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职业教育十二五

职业教育十二五

职业教育十二五
职业教育十二五

才“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中高等职业教育部分

在国家层面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期间,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1、普通高校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模式

普通高校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归口管理,成立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或者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典型的高校有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另一种是成立学校层面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典型的高校有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2、我校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势

我校在开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具有特定的优势:社会知名度较高,在省内外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社会所认可;具有师资上的优势,我校拥有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才;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好,多年的校园建设和投入使我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基础设施;拥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3、构建我校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

鉴于我校职业学历教育的空白,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甄选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的办学场地和相当的师资、管理队伍以及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生活设施的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办学,签订协议,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我校作为办学主体,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中专、大专两段教育,中专段为中职教育,大专段为成人专科教育,专业与中专段相同或相近;中专段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大专段学习形式为脱产或半脱产;中专段教育在中职学校进行,由中职学校负责,我校定期进行检查;大专段教育主要在我校进行,其中实践教学部分在中职学校进行,我校协助中职学校实施教学。完成中专段教育的学生可获得由中职学校颁发的中专毕业证,可选择就业或进入成教专科段学习;对参加成人高考取得学籍且完成大专段课程学习的学生可获得我校颁发的成教专科毕业证。

利用我校原有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继续开拓我校各类职业培训的宽路子。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收集于网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职业技术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文革”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国家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国家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发布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国家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

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

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国家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发布《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国家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 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

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

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3、《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职教中心所,1995年6月。

4、《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 p://https://www.sodocs.net/doc/a415100900.html,

《职业教育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是中研普华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我们对医药、化工、通讯、电子、家电、食品饮料、服装纺织以及汽车、机械等4000多个细分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积累了多达580多个国家政策法规信息库、行业统计数据库、行业技术资料库、企业数据库、产品资料库(年度更新),8000多种产品的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月度更新)、10000多条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数据库,使您对各行业历年的发展动态一目了然。中研普华的《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报告》均采用20-30余万字的详尽内容,多达200多个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

中研普华在其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产业研究体系,一整套的产业研究方法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全面、研究最为深入、数据资源最为强大、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业研究报告系列。

我们研究的重点:(1)政策环境:全面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行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职业教育产业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动向的分析,把握职业教育行业政策的发展趋势;(2)市场供求:依靠强大的数据库资源,透过数据,分析职业教育市场供求现状,提供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职业教育产业集中度、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产品价格、效益状况、技术特点、进出口等重要行业信息,并科学预测未来3-5年职业教育市场供求发展趋势;(3)投资趋势:从当年新建、在建项目入手,突出研究职业教育行业投资现状及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职业教育行业投资趋势预测和投资重点市场判断,为投资者提供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4)市场竞争:比较分析职业教育行业排名前10-30家的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包括生产、销售和效益情况以及各自的经营策略和竞争优势。

中研普华的优势:(1)丰富的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中研普华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2)行业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我们在对职业教育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报告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3)内容全面、论述生动:中研普华《职业教育市场研究咨询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4)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职业教育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5)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对职业教育行业及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3-10-14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培养高素质会计的重要源地,但我国现阶段中职类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资源配置和教学模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会计的要求,必须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现就我国中职学

校会计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做如下浅析。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是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教育的影响,还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2.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教学重心没有真正向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转移,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理论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调查研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成绩考评方面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这种纸上谈兵的考评体制,造成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4.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没有实际的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传授的“技能”犹如空中楼阁,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总之,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双师、素质型”教师严重不足。

二、改进措施

1.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树立“以学生为

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技能”。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所解决的是中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公司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及相关岗位要求,规定岗位职责、权限划分及审批程序,明确各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流程及票据传递程序,进行全方位模拟实践。同时,按照岗位模块组织教学,使学生明晰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3.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压缩理论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是通过对会计岗位的分析,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模块”。根据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思,在实践教学环节摒弃学科理念,展现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及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与技能要求,使学校所学与工作所需保持一致。

4.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会计模拟教学

教学中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自助式”等教学方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小组或教学班集体讨论、请学生上讲台讲课等等,教师有针对性地择疑解惑。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更透彻,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同时,要进行会计模拟实践,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把学生推向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6.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建立教师聘用、奖励、考核和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同时聘请企业财务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7.实习基地建设

加大校外实习工作力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他们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企方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总之,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教学方法,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建立和完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拉近甚至统一校企之间的人才评价标准,着力于培养职业意识好、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中职学校会计培养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问题建议

论文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改善的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才”的定位, 就忽略了“通专结合”的培养目标。而现今,会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因而,“专才”的定位就和今天的社会不适应了。尤其有些学校的会计专业因只重视注重教育会计专业知识, 而忽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 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 不会与人协作,工作能力较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以会计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为依据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在这种课程设置体系下,首先,一些课程内容上有重复,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几门课程中的一些内容, 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课程设置上学校往往注重

实务和会计制度诠释方面的课程而轻理论课程,这也导致了会计教材频繁更换,使得会计实践无法进一步深化,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其次,在课程课时的设置上,一些例如税务等与会计相关的专业课设置较少,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无法和实际工作联系。

3.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差

会计专业本身对于实践性的要求很高,因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我们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外,没有地方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受到了限制。学生按照老师上课讲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但实际工作中却不知道如何编制凭证和登记账簿。

4.重考试轻能力

现在各种会计考试对会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学生为了将来找工作而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计考证工作,教师教学也为适应学生的考试就业而做出各种调整。学生为考而学,老师为考而教,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方式,致使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和名次。这样一来,会计专业教学成为了考试的辅导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利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 师资队伍单一、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 拥有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然而,现在学校里的教师大多是从专业学校毕业后直接开始任教,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对理论研究较多而对实务问题关注不够。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建议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充分体现该专业的职业指向。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经济管理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 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熟练掌握日常会计核算、电算化操作等现代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胜任与会计不同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2.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力求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观, 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和“必需、够用”的原则。还应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拓宽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包括税收、经济法规、统计、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及分析等,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预测等实践能力。应设置的主要课程是:“综合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纳税申报”、“财经法规”、“经济法基础”、“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3.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单独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同时,“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课程和部分公共课采用上机、实训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纳入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增加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应根据实训计划安排,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中小企业组织的会计理论与会计业务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实践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考试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完全推广素质教育并非易事,所以,我们应该将应试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考试内容、形式和制度上进行改革,考试可以采用以能力和素质测试为导向的多种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等形式,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克服以前单独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试形式,使得考试成绩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试题。逐步转变观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5.组建和培养“双师型”会计教师团队

加强对专任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首先,鼓励教师走出去, 参加一些协会或是行业的相关学习和考试( 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等) , 更多地接触新信息和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学校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指导教学工作, 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再次,学校也可以通过下派教师到对口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去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最后,聘请具备教师素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在高职会计教学的不同阶段, 只有有序地交替、发挥专任和兼职教师的主导作用, 才能彰显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征,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校内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素菊: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6期

[2] 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年6 月第20 卷第2期

[3] 曾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时代金融.2009年第4期

[4] 王晓霜: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2 月第23 卷第1

学校十二五规划方案

篇一:《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沟小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目前,随着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是我们这一农业大国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根本在教育。为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平沟小学的办学水平。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持续稳步健康有效发展和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办行知学园、创平安校园、建和谐乐园”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重点,坚持以全面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新的育人模式为途径;坚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平沟小学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普九”任务,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师生评价体系;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师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学校。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软件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配置电脑10台,硬化操场。争取多媒体进课堂,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2、努力创办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品牌。 3、全面实施课堂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施,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小学毕业质检成绩位于同类校前茅。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园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并形成特色,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乡镇党委书记重要讲话

同志们! 首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刚才张乡长全面总结了我乡2010年的各项工作,科学准确地分析了全乡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的问题,系统谋划了新的一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以及相关要求等,张乡长的发言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完全同意,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我在张乡长发言的基础上,再作几点强调:第一、要统一认识,边学边干 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利用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的机会,深入开展“六个比”和“四个看”。 第二、要政令畅通,雷厉风行 在兴隆的土地上,绝没有“特区”,绝不存在一个“外人”,必须绝对服从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党委的决策要一竿子插到底,党委的声音要一声喊到底,党委所布置的工作要一直干到底。要彻底转变办事拖拉、消极应付的工作作风。对工作顶而不办、拖而慢办、动作不快、效率不高的,不管是谁,都要严肃处理,要坚决清除各种“村梗阻”、“组梗阻”,凡是不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特别是在党委中心工作上顶风设障、制造麻烦的,要坚决采取行政处理手段。兴隆落后,是什么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被办事拖拉的作风“拖”毁的。必须采取措施,严明纪律,转变作风。 第三、要只争朝夕,抢抓效率 当前,全年工作的目标已经锁定,措施已经出台,责任已经明确,全乡上下必须以“三步并作两步迈,三天事情两天办,三人工作两人干”的工作作风,鼓足干劲、开足马力,行动快出击,效益快体现。干工作要有一种咬住不放、盯住不让的韧劲,要有一种虎劲、拼劲,

要有不甘示弱、敢创一流的豪情壮志。从最近两三个月完成的工作看,哪里反应快、班子强、力度大,哪个单位的工作就上去快;反之,就被动落后,被动就要挨打。我们如果不抢抓时间、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干在人家前面,就会永远落后。目前,全乡绝大部分单位已经紧张起来,在抓落实工作上,说了就干,一点不打折扣。党委希望一定要保持住这样的工作热情和冲劲,工作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眼前的形势绝不允许拖,谁慢了谁就会被淘汰。时间不等人,眼下,一季度已经过去三分之一,春节假期再去掉几天,首季“开门红”也就剩一个半月,我们一定要不断算时间帐、效益帐,要有股只争朝夕干事业的精神,抢抓工作效率。各村、各单位招商引资、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几项重点工作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上,绝不能动摇。 第四、要目标一致,同心同德 全乡上下要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团结,努力营造心齐、风正、气顺和同心同德干工作、携手共进创大业的浓烈氛围。党员干部要带头讲团结,要从维护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富民强乡大局为重,工作上多支持,思想上多交流,感情上多沟通,决策上多商量,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级干部既要学会当发展经济的带头人,又要学会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有心人;既要发展一方,更要稳定一方。 在瞄准目标方面,今年重点是做到“六个再”。一是招商引资再给力,确保引进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2个,3000-5000万元项目3个,竣工项目3-4个。企业用工各村必须完成任务。二是财政收入再提速,力争超四成,完成4000万元。三是外资注册再加码,确保完成600万美元。四是列统企业再增加,力争新增4个。列统企业开票销售过亿元。五是创业点培植再激发。做到村村有一个能

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

中共方正林业局委员会文件 方林党发 [2011] 5号 中共方正林业局委员会 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 关于印发《方正林业局“十二五” 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 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 现将《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含《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规划》、《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职工教育培训规划》、《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创业就业岗位技能培训规划》)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按要求贯彻落实。 二0一一年四月 主题词:教育培训规划通知 抄送:总局、管理局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劳动局、人事局、教育局;林业局党政领导,机关各科室部门,存档。 中共方正林业局委员会办公室二0一一年四月十五日印发

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 (2011-2015) 中共方正林业局委员会 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 2011年4月

目录 1、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教育培 训规划 (1) 2、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8) 3、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职工教育培训规划 (11) 4、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创业就业岗位技能培训规划 (18) 方正林业局“十二五”期间

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后备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副科级以上及后备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上级对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级的统一部署,以提高全局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目标,健全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胜任新任务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为我局“四个方林”建设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形成全局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到2015年,在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使全局领导干部致力于“四个方林”工作发展,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培训内容和基本原则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doc

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教材选题立项名单 序号教材名称版次主编主编单位方式出版单位 1 田野考古学一版冯恩学文学院考古系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 藏品管理学二版吕军文学院博物馆系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语言国情学一版刘佐艳外国语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4 新世纪实用英语写作三版王青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修订外语教研出版社 5 国际贸易一版李俊江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发展经济学三版马春文经济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保险学教程一版池晶经济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8 刑法学(上、下册)一版李洁法学院修订中人大出版社 9 地缘政治学一版刘雪莲行政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当代国际关系一版黄凤志行政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11 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实验教程二版李清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电子档案管理基础一版王萍管理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3 大学数学系列教材三版李辉来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经济数学基础系列教材二版孙毅数学中心: 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15 工程数学系列教材二版袁洪军数学中心: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常微分方程一版伍卓群、李勇、 史少云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高等代数一版杜现昆、原永久、 牛凤文 数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近代物理实验(一)二版韩炜物理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19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一版崔海宁物理学院修订吉大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20 医用物理学二版梁路光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1 大学物理学(上下)一版张铁强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2 医用物理实验一版付研物理教学中心修订高教出版社 23 无机化学(下)二版宋天佑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有机化学实验二版丁长江化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5 精细化工概要一版高大维、张玉敏化学学院修订吉林大学出版社 26 综合和设计化学一版张寒琦化学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生命科学仪器使用技术教程一版滕利荣生命科学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28 电视原理一版李秀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9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三版左万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一版陈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 31 数字电子技术二版杨永健软件学院修订人民邮电出版社 32 计算机网络三版刘衍珩软件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版邹青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机械设计二版谭庆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5 工程设计制图一版潘淑璋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6 工程流体力学一版于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7 工程机械设计一版秦四成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8 CATIA V5R21实用基础教程一版潘志刚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39 AutoCAD2013实用教程一版张云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0 现代工程制图一版张秀芝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科学出版社 4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版寇尊权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机械设计基础一版贾艳辉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43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二版陈晓华、侯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修订中国质检出版社 44 汽车设计四版宋传学汽车工程学院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 谢谢你的阅读

学校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学校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一、近年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2021-2021学年,全乡有3所完小,4个教学点,1所xx幼儿园。全日制小学,共有 34个教学班,学生976人,其中校本部617人。有小学教师84人,其中“小中高”2人,小学高级教师61人,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47人,党员教师30人。 xx幼儿园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78人,xx、xx小学附属幼儿班5个,在园幼儿232人,xx、xx、xx、xx教学点各1个幼儿班。全乡有幼儿教师27人,其中编制内幼儿 教师15人。 二取得的成就 1、小学教育成绩斐然 全乡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普及程度各项档案资料规范,旁证材料齐全。小学毕业率为100%,单科及格率达96%以上,全科及格率达92%,教学质量监控优秀率、 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全县农村xx前列。在县教育局组织的目标管理评估中,连续9年榜 上有名。 学校是xx市第九、十、十一届文明学校,并继续争创第十二届市级文明学校。2021 年以来,学校先后市争优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县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义务教育标 准化学校。 2021年以来,学校获得市、县22次集体荣誉表彰,成为xx市教育系 1 统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市优秀阅读学校,县实施素 质教育先进学校,县平安先行学校,县课题研究先进学校。 2、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十二五期间我乡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在园幼儿人数比十一五大 幅增加,3-5周岁幼儿入园班率9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乡通过考核录入及考试招聘拥 有了编制正式幼儿教师,并不断充实,至今年已经有15名编制正式教师,另外有10名自 主聘用教师。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xx,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抓师德教育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为重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解读:结构化面试(外交部)

2016国家公务员面试解读:结构化面试(外交部) 外交部 纵观近三年外交部考试真题,主要采用演讲+半结构化的面试形式。外交部考试更关注考生的背景,偏重于考查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一、外交部面试考务分析 (一)面试形式 2015年的外交部面试采用结构化考查方式。另加专业科目笔试、外语听力及口试。其中,专业科目笔试包括外语笔试、心理测试笔试、英语水平测试笔试、综合知识与能力测试笔试。 (二)面试日期 今年笔试成绩查询基本上与前几年情况大体相同,之前笔试成绩查询至专业考试备考时间大致是10天,今年延长了时间,备考时间20天,专业科目考试两天,面试时间四天。 (三)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其中包含追问与正常答题时间。 (四)面试题量 面试题目数量较多,大体为4—8道,今年有将自我认知与结构化分开答,自我认知类题出现追问,在其他题型中也有少量追问的情况。 二、外交部面试考情分析 通过附表,我们发现外交部考查的面试题型包含以下五类: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演讲。然而,今年在外交部面试题型中可谓重磅炸弹,变化极大,表现在没有演讲题、自我认知类题弱化、组织管理、人际沟通更加灵活多变等特点。

【考情规律一】综合分析题突破传统 1.演讲题弱化 通观2011年-2014年外交部面试真题,演讲题是必考题,演讲题多以漫画、名言、社会热点形式出现为主题进行10分钟准备,3分钟演讲。然而,2015年综合分析题类不再出现演讲题,改为以传统社会现象类和与我国当前外交领域联系紧密的外交事件、外交人物、国家领导人关于外交事业发展的讲话,比如2月2日上午出现“谈谈你对我国的特色外交怎么看?” 2.综合分析紧贴社会热点 我国十八大报告将环境纳入五位一体中,足见党中央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外交部考题中便出现了多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比如2月2日下午分别出现“谈谈对公共场所吸烟屡禁不止和雾霾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习总话语为考察重点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集体本着务实的态度,对我国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体现在外交方面便是习总书记提到的特色外交,这是对我国外交事业提出的新的方向和着力点。今年的外交部面试题出现了“谈谈你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特色外交怎么看?”的问题。 【考情规律二】专岗专业要求体现加强 外交部作为我国形象的窗口,承担的使命之重责任之大可想而知,通观今年最近几天的考题我们发现面试考察更加注重与外交部专岗要求熟知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应急事件处理、人际沟通能力考察一如既往 由于外交部工作面临应急事件、沟通对象复杂,由此要求外交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高,尤其体现在人际沟通、遇突发事件情绪稳定、思维反应敏捷解决处理能力方面。这些能力素质体现在外交部面试题中更多涉及到这两方面能力的彻查。但这些能力的考察渗透在各种题型里面,主要体现在从外交部日常工作中抽出一个具体工作场景,或以人际沟通的情景模拟考察,比如2月2日上午“你负责你们单位的一些文娱活动,但你最近工作忙,很久没有组

高校学院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总结

***学院 学生工作处“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管理水平 1、落实“四导制”模式,构建特色学管队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院从育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建立了由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学业导师、职业导师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四导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大格局。 在“四导制”中,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学生思想的指路人;辅导员助理协助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休闲文化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学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和学业定位,是学生学业的解惑者;职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技能培养、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领路者。“四导制”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相互协调、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导制”的成功推行,改变了我院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目前,我校有31名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23人,兼职辅导员43人。69名辅导员助理。 学院在辅导员配备上,首先按照学生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资助等工作需求,选配专职辅导员,其次依据专业、年级、班级的特点选配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形成“矩阵式”配置,便于工作协调、取长补短和优化组合;在队伍结构上,既有党

在团省委务虚会上的发言

在团省委务虚会上的发言 共青团湘潭市委书记周艳希 2010年12月 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湖南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至为关键。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四化两型?建设不仅是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的实际行动,也是各级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载体,更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重大机遇。 自2006年以来,团湘潭市委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求发展,服务青年求作为?的工作理念,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引导并举、全面实施与重点突破并进、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并重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实施了?青春奉献新农村〃四百工程?、?新型工业化青年先锋行动?、?新型城市化青春建功行动?和?服务‘两型’我争先?等主题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及?两型社会?建设等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总结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是要紧贴大局不动摇。共青团所有工作要主动臵于党政工作的大局中

来谋划和部署,才能求得地位和发展。这不仅仅是共青团自身政治属性所决定,也是共青团组织应对时代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各项主题活动的实施都必须要牢牢把握党政工作的中心,紧贴党政工作的大局,才能从根本上履行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职责。二是要服务青年不放松。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主题活动的参与平台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青年意愿、兼顾青年特点、满足青年诉求的活动载体,才能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动员青年、吸引青年和凝聚青年,并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是要路径选择不牵强。坚持分类引导的原则,既保证主题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更注重参与活动主体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类别青年群体的特点,寻找不同方式的侧重点和切入点,分类设计出参与主题活动的合理路径,尽可能地让每类青年都能在主题活动中找准位臵、发挥作用并有所收获。四是要力求实效不做秀。狠抓主题活动的实施环节,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强调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考核?的工作体系。正确处理好?开幕?与?闭幕?的关系,努力做到开幕的时候赢得青年的关注,演出的时候赢得青年的参与,闭幕的时候赢得青年的掌声,使主题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战略工程,更是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神山乡初级中学 赵家营学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政府、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来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践行依法治教,弘扬依法治教精神,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现就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神山乡中、赵家营学校是一所集乡初中和村小为一体的农村学校,位于神山乡赵家营村。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共有中小学生214人。其中,初中3个班,中学生85余人;小学6个班,小学生129人。在职在岗教师22人,其中大学学历17人,大专学历5人;中级职称10人,45岁及以下教师18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教育设备设施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狠抓队伍建设:

1、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防腐倡廉,防微杜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防腐倡廉能力,进一步使班子有凝集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2、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度,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继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禁烟、劝烟活动。坚决杜绝乱收费,乱补课,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酒后上班,上课使用手机等现象。 (二)、夯实师训工作: 1、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先后有15人次参加市以上各类培训,参加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先后三次共66人次。 2、在“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均组织对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有:师德师风学习、教师信息教育技术学习、分学科的教材教法学习、安全知识学习。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硬化学校操场地面,面积40平方米,投入资金0.68万。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八仙筒学区中心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地区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第二章基础教育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第三章职业教育 (九)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十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十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四章高等教育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

第五章学习型城市建设 (十七)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十八)大力开展继续教育 (十九)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六章教育体制改革 (二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二十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二十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二十三)办学体制改革 (二十四)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教育开放与合作 (二十五)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 (二十六)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十七)进一步扩大首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第八章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八)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十九)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长效机制(三十)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三十一)建立和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第九章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与经费保障 (三十二)加强对空间布局调整的规划与实施(三十三)统筹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

(三十四)依法增加政府投入 (三十五)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三十六)优化经费分配结构 (三十七)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章教育信息化 (三十八)加强教育信息基础建设 (三十九)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四十)创新信息化教育与管理方式 第十一章依法治教 (四十一)完善地方立法 (四十二)严格依法行政 (四十三)推进依法治校 (四十四)加大督导力度 第十二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四十五)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建设项目 (四十六)加快“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建设第十三章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 (四十七)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四十八)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四十九)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五十)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序言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校教发2011﹞46 号 ﹝ 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04号转发给你们,请按文件精神组织本单位申报,要求如下: 一、规划教材推荐范围 1、本次规划教材推荐范围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正式出版(以版权页的出版日期为准); 2、供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教材。 3、推荐的规划教材须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使用效果好的教材。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及涉及课程的教材,不在此次推荐范围内。 二、规划教材申报原则 1、突出重点。鼓励推荐已经使用多年、效果好、影响大的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 2、锤炼精品。鼓励推荐长期用于本科教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修订完善的优秀教材。 3、改革创新。鼓励推荐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鼓励推荐根据教学需求建设的数字化教材。 4、特色鲜明。鼓励推荐满足各类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鲜明的教材。 三、学校工作安排 1、核实并统计教材出版数量 统计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我校教师为第一主编的本科教材;各学院在下发的《出版教材汇总表》(附件2)基础上核查并补充完善,该数据将上报教育部教材信息库。 2、学院推荐

各学院推荐的名额数为本学院统计的教材总数的15%,不足1项按1项计算,但推荐的教材应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正式出版的教材。 3、时间节点 ①学院将学校下发的《出版教材汇总表》(附件2)核查并补充填写完毕于12月13日下午3点前将电子版材料发到jyk@ https://www.sodocs.net/doc/a415100900.html,; ②学院按照推荐名额通知拟申报的教材主编填写《“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荐表》(附件3),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于12月20日前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2份)至教务处教研科。 未尽事宜,欢迎垂询62334895,联系人:李虹 附件1、《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04号 附件2、《出版教材汇总表》 附表3、《“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推荐表》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2011年12月8日

“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教育部、重庆市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制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序言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彰显大学个性品格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16 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36182”素质拓展工程、党员服务站、《班级日志》等标志性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提振师生精气神。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学校被授予“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完善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制度,推动了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专项建设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通过组织实施三期文化工程,完成了以校徽、校歌的征集和制作、学校视觉识别系统手册的设计和规范管理、学校主要建筑物、道路的命名和标牌制作、校大门浮雕及夜景灯饰等项目为主要标志的文化建设专 1项工作,加强了人文校园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了安全事件的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学校切实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促进了数字化工作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学校环境优美,荣获“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学校十二五规划

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东港市东尖山学校 2011年3月

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根据《东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抓质量、树特色为核心,以人性化思想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文化强校为宗旨,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用人性的光辉发展生命化教育”的发展特色,办好人民满意、适应地区发展的教育,力争实现“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异,教学质量优秀,学生习惯良好”的办

学目标。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增加设施、设备,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创建“园林化校园”,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 (2)品德教育:把“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道德教育以重视观念的传递、行为的限制转为情感启迪,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探求价值的德育教育系列模式。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强化养成教育、品质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有效课堂”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等水平的教学质量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学生的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为抓手,整体推进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研修进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

申论《家底》范文以《家底》为题写申论作文写

申论《家底》范文以《家底》为题写申论作文写这是xx年辽宁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题目,资料中开头描述了人口普查的内容并在资料开头表明人口普查有利于经济社会建设,后面材料讲述老龄问题,可以说材料还是比较松散的加之申论题目要求比较抽象,导致你摸不着头脑。对此,我们要对“家底”简单分析一下,它往小说是一个家庭的情况,往大说是国家的情况,我建议将此文章写成政论文,写作方向以人口普查为契机摸清家底情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民生建设提供服务。 这是我写的,凭记忆还原的,不知道行不行? 家底 “十一五"末,我国在 ___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给全国人民、全世界都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十二五”初,我们如何科学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和下一步战略目标,如何解决目前困扰社会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摸清家底的人口普查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然而在人口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遭遇到许多时间困难,比如因为现代社会个人信息不安全隐患带来的信任危机使得普查员难以入

门,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配合支持意识不强等。面对这种局面,必须要多管齐下,科学组织,认真落实,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加大宣传机制建设。积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宣传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结合社区、居委会进行现场宣传,采取组织展台、制作宣传栏、横幅等形式,让居民认识到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并自觉自愿地参与配合; 第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建设。从行政法规的角度保障居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度,并通过现场签订《保密承诺书》的形式 ___打消居民的疑虑; 第三,加强普查员队伍建设。普查员的个人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到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及满意度。所以要从普查员的选拔开始,从优选拔,用行政约束和道德素质教育保障普查队伍的纯净度。并要求社区张贴普查员照片,配牌上岗,规范用语等方式取得居民信任,提高效率,并加强服务功能,对于居民因上班时间不在家的情况采取提前预约等方式,提高群众满意度。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前期调研工作实施方案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题前期调研工作实施方案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编制我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一项关系到贯彻科教兴国方针,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新特点,立足我区实际,认真搞好编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是保证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能如期完成的基本前提。经过研究讨论,制定了前期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调研工作指导思想 《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大局出发,抢抓实施“城南行动计划”的战略机遇,按照教育部、市教委有关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区强势崛起的战略目标,结合教育实际情况,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

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务本求实的工作作风,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为编制符合区情、体现特点的“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服务。 二、调研工作基本思路 前期调研工作既是编制我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系统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参与,把握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的过程,调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总结基本经验 结合本职工作,面对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回顾“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各项主要目标的落实情况,认真总结推动我区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同时研究我区教育实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短板,总结教训,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借鉴。 (二)摸清教育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总结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教育管理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在两个方面摸清未来五年区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一是在未来五至六年的时间内,在充分考虑新建小区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