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企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016年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使用手册(简易流程)范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 使用手册 (简易使用流程) 方欣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07月 (使用系统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手册,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020-联 系我们)

日益庞大和复杂,对人力资源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来的“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各侧重点不同,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和试用,目前基本形成一个具有数据采集、处理、上报、汇总、发布、管理功能的软件系统,全面支持全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统计调查信息的处理,为提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提供有效保证。 简易操作流程所涉及到的主要功能包括: 重要提示:简易流程可保证全国绝大多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操作,包括填报、接收、汇总和上报主要功能。 对于劳动部门数量众多的基层填报企业来说,用户只需要数据填报、上报操作即可完成业务办理任务。 对于各级对采集指标需求不同、对分析要求高的社保部门,在手动设置上报对应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报表定制、下发、数据填报、接收、汇总和上报完成业务处理,并通过自定义分析表实现数据的利用。 可用空间。 2、操作系统:windows2000或以上(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200 3、windows7等均可);分辨率:1024*768及以上; 重要提示:使用windows2000的用户,还需要下载并安装XML解析器:msxml3.msi。

找到下载的安装程序setup.exe文件,鼠标双击运行: 点击“下一步”,继续; 可选择是否要更改目标文件夹,如不需修改,就点击“安装”,系统执行安装操作;重要提示:注意可用空间要大于所需空间。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3、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4、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和其他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5、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

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各单位的长期职工与临时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在岗职工。 6、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 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 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及政工人员。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具体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事业单位下设的职能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中从事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 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7、其他从业人员: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从业人员。 8、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

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及填报说明

按人员类型分从业人员数 说明:(1)1≥2 (2)1≥3 (3)1=4+5+6 (4)7=8+9+10 (5)1~3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3月平均人数)/3 (6) 1~6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6 (7) 1~9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9月平均人数)/9 (8) 1~12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按职业类型分从业人员数 (4)1~6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6 (5)1~9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9月平均人数)/9 (6)1~12月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表3: 按人员类型分工资总额 说明:(1)1=2+12+13 (2)2=3+9+10+11 (3)4=5+6+7+8 (4)个人缴纳费用=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5)单位代扣费用=代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暖气费等费用+其他扣缴费用 (6)实物工资折现(市场价)= 购物卡、加油卡、电话卡等有价储值卡折现+米面油、内部食堂、通勤班车等实物福利折现+其他实物工资折现(7)1~3月累计工资总额(一季度)=1月工资总额+……+3月工资总额(8)1~6月累计工资总额(二季度)=1月工资总额+……+6月工资总额(9)1~9月累计工资总额(三季度)=1月工资总额+……+9月工资总额(10)1~12月累计工资总额(全年)=1月工资总额+……+12月工资总额

表4 按职业类型分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 说明: (1)1=2+3+4+5+6 (2)1-3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2月工资总额+3月工资总额 (3)1-6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6月工资总额 (4)1-9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9月工资总额 (5)1-12月累计工资总额=1月工资总额+……+12月工资总额

2017年广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发布及解读

2017年广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发布及解 读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2017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3821元2017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3821元,与2016年的57878元相比,增加了5943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其中,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66456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6%。 分地区看,2017年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排名前三的城市是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分别是72841元、63413元和62127元。

分行业门类看, 2017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96818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52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3936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47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9025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24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34155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53.5%;农、林、牧、渔业36875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57.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4261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69.4%。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2.8:1,与2016年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合作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为93991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50倍;其次是国有,为70407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10倍;第三位是外商投资,为66311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04倍。2017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为联营单位,为39078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61.2%。

浅谈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劳动统计(又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反映劳动和工资等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构成和分配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消费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准劳动统计数据对各级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准确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几年来基层劳动统计工作而言,实际情况却难如人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一些主观客观原因,劳动统计数据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客观上对劳动统计成果的需求形成较大差距。 1.当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认识的偏差 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是制约劳动统计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事成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劳动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劳资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有一些领导,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劳资统计信息的作用不以为然,特别是相当部分的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很少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和为统计人员解决具体困难,特别是一些单位根本没有明确领导分管统计工作,至今仍有人认为统计师“软工作”、“统计只是加加减减、填填写写的事,是估计加统计”,只要得个大概数就行了,多点少点无所谓。 1.2劳动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基层统计人员大多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开展较困难。由于一些

领导对劳资统计认识不足,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要兼顾多项工作,劳资统计职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且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其他方面,致使劳资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好统计,造成多数的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必需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更不用说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当年单位经济核算运行情况做出恰当的分析了,加上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大部分劳资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工作都不会超过三年,并且刚换上来的统计人员往往是临时变换,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模仿以前的报表,随意找几个数字,就当做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这必然会出现差错,甚至会造成统计失实。 1.3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 通过每季度的人事劳资统计检查,发现大多数单位原始记录齐全,建立了统计台账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与财务账目核对清楚。但仍有一些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统计台账,致使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真实;基层劳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等,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统计制度、制度不健全或不具执行力造成的。 2 影响继承劳动工资统计准确性、及时性的原因 2.1基层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少 在基层站队极少有专门从事劳动工资统计的人员,大多是站队的办事人员兼职他们的工资待遇、工作态度,也直接决定了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新编版)

编号:YB-ZJ-0966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总结(新编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某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员年度工作 总结(新编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20xx年以来,我县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工作在市局和本局领导的关心及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经过统计人员的辛勤努力,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贯彻市局年报会议精神,及时开好了县级年报和定期报表会议,按时、如期、如质地完成了20xx年年报和20xx年定期报表工作任务。年初制定了劳动工资专业统计工作计划和考核评比办法。 二、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统计台帐。狠抓了报表的报送率,报表报送率达到了100%,对基层统计人员经常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业务指导,夯实了基层统计基础。

三、按照省市部门统一部署,在县局统一组织安排下,10月份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在检查当中发现大部分单位的劳资总额存在少报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是指标概念不清,二是瞒报的因素也存在,三是责任心不强。通过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 四、积极开展联网直报工作。今年8月份三上企业进行联网直报,主动与三上企业联系,督促联网直报上报工作,一、二、三季度的联网直报上报率达100%,得到了市局的肯定,劳资专业年报开始也执行联网直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年报上报纸介报表,由劳资专业人员代理申报,20xx年季报是否由企业自行上报等上级部门另行通知。 五、狠抓基层数据质量。20xx年是劳资专业执行联网直报的第一年,基层数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的单位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等方面的资料是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可靠依据,请各基层单位一定要认真、

统计劳动工资年报表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2、非全日制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3、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和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 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4、劳务派遣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和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注意: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

劳 动 工 资 统 计 年 报

20 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表号:I 1 0 2 - 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年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实际 甲乙丙1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人01 其中:女性人02 其中:非全日制人03 (一)在岗职工人04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5 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人数人06 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07 (一)在岗职工人08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9 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人10 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增加人数人11 1.从农村招收人12 2.从城镇招收人13 3.录用的退伍军人人14 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人15 5.调入人16 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人17 6.其他人18 (二)减少人数人19 1.离休、退休、退职人20 2.开除、除名、辞退人21 3.终止、解除合同人22 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23 5.死亡人24 6.调出人25 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26 7.其他人27 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28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元29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30 七、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元31 八、单位数个32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年月日

(人力资源)人事统计系列工具集(共表格)精编

(人力资源套表)人事统计系列工具集(共表格)

员工人数及费用动态统计表 年月填表日期:月日 本月人数编制人数男人女人计人 月 薪 编制内制造人员元编制内人数男人女人计人编制内管理人员元编制外人数男人女人计人编制外人员元合计男人女人计人 合计 (占人事费用比率) 元 % 编制人员出勤应工作日数日 津 贴 职务津贴元缺勤总日数日加班津贴元出勤总日数日值勤津贴元出勤率% 夜勤津贴元加班总时数时外勤津贴元 人事动态新 进 男人特殊工种环境津贴元女人其他津贴元 合计人 合计元新进率% (占人事费用比率)% 离 职 男人 奖 金 奖 性 支 出 年终奖金元女人退职酬劳金提成元合计人 不休假代金元 其出奖励金元离职率% 内 部 调 动 男人合计 (占人事费用比率) 元 % 女人 合计人 其 他 支 出 公伤医药费元 抚恤金支持元 预计劳保受益比率X公司负担部分元奠仪金支出元个人负担部分元退休金提成元受益总数元资遣费支出元负担及受益差额元福利金提成元受益率% 互助金提成元 互助费动态统计上月底累计结余元培训基金提成元本月互助费提成元训练图书费元本月互助费收入元 本月互助费支出元 本月结余元 累计结余元 合计 (占人事费用比率) % 元收/支比率% 费用总计(100%)元备注每人平均费用元

经理人事部长填表人:·员工每日动态统计表 年月日星期 应出勤人数 合计缺 勤 出 勤 缺勤统计 男女姓名类别 正式 临 时 工正式 临 时 工 私 假 公 假 迟 到 早 退 管理员作 业 员 管 理 员 作 业 员

合计 审批单 位 主 管 人 事 主 管 制 表 ·员工每月动态统计表 年月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05年-2007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07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08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服务业和省级服务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

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延续纸质报表)。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1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1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模板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1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围 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当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 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围: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它经济单位。( 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围: ( 1) 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 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 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 房地产开发企业( 5)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 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 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年报《劳动情况》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况》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

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 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解释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 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它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 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 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创造专利。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单位基本情况表 01.组织机构代码: 0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3.单位详细名称: 04.行政主管部门: 05.详细地址:潜江市镇(处、区、场)村(社区) 06.通讯号码: 07.主要业务活动(或产品):1. 2. 3. 18.注册登记类型:(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内资:110国有 120集体 130股份合作 141国有联营 142集体联营 143国有与集体联营 149其他联营 151国有独资公司 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320中外合作经营 330外商独资 190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2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230港澳台商独资 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310中外合资经营 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2.执行会计制度类别: 2 (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企业会计制度 2事业会计制度 3行政会计制度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9其他 19.控股情况:(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国有绝对控股 2国有相对控股 3集体绝对控股 4集体相对控股 9其他 09.隶属关系:(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0中央 20省 40市州 50县(市区) 61街道 63乡(镇) 71居委会 90其他 备注:《单位基本情况表》也是必填项目,不要漏填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表号:I102-2表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5)63号 单位详细名称:2015 年有效期至:2017年6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 年月日 说明:审核关系: (1)01>02 (2)01>03 (3)01=05+06+07 (4)08=09+10+11 (5)12=13+18+19 (6)13=14+15+16+17 指标说明: 03.单位详细名称:与公章一致 04.行政主管部门:潜江市教育局 07.主要业务活动:教育教学(二级单位根据各单位职能填写) 18.注册登记类型:110 19.控股情况:不选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劳动统计年报、定报部分 (一)主要指标解释 1、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2、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劳动力资源中已经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 3、单位从业人员 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 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 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4、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5、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6、其他从业人员 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在各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单位从业人员。 7、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8、人才资源 具体包括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政机关、 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 位中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XX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XX年-XX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XX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XX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就业人员分类,

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XX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围 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2004年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围: (1)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房地产开发企业 (5)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2005年年报《劳动情况》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况》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解释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 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其他从业人员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做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以及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外单位的内退人员、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

(人力资源套表)行政人事表格大全

1. ·员工人数及费用动态统计表
年月
填表日期: 月 日
编制人数
男 人女 人计 人
编制内制造人员


编制内人数
男 人女 人计 人
月 编制内管理人员


编制外人数
男 人女 人计 人
编制外人员



合计

数 合计
男 人女 人计 人
(占人事费用比率)
%
编 应工作日数

职务津贴

制 缺勤总日数

加班津贴

人 出勤总日数

值勤津贴


出 出勤率
%
津 夜勤津贴

勤 加班总时数

外勤津贴



特殊工种环境津贴



贴 其他津贴


进 合计

合计

新进率
%
(占人事费用比率)
%



年终奖金




奖 退职酬劳金提成

离 动职
合计
金 不休假代金




其出奖励金


离职率
%



合计

内 部女


(占人事费用比率)
%

公伤医药费

动 合计

抚恤金支持

预 公司负担部分

奠仪金支出


劳 个人负担部分

退休金提成

保 受
受益总数

资遣费支出

益 负担及受益差额

福利金提成



率 受益率
%
互助金提成


上月底累计结余

培训基金提成


互 本月互助费提成

训练图书费


助 本月互助费收入

费 本月互助费支出


态 本月结余


合计
%
计 累计结余

(占人事费用比率)

收/支比率
%
费用总计(100%)

备注
每人平均费用

经理
人事部长
填表人: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畴 按照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畴逐步扩大的打算,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畴将依旧与2004年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畴:中央和地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治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畴: (1)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房地产开发企业 (5)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2005年年报《劳动情形》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形》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讲明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酬劳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酬劳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酬劳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治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按照公务员治理或参照公务员治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单位基本情况表 01.组织机构代码: 0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3.单位详细名称: 04.行政主管部门: 05.详细地址:潜江市镇(处、区、场)村(社区) 06.通讯号码: 18.注册登记类型:(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内资:110国有120集体130股份合作141国有联营 142集体联营143国有与集体联营149其他联营 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320中外合作经营330外商独资 190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2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230港澳台商独资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310中外合资经营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12.执行会计制度类别:2 (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企业会计制度2事业会计制度3行政会计制度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9其他 19.控股情况:(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国有绝对控股2国有相对控股3集体绝对控股 4集体相对控股9其他 09.隶属关系:(从下方代码中选择一个) 10中央20省40市州50县(市区)61街道63乡(镇)71居委会90 其他备注:《单位基本情况表》也是必填项目,不要漏填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表号:I 10 2 - 2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组织机构代码□□□□□□□□—口单位详细名称: 文号:国统字(2015)63号2 0 15年有效期至:201 7年6月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 甲乙丙 1 一、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人01 其中:女性人02 其中:非全日制人03 1.在岗职工人05 2.劳务派遣人员人06 3.其他从业人员人07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08 在岗职工人09 劳务派遣人员人10 其他从业人员人11 二、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千元12 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千元13 基本工资千元14 绩效工资千元15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千元16 其他工资千元17 2.劳务派遣千元18 3.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千元19 三、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0 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 2.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22 3.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3 补充资料:52 本表包含单位数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审核关系: (1)01>02(2)01>03(3)01=05+06+07(4)08=09+10+11 (5)12=13+18+19(6)13=14+15+16+17 指标说明: 03.单位详细名称:与公章一致 04.行政主管部门:潜江市教育局 07.主要业务活动:教育教学(二级单位根据各单位职能填写) 18.注册登记类型:110 19.控股情况:不选 09.隶属关系:50 从业人员期未数:截止2015年12月31日单位在职人数 05栏在岗职工:以工资关系为准,包含自收自支、临时工。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1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 1.1统计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现代企业对统计队伍建设的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配置。许多企业都缺少专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人才,基层的统计人员很多都不具备过硬的统计专业知识,未能做到持证上岗,而且兼职统计现象较为普遍,劳资统计在企业仅是边缘性工作,统计人员还需要负责其它工作。第二是管理人员对劳资统计不够重视,主动性和引领性不足。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生产经营统计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财务数据统计由财务部提供,劳动工资统计由人力资源部整理,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持续性,更无法做到对工作的有效预测和指导监督。 1.2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落实尚不到位 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原始记录是统计工作的源头,是未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最初记录; 统计台帐是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的中心环节,统计台帐的记载必须与原始记录数据衔接,做到准确、及时、连续、完整、清晰,查询方便,建立统计台帐是加强统计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统计报表填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原始数据及时记录并整理到统计台帐,才能确保数据真实性、客观性,为分析提供基础信息数据。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建立起了统计台帐及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劳资统计数据与财务报表核对清楚。与此同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原始记录不全,账目不清,统计指标无从查起等种种现象,严重影响

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归根到底,这些都是企业未能真正理解劳资统计的作用,有效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导致的。 1.3统计成果对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有限 公司劳动工资统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反映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构成及其劳动报酬等情况,为制定企业分配政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供依据。目前,部分企业尚未做到按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详细统计台帐,动态定期开展劳资数据统计;在数据信息方而更是缺乏深入挖掘分析, 无法提出符合企业当下实际和未来需要的政策建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2深化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的建议 2.1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 企业统计队伍建设的内容包括加强企业统计领导、设置专门统计岗位、任用符合要求人员、加强统计工作学习培训等。加强企业统计领导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司负责人亲自关注,分管领导抓工作落实,做到有岗位设置和相应人员配备,长期开展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劳资统计工作。设置专业统计岗位是指要统筹各专门统计工作,在办公室或相关部门设置专门统计岗位。任用符合要求人员是指对于该项工作及岗位,其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专业统计知识,拥有统计证或专业职称,做到持证上岗。加强统计工作学习培训是指企业要及时参加政F及有关机构组织的统计培训和辅导,做好统计再教育。 2.2落实统计台帐和报表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