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教后反思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教学活动所作的诠释,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调查生活垃圾》一课。本节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进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所以,本节课我以情境创设法为主。首先,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接着,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的目标。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会借助多媒体出示场景,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步入课堂。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提出问题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时,我们就可以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然后,教师再积极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而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些可能不是。对于后者,我们不能给予否定,也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孩子们把它们存入问题银行今后解决,也可以在新课结束后,把它当作一个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解答。

2、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1)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与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

(2)读:把找到的数学信息与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初步感知它们之间的内在联

系。

(3)算: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4)结:教师适时给予小结,升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就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扶”,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整堂课的练习设计不仅要紧扣主题,而且要层次清楚、由浅及深、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数学知识?采用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还起到了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使学生的四则运算扩展到了小数。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能力,观察、分析、判断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存在优点:

1、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计算题赋予情境。

2、教学设计主要抓住重、难点进行设计。

为了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也是为后面学习三步一般应用题做准备。让学生运用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两种方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为后面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分析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进而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通过具体情境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3、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资助探究和合作交流构成中整整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还是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方法的归纳,都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4、练习题型多样,层次不同。

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理解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后,给学生设计了多样的习题。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特别是改错中多种解题方法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敢于向难题挑战的兴趣。

二、不足

1.本节课作为一节计算课,应用题的比重稍大了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运算顺序,以应用题导入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应用题的重量显得有些重了。

2.学生的计算量不够。

由于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的分析过多,学生真正去做题的时间不太多,计算得练习量不够。

3.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精彩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性不够。对于精彩的发言,老师给与了肯定,但是语言应更加丰富些,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积累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向老师们请教,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使内容更加合理;提高课堂调控能力,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要学会不断的总结、积累。

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备课和教学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不断提高。

《生活垃圾调查》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爱护环境学科教学设计 《生活垃圾调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3.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 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2.课件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 师描述:看到街道上,小区里垃级成堆,校园里纸片飞扬,工厂前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怎能不让我们心痛!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又怎么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生活中的垃圾”。 二、问题与思考 同学们,对于生活垃圾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教师小结:1、生活垃圾主要有哪些? 2、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 3、处理生活垃圾有哪些常用方法? 4、垃圾是不是真的就是没有用处? 5、怎样做才能减少生活垃圾? 三、小调查汇报交流 1.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 (1).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有哪些危害?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个小调查。(教师板书:生活垃圾小调查)(2).学生分小组讨论要调查生活垃圾什么方面的内容后全班交流。 生活垃圾都包含哪些? 生活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家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 (3).初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 同学们,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垃圾,这些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先把它进行分类,来了解生活垃圾。你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

《垃圾分类》优秀教案 八(5)班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八(5)班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校园!(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设计说明:联系学生实际,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新课,增强学习积极性)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学生看扔垃圾录象) 生:谈此时的感受。(设计说明: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出那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学生在说出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来说。这时教师就要做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2、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3、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 指名1人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垃圾道具分类)。 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物、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 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师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小结: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等),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垃圾,做到分类明确。) 三、垃圾的种类(以下内容由录音播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 吨二级货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 ,减少空气污染75% ,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列举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物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成新产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1、填埋法:填埋垃圾的费用是很高昂的,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大约200元。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精品教案

《调查生活垃圾》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我们生活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呢?请大家观看五年级两个班的调查汇报。 (出示课件) 自主探究 1.关于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从五(1)班调查汇报中知道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千克生活垃圾,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 (1)一个人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2)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从五(2)班调查汇报中知道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 (1)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吨生活垃圾? (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列式解答。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1)先算4周共有多少天,列式为4×7,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用4周产生的生活垃圾总质量除以总天数,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因为要先求总天数,所以在4×7外面加上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2)先算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列式为30.8÷4,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一周有7天,用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的质量除以7,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因为要先求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所以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怎样求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讨论后回答: 先计算平时每天要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列式为3.5÷5=0.7(吨),再计算周末比平时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用1.3-0.7=0.6(吨),列成综合算式为1.3-3.5÷5。因为要先计算平时每天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所以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总结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上面我们列出的两个算式都是两步计算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你能说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个算式:(16.8+2.1)÷0.7,0.96÷(5.4÷0.9),请同学们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学生讨论运算顺序,独立进行计算。 总结提升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能总结一下吗? 老师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确立主题是《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教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先从我们身边的垃圾着手调查,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根据实际给不同的垃圾分类处理,找出解决垃圾的处理方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活垃圾有所认识,能够简单了解,但对垃圾分类回收,甚至垃圾如何处理认识不够全面和具体。,想将生活垃圾与保护环境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学生结合实际去分析探讨不断地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保护环境和关注生活垃圾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并展开具体行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对其分类处理,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重点: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知道垃圾的危害以及处理垃圾的方法。 难点:知道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以及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建议: 1.教法建议: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各种资料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彩笔、废旧物品、剪刀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学生是否从生活实际出发,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是否合理科学等进行评价。

2017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北师大版

调查生活垃圾 一、说课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7、18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除法算式进行准确的计算,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多个数量关系来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时多指导,多练习。针对这一点,本课教学确定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说出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基于以上的目标,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难点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三、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温故知新、搭建新旧联系----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型------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温故知新,搭建新旧联系 新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学生是从旧知识起步迈向新知识的掌握。通过复习小数四则运算口算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架起知识联通桥梁,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确指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我巧设“调查生活垃圾”情景,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 (三)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通过总结,使学生盲目无序的思考变得有序,使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数学化,使宽泛肤浅的认识得以提炼和升华。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研究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生活中的垃圾》研究报告 一、活动背景:固始县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环境问题引起了全县人民的关注。本活动以环境问题立意,围绕“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认识并尝试着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设计制作、社区服务等活动,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增长新的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活观,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坚持绿色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组成。 2.了解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激发学生热爱固始、美化固始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处理垃圾的能力,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查找、搜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制定计划,初步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 3.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4.体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自身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及人数:五年级一班;61人。 四、活动内容: 建成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主要研究: 1.目前垃圾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 2.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史?

3. 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生活的小区、学校中、城市中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4.生物在处理垃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5.乱扔生活垃圾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五、重点:如何科学的处理生活垃圾。 难点:课题研究的技能的学习和调查中问题设置的把握。 创新点:1、力在解决家乡存在的最新环境污染问题,探究如何科学的 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 2、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实 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 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 六、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学校教育网络、数码相机等。 七、活动过程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应运而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调查“生活垃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调查“生活垃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6调查“生活垃圾”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如下特色: 1.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提倡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讨论中,同学可以突显个性,出现多种不同想法,并一一表述自己的理由,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拓宽思维。 2.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体验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计算顺序的认识和应用括号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体验学习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垃圾数量的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这节课之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下关于生活垃圾的资料,你们都收集了吗?现在把你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吧! 师:有两个班的同学也做了同样的调查,他们的调查结果怎么样呢?会带给我们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学生自己调查的资料说话,有助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17页的情境图。 提问①:从左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幼儿中班科学说课稿:垃圾分类

我设计的活动名称是“垃圾的分类”,根据大班教育目标“关爱环境”确立的。 一、说教材 ㈠、课题分析: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都积极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和环境意识。如何让幼儿从小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呢?通过认识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环再用,并通过分类操作,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无毒无害的废旧物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因而,从中班起,我就注意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抓起。本次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环保行为、环保意识的其中一个内容。 ㈡、活动目标: 1、知道有哪些是无毒无害的废旧物,了解它们能循环再用。 2、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对废旧物进行分类,并认识相应的分类标志 难点:在对废旧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循环利用 二、说学法、教法 ㈠、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设置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送信”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课题中。并在活动中,以游戏、故事,提供大量实物,让幼儿以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说,玩中做,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发挥教与学主动作用。 ㈡、有教育学家认为,幼儿的学习源于游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幼儿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说明操作在幼儿的分类活动中的作用。目前,在科学教育方法中,应注意内容的兴趣性与生成性。使幼儿能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孩子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扩展成幼儿教学教育的内容,生成教育活动。因此,我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废旧物,让幼儿在游戏和延伸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达到玩中学,玩中做的目的。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操作活动中,我还注意用言语镶嵌,让

四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最新版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4(1)班成娟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垃圾 一、主题的产生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生知道了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贡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制造脏乱的罪魁,更是多项污染的祸首。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从而传播疾病。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乡镇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3、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四)认知水平 1、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乡镇垃圾的特点。 2、认识乡镇垃圾的危害。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出示题目 石花镇约有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内,会有多少垃圾呢?若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若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老师板书 日千克吨 月千克吨 年千克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石花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石花镇大大小小的40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在超过上面的这个数字)石花就有那么多的

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设计

1 课 题 1.6 调查“生活垃圾”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科书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情境。呈现多级数学信息,由此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学习,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顺序相同。会正确计算小数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的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思考、解决、 交流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 难 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 小组内交流课前预学情况。 ? 谈话导入:复习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小数四则混 合运算的顺序和它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二、学 1、问题探究:出示课本17页教学情境图,独立完成三学一测中的第一个问题: (1) 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2) 按要求完成三学一测中的下列问题: 问题1: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30.8÷4÷7 解答(略) 问题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略) 运算顺序: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垃圾的处理说课稿

科学六年级《垃圾的处理》说课稿 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盐町头小学黄淑芬 一、说教材 1、《垃圾的处理》是义务教育六年级科学教科书(科教版)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课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主要让小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分类后该怎样处理,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排放和污染。让小学生明白环保小卫士从我做起的道理。根据六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课的学习目的。 2、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难点:如何对垃圾进行处理和落实环保行为。 3、教具准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喷壶、透明杯子一个、小石子半杯、洗净的细沙半杯、浸过墨水的纸团两个等。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所见到的垃圾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2、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初步学会对生活中垃圾的处理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总结出垃圾的分类,懂得尽可能的减少垃圾的污染,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三、说教法 1.激趣引入法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只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

与实践,自主调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用多媒体图画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多媒体情境,唤起学生与文本编写意图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2、实验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强调让学生亲历亲为自己动手去做,自主选择,独立完成。所以我尽可能把课堂的大部分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只充当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还采用了问答法、情景教学法、讲述讲解法等教学方式,主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实践,去获取知识和体验。 四、说学法 1、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堂课中,我事先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垃圾进行调查,并填好调查表,通过讨论交流,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习的小主人。 2、小组合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和养成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去放手让他们参与实践,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并在合作中产生结论。

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主备人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切入主题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 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生: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生: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课 题 1.6 调查“生活垃圾”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科书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情境。呈现多级数学信息,由此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学习,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顺序相同。会正确计算小数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的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思考、解决、 交流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 难 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 小组内交流课前预学情况。 ? 谈话导入:复习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小数四则混 合运算的顺序和它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二、学 1、问题探究:出示课本17页教学情境图,独立完成三学一测中的第一个问题: (1) 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2) 按要求完成三学一测中的下列问题: 问题1: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30.8÷4÷7 解答(略) 问题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略) 运算顺序: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

《调查生活垃圾》说课稿 凤城镇中心学校上孔完小杨英 一、说课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7、18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除法算式进行准确的计算,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多个数量关系来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时多指导,多练习。针对这一点,本课教学确定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说出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基于以上的目标,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难点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三、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温故知新、搭建新旧联系----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建立数学模

型------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温故知新,搭建新旧联系 新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学生是从旧知识起步迈向新知识的掌握。通过复习小数四则运算口算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架起知识联通桥梁,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确指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我巧设“调查生活垃圾”情景,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意识。 (三)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获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口算 9.6÷38.1÷912×0.32.4×307.7÷73.5÷55.4÷ 0.916.8+2.13.6-1.80.36÷0.3 2、下列各题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 38-12×339÷13+5100÷10×1136+10-24(25-3)÷11 3、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时候,要(),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是加、减法就得按()计算;如果有括号就

()。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综合实践与创新生活垃圾的处理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与创 新活动报告 《生活垃圾的处理》 卢龙县双望镇应各庄小学

《生活垃圾的处理》 一、活动背景:卢龙县要创建“河北省卫生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全县人民的关注。本活动以环境问题立意,围绕“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认识并尝试着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设计制作、社区服务等活动,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增长新的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活观,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坚持绿色生活的意识与习惯。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1.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组成。 2.了解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激发学生热爱卢龙、美化卢龙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处理垃圾的能力,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查找、搜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制定计划,初步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 3.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4.体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自身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及人数:六年级一班;22人。 四、活动内容: 建成五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主要研究: 1.目前垃圾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 2.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史?

3. 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生活的小区、学校中、城市中是如何处理垃圾 的? 4.生物在处理垃圾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5.乱扔生活垃圾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五、重点:如何科学的处理生活垃圾。 难点:课题研究的技能的学习和调查中问题设置的把握。 创新点:1、力在解决家乡存在的最新环境污染问题,探究如何科学 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 2、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以“实 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 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 习。 六、利用的科技教育资源:学校机房、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七、活动过程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应运而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大班社会活动《垃圾“回家”》说课稿

大班社会活动:垃圾的家说课稿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 一、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三、说活动过程 1、第一环节:了解垃圾的来源。 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让幼儿了解满地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不讲卫生,随意丢弃杂物而造成的。肮脏的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岁危害,使幼儿产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2、第二环节: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3、第三环节:送垃圾“回家” 幼儿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认识环保垃圾筒,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第四环节:设计“环保标志”。幼儿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提问:“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鼓励幼儿为环保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 4、活动延伸: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 四、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设置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送信”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课题中。并在活动中,以游戏、故事,提供大量实物,让幼儿以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玩中说,玩中做,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发挥教与学主动作用。

1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提炼分析数学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数学直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爱环境、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生活中有很多垃圾随意堆放,污染我们的环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年级的同学对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这两个班级的调查情况,请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新的课标提出了四基两能,其中“两能”明确了对学生培养目标,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出调查生活垃圾这一情境,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生活的情感。】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关注生活垃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关注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调查采访: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图片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得到收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各种垃圾、标语、袖标、卡片等。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利用。 2、调查垃圾的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我要展示的是第三阶段,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级成堆图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实践活动课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学校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学校周边环境的境况。 师:同学们,看,我们的校园美吗?你们可以给听课的领导老师做个向导吗? 生:请看图片: 1、这是我们的教学楼,主体有4,以白黄色为主色调,典雅肃静。 2、这是我们的操场,宽阔平整,是我们游戏的天地。 3、这是我们的正厅,宽敞明亮。 4、这是我们的楼道,干净整洁,以读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5、这是我们的图书室,环境优雅,整洁清静,这可是我们课余时间最向往的天地。 师:我们的校园真美呀,能在这样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那么,同学们想想,是不是我们周边的建筑,周围的环境都能达到这样呢? 生:不能,我们周围仍然有乱糟糟、脏兮兮的地方 生:有的地方垃圾很多,也不及时处理,很不美观。 生:这些我们都发现了。老师,放假前你布置给我们的课题——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垃圾,我们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你们的汇报吧。 板书:《关注生活垃圾》 二、汇报组名,回顾子课题 师:首先,请各小组闪亮登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