习题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和。 2.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和的作用。 3.菌毛属于细菌的侵袭力,主要作用是于易感细胞表面。 4.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和。 5.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和有关。 6.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和。 7.外毒素的化学成分为,内毒素的化学成分。 8.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和,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感染过程中能协助病原菌抗吞噬或扩散的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菌毛 D.侵袭性酶 E.芽胞 2.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内毒素 E.外毒素 3.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脂质 A D.脂蛋白 E.核心多糖 4.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透明质酸酶 D.血浆凝固酶 E.溶纤维蛋白酶 5.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毒力 D.侵入门户 E.侵入数量 6.与细菌粘附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E.侵袭素 7.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菌毛 B.荚膜 C. 异染颗粒 D.脂多糖 8.与内毒素作用无关的是()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肌肉松驰性麻痹 D.DIC E.休克 9.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的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10.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

A.抗毒素 B.类毒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抗生素 11.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菌体抗原 B.鞭毛抗原 C.脂蛋白 D.脂多糖 , E.肽聚糖 12.具有毒性作用,只有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抗毒素 13.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称为() A.病人 B.带菌者 C.带毒者 D.易感者 E.带虫者 14.隐性感染者携带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 A.健康携带者 B.恢复期携带者 C.病人 D.易感者 E.不感染 15.属于危险传染源的是() A.病人 B.恢复期带菌者 C.健康带菌者 D.恢复期带毒者 E.隐性感染者 16.属于内源性传染的是() A.病人传染 B.带菌者传染 C.空气传染 D.带菌的动物传染 E.潜伏感染 17.下列属于侵袭性酶的是() A.蛋白酶 B.淀粉酶 C.透明质酸酶 D.麦芽糖酶 18.病原菌不侵入血流,但其在局部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菌血症 D.败血症 E.内毒素 19.原核细胞型生物不包括: A真菌B细菌C支原体D立克次体 20 . 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B核糖体C纺锤体D线粒体

浅谈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防治

浅谈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防治 摘要: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寄居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是人和动物消化道内占优势地位的需氧共生菌丛。本文主要综述了大肠杆菌的结构与分类,对人体的作用,致病性及其防治。介绍了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区别,以及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预防措施。致病性杆菌引起的病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关键字:大肠杆菌致病性防治 大肠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的俗称,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1885年埃舍利希 氏首次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把它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1]。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和非治病性之分。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菌丛,致病性大肠杆菌则能引起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侵入型和毒素型两类。前者引起的腹泻与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相似,一般称为急性痢疾型;后者所引起的腹泻为胃肠炎型,一般称为急性胃肠炎型。毒素型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可分为耐热毒素和不耐热毒素。前者加热至100℃经30分尚不破坏,后者加热60℃仅1分即被破坏【2】。土壤、水源收费便污染后,可带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婴儿易被感染。带菌食品由于加热不彻底,或因生熟交叉污染和熟后污染,可引起食物中毒。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病更是越来越普遍,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一、大肠杆菌的结构与分类 大肠杆菌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属于原核微生物。大肠杆菌没有真正完整的细胞核,只有一个拟核而且拟核外没有核膜包围。具有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荚膜,菌毛和鞭毛。荚膜由大肠杆菌向细胞壁外分泌的一层胶状物,主要由多糖组成,具有抗原性,构

微生物检验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第三十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本章考点: 一、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的细菌是革兰阳性无芽孢厌氧杆菌,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其中,衣氏放线菌是人类放线菌病最常见的菌种,牛放线菌主要引起牛放线菌病。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无芽孢、荚膜和鞭毛,无抗酸性。菌体常形成分枝状无隔菌丝,但不形成空中菌丝。有时断裂成短杆状或球状。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将其压制成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体,呈放射状排列。 2.培养特性:本菌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在有氧环境中一般不生长,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需3~4天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较致密菌落,灰白色或瓷白色、表面粗糙而不规则的菌落。经人工多次移种后,可形成光滑型,白色、柔软、易于钩取的菌落。 在葡萄糖肉汤中37℃3~6天后,在培养基底部形成灰白色球形小颗粒沉淀。 在硫乙醇酸钠肉汤中37℃3~6天后,在培养基下层白色或灰白色雪花样生长,管底生长不多,肉汤清晰。 衣氏放线菌在牛心脑浸液琼脂上,37℃18~24小时形成蛛网状菌落。继续培养7~14天,形成臼齿形或面包屑样菌落,白色或灰白色,不溶血,无气中菌丝。菌落常粘连于琼脂上,不易挑起和乳化。 3.生化反应: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除粘性放线菌外触酶试验均为阴性,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二)致病性

放线菌大多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属于正常菌群。只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排出的脓性物质中含有硫磺颗粒,此即为放线菌病。 放线菌可引起面颈部、胸部、腹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感染。最常见为面颈部感染。本菌可从呼吸道进入肺,开始在肺部形成病灶,症状和体征似肺结核。损害大多广泛连续蔓延,并能穿破胸膜和胸壁,在体表形成多个瘘管,排出脓液。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常由外伤或昆虫叮咬引起。放线菌还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主要采集脓液和痰液或活检组织。首先检查标本中有无“硫磺颗粒”,可用灭菌注射器抽取未破脓肿的脓汁作检查。 2.直接镜检:将“硫磺颗粒”置玻片上,以盖玻片轻压后镜检。在低倍镜下如见有典型的放射状排列的棒状或长丝状菌体,边缘有透明发亮的棒状菌鞘,即可确定诊断。也可用革兰染色、镜检,颗粒的中心部菌丝体染色为阳性,分枝状菌丝排列不规则,四周放射状的肥大菌鞘可呈阴性。抗酸染色阴性。 3.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5%C02的厌氧环境中37℃3~6天,观察生长特点。接种牛心脑浸液琼脂上,观察菌落特征。 4.生化反应:触酶试验,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多种糖类分解试验,厌氧环境37℃3~7天观察结果。 二、诺卡菌属 诺卡菌是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一群需氧性放线菌,多数为腐物寄生性的非病原菌。其中有5~6种诺卡菌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或慢性诺卡菌病。主要为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本菌形态基本与放线菌相似,但菌丝末端不膨大。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弱抗酸性。在培养早期菌裂解为较多的球状或杆状,分枝状菌丝较少。在病人脓、痰、脑脊液中本菌为纤细的分支状菌丝。 2.培养特性: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或沙氏培养基上室温或37℃培养均可生长,但繁殖速度慢,一般需5~7天可见到菌落。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不同种类可产生不同色素。星形诺卡菌可形成黄色或深橙色菌落,表面无白色菌丝。巴西诺卡菌的菌落,表面有白色菌丝。在液体培养基中由于需氧可在表面长成菌膜,下部培养基澄清。 (二)致病性 主要为外源性感染。星形诺卡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人的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产生类似肺结核的症状。也可经肺部病灶转移到皮下组织,产生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或扩散到其他脏器,如引起脑脓肿、腹膜炎等。在病变组织或脓汁可见黄、红、黑等色素颗粒。而巴西诺卡菌可因外伤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组织,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足、腿部,故又称为足分枝菌病。此病也可能由星形诺卡菌、马杜拉放线菌及某些真菌引起。

[整理]4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细菌的致病因素 细菌的致病性指细菌能引起机体疾病的性能,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的宿主而言的,有的细菌仅对人有致病性;有的则对某些动物有致病性;有的则对人和动物均有致病性。不同的病原菌对机体可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疾病,如伤寒沙门菌引起人类伤寒,结核分枝杆菌则引起结核病。细菌的致病因素包括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户。 (一)细菌的毒力 毒力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

程度。各种病原菌的毒力不同,即使同种细菌也因菌型或菌株的不同而有差异。细菌的毒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 1.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并在体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侵袭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类。 (1)菌体表面结构: 主要包括荚膜和菌毛。 1)荚膜: 细菌的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但它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阻抑体

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病变。某些细菌表面有类似于荚膜功能的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A群链球菌的M蛋白等,通称为微荚膜。2)粘附素: 细菌粘附于机体体表或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是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或组分,称为粘附素,包括菌毛和非菌毛粘附素两类。非菌毛粘附素是细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 (2)侵袭性酶: 某些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

生一种或多种胞外酶,一般不具有毒性,但能在感染过程中协助病原菌抗吞噬或扩散,这些胞外酶称为侵袭性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A群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2.毒素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1)外毒素: 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某些革兰阴性苗也可产生外毒素,如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放线菌

放线菌(网址 https://www.sodocs.net/doc/ab3670065.html,/view/35926.ht ml?wtp=tt#sub35926) 放线菌(Actinomycete)是原核生物的一个类群。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 目录 编辑本段

径与细菌直径基本相同;③最适生长PH范围与细菌基本相同,一般呈微碱性;④都对溶菌酶和抗生素敏感,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⑤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遗传特性与细菌相似。 编辑本段形态与结构 放线菌种类很多,多数放线菌具有发育良好的分支状菌丝体,少数为杆状或原始丝状的简单形态。菌丝大多无隔膜,其粗细与杆状细菌相似,直径为1微米左右。细胞中具核质而无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壁含有胞壁酸与二氨基庚二酸,而不含几丁质和纤维素。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形态最典型的链霉菌属为例。链霉菌主要由菌丝和孢子两部分结构组成。 菌丝(mycelium) 根据菌丝的着生部位、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 1.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 链霉菌的孢子落在适宜的固体基质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吸收水分,孢子肿胀,萌发出芽,进一步向基质的四周表面和内部伸展,形成基内菌丝,又称初级菌丝(primary mycelium)或者营养菌丝(vegetative mycelium),直径在0.2~0.8微米之间,色淡,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可产生黄、蓝、红、绿、褐和紫等水溶色素和脂溶性色素,色素在放线菌的分类和鉴定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放线菌中多数种类的基内菌丝无隔膜,不断裂,如链霉菌属和小单孢菌属等;但有一类放线菌,如诺卡氏菌型放线菌的基内菌丝生长一定时间后形成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2.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是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菌丝,又称二级菌丝(secondary mycelium)。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比基内菌丝粗,直径为1.0~1.4微米,长度相差悬殊,形状直伸或弯曲,可产生色素,多为脂溶性色素。 3.孢子丝(spore hypha)是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顶端分化出的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叫孢子丝,又称繁殖菌丝。孢子成熟后,可从孢子丝中逸出飞散。 放线菌孢子丝的形态及其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随菌种不同而异,是链球菌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孢子丝的形状有直形、波曲、钩状、螺旋状,螺旋状的孢子丝较为常见,其螺旋的松紧、大小、螺数和螺旋方向因菌种而异。孢子丝的着生方式有对生、互生、丛生与轮生(一级轮生和二级轮生)等多种。

主要的放线菌类型

主要的放线菌类型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因其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过去曾认为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微生物"。然而,用近代生物学技术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从系统发育上看,放线菌(除高温放线菌外)与全部G+细菌一起同属于这一大分支中的高G+C/mol%(60-72)群。 多腔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包括嗜皮菌属、地嗜皮菌属和弗兰克氏菌属,其共同特征是:菌丝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裂,直接产生孢子,菌丝形成细胞群或孢子簇,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iaminopimelic acid,m―DAP)。嗜皮菌属(Dermatophilum):菌丝在不同的平面上形成横隔,构成砖格状细胞堆,产生直角侧向分枝。寄生在哺乳动物体上,侵害未角质化的表皮,引起渗出性皮炎。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该属放线菌最显著的特征是能与非豆科木本植物共生固氮。在木麻黄和杨梅上可形成具有向上生长小根的根瘤;而在桤木、鼠李科和蔷薇科植物上形成的根瘤成簇,每簇由许多裂片状的小根瘤组成。在有隔、分枝的菌丝体顶端的泡囊柄上,形成泡囊,泡囊具有固氮功能。弗兰克氏菌属可利用的最适碳源是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能利用吐温是该属独特的特征。 孢囊放线菌 这类放线菌以孢囊孢子进行繁殖为突出特征。孢子的分裂和排列方式用于区分不同的属。 (1)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孢囊球状、棒状或不规则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具丛生鞭毛的游动孢子。多分布在腐烂植物和土壤中。 (2)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 孢囊指状或棒状,其内可产生规则的球形孢子,排列成单一行列。16SrRNA 寡核苷酸编目表明该属在系统发育上与游动放线菌菌属、小单孢菌属的关系密切。 (3)游动单孢菌属(Planomonospora) 产生梭形、具周生鞭毛的游动孢子是该属的特征。多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土壤中。

文字版之放线菌

除细菌外其他原核微生物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放线菌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陆生性较强的一类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一)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繁殖 特征:丝状分枝多核、单细胞(细胞核之间没有分隔) 孢子繁殖→无性繁殖孢子是放线菌的“种子”(无性)。孢子对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散落的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分枝再分枝,最后形成网状的菌丝体。通过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繁殖,也可以一段营养菌丝繁殖 (二)、鉴定特征及生理特性 菌落特征(与细菌特征正好相反)表面常呈粉末状或皱褶状(?) ,有的则呈紧密干硬的圆形,有些为糊状。颜色各异,正反不同(?) ,质地紧密,菌落不易用接种环挑起(?),较小。 ②液体培养特征静置培养:培养基不混浊膜状附壁,或沉降于底部。震荡(或摇床)培养:短的菌丝体构成球状颗粒③生理特性大多数好氧,最适宜的pH值7~8,嗜中温 蓝细菌(一)蓝细菌—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有光合色素(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氧的原核生物。 1、结构和形态 比一般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达60μm 蓝藻有单细胞球状、杆状、长丝状、分枝丝状单细胞体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丝状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按同一个分裂面反复分裂、子细胞相接而形成的群体:丝状体可以连成群体,包在公共的胶质鞘膜中特殊结构异形胞—固氮的场所静息孢子—休眠体 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 3、繁殖—无性生殖单细胞:二分裂、多次分裂、顶端释放(芽殖)丝状体:中间分裂、无规则分裂、顶端释放(芽殖 4、分类 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一)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微囊藻属、腔球藻属(二)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颤藻属、鱼腥藻属 5、藻类在环境中的利和弊 弊富营养化:人类活动使江河、湖泊中生物所需的N(0.2-0.3mg/L)、P(0.01-0.02mg/L)等营养物质短期内大量增加,引起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它生物死亡。水化淡水中的一种生态现象,是由于某些蓝藻的过度生长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以蓝藻为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还有栅藻、硅藻)成因---化肥、城市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地侵蚀、淋溶出的营养盐、网箱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危害--危害人类健康。接触、少量饮用、长期饮用。对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蓝藻对水生生物有影响。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的迁移,可与粘土共沉淀,形成底泥。影响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使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严重富营养化的水质透明度仅有0.2m。甚至在岸边堆积,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严重破坏景观。防治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水体中排放。1. 物理除藻:超声波、重力斜筛自动脱水设备2. 化学除藻:利用除草剂、杀藻剂及金属盐等来控制水华,硫酸铜3. 生物除藻: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的原理以及生物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控制或抑制水华。将凡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蓝藻生长的生物调动起来,但又不能造成生态危害,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生态链环。赤潮海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绿和褐色等。成因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氮、磷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③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甲藻纲,常见的有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共5个纲15个科30个种) 危害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防治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海洋中排放。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

放线菌

放线菌(Actinomyces) 放线菌是1877年合兹首先在牛体内发现的。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也可将之定义为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G+细菌。 一、放线菌的分布 放线菌广泛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1克土壤中可存在数万~数百万个孢子。 一般,肥沃土>贫瘠土 农田>森林 中性偏碱土壤>酸性土壤 含水低土>含水高土 二、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1.多数属于有益菌 (1)腐生型放线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2)生产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 据估计,全世界近万种抗生素约70%是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3)筛选到许多新的生化药物 Eg.抗癌剂、酶抑制剂、抗寄生虫剂、免疫抑制剂和农用杀虫(杀菌)剂等。 (4)是许多酶、维生素等的产生菌 (5)Frankia(弗兰克氏菌属)对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具有重大作用。 (6)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7)具有极强的分解纤维素、石蜡、角蛋白、琼脂和橡胶等的能力,故它们在环境保护、提高土壤肥力和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大作用。 2.危害 (1)寄生型的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和植物的许多疾病,eg.肺部感染、皮肤病、脑膜炎(1)具有特殊的土腥味(土霉素的味道),主要由放线菌产生的土腥味素所引起的。可使水、食品变味,也能破环棉毛织品、纸张等。 三、放线菌在微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放线菌在形态上分化为菌丝和孢子,在培养特征上与霉菌相似,故在早期曾被列入真菌类。后来随着对微生物分类学的不断认识,特别是分类手段的改进,发现放线菌有很多生物特性与细菌相似,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然而,用近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革兰染色结果为阳性,与普通细菌不同的是细胞形态呈分枝状菌丝体。从系统发育上看,多数放线菌特别是链霉菌的(G+C)%较高,一般在60%~72%,属于高G+C含量的类群。 关于放线菌的分类位置,不同分类系统都有其分类依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中将放线菌列为原核生物的细菌界(域,Domain Bacteria)、第十四放线细菌门(Phylum BⅩⅣ. Actinobacteria)、放线细菌纲(ClassⅠ. Actin obacteria)。 之所以将放线菌归属于细菌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

最新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内容提要]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过测定LD50来定量。细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与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侵袭力导致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与扩散。毒素有外毒素与内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典型结构为A-B亚单位的聚体。内毒素为LPS的类脂A,耐热,具致热作用等。细菌致病性的现代观点是将病原菌、宿主及二者的相互的作用综合考虑,纠正了只调节细菌本身的片面性,是认识的深化。细菌的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增强或减弱,并受到温度、离子浓度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调节。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从进化关系来看,病原菌是由非病原菌演变而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病原菌的生活方式而言,绝大多数病原菌是寄生性的,又可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两大类。另有一些是寄居性的,在正常情况下对寄主不呈现致病作用,如动物肠道的大肠杆菌、皮肤上的化脓性链球菌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还有少数是腐生性的,是在死物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毒素以食物等为媒介进入人和动物体而致病,如肉毒中毒等毒素性食物中毒等,称其为腐生性病原菌。 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因为感染的范围更广,发病仅仅是感染可能出现的后果之一。感染不一定都导致发病,而发病则离不开感染。如将防治传染病的重点转移到预防感染,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病原菌能否引起宿主疾病取决于它们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19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中央电大农林医药学院唐已婷 【学习建议】 第19章是细菌学部分的重要章节,介绍了细菌致病性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章内容,我们对细菌致病性的有关因素、包括细菌和机体两方面的各种因素,应有一个整体认识。细菌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菌的毒力。我们应掌握细菌毒力、侵袭力的构成因素(物质基础)、内毒素和外毒素的来源、特点及毒性作用、重要的侵袭性酶类的名称、毒性作用及来源、以及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熟悉感染的类型、感染的来源和侵入途径。了解细菌毒素的作用机制。 【重点难点】 一、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生长并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称为致病性。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同的致病菌引起机体不同的病变,比如: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伤寒杆菌引起伤寒、痢疾杆菌引起痢疾。因此,致病性表示了细菌的种的特征。 细菌是否具备致病性取决于2点:(1)细菌是否具有侵袭力,可以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及生长繁殖。(2)细菌是否能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宿主组织细胞的损伤。这2点即构成了细菌的毒力。 细菌侵入后是否一定引起机体患病?即致病性能否实现,虽主要决定因素是细菌的毒力,但还取决于细菌的入侵数量、合适的入侵途径、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毒力强的细菌比如结核杆菌,经呼吸道吸入,只要1-10个细菌就可以引起疾病,最常引起的是肺结核。而伤寒杆菌经口食入,需要约10万个细菌才引起疾病。破伤风杆菌虽然可以引起死亡率很高的破伤风,但必须是经有厌氧环境的伤口感染,如果是经口食入则不引起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很多感染通常不出现症状,以隐性感染为主。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时,甚至体内正常菌群也可引起严重感染。如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机会感染。 二、细菌的毒力 毒力表示的是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可以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来表示毒力的强弱。不同种类的细菌由于细菌的结构、代谢能力和毒性产物的不同,毒力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细菌不同菌株之间,毒力也有差异。比如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都有产毒株和不产毒株之分。 细菌毒力主要与细菌侵袭力和细菌毒素有关。 (一)侵袭力主要与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有关。 1.菌体表面结构:与侵袭力有关的菌体表面结构主要有两类: (1)具有粘附作用的表面结构――菌毛(G-菌)和膜磷壁酸(G+菌)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