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进动物园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走进动物园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走进动物园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走进动物园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走进动物园》

——社会大课堂教学案例

何丽君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

在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中,我校依据孩子成长特点组织学生分层次参与活动。因我们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二年级参与了北京动物园的实践活动。在参观活动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这些可爱憨厚的动物,还了解到部分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到保护动物的必然趋势,从而也激发起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积极情绪。

一、基地环境分析

(一)基地情况分析

北京动物园是国家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十佳动物园之一,市文明先进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建国以来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建立了友好联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赠送给政府和人民的礼品动物都在这里饲养展出。

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7号,与北京展览馆相邻,占地面积约 86公顷,水面8.6公顷。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1908年建成的万牲园,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原来名为农事实验场、天然博物院、万牲园、西郊公园,是中国开放最早、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现在共饲养各类野生动物490余种,近5000头只,是中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动物园。各种动物都有专门的馆舍,如犀牛馆、河马馆、狮虎山、熊山、猴山、鹿苑、象房等。在此安家落户的有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白唇鹿、麋鹿(四不像)、矮种马、丹顶鹤,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动物如非洲的黑猩猩、澳洲的袋鼠、美洲豹、墨西哥海牛、无毛狗、欧洲野牛、狮虎兽(即父为狮、母为

虎的杂交后代)等。两栖爬虫馆分上下两层楼,内有大小展箱90个,展出世界各地的爬行动物100 多种,其中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湾鳄。馆中部建立的跨两层楼的大蟒厅内展出了巨大的网蟒。北京动物园还成功地进行过动物的产卵育雏、传种接代工作。

(二)基地环境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动物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物种。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动物们的外形,还了解了部分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动物有了更深刻地了解。通过这次活动,感觉更激发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更能激发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名称。

能力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显性知识,培养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主体意识。

2、学生将活动中的收获、感想,以日记的形式来展示。

3、评选出最佳小队(课前的准备资料、活动中的讲解、活动后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相机、记录本、笔。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活动前准备,收集各种动物的资料,初步了解各科动物的品种。

1、课前分好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从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上网、上图书馆、向家长或亲友询问,收集各种动物的资料(重点让学生搜集此次活动中观看的几类动物,同时还可以搜集自己喜欢的其他动物)。

2、全班交流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这样学生对各种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学们有准备的去参加活动,更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二)走进动物园,了解动物、感受动物。

同学们一走进动物园,立即兴奋起来,因为孩子们知道离自己喜欢的动物们越来越近了。1、参观户外活动的动物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离园门最近的大象、河马、老虎、狮子等,因为这些动物已经进入户外活动。孩子们围着栅栏观看这些动物,边看边向小组内的同学汇报自己了解的相关情况。

生1:我知道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什么事情都要听雌象的指挥。

生1:我还知道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可以结成上百只大群。

生1:我还知道大象是哺乳动物,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

生1:我还知道大象分为非洲象和亚洲象。

生1:狮子是非洲最大的一种猫科动物,主要在晨昏及夜间活动。

生1:狮子是群居的动物,每群个体约3-30只,成员为雄狮、一群有血缘关系的雌狮和它们的儿女。

生1: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

……

当孩子们走到大水池,看到河马时更是兴奋不已

生1:河马是陆上第二大动物,个头仅次于大象,有4米长。

生1:河马用整天泡在水里的办法来度过非常炎热的日子。

……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前准备做的非常充分,很多同学都能准确地说出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其特点,每个小组的同学在户外动物的学习中都能考取满分。那对于馆内的动物,我们又了解多少呢,看哪个小队的表现最佳喽!

2、观看馆内的动物

观看馆内的动物分两部分:犀牛馆和海洋馆。

在犀牛馆中,同学们看到了犀牛与白犀,虽然没有看到这些动物的全貌,但是却不减孩子们的欣喜程度,争先恐后地汇报有关犀牛的内容。

生1:我知道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和体形最大的动物之一,也是当今第二大陆地动物。

生1:我还知道有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

生1:我知道白犀牛性情温顺平和,基本不主动攻击人类。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相当热烈。当我们走进海洋馆时,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玻璃缸中各类鱼种,被大自然的神奇深深震撼着,鱼的世界真的是太美妙了。

生1:你们看这是我们课文中讲到的“中华鲟”。

生1:大家看这是“中华鲟”的生物标本,这个小的真的可爱。

……

当孩子们看到海豚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生1:海豚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海豚是智商最高的动物之一。

生1:海豚大约包括了20几个属中的60多个种,其中海豚科是鲸目中最大的一科。

生1:我还知道海豚用自己的声波为人治病呢。

……

师小结:同学们对于海洋的物种了解的也比较多,但是感觉还是不如陆地动物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希望回去之后你们多看看有关鱼类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说感受,写收获

1、我们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孩子们畅所欲言。

生1:在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平均体重仅次于虎的动物,也是唯一的群居动物。

生1:狮群中的母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

生1:我还知道犀牛是现代陆生食草动物中最强大的动物之一。

……

师小结:看来你们的课前准备功夫都没有白费,有一定的收获,回去之后我们就写一篇有关今天课外实践活动的日记,谈谈自己的收获。

2、回校后完成日记内容。

(四)延伸学习内容

继续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为构建动物知识框架做好准备工作。

预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

2、了解到动物的生活习性。

3、激发起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积极情绪。预期效果:学生能从中有所收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2020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

2020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 社会大课堂就是指代社会,一般把能够学到知识的地方叫做课堂,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之地是校园课堂,而能够锻炼人的品行。下面是有2017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策划,欢迎参阅。 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 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通知》(柳教基字【20XX】25号)的文件 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特制定“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发挥学校特色,利用市、县区文化活动场所、人文历史资源、自然资源、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结合我校特色和学校现状, 实现社会大课堂的建设目标。坚持以实践资源开发为载体,实践创 新为指导,长效发展机制为保证,完善管理方式为手段,逐步构建 社会大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管理模式。逐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继续 抓好相应的课程开发、应用评估、使用管理等工作,促进学校教育 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探索社会大课堂实施的模式和特色。 二、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激发研究探索科学的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能力; 4、形成有学生特色的研究成果,丰富学校校本课程;

5、力争建立一批学生社会活动基地。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XX年12月 四、活动形式 各班学生以志愿者服务队、少先队等为单位组成活动小组,要求全员参与,并提倡参加多项活动。 五、活动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工厂、机关等,深入了解和谐社会建设情况,力所能及地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2、社会调研活动。①绿色环保宣传;②水质污染情况调查;③白色污染调查研究;④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⑤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⑥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⑦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等。 3、社区服务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4、感恩活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近10年来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做出的付出;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献上一份新年礼物,学会感恩父母。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总结多年来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教师,学会感恩教师;回顾你曾收到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恩周围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变迁,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会感恩社会。 5、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回收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六、活动要求

香山公园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香山公园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一、教育资源概况 香山公园位于海淀区西北香山南麓,距京城20公里,为京城郊外著名的皇家山林公园,占地180公顷。公园最高点为香山主峰香炉峰,海拔575米,于此可俯瞰京城全貌。园内植被覆盖率98%,植物三百多种,国家一二级古树5800多株,黄栌树十万多株,动植物资源丰富。3月至9月平均气温低于市区1~2℃,气候湿润。 香山公园前身为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之静宜园,园内遍布自东晋至民国时期的石雕、碑刻、佛寺、楼阁、殿宇、名人别墅等历史文化遗迹,较为著名的有静宜园二十八景、宗镜大昭之庙、双清别墅、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衣冠冢、梅兰芳别墅、梅石、药石、罗汉影、堆云翠、玉乳泉,人文教学资源丰富。 香山公园管理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买卖街40号 二、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1、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香山爱国教育主义基地、自然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红色、绿色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⑴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近代史,明白建国艰辛,激发爱国情怀,使之从小树立报国志向,砥砺意志品质。 ⑵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国历史的悠久跌宕,使之从小接受人文历史的熏陶,培养人文涵养和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⑶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从而使他们从小树立和谐生态的观念。 2、开发领域 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传承休闲观赏登山健身 3、与校园教育结合的方式 ⑴校园历史、自然等课程的切身体验; ⑵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体验; ⑶特定知识的学习活动; ⑷夏令营

4、组织形式 ⑴以学校为单位组成参观团,规模不超过40人; ⑵以家庭为单位。 三、活动设置 1、活动地点: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简介: 双清别墅位于香山公园东南园区,是一座依山而建别致幽雅的庭院。原为清乾隆十年(1745)营建的静宜园二十八景之栖云楼。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17年,熊希龄创建了“香山慈幼院”并将此处辟为私人宅邸。院中有大水池一方,庭中有银杏一株,夏日清凉宜人。院北有二泉,终年长流不息,有乾隆御题双清二字。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驻香山,3月25日至9月21日,毛泽东下榻双清别墅,在此成功指挥了渡江战役、国共谈判,先后发表和撰写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主持筹备新政协、初步制定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根本方针与各项政策,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等著名诗篇。 1979年,双清别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双清别墅按当年毛泽东居住原样陈设,陈列和展出多幅照片、生前遗物,开辟“毛泽东在双清活动陈列展”。 2、活动时限:以半天为宜(公园不分节假日,全年向游人开放) 3、活动安排 步骤① 听讲解、看展览 参观双清别墅毛主席办公地;参观“毛泽东在双清活动陈列展”;由香山公园导游作全程义务讲解。通过实物、影像、图片、讲解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历史,增进学生对毛泽东等革命历史人物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建国的艰难曲折,肯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有助于培养忠于祖国、拥护党的意识。 步骤② 宣誓仪式 在老师带领下集体宣读誓词、唱队、团歌(小学生宣读少先队入队誓词、唱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学生宣读入团誓词、唱团歌)。 步骤③ 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走进社会大课堂

也许有人还不明白,此刻学校没有春游秋游活动了,改成了社会大课堂(北京是这样,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有什么区别呢? 一,不收费了,国家买单。 三,我们学校构成了活动系列,持续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一年级的社会大课堂地点是:北京海洋馆。随着年级升高,地点还会更换。 像我们这次的活动,流程是这样的。 去之前,有布置,有准备。我们给孩子看了找的北京海洋馆的视频,让学生利用国庆节假期对海洋生物进行必须的了解。 去的时候,老师们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展品、动物、介绍。 参观结束后,有作业、有总结、有反馈。一年级的学生会写字很少,所以作业是画一幅画。我对外出同学们的学习意识、安全意识、保管物品、卫生意识都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留心观察了学生的表现,这才是最能引起思考的一手资料,哈哈! 参观的时候, 有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每个展品都想看看,还会去看看旁边的介绍,和同学聊一聊。 有的同学知识面很广,看到展品就会说出相关的知识,看来平时的积累很丰富。 有的同学十分谨慎,只顾着关注别跟丢了队伍,紧紧跟着老师,不敢乱走,不得不

牺牲一些观察的机会。 有的同学只看热闹,东跑一圈、西跑一圈,收获了愉快的情绪,知识嘛,就不好说了。 观看表演的时候, 因为表演是11:00开始,有的孩子已经着急吃东西了,于是就一边看一边吃。这时候我观察到: 有的孩子观看表演十分投入,激动地大叫、鼓掌,跟着音乐声晃动身体,哼唱音乐。 有的孩子专心地吃,吃自我的食物,和别人交换、分享。 有的孩子能很好地兼顾,一边吃一边看,两件事都没耽误。 也有的孩子没吃好,也没怎样看,只顾着激动了。 收拾垃圾的时候, 演出半小时就结束了。临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垃圾都捡到垃圾袋里,带到外面扔进垃圾箱(这个在活动之前就教育过,要求孩子准备垃圾袋了)。然后我就巡视了几次。 我发现,在吃的时候,有很多孩子就注意到不掉渣、不乱扔,放进自我的垃圾袋了,所以脚下干干净净,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自我添麻烦,几乎不用捡。 有的孩子动作很快,发现自我脚下有垃圾,赶快捡起来。 个别孩子吃的时候好像很放开,自我的周围全是细碎的食物残渣,几乎无法收拾。 还有的孩子带的水、饮料弄撒了,到处流,既不好打扫,还弄得到处都是,踩一脚

德智融合教学案例 w

德语课程中德语与家庭美德教育的德智融合教学案例 王沉静 (一)基本信息 1.课题: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 2.课程:德语 3.专业:电气、土木、环艺 4.教学对象:德语晚班学生 (二)案例内容 1.课程德育内容维度 主要内容:家庭美德教育 2.课程内容的德育价值 主要内容:本课是在教授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对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教学核心是用德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可引导学生用德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解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心里情感进行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真实参与到家庭的氛围中,通过角色的扮演来体会不同角色在处理事情各环节的想法,教会他们换位思考的方式。本课结合德育的特点是将德育元素渗透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在专业教学中深化德育效能的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拓展思政教育作用,通过德智融合手段,使学生的智能和德能得到共同提升。本课结合德育的意义在于,学生在互动中既能快速掌握“家庭成员”的

德语表达,又能在实践中感受到家庭美德的基本内涵——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鼓励学生在家庭里做一 名好成员,加强学生家庭美德教育的培养,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关乎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 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德育关键载体 主要内容:家庭成员的德语表达。包括Die Eltern父母;der Vater, V?ter父亲;die Mutter, Mütter母亲;Die Gro?eltern 祖父母;die Oma -s祖母,奶奶,姥姥;der Opa -s祖父,爷爷, 外公;das Geschwister, - 兄弟姐妹;die Schwester, -n姐妹; der Bruder, Brüder 兄弟;das Kind, -er小孩,儿童;die Tochter, T?chter女儿;der Sohn, S?hne 儿子;der Mann, M?nner男人,丈 夫;die Frau, -en女人,妻子。 4.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观看视频“Annas Familie”,观看Anna的家庭生活,直接 进入主题。讲述的是Anna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还有弟弟。 有一天妈妈生病了,Anna需要照顾妈妈和弟弟,弟弟需要喝牛奶, 喜欢喝果汁和可乐,心疼妈妈的弟弟想要给妈妈喝,而Anna知道生 病喝水是对妈妈最好的。这个情景符合日程生活场景,同时还上升到 人文情怀:学会关心家人,做一个好孩子。观看视频后对其中的“妈 妈”、“女儿”、“儿子”词汇进行学习,同时拓展其他家庭成员的德语 表达。学生学习完单词后分别用德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将

《力的合成》教案完美版

3.4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 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 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用具: 多媒体、总重力为200N的一桶水、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 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 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点评: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领会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二)进行新课 1、力的合成 教师活动:教师出具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

社会大课堂活动—生存岛

社会大课堂活动“走进生存岛” 穆家峪镇后栗园小学张辉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社会各界为首都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的服务平台;是发挥首都自然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综合优势,推进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是百万中小学生参加首都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对于我们农村学校尤其重要,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带孩子走向社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大课堂活动在我县已开展两年,根据我们对的了解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的把握,对于学生是“上车吃喝睡觉,下车忙于拍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没有真正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初衷。针对上述现状,结合我校的主题教育活动,2012年9月13日,经过教委批准,校领导认真研究,本学期开展的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去怀柔生存岛,活动主题是:关爱生命,提高学生生存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学校专门成立社会实践大课堂工作办公室,以校长、副校长、总务主任、活动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各校负责人、随行校医等成员组成,各司其职,计划详尽。分别制定“活动方案”、“安全预案”。 在学校项目组倡导精心策划活动方案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认识到学校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与方案,任何一项活动的策划都是以计划为先导,计划可以使活动目的更明确,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只有计划到位,策划活动才能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成功的策划方案是活动成功的有力保障,策划是对计划细化的过程。从计划到策划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只有活动的策划到位,准备充分,具体的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达到学校预期计划的效果。 因此,我们把社会大课堂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精心的策划、设计、组织、反思,我们有如下收获:一是真正落实社会大课堂的教育目的,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初衷;二是活动的策划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结合,让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教育要求践行在实践活动中,成为自觉行为,达到育人目的;三是学会了策划,感到通过策划活动增强师生活动策划的意识、提高师生活动策划的能力、促进学校特色的初见端倪。 领导机构的完善:一是学校提高认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社会大课堂活动领导小组,精心策划活动方案。二是成立工作小组,由主管德育领导任组长,班主及相关任课教师任组员,具体策划活动细节。

走进社会大课堂精选作文

走进社会大课堂精选作文 这个月轮到我家查水表了,经我主动的要求,父母同意我自己去查一次全楼的水表,虽说这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并且我懂得怎样看水表,但我还是有点莫明其妙的兴奋与紧张,因为我将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走进这个“社会大课堂”。 傍晚吃过饭,我便拿起本子和笔,来到了一楼,还未等我敲门,里面就传来了一阵乒乒乓乓的砸东西和吵闹的声音,我清楚听到女主人在喊着一些关于下岗和工资之类的词,我定了定神,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一位30多岁的少妇沉着脸,站在门的另一边,“阿姨,我是来查水表的”。“噢,这样啊,请等一下”。她说完去看了一下水表,看得有些出神,她皱着眉头,渐渐地回转身,向我报了数,她的眼睛有如蒙上了一层沙土,毫无神采,随后,她很快关了门,我也离开了,但隐约还能听到她家的争吵声。下岗,听起来仿佛已经逐步不那么敏感了,优胜劣汰,自古如此,下岗后,有人开展特长,早出晚归再就业,也有人颓废沮丧,自暴自弃,也许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许多心还在一直企盼着…… 我又来到了二楼,二楼的一家人正忙着给刚刚高考的孩子填报志愿,看他们一家人拿着各类资料,认认真真地考虑着。“我看这所大学名气大,以后好找工作”。“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个系”。“这个学校虽然差点儿,但是系还不错,哎,你说你这个孩子为什么平常不好好学,多考个十分八分咱也好报”。“这能全怨我吗……”他们还是顾

着各自的话习题,根本没听到我在敲门,我于是连按几次门铃,他们才出来。“噢,是你啊,有什么事吗?”“伯伯,请您报一下水表数”。“噢,快进来吧,你看你这姐姐,高中中学三年都不努力,现在高考都完了,才知道自己假如早一点下工夫就行了,哎,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我笑了,但却笑不出声,高中中学三年的生活,着实让教师、家长特别是考生熬掉了半两油,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坚持下来,就是个胜利。哎,虽然我国圆了很多人的大学梦,但严进宽出仍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主要管理办法,有人金榜习题名,就必然有人名落孙山。 我又查了很长时间,我看到有的家庭正欢坐在一起分享电视机的画面,有的家庭正展开着小小的战争,有的家庭正愉快地谈天说地,有的家庭正过着一如往昔的平静生活。终于我来到了顶楼,那是两位老人,平常儿女很少来,只有周末才偶尔来看看,这时儿子女儿恰巧都聚在老人家,谈论着今后谁在周末来陪老人,这个说:“周六我们来买菜,做饭。”这个说:“我们请个保姆来照顾父母起居”。我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个平衡的和谐气氛。突然老人的女儿大叫起来,“上次来就碰上我们为爸妈交了电费,大哥你这回应出点了”。老人的儿子也不相让,“喂,你忘了上次是谁交的清洁费,水费了,你那次又不是没看见”。他们继续争吵着,老奶奶脸色很苍白,这时,她默默转过身,指了指箱子上的旧钱夹,颤微微地说:“都别吵了,妈有钱,只要你们心里有爸妈就成。”她慈祥的浅笑中渐渐闪出了泪花,却不住地掩饰着,送我出了门。哎,每个窗口都有悲欢的故事,他们仿佛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力的等效和替代》教学设计 【课题】力的等效替代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I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力的等效和替代是粤版物理必修I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位移矢量,对矢量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获得感性认识。 这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后续力的合成与分解打下知识层面的基础。本节课所初步总结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处理矢量的一个通则,因此本节课为以后动量、冲量、动能定理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对等效替代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质的认识。学习关于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等效思想和所学的探究方法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教材的内容安排:粤教版教材第三章第3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是教师讲解一些相关的概念:力的图示、力的等效、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等效力,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初步得出。

4、对教材的思考:这章的教材编写整体上看,比较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但是,我觉得第三节《力的等效与替代》力的等效这部分,我们一直在强调力的等效,直至后面寻找等效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求几个分力的合力,故而在这里,应该把寻找等效力与力的合成在观念上应该先对等起来,教师应该注重提出猜想前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从几何层面上来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置使得学生无从下手。 【学生学情分析】 (一)学生兴趣:实验操作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移以及力的概念,初步接触了矢量的概念。 (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矢量方向性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上。本节课应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矢量运算并非简单相加减,而是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大的飞跃,对于习惯于代数运算 的学生来说,矢量运算是相对较困难的,也比较难以接受,如何让学生 在以前学习基础之上接受本节课内容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图示法,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二)过程与方法

2021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

2020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迁移能力,结合社会以及形成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下面是有xx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欢迎参阅。 xx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范文1 在当前全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在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同时,要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降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就更有必要构建一个多领域多途径多层次的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的好局面,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开设背景: 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情感、社会经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完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作用和共同努力。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社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为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 社区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能力的大学校。学生的社区生活实践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任何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培养,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是社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是社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离不开社区,学校教育必须依托社区。因此,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统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二者要形成教育合力。 有了以上几点认识,我们的学校和全体老师就应该大力贯彻实施社会大课堂,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要采取市、区县和学校合力建设,市级统筹,区县管理,学校实施的方式,努力形成上下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运行系统。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以集体组织或引导学生个人积极走进社会大课堂,着力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社区要真正履行大课堂所应履行的义务,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自由地飞翔。 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既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许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热切期望,更是所有学生内心的强烈渴求。我们育才小学于xx年10月首次启动"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目的: 整合利用我市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工厂、农村、社区活动场所、普通中学和中学职业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资源为依托,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通过积极联

中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方案.doc

2019年中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方案 中小学生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勤俭节约”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治家、兴国的根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也是中小学基础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中小学生节俭意识严重缺失,吃要精美,穿要名牌、用要新奇,超前消费,节俭意识淡漠,直接加重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浪费了资源。针对这些现象,为进一步增强师生节约资源意识,扎实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根据《xx市xx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总体方案》(x 文明委发〔2015〕7号)及《xx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七个突出”任务分解表》(x创文组发〔2015〕x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以节粮、节能、节水、节电、节材为重点,通过开展勤俭节约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确立“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养成“厉行节约、勤俭

自强”的作风,形成“人人爱节约、个个懂节能”的校园氛围,努力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勤俭办学,建设勤俭节约的学校文化,为学生创设良好成长环境。全体教职工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将勤俭节约教育贯穿到班级管理中,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广大同学要了解并践行勤俭节约的基本要求,培养形成勤俭节约的品德特征。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节约教育宣传活动。各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三节”(节水、节电、节粮)教育活动,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会、团队活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精心设计宣传栏、黑板报,广泛宣传节约养德。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等衣食住行的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等行为习惯,树立节俭节约意识,形成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持续开展“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光盘行动,有学生食堂的学校要管理好食堂的泔水缸,严控废弃食物的数量和种类,制止长流水、杜绝长明灯,形成校园节约氛围。 (二)开展节约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体验活动,开展餐饮消费、办公用纸用电、家庭用水等情况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将节约节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节约志愿服务活动和节约社会公益活动,利用“环境日”以及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重要日子,宣传勤俭节约,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作“节水、节粮、节电”小标兵。 (三)开展“节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优质课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接触矢量,对矢量的运算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他们习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质量、体积等)的物理量之间的代数运算。因此,力的合成法则对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关,而一旦过了这个坎,则是学生对矢量学习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规律。设计实验,利用实验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他们之间所遵循的运算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困难,教师设置引导好学生步步深入探究的情景和问题,适时、适度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则显得尤为重要。 从方法和习惯上讲,新课程实施多年来,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尤其是实验探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验素养也为学生自主探究力的合成法则提供了保障。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淡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构建,强化小组学习与小组交流,淡化机械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互助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采用如下: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师生互动,优化方案→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成果汇报,展示自我→历史回顾,科学感悟→理性回归,巩固提高。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橡皮筋、细绳套、图钉、重锤、小车、弹簧测力计、水桶、自制教具、白纸、橡皮擦、三角板、直尺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力的效果的“等效”角度理解合力的意义; 2.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通过探究,了解合力、分力概念对日常生活、生产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合作与交流在学习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通过物理科学史的回顾,让学生懂得科学定则建立的长期性及曲折性。

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Social Class Activity Plan

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前言: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目的: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位于北京市延庆八达岭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树立优良品质和民族自豪感。此次参观活动充分体现出学校课程学科的交叉性。在其它学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强调美术学科活动通过了解、欣赏、评述长城,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感。以活动促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4日周二下午 三、参与成员:学生:昌平区城北中心xxx小学五(3)班全体学生 教师:上课教师李雪飞、美术教研组长于鑫、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唐红影) 四、前期准备工作: 1、实地了解中国长城博物馆位置、场馆情况。与场馆负责人联系。(20xx年10

月5日实地了解工作上课教师已做) 2、城北中心领导、进校领导认真协商此次活动安全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五、场馆地址:北京市延庆八达岭景区中国长城博物馆 六、场馆负责人:中国长城博物馆社教部王君主任联系电话:1xxxxxxxxxx (参观前提前三天联系) 七、参观场馆预计用时:路途往返:约两个小时左右参观:讲解参观:一个小时左右。预计半天结束。 八、参观安全工作:参与外出参观活动的学生,下发“参观中国长城博物馆活动通知”让家长了解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及安排,并经家长同意方可带学生外出。 由学校和教师统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参观途中的安全。参与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场馆参观纪律等一 系列的安全教育。 主要对学生进行如下的安全教育: 1、参观活动必须在家长知情并同意外出参观的情况下方可参与。

走进动物园-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走进动物园》 ——社会大课堂教学案例 何丽君北京市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 在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中,我校依据孩子成长特点组织学生分层次参与活动。因我们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二年级参与了北京动物园的实践活动。在参观活动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这些可爱憨厚的动物,还了解到部分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到保护动物的必然趋势,从而也激发起学生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积极情绪。 一、基地环境分析 (一)基地情况分析 北京动物园是国家和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十佳动物园之一,市文明先进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点。建国以来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园建立了友好联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赠送给政府和人民的礼品动物都在这里饲养展出。 北京动物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7号,与北京展览馆相邻,占地面积约 86公顷,水面8.6公顷。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1908年建成的万牲园,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原来名为农事实验场、天然博物院、万牲园、西郊公园,是中国开放最早、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现在共饲养各类野生动物490余种,近5000头只,是中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动物园。各种动物都有专门的馆舍,如犀牛馆、河马馆、狮虎山、熊山、猴山、鹿苑、象房等。在此安家落户的有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白唇鹿、麋鹿(四不像)、矮种马、丹顶鹤,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动物如非洲的黑猩猩、澳洲的袋鼠、美洲豹、墨西哥海牛、无毛狗、欧洲野牛、狮虎兽(即父为狮、母为虎的杂交后代)等。两栖爬虫馆分上下两层楼,内有大小展箱90个,展出世界各地的爬行动物100 多种,其中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湾鳄。馆中部建立的跨两层楼的大蟒厅内展出了巨大的网蟒。北京动物园还成功地进行过动物的产卵育雏、传种接代工作。 (二)基地环境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动物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物种。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动物们的外形,还了解了部分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动物有了更深刻地了解。通过这次活动,感觉更激发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戛卧小学教师:闵珂本学科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目标,以在品社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社,即理论联系实际,把儿童当做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在此我想凭借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围绕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与生活联系一起,学会做事与做人,享受童年的快乐,学会感受、品位本学科的意义与内涵——健康成长。 一、开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其发行和情感性的教育,而应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知道道德行为的学科。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应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主线,教学应该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本学科的教学内容面对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此,只要开放教学模式,创建科学性、合理性、适应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 二、走出课堂,达到知行统一

众说周知,课堂虽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生活与实践的统一,才是教学的最佳效果,尝试性的将学生带出课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增强认识、接受教育,如学习《交通知识》认识车辆行驶规则等,就更加感受交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我是家庭小主人”内容时,要求学生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亲自实践,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本学科的教学,让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达到“教学做”统一的境界,从知行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孩子知与行内容生活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自然地延伸到课外、贴近生活、品味生活。从而热爱生活,达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才是创新教育的意义所在。 三、让学生当主角,培养良好的品质 根据我国现在的家庭人口情况,多数家庭人口少,孩子少的原因促使相当一部分家长比较溺爱孩子,以致孩子任性,以自己为中心,故让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无可奈何。对此情况,我们在学习《任性的小熊》一课时,让学生当主角(小熊),领会道理的方法,通过自身体验,知道听从父母的教导,尊敬父母才是好孩子,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效果才会良好,让学生懂得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置身主角,深切体验,而非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潜移默化地提高认识,了解生活,学习中的善于恶、美与丑、好与坏,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品质的教学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020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

2020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 关于《2020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迁移能力,结合社会以及形成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下面是有20xx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欢迎参阅。 20xx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工作方案范文1在当前全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在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同时,要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降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就更有必要构建一个多领域多途径多层次的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的好局面,走进社会大课堂活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开设背景: 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情感、社会经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完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作用和共同努力。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社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为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离开社区的生活,离开社区的成长,学校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目标。 社区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能力的大学校。学生的社区生活实践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任何的文明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培养,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是社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是社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离不开社区,学校教育必须依托社区。因此,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统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二者要形成教育合力。 有了以上几点认识,我们的学校和全体老师就应该大力贯彻实施社会大课堂,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要采取市、区县和学校合力建设,市级统筹,区县管理,学校实施的方式,努力形成上下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运行系统。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以集体组织或引导学生个人积极走进社会大课堂,着力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社区要真正履行大课堂所应履行的义务,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自由地飞翔。 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参加实践,既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许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也是广大学生家长的热切期望,更是所有学生内心的强烈渴求。我们育才小学于20XX年10月首次启动“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目的: 整合利用我市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工厂、农村、社区活动场所、普通中学和中学职业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资源为依托,本着“服务学生”的原则,通过积极联系有关单位,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和场所,预设适合学生特点的并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活动内容。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课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

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促进项目实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依据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各区县和中小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推动实施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的普通中小学校,包括区域内中央和地方高校所属的附中、附小。 第三条设立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出校园,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锻炼能力,提升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健康素质、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第四条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走进社会大课堂市级资源单位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社会实践和课外学习。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五条市教委负责统筹协调市级资源单位和校外教育机构接受学生参加活动,指导区县教委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监督区县教委执行专项经费的进度与效果。市财政局负责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核拨项目经费,并会同市教委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六条区县教委指定职能部门和人员负责管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结合区县实际,制定本区县的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有计划、高质量实施项目;建立对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的评价机制;利用区域信息平台展示交流学校和学生参与该项目活动的成果与体会。区县财政局会同区县教委做好项目申报预算审核工作,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监管。 第七条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项目,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学校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的活动方案。要将活动实施情况的考核分别纳入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建立学生实践活动记录袋,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与成效;建立学校活动档案,定期总结并向区县教委报告活动效果;做好文字和影像资料的整理和留存工作。 第三章经费预算管理 第八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所需经费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担。市财政安排补助经费,支持和引导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纳入市级财政年度预算。各区县财政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财力安排项目经费,纳入区县年度财政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