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29卷 第5期2010年10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Lanzh ou J iaotong University

V ol.29N o.5

O ct.2010

文章编号:1001 4373(2010)05 0130 04

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娟丽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阐释学被引入到中国,后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出现了阐释学翻译研究。在这20多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绩显著。但是也存在问题,如伽达默尔理论过度引用、研究相似等问题。本文试就对阐释学翻译研究中的若干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代阐释学理论被引进到中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回顾过去20多年的历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前人已经做了什么,我们现在还需要做什么。回顾历史看清现状才能为将来服务。自从1986年第一篇介绍阐释学的文章问世到现在,相关文章早已是汗牛充栋。但是对于这个外来名词 hermeneutics,国内提法不一,翻阅前期的资料文献,基本使用解释学,到了新世纪,多数人开始使用阐释学,但不管哪种叫法,通过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研究的对象都是 hermeneutics,在此我们姑且使用阐释学。

阐释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词源上讲,阐释学"her me neut ics"来自希腊文!hermenia?,即为宙斯传递消息的神,因此解释学就与理解与解释的问题相关(余纪元,2001:436)。根据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彭启福将西方阐释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作者中心论?诠释学;第二阶段,是以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读者中心论?诠释学;第三阶段,是以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诠释学(彭启福,2003:125)。何卫平将解释学划分为, 一般解释学(施莱尔马赫)、生命解释学(狄尔泰)、此在解释学(海德格尔)、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批判解释学(哈贝马斯)、综合解释学(利科尔)和解构解释学(德里达)(何卫平,2009,262)。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结合由来已久,到20世纪60年代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提出再次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从阐释学角度研究翻译起步较晚,但是从阐释学引入中国这20多个年头里,出版了相关大量的编著、专著、学术论文讨论研究阐释学。其中在翻译界伽达默尔的三大原则 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 偏见在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文章中被广泛引用,甚至有过度引用导致 相对虚无主义及翻译混乱的局面(耿强,2006:81)。我们很有必要对阐释学本身及阐释翻译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梳理反思。

二、阐释学习理论的兴起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属于现代阐释学理论的引入阶段。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理论的引入比较全面,以译著的引入为主体,引言所述阐释学派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主要著作全面进入国内。在论文方面相对较少,在此选取四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以介绍。

1986年袁锦翔发表了题为#一种新的翻译文体???阐译%一文,通过对古庄的一段译文分析展开。文章虽然没有运用阐释学理论,但是作者已经认为以原文意义为基础、为目标读者解惑的阐译是可取的,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提出阐释翻译的观点。

杨武能(1987)是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先锋学者,他的#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在1987年出版。文章运用阐释学理论探讨了文学翻译者既是阐释者又是接受者这一命题,并重点论述了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的循环。他的这一研究对推动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功不可没。

1991年,袁洪庚的#阐释学与翻译%发表。他对阐释和翻译的关系做了精辟的概括 虽然阐释不一定要经过翻译,但翻译一定要借助于阐释,阐释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袁洪庚,1991:36)。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阐释学理论刚引入的阶段,袁氏对于新的理论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理性的分析。他自问自答,把阐释学引入到翻译中会不会导致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答案是否定的。按照袁氏的理解阐释受到原文文本的限制,所以几种阐释不可能出现质的差异,而且译文怎样译是要考虑可能的读者群。

1998年,蔡新乐、郁东占以#为什么要将释义学引入文

*收稿日期:2010 07 20

作者简介:赵娟丽(1980 ),女,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

第5期赵娟丽: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学翻译理论%为题,分析了当前翻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作用。

三、对阐释学理论的运用

由于前人的铺垫,进入21世纪,更多的学者接触到了阐释学。许均认为 从理论上讲,翻译可以明确地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是理解,二是表达。(许均,2001:16)这正好可以说明阐释学对翻译的帮助。由于它和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它对翻译研究的积极的借鉴意义,这一阶段学者们开始用阐释学理论研究翻译、所涉及到翻译研究问题包括原文的意义、译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主体间性、译者的叛逆与限度等问题。

近20年来,翻译理论界对翻译过程予以更多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探索。(许均,2001:16)从阐释学角度分析翻译就包括对翻译过程的分析。

吕俊(1999)在论文的前两部分分析了理解和偏见肯定了伽达默尔的 真正的理解只能是解释,解释活动是以偏见为基础(吕俊,1999:37)。以此理论为基础,作者提出偏见 不仅是我们进入新文本的前提,也是翻译中再创造的基础(吕俊,1999:37)。作者在整篇文章都对伽达默尔的合理的偏见持褒奖态度,同时肯定这种偏见必然带来翻译的再创造。

2000年,谢天振的#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发表。这篇文章可谓是重磅出击,如文章的题目,作者从意义出发,将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紧密结合,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分析了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原文文本意义的探索:传统的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完全抛弃自身的信仰观念期望,完全把自己当成原文作者;而现代阐释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则宣称作者本意根本不存在,所以译者是带着自身原有的一切进入原文文本世界。理解是 本文与译者相互融通的产物。(谢天振,2000:55)译者不可能完全复制原文作者原意。他肯定了伽达默尔提出的 视域融合及理解的历史性的科学合理之处,但是却不赞同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者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关系。相反,他更加认同美国学者赫施本文含义确定的观点。

2003年阐释学翻译研究达到了高潮,袁莉的#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发表;许均的#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野融合%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屠国元#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于同年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阐释学对翻译中的误读现象也提供了新的解释;唐培的#从阐释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与读者见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分析了阐释学理论中对主体性的凸显,而且运用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分析了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其主体性的。

许均认为阐释学所关心的问题总是与翻译学所关心的联系的十分紧密。他的文章突出了视界融合。 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他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阐释,融合成一个更大的视界,让翻译涉及的诸视界达到贯通融合,亦即最终完成沟通与交流之重任(许均,2003:293)。他重点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问题,一是冲突与和谐的问题。

2005年张德让的#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发表。他认为重构是译者把自己变成作者的第二个自我,体验即译者的移情与共鸣,视界融合是译者倾听对话与自身置入。前两者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观点为依托,后者是以伽达默尔的理论为支撑。虽然说传统与现代阐释学逐渐的大相径庭,但张实际都是在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这可以从作者的结语看出 译者不能过分执着于自我,否则就有可能关闭通向理解真理的大门。译者既不要抛弃自我,也不能左右原作。(张德让,2005:70)

这些文章都不约而同的以阐释学理论为支撑、以译者主体性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时期,我们发现伽达默尔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伽达默尔的读者中心论,它完全颠覆了文本解读过程中作者和读者之间固有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用!意义的创生?取代!作者原意?作为诠释活动的基本追求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何卫平,2009:263)

四、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多元化

由于前一时期大量的关于阐释学的文章在期刊杂志上频频出现,问题也接踵而至。一味的强调阐释在翻译的重要性尤其是译者主体性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这时期出现了一些反思性的文章。

伍凌(2005)是继谢天振之后又一个辩证分析阐释学的学者。她的文章在肯定伽达默尔现代阐释学给翻译研究带来的积极意义后指出了他的阐释学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给我们在翻译研究中的启示。

耿强(2006)也提出了不同的声音。在他的文章#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中,他从三个方面做了深刻的反思。其一,通过对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的观点分析,耿强认为伽氏的理论从 理解的历史性到误读的合理性再到解释的有效性不是连环紧扣的逻辑推理(耿强,2006:80),这样会造成阐释的混乱局面。其二,多数人都认为伽氏的理论主张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此耿强持相反观点。他认为伽氏提出效果历史原则就是为了说明 理解者自身因为历史性的缘故,无法摆脱先在传统的限制,而对文本意义的阐释也多少会受这种传统的制约。(同上:81)所以译者很多时候并不能表现出自我的创造性。其三,国内学者认为视域融合会扩大译者视域,因此可以解释为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耿认为从理论讲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在实践中 有可能产生一种视域完全代替另一种视域而产生完全彻底的归化式或者异化式的文本,这样也会出现翻译的缺失。

一年后,同属反思类的另一篇文章出现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上。作者何德红(2007)主要对伽达默尔的现代阐释学理论做了梳理,指出它对翻译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伽氏否定文本的客观性,作者认为赫施的观点对翻译研究来说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131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第29卷

除了对原有研究的反思,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研究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学者们开始尝试炒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研究因此而进入了系统的、理性思索的新阶段。

张广奎(2007)的#从艾柯的诠释学看翻译特性%发表。这篇文章首先在理论引用上是一大突破。与之前的学者不同,他借用艾柯的核心观点意义不是由诠释者任意建构的,而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分析翻译过程中诠释的局限性及过度诠释,科学的翻译诠释方法是用艾柯所倡导的历史和哲学的调查方法考察,诠释翻译文本。这篇文章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了翻译的特性。作者最后总结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甚至是潜意识的都是在操纵文本(张广奎,2007:91)。同时,他强调译者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文。事实上,他是在强调译者在翻译中具有有限的主体性,创造性。

张广奎(2008)在其另一文#论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诠释的读者化%重点解读了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视域融合理论和艾柯的诠释体系,分析了翻译诠释过程中读者的自然操纵和译文的读者化倾向必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朱健平(2008)从意义角度入手将翻译研究,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联系起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对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等核心问题探讨的启发意义,同时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角度考察翻译引起的争议。

武光军(2008)全面的分析了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作者认为利科的翻译哲学较好的解决了翻译哲学的根本问题并且认为他对翻译研究的突出贡献是诠释的翻译 允许多种翻译模式的存在,走出可译与不可译的死胡同(武光军,2008:19)。因为利科克服了 作者中心论和 读者中心论之间的对立,并将方法与本体相结合建构了 文本中心论的诠释模式(彭启福,2003:125)。

夏天(2008)提到了一个国内学者还比较陌生的翻译策略???深度翻译。她指出古今中外对翻译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活动。深度翻译有着深厚的解释学基础,其本质就是译者在尊重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对原文的解释与表达,它体现译者的主体性、突出文化差异。这种新的翻译策略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下必将带来许多积极的意义。

在另一篇文章中,夏天(2009)对斯坦纳的阐释性翻译理论中的阐释四步骤做了详尽的分析。由于他的理论晦涩难懂加之理论本身存在缺陷,所以作者针对这个理论分别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调适、扩展以使它更加完善,最终能更好的为翻译研究服务。这篇文章是继唐培03年从实践角度对斯坦纳阐释性翻译运用后的一篇纯理论作品,很值得大家参考借鉴。

五、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初期,学者们基本是持积极赞同的观点。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步呈现出体系化,客观化的理性模式。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有许多相似之处,缺少独创性。德国阐释学家们尤其是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不断的被引用,以至于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三个理论核心???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观???成为理论挪用的焦点(耿强,2006,78)。不可否认这些观点给翻译研究注入新的理论来源,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掉其他阐释学家的观点。

赫施的#解释的有效性%在1991年就有中文版,这部著作在 英美的知名度很高(何卫平,2009:267)。他对文本含义和意义的区分对伽达默尔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质疑与批判,但是国内对它的应用与研究却极为有限。到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赫施的阐释翻译研究的文章出现,只是在谢天振和何德红的文章中提到而已。艾柯的诠释与过度诠释体现了 西方部分学者对解释学的后现代走向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主义不满,所以这本书的出版及中译本的出现 对中国人来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它里面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同上:270)而国内仅张广奎对此做了相关研究。

对文本意义的阐释的还有法国学者利科为代表的不同阐释翻译观,但是仅武光军做了透彻的分析。可见除了德国阐释学派外,后起的别国学者的理论都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而 从解释的有效性的判断到对过度解释的批评都是为了正确地解释文本。(夏天2008)所以赫施的新客观主义解释学观点、艾柯的诠释及过度诠释、利科对文本意义的相关论述都是值得去深入探讨的。

另外,杨柳(2009)认为乔治&斯坦纳是阐释学的翻译理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军平说 乔治&斯坦纳的整个翻译理论的框架结构式建立在解释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试图将20世纪的解释学思想运用于其翻译理论,以阐明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刘军平,2009:216)但是我们发现在发表的论文中运用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文章很少。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重要成员哈贝马斯是当今世界的风云人物(何卫平,2009:267),他在批判解释学时建立了深度解释学,但是他的批判的解释学理论在国内却很少被提及。

其次,阐释学理论本身存在缺陷,这点可以从阐释学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看到,从施莱尔马赫到海德格尔再到伽达默尔,是一步一步吸收批判前人成果而来。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同样存在问题。比如,张汝伦分析了伽达默尔和利科的不同理论。利科认为 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并不像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在文本中,作者的意图与文本的意义并非一致,而在对话中,说话者的意向与他所说的东西多少有些重合,但是张氏认为 利科这里对伽达默尔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张汝伦,2003:305)因此,我们在借用西方理论时应该持有去其糟粕,用其精华的态度。

阐释学翻译研究20多年来在国内成绩斐然,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思想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使翻译理论家们重新审视原有的翻译标准,认识到文本意义的多样性,译者的重要性等。但是 与阐释学在西方的!显学?地位相比,它在中国译界的效果还不是那

132

第5期赵娟丽: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么的惊天动地。(杨柳,2009:110)随着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转向,学者将不再局限于伽达默尔及其他的三大原则,可以预见阐释学理论中更多精辟的论述将会帮助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翻译的本质。这一方面实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0年吕俊已经做了语言哲学转向后的翻译研究,刘宓庆2007年出版的#翻译与语言哲学%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让我们寄希望于更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挖掘与开发,以期它在国内出现惊天动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耿强.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

(2):77 82.

[2] 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 洪汉鼎.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2007.

[5]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2):125 130.

[7]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

24(1):6 11.

[8] 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35(4):290 295.

[9] 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上海:译

林出版社,2001.

[10] 夏天.深度翻译:一个不应忽视的解释维度[J].外语与翻译,

2008,59(4):1 7.

[11] 夏天.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的应用:问题与方法[J].外语研

究,2009,115(3):81 87.

[12] 唐培.从阐释学探讨译者主体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3,26(6):68 72.

[13]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

2003,24(6):8 14.

[14] 武光军.翻译即诠释???论保罗&利科的翻译哲学[J].中国

翻译,2008,29(3):16 19.

[15] 伍凌.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J].

外语学刊,2005,122(1):95 100.

[16] 袁洪庚.阐释学与翻译[J].外国语,1991,75(5):35 38.

[17]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3,26(5):74 78.

[18] 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9] 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

翻译,1987(6):1 4.

[20] 袁锦翔.一种新的翻译文体???阐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3):54 57.

[21]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2]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

起[J].中国翻译,2003,24(1):19 24.

[23]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1,22(4):23 25.

[24] 张广奎.从艾柯诠释学看翻译的特性[J].外语教学,2007,28

(3):88 91.

[25] 张广奎.论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诠释的读者化[J].外语

教学,2008,29(4):91 94.

[26]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7] 朱建平.翻译研究&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翻译研究的诠释学

派[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78 92.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S tudies: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ZHA O Juan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 ages,Lanzhou Jiaoton g Un iversity,Lanzh ou730070,Chin a)

Abstract:H ermeneutics has been intr oduced into China since the middle of1980s,then combined w ith tr anslation studies and hermeneutic translatio n studies appear.Over these20years,great achievements have reached.H ow ever,problems still ex ist,such as the o ver applicatio n of Gadam er's theories and the sim i lar even repetitious studies ect.Because of it,so me relevant papers cho osing from core jo ur nals are re v iew ed,analysed and rethoug ht.

Key words:herm eneutics;translation studies;review

133

英汉互译中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策略研究论文

A Study of E-C Color Term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英汉互译中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策略研究

Abstract and Key Words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reflection of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 i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as its own history and societ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s, customs and religions, and so on. However, all of these factors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associative meanings in same vocabulary or different words, in other words,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societies, there are many words or phrases with same word meaning but different associative meanings which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act, the differences in associative meaning is actually the gap between cultural information. As people liv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ustoms, for the same object or thing, they usually have different associ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on color associative meanings and its transl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vocabulary,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associative meaning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influences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ssociative meanings and translation and thus put forward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n culture-loaded word translation. Key words: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ic color terms; cultural connotations; differences; reasons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于两种文化之中,因此它们有着各自的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习俗和宗教等。而这一切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即文化负载词。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 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间颜色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对词汇翻译造成的影响,指出了注重这种差异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由这些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比较研究;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成因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张 健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视域下探讨翻译活动,其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伽氏的翻译 理论一经问世就备受译界关注。对于解释学而言,高奏赞歌者颇众,骨头里挑刺者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辩证地探讨解释学翻译观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利与弊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2)01-0089-07 收稿日期:2011-11-27 作者简介:张健(1972-),男,安徽合肥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外语言对比及翻译学。 1导言翻译与哲学息息相关。“哲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也包含哲学思辨和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刘军平, 2010:64)而“解释”可谓是哲学的“品牌词”,但凡 涉及哲学的概念,往往会打上“解释”的标签。从“解释学”(hermeneutics )词源来看,“解释”和“翻译”被相提并论早有历史了。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rs )是奥林匹亚山中诸多神灵的信使,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到人间,可是神有神语,不同于人类的语言,只有将神语译成人语,人间方能领会神旨,所以翻译必不可少。同时,毕竟是神旨,少不了晦暗不明之处,所以翻译时也就少不了解释,也就是对其中微言大义进行阐发,于是乎翻译、解释与传递同步进行。后来不少学者对翻译中的解释十分重视,并将哲学解释学引入翻译研究当中,以求理论支持。自从19世纪以来,解释学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当然这其中功不可没者大有人在,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开启了哲学解释学之门,但施氏 的解释学翻译思想尚处萌芽状态,不足之处可见一斑。狄尔泰(Dilthey )又将此扩大至整个精神科学范围,使解释学“从专门的技术性学科转变为人文科学家的一般方法论学科”。(郭安,1999:22) 此后,海德格尔(Heidegger )将原有的解释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升至本体论,加大对世界本源的哲学研究,而海氏的弟子伽达默尔(Gadamer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解释学发展为一门显学,可以说,伽氏才是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当然,仅从哲学原创性来看,伽达默尔不算抢眼,但就翻译哲学而言,伽氏绝对算得了开天辟地的人物。 在伽氏眼中,翻译完全是意义的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身份时有重合。译者在译前首先是作为原文读者的身份出现,而后在其理解、阐释之下,才有译本的诞生。难怪后来乔治· 斯坦纳(George Steiner )在其大作《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 -tion )中专门从解释学(即斯坦纳所称的“诠释 学”)视阈深入探讨了翻译的解释性。可以说,解 2012年第14卷第1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1.,Vol.14.2012总第112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12

文体翻译研究论文文体与翻译关系论文

文体翻译研究论文文体与翻译关系论文 摘要:从文体学研究的几个方面以及翻译实例对文体学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旨在强调文体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文体翻译研究;文体与翻译关系;翻译实例中的文体学理论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体和语言风格的学科。它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去探讨文体的问题。所以严格的意义上说,它是本世纪内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文体学有传统文体学和现代文体学之分;传统文体学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作家的文学风格,研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的语言变体;现代文体学则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类文体,本文所说文体学当指后者。 近来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用文体学的理论研究翻译及其规律。该领域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和翻译风格,将翻译学与文体学结合起来即文体翻译研究,这是一门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课题。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问

题。 二、文体与翻译 文体学与翻译之间关系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一常规和变异的问题。“常规”和“变异”是文体学中的两个术语。“常规”即指“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变异”是指“不符合公认的标准的语法和语义规范的话语的统称”。通俗一点说,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这就是常规;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不会总是遵循某种语言规范而一成不变,相反,人们为了最恰当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在使用语言时有所选择和变化,甚至使用偏离语言常规的话语或表现形式,这就是变异。请见下面例子: the man (gatekeeper) went into drink his can of tea, the girls went on down the lane that was deep in soft dusk. gudrun was as if numbed in her mind by the sense of indomitable soft weight of the man, bearing down into the living body of the horse: the strong, indomitable thighs of the blond man clenching the palpitating body of the mare into pure control; a sort white magnetic domination from the loins and thighs and calves,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及论文选题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及论文选题 一、根据 1.学术会议 2.学术期刊论文 3.论著 4.自己的研究和研究生指导 二、文化转向中的翻译研究 1.后现代主义理论 2.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3.改写/操控/多元系统 4.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5.国外翻译研究丛书 三、中国传统译论的重新建构 1.一种反拨 2.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王阳明) 3.严复“信、达、雅” 4.钱锺书“化境” 四、翻译研究的美学层面 1.译学新论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 2.文学翻译研究 五、翻译研究的哲学层面 1.解释学(视域融合) 2.交往理论 3.语言哲学 六、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层面 1.对比语言学 2.系统功能语法 3.认知语言学 4.语用学 七、中国典籍翻译研究 1.《论语》、《道德经》、《庄子》等哲学经典的翻译 2.《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经典的翻译研究 3.与汉学研究相结合 八、诗歌翻译研究 1.汉诗英译 2.英诗汉译 3.比较诗学与诗歌翻译(刘若愚、叶威廉、叶嘉莹、宇文所安) 九、中西翻译史研究 1.佛经典籍翻译 2.耶稣会士/传教士的中国典籍翻译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活动 4.新时期的翻译活动研究 十、中外翻译家/翻译理论家研究 理雅各, 严复, 鲁迅, 钱锺书, 傅雷, 朱生豪, 许渊冲, 奈达

十一、翻译研究与新技术的结合 1.机助翻译 2.语料库翻译学 十二、翻译的专业性研究 1.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 2.笔译 3.翻译课程设置 4.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5.翻译研究论文的选题 一、翻译研究的金字塔 1.塔顶:哲学研究 2.中间:美学研究 3.塔底:语言学研究 二、论文选题中的研究意识 2.1 问题意识 ●价值 ●前人研究 ●研究空间 2.2 理论意识 ●Theoretical familiarization ●Theoretical authorization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理论与研究对象的贴合度 2.3 双向意识 ●纵向(翻译史) ●横向(翻译过程) 2.4 方法意识 ●思辨 ●实证 ●思辨+实证 2.5 创新意识 ●理论话语的沿袭 ●理论话语的创新 2.6 规范意识 ●学术规范 ●写作规范 2.7 专业意识 ●体现翻译专业的独特性

最新 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精品

解释即翻译”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消除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浅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是? 一、“翻译即解释”的由来 诠释学,英文为Hermeneutics,德语为Hermeneutik,希腊文为Hermeneutike。对Hermeneutics的译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界将其译成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等,界多是将其称为阐释学。 最早出现的诠释学是神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经历德国的宗教改革后,诠释学研究的范围开始面向一般的世俗文本,语文学诠释学由此开始,诠释学作为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技艺为人们熟知。19世纪,经过施莱尔马赫的改造,诠释学以理论的形式确立下来,成为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方法论。后又经过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不断努力,诠释学上升到了实践哲学的层面,从方法论上升到了本体论。 无论哪一种诠释学,都是一种意义指向的理论。同样,翻译也是对意义的追寻,对文本信息的获取。16世纪牛津大学神学教授L.汉弗雷(L.Humphery),在其著作《诠释方法》一书中,把希腊文Hermeneutik解释为“翻译”,这是“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的首次提出。17世纪,法国学者休特(P.D.Huet)《论解释卷二》中,进一步论述了“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他不仅肯定了汉弗雷的观点,而且将翻译与诠释、译者与解释者并列起来进行讨论。休特认为:“翻译者(解释者)在进行翻译——诠释时,既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所减损,也不可增补,应该完全忠实地描绘出作者的性 格。”[1](P43) 美国学者帕尔默也认为翻译是诠释学的应有之义:“翻译是‘产生理解’的基本诠释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将异质的、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携入自己语言的媒介中……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收集整理的事情。”[2](P43) 二、“翻译即解释”在施莱尔马赫诠释学中的表现 施莱尔马赫认为,正确的理解不是直接的,而是必须通过解释,理解与解释是同一的,解释是理解的表现形式,理解与解释的目的是重构作者的意图。在特殊诠释学时期,学者们认为,直接理解是正常情况,误解是偶尔的异常情况,所以解释相对于理解是辅助性。施莱尔马赫则为,诠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而这种误解是普遍的,不是个别的,解释是为了避免那种由于无视规则的理解尝试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手段。 施莱尔马赫在长期注释《圣经》的实践中,发现了教义的解释与语义的解释之间的矛盾:《圣经》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作者写成,如果仅从语义出发,这些不同时代的语言所撰写成的文本之间就会有很多语义上的矛盾之处,从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现有的基督教共同信仰就会被破坏;如果仅从教义出

翻译专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翻译专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 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 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

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二、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1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WorkingDocument1)(1987,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3—),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和外语教学。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李晓玲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翻译;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4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译学 研究的视角。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翻译。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到的 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 研究视角。 一、理解的历史性在理解的模式上,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前结构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建立在一种前有的基础上,为了理解某个事物,我们总得先要具有这个事物。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前见”的影响,这种“前见”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译者只有把自身置身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原作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性”。[1]我们是历史性地存在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历史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伽达默尔认为这 种偏见是“合法的” 。他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声称“偏 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 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 的倾向性”。[2]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的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庞德唐诗英译中 的错误在美国引起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的激潮,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 二、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第二大原则。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作为理解者或解释者的译者,其视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动态的。因此,作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译者,其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 “视域融合”。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 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各有自己的视域。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其带来的各种成见所规定的,它们构成了译者现在的视域。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带着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但这种理解 5 41

论文题目英文翻译格式探析

论文题目英文翻译格式探析 论文题目(title)是论文内容的精确概括,对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译文必需言简意赅、通顺无误,论文题目的英译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体现全文的主题和核心,读者才可以快速了解论文研究的主题,从而判断该文献内容对自己是否有阅读的价值,下面简析论文题目翻译格式和翻译方法。 一、论文题目英文翻译的要求。 (一)明确。 要能够揭示论文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为了便于检索,标题中所用的词尽量使用表达全文内容的关键词。 (二)简练。 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论文题目不宜过长,大多为8~12个单词左右。 二、论文题目英文翻译的格式。 同长长的论文相比,写标题似乎是件小事,也往往被学生忽视。甚至有些学生把标题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还在后面加上标点,这显然是不对的。英语标题的写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标题必须写在首行的中间。 每个标题都必须写在中间,不要太偏左或太偏右,更不要顶格空两格或直接从左边写起。 (二)如果标题太长,在一行内写不完,可以用两行来写。 用两行写标题,第二行应比第一行短,并且要放在中间。 (三)如果打印需要加黑。 一般毕业论文需要打印件,标题打印时必须加黑,且字号通常比正文大一号或两号,选择居中。 (四)标题的第一个单词和最后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 不管第一个单词和最后一个单词是什么词性,也不管它们有多长或者多短,只要它们是写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词的位置上,首字母就必须大写。 (五)所有实词的首字母都必须大写。 英语中,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含系动词、助动词、及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它们出现在标题中首字母都必须大写。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162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O文章编号:1673–2804(2011)01-0162-03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张 睿,韩 虔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主体;翻译客体;权力话语;翻译标准 摘 要: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 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 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的科学主义转向了语言论的阐释哲学(Hermeneutics),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巨大,不仅仅使人们开始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而且人们认知范式的变化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理论研究。对强调“忠实性”的翻译标准、作者的主体性、文本的绝对权威等等方面,阐释学开启了崭新的视角,对研究语际间语言转换的翻译学理论来说,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一 现代阐释学的内涵 阐释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论,“它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不过是用来指传达神喻、解释经典的学问”[1]。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三个阶段。古典阐释学局限在宗教层面,解读经典、注释经书,满足于获得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传统阐释学由施莱伊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和赫斯的意图说文本理论三大体系构成。传统阐释学承认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意识活动,都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传统阐释学力求使阐释者摆脱一切历史影响,超越历史环境,达到对文本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的、透明的、无蔽的理解”[2]。他们把阐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成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所以传统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核心是避免误解,阐释者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还原作者及文本的原初意义。 现代阐释学沿袭了传统阐释学的阐释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但是却接受了阐释者对文本的误读。两大领军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 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包括了“先有”、“先见”、“先知”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三个层面涵盖了历史、文化、语言、意识、心理等人类一切从逝去到当下的精神物化物。他认为,任何一个阐释主体在进行文本的阐释前,就已经处于这种前理解状态中,受到既定的文化,历史、语言、意识、心理的侵占,不可能无蔽地、透明地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阐释。因此,“阐释主体从前理解起步达向文本,势必带着历史‘偏见’去理解文本的意义”[3]。可以说,就是历史导致了“此在”的阐释主体对“彼在”的文本意义获得中的偏见。 迦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承接了“前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含义,统统把他们纳入到他自己创建的术语“视域”中,即他认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一个是阐释主体的视域,一个是文本(作者)的视域。“阐释主体的视域指浸淫阐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彼端(逝去)与此端(当下)之间”,亦即“从逝去的历史延伸而来的阐释主体存在着的当下视域”[3:44],被称为第一视域,是历史强加给主体展开理解的起点;文本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为第二视域,它影响了作者的理解即文本意义的生成。阐释者无法摆脱由自身历史存在而来的“先见”,但同时却又不可能以自己的“先见”去任意曲解阐释对象,“先见”只接纳它所能接受的理解。因此,对任何文本的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个不同历史背景,即阐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迦达默尔称这个过程为“视域融合”。所以阐释者因为受到自己“视域”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理解的偏失,这个偏失就是理解在走向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见”。迦达默尔不强调无蔽地、透明地获得文本的原初意义,而是充分肯定了阐释者或读者在阐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承认个人的历史存在对个 第11卷 第1期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V ol.11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Hebei Poli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3-11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18203247.html,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作者:王文霞杨洪娟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也正是解释学的核心。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即是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翻译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才源远流长。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正是这其中的大家。 【关键词】解释学翻译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引言 解释学(Hermenutics)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这位来往与人 间和神界的信使,把众神的旨意传达给人间。在这个过程中,神界与人间的语言是不相同的,需要赫尔墨斯在理解神的语言的基础上,把这种对人类来讲,完全陌生的、无法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然后把它的意思重新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翻译为人类的语言。对解释学的这一最初喻意,表达的意思便是翻译即是解释。 基本的解释学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便是翻译,翻译便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进行翻译。要做翻译,就一定要先理解完全原文本中的这种陌生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充分的理解后,翻译就是一种转换——把完全陌生的语言转换成熟悉的语言,将无法理解的话语转换成可以理解的话语。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总是有译者的思想的存在。所以翻译也是一种自由。它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和转换自由。本文就解释学与翻译的三位大师的理论进行简单阐释。 一、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德国哲学家、解释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他对德国宗教、生活和文化影响重大,被公认为“现代神学之父”、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缔造者。他是第一个将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带到普遍解释学,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文本是作者的思想和意向的反应,翻译解释重新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向。但由于原作者与译者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自身所处的时间、历史、生活环境、社会政治、语言文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解。施莱尔马赫对此提出了两种应对策略:主观重构或心理重构和客观重构或语言重构。这都是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重构。 心理重构是把语言当做作者的表达个性的工具,用心理置换的方法,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还原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精神。具体包括理解的普遍性法则和理解的个体创造性。普遍是说人们内在心灵的互通。尽管不是同一个人,但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情

从文化角度分析新闻翻译以及新闻翻译的方法研究英语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从文化角度分析新闻翻译以及新闻翻译的方法研究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he Methods in News Translation BY XX XXXX, Tutor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 in English At XXXX University May 5th, XXXX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 论文(设计)题目:从文化角度分析新闻翻译以及新闻翻译的方法研究 学院: XXX学院专业: XXXX 班级:XXXX级XX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XXXXX指导教师:XXX 职称: XXX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新闻翻译在文化角度以及相应的技巧策略的应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新闻特点的了解以及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导新闻翻译实践,促进新闻发展使得新闻翻译得到更多重视。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介绍新闻种类及新闻翻译的特点;第二章介绍了文化对新闻翻译的原因及影响和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第三章介绍新闻翻译的策略技巧。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本文的基础条件是翻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翻译的研究结果。 研究路线是对新闻的特点做出详细阐述,并结合文化方面融合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将其应用于新闻翻译中。 4、主要参考文献 Lawrence Venuti.2000.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mark.P.1982.Approaches toTransla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刘其中,2004,《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健,2007,《报刊英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计划进度 阶段起止日期 1 确定初步论文题目3月16日前 2 与导师见面,确定大致范围,填开题报告和 任务书,导师签字 3月16日-3月23日 3 提交论文提纲3月23日-3月30日 4 交初稿和文献综述3月30日-4月20日 5 交终稿和评议书5月8日前 指导教师: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2019年精选文档

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作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之一,对德国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 施莱尔马赫是一位以哲学方法来思考语言问题的学者。在当代哲学中,他被誉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他的阐释学理论深刻影响了其翻译理论,为其翻译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施氏提出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也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他认为误解是阐释学的出发点,而且,这种误解是普遍存在的,误解的普遍性决定了阐释学的普遍性。误解使阐释学成为了必要,而阐释学就是要消除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那么要如何消除这种误解呢?施氏认为误解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差别。,要想避免误解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文本,即客观的重构(语言层面的重构)和主观的重构(作者精神状态的重构),并且认为主观的重构更为重要,解释者只有重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境,才能更为准确地阐释文本。 与之相对应地,施氏提出了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早期的阐

释学侧重于语法解释,及对文本进行语义学的分析。这一部分是客观的,不以作者和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由于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个人的历史经验也千差万别,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从语义层面来诠释文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施莱尔马赫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解释这一概念。心理解释是一种主观的方法,旨在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精神状态。施莱尔马赫提出,要想把握作者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心理移情”的方法,在心理上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重建文本与该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 二、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方法》的论文,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之间,同种语言也需要翻译,比如说方言,抑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或方言,都需要翻译。 施莱尔马赫是西方第一个将笔译和口译明确区分并加以阐 述的人。他认为,口译主要是指商业方面的翻译,而笔译主要是指从事科学艺术领域方面的翻译。(谭载喜,2006:106-107)。 此外,施莱尔马赫还对翻译进行了分类,认为翻译分为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真正的翻译是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这类翻译相对较复杂,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笔头翻译属于真正翻译的范畴。机械的翻译,是指实用性的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_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2000年第3期No.3,Ma y2000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总第127期 General Serial No.127 文章编号:1004_5139(2000)03_0053_08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 )))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83) 摘要: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代解释学理论家围绕作者/本意0的争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传统翻译观念的崭新/视域0。本文拟从该理论关于作者/本意0、文本的确定性和可复制性等问题的论述,探讨其对当代翻译研究、尤其是有关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作者本意;本文本意;解释学;翻译研究 Author's Meanin g and the Meanin g of Text )))Hermeneutics and T ranslatio n Studies X IE T ian_z hen (The Academy of Soci al Sciences,Shangh 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 n a) Abstract:Any kind of translat ion,literary or unlit erary,is bound up w it h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lica-t ion of source text.T his nature of translation determines its close relation w ith hermeneutics)t heor y of understandin g and ex p lanat ion in a certain de g ree.T he debatin g of t he modern Western hermeneutics t heorists p rovides us a com p let el y new Horizont to examine translat ion.Based on their t wo diametricall y opposed view points on author's meaning,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 o discuss such problems as t ranslatabilit y and untranslat ability in new perspectives. Key words:aut hor's meaning;meaning of text;herm eneutics;t 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如果说,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那么,解释就是对原文的一种阐发。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既是原文的接受者即读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再创作者。 传统的解释学(H ermeneutics),从古希腊的解释学,中世纪的/释义学0和/文献学0,直至近代德国的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Dilthey)的哲学解释学,都贯穿着一个明显的客观主义精神,从而强调接受者应该努力把握/文本0的原意,把握创作该文本的作者的/本意0,这一精神与传统的翻译要领也是一致的。 进入20世纪以后,以海德格尔(Heidegg er)、伽达默尔(Gadam er)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解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的理论,宣称作者的/本意0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作者/本意0的寻求也是徒劳的。他们认为,当作者创造出了一件作品(文本)以后,这件作品(文本)就是一个脱离了作者

研究论文:新闻词汇翻译方法研究

66300 新闻传播学论文 新闻词汇翻译方法研究 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英文在我们中小学就已经开始学习,我们对于英文发音的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专业英语新闻词汇的准确翻译是很难的,因为翻译这个问题联系到两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这一点对于专业新闻翻译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国内外对于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提出“等值”的概念,强调原文和疑问的等值问题,任何翻译一定要尊重原文,这一点是翻译原则的首要。笔者在本文中将详细为读者介绍新闻词汇翻译的方法。 1.新闻翻译方法研究的意义 1.1传播新闻信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同世界各国联系密切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传递在信息量和信息速度两角度都是非常卓越的,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新闻词汇的

翻译方法,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往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我国真正融入世界。 1.2文化知识的普及 对于英文新闻词汇来说,我们在翻译时不仅仅关注其表面部分,更要关注词汇隐藏在里面的文化含义,新闻词汇不同于其他词汇,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可读性,这些特点正是一个国家内在文化的体现,掌握新闻词汇翻译方法就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外国文化。 2.新闻翻译方法的原则 对于外文翻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遵守“信、达、雅”三个标准,在这里我们翻译目标是新闻词汇,因而对于翻译原则要求就更加严格,接下来笔者将为读者详细说明新闻词汇翻译方法的原则。 坚持“信”翻译原则,正确无误地翻译英文新闻词汇,同时在翻译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可随意翻译。 坚持“达、雅”翻译原则,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是新闻词汇,因而我们必须是中度感情,不可以低俗和高雅,

2019年阐释学派翻译理论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篇一: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主要翻译流派及学者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Roman Jakobson 罗曼·雅科布逊 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 Bertrand Russell 柏特兰·罗素 Peter Newmark 彼得·纽马克 J. C. Catford 约翰·卡特福特,英国 Eugene Nida尤金·奈达,美国 Basil Hatim巴兹尔·哈蒂姆 Mary Snell-Hornby玛丽·斯奈尔—霍恩比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George Steiner乔治·斯坦纳,英国 Antoine Berman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Katharina Reiss 凯瑟琳娜·莱斯,德国 Hans Vermeer 汉斯·弗米尔,德国 Christiane Nord 克里斯汀娜·诺德,德国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James Holmes 詹姆斯·霍尔姆斯 Itamar Even-Zohar伊塔玛·埃文—佐哈,以色列 Gideon Toury 吉迪恩·图里 André Lefevere安德烈·勒菲弗尔 Susan Bassnett苏珊·巴斯奈特,英国 Theo Hermans西奥·赫曼斯,荷兰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Walter Benjamin瓦尔特·本雅明,德国 J. Jacques Derrida 雅克·德里达,法国 Paul de Man保罗·德曼,美国 Lawrence Venuti劳伦斯·韦努蒂,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Sherry Simon雪莉·西蒙,加拿大 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 Barbara Godard 巴巴拉·格达德,加拿大 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Douglas Robinson 道格拉斯·罗宾逊,美国 Tejaswini Niranjana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印度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印度裔美学 Else Ribeiro Pires Vieira埃尔斯·丽贝罗·皮尔斯·维埃拉,巴西 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安德烈·费道罗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