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15例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15例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15例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15例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15例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538021)【摘要】目的:分析探讨15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特征。方法: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5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有关的

资料。结果:起病缓慢12例,均有发热,合并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者各1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5例,丙型肝炎2例,显性黄疸2例,腹水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长期发热、咳嗽咯痰、贫血、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89-01 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是由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引起的多系统性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包括患应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 aids) 或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患者。笔者对2008年3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艾滋病合并马尔尼氏青霉菌败血症患者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73岁,平均36.7岁;21~38岁10例,占66.7%,其中21~28岁6例。其中农民有3例,无业人员占4例,工人和个体各2例,,退休职工、司机、公务员和保安各1例。静脉共用针头吸毒感染4例,输血或血制品感染2例,

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其致病与治疗

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其致病与治疗 摘要:几乎所有的青霉菌对于健康的人类来说都是不会引发感染的非病原性霉菌。但是在青霉菌的同类之中,显示出二型性(兼有菌丝和酵母态细胞两种形态)的则有比较强的毒性。曾有报告显示爱滋病(AIDS)患者出现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的案例(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 marneffei引发).马尔尼非青霉菌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搞到91.3﹪。因此对马尔尼非青霉菌早期的诊断和适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症状、诊断、治疗 1、马尔尼非青霉菌的发现及流行病学 1956年巴斯德研究所从一只死于网状内皮真菌病的中华竹鼠的肝脏中首次分离出该菌。为纪念巴斯德研究所主任Hubert Marneffe,这种真菌被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报道的第一例人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1959年研究员G.Segrelain在接种马尔尼菲青霉菌时,接种针意外的刺破手指,在刺破部位出现小的结节,随后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因此证实了马尔尼非青霉菌对人类的感染 1973年Di Salvo和同事报道了第一例自然条件下发生于人类的马尔尼非青霉菌病。患者是一位曾居住在东南亚患有霍奇金病的美国牧师。之后,不断的有局部或者全身感染病例的报道。1988年以来,随着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该机会性致病真菌的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这些病例大多发生在泰国,也见于柬埔寨、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我国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也常有报道,香港艾滋病患者感染率达10﹪,广州地区24.2﹪,广西地区15.7﹪。 2、青霉属、马尔尼非青霉菌概念 2.1:青霉属[Penicillium ,X=2 (P.species)] 真菌的一种(真核细胞)。属于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散囊菌科,青霉属。 2.2: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具有温度双态性的种类。虽然大部分的青霉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却是致病的。此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3、马尔尼菲青霉菌形态结构 3.1:一般青霉菌,间有性生殖阶段。菌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发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极少见。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 3.2:马尔尼菲青霉菌在30℃时呈现为菌丝型态,而在37℃时则为酵母型态。前者在培养基中可形成红色素,后者没有。只有酵母型态才有致病性。此外,马尔尼菲青霉菌在两者之间转换的时间长短不一,从酵母型态变为菌丝型态较容易,只需要1~2天即长出帚状枝并产生红色色素;而后者转变为前者需要3个星期以上,会经过一个短棒状或畸形的过渡期,所以无法在早期就判断是单型态青霉菌。

艾滋病知识竞答题

艾滋病知识问答 一、选择题 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HIV B、AIDS C、HBV D、SARS 2、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 A、HIV B、AIDS C、HAV D、HBV 3、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B)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毒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动物免疫缺陷病毒 5、我市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A、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C) A、妊娠,分娩,亲吻 B、哺乳,亲吻,妊娠 C、妊娠,分娩,哺乳 D、搂抱,亲吻,呼吸 7、下例哪项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D ) A、性关系专一 B、对被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 C、感染的妇女不怀孕可防止后代感染 D、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8、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9、综合防治艾滋病都有哪些措施(D) A、宣传教育 B、行为干预 C、关怀救助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项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A )

A、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B、拒绝毒品 C、到正规医院拔牙 D、不与人共用牙刷 1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D) A、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已经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B、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人 C、接触过艾滋病病毒的人 D、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12、以下哪种情况会感染艾滋病(C)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上班 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13、请说出艾滋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 D ) A、长期低热,咳嗽 B、体重下降 C、慢性腹泻 D、以上都是 14、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D、艾滋病期 15、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期( D )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感染期 C、临床症状前期 D、窗口期 1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D、蚊虫叮咬 17、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D )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C、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D、以上都是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摘要】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现感染科收治一名HIV伴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现在对其用药进行监护,希望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关键词】艾滋病;隐球菌;患者;用药分析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现感染科收治一名HIV伴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现在对其用药进行监护,希望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1病例 患者26岁青年男性,因“反复头痛,发热10天”入院10天前,患者受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寒颤,搏动性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咳嗽,咳痰,气紧,心悸,胸痛,腹痛等症状。予以退烧药治疗(具体不详)后热退,但头痛仍反复发作,自述加快呼吸频率后有所缓解。6天前患者体温再次升高,头昏,头痛加剧,伴眼球胀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进食即引发,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无呕血,便血,腹痛腹胀等症状。遂收入成都市六医院就诊,予以抗炎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体温仍波动于38-39℃,头痛无明显缓解,遂急诊收入我科继续治疗。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可,食欲差、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入院查体:T:37.9℃,P:88次/分,R:20次/分,BP:113/72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正常。颈阻(+),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2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3.38x109/L,N% 76.3%,淋巴细胞绝对值0.59*109/L↓,生化:白蛋白29.5 g/L,G 15.78 mmol/L,钠132.0 mmol/L,钾3.38 mmol/L,钙 1.63 mmol/L。血培养示新型隐球菌。脑脊液细菌培养:新型隐球菌。输血前全套:表面抗体(+),高精度HIV-I病毒载量 3.16E+05

马尔尼菲青霉菌合并HIV感染骨髓象分析

马尔尼菲青霉菌合并HIV感染骨髓象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9T09:16:21.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周伦顺宋一凡余兰 [导读]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 周伦顺宋一凡余兰(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宁德市医院 352100)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21-02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且多数医务人员未接触此病,因而造成对它的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漏诊。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一例马尔尼菲青霉菌骨髓粒细胞及网状内皮巨核细胞内感染合并HIV感染患者,旨在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对此病的重视。 患者林某因反复发热2个月,腹胀、浮肿、尿黄6天,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入院前2个多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0℃,院外治疗2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入院前6天再次出现发热,并出现腹胀、乏力、纳差、尿色黄、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腹泻3-5次/天。院外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行性进展。入院查体:T 37℃、P 118次/分钟、R 21次/分钟、BP 140/80 mmHg,神情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无黄染,苍白无出血点、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8次/分钟,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稍膨隆,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6cm,剑突下8cm,脾肋下2cm可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5次/分钟,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1胸片示:双下肺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考虑炎症。2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少量腹水。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导联T 、II、T II、avp、V4-V6 浅倒或低平。4生化:TP 44.4 g\l、ALB 16.5g/l、GLB 16.5、TBIL 86.2umol/l、BIL 81.60umol/l, ALP 179u/l, GGT 534u/l, ALT 68u/l, AST 672u/l、NA 122.5mmol/l, CL 89.9mmol/l。5凝血功能:PT 16.0sec,INR 1.33, DFbg 0.748sec,APTT 41.8sec。复查凝血功能示:PT 20.0sec,INR 1.65, DFbg 0.748sec,APTT 50.9sec,D-二聚体、FDP、3P实验阳性。6血气分析(吸氧2L/分):PH 7.293, PCO2 22.1mmHg, PO2 60.7mmHg, BE-14.2mmol/l, HCO- 10.4mmol/l。复查血气分析(百帕呼吸机应用):PH 7.143, PCO2 19.6mmHg, PO2 69.1mmHg, BE-20.5mmol/l, HCO- 6.6mmol/l。7乙肝两对半阴性。8肥达氏反应阴性。9 CEA 2.8ng/ml, FER2000.0ng/ml, CA-199 338.50ng/ml。10 HIV抗体阳性,且报经福建省艾滋病实验室确定为HIV抗体阳性。 血象:WBC 33.6 X 109/L、DC:杆状核0.06、分叶0.69、嗜酸分叶0.09、淋巴细胞0.11、单核0.05。分类100个,白细胞见晚幼粒35个。Hb 107克/L 、RBC 3.64 X 1012/L、PLT 50 X 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粒0.02、早幼粒0.005、中幼粒 0.085、晚幼粒0.12、杆状0.09、分叶0.115、早幼红 0.02、中幼红0.165、晚幼红0.29、淋巴0.105、网状0.055。全片巨核4个,血小板罕见。 血涂片:镜下可见大量散在、密集的菌体。每个油镜视野均可见多数中性粒细胞吞噬菌体(见图1)。游离于细胞外的菌体大小不均,形态各异,有类圆形,长圆形,腊肠形,且只有横隔胞壁着色不清楚,浆染淡蓝色,约占菌体的1/3左右,有1-2个紫红色小核(见图2)。被吞噬于细胞内的菌体相对较小,形态较不规则。 图1 中性粒细胞吞噬菌体(瑞氏染色,×1000) 图2 游离于细胞外的菌体(瑞氏染色,×1000) 骨髓涂片:骨髓粒细胞及网状内皮巨核细胞内其胞浆内可见吞噬多少不一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原菌形态为类圆形,长圆形或腊肠形,大小不一,约为2-8um,包膜清楚,有1-3个紫红色小核,浆蓝色(见图3)。血液及骨髓液经病原菌培养(见图4)鉴定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 图3 骨髓涂片(糖原染色,×1000) 图4 血培养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经验性抗感染、增强免疫、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血糖及小剂量激素应用等治疗。患者病情未控制,渐出现气喘、气促加重,呼吸频率35-40次/分,不能平卧,心率快,120-130次/分,SaO2 89-91%。Q2h测血糖维持在约1.6-3.6mmol/l的较低水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宫颈癌、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脉络膜炎、淋巴瘤 艾滋病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艾滋病并发症发生部位多系统受累者达86.6%,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毛状粘膜白斑、鹅口疮、各种感染性腹泻、贫血和消耗综合症。机会性感染占所有并发症的80.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虫、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均较低。我国AIDS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与国外报告相差较大,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1.机会性感染 (1)原虫感染: A)弓形体病:常有头痛、发热、脑膜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诊断主要靠检测血中抗弓形体IgM抗体(+)或头颅CT见典型环圈状病变。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B)隐孢子虫肠炎:主要有腹泻,为水样便,有时量很多,可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诊断靠肠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 C)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主要发生于肺部,可导致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发热等。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4~6周。发热(89%)和呼吸急促(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

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

HIV/AIDS合并慢性肾病者的治疗指南(一) (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 (译自: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40:1559–85) 201508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 凌云唐荣综述卢洪洲审校 通信作者:凌云(1977—),男(汉族),上海市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指南概要: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肾功能损害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在HIV感染者中近30%将出现肾功能异常,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常见原因,并与疾病进展及死亡相关。艾滋病专科医生通常要负责病人的全面治疗,因而这些医生应警惕HIV感染者患肾病的危险,选择可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故了解HIV感染者患慢性肾病(CKD)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监测方法以及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指南包括对成人和儿童HIV相关肾病的诊治,普遍适用于所有的HIV感染者,但临床医生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指南进行调整。 我们推荐对所有HIV肾病患者予以检测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GFR)、肾小球滤过率以评估肾功能,临床医生可根据肾功能对各种治疗药物等进行适当调整。CKD的高危人群有:黑人、CD4+ 细胞数< 200个/ μL、HIV-RNA 水平> 14000拷贝/mL、糖尿病、高血压或合并丙型肝炎者,上述患者每年均应接受肾功能监测。镜检尿蛋白积分≥1+及肾功能减低 (GFR<60mL/min/)者应咨询肾病专家,并进行尿蛋白定量与肾脏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肾活检。HIV相关肾病(HIVAN)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肾脏组织学特征而个体化对待。对有尿蛋白的患者开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以控制血压。接受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一旦诊断为HIVAN,患者应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避免因肾功能恶化而停用HAART。单用HAART不能改善肾功能者,则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均应考虑应用ACEI和ARBs。尽管对于儿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属地方流行病,好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患者,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误诊率极高。 1病因学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属中唯一的双相型真菌,即在25℃和37℃下表现为菌丝型和酵母型两种不同的形态。在25℃时该菌生长为菌丝相,具有青霉所特有的帚状枝及孢子链。在沙氏培养基中眼观呈典型的丝状菌落,表面丝绒状,可形成放射状皱褶,颜色从淡绿渐变为灰色。该菌在25℃时生长快,2~3天即产生特征性的可溶性葡萄酒红色素,从菌落底部逐渐弥散至整个培养基中。在37℃培养时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约48h,菌落大小1~2mm,呈灰白色,表面光滑。72h后菌落明显增大,扁平膜样、有脑回状皱褶。 真菌学培养鉴定,在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呈菌丝相并分泌红色色素,镜下菌丝呈双轮生青霉帚状枝,有4-5个梗基,每个梗基上有表面光滑的分生孢子链; 在37℃培养呈酵母相,镜下见有许多圆形、椭圆型酵母样孢子,分裂繁殖,中央可见一横隔。 诱因分析:HIV为最主要的诱因。对于非HIV阳性患者,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最多见,其他可能的诱因有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与病原体有密切接触史等。 2发病机制 人类自然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的途径尚不十分明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主要在土壤,其孢子易随风播散。因此可以经呼吸道感染可能性很大,该菌也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故不能除外消化道首发感染的可能。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生孢子进入宿主体内,可被宿主巨噬细胞吞噬,如果巨噬细胞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最终不能被清除,则可导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巨噬细胞呈递真菌抗原至致敏T淋巴细胞,后者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活化巨噬细胞的酶系统,达到杀菌作用,但巨噬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也可以同时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 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为局限型或散播型,马尔尼菲青霉菌通常最先侵犯肺部,随后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皮肤、皮下软组织、淋巴结、脾、小肠等器官。侵犯呼吸系统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紧、胸闷。侵犯消化系统时可有腹痛腹泻大便潜血阳性。皮肤损害是散播型的临床特征,皮损常见于面部、躯干上部及上肢,皮损种类多。侵犯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侵犯骨质系统引起溶骨质性变。 3病理学 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决定了病变的基本表现形式:①在成年非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初期以及AIDS早期,机体的免疫状态基本正常或轻度低下时,病变以慢性化脓性炎和化脓性肉芽肿性炎为主,但血管反应、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较细菌性脓肿为轻,类似寒性脓肿。病灶中央组织液化形成脓液,周边有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出现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或Gomori氏六胺银染色在脓液和脓肿壁中可以检出少量酵母型真菌。病变部位包括肺、皮肤及皮下软组织、骨和关节等。 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分为肉芽肿性病变和坏死性病变,在肉芽肿性病变基础上可以出现化脓性病变。 组织病理特征如下: (1)肉芽肿性病变( 结节、脓肿或溃疡边缘取材的标本) : 表皮轻度或中度增生,棘层肥厚,真皮浅深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多核巨噬细胞易见,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肿。PAS染色可见组织细胞或多核巨噬细胞内吞噬椭圆形或腊肠形孢子,部分孢子可见

艾滋病知识普及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Getting to Zero 朝零努力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09和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 社会现状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 个孩子死 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面对因艾滋酿成的一桩桩悲剧,我们不需要旁观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扭转这场恶性流行病的传播态势——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以我们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共同抗击艾滋!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这天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订为12月1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从此,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管道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280万到360万之间)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人是儿童 设立目的 世界艾滋病日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主题【2008年】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仍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Keep the promise)。 【2009年】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 the light on HIV and human rights)。 公益广告 英文 Leave behind a safe and healthy trail. Take the lead.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World AIDS Day December 1,2007. 汉语: 留下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线索。 带头。 制止艾滋病。坚守承诺。 世界艾滋病日07年12月1日。 什么是HIV病毒 2006年11月30日10:42腾讯公益我要评论(1) 字号:T|T 艾滋病已经确认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1983年著名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蒙嗒尼尔(Montagnier)首先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26?综述?座丛痘皇丝痘垫!Q生!旦箜墼鲞筮!翅』坠!婴型Q!Q殴璺型!星坠曼堡出赶:丛些垫!Q:!旦L丝:丛!:!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刘博(综述),付萍’(审校)(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严重播散性感染。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已成为东南亚艾滋病患者继结核病和隐球茵病之后第三位最常见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茵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3治疗,死亡率高达91.3%。因此,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茵;流行病学;fi-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IL379.9文献标识码:Adoi:i0.3969/1.issn.1002-1310.2010.01.012 ResearchProgressofPenicilliosisMarneffei LIUBo,FUPing(DepartmentofDermalology/Rheumatolog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YunnanKunmin9650101,China) Abstract:Penicilliummarneffeiisallopportunisticpathogenicfungusemergedinrecentyear,whichmaydcve|opseriousdisseminatedinfectioninimmunocompromisedpatients,especiallyHIVinfectedpatients.Atpresent,penieilliosismarneffeihasbecomethirdCOmmondiseasefollowingtuberculosisandcryptocoecosisinAIDSpatientsinSoutheastAsia.ItsmortalityrateisashigIIas91.3%ifpenicillio-sismarneffeifailstobeearlydiagnosedandtreatedpoopefly.Therefore,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isdiseaseisveryimportant.Keyword:Penicilliummarneffei;Epidemiology;Diagnosis;Treatment.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极少数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之一,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近年来随着骨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导管技术,放化疗的广泛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HIV感染者的增加,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感染率随之升高,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现状简要综述。 1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发现和流行病学 1956年巴斯德研究所从一只死于网状内皮真菌病的中华竹鼠的肝脏中首次分离出该菌。为纪念巴斯德研究所主任HubertMameffe,这种真菌被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报道的第一例人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1959年研究员G.Segretain在接种马尔尼菲青霉菌时,接种针意外地刺破手指,在刺破部位出现小的结节,随后出现M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因此证实了马尔尼菲青霉菌对人类的感染。 1973年DiSalvo和同事报道了第一例自然条件下发生于人类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是一位曾经居住在东南亚患有霍奇金病的美国牧师。之后,不断的有局部及全身感染病例的报道。1988年以来,随着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该机会性致病性真菌的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1。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这些病例大多发生在泰国,也见于柬埔寨、印度、新加坡、马来西哑和越南。我国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也常有报道,香港艾滋病患者感染率达lO%。广州地区24.2%,广西地区15.7%“1。 2临床表现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人及动物时,以酵母相存在于宿主体内。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牛孢子进入宿主体内,可被宿主巨噬细胞吞噬,如果巨噬细胞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最终不能被清除,则可导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2.1局限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原菌仅局限在入侵部位,以局限于肺部的感染最为常见,系吸入病原菌孢子所致,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极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若免疫功能下降,有可能发展成播散性感染。 2.2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可高达【收稿日期12009—09—16※通讯作者39℃一40℃。发热不规则,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伴有贫血,体重减轻,血小板减少,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肺部受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等。累及消化系统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骨受累表现为溶骨性损害,包括骨周组织出现皮下脓肿。至少70%以上的播散性感染累及皮肤,皮损形态多种多样,以传染性软疣样中央具坏死性脐窝状凹陷的损害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症状统计表明:发热占47%,体重减轻占100%,四肢无力占86%,贫血占86%,皮肤损害占8l%13J。 3诊断 3.1组织病理学马尔尼菲青霉菌通常最先侵犯肺部,随后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皮肤、皮下软组织、淋巴结、脾、小肠等器官。肺部病变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常伴有肺水肿,呈点片状实变。镜下可见肺泡腔、肺间质及肺泡壁毛细血管内大量巨噬细胞,胞内充满马尔尼菲青霉菌孢子,肺泡腔可伴有纤维素性渗出,肺间质町见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无明显的肉芽肿形成及泡沫细胞渗出。皮肤、皮下软组织病变表现为肉芽肿样型、化脓型及坏死型。肉芽肿样型可见卜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真菌散在分布,难以查见。化脓犁镜下见大量的酵母样细胞、其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此两型病变多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坏死型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坏死及大鼍的巨噬细胞浸润,胞质内充满酵母样细胞的真菌。淋巴结病变也表现为肉芽肿样型、化脓型及坏死型。肉芽肿样型町见上皮样细胞、结核样结节及多核巨细胞等,但无干酪样坏死。化脓型旱急性炎症改变,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伴有炎性坏死,以淋巴寞病变显著,同时可见含酵母样真菌的巨噬细胞。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淋巴结内充满含真菌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可见合并其他真菌感染。脾病变表现为红髓内充满吞噬厂大餐酵母样真菌的巨噬细胞。在免疫功能低F患者,白髓明显萎缩,有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小肠病变可表现为小肠黏膜溃疡形成,有出血和渗出。镜下可见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多量含有真菌的巨噬细胞‘4j1。 万方数据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和预防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和预防 患者感染艾滋病后,初期不会出现太明显的症状。那么感染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呢 刚感染上艾滋病,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急性感染期。在此期间,通常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低烧、感冒、咽喉痛等。 由于这些症状和感冒症状、劳累后免疫力下降的感觉非常类似,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造成身染艾滋病而不自知。 另一些朋友则念念不忘曾经有过的不洁性交,对于一丁点的不舒服都非常敏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暗示,自己被自己吓出了“艾滋病症状”。但好在很多人最终都认识到了家庭的可贵和健康的重要。如果事后排除了艾滋病的可能,会非常的感激,好好生活下去。 对于艾滋病的急性症状,实在是非常的虚乎飘渺,其实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不要乱猜,而是也应该到三级甲等医院或省、区、县的防疫部门做个检测。性病医院指出,艾滋病检查不用空腹,只要抽2毫升静脉血,总共费用不到100元,检查结果当天就能出来,且检查者可以匿名,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

一般来说,检测艾滋病需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初筛,如果初筛的结果是阳性,不要丧失信心,要再到上一级防疫部门检查以确认,因为初筛的结果有时会有偏差。 另外,从感染上艾滋病毒,到可查出艾滋病抗体间有个“窗口期”,在窗口期里是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时间一般为3个月。第一次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应等3个月或6个月后再查一次,如果还是阴性,就说明的确没有被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作为青少年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2019智慧树艾滋病答案

2019智慧树艾滋病答案 一、选择题 1.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2.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3.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4.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5.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6.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7.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8.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9.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0.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1、目前艾滋病是一种(C) A 可以治愈但无法预防的疾病 B无法治愈也无法预防的疾病 C 无法治愈但可预防的疾病 D 可以预防也可以治愈的疾病 12、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B) A、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 B、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 D、医护人员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论文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临床 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 线表现。结果:62 例艾滋病患者肺部感 染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为: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咳嗽,吐痰,全身疼痛等。其中结核病患者39例,占总数的62.9% 。其余为肺 部感染。这些患者同时伴有皮肤感染和心、肝、肾等多系统损害。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感染最 多见,是患者就诊、入院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对艾滋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56-01 【summary】purpose:increas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f aids, especially knowledg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infection.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x-ray. result: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ever, fatigue, thin, night sweat, cough, spitting, body pain. among 39 patients of tuberculosis,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3)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

《微生物基础》作业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因此,了解艾滋病感染过程及HIV致病机理对艾滋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 一、艾滋病的感染过程 1、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液和乳汁中。 2、传播途径 HIV可以通过无症状的HIV感染者而传播。也可以从艾滋病患者传给他人。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明确证实了HIV/AIDS传播有三大传播途径,即性接触传,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性接触播:包括同性与异性之间的性传播。大多数人是通过与某个已经感染了HIV的人性交而染上该病毒。阴道和肛门性交是性传播HIV的主要途径。传播可以通过阴道、直肠以及尿道湿润的粘膜内皮,也杰以通过皮肤或口腔粘膜的破损或伤口处,伴随着精液,血液或阴道/宫颈分泌手从已感染HIV的一方传染到另一方。男性同性恋中的传播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肛,这是因为肛门和尿道表面是由脆弱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富于血管,肛交时易受损伤,使HIV易于侵入血液。男性同性恋中群交和乱交更易助长HIV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近年来在全球的异性恋之间传播艾滋病的情况也正在不断增加,全世界范围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例占3/4,在我国约为20%。 (2)血液传播:其方式有多种,可通过(1)输入含有HIV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2)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的器官,组织或精液。(3)通过污染的针头经注射途经传。欧美各国已有不少因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播散的报道。静脉注射药瘾者的HIV的感染亦高,药瘾患者相互间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也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由带HIV的母亲通过胎盘传给婴儿或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感染获得。近年来,这种由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母婴传播的机率为15-30%。 3、人群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易感,与个人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社会因素有关,49岁以下性活跃期的青壮年发病率高。任何女性或男性如果具有可以引起HIV进入其身体的某种行为,都有染上HIV 的可能。近年来女性感染者有上升趋势。西方和亚洲某些地区妇女HIV 感染率较高,其出生胎儿受染率也高。小儿感染HIV后,潜伏期短,发病急,死亡迅速。 二、HIV致病机理 1、HIV的细胞嗜性: HIV侵入人体后,通过与细胞表面的CD 受体结合,在辅助受体 4 +T淋巴细胞,(fusin,CCR5等)的参与并相互作用下,主要感染CD 4 +T细胞大量损耗,病毒释出至血液形成HIV 并在其内增殖复制,使CD 4 +T细胞被感染和破坏。HIV 血症,致使感染向全身扩散;更多的CD 4

艾滋病感染后的十大常见症状

艾滋病感染后的十大常见症状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以下是艾滋病患者十大常见的症状: 1、抑郁症 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困难时,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会或是几天感觉很郁闷,甚至是垂头丧气。如果这种感觉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则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幸运的是,我们总能及时的找到开心的理由或是从困难中走出来,从而避免了患上抑郁症。不幸的是,艾滋病至今仍旧是世界性难题,据统计,抑郁症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伙伴。 2、腹泻 腹泻是最恼人的艾滋病症状之一,因为腹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3、鹅口疮 鹅口疮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疾病。又称雪口病、白念菌病。 4、体重快速下降 体重快速下降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常见的问题。除非你积极的减重,否则体重快速下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5、脂肪代谢障碍 艾滋病药物的副作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脂肪代谢障碍。 6、乳酸酸中毒 在服用艾滋病药物一段时间后,除了会出现典型的恶心、腹泻等症状外,慢慢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和呕吐加重,腹部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意味着患者很可能发生了乳酸酸中毒。 7、鼻窦炎 鼻窦炎是感染艾滋病毒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你有前额疼痛、疼痛由鼻根放射至头顶、眼部深处疼痛、鼻塞等症状,则可能患上鼻窦炎。 8、疲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