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第2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Vol. 2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7

────────── 收稿日期:2006-06-28

作者简介:曹现沈(1979-),男,山东临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10 -

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曹现沈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4)

摘 要:中国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以及中国悲剧分类上的特点与喜剧的民间性特点,使我国戏剧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直接体现了在这种观念之下的深层民族性特点。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文化、民族性的思考尤显重要。

关键词:中国悲剧;中国喜剧;民族性;中庸之道;保守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3-0010-04

中国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1],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中庸之道、守旧倾向以及忏悔意识的缺失。中国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山海经》所存《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等都能体现先民面对灾难,对抗自然,对待战争,正视自我的悲剧意识,这些上古神话开启了中国悲剧意识的源头,但同时也已经包含了最早的喜剧性因素。《女娲补天》中人类始祖女娲直视灾难,直至“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最终克服灾难的无畏的精神;《夸父逐日》那种挑战自我极限的精神,“道渴而死”之后手杖化作邓林的奉献精神;《精卫填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刑天》虽死,但战斗不止的抗争精神,都已经具有了一种“圆满”、乐观的喜剧性倾向。可以说这些远古神话是中国戏剧“大团圆”结局的肇始。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历史的乱世远远多于治世,但总体上在“温柔敦厚”的影响下中国人不太愿意面对苦难的记忆,一治一乱,中国好像在轮回。中国也有民族灾难,但几代人之后灾难却在记忆中烟消云散,中国只是具有了一种悲剧意识,却没有一种悲剧精神。所谓悲剧意识只是对现实悲剧的感触与面对,可以说是面对现实悲剧的一种疼痛感,但却没有对悲剧的一种更高的、形而上的精神反思与追寻。这明显体现在中国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上。从元杂剧来看,除很少的一部分戏剧的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大部分都是很生硬的,戏剧发展到高潮便突然刹车,加上公式化的结局,往往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得到惩罚,男中状元,女封夫人……所以悲剧当中包含明显的喜剧性因素。

中国喜剧观念却是另一种状况,“发乎情,止乎礼义”作为一条准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喜剧观念,中国的喜剧性是不能流于轻狂粗俗的。林语堂在《论幽默》中指出:“《唐风》

之无名作者,在他或她感觉人生之空泛而唱‘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之时也已露出幽默的态度了,因为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郑风》‘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的女子,也含有幽默的意味。”[2]而《论语·为政》中却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强调了《诗经》的社会作用,也就是说,《诗经》当中的喜剧性观念背后却是它的社会意义。而更多地时候中国的喜剧更多地含有强烈的悲剧性因素,元代四大喜剧《望江亭》中的谭记儿,为躲避杨衙内的胁迫,从家里跑到清安观,情愿去过“粗茶淡饭”的生活;为求“一家一计”的安稳日子又随白士中跑到潭州;而杨衙内的魔爪再次逼近,为强占谭记儿,要把她的丈夫置于死地,世道之险恶,权贵之凶残,女子地位之低下可以说都构成了喜剧中的悲剧性因素。《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智斗花台子弟周舍,终于以风月手段救出了自己的姐妹。剧中的妓女生涯的悲惨,以及赵盼儿不得不以风月手段来救自己的姐妹,都是一种悲剧性因素。“西方喜剧喜则大喜,幽默欢快,充满可笑性,表现了‘热度’,使人乐不可支;中国喜剧则是大喜驾小悲,乐中有喜,以悲衬喜,在可笑性中带有严肃性,体现了‘力度’,令人破涕为笑。”[3]可以说中国的喜剧是含泪的微笑。以后的《笑史》、《笑林广记》都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性故事分门别类地进行收集,笑之后却包含一种劝讽,对昏庸,对贪吝,对文人酸腐等等背后都有一种社会深意。

中国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使中国戏剧出现了悲中含喜、喜中含悲的特点以及戏剧“大团圆”的结局。而在这种观念的背后却是深层的民族性特点——中庸观念以及民族保守倾向。中国戏剧的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所坚持的过犹不及的标准其实就是传统的中庸之

曹现沈: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 11 -

道,中国戏剧受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的影响,同时它又在无形之中塑造民族的中庸思想。中庸,是孔子所推崇的“至德”,其实在上古神话当中就已经具有了中庸的思想萌芽,先民总是希望悲剧性的故事有个喜剧性的结局。中庸的精义,似乎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这种观念毫无疑问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悲喜剧观念。首先,作为戏剧创作的落魄文人大多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作为戏剧接受者百姓来说,他们的期待也是折中的。太悲了,生命不能承受其重;太喜了,生命不能承受其轻。应该说,中庸是真正的大智慧,中国戏剧的中庸特点使它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戏剧形式,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独放异彩。然而,中国悲喜剧观念所体现的折中却使中国人的观念倾向于保守。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这些词语都是中庸思想的另一种趋势,这是对中庸真义的误解,但却是中庸之意的派生。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庸的戏剧观念的表现,元杂剧基本为大团圆模式,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着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4]这种结局一方面体现了对元代社会的道德败坏、社会不平、政治黑暗的抗争,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戏剧本身的更高的精神意义的追求,没有对痛感的深层体验,而喜剧的蜻蜓点水式的悲剧因素的折中,就是中国的悲喜剧观念,深者不深,浅者不浅,该哭的时候却不忘笑,该笑的时候却不忘哭。这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体现得很明显,像“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福祸相生观念,“杞人忧天”的忧虑意识,渐渐地造就了一批压抑个性,克制、保守的中国人。他们遇事不敢承担责任,却有着“推”、“托”、“拉”的本事,人人都不敢为天下先。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中庸之道”给国人带来的影响吧。

悲喜剧观念造就了中国大多数人的保守性格。悲剧意识往往体现为一种牺牲精神、开拓精神,而喜剧更多地是一种自由的欢娱与放松,而中国的悲喜剧观念导致了中国既少有牺牲开拓精神,又少有个性自由精神。其实,无论是顺从、勤劳,或节俭,本质上均属于保守的性格。他们想为自己或社会开创一个新的世界,但确在旧世界里替传统尽责。开拓创新这样的事例很少,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发明后却是用来欢庆的。而宣扬保守、退缩以及安分守己、顺从天命的言论则非常多。中国的封建王朝里,所谓的“改革”和“变法”还真不少,有的甚至还轰轰烈烈,但多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变法中,只有“商鞅变法”还算成功,但商鞅本人却未得善终。此后的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均告夭折。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保守思想在作怪。他们总是固执地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甚至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使得具有数千年封建传统的旧中国暮气沉沉。甚至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也都体现保守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悲喜剧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风尚注重保守,普遍都

以“先王”、“古法”、“祖传”为最可贵,并不问它对于当前环境是否合适。因为社会趋于保守,所以人们常用“安静”、“持重”、“老成”一类的话来赞誉人,而用“好事”、“轻进”一类的话来鄙薄人。事实上,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根本是求安不求进,中国人的古训向来是“明哲保身”;既不好活动,也不愿冒险,遇事迟疑不决,没有奋斗和开拓精神。另外在情感方面,中国人在表达感情时是比较含蓄的,注意分寸、封闭内心世界,注重内性欲深藏不露。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感情世界的面纱较厚,要求按一定的程式或规范行事。因而中国人表现感情不能像西方人那么炽烈,动辄拥抱、接吻,而是用打躬作揖这种形式来含蓄地表达感情。在现实生活中,众多中国人强烈地寻求生活的安定感,不想冒险去接受新生事物。这就是中国很少出探险家,直到清代还以为我们是天朝上国,是世界中心的原因。这也是造成我们近代落后挨打的思想方面的原因。

中国悲剧不能太深、喜剧不能太浅的观念,使中国文化呈现一种乐感文化形态[5],美国著名女学者本尼迪·尼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提出了两种文化类型:包括美国在内的基督教国家的“罪感文化”——人的一生就是为上帝赎罪的一生;日本则是“耻感文化”——日本人以耻辱感为动力。“武士道”(刀)和“彬彬有礼”(菊)是它的两翼或两面性。在与这两种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李泽厚提出了“乐感文化”这个称谓。乐感文化使中华民族缺少一种对悲剧性的挖掘深度,不能正视苦难与毁灭,习惯在喜剧掩盖的悲剧祭坛上跳舞,而不去做深刻的凝思。我们民族缺少一种罪性意识[6]。我们少有古希腊那种英雄毁灭的悲剧,这是导致我们民族“无神”传统的原因,我们不会为英雄感动,我们也不会膜拜英雄,我们不信“官”,也不信“长”。而在同时乐感心态又使我们相信万物有灵,这就导致了民族的“泛神”思想。我们迷信,我们守规则,我们膜拜“官”与“长”。而这种“无神”与“泛神”的观念,直接导致一种强烈的颠讽意识与奴性意识。佛在中国人的心中一方面是至圣的,人是佛的虔诚的信徒,但在《西游记》中佛却被写成一个创业守成的老财主形象[1];一方面对皇权敬若神明,另一方面又有李逵式的“杀到东京,砍了那鸟皇帝”的猖狂。这种颠讽意识与奴性意识的交融又导致了中国人信仰的不定性,没有贯穿始终的信仰,信佛又蔑视佛,信孔又反叛孔,现在共产主义信念又岌岌可危。

中国的乐感文化形态对悲剧的审视的匮乏,又使中国人缺少一种忏悔意识。对世间悲剧我们民族更多地是以时代进程来掩盖,恰像鲁迅所说的“活埋庵”,刚刚发生的悲剧还没有完全理出个头绪,新的悲剧又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同样多灾多难的犹太人,却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面对耶和华的原罪意识,使犹太人对悲剧有很理性的认识,犹太人花费几十年,耗费大量财力,追捕二战期间杀害犹太人的战犯,那种执著的清算悲剧历史的意识,也许是我们中国人不可思议

第2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5月

- 12 -

的。而中国人总是草草地把发生的悲剧掩埋了。这强烈的体现在对“文革”的忏悔上,“西马”的阿多诺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们也可以说:“文革”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可而今我们仍然在悲剧的祭坛上欢快地跳舞。“该站起来时,我们却跪着,该跪下来时,我们却站着—这肯定是我所见到的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归于战之错舛最剀切的剖白。”[7]我们这个民族缺少对悲剧下跪的传统,我们只知道跪“官”,跪“长”。而“文革”这段历史是我们很多当代人所经历的最野蛮、最反人性的噩梦,但是关于“文革”除了巴金老先生的《忏悔录》之外还没有较大规模的个人的或集体的忏悔与反思。其实,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在于中国的悲喜剧意识所体现的中国乐感文化。中国人不愿意面对血淋淋的场面。但是,乐感文化所导致的忏悔意识的缺失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来说确是不容乐观的,可以说一个民族不懂反思和忏悔,只是一味地以喜剧掩盖悲剧,终究是没有前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罪恶,却无罪恶意识;有悲剧,却没有悲剧意识的时代。悲剧在不断地发生,悲剧意识却被种种无聊的吹捧,浅薄的诉苦或安慰所冲淡。悲剧不能转化为悲剧意识,再多的悲剧也不能净化民族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悲哀!在这片乐感文化而不是罪感文化的土壤上,只有野草般的‘控诉’在疯长,却不见有‘忏悔的黑玫瑰’在开放。”[8]而这个时代我们太需要面对悲剧进行理性的反思了,它是民族认清自我的必需要素。

中国的悲剧以社会悲剧为主,缺少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以及英雄悲剧①

,使中国悲剧在观念上更多地注重对造成悲

剧的社会成因的分析,而缺少一种悲剧人物与神秘、强大、不可知的命运的抗争的描述,以及对造成悲剧的人物性格的剖析。另外,对作为个体的英雄的描述也少而又少,这就是中国人在总体上更多地注重群体,较少注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特征,在深层精神领域那就是中国人“官”本位的强化与个人自我救赎意识的缺乏。古希腊命运悲剧《俄底浦斯王》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注定,但个人对命运的抗争,其实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对自我意识的彰显。性格悲剧《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生或者是死,是一个问题!)这种对生与死,这种性格所造成的深入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更突出了自我的地位,自我已经在神的地位之上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英雄悲剧,英雄为人类的光明而受难,突出了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西方悲剧贯穿了重个人的传统,个人的地位得到突出,个人的奋斗思考都是有价值的。当面对悲剧时,个人可以抗争也可以自我救赎。斯皮尔伯格的《肖申克的救赎》深层次的美学含义就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救赎的历程。而中国在上古神话当中有像《夸父逐日》那种对命运的探索精神,已经具有命运悲剧的萌芽。《后弈射日》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悲剧意识萌芽的上古神话,但这种传统却没有贯穿下来,以后的悲剧大都是社会悲剧,无论《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都是社会造成了人物的悲剧性。戏剧的笔墨更注重对黑暗社会的描述上,像蹉跎半世、悲剧一生的马致远,其所写的人物都是在元代社会不合理制度下的牺牲者、不幸者,或受压抑而不得志者。“这些历史人物,其中有不少人的生平事迹是很多的,但作者单单选择了他们为封建社会或封建制度所不容,而形成悲剧的关键之处,予以赞美或哀悼,可见马致远借古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的这类主题,是在对抗封建社会与现实社会不调和的基础上产生的。”[9]一方面社会的黑暗使这些戏剧创作者以笔来抗争,另一方面中国人这种“看热闹”的心理(鲁迅笔下的“看客”心理)使中国人很难接受像《哈姆雷特》这样过多的心理剖析式的独白式的戏剧形式。于是在面对悲剧时中国人更多地是一种坚韧,而没有自我救赎的愿望,这就在外部表现为少抗争,多忍耐;在内心表现为“下”。在忍耐中消极任命,萎缩麻木,而没有一种灵魂的上升。并且与这种自我救赎相适应的便是“官”本位的强化,灵魂整体上缺乏自我救赎,使中国成为顺民的国度,中国人在不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不会喊“等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的,而顺民最为敬畏的便是“官”,所以做官便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与追求,无论实现与否。

喜剧意识的民间性(底层性)显示了民族文化的滞重倾向。林语堂在《论幽默》一文中把中国思想分为两大势力—儒家道学派与道家幽默派[10]。中国人得势时信儒,不得势时信道,也就说中国人只有在困顿时才能幽默,才具有喜剧意识。而儒家学派是以严肃庄正为特点的,儒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一直是作为官方文化形态,况且两千多年的文化积习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呈现滞重的特点,这也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打出的“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原因。而道家的幽默派则更多地呈现一种民间性,只有在不得势时才寄情山水,独抒性灵,这种“在野”状态使它相对儒家而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单一幽默形态出现的喜剧性因素在民族文化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更多地是一种鲜活的因素,是民族文化年轻的质剂。这一点与西方喜剧是不同的。

亚理士多德说:“喜剧倾向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

[11]

德国的立普斯在《喜剧性与幽默》一文中说到“喜剧性乃是惊人的小”[11]。他认为喜剧性对象先装成一个大,突然化为小,化为乌有,便能激起人们的喜剧感。所以西方喜剧人物往往是滑稽的、丑的,给人笑的同时,更多地是一种消解。而中国喜剧之中有很多是喜剧英雄[12],

在笑的同时,更多地是一种意义的提升。可以说中国的喜剧观念是对滞重的正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的新活。林语堂说得好:“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尽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曹现沈: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

- 13 -

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诚,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的利,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2]但在总体上说,喜剧性因素在正统文学中是被禁止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强烈的道统意味,文人的酸腐气质,造成很多文人人格的分裂,所谓的“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中国文化的滞重感压制了个体人的自由,尤其是作为文化精英的上层文人的书写自由,因为动辄获罪,逐渐消解了文人的喜剧性因素,成为无思想、无主见的文化参与者与炮制者,这在科举制与八股取士之后表现更为明显。而喜剧性因素更多地活跃在民间,滑稽幽默时不登大雅之堂的,具有“载道”意识的小说尚且被称为“小道薄

技”、“街谈巷语”,那么像《笑史》、《笑林广记》恐怕连薄技也不算的,而恰恰是它们给滞重的中华文化带来了几声笑语。

中国的悲喜剧观念源于民族文化传统,本身又在塑造民族文化传统。中国悲中含喜、喜中含悲的美学观念,甚至使中国没有严格的悲剧与喜剧之分。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更为突出,西方有罗丹的《思想者》,中国有大肚弥勒佛;西方有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国却有对“文革”的遗忘;在民族大喊释重飞翔的时候,我们必须首先认清“我是谁?”即我们的民族性特点,尤其是民族性的不足之处,也只有思考民族性特点,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注释:

① 刘顺利老师在其《中西美学的异同》(未刊稿)第二章《“大乐”范本与悲剧精神》中把悲剧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与文化悲剧。

参考文献:

[1] 刘顺利.中西美学的异同(未刊稿)[Z].926.22.

[2] 林语堂.论幽默[A].李少君.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林语堂卷)[C].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141.151. [3] 刘文德.元杂剧构建的中国古典喜剧的民族特征[A].张月中.元曲通融[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596. [4]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556.

[5]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6]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 邵建.跪之忏悔、无辜负疚和我是同谋[A].余开伟.忏悔还是不忏悔[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22. [8] 朱学勤.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A].余开伟.忏悔还是不忏悔[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203. [9] 傅希尧.借古人之酒杯 浇心中之块垒[A].张月中.元曲通融[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2025. [1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8. [11] 杨成寅.中国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191.

[12] 冯瑞龙.元代爱情喜剧中的喜剧英雄与滑稽人物[A].张月中.元曲通融[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607.

The Ideas of China’s Tragedy and Comed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

CAO Xian-shen

(College of literature, Tianjin Teacher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The tragedy of China is not too complicated and the comedy is not too simple. Our tragedy classification has special feature. And our comedy has nongovernmental features. All these make our drama show a special style and feature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show our national characters. With globalization of world culture,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over our n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China’s tragedy; China’s comedy; national character; the Golden Mean; conservative ideas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

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国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摘要: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界对此赞誉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赞誉者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批判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社会。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并就《丰乳肥臀》一书中体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做了比较粗浅的阐述,并揭露了其所蕴含的殖民本质问题,而莫言获奖恰好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殖民需要。 关键词:国民性;殖民话语;中国形象 Mainly talks abou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buxom Abstract: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champion have, critics. Admirers that mo yan will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mean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finally w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ritics argue that mo yan award because his image by demonizing China to cater to western society. I agree with the latter view, reflected in the book a buxom to comb, the so-called national issue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n its made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and revealed their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lonial problem, and mo yan who happened to be the winning is to cater to the western colonial needs. 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 The colonial discourse; China's image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各民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我国民族状况: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点的相关知识吧!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一般都是由五声音阶写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过去经常有人把唱歌不准的人称为五音不全,这里说的五音就是指五声调式中的这五个音。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如人们熟悉的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合奏音乐一般用在宫廷典礼、宗教仪式、迎神赛会等大型场合,这与讲求和声效果的西方音乐是有较大区别的。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 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另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也是很有特色的。我们通常把这种中国人千百年来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演唱方法叫做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强调声音的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与感情质朴,强调行腔的圆润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讲求气息的运用,并以真声演唱为主。近年来,我国声乐工作者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特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生命力更强。 中国的戏曲唱法也是民族唱法的一种,是很具特色的演唱方法。中国戏曲种类很多,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戏曲唱法以京剧的唱法最有代表性。在京剧中,演唱方法又叫唱腔。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各有各的唱腔,其唱法复杂多变,真假声并用,方法考究,是世界上特色鲜明的演唱方法。现代民族唱法中的很多精华都来自中国的戏剧唱腔。 中国民族音乐的来源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1、中原音乐 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让国民性更好些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大家或许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吸毒者李桂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被锁在家中活活饿死的事件。 李桂芳因在一家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而被押送派出所,后被确认为吸毒人员而送往戒毒所强制戒毒。其间,李桂芳多次向派出所及戒毒所提出自己三岁的女儿被独自锁在家中,竟无人理睬。十七天后,小思怡尸体发出的腐臭味才让人们发现了这个三岁小生灵的惨死。 学者康晓光先生前往事发地调查此事,并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对调查过程的感受。他写道: 在我去事发地调查时,为了提高效率,我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帮助我联系有关机构。这位朋友告诉我,李思怡事件影响很大、很恶劣,不用请示他就知道,领导不会同意他帮助我。他还说,如果他今天帮助了我,明天他百分之百就要“下课”。于是,我只好提出“最低要求”,请他给我带个路。他说那也不行。他不想为维护正义付出一丁点的代价。 康先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权威主义的政府应该更好些。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没有保护李思怡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各级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地把这些法律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权威主义政府更好些。笔者以为,这一结论固然不错,但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似乎还应该得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那就是“让我们的国民性更好些”。康先生的那位朋友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却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的代价,类似的问题还不光出在官员身上,也相当普遍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身上。 比如,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被小偷偷了,当小偷被抓的时候,被偷者居然不敢当着小偷的面承认自己被偷;或者抓住小偷的公安人员需要被偷者到派出所作一个证明,得到的也往往是拒绝的答复。在一辆长途汽车里,若发生暴徒抢劫、强*之类的事情,车中其他乘客默不作声是常见的情形。倒不是说所有乘客都没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反抗****的胆量。还有这样的事情:当公共汽车里有人丢了东西,行窃者已被发现就在车里,司机要将车子开到附近派出所以便公安抓捕,车里的多数乘客会因为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而群起反对。 前不久,笔者在由浙江义乌赴宁波的长途汽车里也亲身感受了一个类似的事件:随车的受雇服务人员违章在车里抽烟,烟灰被风刮到我的身上,将衬衣和裤子烧破了几个洞。下车时,我要求对方赔偿,岂料对方身上一文不名,我遂要求该车司机赔偿,因为那位服务人员是受雇于他的,我在车里受到的损失,他也负有责任。但司机以不是他肇的事为由拒绝赔偿,双方遂起争议。这时,车里的乘客站出来,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纷纷指责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我想,这时我如果以流氓暴徒的姿态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吭一声。但当他们发现你是讲理的常人时,就对你毫不客气了。这类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欺软怕硬”和“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音乐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音乐之一。根据考古发掘和史书记载,我们的祖先大约在7000年前就已经能用禽骨和陶土制作出骨笛和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到伏羲时代,已经能发明丝弦乐器、古琴和瑟,黄帝时代已有笙簧创制和音律理论出现。这些发现都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已经具备了对音乐相当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使得中国音乐日臻成熟,形成了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内容丰富,理论完备,特色鲜明的中国音乐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之中,还被传播到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

四域音乐(指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区)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自己风格的音乐。如中国西部的音乐具有高亢明亮的特征,东部的音乐则具有柔和抒情的特点,南方水乡的音乐则委婉动听。除此之外,中国的新疆、西藏、内蒙、云南、台湾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也各具风格。因此我们说,中国音乐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从音乐的创造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一种包括了汉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的音乐。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开始传入中国;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中国与西域各民族交往密切,大量西域音乐传入我国,对我国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近代,随着清朝末年“学堂乐歌”运动的开展,中国与西方等国家的音乐交流不断加深,大量西方音乐开始传入我国,如西方音乐中的交响乐、歌剧、舞剧,以及乐律中的大小调,乐器中的钢琴、小提琴,演唱方法中的美声唱法等。这些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加快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和改革的步伐。

中国各民族分布具体情况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 分布地区 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中国各民族分布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北,河南。 回族:宁夏、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陕西、吉林、江苏、贵州、四川、西藏、海南。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湖南、河南、北京、上海。 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新疆、安徽。 朝鲜族:吉林、辽宁、黑龙江。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显著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 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2.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 作品的“意境”就是作品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人的心世界。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代性相统一。 一、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 “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形成,是由先“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诸侯国则要求保全江山社樱,不致被别国消灭,并进而要统一天下。为了解决问题,各诸侯国广罗人才,研究对策;具有见识的知识分子,或讲学,培养传治国人才,游说诸侯,并由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以“仁义”治国,以“亲民”、“惟民所止”、“止于至善”为德。道家学说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主“爱民治国”、法家则主改革,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墨家反对说空话,要“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对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百家争鸣”有一个共同点,主“尚贤”、“爱民”,因而都各有自己的先进性。到战国末年,就进人了取、存小异,进行全面总结的阶段,形成了“以民为本”、文道与德 二、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介绍张锡勤教授的《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濂溪公子 今天读到了一篇好论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是介绍这篇论文,所以其中大量引用原文,其中论文的第二部分我全部抄了过来。 这篇论文共分五部分,前边是概述,正文分为三大部分,加上一个简短的结尾。 概述中作者说“要求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是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曾受到几代中国改革者的持续关注。”“从这一问题提出之日起,提出者们所说的…国民性?乃是指中国…民性?、…积习?中的…劣根性?,所要解决的乃是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人的近代化(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近代化(现代化)的问题。” 正文第一部分,作者指出,首先是外国人的评价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国民性问题,然后是严复介绍的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又对这一学说做了发挥和宣传。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政见不同的维新派和革命党人的基本认识并无分歧。 正文的第二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的国民性到底是什么,我把这部分内容全抄过来。 二 要想改造国民性,第一步工作无疑是梳理、揭示那时中国人身上的种种“劣下之根性”。最早从事这一工作的是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积弱溯源论》这篇长文中,梁启超将中国人“人心风俗”上的劣点归结为“奴性”、“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等六方面。次年,在《新民说》中他又作了较细的剖析。他认为,“我祖国民性之缺点不下十百”,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德观念、无国家思想、又无进取冒险性质、无自尊性质、权利与义务观念薄弱……。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又在一系列文章中对中国人的各种缺点、劣点作了更全面也更尖锐的揭示。所列举的有:“好利无耻”、“老大病夫”、“不洁如豕”、“黄金崇拜”、“工于诈伪”、“不诚无信”、缺乏同情心,等等。陈独秀竟认为,当时“中华民族种种腐败堕落”,业已“到人类普遍资格之水平线以下”,令人“惭愧、悲愤、哀伤”。(《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其措辞既极端尖锐也极其沉痛。值得提起的是,鲁迅在“五四”前后所创作的小说,对病态的中国社会的各色中国人的种种缺陷、弱点作了入木三分的生动刻画,比一些理论文章影响更深。 中国近代的改革者、新学家们进而揭示,中国人的弱点、劣点虽有诸多表现,但最根本的则是奴隶性。因此,从20世纪初开始,新学家们对国民劣根性的清算又集中表现为对奴隶性的清算。最早从事这一揭露、批判的是梁启超、麦孟华等维新派思想家;继起的革命派思想家、宣传家也发表了大量剖析、批判奴隶性的文章。对于奴隶性的种种丑恶表现,他们先后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如: 奴隶则既无自治之力,亦无独立之心。……言主人之言,事主人之事。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谀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事业,侍候之外无精神。呼之不敢不来,麾之不敢不去,命之生不敢不生,命之死亦不敢不死。得主人之一盼、博主人之一笑,则如获至宝,如膺九锡,如等天堂,嚣然夸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