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董健: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董健: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董健: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董健: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董健: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2012年05月06日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贾梦雨

【核心提示】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两种,一种是“人格教育”,一种是“工具教育”。大学精神的失落,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大学教育偏离了“人格教育”。

近日,关于大学精神失落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教授论文造假、抄袭现象此起彼伏,学术腐败已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高校科研工作泡沫化,大量课题经费被浪费、被垄断;高校原创成果、原创理论稀缺,充斥着机械重复、人云亦云,大学精神内涵萎缩……“作为象牙塔的大学,正在失去自己的灵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健先生在许多场合对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声疾呼,发人深省。记者日前专访董健先生,就大学精神展开深入对话——

大学精神的根本是人格教育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大学精神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请您谈谈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董健(以下简称董):大学精神,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大学的精、气、神,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首先是一所学校,因而,大学精神的第一要旨是育人,全面的人才教育是大学的使命。育人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

记:近年来,大学精神的失落成为令人忧虑的现象,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董:谈大学精神,关键要从教育的根本问题说起。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两种,一种是“人格教育”,一种是“工具教育”。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一种教育教人向下,形成狭窄的、个别性范畴的人,相反的,则是“向上的教育”,培养具有高度的人性和普遍的价值观的人。孟子讲“人性善”,要想保持这种“善”,就要重视人格教育;荀子讲“人性恶”,要想避恶就善,还是要通过人格教育。大学精神的失落,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大学教育偏离了“人格教育”。

记:中国现代大学的兴起,为大学精神注入了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

董:中国现代大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吸收了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蔡元培、胡适、鲁迅等,核心是“自由、民主、人格”。当年,蔡元培主政下的北大,强调“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就是提倡充分的人格教育。不过,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大学精神多次被扭曲,当前,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对大学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研究,自由表达”

记:大学精神的失落,学术腐败、学风浮躁是其典型现象,您认为,大学或者说大学教师,如何提高精神境界?

董:说到大学精神,我们今天仍然要提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还说过一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当年的北大,不但领风气之先,而且是学术重镇。现在,大学各种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这涉及到管理体制、社会潮流、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我要强调的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研究,自由表达”,大学教师要尽量生活在“真实”中,抵制一些消极的东西。从事科学研究,尤其是从事人文研究,不能把精神的东西搞得太低。做学问,每一个字都要力求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并且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尽量有所进步,不能人云亦云。现在全社会都在谈创新,在学术领域,尤其需要如此。

记:现在,“学者明星化”也很令人关注,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董:总体上来说,“学者明星化”是一个中性的表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学者走进大众媒体,起到了文化普及的积极作用。比如说,易中天的“说三国”等,深入浅出,而且能够结合各种思潮,进行多方面的观照。我相信,易中天做学问也能够做得很好。再比如于丹的“说论语”,尽管有一些思想上的歪曲,但总体上值得肯定。王立群等的“说史记”,基本还可以。但钱文忠、阎崇年等人,在价值观上把很多封建糟粕当作正面的东西加以“讴歌”,还有很多东西甚至沦为“瞎讲”。

记:谈起大学精神,还要谈到当代大学生,您认为,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董:高校的“211”、“985”等,是为了重点建设一批大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在各种学科评比、课题申报满天飞,论文、职称成为大学教师的“命根子”。一些教师整天在填表,或者为各种数据而奋斗,没有时间搞科研。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各种评比和职称评定,一年出几本书,论文像雪片一样,其中很多都是废纸,甚至是垃圾。学术泡沫化,已经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现在,各种课题很多,但很多经费被少数人垄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总的来说,现在的一些大学管理体制,既保留了计划经济的坏东西,也吸收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大学缺乏真正的教育家。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不断向大学投资,但改善的还只是大学的物质环境、外部条件,并没有解决其“精神内涵”问题。

大学应成为民族精神的象牙塔

记:谈起大学精神,自然还要回到知识分子问题,您认为,作为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大学应该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董:大学缺失了精神,就会失“魂”。中国知识分子,有思想觉悟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从秦始皇以来,专制主义绵延了两千多年,造成了知识分子身上软弱与消极的一面。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进行新的探索,有力量,有希望,积极的思维从没有停止过。

记:大学对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董:大学应该是一个干净的精神家园,即使社会有腐败现象,大学也不应该腐败。大学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坐标,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最有思考力、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是相对独立的精神家园,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人的尊严,并有浓郁的学术氛围。

记:谈起大学精神,还要谈到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您如何理解大学与社会之间的那堵“围墙”?

董:大学的围墙,有实际上的围墙和比喻意义上的围墙。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不是说大学与社会隔离,而是说大学应该是精神高标,是理想的火炬,社会上有各种污秽,大学不能有,而且要时时为社会输送精神能量,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大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最高、最精的表征和载体”,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实力的增强,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南大曾经开展关于大学精神的大讨论,广大师生及一些著名学者纷纷参

与、各抒己见,共同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北大拆除商业街,重建南墙,引起全国轰动。这说明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后,整个民族的心态逐步从市场经济初建时的浮躁喧嚣走向理智和成熟。大学也将冷静思考,重建大学精神,唤回大学之“魂”。

(董健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哲思

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编号:0901******* 南阳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完成人:叶阳霆 班级:2009-1班 学制:4年 专业:体育教育 指导教师:刘笑舫 完成日期:2013-4-6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 (一)研究对象 (2) (二)研究工具 (2) (三)数据处理 (2)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2) (一)南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3) (二)是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比较..(4) 四、结论与建议 (5) (一)结论 (5) (二)建议 (6) 1.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6)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6) 3.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7) Abstract (7)

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 作者:叶阳霆 指导教师:刘笑舫 摘要: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我国教育大省,基础教育普及率高。在国家宏观性政策导向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理念的体育教育思想逐步深入拓展。本文选取南阳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8所高中作为研究样本,针对当前南阳市高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探究,力求对南阳市中学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因此,中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健康一个方面。就目前达成的共识,健康要素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然而,由于人们经常忽视及时调整外界诱因对自身精神压力的影响,致使人际关系不和、学习紧张、就业择偶不顺等,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就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对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而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的成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就是让教学发挥其渗透德育的功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现阶段初中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贪玩、安全意识差,懒惰、怕苦怕累,不愿学习的特点。体育教学中,体育本身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心理、意志品质及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将人格塑造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通过诱导、渗透、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进行具体的体育练习中,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培养。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一)什么是体育精神呢?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社会学家曾证言,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的层面,人的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屏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体育精神呢? 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

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1、从备课入手。认真钻研教材,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贯彻整个课堂的主线,要以体育精神品质的培养为主旋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采用立足于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比如: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可将教学内容融入竞赛和游戏中。通过竞赛、游戏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竞赛、游戏的同时能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品格的培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顽强拼搏、严格遵守规则、实事求是、团结一心的精神品质是无需老师说教和引导的。每个学生都会为自己的集体,顽强拼搏,争取胜利;也会对偶尔犯规的同学进行批评、指正;相互取得的成绩也是实事求是的。这将给予学生的不正是体育精神的培养吗? 2、是课堂中的教学。首先是创设课堂环境。没有好的课堂气氛,就无需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无需谈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培养。老师、学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无疑是给课堂注入了生气和活力。但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情绪会受老师出现在课中形象的影响,小学生对老师的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喜是忧特别敏感,如在教学中,老师身穿整齐的运动服,精神饱满地站在学生队列前面,以直观的形象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下达口令声音宏亮、短促,哨声清脆有力,控制节奏的掌声轻松明快等等,都会促使学生心灵处于一种愉悦、振奋的状态,课堂气氛也会活跃,所以说老师的形象和情绪直接会对课堂气氛产生影响。老师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就应该为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营造务真求实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 本文作者:李刚 发表时间:2007-7-7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第二小学 联系方式:lgqexlg@https://www.sodocs.net/doc/a64810914.html, 营造务真求实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 摘要: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下,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舞台,各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却看到和体会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是逐年下降,肥胖与患近视的儿童逐年增多,本文就针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校体育; 运动量;有氧运动 前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正式实施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转化为教学行为,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刻,认识不够全面等,致使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下滑,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 意识被过分夸大,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能的学习、锻炼与

勇敢顽强、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脱离了学校体育的本质(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生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淡化运动技能的学习,课的练习密度降低、运动负荷减少,在缺少运动实践体验与身体力行的锻炼,学生怎么可能获得终身体育的能力,更不要说为将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身体基础了。所以,目前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 1、我国小学生的体质现状。 1、1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在京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05年,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1.67%,比2000年增加了8.5%。 数据显示,男学生肥胖率增幅较大,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还透露了其他令人忧虑的数字,我国7到22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以城市男生为例,2005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城市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2%和5.01%,分别上升了不到1%。乡村的男生和女生的这两项指标也分别比2000年上升明显。 1.2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身高、体重两项指标有所上升外,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素质都呈下降趋势。 2、学生体质现状的原因。 2.1、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由于家长对学生望子成龙的心理,学生被过重的学习与各种课外班所累,没有专门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020学年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018学年小学体 育教学论文范文 体育教学中要有效益意识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要有所收获。体育教学的效益要看学生的变化,而且是很快的变化,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变化。体育教学目标要与教学效果是一致的,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从大的方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的说,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结果要与教学计划相符合,与预期的目标、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吻合的。所以,为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就要进行体改革,使体育教学科学化有效化。 体育有效教学不是理论就可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进而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在创新的实践中进行改进。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

教师不断的领会,并把这些理论逐步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能在实践时与理念进行对比,形成新感悟,而实践周而复始,这样问题就会发现并在分析中解决。落实与贯彻新课标就是一个反思性的教学过程。如果体育教学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与反思精神,那么,新课标准的精神就会无法理解,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进度也很慢,体育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改革的实践者。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后作业等向个环境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每个策略中落实有效教学,如果我们无法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下面就体育教学的两个阶段中重点来谈一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这一阶段的实施策略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或者上课前的教学行为,或者说是教案的制定、场地器材的准备、学生的情况了解等。其中,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体育论文范文: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郭庆法 摘要: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情境教学。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

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实用的精编

一、学校体育类: 二、1、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2、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四、3、试论体育道德形成的要求和规则 五、4、论体育与智力开发 六、5、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七、6、体育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八、7、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九、8、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十、9、体育技术学习与体能发展问题的研究 十一、10、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十二、11、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与指导实践的研究 十三、12、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十四、13、X X地区(学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分析 十五、14、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十六、15、初论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十七、16、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八、17、(某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十九、18、关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二十、19、新的教学方法(或电化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二十一、20、论教学艺术与体育教学艺术 二十二、21、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及意志培养 二十三、22、中(小)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二十四、23、关于中(小)学建立单项(或健身、健美、体育娱乐)俱乐部的二十五、可行性及具体对策的研究 二十六、24、论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二十七、25、论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 二十八、26、浅析变异系数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二十九、27、平均数、标准差在运用会报名中的应用 三十、28、运用体育统计知识改进体育课教学 三十一、29、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成绩”之我见 三十二、30、利用假设检验知识改进训练方法 三十三、 三十四、二、基础理论类: 三十五、1、心率指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及原理 三十六、2、浅谈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训练 三十七、3、促进运动机能形成的方法和手段 三十八、4、谈肌肉力量训练 三十九、5、用能量代谢原理谈运动训练的设计 四十、6、从无氧域指标的分析中谈有氧工作训练的最佳化问题 四十一、7、对肌肉工作前初长度的适度拉长提高力学效果的生理学分析 四十二、8、试论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科学化中的作用 四十三、9、用运动生理学原理与自己从事的体育实践相结合的体会、总结 四十四、文献综述或具体的实验等

体育论文题目

体育论文题目 · 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 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改革体育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新规则女子标枪的气动力特性与投掷技术 · 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社会本质 · 谈女子*M接力跑训练 · 从心理发展谈少儿运动指导 · 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造力 · 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体会 · 体育教学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对新课标下小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 · 体育课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 · 突破传统教学,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 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 · 浅析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作用 · 体育课堂教学应多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 · 新课程体育教学探析 · 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 试论教师在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 · 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 全民健身与中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体育教学中徒手操的教学 · 徒手体操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 · 湖南省第五届大运会健美操比赛情况分析与发展趋势· 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角度探讨健美操运动的特殊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合作学习——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 · 浅谈初中学生的立定跳远的教学 · 多种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初中女生耐力跑的研究 · 融音体美于一体的体育教学 ·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 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的探索 · 对高中乒乓球课分组教学法的实验探讨 ·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认识 · 浅析武术教学中的示范法 · 谈谈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几个因素

体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最新)

健康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全面正确地认识健康的现代含义,关注体育健康,建立和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面临的理性选择。以下是合一范文分享的体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大学时期的体育,是整个人生的关键环节,因此,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就应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体育对于人体的巨大作用,才会努力学习体育基本知识、钻研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自觉主动、积极经常地参加身体锻炼。就能为将来走向生活,工作和参加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养成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使其终生受益。 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国内也有很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看作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体育思想,增强体质,终身受益,自我评价《大学体育论文》。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只有有了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调动积极性,增强锻炼的自觉性,并能运用体育知识,去欣赏体育运动,提高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第二,增强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意识。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明确体育对增强体质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自觉参加锻炼的习惯,增强自我锻炼意识,使体育锻炼与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未来理想事业连在一起,增强对体育的情感。 培养运动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体育素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

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二)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的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态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四)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求参加者付出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艰苦的磨炼。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失败时学会不气馁再拼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不得意忘形。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片沃土。 另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精神对中学生的示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挖掘体育精神的要素,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手段,使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16-02-03来源:毕业论文网手机版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英)克里斯布尔。休闲研究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席焕久。体育人类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体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王琪延。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JoeMaguire. Toward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sport and the emotions: Afigurationgal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Sport, 1991,26(1) :25-35. [14]DeniseAnderson. Adolescent girls' involvement in disability sport:Implications for identity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Issues, 2009, 33(4); 427-449. [15]K.I. Siegenthaler, G. Leticia Gonzalez. Youth sports as serious leisure: Acritique[J].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1997,21(3):298-314. [16]DianaWoodward, Eileen Green, Sandra Hebron. The Sociology of Women'sLeisure and Physical Recreation: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J].Internationg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989,24(2):121-135. [17]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体育论文写作技巧

体育论文的种类、特点、格式及写作技 巧 编者按:为配合中国教学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我社共同举办的“2005年体育教学专题论文评比”活动,我们特地约请了富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朱万银老师为大家写了一篇专稿,阐述体育论文的撰文方法,希望能对一线老师们写作体育论文有所帮助。 一、关于体育论文 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体育教学某些现象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理性认识,自觉地把握该现象的本质及一般发展规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表述,就是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论文是表述这一认识成果的文字形式。真正称得起体育论文的文章,不是从提笔开始,而是在写作之前必定有一个前期的研究过程作为基础,题目也是早已选定的。论文质量取决于“想、做、写”的总过程,即使是写作水平有限的教师也会在撰写体育论文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体育论文的种类 前期的不同研究方法,决定了后期相应的体育论文体裁形式,常见的几种形式:

(一)实验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实验方法搞研究,要在报告中说明假设、实验因素、实验对象、受控干扰因素、测试、统计、验证假设。 (二)观察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观察方法搞研究,要在报告中说明观察目的、对象、项目、结果的统计整理。 (三)调查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调查方法搞研究,要在调查报告中说明调查目的、对象、抽样方法、问卷的发放与收回、统计整理。 以上三种研究方法中,较多地运用了自然科学的操作程序,相应的体育论文形式也接近自然科学论文。顾名思义,报告的文字要求切实简明,不需要铺展详述,切忌渲染描写。 在肯定上述三种方法及其论文形式程度较高的同时,国际学术界历来认为教育、体育之类的研究内容,简单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容易失去教育、体育的特殊性,在构思设计和立论行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教育、体育特点。 (四)体育教育史志性体育论文。对于体育教育史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制度、方法等内容,经过收集史料,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新认识。

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现

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现 一、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概述 (一)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实质上是体育的情操、信念、理想、体育道德、体育知识、以及审美水平的具体体现,其反映了体育的特征、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体育水平和整体面貌,可以说体育精神是体育行为的内在源动力,属于一种心理资源,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对各类体育活动的指导作用。体育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最明显的体现是体育心态、体育风范以及体育面貌,我们熟知的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就是体育精神最完美的展现。 (二)人格教育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或心里格局的综合体现,即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意识倾向的综合,包括信念、理想、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现代教育将学校教育阶段视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并将人格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人格教育以充分发掘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以尊重学生人格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

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具有群体性、竞争性特点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体育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力求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体育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及比赛中确定目标、端正心态,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用公正、客观、公平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将体育精神延伸到日常学习与工作中。所以说,体育精神对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施 (一)体育精神的塑造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精神教育与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高校应加大体育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师应运用教育与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将体育精神转变为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以体育精神来指导学生的体育活

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六篇

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六篇【篇一】 在小学阶段,体育课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坚持跳绳可以推迟软骨钙化的年龄,使骨龄的生长期变长,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身高;能按照规律的上下跳动可以促进个人脑细胞的生长,使我们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经常跳绳还能使小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就立足于这个关键点,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学习花样跳绳进行研讨。 1. 花样跳绳的教学意义 1.1. 丰富了体育课程 在当代的体育课程教学环境下,我们主要是侧重于学生体质能力方面的锻炼,课程大部分围绕了提升学生速度能力、耐力能力、跳跃能力、投掷能力等等来进行课程教学,并且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偏重于这个方面的教学,没有使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只是让他们一股劲的训练和比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通过花样跳绳这项运动,可以满足师生对于健

身趣味的追求,并且增强了学校的教育文化,使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得到提高 1.2.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平时我们讲的跳绳就简单的单摇跳而已,而我们的花样跳绳使我们的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进来,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能有效的增强我们脑细胞的活力,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提升。我们跳绳需要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参与进来,才能学好我们的花样跳绳。通过各种不同的花样跳绳的练习,学生的协调性和自己的对于动作节拍感都得到增强,为学生在学习其他体育项目的之前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当代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花样跳绳多变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习得动作的成就感是非常强的,教师加以表扬就能极大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能使他们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花样跳绳具有丰富的动作方法,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促进情绪积极,改善心境状态,有利于心理健康。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1:现状:竞争力强的现当前的社会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则是余暇生活中的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生活同体魄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国内形式来看: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加入wto和兴办奥运的时机,都是将国内休闲体育活动带来体制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且能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社会治安等起到稳定作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人们都用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进行休闲娱乐,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的提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前提条件下,各种休闲文化也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休闲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如麻将、桌球、保龄球等项目。体育活动作为消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项时尚享受。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

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 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在余暇生活 中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 2:意义:休闲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活动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够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节情 绪,能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 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身体 上和体魄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调节,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去,不但 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且能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 用。 二:研究内容1:经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传统运动项目等,休闲体育运动对人 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人口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调查。 2:统计与分析: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共有七县一市的城乡人口,二ooo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人口总人口87.9万人,占总人口的35.9%。城市人口的休闲时间主要以麻将,登山,进歌舞厅等打发;农村人口的休闲活动则比较简单,主要以扑克,麻将,陀螺,高 脚马等。有的把休闲活动以变相的方式进行赌博,引起不良的社 会风气。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处理。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1.心理学在体操函授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2.健美操教学结构优化改革与实践应用探讨 3.体操课中错误运动技能的防止与纠正 4.健美操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程序教学法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6.对创造性思维引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探讨 7.试论体操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8.健美操选项课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探讨 9.克服体操教学中学生的胆怯心理 10.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动作能力的探讨 11.对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12.健美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3.关于对体操教学教法的研究 14.健美操走向俱乐部不同模式的研究 15.程序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16.健身健美操对发展学生素质的可行性研究 17.心理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 19.体操教学中教学原则运用的研究 20.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探讨

21.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 22.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3.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4.健美操研究的综述与分析 25.从体操新规则的变化谈体操运动的发展 26.高校专业健美操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探讨 27.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 28.形象思维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29.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30.高校女生健美操专选教材的选编和使用 31.谈体操课教学现状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32.影响健身性健美操效果的因素 33.普通高校体操教学的改革 34.体育函授生舞蹈与健美操教学的思考 35.健美操选项课运动素质与考核成绩相关的研究 36.创新思维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7.在体操教学训练中掌握动作技能的分析 38.健美操对促进女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39.体操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0.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考核方法探析 41.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2.学生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体育教学论文:浅谈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适应这样的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一些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 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培养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公正的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中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首先,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之间的体育精神。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促使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2.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意识,发展其个性。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好的就支持;错的、坏的就批评摒弃,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个体进行行为调节和控制的参照系。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辨证公正的观察、分析问题,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体育教学要求参加者身体力行,

中小学体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sodocs.net/doc/a64810914.html, 中小学体育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小学体育论文选题参考 1、湖北省农村乡镇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 2、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3、“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4、秦巴山区中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5、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 6、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7、从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8、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学术综述 9、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对策--盐城市中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调查与分析 10、陕西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11、中日美等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2、贯彻《纲要》和《新课标》以来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现状分析——以江苏省调研为个案 13、“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14、青海省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5、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的改革 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践部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评价 17、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18、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https://www.sodocs.net/doc/a64810914.html, 19、运动技能本体论及其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启示 20、中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二、中小学体育论文题目大全 1、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及压力源的调查研究 2、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 3、浙江省农村普通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4、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 5、中、美、日、前民德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6、湖北省贫困县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7、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的探讨 8、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身心教育─—体育教育的迁移价值 9、安徽省城镇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0、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与社会评价研究 11、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12、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兼论俄罗斯中小学体育“大纲教材”建设的新进展 13、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解读《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14、我国西部五省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建议 15、略论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16、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17、中德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比较 18、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篇 1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 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 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 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 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