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

货币银行学计算题复习

计算题复习 一、贴现 二、证券理论价格 三、实际利率 四、利息 五、收益率 六、现值与期值 七、派生存款 八、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一、贴现 公式 银行贴现付款额=票据期值-贴现利息 =票据期值(1-贴现率×贴现期) 某面值1000元债券,利随本清复利计息,期限2年,年利率10%。其持有人在离到期日还有3个月时到银行贴现,在年贴现率9%的条件下能得到多少现款? 银行贴现付款额=1210×(1-9%/12×3) =1182.8元 二、证券理论价格 公式 三、实际利率 公式 四、利息 单利 复利

五、收益率 单利 复利 例题: 1.面值1000元、期限5年、年利率10%的债券,每满一年付息一次。假设某投资者在发行满2年时以1060元购入并持有到期。试计算该投资者的单利最终收益率。 2.某公司发行债券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10%(单利计息),现以960元发行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求: (1)投资者在认购债券后到期满时可获得的当前收益率; (2)若投资者在认购后持至第2年末以990元市价出售,求该持有者持有期的收益率;(3)投资者在认购债券后到期满时可获得的到期收益率。 3.某投资者平价购入一张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10%(单利)、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离到期日还有整2个月时向银行贴现,问: (1)该债券到期的本利和为多少元? (2)若年贴现率为8% ,银行贴现付款额为多少元? (3)若银行贴现后持有这张债券至到期日,则银行实现了多高的年收益率? 4.期限9个月的贴现债券,面值1000元,发行价格970元,其单利最终收益率是多少?

货币乘数理论知识

货币乘数论的模型大体可以分成简单乘数模型和复杂乘数模型两类。 1、简单乘数模型 式中: m为货币乘数 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假定商行经营中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也不以任何形式漏出存款领域。这个简单模型的结论,与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是吻合的。 简单乘数模型以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为根据而提出的。在早期的论述中,新古典综合派进行的是简单的抽象分析,认为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其业务活动创造出存款货币来。这个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第一家商业银行在接受基础货币作为初始存款后,除了保留的法定准备金以外,均用于贷款或投资。第二家商业银行接受了由这笔贷款或投资转化而来的存款以后也是照此办理,通过各级商业银行延续的连锁反应,最终创造出数倍于该笔初始存款的存款货币。这个初始存款的派生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其数值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2、复杂乘数模型 在简单乘数模型中有两个假定,即假定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和假定原始存款不漏出存款领域。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假定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商业银行一般都因各种原因而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原始存款也在不断地漏出存款领域。这两部分金额如同法定存款准备金一样因退出了存款货币的派生过程,也影响着存款货币的扩张效果,因此,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又把这两种因素考虑在内,在简单货币乘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复杂货币乘数公式。 萨缪尔森用“超额准备金率”来衡量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的大小,用“现金漏损率”来衡量原始存款漏出存款领域的多少。超额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保留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比率;现金漏损率是顾客在整个存款派生过程中所提取的现金总额与存款货币的比率。如果用e 表示超额准备金率,用c表示现金漏损率,货币乘数公式则变为: 3、货币乘数论的基础:M1、M2。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 2012-04-05 13:25:08 ] 02.04--31.设原始存款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书上的公式12-3) 存款总额=500×1/(6%+8%+6%)=500×5 =2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 02.04--32.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 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 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 (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 1、M 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答:(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 =54358(亿元)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 =134539(亿元) (注解:这里是未改版前的公式,与书本上的公式有出入,请大家学习好考试用书就可以了) 03.04--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由题意可知:因为法定准备金为1000万,所以法定准备金率1000/5000=20%,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00/5000=20%。无现金漏损,表示提现率为0%,计算如下: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0×1/(20%+20% )=125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2500-5000=7500万元 03.07--3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 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8000÷5=1600亿元 1元货币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量=1600÷2000=0.8 03.07--3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客户提取现金比率为10%,试计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西方经济学_计算题公式

以下是部分《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公式,仅供参考 2、总收益:TR=P×Q=成本+利润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 =消费+储蓄 P P P Q Q Q P P Q Q E d 1 1 21 21--= ??=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 1、价格 需求量 中点法计算公式 ::2 22 12 1 P Q P P P Q Q Q E d +?+?=

G :实际增长率 G W :有保证的增长率 G N :自然增长率 S :实际储蓄率 C :实际资本—产量比率 S 0:适宜的储蓄率 C r :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 7、C=C0+c·Y 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 =国内支出+净出口 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不是国内总需求,而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 现期物价指数通胀率-= 、4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劳动力 劳动力参工率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劳动力失业人数失业率= += =、5C S :G 、= 实际经济增长率6r d W C S :G = 有保障经济增长率r n C S :G 0 = 自然经济增长率

物价水平名义货币量 实际货币= 、10储蓄 消费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S :C MPS MPC APS APC Y S Y C MPS MPC Y S Y C APS 、APC :::::1 1 9=??+??=+=+=+消费的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11 11110C c :Y Y C MPC c E A c Y E A c Y 、????==??-=???-= 法定准备金率 最初存款 存款总额简单货币乘数:112r R :D :r R D :m 、= =存款率 现金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13cu H :M :H M mm 、=r cu cu H M mm ++==1 :有现金漏出的货币乘数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对外贸易乘数+-= 11 并大于对外贸易乘数 乘数1c :a 、?-=11 14

(完整版)《金融理论与实务》计算题及公式大全

《金融理论与实务》计算题汇总 第三章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计算 1.2004年1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10万元,若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单利计息,请计算利息所得税为20%时,此人存满一年的实得利息额。若2004年通货膨胀率为4%,不考虑利息税,请计算此人此笔存款的实际收益率。 单利计息:I=P*R*N=100000*2%*1=2000元 实得利息=2000*(1-20%)=1600元 实际收益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2%-4%=-2% 2.2000年10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某营业部存入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10万元,当日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3%,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的条件下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 单利:I=P*R*N=100000*3%*3=9000元 税后所得=9000*(1-20%)=7200元 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1+3%)3=109272.7元 利息=109272.7-100000=9272.7元 税后所得=9272.7*(1-20%)=7418.16元 3.2002年5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三年期定期存款100万,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时,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单利:I=P*R*N=1000000*4%*3=120000元 税后所得=120000*(1-20%)=96000元 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0*(1+4%)3=1124864元 利息=1124864-1000000=124864元 税后所得=124864*(1-20%)=99891.2元 4.甲企业准备向银行借款1,000,000元,期限为2年。中资银行2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为 5.52%,单利计息;外资银行同期限贷款的年利率为5.4%,按年复利计息。请比较甲企业向哪家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低? 中资单利:I=P*R*N=1000000*5.52%*2=110400元 外资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0*(1+5.4%)2=1110916元 利息=1110916-1000000=110916元

货币计算题

第四章利率 六、计算题 1、某贷款的名义利率为15%,同期通胀率为10%,试计算近似的与精确 的实际利率。 2、某债券的面值为100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5年,试用单利和 复利分别计算到期的本利和。 3、每年年末往银行存入1000元钱,银行每年以5%的年利率按复利计 息,求第5年末可从银行获得多少取款? 4、将一笔10000元的款项年初存入银行,以后连续5年每年年末取出 相同的数额的款项,银行以5%的年利率复利计息,问每年能取到多少 钱? 5、某毕业生受雇于某企业,该企业向其提供两种付薪方案:一是年薪 制,每年6月末付薪10000元;另一种是月薪制,每月月末付薪1000 元,现假定月利率为1%,请问该毕业生应接受哪一种付薪方案?为什 么? 现有一项工程5年建成,有两种投资方案:一是第一年年初投资1000万元,以年年初投资500万元,另一种投资方案是每年年初投资650万,现市场利率为,问应该选择哪一种投资方案? 1、某贷款的名义利率为15%,同期通胀率为10%,试计算近似的与 精确的实际利率。 解:①近似的实际利率i r p =-=15%-10%=5%

②精确的实际利率 1115%110.04545 4.545%1110%r i p ++= -=-==++ 2、 某债券的面值为100元,年利率为10%,期限为5年,试用单利和复利分别计算到期的本利和。 解:①单利 100(1510%)100(10.5)150s =?+?=?+=(元) ②复利 55100(110%)100 1.1161.05s =?+=?=(元) 3、 每年年末往银行存入1000元钱,银行每年以5%的年利率按复利计息,求第5年末可从银行获得多少取款? 解:51000[(1)1]1000[(15%)1]1000 5.52565525.65% n i s i ?+-?+-===?=(元) 4、 将一笔10000元的款项年初存入银行,以后连续5年每年年末取出相同的数额的款项,银行以5%的年利率复利计息,问每年能取到多少钱? 解:整存零取 5555(1)5%(15%)100002309.76(1)1(15%)1 i i A p i ++=?=?=+-+- 5、 某毕业生受雇于某企业,该企业向其提供两种付薪方案:一是年薪制,每年6月末付薪10000元;另一种是月薪制,每月月末付薪1000元,现假定月利率为1%,请问该毕业生应接受哪一种付薪方案?为什么? 解:将两人各自取得的收入折成终值(年末的钱),再进行比较 甲:年薪制 610000(11%)10000 1.0615210615.2F =?+=?=(元) 乙:月薪制 12(1)1(11%)1100012682.501% n i F A i +-+-=?=?=(元) 答:乙比甲多,选择月薪制

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以及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及对其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任莹玥 摘要: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特征,即是能够通过派生指数创造或收缩货币,从而强烈刺激货币供给。由此可知,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和货币乘数是相关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国内大多数教材中对于此部分内容仍存在问题,尤其是公式推导。本文参照胡庆康先生所著的《货币银行学》中对于货币乘数、货币派生倍数的公式推导为参考依据,在当前情况与一般情况,就教材中的公式与提出相关推导、归纳结论,同时对当前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字: 货币乘数存款派生倍数货币政策通货膨胀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目前教材《金融学》1对货币乘数公式的一个基本版本的分析: m= 书中提及货币乘数的变动取决于k(现金比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存款比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等多种因素。 对于存款派生倍数公式的分析: 假设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活期存款转变成定期存款的比率为,则派生倍数为: K=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商业银行实务操作中存在出现现金漏损的可能,若存在现金漏损时,商业银行应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金额会相应的减少,导致货币乘数产生变化;并且在目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几度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利率,由此公式可以看出货币乘数逐渐缩小,由此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形成矛盾。在推导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时,超额准备金与现金损益不计入存款派生,但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应为转化后的定期与转化后剩余的活期之比值。以上情况并未在公式中体现,由此产生了对公式推导的质疑。因此,本文在分析概念、推导其公式由来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在当前货币政策条件下的货币乘数与存款派生倍数,梳理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手段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未来在教科书中加入公式推导起引导作用。 二、存款派生倍数的推导 假设条件:银行存款总额D、原始存款的变动额?R、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1《金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主编刘玉平

证券从业常考计算题公式汇总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相比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来说计算题少得多,但也不是没有,证券君把证券考试可能出现的计算题题型都给大家列出来了,希望你们可以记住公式,到时候看到这些“送分题”一定不要慌。01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的基本概念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2.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1)完整的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Rd:法定准备金率;Re:超额准备金率;Rc: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2)货币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其中,M1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k为现金比率;Rt为定期存款准备率;T为定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C为流通中的现金;A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 3.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4.经典考题 1)若法定存款准备率6%,客户提现比率10%,超额准备率9%,则可求出货币乘数为()。

A.4.4 B.4.7 C.5.3 D.5.9 正确答案是:A 解析:货币乘数计算公式m=(1+R c)/(Rd+R e+R c)。本题中,货币乘数m=(1+10%)/(6%+9%+10%)=4.4。其中,R c 表示现金漏损率(提现率),Rd表示法定准备金率,Re表示超额准备金率。 2)若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为500亿元,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为6000亿元,其中600亿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则可算出货币乘数为()。 A.4.0 B.4.7 C.5.3 D.5.9

对我国货币乘数效应的分析

对我国货币乘数效应的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货币乘数的作用机制以及货币的供给机制。货币的供给机制是一定时点上经济中所拥有的货币存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从而影响货币创造乘数,本文也分析了其对货币投放量的影响,以此来影响经济活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关键字】:货币乘数作用机制货币政策应对危机 一货币乘数概述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二对货币供给机制的分析 (一)不同主体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上 1)对货币乘数: a. 央行通过调整Rd(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Rt(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的分母。如果准备金率水平提高,使得货币乘数降低,就会冻结商业银行一部分流动性上交央行,无法参与货币创造,降低货币供给;如果准备金率水平下调,货币乘数增大,商业银行会获得一部分流动性可以用于信贷放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b. 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为市场利率的形成加以定位,从而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机会成本进行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超额

准备金率。具体的机制是:当再贴现率提高,市场利率在此引导下提高,增加银行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降低超额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分母,增大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但牵马河边易,强马饮水难,主动性不是很强。 2)对基础货币: a. 央行通过再贴现、再贷款的投放数量,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减。当央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增大贴现窗口放款,这就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使得这一部分新增的高能货币能够通过货币创造机制形成货币供给。相反,就会回收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 b.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国债、回购市场上进行回购交易、发行特别国债、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吞吐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增减。 2.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超额准备金率的调整,从而影响到货币乘数的分母。商业银行对于超额准备金率的考虑主要在于对其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上: 1) 超额准备金的成本:即为将其贷放出去或投资于有价证券的收益。当市场利率上升,信贷投放的收益率上升,则其机会成本增大;当有价证券收益向好,其投资的资本利得也会增加,机会成本也会增大。 2) 超额准备金的收益:即为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产生的损失。这取决于流动性不足的损失数量的大小、流动性不足的概率,以及从其他渠道补充流动性的可得性。 3.非银行公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在于对现金漏出率、非交易存款的储蓄倾向的调整,从而影响货币乘数的分母。

money multiplier 货币乘数

Topic one: Money multiplier Money multipli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etary base and each monetary aggregate. It refers to the linkage between current deposits at banks, which are liabil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their customers, and bank reserves, which are assets of the commercial bank and liabilities of the central bank. This linkage is the central bank’s source of control over the money supply. Whenever a bank makes a loan to a customer, it creates a new deposit, and it will need to hold more reserves at the central bank. Multiplier m=M/B=(1+b)/(b+r) where b: cash holding ratio (C/D cash holding / deposit) and r: reserve ratio (R/D banks’ central bank balances bear to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money supply is decided by the monetary base (the sum of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and commercial bank reserves) and the money multiplier (decided by currency/deposit ratio and the reserve ratio). Weakness: 1.Leakages: the money multiplier is lower when conversion of bank deposits into currency acts as a drain on commercial banks’ reserves. Other leakages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and help explain the relatively low money multipliers. Leakages occur when money is deposited in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operate with a 100% reserve requirement. Money can also leak abroad, and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reserves available for the banking system. 2.Variable multiplier: the money multiplier model ignores the interest rates and behavioral relationships. Therefore, the actual multiplier can fluctuate because of variabl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expectation. On banks’ side, they manage their assets and liabilities very carefully, with an eye to the future. Then, they may reject some loan applications as being too risky, or may keep extra reserves as an option for future business. As a result, banks routinely hold excess reserves. The volume of excess reserves is variable, and depends on economic conditions (which affect the risk that loans will go unpaid) and on the likely evolution of interest rates (expected future increases increase the attractiveness of holding reserves now). On the private sector’s side, the behavior can be variable as well. For example, fears of worsening economic condition, or the expectation of declining interest rates, may limit the amount of new credit that the public wants to borrow. As result, the response of banks to reserve availability is less automatic than implied by the money multiplier formulae. As conditions change, or are expected to change, the actual multiplier can fluctuate.

中国货币乘数测算与分析实验报告

中国货币乘数测算与分析实验报告 金融学院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11 李瑞欣2011310328 一、实验名称:中国货币乘数测算与分析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方法。 2. 掌握广义货币乘数测算的方法,并分析乘数增长变化的原因。 3. 将货币乘数原理应用于理解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 三、实验原理及背景: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Ms=RM*mm 其中,Ms为货币供应量,RM为基础货币,mm为货币乘数 RM=C+R 其中,C为通货,R主要是其他存款性公司(主要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ODC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M2=C+D mm=M2/RM=(1+cd)/(cd+r)=(1+cd)/(cd+er+rr) 其中,D为商业银行体系的一般性各类存款,cd为通货—存款比率,r为存款准备金率,er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四、实验方案: 1.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网站查找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相关数据。 2.建立基础货币Excel文件,将有关的数据导入文件中,计算货币乘数。 3.利用Eviews6.0软件绘制mm、cd、er、rr等时间序列图,观察分析这几个变 量增长变化趋势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利用Eviews6.0测算mm与cd、er、rr的相关系数。 5.分别进行cd、er、rr对mm的影响分析。 6.构建包括cd、er、rr等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分析各变量对mm的影响。 7.分析当我国rr回落至较低水平时经济后果及相关政策建议。 五、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货币乘数的相关数据采用2000年-2012年各季度数据。 2.绘制对于mm、cd、er、rr时间序列图时进行为了减少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先进行季节调整再绘制。其中,纵坐标(左)适用于mm,纵坐标(右)分别适用于cd、er、rr 3.在构建mm与cd、er、rr计量模型和计算相关系数时,为了使结果更有价值,进行取对数处理。 4. (1)银行存款利率采用2000年-2011年一年期利率(名义利率),计算年存款利率采用每月利率取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货币乘数资料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货币乘数及预测公式分析 (马明白雅娟) 摘要: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变量———货币乘数着眼,研究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期间货币乘数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来反映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效果。根据从2006 年3 月到2009 年10 月的数据,发现中国货币乘数总水平有所缩小,但相对美国货币乘数的巨幅收缩则仍然显得比较平稳,使我国得以运用相对较少的基础货币增幅换取了较大的货币供给增幅。同时,尽管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较大,但预测公式仍然保持了基本稳定。 针对货币乘数理论,夏斌和孙玉琦(1990)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西方货币供给理论进行宏观决策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辩证的讨论。马明(1996)对我国货币乘数进行过预测,并强调了货币乘数对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作用。指出为了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一个目标区间内,就要把基础货币控制在一定数量限度内,而这就需要搞清货币乘数的变化,否则基础货币的吞吐就可能适得其反。谢平和唐旭(199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规范定义推导出了中国货币乘数理论模型,得出中国的货币乘数可预测且预测精度很高等结论。陈学彬(1998)、刘斌和邓述慧(1999)、胡援成(2000)、黄燕芬(2006)对我国的货币乘数的运行规律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李治国(2007)认为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重要影响。邢哲(2009)对影响我国货币乘数变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经济与金融有新的特点,但是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等货币相关变量本身来考察危机影响的研究及应对政策效果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鲁政委(2009)认为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货币乘数扩张有难度。本文就是以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共同作用下的货币供给量变化来反映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且分别剖析了货币乘数各因子的变动对货币乘数本身的影响。然后针对2006 年3 月至2009 年10 月的数据,运用ARIMA 分析方法拟合出中国货币乘数的预测公式,试图比较在这段特殊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是否有本质的变化。 当基础货币增长率发生变化时,货币乘数的变化将直接增强或减弱其对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增长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能力。 (一)中国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变动分析由图1 看出,期间货币乘数m2 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其间,基础货币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于2007 年12 月,2008 年6 月和12 月分别出现了三次相对较大增幅9.85%、6.26%和8.30%。对应于以上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变化,货币供应量表现为在平稳中上升。从总体形势来看,其增幅低于基础货币增幅,根据公式推导和数据变化,这是货币乘数收缩的整体趋势所导致的结果。由图1 看出货币乘数增长率与基础货币增长率的反向变动关系也是较为明显的。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从支出方面来看,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为: Y=C+I+G(1) 式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中, C=Ca十bYd(2) 式中,Ca代表消费函数中的常数,也就是说,人们即使在短期 没有收入也要消费,这可能就需要动用原有资产(如储蓄)或借债等。Yd代表可支配收入,即总收入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b代表边际消 费倾向。 Yd=Y-T(3) 把(2)(3)代入(1)可得: Y=Ca十b(Y-T)+I+G =Ca十bY-bT+I+G (1-b)Y=Ca-bT+I+G Y=(Ca-bT+I+G)÷(1-b)(4) 根据(3)式,我们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财政政策乘数。 首先求(3)式对T的导数,得到税收乘数: 它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税收乘数。第一,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相反。第二,政府增税时,国民收 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 为0.8,则税收乘数为-4。可见,若政府采取减税政策,将会成倍 刺激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求(3)式对G的导数,得到购买性支出乘数: 它表明的是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第一,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 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同。第二,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增加,增 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购买 性支出乘数为5。第三,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作用大于税收政策。 最后,政府在增加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购买支出,这些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是什么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平衡预算乘数: 这就是说,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地增加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地增加。换言之,即使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财政政策,仍具有一定的扩张效应。 假定活期存款为D,流通中的现金为C,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 应量M1为: M1=D+C(1) 因为M1,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最重要的货币层次,我们在这 里考察M1的货币乘数决定问题。 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A,它由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 备金E两部分组成。假定活期存款准备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率为rt,定期存款为T,则: (2) 假定流通中的现金C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T与活期存款、超额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分别维持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其系数分别用足k、t、e表示,则: C=D·k(3) T=D·t(4) E=D·e(5)

金融理论与实务计算题公式实例

《金融理论与实务》公式 1. 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 2. 利率:R=I/P(R为利率;I为利息;P为本金。) 3. 单利:I=P?R?T(P为本金;R为利率;T为借贷的时间) 4. 复利:A=P?(1+ r)n(A为本利和;P为本金;r为复利率;n为复利的期数。) 5. 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月(年)贴现利率÷30(360) P(贴现金额即贴现实得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6. 债券持有期收益率:Y= I1/ P0+(P1-P0) / P0 =利息收益率+资本收益率 (Y为收益率;I1为一个时期(年或月)利息或债券收益;(P1-P0)为一个时期(年或月)的资本收益;I1/ P0 为(年或月)利率或债券收益率;(P1-P0) / P0为(年或月)资本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r的计算根据公式Pb=C/(1+r)+C/(1+ r)2 +…f/(1+ r)n 推导出 (Pb为债券的当期市场价格;f为债券的面值;C为年利息; r为到期收益率;n为距到期日的年限。)7.基金的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总份额=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总份额 累计单位净值=基金的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基金认购份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基金单位面值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日基金单位净值 赎回金额=(赎回份数×赎回日基金单位净值)×(1-赎回费率) 8.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R=r+i(R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i为通货膨胀率。) 9.马克思货币必要量: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商品销售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10.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论述:M=M1+M2=L1(Y)+L2(r) 11. 欧文?雪莱的货币需求论述:MV=PT或P=MV/T 1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论述:略 13. 货币的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4. 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准备率=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存款派生倍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15. 基础货币:B=R+C (B为基础货币;R为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含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C为流通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16. 乘数:(P292)M= Ms÷B(M代表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M为乘数)

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乘数公式推导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乘数公式推导(三部门经济) 商品市场均衡→IS : g i c y ++= ① ()ty y a c -+=b ② dr e i -= ③ ①②③三式联立,可得: ()y d t b d g e a ---++=11r ④ 货币市场均衡→LM,m=L(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hr ky m -=h m y h k r -=? ⑤ 把⑤带入④ ,消掉r,可得: ()()[]()[]()[]dk t b h dm dk t b h hg dk t b h e a h +--++--++--+=111111y 对其分别求偏导可得: 财政乘数: ()h dk t b g y +--=??111 货币乘数: =??m y ()[]k d h b +--t 111 分析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大小: k ↙,h ↗→LM 越平坦; k ↙,h ↗→g ??y ↗; ? LM 越平坦,财政政策乘数越大. k ↙,h ↗→LM 越平坦; k ↙→ m y ??↗ h ↗→g ??y ↙; ? LM 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不确定.

b ↗,d ↗→IS 曲线越平坦 b ↗,d ↗→m y ??↗ ? IS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乘数越大. b ↗,d ↗→IS 曲线越平坦 b ↗→g ??y ↗ d ↗→ g ??y ↙ ? IS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不确定. 总结: LM 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 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IS 斜率大小与财政政策效果大小的关系要具体分析。IS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LM 斜率大小与货币政策效果大小的关系要具体分析。

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E稻菥群莞囫 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厂当前对流动性过剩看法不一。、遵 存量的流动性,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 于是就有了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危险。作为 流量的流动性。一般以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 币投放、货币乘数各种指标来反映。如何收紧 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难题。随 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仅仅将货币 供应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目标受 到挑战。 本期新经济研究“流动性收紧与货币乘 数”一文探讨了信贷与利率、货币乘数与超额 准备金率的关系,提出提高利率和法定准备 金率收紧流动性是暂时的,并提出实行新的 差额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建议。一 NewEconomyWeekly/新经济导刊/85

“信贷管制——降低货币乘数——收紧流动性”成为准备金率13.5%以后,货币政策实际的最要传导方式 毒右 抄lL动性收紧与货币乘数 文/刘远征唐海滨 流动性是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当前对流动性过剩看法不一,因为混淆了流动性存量与流量的概念。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存量的流动性,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于是就有了投资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贸易顺差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国家就得不断投放人民币。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中国货币增速过快,成为信贷盲目扩张、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如何收紧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对冲过剩流动性仍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可以观察一个指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界限日益模糊,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变量失去稳定的联系,这种制度性的变革对货币政策传导提出了一系 列的新挑战。 从流量来说,很难给流动性 下准确的惟一性定义。一般以热 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 币投放、货币乘数与银行间同业 拆借(和回购)货币市场利率各 种描述流量的指标来反映。各项 指标均显示,流动性最泛滥的是 2004年和2005年:而2006年和 2007年则是逐渐收紧的。根据易 纲关于流动性的匡算:过去四年 通过购汇增加的基础货币不到8 万亿元人民币,央行通过发行央 票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收回5 万多亿元,每年的经济增长要求 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需要2万多 亿元。结论是现在流动性是偏多 的,但流动性主要流量部分已经 被对冲掉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院长吴军认为,要区分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过多。。 过剩是用不掉,现阶段更应该说 是流动性存量过多,而不是过 剩。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 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 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 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深 化,货币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总 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下 降。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 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 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 较大差异。从货币供给的角度, 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 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 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 在日益增强,这使得仅仅将货币 供应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利率一信贷”传导不畅 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 内,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因而 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 由于我国的特殊外汇制度, 一方面强制结售汇投放大量的外 汇占款,另一方面需要对冲大量 的外汇占款来吸收流动性。由此 造成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投 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外 汇占款上,货币供应量——信贷 规模是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渠 道。 从1998年-2003年的通货 ●‘/新经济导刊/NewEconomyWeekl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