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与反思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

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

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

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

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

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

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

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

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

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

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

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有”,我启发说:“早在一

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

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

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

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

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

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

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

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

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

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

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

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

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

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

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

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

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

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

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

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

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

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

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

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

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

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

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

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

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

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后我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

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

考余地。然而,回顾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

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

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

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

处还需讲授。

喧宾夺主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六一”儿童节的早上,天气晴朗,碧空万里,为了庆祝自己的

节日,小明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小星,邀请小星到公园的游乐场去玩,经过一番讨论,两

人约定8时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小明家住在公园东面的阳光花园,小星家住在公园西面

的今日星辰小区。小明每分钟行80米,小星每分钟行90米。经过20分钟,两人正好在

公园门口碰面。请问小明家和小星家相距多少米?由于繁琐的陈述逼使学生在寻找题中有

用的数学信息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反思: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丰富生动、扎实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