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宏观经济学1_7章

宏观经济学1_7章

宏观经济学1_7章
宏观经济学1_7章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夏皮罗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

B、基尼系数

C、戴尔指数

D、GDP

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

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

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

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

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

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

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

B、货币大量贬值

C、社会谣言传言

D、银行经营不善

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

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货币改革论》

D、《论概率》

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

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

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

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

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4.宏观经济学中讲的储蓄不仅仅指存入银行的收入,而是指超出消费部分的收入。(√)

1.5反经济危机政策解读

1.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度过的方式是以()为主导展开了大量的工程。

A、个人

B、社会

C、政府

D、资本家

2.凯恩斯的反危机政策不包括()。

A、发放钞票

B、深矿埋金

C、挖沟填沟

D、抑制消费

3.阿尔弗里德·马歇尔认为经济完全能够依靠经济的自我均衡而平稳发展。(√)

4.罗斯福提出的《黄金法案》保障了个人持有黄金的合法性,稳定了国家经济的秩序。(×)

1.6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变革

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消费群体的基本矛盾

C、投资边际效率递减

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2.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新的社会变革必然发生在()。

A、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国家

B、发展资本主义较晚的国家

C、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3.凯恩斯认为可以在现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对市场的干预来消除上述危机。(×)

4.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为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可以避免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第2章宏观经济变量

2.1总产出核算的指标

1.关于GNP的说法错误的是()。

A、GNP统计的是实际有形的产品,不包括无形的服务

B、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

C、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D、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统计系统是()。

A、GNP

B、GSW

C、SMI

D、WPS

3.按照相关规定,中国现阶段GDP的统计时间段为()。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4.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由本地公民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2.2总产出统计的标准

1.总产出核算的指标中,NDP是指()。

A、个人可支配收入

B、国民收入

C、个人收入

D、国净产值

2.中国经济增长率每降低一个点,可能增加的失业人口数量为()。

A、800万-1000万

B、1000万-1200万

C、1200万-1400万

D、1400万-1600万

3.在统计GDP时,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公民,其产出都要算在经济活动所在地的GDP之中。(√)

4.在统计GNP时,无论一个人在何处开展经济活动,其产出都要算在其国籍所在地国家的GNP中。(√)

2.3总产出指标的关系与计算

1.从国净产值到国民收入,主要是扣除了()。

A、折旧

B、间接税

C、转移支付

D、公司未分配利润

2.现阶段统计各项生产总值的主要方式是()。

A、生产法和消费法

B、流量法和存量法

C、收入法和支出法

D、储蓄法和投资法

3.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的个人收入。(√)

4.计算总产出时,因国私人投资和居民最终消费存在一定的重叠,所以不能在同一个计算方法中同时计算。(×)

2.4总产出计算的校正

1.考虑到进出口,以支出法计算总产出时,需要加上()。

A、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B、出口额加上进口额

C、出口额

D、进口额

2.相较于名义国生产总值,实际国生产总值扣除了()。

A、物价上涨因素

B、相关税收因素

C、重复计算因素

D、物资折旧因素

3.受到灰色收入或地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国家在统计总产出的时候会出现()。

A、总支出大于总收入

B、总支出小于总收入

C、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D、总支出与总收入无法统计

4.考虑到逃税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现阶段的GDP可能高于被统计出来的数字。(√)

第三章宏观经济变量——消费、储蓄和投资

3.1消费与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之间的依存关系。

A、决定生产的各种因素

B、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

C、决定收入的各种因素

D、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

2.消费函数的二阶导数是()的。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确定

3.一般来说,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上,影响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是()。

A、消费品的价格水平

B、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

C、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D、消费信贷及利率水平

4.一般来说,消费会跟随收入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

解析:等比例减少

补充:当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0时,反映在经济学中体现的是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

解析:另一个是增加

3.2消费函数分析与消费倾向

1.消费函数C=a+bY中,关于a的说法错误的是()。

A、a是一个常数

B、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自发性消费

C、其变化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小

D、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

2.消费函数C=a+bY中的b指的是()。

A、边际成本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收入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

3.消费倾向就是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4.中国的消费倾向为0.5左右,近一半的收入被用于储蓄。(×)

补充:消费函数C=a+bY中的Y指的是:收入

3.3储蓄与储蓄函数

1.关于储蓄函数,下列说确的是()。

A、一阶导数小于0,二阶导数小于0

B、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0

C、一阶导数小于0,二阶导数大于0

D、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大于0

2.从长期看,未来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走向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低后高

D、先高后低

3.储蓄函数与纵轴的交点处的含义是收入正好用完,没有任何储蓄。(×)4.从中期看,中国储蓄率较高是为了购买大宗消费品。(×)

补充:影响储蓄的最重要因素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3.4储蓄倾向与投资

1.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Y=C+S

B、APC+APS=1

C、APS+MPS=1

D、MPC+MPS=1

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是()。

A、互补

B、互斥

C、互相重合

D、无关

3.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社会资本的总量。(×)

4.净投资等于期初的资本存量减去期末的资本存量。(×)

3.5投资函数

1.下列关于投资函数的说法中,能够直接确定的是()。

A、一阶导数大于0

B、一阶导数小于0

C、二阶导数大于0

D、二阶导数小于0

2.投资函数I=α-βr中,α的含义是()。

A、收入总量

B、支出总量

C、自发性投资

D、自发性储蓄

3.投资函数I=α-βr中,β指当时的利率。(×)

4.一般来说,利率越高,投资越高。(×)

3.6投资函数的变化与边际效率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旦投资总量减少,投资函数曲线会向()移动。

A、上

B、下

C、左

D、右

2.投资函数中,当β发生变化时,原函数图像会()。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保持不变

D、旋转式移动

3.在中国企业采取市场化导向之前,利率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较小。(√)

4,投资的边际效率是指投资收益的增量与投资增量的比率。(√)

第四章宏观经济变量——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4.1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分类

1.生产规模越大,则()。

A、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小,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大

B、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小,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小

C、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大,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大

D、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大,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小

2.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的货币需求不包括()。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D、支付性货币需求

3.不同于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增加了()。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D、支付性货币需求

4.工厂向工人支付工资的货币属于支付性货币需求。(×)

4.2货币的类型与流动性

1.根据我国现行的定义,M4型货币与M3型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M4增加了()。

A、企业的短期存款

B、各类短期债券

C、各类长期债券

D、各类股票等金融资产

2.巴塞尔协议规定,所有的银行自有资本至少占其运行规模的()。

A、.08

B、.12

C、.15

D、.2

3.根据我国现行的定义,M5型货币的流动性比M1型货币的流动性要小得多。(√)4.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指代的围就是M0即现金。(×)

4.3流动性陷阱与货币供给

1.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在函数图像上的体现是该部分的曲线()。

A、与纵轴平行

B、与横轴平行

C、经过原点

D、与坐标轴45度角交叉

2.利率降低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

A、利空

B、利好

C、无影响

D、不确定

3.根据流动性陷阱理论,利率达到某一个低点时,政府增加货币供应等货币金融政策就失去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4.货币总需求函数L=kY-hr中,当kY增加的话,则其函数图像会向右移动。(√)

4.4货币供应总量计算

1.从理论上讲,存款准备金率升高或降低一倍,则货币供应的变化幅度为()。

A、百分之十

B、百分之五十

C、百分之一百

D、百分之两百

2.从理论山来说,银行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对准备金率采取的措施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尽量降低

D、尽量提高

3.根据现行的规定,美国政府不能对银行的准备金率做出硬性的规定。(×)

4.从理论上来讲,受准备金率及利率的影响,一笔货币产生的购买力比其现金金额要低得多。(×)

4.5货币乘数与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1.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国家应该()准备金率。

A、提高

B、降低

C、维持稳定

D、取消

2.之所以认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不代表美国私人银行家的利益,是因为()。

A、国家利益和私人银行利益是没有冲突的

B、银行家不会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

C、联邦储备银行的建立受益于私人银行家

D、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就是为了制约私人银行无限制发展

3

根据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是()和准备金率的倒数的乘积。

A、社会储蓄总量

B、社会投资总量

C、国民净收入

D、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

4,由于法律的事后性,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可以逃避法律的监管,最终可能导致新的金融危机。(√)

4.6古典货币制度与现代货币制度

1.黄金在现代充当货币的弱点在于()。

A、冶炼技术不足难以提纯

B、运输携带不变难以适应现代经济节奏

C、黄金供应无法跟上经济发展情况

D、安全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2.不属于古典货币市场特征的是()。

A、获批供求均衡是由市场根据经济的规律来调整

B、货币供求关系与国家无关

C、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基本走向相同

D、货币必须是货真价实的贵金属

3.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把国家规定的准备金上缴之后,余下的所有的钱都会用来发放贷款,以求最大的利润。(×)

4.古典货币市场中,一旦货币价格大幅下跌,人们便会大量抛售货币,市场上货币数量大量增加。(×)

4.7现代货币供求关系

1.现代货币制度下,最终决定货币发行量的是()。

A、政府

B、商业银行

C、市场需求

D、经济发展情况

2.现代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中,货币供应曲线走向为()。

A、平行于纵轴

B、平行于横轴

C、向右上方延伸

D、向右下方延伸

3.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中政府对利率是没有调控能力的。(×)

4.利率水平过高可能减少投资总量,从而增加就业。(×)

第五章宏观经济模型——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5.1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

1.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模型中,AS和AD两条曲线的斜率为()。

A、都大于0

B、都小于0

C、AS斜率大于0,AD斜率小于0

D、AS斜率小于0,AD斜率大于0

2.有效需求指()达到均衡时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

A、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

B、总供给能力与总需求能力

C、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

D、总供给预期与总需求预期

3.总供给价格是指一个社会全体厂商销售其产品时期望得到的最高价格总额。(×)

4.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决定社会的就业水平的是社会总体需求。(×)

5.2就业与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1.关于失业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就业状态暂时中断而形成的

B、自愿失业者具有劳动能力

C、非自愿失业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

D、非自愿失业者一般没有劳动能力

2.通常构建有效需求决定模型的时候,最简单的起点是两部门经济,即宏观经济只有()组成。

A、市场和企业

B、市场和政府

C、居民和企业

D、居民和政府

3.充分就业就意味着失业为零。(×)

4.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模型中的平衡点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不等同于社会的充分就业水平。(√)

5.3有效需求决定模型的影响因素

1.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除了原有的居民和企业,又增加了银行。

A、正确

B、错误

C、政府

D、银行

2.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一旦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那么()。

A、新增劳动力数量增加

B、新增劳动力数量减少

C、经济增长扩大

D、经济增长收缩

3.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可以采用()的办法维持经济发展。

A、提高银行利率

B、提高准备金率

C、财政赤字

D、财政盈余

4.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总供给是由消费、储蓄和税收组成的。(√)

5.4有效需求的变动

1.消费乘数是由()决定的。

A、边际成本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收入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

2.在四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下列属于总需求的是()。

A、储蓄

B、税收

C、进口

D、出口

3.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破窗理论,增加一个额外的消费可能抑制一系列其他的消费。(×)4.四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除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又增加了外国因素。(√)

5.5有效需求的不足及其原因

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利率()时,就会碰到流动性陷阱。

A、上涨到一定水平

B、降低到一定水平

C、波动幅度大到一定水平

D、波动幅度小到一定水平

差测的

2。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无法计算

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单凭市场是无法解决弊端的,需要商业银行来进行调节。(×)

4.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传统的市场经济是无法避免投资大于储蓄的。(×)

5.。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无法计算

5.6政府对有效需求的调节

1.政府对有效需求的调节函数中一般不考虑()。

A 投资

B 边际消费倾向

C 利率

D 政府税收

2.只考虑固定税收的情况下,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5,投资变动1个单位,整个国民经济都会相应变动()个单位。

A 5

B 4

C 3

D 2

3.在实际政府收入情况中,比例税的收入要远大于固定税的收入。(√)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比政府购买乘数要小。(√)

1.国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A 国民收入

B 财政转移支付

C 利率水平

D 政府税收

判断题: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第六章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6.1 IS曲线的推导与含义

1.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融合()。

A 政府调控

B 货币流通

C 市场调节

D 居民储蓄

2.IS-LM模型中,代表货币供给的是()。

B S

C L

D M

3.IS曲线主要反应商品市场的均衡问题。(√)

4.IS曲线与社会投资总量无关。(√)

5.IS-LM模型是()提出来的。

A 凯恩斯和汉森

B 凯恩斯和威尔兹

C 希克斯和汉森

D 希克斯和威尔兹

6.2 IS曲线的移动

1.当IS曲线向右移动是因为()。

A 政府收入大幅度增加

B 政府投资大幅增加

C 总产出大幅度减少

D 边际消费倾向大幅度下降

2.当企业生产由政企不分情况到完全面向市场化之后,IS斜率会()。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确定

3.影响IS曲线斜率的是投资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4.2011年日本地震之后,可以判断其当年IS曲线会向右移动。(×)

2.对利率敏感度最高的是()的IS曲线。

A 斜率最大

B 斜率最小

C 斜率居中

D 斜率较大

还是有疑问课上讲的是is曲线越平缓

6.3 LM曲线的推导与含义

1.LM曲线的斜率()。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零

D 不存在

2.名义货币供应量为价格总水平和实际货币供应量的()。

A 和

B 差

C 积

D 商

3.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时,总产出与()之间关系的曲线。

A 储蓄量

B 货币发行量

C 利率

D 总投资量

4.IS-LM模型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

5.根据LM模型,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总产出的减少。(√)

6.4 LM曲线的移动与模型的应用

1.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量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

A、向左旋转

B、向右旋转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2.若一个点位于LM曲线的左侧,则表示()。

A、利率水平过低

B、利率水平过高

C、整体储蓄过少

D、整体储蓄过多

3.LM曲线中,对利率最为敏感的是()的LM曲线。

A、斜率居中

B、斜率较大

C、斜率最大

D、斜率最小

4.政府增加基础货币发行可能导致总产出的增加,LM曲线会向左移动。(×)

6.5 IS-LM模型的非均衡及调整

1.关于IS-LM模型的调整,下列说确的是()。

A、IS曲线通过财政政策调整,LM曲线通过货币政策调整

B、IS曲线通过货币政策调整,LM曲线通过财政政策调整

C、IS曲线和LM曲线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D、IS曲线和LM曲线都不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2.当一个点位于IS曲线的下方,LM曲线的左侧时,其所处的情况是()。

A、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B、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C、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D、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3.当一个点恰好在IS曲线上,且在LM曲线左侧时,其反映出的情况是应该()。

A、提高利率,加大产出

B、提高利率,减少产出

C、降低利率,加大产出

D、降低利率,减少产出

4.当物价上涨时,可以直接判断货币发行量过大。(×)

第七章宏观经济模型——AD-AS模型

7.1 AD曲线的推导与含义

1.相较于IS-LM模型,AD-AS额外考虑了()。

A、商品市场因素

B、货币市场因素

C、通货膨胀因素

D、利率因素

2.AD-AS模型建立于()。

A、30年代-40年代

B、40年代-50年代

C、50年代-60年代

D、60-70年代

3.AD曲线是物价指数不等于1的情况下,IS-LM模型的通解。(√)

4.AD-AS模型中的AS代表总需求曲线。(×)

7.2 AD曲线的移动与AS曲线的推导

1.根据AD曲线,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是()。

A 价格水平

B 投资水平

C 实际货币供给

D 社会储蓄总量

2.以下能推导出总供给曲线的组合是()。

A 实际货币供应量、就业量、总产量

B 实际货币供应量、就业量、总需求

C 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量

D 实际工资、就业量、总需求

3.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4.物价水平上升可能导致实际工资减少,就业增加。(√)

5.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直接爱你存在着()变化的关系。

A 正向

B 反向

C 等比例

D 相互独立

7.3AS曲线的移动

1.若AS曲线向左移动,可能引起()。

A 物价水平上涨,经济发展

B 物价水平下降,经济发展

C 物价水平上涨,经济衰退

D 物价水平下降,经济衰退

2.若某个国家突然增加了大量可以调动的资源,则反映在AS曲线会()。

A 向左旋转

B 向右旋转

C 向左平移

D 向右平移

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促进AS曲线会向右移动。(√)

4.AD-AS模型的诞生意味着IS-LM模型的破产。(×)

5.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滞胀主要是因为()产量脱离了其控制。

A 煤炭

B 铁矿

C 技术

D 石油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答:国民收入核算指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会计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描述,为经济分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经济政策或计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1941年7月号和11月号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首次使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一词。国民收入核算一般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存量与流量(stocks and flows)答:存量与流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如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或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存量具有时点的基本特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价值的产生、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它涉及机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 7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乘数 投资的利率系数 货币 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幻觉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 IS 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 LM 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 在 LM 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 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 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 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 只要挤出效应小于 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 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 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 12. 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13. 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 IS 和LM 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 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 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 需求的利率系数 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摩擦性失业 自愿 失业 非自愿失业 财产税 所得税 流转税 累进税 累退税 比例税 财政制度 自动稳定器 度平 衡预算 充分就业 存款准备 金政策 、判断题( F , T ) 补偿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 再贴现 政策 年 预算盈余 单一货币供给规则 公开市场业务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最新整理)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2)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到充分就业水平; (3)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 2.发展 (1)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与新古典学派 通论发表以后,立即在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战后,在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中,如汉森、萨缪尔逊等的不断补充凯恩斯的理论,并将它与 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尽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凯 恩斯主义主流派经济学。主流派经济学在50-60 年代是其鼎盛时期。 ① 60 年代末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到70 年 代初发展成了“滞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与实际经济现象发生了冲 突,他们的理论不能解释“滞涨”。70 年代中后期,新古典综合派用 “成本推起的通货膨胀”和“菲力普斯曲线右上移”来解释“滞涨”,没有 说服力。其政策措施是“收入政策”,即控制收入的政策,最典型的就 是尼克松的“冻结工资和物价90 天”的政策。面对滞涨,新古典综 合派束手无策。 ②另一方面,从50-60 年代就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在70 年代十 分活跃,他们批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是错误的,会给经济 带来巨大的危害。货币学派的理论引发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 到70 年代末,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即(New Classical Economics)。其主 要代表有货币学派,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出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 新古典学派在80 年代达到其鼎盛时期。 (2)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宏观经济学的多元化发展 ①从80 年代初起,一些比较年轻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就在坚持凯恩斯 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吸收了新古典学派的部分观 点和理论,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 。到80 年代大有重 振老凯恩斯主义雄风的架势。 ②另一方面,在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实际干预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做法,有些 还有相当的理论基础如德国的弗莱堡学派,有些尚未有著名的理论做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1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虽然张小山每次打的上班比乘公交车上班需多花费9元钱,但却因此节省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试考虑当张小山的收入至少为多少元/小时的时候,他才愿意选择打的上班(结合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观点)? 答:资源存在相对稀缺性,由此导致了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选择问题。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较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决策。 对张小山来说,上班乘公交和打的这两种方式是相互替代的,加之时间是相对稀缺且是有成本(机会成本)的,工资越高,则其时间的机会成本越高。打的比乘公交多花费9元,但是其“收益”是半小时,所以当张小山的工资至少是18元/小时时,张小山才会选择打的。 2.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是如何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 答:斯密认为,只有在允许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时,才能调动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个人对私利的追求能够最终与社会利益保持一致。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机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价格调节机制,个人追求私利的过程被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表示出来,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调节下能够趋于一致,从而市场经济是内生稳定的。 以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吸收边际革命的成果,利用供给和需求分析工具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即从单一市场角度出发,分析微观个体的分散决策如何对各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产生影响,认为市场需求与价格负相关,市场供给与价格正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系统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内生稳定性。价格机制类似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协调供给与需求到达均衡。 3.要素市场包括哪几大类型的市场?其价格分别如何表示? 答:(1)要素市场包括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投入品所构成的市场。投入品(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代表自然资源)、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土地”要素代表了所有自然资源,如石油、水、矿产等。在土地市场上,用地租来表示土地的价格。 “劳动”要素不是简单地指有多少人,它有时还包含了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技能(人力资本)。在劳动市场上,用工资来表示劳动的价格。 “资本”要素代表经济体生产出来的用于再生产的产品。如钢材是一种产品,然而当它被用于制造汽车时,它便成为资本品,一般通过货币的“价格”——利息来表示。 “企业家才能”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生产要素。面对着同样的土地、劳动或资本,不同的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习题解答 一、略 二、BCDAD CBBDC CDB 1. B。GDP=6000<4500+1700=6200,表现为产出小于意愿中的总支出。 2.C。 3.D. 4.A. 5.D。由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1/(1-0.8)=5, 所以投资增加100,均衡的GDP将增加500. 6.C。 7.B。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 大,投资乘数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小。 8.B。由于45°线上任何点的横坐标都等于纵坐标,所以线性消费函数与 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表示为:y-c,即为投资。 9.D. 10.C.投资等于储蓄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减少要达到均衡储蓄也将减少。 而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的支出和意愿的产出是相等的。意愿中的支 出减少,当然产出也将减少。 11.C.均衡产出强调的是一个事前变量的概念,所以是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 12.D.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将会使y的下降量大大的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13.B. 三、√√×××× 1.√。 2.√。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 条件。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济中,投资和储蓄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罢了。 3.×。 4.×。45°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都是等于纵坐标的,所以消费支出是等于收入的。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仅 仅指存于银行的那部分。 6.×。一般说来,越是高收入的家庭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四、简答题 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讲课讲稿

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 一选择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是实际变量 a.就业量 b.价格水平 c.通货膨胀率 d.,名义工资率 2.实际GDP和闲暇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因失业率上升引起资本存量增加时,会向内移动 b.表面闲暇增加会导致实际GDP减少 c.在就业量增加的情况下会移动 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 3.就业量的增加 a.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b. 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c.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实际GDP向水平方向变动 d. 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价格向水平方向变动 4.货币工资率为10美元/小时,价格水平为100.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到200,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别么 a.实际工资率是原来的两倍 b.实际工资率上升,但不是原来的两倍 c.实际工资率不变 d.实际工资率下降 5.5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00美元,6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22美元。那么第6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 a.40美元 b.37美元 c.22美元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6.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a.随着雇佣工人的增加,劳动边际产量递减 b.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c.当资本增加时,劳动需求曲线移动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7.随着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会增加,这是因为 a.这仅仅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他们劳动供给量。 b.这仅仅是因为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c.这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了他们的劳动供给量,并且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供给量的减少 8.实际工资率的上升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二、选择题 1、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D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 C.MP L为零;D·MP L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要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D )。 A.递减;B·负的; C.零;D·上述任何一种; 4、如图4-1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 )。 A.3<,L<7; B·4.5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将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和范围,按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2.经常项目:记录本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因收益取得、转移支付所引 起的货币收支情况的项目。 3.资本和金融项目:记录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情况的项目。 4.汇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5.实际汇率:指一国的物品与劳务同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 6.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7.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8.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汇率,并保持汇率基本不变,将其波动范围控制在 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9.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确定 的汇率制度。 10.国际收支均衡函数:指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函数。 11.BP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以利率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 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均衡函数的几何图形表示。 12.马歇尔-勒拿条件:指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 13.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 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14.IS-LM-BP模型:将BP曲线引入IS-LM模型,即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 加入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便可以形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 IS-LM-BP模型。 二、选择题 DA DBC CADDA AACB 1.D.一个国家的任何交易,如果有外汇收入,则记入国际收支平衡的“贷方”。 2.A.比较优势理论中认为比较优势是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差异,即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产生。 3.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 汇率制度。 4.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品和资产的需求增加,会使外汇市场上对本国的货币需求增加,促 使本国货币升值。 5.C. 6.C.“美国过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和“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是等价的都 会使其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7.A.在BP的上方任取一点,与其对应的均衡点相比,利率相同,收入较低。由净出口含顺 可知,其相应的净出口值较高,即有nx>F。即国际收支盈余点。 8.D.国外利率的提高将使得净资本流出增加,BP曲线将往左移。 9.D.间接标价法下地汇率上升意味着一单位的外国货币能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即外币升 值,本币贬值。 10.A. 11.A. 12.A.在内部达到平衡出现国际顺差的时,表明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位于国际收支平衡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精编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3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它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分析中,通常把企业视为将投入组合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生产函数就是对企业的这种功能的描述。生产函数所表明的是一种技术关系。在任何技术条件下,都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生产函数。为研究方便,通常假设生产函数满足如下假定:(1)单值连续函数,是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2)严格凹函数或严格拟凹函数;(3)递增的函数。在经济分析中,一般把生产函数视为劳动(L)和资本(K)的函数,因此简单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K,L)。最常用的生产函数是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公式:Q=ALαKβ。其中A是参数,L和K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α和β取值均大于0小于1,Q表示产量。生产函数通常可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对于短期生产函数来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产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可变要素的投入水平(通常把资本视为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把劳动视为可变的生产要素);对于长期生产函数来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2、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工资,它等于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的比值,ω=W/P。实际工资是企业雇佣劳动的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劳动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MPL等于实际工资ω这一点。因为如果多使用一单位劳动而带来的额外收益MPL大于实际工资ω,额外的一单位劳动就会增加利润,企业会继续雇佣劳动,直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把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考虑了物价变动(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可视为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但通常在经济调控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与工具,便于利率杠杆的操作。 4、国民储蓄: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T-C)+(T-G)=Y-C-G。私人消费和政府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国民储蓄的变化。国民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均衡的利率,国民储蓄增加,会使储蓄曲线右移,降低利率;国民储蓄减少,会使储蓄曲线左移,提高利率。 5、私人储蓄:私人储蓄指社会公众或居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扣去消费以后所余下的部分。在内容上由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两部分构成。它是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进行私人储蓄的行为是典型的市场主体决策行为。所以,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如储蓄动机、储蓄倾向、储蓄水平等)大部分是围绕着私人储蓄来展开的。由于私人储蓄可能大于或小于意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 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 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 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 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最终产品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直接可供社会投资与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在核算期间须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 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 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北方交通 大学考研) 解答: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这. 是因为: 第1页共77页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7第七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运用类似图7-1的形式,分析当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工资随时间缓慢变化时,货币存量减少对价格水平和产量的影响。 图7-1 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答:在短期,货币存量减少对价格水平和产量影响的传导机制为: ()()()*11M R I AD Y Y Y N W W P P P --↓?↑?↓?↓?↓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2020年整理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doc

第七单元经济周期理论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种类; 2.经济周期的原因; 3.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 4.乘数-加速数模型 一、单项选择 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繁荣和衰退; c.萧条和复苏; d.繁荣和复苏。 2.下列对经济周期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b.复苏,繁荣,萧条,衰退; 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复苏,衰退,萧条,繁荣。 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 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 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 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 资支出的增加; 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 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地减少。 7.经验统计资料表明,在经济周期里,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a.资本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 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d.a和c。8.所谓资本形成是指()。 a.净投资; b.总投资; c.更新投资; d.存货的 投资。 9.假定某经济连续两年的国民收入都是1200亿美元,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2的条件下,净投资等于()。 a.1200亿美元; b.2400亿美元; c.2000亿美元; d.0。 10.已知某经济某一年的国民收入是1000亿美元,净投资为零;第二年国民收入增至1200亿美元。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2的条件下,第二年的净投资()。 a.增加了200亿美元; b.增加了400亿美元; c.仍然为0; d.增加了100亿美元。 11.国民收入会从谷低走向高峰,根据汉森(Hanson)和萨谬尔森(Samuelson)的解释,是因为()。 a.乘数的作用; b.加速数的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都不正确。 12.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减少时,它的下降将受到下述因素的限制()。 a.总投资为零; b.失业增加; c.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d.都不正确。 13.根据加速原理,净投资会在哪种情况下发生()。 a.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达到最高水平; b.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下降; c.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增加; d.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保持不变。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法律是经济法构成的主体和核心 C.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 2. 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 )。 A.空气 B. 汽车 C. 商标权 D. 经济决策行为 3. 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采取法律或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来划 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c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诺成性的法律行为和实践性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4. 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其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 B.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的相对人或第三人,则可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C.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D.如果行为人进行某项特定的法律行为时,未能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5.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说明存在欺诈,行为人可主张行为无效。 B.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 C.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将一定条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是否发生的根据。 D.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的效力的丧失。 6. 甲对其儿子乙说,若乙能考上大学,甲将给乙买一台电脑。甲对其儿子乙的行为属于( b )。 A.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B.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义务的法律行为 D.附权利的法律行为 7. 一位老人的儿子出国留学,老人将他儿子的房屋出租给一位年轻人居住,双 方约定,待老人的儿子留学回国,该房屋租赁关系终止。该法律行为属于( b )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8. 下列各项中,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d )。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如果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2年当事人才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均自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对无效民事行为的产生,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同的责任。 D.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都是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b )。 A.甲从乙处买回一件假冒名牌产品 B.甲趁乙急需用钱之时,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从乙处买走一辆汽车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一、概念 二、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 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5. 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 A.销售税 B.公司所得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7.下列项目中,( C )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A.总统薪水 B. 股息 C. 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8.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个人收入 三、多选题 1.下列可以列入GDP的有(BC) A.购买普通股票 B.购买当年生产的小汽车 C.买卖一幢旧房子的经纪人费用 D. 购买棉纱的总价值 2.用支出法核算GDP包括(ABCD) A消费 B.投资 C. 政府购买 D. 净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