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知识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条件

(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和精神何者是

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知识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除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世界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知识点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基本特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基本形式:①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③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知识点5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特点:①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具有普

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知识点6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

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知识点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规律。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知识点8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

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防止形而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知识点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

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

现为: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知识点10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和次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

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

和质变相互渗透。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基础上

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知识点11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

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知识点1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知识点1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

象;中介是指连结主客体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提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知识点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

的过程中,在受到客体制约的同时,又能使主体自身得到发展,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和完善。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①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②实施方案,把

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③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知识点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为认识提

供必要的条件;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地改造客体。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

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知识点4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知识点5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2)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知识点6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1)旧唯物主义即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和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2)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

知识点7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局限性是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它们在内容和形式

上都有质的区别。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知识点8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或者说绝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世界的可知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或者说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

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一定程度的和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3)二者辩证统一: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②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

知识点9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

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

观制约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3)真理和价值统一于实践。①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②价值实现以坚持

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①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其保持平衡时,则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其失衡时,则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③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

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知识点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构成社

会的生产方式。

(2)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

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点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

展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

用的性质(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

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点4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重要动力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

知识点5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会带来消极后果。

(2)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主、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提示: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这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

知识点6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知识点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

分工的出现;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知识点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③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即有用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②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知识点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

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知识点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

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①导致垄断,阻碍技术进步;②引

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调节失衡,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知识点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②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实

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知识点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

值决定,其构成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的支出费用三部分。另外,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受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制约。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知识点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并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不发生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创造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实现价值增殖。

(2)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知识点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知识点8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①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在不危及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等权利和自由。②法制: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结合,其核心是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③政权组织形式:分权制衡,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独立行使,相互“制衡”。④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⑤政党制度: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知识点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进步作用: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②历史性地促

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③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2)历史和阶级局限性:①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

下的民主。②资本主义法律将事实上的不平等合法化。③资本主义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知识点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自由竞争为原则。

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知识点2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1)垄断产生的原因:①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

行垄断。②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2)垄断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

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其本质一致,即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知识点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

之上,与之并存。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①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

已有垄断地位。②竞争的手段除了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③竞争的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扩展至国外。

知识点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一战

爆发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现在得到广泛迅速的发展。

(2)主要形式: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

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缓解资

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③通过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

本矛盾。

知识点5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

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全球化。

知识点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动因: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后果:①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

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②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后果。知识点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①根本推动力量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

利益斗争的作用。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的影响。④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作用。

(2)实质: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知识点1苏联模式

(1)基本特征:①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

发展重点;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和指令性计划模式;③政治上过度集权。

(2)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知识点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

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提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

主义的根本原则。

知识点3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①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③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①社会主义制度

从根本上了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②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③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知识点1“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1)“两个必然”(“两个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联系: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

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教材p17)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社会事实应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涂尔干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例如,法律可以说仅仅是一些词句,但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法律是可以感知的、是真实的。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如果要理解社会法律的含义及其发展,就必须考察社会的宗教。) (2)芝加哥学派:(教材p18)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芝加哥大学居于社会学研究与训练之中心地位持续了多年。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被统称为“芝加哥学派”。 (3)中层理论:(教材p19) “中层理论”居于狭隘的“专门理论”和广泛的“总体理论”之间,前者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后者则试图无所不包地解释广泛的社会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罗伯特·莫顿的“中层理论”比较容易用实验证明。 (4)社会学想象力:(教材p32) (5)自变量/因变量概念:(教材p39) 某些可能性原因或者解释性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其结果是因变量。 (或者: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6)虚假相关:(教材p40) 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相关被认为是虚假相关。(即:某些相关性是有效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例如,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导致死亡。) 一、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的六个阶段(教材p43) a、第一阶段:仔细地陈述要研究地问题并且提出假设以供调查研究。 b、第二阶段:进行研究设计 c、第三阶段: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d、第四阶段: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e、第五阶段:解释调查结果并且得出结论 f、第六阶段: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二、论述题 (1)试述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三种主义的观点,并用三种观点分析具体问题。 三种主义的观点: a、功能主义:(教材p21/121) b、冲突论: c、互动论: (2)涂尔干、韦伯的基本思想。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归纳(新)知识讲解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归纳(新)

2015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新)2015.5.6 预习案(写一写,梳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预测指数★★★★,同学们一定要逐题过 关) (热点应用:物价、CPI、PPI、房价)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两个---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 (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新修改):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从而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⑥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完整版信息化教育概论笔记

信息化教育概论总结整理 第一章 1.信息化教育的含义: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2.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为: (1)“教育技术(education technology)”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引进的;“信息化教育”一词,是21世纪初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 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作用下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般的学习过程;是与信息化教育资源自然地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而不是一切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3)信息化教育要求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传教学法,必须进行教学系统设计;而教育技术没有这个要求。 (4)信息化教育要求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而教育技术则没有这个要求。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五化三性: (1)五化 ①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 ②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③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 ④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 ⑤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2)三性 ①开放性。他能超越时空,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 ②非线性。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条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连接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他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 ③交互性。他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4.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是信息化教育萌芽起步阶段,也可以说是从视听教育到 信息化教育的过渡阶段。 1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盜系统在教育中是信息化教育迅速发展阖段。20世纪后期以后,育的主褁标志。的应用时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5. 第一层次,最里层,最直接层次,是学与教理论和传播理论。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备知识点(主观题)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从物价上涨的角度)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 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 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 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的影响是什么? (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 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 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 (1)调节生产。当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较少,压缩生产规模, 调减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 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说,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中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 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它就能获得较大的试产份额,从中获得更 多的利润。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4、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 客观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引发;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和消费观念。 【拓展延伸】如何提高居民家庭消费水平 (1)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3)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4)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5)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5、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表现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 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 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 (1)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 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调 节着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反作用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 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社 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地位:生产--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拓展延伸】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①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 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开拓农村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④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⑤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水平。 7、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1)理论依据: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信息化教育概论第一章

、授课题目 第1 章信息化教育概述 、教学时间安排 12 课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说明下列名词、概念的含义: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 2. 比较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异同; 3. 阐述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4. 阐述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5. 了解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6. 阐述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异同。 五、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1 章信息化教育概述 一、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 (一)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知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合作/ 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二)教育观念的变革 1. 走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 确立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观念,改变以往片面强调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2. 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1 )从3R素养走向3T素养 3R ----- 读(reading )、写(writing)、算(arithmetic)

3T ----- 技术运用(tech no logy )、团队协作(teami ng )、迁移能力transferenee ) (2 )掌握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电子邮件、视频制作设备、数据库软件、因 特网等。 (3)具备相应的生存与发展技能 美国有学者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时代所需求的七大基本技能,如 下表: 3. 走向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目前,世界教育质量评价观念的变革特点: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1. 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考知识点最新.

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考知识点 1、影响价格(物价、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房价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直接原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④间接原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影响价格⑤通货膨胀率,⑥货币的币值与商品的物价成反比 如何稳定物价?(主要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考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A、调节生产规模(启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B、提高劳动生产率(启示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形成竞争优势。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3.影响消费的因素: ①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B、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C、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D、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联系: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消费心理也会影响消费行为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相关热点:为什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③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信息化也是对教师能力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广大教师只有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迅速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完备专业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始应用到教学当中,形成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信息产业化、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通讯技术,随着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逐渐从技术维度转向了个体、观念、组织管理和制度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而出现的。从一开始“教育信息化”无论从概念上还是内涵上来说,都与信息通讯技术保持着紧密的关系。1993年,在NII报告中就专门列出了对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通过信息网络来实现按需教育、远程课堂,将提供最好的教师和教材,以及虚拟的实验环境、以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报刊、网上游戏、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等将提供学习化社区和方便的生活。随后,受此影响,其它国家也先后制订了类似的教育信息化计划。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被单独列为第十九章,可见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思路 一、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和国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9.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10.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二、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命题,考察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稳定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对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主要的知识点: 1、考察“资源配置”时主要使用的核心考点: ①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有其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弱点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③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考察“集中力量办大事”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命题,主要使用的核心考点: ①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②宏观调控的体现;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主观题考点突破能力提升练习(必修一经济生活)

2019届山东省平原一中高三政治三轮复习:主观题考点突破能力提升练习 (必修一经济生活)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 1. (10分)移动支付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互联网飞跃式的发展,移动支付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饭、购物到搭公交地铁,你能想到的消费场景,基本都可以用移动支付解决。移动支付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国内传统行业从线下走向线上,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一定移动支付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应用等行业,给互联网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给中国提供了很多创业岗位,减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针对广大用户关心的支付安全问题,移动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深入融合,综合运用了指纹、声波、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辅助验证手段,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2017年国内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200万亿元,占有率达到90%左右,位居全球首位。一批国内支付企业带着经验和技术随中国游客“出征”海外,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和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支持十几种外币直接结算,中国将有可能定义全球移动支付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移动支付的发展是如何提高消费水平的?(10分) 【考点:市场、价值决定价格、消费反作用、社会公平、宏观调控】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健康卫生工作的纲领。 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120,是通过打造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目前,智慧医疗系统正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试点实施。智慧医疗系统涵盖医院的基本信息、智慧导诊、网上预约、电子病历等多个模块。整合了微信支付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远程挂号、专家预约、智能候诊、手机支付、报告查询、满意度调查等医疗服务,使患者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智慧医疗”的应用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有效促进了软件行业、智能终端厂商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智慧医疗”的应用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点:使用价值、质量、品牌、信誉形象、供给侧改革、转方式、税收、财政、宏观调控】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18年,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做强实体经济,必须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 做强实体经济,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8年3月28日和4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概率;一并上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带动各方资金扶持小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失业保险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延长至2019年4月30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做强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实体经济的。(8分) 【考点:乡村振兴战略】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庄严地写入《党章》。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意义?(1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