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鸡西二中曹月

读书,犹如在和圣人对话;读书,悄悄洗礼着自己的心灵;读书,轻轻抚慰着自己的生命……3月1日,新学期开学伊始,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培训,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感受颇受。

读书之乐,在于心灵的无限自由。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常有壮志难酬的懊恼,好梦难圆的遗憾,无力挣脱的束缚。但只要一书在手,从容展卷,把你的心灵随文字一起放飞,便可享受最完整最纯粹的幸福。你可以惊叹“横空出世莽昆仑”的雄奇巍峨,你可以领略“杏花、春雨、江南”的飘逸婉约,你可以随东坡太守一起,“聊发少年狂,挽弓如满月,西北射天狼”,你也可以“无言独上西楼水悠悠,愁脉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可以到世外桃源流连驻足,你可以到海外异域探险撷趣。须臾内,你便可思接千载;方寸间,你就能视通万里。远离了尘世的势利喧嚣,净化了心中的庸俗浮躁,读书之乐,善莫大焉。

读书之乐,在于启迪智慧。林语堂先生曾说,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打开一本书,便开始了在自己的头脑中嫁接前人智慧的过程.你可以和兵圣孙武对话,机变百出,进退自如;你可以和太史令司马迁交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你可以聆听哲学家尼采的呐喊,引领你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度思索;你可以向天文学家叶叔华询问,了解宇宙浩淼和生命的本原……读书,会给你处惊不变的胆量,会赠你化险为夷的智慧,会给你睿智迷人的风采.“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有人举过一个例子,说九十岁的冰心会比九十岁的巩俐漂亮无数倍. 关键在于冰心优雅妩媚,

一颦一笑无不展现知书达理的内在美。红颜弹指老,唯有读书能让女人在刹那芳华之后仍然保有内外兼修,不可方物的美丽。正因读书济人之短,补人不足,“朝闻道,夕可死”才成为读书人的最后追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道德高尚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全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

读书应当广博。天文地理、美学政治、哲学历史,都应广泛涉猎。广览才能博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讲究“取法乎上”直奔经典。古人读书,儿童一入学,便摇头晃脑的开始背诵四书五经。我们现代人曾经强烈谴责,斥之为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但古今成才却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从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算起,这两千五百年间,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却出现了学多横亘世界的大家,孟子、荀子、老子、墨子、陶渊明等等,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新中国普及了教育,学生难以计数。但却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出不了大思想家,大文学家。专家认为,这与我们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我们先人是“取法乎上”,一开始就是学《四书五经》,我们的今人是取法乎下,开始就学“上中下,左中右”,中国的学生,可以把各种网络游戏玩的神乎其神,不知《论语》,《老子》为何物的大有人在,我们的文化已浅薄如斯,回归经典,迫在眉睫!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读书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便会浑浑噩噩,如同囫囵吞枣,难品甘味。只有卷入作品的精神内核,合情合理地沉溺进去,才能得到新知,颐养性灵,茅塞顿开……这个过程宛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诵”包括吟诵和背诵。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教学一直提倡背诵,其实是大有道理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只要潜心背诵名段佳篇,不仅可以深刻领会文字的意思,而且可以成就自己“锦心绣口、字字珠玑”的才思。像李白,苏东坡、毛泽东,他们之所以文思泉涌,出口成章,只不过由于他们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信手拈来,厚积薄发罢了。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读是写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即“有之者必然,无之者必不然”。没有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写,特别是写好,都是空谈。同时,写对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写,能够促使你深度的思考,把读过的东西进行加工整合和再创造。当把思考付诸笔端时,你的情感得以宣泄,境界得以提升。当有人问及我发表文章百余篇的秘诀时,我含笑答曰:读书、思考、写作。

苏东坡曾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们既知读书好,就要好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陶老师的带领下畅游在书的海洋。

培养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现代中学生

鸡西二中曹月

新学期开始学校为我们请来鸡冠区教育局局长张艳,张局长给我们带来的一场具有生命意义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从来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张局长的指导下我突然觉得班主任工作是那么的幸福。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并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更应包括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它对班主任既是智慧与创造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机遇。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期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去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不断反思,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与时俱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这样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现代中学生。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全新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因为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

差异很大。班级也是一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最密切、影响最深的“小社会”,每个学生应是“课堂社会”的主人,“班级社会”的“公民”。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就应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真正使他们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从而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明确一个观念: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在深化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迫切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 的“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以人为本”,还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其自身全面发展的人性空间,推行人性化管理。

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成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

二、树立创新精神和实践合作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

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班主任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

1、鼓励竞争,挖掘学生的开拓创造潜能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生物界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同样,正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人类的不断创造才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因此,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的学生——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人,更应培养竞争意识,具备开拓进取精神,以便挖掘潜能,发展特长。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创设竞争情境,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创建、改善班级竞争机制:

众所周知,传统与创新存在反比关系,即传统愈强大,创造力愈小;传统愈弱,创造力愈旺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除保留一定的传统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新气象、新氛围,如推行竞选,提倡竞争上岗;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敢于向书本、老师“发难”,向传统、权威挑战;适度给学生加负,办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近新”尽力。

在班级管理中因材施“管”,学习方面则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给不同类学生提出不同的竞争对象、目标,给“学困生”信心以达标,给“优生”压力

以攀高;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向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学习,敢于竞争,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为班内学习“尖子”、表演“天才”、运动“健将”、组织“能手”、书画“新人”、电脑“高手”等的涌现营造了良好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自己懂得如何去学习。

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能使各自在团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一方面,竞争促使学生产生增加合作的欲望,借他人智慧充实和拓展自己,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之缺陷,以求得自我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没有竞争,合作也会充满惰性,失去活力。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学生由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变为合作竞争意识。为此,我积极开展小组竞争,让他们摆正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加强合作,确立小组之间的伙伴型关系,开展竞争;注重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合作,确定班级目标,加强班际竞争与交流,共同进步,进而展开校际竞争。假以时日,学生心中就不仅有己,更有他人,有小组,有班级,有学校,从而克服了因个人竞争而带来的心理偏差等负面效应。

2、提倡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旨在培养将来能适应社会、立足社会、融入社会的人,社会中不同的人存在着分工,分工则意味着协作的必然。因此,在微观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协作精神,增强其凝聚力。新课程中,班级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甚至还有一些实践活动课根本不可能在教室里完成,而是到广阔的社会中体验。这确为我们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班主任对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班主任应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助小组:如学习互助小组、放手发动学生自己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合作精神和管理能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由少指导到不指导,这就使学生们在处理许多事情各环节中注意加强团结、互助,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拧成一股绳,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协作精神。“互助协作”所形成的团体意识则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得以蔓延的弹性空间这种形式能够体现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主体参与思想,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班级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产生参与探索、乐与质疑的动力和灵感,产生“1+1〉2”的合作教学效果。合理的小组组合非常重要。如何分组?能不能真正地合作?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和协调。必须不断地提醒小组成员,小组一旦确定下来,小组成员应容辱与共,告诉他们如何磨合,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在互相合作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同时通过班主任对小组的表扬或鼓励,促进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好地合作,取得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小组学习中,还应考虑如何处理小组间的矛盾。由于小组间的水平、能力不同,学生、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在小组之间表现出来。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分析状况,确定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促进大家共同发展。总之,班主任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三、建立和谐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班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新课改也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出一个更高要求,这便要求我们的班主任树立和谐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班级即建立一个能

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

1、人际关系的和谐

教师往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讨厌有余。使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又使一部分学生灰心丧气,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现在班级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不仅有父母的关爱,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疼爱甚至溺爱。他们劳动观念差,团结协作意识差,自以为是,文明礼貌差,自理能力差……。由于受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注重学业成绩,忽视思想品德绝非个别现象。有的只顾自己学习,不愿帮助同学学习;有的怕影响自己学习,逃避公益劳动;有的嫉妒同学成绩,讽刺挖苦先进;有的上进无望,骚扰他人学习……所有这些,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化解矛盾,必然影响班风学风,使得班级同学之间不和谐,就是就单个同学自身发展而言,也势必出现不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构成教育、教学的氛围、背景,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和"心理场"。因而班主任的交往风格和民主作风往往成为能否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2、班级管理的和谐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实现这种管理观念的转变,大力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常想: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不

是管,不是导,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自觉不断前进。所以,为了从"保姆式"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就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3、个性发展的和谐

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班集体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班集体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要会走终身学习的路子,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班主任成为学习型班主任,教师、班主任做学问、搞研究,不是奢望,而是现实。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权威,凡事居高临下,班主任的意见就是唯一正确的,此时的班主任,常会让学生有一种敬畏。而新课程的实施,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很多不足马上暴露出来了,无论上一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控制学生的方式方法上,都明显地感受到力不从心,学生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己见解的人。班主任应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未来的新社会培养新人。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

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班主任上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榜样和领路人。班主任应当被学生视为社会成年人的优秀代表,其个性修养、成熟状态甚至才情学识都会对学生产生示范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上午班主任都能不断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将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需要强调的是:班主任获得一种科学的正确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往往比掌握局部的工作技能更重要。拥有全新教育管理理念的班主任一定能建设好一个融洽的班级体,在这样融洽的班集体中,人人都有一种不懈的追求精神,虽然充满着竞争,但更多的是溢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尊重、理解、关心和友谊。拥有全新教育理念的班主任一定深知教育的真缔是塑造人、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使他的学生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人。

我在读书中成长作文20篇

我在读书中成长作文20篇 我在读书中成长作文(一): 此刻科技发达,电视能够轻简便松地欣赏;广播能够休闲式地收听;网络能够海阔天空地漫游;报刊能够随心所欲地浏览……而读书,显得有些古老:字要一个个去认,句要一句句去理解,意思要一段段去思索,没有形象画面,没有伴奏音乐,没有色彩的点缀,对于有些人简直是天书。 此刻,我已上小学四年级了,是教师让我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此刻我的对童话和漫画之类的书感到没趣味味,对动画片和电脑的不再迷恋。我已经读了我国的四大名着,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比如:《西游记》让我明白了正义必须会打败邪恶;《红楼梦》让我多方面了解了这个社会残酷;在《水浒传》中,那些英雄好汉百折不挠;《三国演义》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曹操成功不仅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我的书很多,在家里,我的书有满满一书柜。桌子上、床上、沙发上到处都堆放着我的书,所以我常常被妈妈批评——把书到处放。我对书爱不释手,只要一有空,我都会读书。我还经常到书店里看书、买书,有时在书店里看书、买书,有时在书店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时都忘记吃饭。 有一次,妈妈让我和她一齐去市场买菜,我正看到最精彩的一段,不想去,可是妈妈就让我去,我只好跟随她,我也拿着书去,我走着走着不知到碰着什么了,我连忙说:“对不起!”怎样没声音?我抬头一看原先是一个电线杆啊,我就坐在那里看书,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我就回过头去一看是妈妈,我着才想起要帮妈妈买菜。原先是妈妈在家等我等的都急了,就过来找我了。 读书给我欢乐,它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它教我做人的道理,它伴我欢乐的成长。 我在读书中成长作文(二): 书像一把朴素的折扇,打开它,我能回味千古的诗韵。 书像一柄锋利的宝剑,带上它,我能驰骋辽阔的沙场。 书像一幅溢香的画卷,看着它,我能领略历史的辉煌。

读书与教师成长

读书与教师成长 认识一个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同样认识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往往在认识别人的同时,会突然对自己有所认识,这其中有什么哲理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研究哲学的缘故吧。 有两句话我一直抄写在我最珍爱的笔记本上,时常涵咏,感受至深。一句是“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一句是“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伟大国度,然而在当今这个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的社会,读书渐行渐远。教育的世界,也没能脱离现实世界独展自己的高洁。现代教育赋予“师者”新的内涵,它是带有一种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长。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应当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我们拥有文化。而事实上,扪心自问,我们谁敢自称自己为文化人我们距离文化人的要求可能太遥远了。所以,教师作为崇尚读书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最应该担负起读书的重任,让读书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让读书为我们的文化人生奠基 书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因为书籍可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是传承文明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伴随着读书而发展。一本好书就是尘世间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常言说得好“室

无诗书使人鲁”,是讲不读书的人会变得粗俗;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读诗书就会有不凡的气质。如果读书蔚然成风,那么文明和高雅就会相继而至。 读书不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现代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组成部分。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囿于自己的教学领域,而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也就是具有“面广点深、动态平衡”的T形结构,底蕴也好,学养也罢,皆出于此。要知道,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是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读教相长”,我们要通过读书,特别是读一些高层次的书,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让我们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由内而外的散发光泽。在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 让思考伴随着读书闪耀智慧的光芒 读书是第一位的,而思考是第二位的。只读书不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空手而返。在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这样认为:读书是借鉴别人的智慧,思考才是产生自己的智慧。我在阅读《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一书后,深深感佩于漪的睿智,钱梦龙的宽厚、魏书生的卓越、宁鸿彬的渊博、蔡澄清的机敏,折服之余,我发现在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

朱永新《致教师》读书摘记

朱永新《致教师》读书摘记 我们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归结为平凡,会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会放松对自我的追求,最终在懈怠中迷失。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根基。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从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 教育的神圣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 一个从职业中收获幸福的老师,一定是在自己内心的职业排名榜上,把教师职业排在最前列,而这样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从而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如果你能够真正地把爱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你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乐趣、体验到做教育的幸福。 挖掘职业魅力,自然收获美丽。

如果教师的幸福只是来源于学生的一张试卷、一个好的分数,来源于遥远的未来,来源于学生成为人才以后,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享受教育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 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当我们能够不混日子,愿意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当我们在这样的起点上,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着,从每件小事开始,一件一件坚持不懈地做着,当我们用心书写着自己每一天的历史,从教学中得到了成长,收获着幸福,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沿着阶梯继续攀登。 无论是用心地研究学生成长的案例,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是和同事共读共写,共同探讨,都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真正地影响几个学生的生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真正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他的生命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了。 面对孩子,面对世界,教师需要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理想其实是青春的表征。有理想的人永远不会老去。有些人很年轻但没有理想,他其实已经老了。有些人很年长但心存理想,他依然年轻。不断地追寻人生的理想,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不断地挑战和超越自己——教师,是最需要拥有理想的人。

最新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1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2 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3 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4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5 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6 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7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8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9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10 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 11 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12 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13 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14 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15 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16 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17 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18 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19 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20 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21 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22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23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24 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25 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26 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27 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28 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29 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30

读书与成长为话题优秀作文800字10篇

读书与成长为话题优秀作文800字10篇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不可能有作为的,所以读书是能够让人受益一生的。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读书与成长为话题优秀作文8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读书与成长为话题范文一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 我觉得特别亲切。在记忆的心扉中,童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缕温暖的阳光,也似一个个跳跃着的音符。 幼儿园时,我就喜欢读儿歌,每天都让爸爸妈妈给我读,并听得津津有味。我上一年级时盯上了一家书店,这让我如获至宝,看得如醉如痴。又长大一些后,妈妈送了我《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一千零一夜》、《哪吒传奇》……渐渐地,这些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发现了一家大型书店——天中书城,那里的书有上千套,我每个周末都去那里。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小动物》。老师读了一遍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这样,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动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动物。 在作文中我是这样写的:我家养了一只鹦鹉,我给它起了个名叫“老黑”,为什么叫“老黑”呢?因为它的毛由浅黑,变成中黑,然后又变成深黑的了,它老是变色,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老黑”。鹦鹉的眼睛像一颗黑豆,觜巴黄黄的,尖尖的,像一把“利刃”,它的全身都是黑的,像是被油漆涂过似的……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棒

极了!”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出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与众不同,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现在,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还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写《我和小动物的趣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四年级时姥爷给我卖了一只鹦鹉,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鹦鹉的好句,像酵母一样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天,我给“老黑”换水开始写,以我给“老黑”倒水来衬拖“老黑”的天真,可爱。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这篇作文还发表在《天中晚报》上呢!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读书与成长为话题范文二 读书之于我,如同空气之于生活,在漫长的岁月里,惟有书是永恒闪耀的明星,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影,轻轻滋养我们的心灵。 我的生活中不管有多忙碌,书籍总是占有一席之地。索罗的《瓦尔登湖》让我领略孤独的快乐与静谧的享受,凡尔纳的《神秘岛》让我探索那生存下去的勇气;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让我通晓包容的魅力。读书使我的生活每天都充斥着光明,每天都洋溢着鼓舞与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读书笔记 (1)发展性: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不成熟性。(2)差异性。(3)主动性: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4)独立性:学生是独立的权利主体;享受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等权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所奉持的基本观念和立场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中后面的发展阶段通常比前面的阶段要成熟。教师一般是从新任教师时的彷徨恐慌缺乏经验与技巧缺乏稳固的专业地位逐渐

在现实的冲击中锻炼成长从而不断走向专业成熟的境地。有的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完全专业阶段;也有将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过渡阶段、探索阶段、创造与试验阶段、专业教学阶段;还有一种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涯包括下列五个阶段:师范生、初任教师、发展中教师、实践教师、资深教师;金树人的教师发展四段论包括入行阶段、表现阶段、中年生涯阶段、交棒阶段;蔡培村的五阶段论分为:适应期、能力建立期、成熟期、稳定期、后发展期。 归纳另外一些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可发现:从发展总趋势来看教师是能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成长的人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很多教师可能会遭遇挫折、沮丧而停滞不前需要多方的帮助。例如“职业挫折阶段”。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下降对教学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感到怀疑。这时也意味着“重新估价期”的到来。年复一年单调乏味的课堂生活或者连续不断的改革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并重新估价严重者可表现为职业生涯道路中的一场危机。在这一时期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面临着自我成就水准与现实危机冲突的情况;面临太多与专业理论及

在阅读中成长

在阅读中成长 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我觉得,这正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但在当下,功利主义充斥着人们的思想,让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第一”。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我领悟到:教育应该放慢脚步,应该时常反思,应该有所积淀。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阅读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从教还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我时常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等。仰望时钟,时间很快过去,但回头看看,总觉得收获不大。《给教师的建议》为我指明了道路: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让书籍成为自己终身的伙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节约教师时间的有效手段。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中的青年教师例会上,矫璀蓉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老板给了伐木工人一把利斧,第一天,伐木工砍了十八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更加起劲,天黑时砍了十五棵。第三天他加倍努力,但最后只砍了十棵。工人十分惭愧,跑到老板跟前,说自己的力气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小了。这时老板问他:“你上次磨斧子是在什么时候?”工人诧异地说:“我

天天只忙着砍柴,哪里还有时间磨斧子呢?”磨刀不误砍柴工,当那个工人感到吃力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去磨斧子。同样,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积极地读书、充电,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自己的时间少、困难多。要知道,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实干者幸福。我们常说,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给你一个奇迹。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在书籍的海洋中吸收养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除了教师要广泛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阅读对于学生学习及智力发育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学生在阅读时感觉越吃力,在他长大后从事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辨忽微于毫芒,察迹象于疑似”,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炼化,贵在养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鼓励、指导、督促学生阅读,成功的教学往往在于细微处见精神、显功力。 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作为教师,我们最大的荣幸便是能够每天和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打交道,所以我们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把希望变成现实。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也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

演讲稿 读书与教学工作——新教师在读书中成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九台市卡伦镇中心校的姚玲玲。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新教师在读书中成长。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读《爱弥儿》有感 谢宛臻 近期,我读了卢梭《爱弥儿》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正在为教育孩子而绞尽脑汁、黔驴技穷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本书具体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爱弥儿》果然是一本不平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尽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原序中,作者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从观念上就错了,我们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孩子,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起结果是误入歧途。”我感受颇深。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卢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著书立说,其目的是为了有益

人类,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识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一切出往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公道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例如: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节拍和韵调;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演唱。如果他要唱歌,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大人的鼓掌,真是汗颜啊!

用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用阅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做校长都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但是我们要明白优秀的教师不是凭空来的。如何源源不断地为学校培养好教师,也一直是我在不断尝试的地方。比如,我们可以跟教师一起读书的,借此,我们不仅可以一起来理解教育,还可以使自己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起初的时候,我们是给所有的教师发书,有人会问,你发了书他们不看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你发一本他不看,发两本,他还不看,发三本了,也许他会随手“翻一下”,而哪怕这“翻一下”,也就有希望。 这一点,常熟石梅小学的做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和许多学校一样,为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选择了通过组建“读书会”来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而改变他们的教育行为的方式。他们的做法是: 先是好书推荐。学校坚持每月进行好书推荐,在老师每天必去的食堂一角做了一个小书吧,里边放上推荐的书目和其它书目杂志,让老师可以随时借阅。同时他们也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推荐,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推荐交流。阅读的经纬不断交织,不断扩散。 而是倡导写读书笔记。在石梅的管理者看来写作是另一种阅读。石梅的老师都有博客,都有随时记录的习惯。一本本书读过,一篇篇笔记也便成形。大家相互分享、评点,博客成了阅读的另一方空间。有时,笔记也会贴到“书吧”的留言板上,成为接下来好书推荐的内容。如此循环,阅读与写作的荣耀感与幸福感自然滋生。 另一个路径是编撰集刊。《老石梅的故事》、校刊《石梅苑》、校报《同心桥》以及教师个人文丛等孕育而出。其中,作为“书写石梅文化载体”的《石梅苑》如今已出了22期。刊物装帧精美,内容丰富,颇有质感,获得较多赞誉,曾在全国校刊联展中获奖,也受到专业刊物《教师月刊》《江苏教育研究》等的认可,常有文章被选去发表。 石梅小学就是这样从阅读到写作到编辑,从教师到学生到家长,从历史深处走来,又不断地进入历史,成为历史。 他们学校去年刚调进的一位英语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参加工作以后,读书的心思淡了好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各种各样的理由使我逐渐远离了书。进入石梅以后,最大的发现就是这里有很多人在读书:学生在读书,老师在读书,许多家长居然也在读书!美丽的校园到处弥漫着隐隐的书香......

读书与成长

读书与成长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追问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发展自我。 “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赫尔曼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教养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它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它是一种生存的境界。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是需要一定的环境的。童年和少年期父母需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依循自己内在的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我、完善自己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走入青春期,孩子开始向外看,这时阅读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好途径。因为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今天学完荀子的《劝学》,在完成知识层面的教学之后,我习惯性地问学生:荀子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你从荀子的文字中汲取了什么样的营养来滋养你的成长呢?好多学生说就是背上来了。仅仅就是会背诵而已吗?我真的很吃惊。我请学生思考:背上来之后呢?有没有什么东西流进了你精神里去?有没有什么植根在你的心灵里了?有没有什么可以内化,进入你的行为层面?如果文章背诵地很流利,但荀子是荀子劝学是劝学我还是我。这样的学习可以吗?收获的只有知识层面的东西,没有帮助心智成长的东西,这样读书可以吗?这样学的课文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是否也是“小学而大遗”了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教会我们的关于向内反思自我才能成长的道理。如果把这点滋养吃进心里,我们会不会在正确的方向上成长的更健康更阳光呢?人的成长是先向内,再向外的。“博学”就是向外成长,借助外在的力量、前人的思想、生活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内生活提升自己的素养,“参省”则是向内成长,了解自我、看清自我,我们才能在正确的适合我们自己的人生方向上行走。不是吗? 我认为读书是开启心智的最好途径,可是今天学生的阅读状态真的很令人担忧啊!没有一定的人文基础积累,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没有历史、地理方面最基本的常识,没有文学阅读的基本鉴赏能力。我告诉我的学生,从必修课本开始阅读,从读本开始阅读,从读《红楼梦》开始,真正把阅读和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三年高中,你将会体验成长的轨迹。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 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这些感觉想必大家都曾有过,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再者,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我叫喜欢有哲理韵味和学术性专业性的作品,翻开这些书,一种熟悉亲切的味道便顷刻间弥漫开来。针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梦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秘,高深莫测而又耐人寻味。清晰的字体是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手执一本书,凝神静气,或立于风中,或坐于夕阳里,或靠一棵树,或独坐窗前,这时你便可细细倾听书的动听诉说。即便不读,闻着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种满足。 既然我们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已说明了我们已读过了不少的书,但针对我们的专业,为提高我们专业的教学能力。我们更以该读一些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作品。这样针对学术、专业方向的发展、创新,我们便能获取最新的消息和知识,这些不仅与个人紧密相连,更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读书,没有科学与文化的传承、汲取、交流和进步,不仅我们个人,就连我们的国家都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若我们不再读书,那将是社会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哀。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在教师的内心深处,读书的意义和地位,从来没有降低丝毫。传统惯性也罢,现实考虑也罢,至今我们仍然把读书作为我们神圣的理念,让我们用读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吧!

高中读书与成长议论文800字

高中读书与成长议论文800字 书就是一片知识的海洋,也是一片丰收的田野。爱书的人是渴望 读书的,无声地书会告诉你有声的世界是怎样的精彩,一起享受读书 带给你的成长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读书与成长的作文,希望能 帮到你哟。 高尔基以前说过:“书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与成长的作文。”无可否认,书是我灵魂的智慧结晶。读书要坚持不懈,心须活 到老,学到老。 我最爱慢悠悠地一遍遍反复舔尝着书中的甜酸苦辣。百姓孝为先,羊为儿跪恩,壁虎年不变。《木兰诗》的句子,每一次回味,我总会 不由感恩父母的恩情,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多不容易啊!所以很小的 时候,我就立下志愿,誓要把书全看完,即使知道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我还是会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喘,我就得看下去。 有时候翻看一下以前看过的书,到处都有我留下的足迹,心里总 是暖烘烘的,很满足,因为自己真的努力了。记得巴金先生以前说过 一句话,那时候我的脑海持续反复回想着,“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 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这平凡且简 单的四句话引领着我走过两个春夏秋冬,温暖了我的心坎。 书,是一首歌,级越高亢,催人奋进;书,是一幅画,五彩缤纷,赏心悦目;书,是颗水滴,清凉透心,晶莹剔透。 在成长的路上,书犹如我的向导,带领我进入一个个镜中世界, 持续反映前世与现今。 我无数次与好书相遇,便创下了一个个永恒。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 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成长作文。”

书就是人精神的粮食,如果世上没有书,人们就没有知识。 在我咿呀学语的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如:阿凡提、一休哥、蓝猫3000问、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在故事中,我甜甜地进入梦乡。 在我三四岁时,妈妈经常给我买了一些图书。这种有图画而没有 文字的图书,让我理解了很多东西,如:植物、动物、交通工具…… 上学以后,识字的我更加如鱼得水。从那以后,我迷上了看书, 看书就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一见到一本新书就爱不释手,把 什么都忘记了,连吃饭也忘了,好像叫书迷了魂。 妈妈经常说:“培养学习的兴趣首先在大脑中持续地输入新知识”。读书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读书。若要让我发现一本好书,我就 会把读书看成一项任务,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并把它 完成好。 当我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 的大脑日益充实。课间,我喜欢和同学为了某道数学题和同学争的面 红耳赤。对了,成功的喜欢让我取得成功,错了,失败使我得到经验。学习是艰苦的,可我乐意,因为读书是一种享受,我爱读书。 大家都来读书吧、收获吧!让我们尽情地在书中沐浴,在书中享受。书是黄金,珍贵无比;书是阳光,能量无限。捧起书本吧!书是给 人们指路的明灯,书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的一位导航员,驾驶着神 奇的帆船,带着我们在庞大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篇二】 有人说,人才源于困境,也有人认为,人才出于顺境。我认为这 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其自身是否勤奋刻苦 地读书,能否在读书成才之路上,勇敢地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感想

读《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在阅读《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重点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当前,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如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需要、教学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才能完成。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做“反思型实践者”。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反思是个体成熟之标志。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理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理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首先,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等。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体育教学的系统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并使反思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 成为一名批判反思型体育教师,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把个人的教学活动、集体的经历以及正规的理论、研究视为同样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中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持续地发展。为成为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体育教师努力!

阅读与成长演讲稿

阅读与成长演讲稿 通过阅读,我们能快速的获得知识,我阅读我成长,下面请欣赏的阅读与成长演讲稿 阅读与成长演讲稿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绥芬河市高级中学教师潘志龙。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伴我成长》。 古人说,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明得失,知兴衰。今天我以书为镜,从两点来谈谈自己在阅读经历中的成长与感悟。读书,读人,读城,读自己。 先说第一件。和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样,阅读也提升了我的生命品格,让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可以用生命去记忆、书写、礼赞的。XX年高考,我在填写志愿时写的全是师000份报纸回一中母校,当时的刘校长听说我们是自己掏钱办报纸,还没等我们哭穷说,校长,给点钱吧?刘校长就说,你们是我们学校的光荣,这报纸我们白要,那哪行,这钱我们出一部分。后来,我明白了我们到哪里都受欢迎,只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文学梦,他们看着我们,是不是也想起了曾经的年轻的同样怀揣文学梦的自己呢?怀揣文学梦何止是我们呢?还有曾经为我们报纸题词的迟庆建副市长,为我们报纸做名誉顾问的葛均义老师,为我们联系报社的刘雪梅老师、杨勇老师,还有绥芬河日报社的老师们为我们免费排版,赔钱印刷。多年后,我看到周作人的一句话,文学

即人学。文学让我懂得了感恩。沈从文先生说,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也在读一本大书。诗意人生,润泽生命,阅读的背后是大写的人。因为阅读,我一直保持写的习惯。因为阅读,我有幸成为绥芬河作家协会的一员。也因为阅读,我荣幸的成为黑龙江李镇西教研究会的成员。在阅读的陪伴中,我的生命得到了润泽,得到了成长。 还有一件关于阅读的事,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刻骨铭心。我的书柜里有两本签过名的书。其中一本书是一位叫白金声老教育家追着非要给我签名的。那是XX年9月,哈尔滨学府书城,我去买书,白金声老师也去。我到现在还依稀能听到白老师从4楼追我到三楼的腾腾地脚步声。这腾腾的脚步声一直鞭策自我。记得回家我跟媳妇说,我的地位这回比小平同志要高了,当年邓--他老人家接见白老师的时候,白老师也不见得一路小跑去握手啊。但是我心里明白,白老师追的不是我,追的是对书的喜爱,追的是对语文的热爱,追的是对教育一片赤诚。白老师说,我写的最好的书是《我为语文而来》,余者皆不足道也。见其书,知其情深,见其书,知其意切,见其书,知其用心一也。《我为语文而来》,的确,这也同是我的目标。 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一本书,阅读一个人,XX年时候,我20多岁,我想到30多年后,我能不能也像白老师一样,在阅读的乐趣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在60岁以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个人工作总结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个人工作总结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

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