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练习题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练习题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练习题

第 2 课时 鸽巢问题(2)(教材例 3P70)
一、填一填。 1.在一个口袋里有 3 个红球、4 个绿球、5 个黄球,至少从中取出( 8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黄球。 2.会议室里坐着 1~6 年级的班干部各 5 人,一位不熟悉这些学生的老师要想喊出 2 名同年级的学生,最少要 喊出( 7 )人。
3.将 13 枚棋子放入右图中的 4 个小方块内,那么一定有一个小方块内至少有( 4 )枚棋子。
4.任意取( 10 )个连续的自然数,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数的差为 9 的倍数。
二、选一选。
1.有红、黄、蓝三色球各 9 个,要保证拿出的球有 3 个颜色相同,至少要拿( B )个球。
A.4
B.7
C.19
2.扑克牌的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各 13 张,共有 52 张牌,至少从中抽出( C )张牌,才能保证其中有 2
张花色相同的牌。
A.2
B.3
C.5
3.把白、黑、红、绿四种颜色的球各 5 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 B )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两个颜色相
同的球。
A.3
B.5
C.6
三、某校六年级有学生 35 人,班级图书角共有故事书 145 本。把这些故事书全部借给同学们,是否有人至少
能借到 5 本故事书?
答:因为 145÷35=4……5,所以一定有人至少能借到 5 本故事书。
四、希望小学六(2)班要选两名体育委员(不分正副),投票规则是每个同学只能从 4 名候选人中挑选 2 名。如果 必须有 9 名或 9 名以上的同学投了相同的 2 名候选人的票,这个班至少应有多少名同学?
解:从 4 名候选人中选出 2 名体育委员,共有 6 种选法,要保证有 9 个或 9 个以上的同学投两人相同的票,至 少需:6×8+1=49(人)投票。
答:至少应有 49 名同学。
五、学校买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规定每位学生最多可以借一个或两个不同颜色的球,那么至少要有几 位学生借球,才可以保证必有两位学生借的球的颜色完全一致?
红、黄、蓝共有红、蓝,红、黄,蓝、黄三种组合,3×2+1=7(位) 答:至少要有 7 位学生借球,才可以保证必有两位学生借的球的颜色完全一致。
口 算 5.6÷7=0.8
6.6÷2=3.3
3.2×2=6.4 6.9+0.1=7
0.25×40=10 10÷0.5=20
1.4+4.6=6 9.2×5=46
1.7×3=5.1 7.4×5=37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教案)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体现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

“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每组3个文具盒和4枝铅笔。 【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

长春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检测题(答案解析)

长春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检测题(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六(1)班有4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比为1:1,至少任意选取()人,才能保证男、女生都有。 A. 3 B. 2 C. 10 D. 22 2.任意30个中国人,至少有()个人的属相一样。 A. 3 B. 4 C. 7 D. 8 3.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B. 31名生日在7月的学生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C. 同一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速度比是1:12 D. 某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50°,那么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把25枚棋子放入下图的三角形内,那么一定有一个小三角形中至少放入()枚。 A. 9 B. 8 C. 7 D. 6 5.一个布袋中装有若干只手套,颜色有黑、红、蓝、白4种,至少要摸出( )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只颜色相同。 A. 5 B. 8 C. 9 D. 12 6.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各4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 )个球,可以保证取到4个颜色相同的球。 A. 8 B. 9 C. 10 D. 11 7.18个小朋友中,( )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A. 恰好有2个 B. 至少有2个 C. 有7个 D. 最多有7个 8.王东玩掷骰子游戏,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总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次.A. 5 B. 6 C. 7 D. 8 9.小明参加飞镖比赛,投了10镖,成绩是91环,小明至少有一镖不低于()环. A. 8 B. 9 C. 10 10.口袋里放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同样的钮扣各10枚,至少取出()枚钮扣,才能保证三种颜色的钮扣都取到. A. 13 B. 21 C. 30 11.把17个乒乓球装进4个袋子里,总有一个袋子至少要装()

鸽巢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与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就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就是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就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就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就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就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鸽巢原理”的变式很多,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此类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就是否属于“鸽巢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能不能将这个问题同“鸽巢原理”结合起来,就是本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与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教材选取的就是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将具体实际与数学原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 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

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云鹤镇中心小学夏春林 数学广角的教学是为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了“鸽巢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本节课我就设计了表演魔术的游戏来导入新课,在上课开始我就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还剩52张,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吗?想参与这个游戏的请举手。同学们踊跃参加,然后叫举手的两组同学上台抽牌。同学们发现抽的牌中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接着引出了课题。相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总有……至少……”。这样设计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个游戏虽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鸽巢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二、活动中恰当引导,建立模型 采用列举法,让学生把4枝铅笔放入3个笔筒中的所有情况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等方式都列举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最简单的“鸽巢原理”即“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时,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笔”。 在例2的教学时,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列举法适用于数字较小时,有局限性,而假设法应用范围广,假设把书尽量多的“平均分”到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本书,剩下的书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比平均分得的本数多1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数学规律来表示。 大量列举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鸽巢原理”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观察、表达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鸽巢原理。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 三、通过练习,解释应用 适当设计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从扑克牌中去掉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18张,至少有几张是同花色的。任意抽出20张,至少有几张是数字相同的。把红白两种球各10个放在同一个盒子里,要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至少要摸出几个球?(3个球),要保证摸出的球有一个是红色的,至少要摸出多少个球?(11个球)。15只鸽子飞回4个鸽舍中,至少有()只鸽子飞回同一个鸽舍,为什么?教会学生用算式来说明理由,简洁明了,因为15÷4=4……3 4+1=5,所以15只鸽子飞回4个鸽舍,总有5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笼。六年级4班由67个同学,总有多少个同学的属相相同?学校有367个同学,总有各位同学同一天过生日?练习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练习中,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中,数学语言精简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只抽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鸽巢问题(2)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鸽巢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3。 课时目标 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抽屉原理”。 难点:找出“抽屉”有几个,再应用“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个纸盒,红球、蓝球各4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

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 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 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 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鸽巢问题教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 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得出结论。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1)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

鸽巢问题(1)教案优质

鸽巢问题(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每组3个文具盒和4支铅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

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讲授】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例1的问题。 同学们手中都有铅笔和文具盒,现在分小组形式动手操作: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标有序号的文具盒中,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并在小组中议一议,用铅笔在文具盒里放一放。 教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说出:1号文具盒放4支铅笔,2号、3号文具盒均放0支铅笔。 教师:不妨将这种放法记为(4,0,0)。〔板书:(4,0,0)〕 教师提出:(4,0,0)(0,4,0)(0,0,4,)为一种放法。 教师:除了这种放法,还有其他的放法吗?教师再指名汇报。学生会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放法。教师板书。 教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发现什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教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教师:“至少”有2支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教师:就是不能少于2支。(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鸽巢问题(2)》优质教案【新版】

鸽巢问题(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教材第70页例3)。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找出这里的“鸽巢”有几个,再利用“鸽巢问题”进行反向推理。 【教学准备】 课件,1个纸盒,红球、蓝球各4个。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

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 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 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5)2015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是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单元三维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注意的教育。(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刻苦钻研、探究新知的良好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 鸽巢问题(1)(教案)

部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教案)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

质的数学模型,是体现学生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鸽巢问题(2课时)

鸽巢问题 第1课时鸽巢问题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鸽巢问题。(教材第68~6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认识理解“鸽巢原理”。 2.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认识理解“鸽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认识理解“鸽巢原理”。 教具准备 课件PPT、铅笔、笔筒、书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请5个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人抽到的是同花色的,相信吗?试一试。 师生共同玩几次这个“小魔术”,验证一下。 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研究。二、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1。 (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提问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提问2:“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不少于2支,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①用实际操作证明。

通过摆放铅笔,进行操作,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如下图: 由此发现,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有4种情况,在每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②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可以把4分解成3个数,如图: 由此发现,把4分解成3个数共有4种情况,每一种结果的3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的。 ③反证法(或假设法)证明。 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铅笔。那么,3个笔筒里就放了3支铅笔。还剩下1支铅笔,放进任意一个笔筒里,那么这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 (2)认识“鸽巢问题”与“鸽巢原理”。 像上面这样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它所蕴含的这种原理叫做“鸽巢原理”,也称为“抽屉原理”。在这里,“4支铅笔”就是“4个要分放的物体”,“3个笔筒”相当于“3个鸽巢”。把这个问题用“鸽巢原理”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鸽巢中,总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2只鸽子。 (3)理解“鸽巢原理”。 如果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那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如果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那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如果把8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中,那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结论:把铅笔放进笔筒中,如果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2.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2。 (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自己想一想,再跟小组的同学交流。 ①我们可以动手操作,选用列举的方法:

第五单元《鸽巢问题》例3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鸽巢问题》例3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70页例3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寻找隐藏在实际问题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2.在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与方法,在灵活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抽屉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怎样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 教学准备: 一个袋子、4个红球和4个蓝球为一份,准备这样的教、学具若干份。小抽屉、6个红球和6个篮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玩“抽幸运学生”的游戏,从全班学生的姓名中抽起3名幸运观众,猜测一定有2人是同一性别的,打开验证。 2.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原理。(板书:抽屉原理

3) 二、推波逐浪,探究新知 1.请3名幸运学生上台抽取幸运礼物,有2人是同一颜色的。 2.看看抽屉里到底装了多少个球打开抽屉,让两种球一样多,现在要把抽屉像孙悟空一样的会变。(出示课件) 3. 把剩下的4个红球和4个蓝球装到盒子里,晃动几下 师:同学们,猜一猜:摸一个球可能会是什么颜色的 4.如果老师想让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课件出示)例题,。 例: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一次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5.师:那么就让我们摸2个球试试看吧(开火车摸) (1)摸出几种情况(3种)(课件出示) (2)摸2个球能满足题目要求吗为什么 (3)哪就摸3个球、4个球、5个球看一看,那一个能满足题目要求。 6.摸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些提示。(出示课件) (1)生默读提示。 (2)师要求4个组摸3个球;3个组摸4个球;3个组摸5个球,组与组之间要比赛,最先完成的组有奖励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

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鸽巢问题(2)》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2)》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知“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

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 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 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 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懂得鸽巢原理。 2、使学生明白怎样求至少数。体会鸽巢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多方位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训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懂得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怎样求至少数。体会鸽巢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笔筒、记录单、笔每组五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扑克牌游戏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扑克牌,我们一起来玩。一副牌54张,去掉大王、小王还有52张。现在,把这52张牌任意发给5位同学,每人一张。我能猜到肯定有两位同学拿到牌的花色是一样的。 2、5人一组,分发牌。学生亮牌,验证老师的说法:五位同学里肯定有两位同学拿到牌的花色是一样的。 3、揭题:刚才我们玩牌的游戏里其实包含了一个数学问题—鸽巢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探求鸽巢问题。(字卡贴出课题) 二.探求新知。 (一)、探究一: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能够怎样放?(课件显示)要求: 1)、小组合作摆一摆,组长填好记录单。(温馨提示:不用考虑笔 筒的顺序,没有放笔的用“0”表示。 2)、你们小组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1、请一学生读活动内容和要求。 2、学生分组按要求动手,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师生交流。 ①预设解决的问题:可能有重复或遗漏的摆法,应提醒学生要按顺序摆放,不计 笔筒的顺序。 ②利用课件,整理刚才的摆放方法:(4,0,0);(3,1,0);(2,2,0);(2,1,1)。 4、小结:观察四种放法,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至少” 是什么意思?(最少)“总有”是什么意思?(肯定有,一定 有) 重点解决的问题:(2,1,1)这种摆法是怎么摆的?第一个笔筒里的2支铅笔是一次放进去的,还是怎么放进去的?(请一小组的一位同学说说 自己的放法)你觉得这种放法好吗?为什么? (二)、探究二: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 要求:1)、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填好记录单。 2)、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完整版)第2课时鸽巢问题(2)练习题

第2课时鸽巢问题(2)(教材例3P70) 一、填一填。 1.在一个口袋里有3个红球、4个绿球、5个黄球,至少从中取出(8)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黄球。 2.会议室里坐着1~6年级的班干部各5人,一位不熟悉这些学生的老师要想喊出2名同年级的学生,最少要喊出(7)人。 3.将13枚棋子放入右图中的4个小方块内,那么一定有一个小方块内至少有(4)枚棋子。 4.任意取(10)个连续的自然数,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数的差为9的倍数。 二、选一选。 1.有红、黄、蓝三色球各9个,要保证拿出的球有3个颜色相同,至少要拿(B)个球。 A.4B.7C.19 2.扑克牌的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各13张,共有52张牌,至少从中抽出(C)张牌,才能保证其中有2张花色相同的牌。 A.2 B.3 C.5 3.把白、黑、红、绿四种颜色的球各5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B)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A.3 B.5 C.6 三、某校六年级有学生35人,班级图书角共有故事书145本。把这些故事书全部借给同学们,是否有人至少能借到5本故事书? 答:因为145÷35=4……5,所以一定有人至少能借到5本故事书。 四、希望小学六(2)班要选两名体育委员(不分正副),投票规则是每个同学只能从4名候选人中挑选2名。如果必须有9名或9名以上的同学投了相同的2名候选人的票,这个班至少应有多少名同学? 解:从4名候选人中选出2名体育委员,共有6种选法,要保证有9个或9个以上的同学投两人相同的票,至少需:6×8+1=49(人)投票。 答:至少应有49名同学。

五、学校买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规定每位学生最多可以借一个或两个不同颜色的球,那么至少要有几位学生借球,才可以保证必有两位学生借的球的颜色完全一致? 红、黄、蓝共有红、蓝,红、黄,蓝、黄三种组合,3×2+1=7(位) 答:至少要有7位学生借球,才可以保证必有两位学生借的球的颜色完全一致。 口 5.6÷7=0.8 3.2×2= 6.40.25×40=10 1.4+4.6=6 1.7×3=5.1 算 6.6÷2=3.3 6.9+0.1=7 10÷0.5=20 9.2×5=46 7.4×5=37

鸽巢问题(1)

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 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 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 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 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 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 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检测(包含答 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启航学校的学生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多从中挑选()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年龄相同的两名同学。 A. 8 B. 13 C. 7 2.六(1)班有4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比为1:1,至少任意选取()人,才能保证男、女生都有。 A. 3 B. 2 C. 10 D. 22 3.任意30个中国人,至少有()个人的属相一样。 A. 3 B. 4 C. 7 D. 8 4.把25枚棋子放入下图的三角形内,那么一定有一个小三角形中至少放入()枚。 A. 9 B. 8 C. 7 D. 6 5.14个同学中,一定有( )人是在同一个月出生的。 A. 2 B. 3 C. 4 6.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各4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 )个球,可以保证取到4个颜色相同的球。 A. 8 B. 9 C. 10 D. 11 7.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取()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三个颜色相同的球. A. 9 B. 8 C. 5 D. 13 8.把()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在一个盒子里,至少取出4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A. 1 B. 2 C. 3 D. 4 9.8只兔子要装进5个笼子,至少有()只兔子要装进同一个笼子里. A. 3 B. 2 C. 4 D. 5 10.5只小鸟飞进两个笼子,至少有()只小鸟在同一个笼子里. A. 1 B. 2 C. 3 11.袋子中有红、黄、蓝球各4个,至少任意拿出()个球,才能保证某种颜色的球有2个. A. 3 B. 4 C. 5 D. 7 12.10个孩子分进4个班,则至少有一个班分到的学生人数不少于()个.

鸽巢问题一观课报告

《鸽巢问题》观课报告 这次研修中,我认真聆听学习了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六年级张丽张老师《鸽巢问题》一课,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有效。整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遵循“学习新知的最好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发现的新理念”,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总有一个抽屉至少能放‘商+1’个物体”的原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能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她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张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亮点: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张老师通过玩扑克牌游戏导入,非常贴切新课,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张老师说“我不用看就知道你们当中肯定有2张同花色的牌”,张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道理是什么?这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鸽巢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2、用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 本节课张老师组织的教学结构紧凑,实施过程层层推进上的扎实有效,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具,探究例1:把4只小白鸽放进3个鸽巢,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只小白鸽。先让学生用枚举法,把所有情况摆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

述: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举例后学生感知理解“鸽子比鸽巢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只小白鸽”。再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在这节课中,由于张老师提拱的数据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广角最大的特点,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张老师在这节课上渗透了“猜测、验证”的思想。提出猜测:在鸽子数比鸽巢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一个鸽巢至少放有2只小白鸽。学生先用摆一摆的操作验证,再用算式验证其他例子的猜测。“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知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4、注意渗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张老师通过生活中扑克牌游戏引入新知学习,把把小白鸽放进鸽巢的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设计了不同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鸽巢原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有效的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供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空间,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思考、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