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策略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院马国庆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项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结合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各种方式方法对师生双边活动进行缜密考虑和精心设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是实施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方法论,它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起中介作用。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等内容,它将给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淡化“竞技技术”教学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服务

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结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相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注重体育功能的开发,加强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及其具体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言传身教,师为学表。

3.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做起,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服务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

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学活动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体育与健康教学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来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向,并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准则,它是根据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体育教学原则应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它对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都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学原则能否很好地贯彻,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1.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的目标导向性原则,要求师生明确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对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意义,并要求一切教学措施都应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从而使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以“水平五”目标为基本要求,“水平六”为发展性要求,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全面发展。

贯彻目标导向性原则的要求:

(1)强化目标意识,师生都应增强参加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2)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课程标准》“水平五”的目标体系要求,结合体育运动的内容特点综合设计教

学目标;

(3)在指导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全面完成多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任务。

2.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原则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要灵活,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运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体能的发展,要把“三维健康观”

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2)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活动形式时,要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和身体练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使学生身体各部机能及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3)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一节课中,既要注重均衡发展,又要有所侧重。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与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贯彻主体性原则的要求:

(1)从教学指导思想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活动方式;

(3)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相信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4)体育教学组织上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5)调整好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4.开放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组织和教材选择上有开放的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结合起来,把统编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起来,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5.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体育教学要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和成功,但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与不同需要,而有区别地进行教学,这一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

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练习方式、运动量和分组形式,为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服务;

(2)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确保学生每一个人都有收获;

(3)在个别指导中应特别注重对差生和健康缺陷的学生的帮助,在学习评价时关注终结性指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各自的发展性指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给学生一定程度的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某个运动项目学有所长服务。

6.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学年、学期、每次课和课内每项活动的负荷,使练习与休息相互交替,以达到有效的练习效果,又不损害学生

的身心健康的目的。7.直观性原则

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

(1)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体能和运动技术的训练,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做出正确和有吸引力的示范动作;

(2)做错误动作示例时不能有意夸张或丑化学生形象;

(3)教师应综合多媒体、挂图、模型等各种直观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4)目的明确,根据教学设计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运用直观手段。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设计是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筹划的师生共同活动的、复杂的、多方面统一的教育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一般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和媒体的使用、教学过程及实施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等。

1.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构建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成的预期学习成果,可分为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课程标准》构建了五个领域、六个水平、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最终,这一目标体系要转化为最具体的、最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是教学设计重要环节。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领域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学习领域目标分为相互联系的五个部分: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水平的实际,划分了六级学习水平,其中高中以水平五为基本目标,水平六为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参见《高中课程标准》(附表二)。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1)必须有利于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把握课程的方向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把五个领域的目标分解,使其具体化、真实化、可操作化。

2)必须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指南,构建真实可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更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合理地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生在练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4)必须有利于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都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具体,有关于体育活动的要求可以指标化;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技能基础等自然情况,使教学目标切实能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

1)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近年来为人们常用,且较为成熟和完善。其中知识目标主要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健康常识、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术动作、体育文化等方面达成了解、说明、领会、分析、设计、比较、总结、综合、评价的学习结果;

技能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练习在体能、运动素质、技能能力和运动能力几方面掌握、熟练、提高、运用、创新和发展的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验、培养、发展或表现的内心世界的收获。这一目标体系较为全面、实用,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学科化、具体化。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体系,并要求高中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达到水平五的发展要求。体验教师应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总的目标要求,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细化各领域的水平五目标,制定出有新课程特色的、符合“三维健康观”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一节课的教学或一项体育活动,可能对学生的五个学习领域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教学计划等因素综合分析,有所侧重,不要面面俱到。例如:

“勇敢者之路”教学目标:通过参与“勇敢者之路”(过障碍)这项活动,使学生增强协调性、灵活性等体能,锻炼和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篮球二攻一战术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篮球二攻一战术的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竞技对抗的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信、自立的信念。

社会适应目标:团结协作,认识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能力,学会欣赏他人,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

(1)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各学校教师应正确认识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和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各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制定出有本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

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

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现阶段可参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两个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师应努力挖掘更多更好的教学素材,积极编写有本校特点的校本教材,使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既丰富多彩又富有特

1)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新《标准》构建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有更多的自主权。另外,由于《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和“水平五”目标的学习要求及内容建议,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

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选择的建议。包括:①体育知识、身心健康常识;②田径运动(走、跑、跳跃、投掷、各种身体素质练习);③体操(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④武术(健身拳、棍术、对练、自编套路等);⑤各种球类运动;

⑥游泳等水上运动;⑦冰雪运动;⑧各种体育游戏及现代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形式。

(3)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确定。高中各年级相当于每周2学时。可分为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以上各项目具体内容及课时比例不做具体规定,各学校应根据《标准》在五个学习领域里“水平五”的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按照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建议适当增加能发展学生特长的、精选学生终生必备的运动项目或活动形式。其中,高中1年级适当增加必修内容课时,高中2、3年级增加选修内容。(参见高中课标中的图2)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以学习领域目标为基础,发展新型体育课。

1)身心健康类。身体发展型、身心健康型、体能发展型、兴趣培养型、效果展示型等;

2)运动类。运动参与型、技能学习型等;

3)学习方法类。角色置换型、合作交往型、主体探究型、创造学习型、分组学习型等。(2)构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的数学模式,构建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如:兴趣教学模式、运作发展教学模式、体育观念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学导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模式等。

(3)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朋友;加强游戏法、练习

法、比赛法等传统教学法的运用,不断总结、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

4.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班级教学与分组教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如:选项式分组、友伴型分组、帮教式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等。采用什么分组形式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而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独特的组织教学形式。

(2)高中的分班教学。高中可考虑男、女合班上课的形式,也可按年级男、女分班上课,提倡按发展学生特长需要的体育专项选修办教学。

(3)学校体育俱乐部、锻炼小组。学校可以根据自愿和兴趣的原则让学生组成课内、外体育俱乐部和锻炼小组,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锻炼结合起来,以利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体育俱乐部和锻炼小组应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时间和负责人,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或锻炼小组进行指导。学校可以组成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行管理的学生体育运动协会和专项委员会,统一协调和管理全校学生体育俱乐部和锻炼小组的活动。

5.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教师的语言(口语、书面语、体态语)和教科书外,还需要配合使用挂图、模型、录音机、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我们可以把这些教学设备称为体育教学媒体。另外,体育活动场地的合理规划及运动器材的科学布置也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安全与卫生。

(1)体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及应用。

1)直观展示,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电影、电视、幻灯可通过拍摄技巧运动的空间因素,也可通过逐格摄影与高速摄影技术,将缓慢速度或高速运动的人体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准确、更方便地观察技术动作的全貌。

2)方便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投影、录音等手段,把一些需要老师讲解的体育知识、分组方法、队形变换和活动内容、方法、要求等描述性的教学语言表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提高教学时效。

3)丰富信息,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呈现方式。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只限于教师的传授及课本,电脑及网络中存储着大量的体育知识,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好网络,教师也可以把更多更好的相关知识展示给学生,拓宽信息渠道,增加教学容量。

4)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运用媒体可提供相关的情节、景色、音乐背景等,使师生的活动融人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把握运动的节律,体验放松或兴奋,提高教学实效。

(2)体育教学媒体的选择。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媒体。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媒体手段。如:动作速度快、结构复杂的技能教学;室内理论教学;较复杂的教学分组或体育游戏的说明;团体操教学中较复杂的队形变换;情境教学中的情景设置;舞蹈、体操教学中音乐进入课堂等。

2)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媒体。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直观教学;高中学生应有操控媒体的能力和权利。

3)根据学校条件用好现有的电化教学手段。可自制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设计体育课堂教学时可列出媒体运用表,例如(表1)。

6.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1)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

表1教学媒体使用一览表

媒体类型内容来源运用时机教学作用使用要求

演示课件各个游戏步骤

的演示自制在讲解各练习内容、方法及要求

时运用

生动呈现各个练习内容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演示或在完整练习中学生可自行查阅演示板演示技战术

完整概念自制利用演示板讲解

技战术要领和

要求使抽象的描述具体化教师演示或

学生讨论交流

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和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

4)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2)评价的内容与实施。以往的体育课程评价只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而《课程标准》完善了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体能的评定;②知识与技能的评定;③学习态度的评定;④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和评价的公平性。

(3)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定的要求。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要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

3)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把学习目标和一般发展性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

4)等级评价与教师评语相结合。

5)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4)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定构成的建议。

1)学生(姓名、学校、班级、性别、学号、住址等)。

2)学生终身必备的、反映基本运动能力的运动项目。如100米(11”8)、跳高(1.5米)、引体向上、5分钟跑等,给出真实的成绩,记录下来,可不打分,为其终身体育服务。

3)反映身体健康水平的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心率等)。

4)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特殊事件、发展要求等方面,体育教师可以用评语的形式进行评价。

5)综合评定等级(ABCD)。方便操作,简便可行。

6)应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制定测评标准。

7)教师评语要认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要真实地反映该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其特点、特长、有无遗传病史和伤残等情况,也可提出对该生的发展要求。

7.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采用教案的形式来体现的,现在我们还可以用教学流程图的形式,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相对简单的环节,准确地显示出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层次分明,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课堂教学流程图的编写必须规范,按照规定符号(表2)编写,同时还要求:①在图框中,简要写明此教学步骤的内容;②在图框上,注明需要了解的信息;③反馈回路应该是封闭的环路,不应断开。

表2教学过程流程图符号一览表

教学过程进行的方向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流程图实例(图1)

8.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1)调整学科目标,淡化竞技技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调整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3)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技能传授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充分的身体活动中在五个领域都得到发展;

4)凋整教学组织性质,关注个体差异,提倡选项教学,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

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评价的目的

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注重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的质与量、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教学技巧和授课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开始上课

教师激发兴趣变向运球热身活动学生观摩、模仿

投影:NBA 比赛片段

探究学习

老师总结、提出目标要求

两人原地对投练习加大距离的对投练习分组投篮练习

身心放松活动总结下课

音乐创设情境

总结评价

分组教学比赛

教师巡回指导合作学习

判断分析

图1运动技能课《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流程图

教师教学评价既可用于课堂的即时性评价,也可用于阶段性的教学评价。

3.评价的形式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采用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形式。评价时可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内容制订适当的量表(表3),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表3长春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学校:班级:教师:No:

课题

评价项目

(分值)

评价要点得分

教学目标

(10)目标明确、全面、符合学生实际,既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又有身体、心理健康或社会适应目标,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各项练习内容目标具体、适当、分层次,为总目标服务

教学内容

(10)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体育运动特点和学习需求

重点突出,容量适当,练习充分,负荷适中

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达成教学目标有较强的实效性

教学组织

(30)合理分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又有利于学生锻炼和学习

程序合理,步骤清楚,要求明确,教学效率高能分类分层次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身发展的运动特长方法手段得当,合理使用体育没施、器材,能注意教学卫生与安全教学方法、手段新,注重对学生学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练习教学: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练习方式新颖

学生活动

(30)明确目标,努力达成

学习自觉、有效,参与广泛、深入,在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组织和调节能力,会探究与合作学习

教师素养

(10)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健康第—。”、育人为本、培养能力、个性发展、终身体育

教学基本技能扎实;动作示范标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态度真诚、热情、和谐,教学语言到位,能合理运用讲解、提示、激励等语言

教学效果

(10)学生活动充分,达到了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教学目标墓本达成,学生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总分(100)

(100-90)

(89—70)

(69—50)

(50以下)

评语:

评价人:年月日

主要参考文献

季浏等.200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英俊.2001.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t.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