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优质课点评

优质课点评

优质课点评
优质课点评

2010年赣州市初中数学总复习优质课竞赛

(河东片)点评稿

一节好课,应该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使其能力得到发展,情感、态度得到升华,这就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体来看,本次参赛的11位教师均进行了认真的设计,教学理念较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有明显转变;课件制作技术、网络技术有很大提高;有些课例颇具特色,有的导入巧妙,过渡自然;有的教师上课激情澎湃,有的恰似行云流水,让人回味无穷。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

一、学生学习方式有明显转变

对于本次课题“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核心内容的复习,不再是采用“复习概念→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的方式进行,而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以创设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起点,如会昌谢老师,赣州七中丁老师、兴国曾老师从世博会中寻找素材,沙石中学易老师从生活中的梯子引入,于都实验二中肖老师、瑞金邓老师挖掘本土资源,从测量开始进行引入,并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活动中,经历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得到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了空间,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设计科学、合理

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串,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设计恰当的交流活动,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如赣县二中的龚老师、赣州七中丁老师紧紧扣住“基本图形”,利用平移、旋转、翻折等进行变式训练,真正做到以题带类。

所有参赛教师都设计了做一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获得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重结论也重过程。如赣县二中龚老师设置的三角板、沙石易老师设置的折纸等系列动手操作活动。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就是“再创造”的方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中,通过自我思考、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创造”了自己所理解的数学。

三、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多数教师将统领知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起来,用以加强学生的了解,从而有利于他们深层次地去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并且能独立、自觉地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如赣县二中龚老师、于都实验二中肖老师、石城刘老师,师院附中陈老师等非常重视思想、方法的小结,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还有益于他们获取比单纯知识(结论)本身更重要的东西——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典型问题进行反思

部分教师善于抓住典型问题与典型案例,重视“悟、思、析、变、串”,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图多变以及多题一解、多图归一的变通与串联,让学生学会品味,学会比较、学会反思,学会变通,形成众多的“知识链”、“方法串”和“知识模块”。赣县二中龚老师、赣州七中丁老师表现尤为突出。

多数教师小结都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的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系。作业设计也有亮点,不仅仅是习题、还有开放题,甚至是研究性题。

五、教学技能娴熟,驾驭课堂能力强

大部分参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态度严肃认真,仪表端正、自然大方,语言表达富有激情与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市广大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画

图规范,信息技术使用熟练,课堂组织有序,特别是在课堂提问方面,有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如赣县二中龚老师、章贡区中学易老师等,他们的提问层层深入,逐步引领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多数教师语言简洁、准确、规范;有的老师很具感染力。在激励机制方面,多数教师能通过适度的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有的教师讲课不精练,抓不住本质,语言累赘,口误较多。

2、部分教师的主导角色过于充分,一个问题或例题学完后不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而是急于巩固练习,有一言堂之嫌,主导过于干扰,而学生的参与断断续续,没有一个自始至终的过程。

3、个别教师所选项数学试题过于简单,有些教师所选数学问题的数据又过于复杂,与复习课要求及江西省数学中考数学试题的走势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强对江西省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与学习。

4、教案设计缺少新课程应有的项目和步骤,教案与课件的文本(字、图、式等)不够规范;有关规范要求以数学课本式样为准,中曾经公布,请老师们加强学习。

2010年赣州市(河东片)初中数学总复习优质课

竞赛评委组(刘修华执笔)

2010年4月2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