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姓名:胡云

学号:01号

专业:中外服装作品赏析

指导老师:李凡

摘要:第一部分阐述了印度传统服装的形成,文化和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对民族传统服装的设计走现代化进行探讨,探索传统服装现代化设计的规律和道路.

关键字:印度服装,民族,传统文化,设计,现代化

正文:印度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3,287,26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跨越了德干高原和东、西高止山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印度的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复杂的多样性,不同宗教的传播和不同外来文化的侵袭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烙印,印度以其广阔的胸怀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兼容并包,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风格,也促成了印度服饰种类的多样化.

一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元素的流行

1)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流行

印度的服装服饰艺术多彩绚丽,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东方的神秘情调,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手工艺,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流行趋势的引领下,印度服装风格成为了服装时尚,在潮流中独放异彩. 2)印度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流行的时代因素

在渴望心灵自然回归的同时,环保也正日益成为国际时装业界所关心的问题,而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是具有原始自然特征的服装形成,它所用的材质多取自于多种天然的植物矿物原料,以自然界中的动物、

植物等等为素材的装饰图案是典型的生态化的纹样.

3)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印度内部地理形式的复杂易于形成地区格局,地域的差异在服装服饰上也具有自己的特征.不同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习惯,从着装的质地和色彩,穿着方式上有所区别.

印度西北部地处山地,属于山地气候,这个地区人群的着装相对来说,色彩较浓艳,服装质地较厚,以棉、麻为主.南印度地处平原,当地人群的着装,与北部地区相比较为简洁轻便.

4)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受到宗教审美哲学的统领

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印度人的文化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在印度传统的纺织品和服装当中,镜片和金属片的装饰很多,镶嵌或是缝缀阻碍织物上灼灼生辉煞是好看,而从宗教传统的意义上将这是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联系在一起的.镜子,金属片一类的东西闪闪发光,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印度人认为这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吸收超自然的力量,达到与神的接近

二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元素设计应用研究

1)印度民族传统服装的形式及种类

女装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可以常常见到身披纱丽的女性形象.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是穿,后来渐渐变为妇女的日常普通装束.在传统上,是在女孩子十五岁的时候由妈妈亲自为她披上,象征着是由母亲传承

下来的衣服,但在现代,穿用的自由度已经很大了.纱丽的花色繁多,不拘一格.每逢喜庆的日子,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喜爱的纱丽,点上传统吉祥痣,涂上迈阿油.

纱丽布料一般宽1米长5米到8米,质地有棉布和丝绸.色彩鲜艳而多样.一般穿的方法是自腰部缠起,绕过胸前,一端搭在肩上,用别针别住.还有的穿着方式是缠绕全身,连头裹起:而常常与纱丽结合在一起穿着的是一种紧身的短小上衣—名为”杰姆普尔”的紧身胸衣,下身配以叫做”贝蒂戈尔”的衬裙.杰姆普尔长度可以及腰,也可以只到胸下,可以有袖也可以无袖.

古尔蒂和瑟尔瓦是印度妇女出了纱丽以外穿用比较普遍的服装.古尔蒂是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基本上是直统形:瑟尔瓦是直统形的裤子,较为贴身.

男装印度男子最为普遍的服装是托蒂,是一块三米长一米宽的白色布料,象围裹浴巾一样的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达脚部.古印度男子一般上身不穿衣,只在肩上披一条汗巾或是用布围腰,一端搭在肩上,称其为恰达

除托蒂外,还有上身穿着的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古尔达的样式很像套头衫,同女士穿的古尔蒂一样,是以两肩为支点的套头悬垂式的服饰.古尔达的样式一般是前领口镶边或是刺绣的装饰,其样式和装饰常常带有伊斯兰的图案特征.

2)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形式的特点

印度民族的审美哲学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的自然

地形体美,反对服装对身体的人为约束.同时,服装也带有一定的宗教意味,它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物质形式,印度人喜欢通过身体的感觉到达精神的升华,自然的使身体感到自由舒适的服装也是人与神接近,沟通的一个媒介.在这样的一种观念和习惯的统领下,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形成了自然,质朴的风格特征.

纱丽与紧身胸衣杰姆普尔,衬裙贝蒂戈尔组合的服装形式,是印度女性主要的传统服装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带有古老的原始色彩..而古尔蒂和瑟尔瓦的样式更接近现代服装的样式.古尔蒂和瑟尔瓦有特定的上下比例,古尔蒂衣长较长,与合体的下装瑟尔瓦将人体作了重新的比例分割.

随着社会潮流和服装时尚的不断渐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产生了变化,形态自然的服装被人们越来越月多地接受,自然形态服装的着装效果根据着装者的具体情况而变化,更具个性特征.

3)印度民族传统服装的形式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现代服装设计师在印度民族传统服装艺术元素的借鉴应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摆脱了原有民族风格本身的使用局限性,大大拓宽了应用的形式和表现的手段,创造了新的服装艺术效果.印度传统女装最典型的特征是自然放松,服装的造型没有人为的修饰和约束,表达出来的是人体自然的美.设计师将这种服装的风格运用了女装的设计当中,塑造现代女性柔美优雅的形象,古尔蒂和瑟尔瓦套装是典型的印度女性服装,古尔蒂衣长较长具有简单合身的特点,随着女性的身体的摆动产生优美的线条,,与细瘦的瑟尔瓦共同塑造了印度女性的优雅和端

庄.设计师将现代的针织面料与这种服装形式结合在了一起,更强化了原本的美感,同时增添了现代时尚的气息.

4)服装色彩的特点

印度服装之所以体现出丰富的色彩,出了特定的色彩元素之外,还有就是色彩的结构形式,特有的搭配规律形成了这个民族服装色彩的风格.服装色彩美的最终实现不在形式因素,而在于形式结构.换句话说,任何形,色,质都无所谓美丑,关键是它们是否构成了积极的审美结构关系.一块色彩,一组色彩,只要它在形式结构中找到了自己适度性的表现角度与位置,同样可以产生色彩的魅力.这也就是说色彩魅力的体现其形式结构的作用十分重要.服装的色彩结构,是决定美的形态的关键.而在印度传统服装的色彩探究中,似乎没有任何的规律和规则,因为几乎任何色彩都可以与其他的色彩调和在一起,很多组合都显得不可思议却具有别样的风情,透露着一种不羁和洒脱.没有色彩理论中的诸多禁忌,五颜六色就如同是一缕缕七彩阳关,用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自有一份松弛和闲散的意味.

三对民族服装元素在服装设计应用中的思考

1)对于设计观念的思考

现在民族文化,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价值正是源于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征.传统民族服装文化是世界服装文化的一部分,民族传统服装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元素,这经常是被设计师嫁衣借鉴和引用的内容,但这些形式内容常常成为了设计师创作的束缚,所以,对于民族服装文化元素的运用,

绝对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拿来主义,不是将民族服装的一个部分,一个图案或是一直样式拿来用到现代时装的设计当中就可以的.设计师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研究民族服装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把握实质,将民族服装元素的精华融合到现在服装的设计当中,使它成为促进现代服装设计创作发展的手段从而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四结论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是世界服装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民族艺术特色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它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世界服装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到了今天,印度民族传统服装的形式已经渐渐不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面临削弱的境地,这不仅仅是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拥有深厚服装历史传统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问题.

至此,希望能够将民族服装文化的设计应用研究继续下去,更加重视自我的积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尚会彭著,<<印度文化传统研究-比较文化的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2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 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4明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4 <<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第5

5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6王受之,<<世界服装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北京,第一版7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上海市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2000年以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来上海工作、学习、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的总量与分布 1、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7.56万人(不包括其他未识别的民族和外国人入籍中国的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的10.36万人增加了17.2万人,增长165.9%(见表1),大大高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各个民族的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人口比重来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2%,与“五普”的0.6%相比明显提高。目前,上海少数民族个数达到55个,覆盖了国内所有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 (1)回族人口最多 在上海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在2万人以上的有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8.3%)、土家族(12.2%)、苗族(11.4%)、满族(9.1%)和朝鲜族(8.1%)。人口数在20000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壮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和维吾尔族。其他民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民族甚至仅几个人(表2)。

(2)少数民族人口从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从区域分布来看,除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少数民族人口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中心城区相比,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更加明显。与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量超过1万人的区有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浦东新区,增加了4.3万人,目前浦东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比重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1.2%。增幅最大的区是松江区,增长了16倍以上。不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郊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9.7%,比2000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向郊区扩散的趋势十分明显(见图1)。 图1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概况 1、性别比相对均衡 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8,比全市人口性别比低5.61,比“五普”时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高4.34。 2、少数民族年龄结构相对年轻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降一升”的趋势,即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比“五普”时分别下降2.7个和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则上升了6.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老少比为29.9%,与全市总人口的老少比117.6%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年轻,其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市总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见表3)。 表3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和全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单位:%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异域风情,各国服饰盛宴!

异域风情,各国服饰盛宴! 服装可以传递一个民族多元素的文化,很多服装设计师的灵感也来自各国的异域风情,像GULI的首席设计师(Gulnara Karimova)用精致的剪裁和拼接技术,重新诠释传统的乌兹别克斯坦风情。向当代消费者传递一种永恒的民族风。 Jason,把中国的旗袍元素运用在时装上,更显女性妩媚气质。旗袍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难得的是拿到服饰文化发展前卫的今天,依旧美轮美奂。

服装的精髓来源于它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涵养,一个有故事的设计才能称得上是品牌,通过8090模特网模特对各国服装的展示,来解说各国服饰蕴含的文化,特点。

8090模特网:龚泓婷身高:163. 来自:丽水首先我们来说说印度服饰,印度女士服装比较艳丽,主要以裙子为主、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些绣上花,赏心悦目,有的镶上镜片,光彩照人。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传统服饰,不仅印度人喜欢,就是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再传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脯紧紧包裹起来,而小臂和腰部是完全裸露在外的,下身要穿短裤和衬裙。再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螺处,纱丽比较薄,印度少女一般都是肚脐随便露,但大小腿玩玩不能露。

8090模特网:freida 身高:169 来自:兰州在印度,不管是上层社会的贵妇人,还是终日忙碌的农家妇女,都穿着童扬式样的纱丽,,不同的只是质地,印度纱丽的端庄含蓄,儒雅大方,也收到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的青睐,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纱丽,向全国人民展示印度传统服饰的无穷魅力。

8090模特网:任玉雪身高:174 来自:珠海中国旗袍在最灿烂的事情,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总舵曲线巧妙结合的整体,形成了旗袍文化,京派与海派旗袍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伟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凝练。

印度女性传统服饰--纱丽1

印度女性传统服饰--纱丽1 纱丽-传统女性服装在印度次大陆印度女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双漂亮幽深的大眼睛,和那热情奔放的舞蹈和迷人的笑容。身袭一身漂亮的莎丽,身材更显凹凸有致,令人着迷。女孩子一个人在印度旅行相当危险。有钱的印度男人将老婆藏在家里,在外面花天酒地,没钱的印度男人眼睛到处在搜寻新的猎物。在城市里以前的王妃们,被藏在雕花的墙里面,她们可以从缕空的窗棂里窥视外面的世界。平民的女人们虽然没有美丽的窗棂,却依然都被藏在家里。无论是饭店的侍者,商店里的店员,还是导游,司机,厨子,店主,全是清一色的男人的世界。女人,只是走在路上的风景。 印度莎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不凡的艺术魅力。用印度丝绸制作的莎丽一般长5.5 米,宽1.25 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莎丽通常围在妇女长及足踝的衬裙上,先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妇女穿莎丽不仅舒适凉爽,而且能掩盖其体态缺陷,突出其内在魅力。莎丽是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是妇女披在内衣外的一种丝绸长袍。这种服装距今已有5000 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就曾提到5000 年前存在一种珍珠滚边的莎 在印度的现代雕琢中,经常可以看到披莎丽的妇女抽象。最早的莎丽服是举行宗教典礼时男女都可穿的一种服装,到后来才

演化成妇女的服装。 (沙丽-传统女性服装在印度次大陆,这是一块面料的长度从4.5 至9 米,宽1.2 米,特别裹住身体。莎丽被用被称为choli 或Ravik 和衬裙上衣(pavada / pavadai 南部,什叶派在印度东部)。穿着纱丽的最常见的款式- NIVI ,当一端缠绕两圈的臀部,腿部悬垂,顶部边缘固定在腰带紧身裙下,然后扔在肩膀上。女人在大街上通常是抢购的纱丽(法路工作)在他的头上,像披肩的自由端。在印度,传统的材料从哪个制成纱丽,取决于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但他的方式来穿他的制服对于一个给定的位置在印度传说面料代表了宇宙的形成。“华严经”(线程)的基础和“ sutradhara ”(织女-)创建者或宇宙的创造者。这个词纱丽从俗语词sattika 得出。在梵文中“殉夫”是指布的带历史的印度服装是深深植根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盛二八00 年至1800 年BCE 在现在的印度(古吉拉特邦,哈里亚纳邦和拉贾斯坦邦)和巴基斯坦(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的历史。纱丽的印度次大陆已知最早的描述-印度河流域神父的雕像戴悬垂的面料。)关于莎丽的发生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 传很古很古的时分,有一个很有名的织匠,富有丰厚的想象 力。一天,他刚刚睡着时就做了一个美好动人的梦,在梦中 他碰见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这位少女的眼泪闪烁着丝光,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印度民族舞蹈

印度民族舞蹈 印度人跳舞的传统由来已久,关于舞蹈的起源,还有这么一段传说。 本来舞蹈是只有神才能享受的,人间并没有。一天,雷神因陀罗在叫仙女乌尔沃西跳舞。她人虽在跳,心里却默默地翻腾着对贾因得(当然也是天上的仙人)的情爱,不由自主地向贾因得暗送了一个秋波,这一下不得了,触犯了天条,被罚到尘世托生。贾因得也因株连而遭贬。被赶到尘世变成了一根竹子。但天神最后结了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在尘世相会,就可以再回到天上。而乌尔沃西将舞蹈带到了人间。在一次节日中,人们为了感谢乌尔沃西带来的舞蹈,送给了她一根竹子,而这根竹子正是贾因得所变。于是处罚结束,两人返回天上。而舞蹈也从此在人间流传开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时期,经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罗多牟尼用梵文写就的《舞论》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舞蹈的论著。 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已有180种形式之多。世界许多舞蹈家,光是学习其中的一种就耗费了一生的精力。 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浓厚。在演出时,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湿婆的雕像。 “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误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拾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绸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名叫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蹈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踞的宗旨。” 印度古典舞有六大派: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库奇普蒂舞(Kuchipudi)、奥蒂西舞(Odissi)。 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 婆罗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古典舞蹈,起源于吠陀时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起初这种舞蹈是在庙宇里跳的。当时有一些被称为“戴舞达西”(神的女仆)的少女,从小被送入寺庙,以后一辈子唯一的使命就是为神献舞。后来这种舞蹈渐渐流传到了庙宇之外。 “婆罗多舞追求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纯粹之舞、精神之舞、灵魂之舞,在舞蹈中通常表现为男女主人公进行对话,女主人公代表人类精神而男主人公代表宇宙精神。这种关系通常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女主人公渴望与所爱的人团聚表现出来。” 这种舞蹈形式以卡纳塔克体系的音乐为基础,讲求音调、节拍、表情和谐统一。通常由一名演员(女)独舞,台侧有五人协助演出。这个六人乐团经常由演奏铙钹的宗教师傅率领。舞者作为乐团的中心负责综合表演,打击乐由演奏姆里丹鼓的鼓手负责,歌曲的旋律伴奏还有笛子、小提琴或印度七弦琴。(小提琴的加入是近200年的事) 五人乐团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印度民主的发展史

印度民主的发展史 题纲: 1、印度民主的起源 2、印度民主的发展 3、印度民主的现况 印度民主一直充满争议。有人认为印度成功转变为民主国家是历史奇迹,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大失败,因为民主阻碍了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印度民主到底成功与否?阿图尔·科利主编的《印度民主的成功》给出了答案。书中集结多篇论文,围绕权力在印度的分配方式,从印度民主的起源、巩固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论证,最后认为印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在没有完全排除边缘阶层的情况下,社会中强势集团的利益亦得到满足,故此,印度民主是成功的。当然,这种以论文集方式进行论证有其局限,还原至印度现场方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印度民主的起源 印度民主是英美民主的混合物,其基本特征是议会至上且服从印度宪法和司法审核。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印度国大党争取民族独立有关。 印度是英帝国的基石。为让印度更好地服务英帝国利益,英国人一方面采取“分而治之”,另一方面用英式政治思维管理印度。正如维多利亚女王所指示的那样:“在印度的统治,不要破坏印度当地风俗、习惯和信仰,要做印度的管家。”

久而久之,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模式是:(一)英国议会指导印度事务部,而后者负责英属印度帝国事务;(二)英属印度帝国分为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英属印度设省,由英国人任省督进行直接统治,而印度土邦与英王是宗主关系,共有五百多个土邦;(三)印度总督代表英王管理印度,故印度殖民政府由总督、议会和法庭构成,议会分为英属印度事务议厅和土邦事务议厅,议会有立法权,但服从总督和法庭的监督与审核,与此同时,总督不能越权于议会与法庭之上,所谓“总督在议会,总督在法下”。英国的这种管理方式,对印度民主的形成影响深远。 1860年以后,英国人有意增加印度人参与管理印度事务,除多次出台《印度议会法案》外,还建立起印度文官体系。在此背景下,1885年,印度国大党诞生,并誓言致力于印度民族独立;1906年,穆斯林联盟成立,誓言保护印度穆斯林的利益。一战以后,国大党领导人接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向英国人要求“自治”。甘地深知英国人“管理”印度的特点,故天才般地发明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通过这种方法,甘地轻而易举搅动起印度下层人民起来反抗英国人,并且也让他们认识到:当他们共同致力于一件事时,他们的力量无穷。这奠定了独立后印度民主走向深化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英国人准备将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变。1935年,英国议会颁布《印度政府法案》,明确规定要组建印度联邦,以便将来授予印度自治领地位。这激起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纷纷开始扩大阵营,因为她们都想在未来印度联邦政府中

印度传统服饰

印度传统服饰 印度全名印度共和国,得名于印度河。而河名出自其梵文名“Sindhu”,意为“河”。我们在东汉时称其为“天竺”,唐代时改称印度。印度人自称“婆罗多”,国内民族众多,有印度斯坦族、泰鲁固族、孟加拉族、泰米尔族等。印度的语言异常繁杂,宪法承认的语言就有有十多种,但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所以他们以牛为神,对它顶礼膜拜。信奉伊期兰教的印度人不吃猪肉,虔诚的教徒不喝酒。正统的锡克教徒不剪发,头上缠着头巾。他们不吸烟,也不吃牛肉。正统的穆斯林妇女一般不见男客。 印度南部男性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男子服装上身为肥大过膝的长衫“古尔达”(Kurta),下穿"托蒂"(Dhoti),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通常为三四米长的白棉布,也有麻质或丝质的,围裹在腰间,下垂至膝或脚背,有的带滚边。男子在家一般都穿这种传统服装,在部分农村地区,男子一般不穿上衣,只在肩上搭一条汗巾,或用一块布围住上身,一端搭在肩上,人们叫它“恰达”。头上包头巾,头巾的色泽各异,缠法也不同。拉贾斯坦人的头巾和锡克人的头巾很有名,有时人们还在头巾上插上羽毛。老百姓很少穿袜子,多数人即使在寒季也是穿凉鞋,有时穿皮鞋也不穿袜子。由于气候炎热,男子出外流行穿猎装。印度传统正装类似于中山装,小竖领,中间一排扣子很醒目,下面搭配窄腿的长裤。由于印度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故西服很流行,穿印度正式民族服装的反而不如穿西服的多。 印度传统男装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

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 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 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

印度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原文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INDIAN TEXTILEAND GARMENT INDUSTRY Material Source: 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uthor:Samar Verma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xtile and clothing sectors has been a egregious exception to the most favoured nation principle of GATT and, since the early 1960s, has been a case of managed trade through forced consensus. However, the WTO Agreement on Textile and Clothing (ATC) marked a significant turnaround. According to the ATC, beginning 1st January 1995, all textiles and clothing products that had been hitherto subjected to MFA-quota, are schedul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WTO over a period of ten years. “The dismantling of the quota regime represents both an opportunity as well as a threat. An opportunity because markets will no longer be restricted; a threat because markets will no longer be guaranteed by quotas, and even the domestic market will be open to competition”. From 1st January 2005, therefore, all textile and clothing products would be traded internationally without quota-restrictions. And this impending reality brings the issue of competitiveness to the fore for all firms in the textile and clothing sectors, including those in India.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the true competitiveness of Indian textile and clothing firms in order to make an assessment of what lies ahead in 2005 and beyond. Owing to it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he Indian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occupies a unique place in the Indian economy. It contributes about 4% of GDP and 14% of industrial output. Second largest employer after agriculture, the industry provides direct employment to 35 million people including substantial segments of weaker sections of society. With a very low import-intensity of about 1.5% only, it is the largest net foreign exchange earner in India, earning almost 35% of foreign exchange. This is the only industry that is self-sufficient and complete in cotton value chain- producing everything from fibres to the highest value added finished

服装品牌于印度的发展策略

服装品牌于印度的发展策略 近年不少中高档时装品牌已蜂拥进入印度市场以抢得发展先机,以下将会分析佐丹奴、堡狮龙及思捷3个休闲服品牌于印度的发展策略。 佐丹奴 佐丹奴指其早于2000年,已有计划进入印度市场,但因为印度缺乏高质素的购物商场,故计划一直延迟。直至2006年佐丹奴才与其中东的特许经营商Emirates Trading Agency(ETA)合资组成Giordano Fashions India,开发印度市场。公司资本总值约一亿卢比(约1560万港元),佐丹奴占当中51%股权。佐丹奴于印度的第一间分店位于清奈。至今佐丹奴于印度设有九间分店,全为专卖店。 1. 产品全为进口货品 印度佐丹奴出售的衣服全为进口货品,售价由395卢比至1995卢比(约62港元至311港元)不等。受到印度的高进口税影响,其产品的售价较中东贵,但却比香港及内地便宜。佐丹奴于印度开业初期称其有意于印度推出迎合当地口味的印度传统服装,并将在未来引入「Giordano Ladies」品牌,目标为办公室女装市场。

虽然未有数据显示佐丹奴最终有否于印度推出传统服装,但佐丹奴的印度公司网站上的产品照片,其设计明显较其他地区的设计有差别,故相信佐丹奴曾对其产质量素、种类及颜色作出调整,以迎合印度当地市场。 印度推出的设计 2. 店铺集中于印度南部 佐丹奴现时于印度设有九间分店,分别位于清奈(2间)、阿默达巴德、德里、孟买(4间)及浦那,其于邦加罗尔及海得拉巴的店铺亦即将开业。其开店地点除了德里及阿默达巴德外,均位于印度南部。 佐丹奴指,印度南部的气候跟其主要市场东南亚及亚洲西部较为相似,而且印度南部的人亦对佐丹奴的品牌较为熟悉。

印度近现代历史简介

殖民 包括:英属印度、法属印度、葡属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英国征服印度的殖民战争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个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早期东印度公司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

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了拉贾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1739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并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 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力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萨尔战役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有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 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动物油脂的 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

中国各民族分布具体情况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 分布地区 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中国各民族分布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北,河南。 回族:宁夏、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陕西、吉林、江苏、贵州、四川、西藏、海南。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湖南、河南、北京、上海。 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新疆、安徽。 朝鲜族:吉林、辽宁、黑龙江。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那么你了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详细地介绍了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以及其领导人。 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场由圣雄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57年的米鲁特城。这是一场当地印度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而发动的一次抗英战斗。而这场运动的导火索却是,当时殖民当局对米鲁特城人民的社会习惯以及宗教活动进行约束,并在枪弹上涂猪油侮辱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从而引发了当地印度士兵的不满,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讲到,在当地居民以及雇佣军的积极响应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用涂油的子弹向殖民者开枪,还火烧军营,释放了囚犯。又在德里当地军民的配合下攻占了德里,殖民者只能在匆忙中调兵,然而起义队伍早已壮大,英军节节败退。 这次起义的时间长达两年多,席卷了印度1/6 的领土,有1/10的印度人民参加,虽然最后还是被英国镇压,但不得不说此次起义意义非凡,它让印度人民开始觉醒,并有力地推动了印度的独立运动,更重要的是这次起义狠狠地打击了殖民者。 此战之后殖民者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政策,而在殖民者的疯狂剥

削下印度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开始萌芽,还建立了国大党,随着国大党的影响不停扩大,印度民族独立加快了脚步。这便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的主要内容了。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民曾发动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那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指出,起义军在当地居民以及雇佣军的积极响应下,不断壮大。他们用涂油的子弹向殖民者开枪,还火烧军营,释放囚犯。在德里当地军民的配合下,起义军很快就攻占了德里,殖民者只能匆忙调兵赶往德里,然而起义队伍早已壮大到4万,且英勇无畏,英军节节败退。这次起义席卷了印度1/6 的领土,有1/10的印度人民参加其中,可惜的是长达三年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场运动虽然打击了英国当局,给印度独立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印度资产阶级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次机会,后来英国殖民者针对他们开始实施瓦解政策。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便是,在一九零六年英国针对此次起义开始实行立法会议的改革,答应增加印度代表的名额,这使得起义军中的温和派纷纷妥协。英国政府还制造分裂,意图把强势派排除出当时的国大党。最后更是逮捕B.G.蒂拉克并关押他6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势头就这样被英国统治者打压下去,随后英国开始逐个击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彻底失败。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 2、说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及经过 3、能复述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的事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习章西女王的事迹,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 教学难点:体会印度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双重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章西女王生平简述 教授新课: 【知识概述】 1.背景: (1)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侵占,剩下的一些地方在封建王公的统治之下,也岌岌可危。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所以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这导致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 (2)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从19世纪中期起,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2.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2)概况: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这场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许多封建王公也因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加入到起义者的队伍中来,并且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3)代表人物--章西女王:章西位于印度中部,章西王公去世后,他的妻子继任女王。1857年6月,章西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起义,章西女王成为起义的领袖。她领导的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4)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知识延伸】 工业革命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何关系?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对工业原料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

印度服饰

印度服饰 提到印度的衣,人们肯定会 马上说:“印度有纱丽”。纱丽 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据传, 纱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 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就常见身披 纱丽的妇女形象。最早的纱丽只 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 渐演变为妇女的普通装束。 纱丽的式样繁多,不拘一格。每逢喜庆的日子,印度妇女都会穿起自己喜爱的纱丽,点上传统吉祥痣、涂上迈何迪,逛街串门、访亲问友。纱丽因穿者的贫富也有不同,穷人穿的纱丽大都是棉布或粗麻所做,贵妇人则穿的是丝绸或薄纱制的纱丽,上缀以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纱丽之外,印度妇人还有一种衣服也比较普遍,上衣比较宽松,长至膝部,叫“古尔蒂”;下身则是紧身的裤子,名叫“瑟尔瓦”三再加一条纱巾往脖子上一围,长长地向后飘去。

印度男子最为普通的服装是“托蒂”,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甘地穿的那种衣服。“托蒂”其实也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达脚部。随着社会发展,男子的衣服也有改进,除“托蒂”外,上身加了一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名为“古尔达”。天冷时,再加一件披肩。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场合,经常会看到个别上穿“古尔达”、下围“托蒂”、足踏拖鞋的老人。不知内情的外国人往往以为这些人无足轻重,实际上这种打扮才是最有身份的标志。不过,在城市里,男子服装已经趋于西化,西装差不多是最为普遍的男子服装,即使不穿正规的西服,也是西式的衬衣和长裤。印度男子,特别是有身份的政府官员在正规场合,常穿一种很像“中山装”的上衣,也是紧紧的衣领,胸部有一兜,再别支钢笔,看上去也是满精神的。 传统印度女子服饰 英文关键字:sari,Salwar Kameez,Salwar 传统印度女人的服饰分三部分,乔丽衫是紧身的短上衣,衬裙是围在纱丽内的宽松长裙,最外面的是纱丽。纱丽的颜色大胆鲜艳,除有桃红、艳橘、火红、宝蓝等各单一颜色外,还有各式传统花纹。纱丽的质

印度服饰特点文化

印度服饰特点文化 印度服饰被称为手工之国,主要是印度服饰特点吸引了那些热爱印度服饰的人们,没有印度服饰都一个来历和服饰特点的说明,印度服饰特点采用人工制作、应用纯天然材质。印度服饰类、印度工艺品类、印度家居品类、印度礼品类。其中印度服饰款式高达百余种印度服饰上装类:吊带、背心、T恤、短袖上衣、中长袖上衣、衬衣、外套、毛衣、牛仔。下装类:短裙、中长裙、裙裤、裤装、连衣裙、多用裙。鞋帽类:发圈、发带、手套、鞋类、羊毛帽、帽子。配饰类:方巾、羊毛围巾、围巾、羊毛披巾、钱包、披巾。包类、披风、腰带。民族类:民族套装、纱丽、古尔达、舞衣。 印度服装堪称惊艳雅致。看似复杂跳跃的绚丽色彩竟然那么和谐一体,完美地诠释着印度文化的美学智慧。 印度服饰:纯天然的棉、麻、丝面料,绝对植物颜料染色,采用印巴地区独特的手工印花、蜡染、扎染,配以传统的手工绣花、镶丝、钉珠、嵌亮片工艺,大色块的拼接运用,民族图案的装饰,将印度服装文化尽情展现。 印度服饰 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用印度丝绸制作的莎丽一般长5.5米,宽1.25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通常围在长

及足踝的衬裙上,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纱丽”(Saree或Sari),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 的一种情结,印度人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他们对于生活、审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有人说“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委实如此。纱丽之于印度女性,不啻汉服之于中国女性、奥黛之于越南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雅致而又不落奢华,清婉而又不失庄重,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街区,还是在幽静的乡村巷弄,无论在婚丧宴席的重大场合,还是在上班劳作的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能瞥见飘逸、妍丽的“纱丽”。尽管婚后的印度妇女普遍日渐体态丰腴,但只要她们裹上纱丽,半是遮掩半是敞露,隐隐绰绰的身姿美感立生,顾盼神飞,慑人心魄,使得声名远播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禁慨叹:印度纱丽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