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mm5说明书(中文版)

mm5说明书(中文版)

mm5说明书(中文版)
mm5说明书(中文版)

中尺度模式(Mesoscale Model 5 v3)用户手册

一、概述

1.mm5模式系统的结构

第五代中尺度模式mm5是近年来由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美国滨州大学(PSU)在mm4基础上联合研制发展起来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尺度现象的研究。Mm5在以往的模式基础上作了许多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复合区域嵌套功能,2)菲静力部分扩展3)四位数据同化功能以及较多的物理过程参数化,能够方便、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计算平台。这些变化使得许多工作在这一模式系统下建立起来。

图1.1是整个mm5模式系统的结构框图,它表现了模式的模块次序、数据流程以及各模块主要功能的简短说明。TERRAIN和REGRID模块用来处理在麦卡托或兰博托或极射赤面投影下,地形数据和等压面气象数据从规则经纬网格点到高分辨可变中尺度区域的水平插值。由于插值不能提供全面的中尺度信息,因此插值数据必须加大,RAWINS/little_r就是用连续扫描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和复合二次曲面技术来处理水平网格观测资料和无线电探空资料。INTERP模块处理MM5系统中气压坐标到sigma坐标的垂直插值,接近地面的sigma平面与地形相似,高水平sigma面与等压面近似。MM5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包含气象过程的主控程序,主要求解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INTERB模块与INTERP 模块作用相反,主要是把MM5模块计算结果从sigma坐标插值到气压坐标中。

2.Mm5模式的水平和垂直格点

介绍模式的格点构造是非常有用的,模式系统通常是从等压面上获得、分析数据的,但是这些资料在进入模式之前不得不被插值到模式的垂直坐标中。垂直坐标是地形伴随的,也就是在底层水平网格伴随地形,而上层表面是平坦的。中间层是随着气压的减小趋向顶层气压逐渐变得平坦(如图1.2)。σ用来定义模式水平层:

p是气压,p t是顶层气压,p s是表面气压。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顶层σ等于0,在底层σ等于1,模式的每一水平层由σ值来定义,模式的垂直分辨率由0到1之间的数目决定,通常边界层的分辨率高于顶层分辨率,水平层数尽管原则上没有限制,但通常在10到40层之间变化。

水平格点采用Arakawa-Lamb B型跳点网格,如图1.3,从图中可以看出T,q 等量被定义在格点平面的中央,而向东风速u,向北风速v被配置到两边。模式中中央点被当作叉X,两边点被当作点·,因而水平风速被定义在点上。

所以上层变量被定义在模式垂直层的中央,作为半层由一条虚线表示出来

(图1.3),垂直速度在格水平层上表示为实线,在定义sigma坐标时所有层都要被列出,包括0层和1层,因此模式层的数量比sigma层少一层。

3.区域嵌套

mm5具有区域嵌套的功能,最多可以同时运转9个区域的嵌套和相互作用。图1.4时其中的一种配置,对于双向交互作用的区域,它们的嵌套比率为3:1,所谓的双向就是嵌套区域边界条件的输入来自于粗糙区域,而嵌套区域对粗糙区域又有反馈。

从图1.4可以看出嵌套区域被给定一个嵌套级别(如区域2,3),而且嵌套区域之间也可以相互覆盖。区域4是第三级别,说明他的网格尺寸和时步相当于区域1的1/9。每一个次区域都有一个母区域,而且被完全嵌入,区域2,3的母区域是1,区域4的是3。在模拟试验中嵌套区域可能随时被转动或停止,也就是无论何时母区域被停止,所有他的派生嵌套区域就被停止。在模拟试验中移动一个区域也是有可能的,条件是没有母区域作用嵌套网格和没有粗糙网格。

单向嵌套在模式中也是可能的,这是模式首先被运行产生一个输出,一旦单向嵌套区域位置被定下来,边界条件文档也就生成了。典型的边界条件文档是一小时产生一次(依赖于粗糙区域输出的频率),这些数据被时间插值供给嵌套区域,因此单向嵌套不同于双向嵌套:1、没有反馈2、在边界处分辨率是粗糙临时的。单向嵌套区域也可能被初始化在增强数据分辨率和地形分辨率的条件下。

4.侧边界条件

在运行任何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都要求有侧边界条件,mm5模式中所有的四个边界条件被指定为水平风速、温度、压强和湿度场,如果需要可能指定一些微物理场(比如云)作为边界条件。因此在运行模式前,边介值必须被设定。

边界值来源于对未来时刻的分析或是前粗糙区域的模拟值(单向嵌套),或是来源于其他母区域的实时预报值。对于实时预报侧边界条件最终依赖于全球模式预报。当然通过观察分析侧边界条件可能被被增强,同样的方法用于初始条件。上层空气分析值,边界值只能12小时一次,而对于模式产生的边界值可能更高频率比如6小时一次甚至1小时一次。

通过线性插值模式可以利用离散时间分析值,这些分析值能够全面地说明模式网格输出的行与列的状态。双向嵌套边界条件与单向是相似的,但每粗糙区域一个时步他就会更新,而且没有松弛区域。

5. 四维数据同化

拓展时间上的的数据可以输入到模式中,四维数据同化只是模式中的一个选项。本质上四维数据同化允许模式在强迫条件下执行,也就是张弛朝着观测场和分析场。这样做得好处是一段张弛逼近后,模式将某种程度上适合那一时间间隔内的所有数据,而保留值接近动力平衡。这样做是优于一个简单天气分析初始化过程,因为一段时间内的附加数据将有效增加数据的分辨率。在一个位置上的观测数据通过模式将被带入下一阶段,从而可以填充下一时段数据的空缺。

四维数据同化的两个主要应用是:1、动力初始化2、四维数据设置。动力初始化就是在实时预报中利用前面的预报值是初始条件最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

静态初始化附加数据对预报是有益的。第二个应用,四维数据设置是一种产生动态平衡分析的方法,在一个拓展是段张弛逼近数据同化过程中这种方法包含流程中的实际连续性和地转风与热量风的平衡。

数据同化的两种方法依赖于数据是否是格点的还是单个观察的。考虑模式网格分析场的形成,在一个给定时间间隔格点数据将用来张弛逼近模式点对点数据,对于一个大尺度信息这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小尺度信息,非天气图定时资料或特殊平台象机床、飞行器等不能被利用,但个观测资料能够被用来张弛逼近模式。这些观测资料被给定一个时间窗和影响半径。每个格点上的观测资料的权重依赖于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到观测站的距离。

6. 地表资料的分类

关于地表分类模式有三个选项设置,这些设置在TERRAIN模块的存档资料中,它们是13、16、24种,(植被、沙漠、城市、水、冰)。模式每个格点单元被分派一种地表资料,从而决定了表面特性如反射率、粗糙长度、长波反射率、热容量和湿度等。此外如果积雪覆盖着一项被设置,表面特性相应的被改动。列表中的值相应季节变化。

7. 地图投影及地图比例因子

模式系统有几种投影方式可供选择,兰博托投影适合中纬度,极射赤面投影适合高纬度,麦卡托投影适合低纬度,模式的x,y方向不对应东西或南北,麦卡托投影除外,因此观测到的风俗不得不被旋转到模式中。模式的u,v在于观测支队比前需要旋转。这些变换在模式的前处理中就被计算出。

地图的比例因子m被定义为:

m = (distance on grid) / (actual distance on earth)

它的值通常接近于1,虽纬度变化,模式投影保持小区域的形状,以便每处dx=dy,但是网格长度是变化的,对应的区域在平面上表示为球面。无论那儿水平梯度被用到时,地图比例因子都会在模式的方程中被计算出。

8. 运行模式系统所需要的数据

因为mm5模式系统首先是为实时资料研究设计的,因而它需要以下资料来运转:

●地形资料和地表分类资料

●网格大气资料至少有以下几种:海平面气压、风、温度、相对湿度、位

势高度,气压分层:表面气压、1000、850、700、500、400、300、250、

200、150、100mb

●观测资料

模式中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地形、地表分类和全球覆盖但分辨率可变的植被数据,关于怎样从NCAR上获得资料,请查阅网站: 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dss/index.html

二、模式分模块介绍

1、TERRAIN模块

1.1用途

mm5模式系统中的第一个模块是TERRAIN,这个模块水平插值规则经纬度上的地形高度和植被(地表分类资料)到指定的中尺度区域上,如图4.1。如果地表模式LSM在MM5中应用时,附加资料如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率、每年深层土壤温度将被产生。

1.1.1TERRAIN模块的任务

TERRAIN模块主要完成两个任务:

●建立中尺度区域:粗糙区域和划分网格区域(移动嵌套区域除外)

●为所有的中尺度区域产生地形数据场,这将首先被REGRID模块用到,

以后将被MM5和NESTDOWN模块使用。这一模块仍然计算一些模式需要

的常数:经纬度、地图比例因子、柯里奥利参数。

1.1.2TERRAIN模块流程

TERRAIN模块包括四部分:如图4.2

●原始数据输入

●从规则经纬度的原始数据到中尺度网格的插值

●嵌套区域的调整和反馈

●地形高度、地表分类资料和其他地形数据以MM5格式的输出

1.2 输入数据

1.2.1 原始数据

作为输入到TERRAIN模块的可利用数据包括地形高度、地表分类资料/植被,海陆分界线、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率和深层土壤温度。所有这些数据由六种分辨率:1度、30,10,5,2分、30秒。下面是一个通常可用数据的列表:

●原始高度资料有六种分辨率:1度、30,10,5,2分、30秒,所有低分辨率

(1度到2分)数据产生于30秒的USGS资料

●原始地表分类资料/植被有三种类型:

i)13种类,全球覆盖资料 1度、30,10分(3个文件夹)

ii)17种类北美覆盖资料 1度、30,10,5,2分、30秒(6个文件夹)iii)25种类全球覆盖资料 1度、30,10,5,2分、30秒(6个文件夹)

●两种类型的海陆分界线文件定义水体

i)17种类北美覆盖资料 1度、30,10,5,2分、30秒(6个文件夹)

ii)25种类全球覆盖资料 1度、30,10,5,2分、30秒(6个文件夹)●对于mm5中的LSM,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率和深层土壤温度是必需的,其原

始数据为:

i)17种类 6个分辨率的全球土壤数据(6个文件夹)

ii)12个月,10分,全球植被分布(1个文件夹)

iii)1度全球每年深层土壤温度(1个文件夹)

1.2.2 数据格式

既然原始数据有不同的来源那么他们就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数据要被转化成一种标准格式以适应TERRAIN模块的使用。数据排列和格式如下:

●纬度与纬度之间从北到南一度分割,数据点从西到东排列,通常开始经度为

0度(或180度)

●我们用两个字符存储地形高度和深层土壤温度,(最大值<215或32768)图

4.3 一个字符存储其它数据(值<100)图4.4,这将使得读数据更加方便。

●所有原始数据文件都是直接路径

●所有数据都被假定在格点中央上是有效的,因此有360*180个1度数据点,

360*2*180*2个30分数据点,360*120*180*120个30秒数据点。

1.2.3 输入数据的来源和文件大小

●高度

地形高度数据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范围大小(bytes)1 deg. (111.0

km)

USGS Global 129,600 30 min. (55.0

km)

USGS Global 518,400 10 min. (18.5

km)

USGS Global 4,665,600 5 min. (9.25

km)

USGS Global 18,662,400 2 min. (3.70

km)

USGS Global 116,640,000

Tiled 30 sec.

(0.925 km)**

GTOPO30

by

U.S. Geological

Survey's

EROS Data Center

in late 1996

Global

(33 tiles:

40o lon. x 50o

lat. or

60o lon. x 30o

lat.)

57,600,000

or

51,840,000

for each of tiles

30 sec. (0.925

km)

USGS Global*** 1,866,240,000

●植被和地表分类资料

1)来自于PSU/NCAR全球13种类数据

PSU/NCAR Land-use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范围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PSU/NCAR Global 842,400

30 min. (55.0 km) PSU/NCAR Global 3,369,600

10 min. (18.5 km) PSU/NCAR Global 30,326,400

2)来自于USGS北美17种类数据

17-category Vegetation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183,600

30 min. (55.0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734,400

10 min. (18.5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6,609,600

5 min. (9.25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26,438,400

2 min. (3.70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165,240,000

30 sec. (0.925 km) Simple Biosphere model 0o-90oN, 60o-180oW 155

3)来自于USGS全球25种类数据

25-category USGS Vegetation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USGS Global 1,620,000

30 min. (55.0 km) USGS Global 6,480,000

10 min. (18.5 km) USGS Global 58,320,000

5 min. (9.25 km) USGS Global 233,280,000

2 min. (3.70 km) USGS Global 1,458,000,000

30 sec. (0.925 km) USGS Global 933,120,000

海陆分界线

1)来自于SiB Vegetation 北美海陆分界线数据

Land-Water Mask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10,800 30 min. (55.0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43,200 10 min. (18.5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388,800 5 min. (9.25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1,555,200 2 min. (3.70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9,720,000 30 sec. (0.925 km) SiB Vegetation 0o-90oN, 60o-180oW 155,520,000

2)来自于USGS全球海陆分界线数据

USGS Land-Water Mask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64,800

30 min. (55.0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259,200

10 min. (18.5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2,332,800

5 min. (9.25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9,331,200

2 min. (3.70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58,320,000

30 sec. (0.925 km) USGS Vegetation Global 933,120,000

●土壤

Global 17-category Soil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FAO+STATSGO Global 1,101,600 30 min. (55.0 km) FAO+STATSGO Global 4,406,400 10 min. (18.5 km) FAO+STATSGO Global 39,657,600 5 min. (9.25 km) FAO+STATSGO Global 158,630,400 2 min. (3.70 km) FAO+STATSGO Global 991,440,000

30 sec. (0.925 km) FAO+STATSGO Global 933,120,000

●地表分类指数

Global Monthly Vegetation Fraction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0 min. (18.5 km) AVHRR Global 27,993,600

●土壤温度

Global Annual Deep Soil Temperature Data

分辨率数据来源覆盖面大小(bytes)

1 deg. (111.0 km) ECMWF analysis Global 129,600

1.2.4 数据信息

如果一个用户哟不同的数据来源,那么这些数据必须被转化成标准格式和直接路

径的文件,此外下面的信息必须提供给TERRAIN模块,通过一个数据声明在

setup.F 或in vs_data.incl, 和paramesv.incl.

●数据的分类

●水分类的ID号

●数据分辨率

●初始经纬度

●文件的总计数量

●在一个纬度内的数据点数量

●连接到FORTRAN单元的文件名

1.2.5 地表分类和土壤种类

13种(PSU/NCAR)地表分类和物理参数

Landuse

Integer Identification

Landuse

Description

Albedo(%)

Moisture

Avail. (%)

Emissivity

(% at 9 m m)

Roughness

Length (cm)

Thermal Inertia

(cal cm-2 k-1 s-1/2)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1 Urban land 18 18 5 10 88 88 50 50 0.03 0.03

2 Agriculture 17 2

3 30 60 92 92 15 5 0.0

4 0.04

3 Range-grassland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4 Deciduous forest 16 17 30 60 93 93 50 50 0.04 0.05

5 Coniferous forest 12 12 30 60 95 95 50 50 0.04 0.05

6 Mixed forest and

wet land

14 14 35 70 95 95 40 40 0.05 0.06

7 Water 8 8 100 100 98 98 .01 .01 0.06 0.06

8 Marsh or wet land 14 14 50 75 95 95 20 20 0.06 0.06

9 Desert 25 25 2 5 85 85 10 10 0.02 0.02

10 Tundra 15 70 50 90 92 92 10 10 0.05 0.05

11 Permanent ice 55 70 95 95 95 95 5 5 0.05 0.05

12 Tropical or sub

tropical forest

12 12 50 50 95 95 50 50 0.05 0.05

13 Savannah 20 20 15 15 92 92 15 15 0.03 0.03

17种SIB植被分类和物理参数

Vegetation

Integer Identification Vegetation

Description

Albedo(%)

Moisture

Avail. (%)

Emissivity

(% at 9 m m)

Roughness

Length (cm)

Thermal Inertia

(cal cm-2 k-1 s-1/2)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1 Evergrn. Broadlf. 1

2 12 50 50 95 95 50 50 0.05 0.05

2 Broadlf, Decids. 16 17 30 60 9

3 93 50 50 0.0

4 0.05

3 Decids. Evergrn. 1

4 14 3

5 70 95 95 40 40 0.05 0.06

4 Evergrn. Needlf. 12 12 30 60 9

5 95 50 50 0.04 0.05

5 Decids. Needlf. 1

6 1

7 30 60 93 93 50 50 0.04 0.05

6 Grnd. Tree Shrb. 20 20 15 15 92 92 15 15 0.03 0.03

7 Ground only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8 Broadlf. Shrb.P.G.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9 Broadlf. Shrb.B.S.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10 Grndcvr. DT. Shrb 15 70 50 90 92 92 10 10 0.05 0.05

11 Bare Soil 25 25 2 5 85 85 10 10 0.02 0.02

12 Agricltr. or C3 Grs 17 23 30 60 92 92 15 5 0.04 0.04

13 Perst. Wetland 14 14 50 75 95 95 20 20 0.06 0.06

14 Dry Coast Cmplx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15 Water 8 8 100 100 98 98 .01 .01 0.06 0.06

16 Ice cap & Glacier 55 70 95 95 95 95 5 5 0.05 0.05

17 No data 25种USGS植被分类和物理参数

Vegetation

Integer Identification Vegetation

Description

Albedo(%)

Moisture

Avail. (%)

Emissivity

(% at 9 m m)

Roughness

Length (cm)

Thermal Inertia

(cal cm-2 k-1 s-1/2)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Sum Win

1 Urban 18 18 10 10 88 88 50 50 0.03 0.03

2 Drylnd Crop. Past. 17 2

3 30 60 92 92 15 5 0.0

4 0.04

3 Irrg. Crop. Past. 18 23 50 50 92 92 15 5 0.0

4 0.04

4 Mix. Dry/Irrg.C.P. 18 23 2

5 50 92 92 15 5 0.04 0.04

5 Crop./Grs. Mosaic 18 23 25 40 92 92 14 5 0.04 0.04

6 Crop./Wood Mosc 16 20 35 60 93 93 20 20 0.04 0.04

7 Grassland 19 23 15 30 92 92 .12 .10 0.03 0.04

8 Shrubland 22 25 10 20 88 88 10 10 0.03 0.04

9 Mix Shrb./Grs. 20 24 15 25 90 90 11 10 0.03 0.04

10 Savanna 20 20 15 15 92 92 15 15 0.03 0.03

11 Decids. Broadlf. 16 17 30 60 93 93 50 50 0.04 0.05

12 Decids. Needlf. 14 15 30 60 94 93 50 50 0.04 0.05

13 Evergrn. Braodlf. 12 12 50 50 95 95 50 50 0.05 0.05

14 Evergrn. Needlf. 12 12 30 60 95 95 50 50 0.04 0.05

15 Mixed Forest 13 14 30 60 94 94 50 50 0.04 0.06

16 Water Bodies 8 8 100 100 98 98 .01 .01 0.06 0.06

17 Herb. Wetland 14 14 60 75 95 95 20 20 0.06 0.06

18 Wooded wetland 14 14 35 70 95 95 40 40 0.05 0.06

19 Bar. Sparse Veg. 25 25 2 5 85 85 10 10 0.02 0.02

20 Herb. Tundra 15 60 50 90 92 92 10 10 0.05 0.05

21 Wooden Tundra 15 50 50 90 93 93 30 30 0.05 0.05

22 Mixed Tundra 15 55 50 90 92 92 15 15 0.05 0.05

23 Bare Grnd. Tundra 25 70 2 95 85 95 .10 5 0.02 0.05

24 Snow or Ice 55 70 95 95 95 95 5 5 0.05 0.05

25 No data

17土壤分类和物理参数

Soil

Integer Identification

Soil

Description

Max

moisture

content

Reference

soil

moisture

Wilting

point

soil

moisture

Air dry

moist

content

limits

Saturation

soil

potential

Saturation Soil

conducti-vity

(10-6)

B

parameter

Saturation

soil

diffusivity

(10-6)

Soil

diffu./condu.

coef.

1 Sand 0.339 0.236 0.010 0.010 0.069 1.07 2.79 0.608 - 0.472

2 Loamy 0.421 0.28

3 0.028 0.028 0.036 14.10 4.26 5.1

4 - 1.044

Sand

3 Sandy

Loam

0.434 0.312 0.047 0.047 0.141 5.23 4.74 8.05 - 0.569

4 Silt Loam 0.476 0.360 0.084 0.084 0.759 2.81 5.33 23.9 0.162

5 Silt 0.47

6 0.360 0.084 0.084 0.759 2.81 5.33 23.9 0.162

6 Loam 0.439 0.329 0.066 0.066 0.355 3.38 5.25 14.3 - 0.327

7 Sandy Clay

Loam

0.404 0.314 0.067 0.067 0.135 4.45 6.66 9.90 - 1.491

8 Silty Clay

Loam

0.464 0.387 0.120 0.120 0.617 2.04 8.72 23.7 - 1.118

9 Clay Loam 0.465 0.382 0.103 0.103 0.263 2.45 8.17 11.3 - 1.297

10 Sandy Clay 0.406 0.338 0.100 0.100 0.098 7.22 10.73 18.7 - 3.209

11 Silty Clay 0.468 0.404 0.126 0.126 0.324 1.34 10.39 9.64 - 1.916

12 Clay 0.468 0.412 0.138 0.138 0.468 0.974 11.55 11.2 - 2.138

13

Organic

Materials

0.439 0.329 0.066 0.066 0.355 3.38 5.25 14.3 - 0.327

14 Water 1.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5 Bedrock 0.200 0.108 0.006 0.006 0.069 141.0 2.79 136.0 - 1.111

16 Other 0.421 0.283 0.028 0.028 0.036 14.10 4.26 5.14 - 1.044

17 No data

1.3 定义中尺度区域

为了定义中尺度区域有一些关键参数必须被给定

●地图投影方式:三种类型可选

-兰博托正形等角投影

-极射赤面立体投影

-莫卡托投影

●粗糙区域的参数

-中心经纬度

-扩展区域信息(用于客观分析)

-区域大小

-格点距离(公里)

●嵌套区域参数

-在母区域中格点(1,1)的位置

-母区域ID

-区域大小

-格点距离(公里)

中尺度网格经纬度范围是:

在定义嵌套网格时有一些限制

----嵌套区域开始结束点都在粗糙区域格点上,无论是单向还是双向嵌套。这就意味着对于双向嵌套,嵌套区域的格点数必须满足(嵌套区域的格点数-1)/3是整数。

----嵌套区域必须里粗糙区域边界有5个格点,这是为了保证在嵌套区域调整时有足够的数据可用。

----TERRAIN模块不能产生重叠嵌套区域,重叠嵌套区域和移动嵌套区域只有在MM5模块中能被处理。

1.4区域调整

mm5用用于复合区域预报时,每一个嵌套区域从母区域或的侧边界条件,在双向嵌套应用中嵌套区域会反馈作用母区域。在地形高度、地表资料、和其他地形资料准备好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使得这些资料与地形匹配。

1.4.1重新设置嵌套区域边界值

1、插值母区域的地形高度到嵌套区域网格点,用单调插值(比率=3)用滑动抛

物线插值(比率=3)

2、对于嵌套区域边界行与列1到3(双向)1到4(单向)地形高度值由母区

域值代替

3、对于行与列4到6(双向)5到7(单向)嵌套区域地形高度值与母区域值

混合

1.4.2反馈

在双向嵌套应用中嵌套区域会反馈的地形、地表分类和其它地形场的内部值将重写到母区域上,这些地性值对于所有区域都是一致的,从高级别的嵌套区域到粗糙区域这一工作一直被作。

1.5原本变量

ftpdata 是否想要ftp数据(T)或不(F)

USERS 用户,NCAR内部用户设置为USERS=MMM,其他用户设置为USERS=OTHERS

1.6参数声明

parame.incl 7 对任何区域指定最大尺度

paramed.incl 与地形分辨率有关的最大尺度

1.7参数选项

1.7.1地图背景参数

PHIC 粗糙区域中心纬度

XLONG 粗糙区域中心经度

IEXP 逻辑变量,选T 扩展网格,选F不扩展

AEXP 当IEXP选T 时,选择扩展网格的范围,单位:千米

IPROJ 地图投影方式:兰博托、麦卡托、极射赤面

1.7.2区域设置选项

MAXENS 区域总数TERRAIN模块允许最大区域总数小于等于100 NESTIX 区域I方向的格点数

NESTJX 区域J方向的格点数

DIS 网格距离

NUMNC 母区域ID

NESTI 嵌套区域在母区域左下角I方向的位置

NESTJ 嵌套区域在母区域左下角J方向的位置

RID 影响半径

NTYPE 对地形资料和地表分类资料的选择

NSTTYP 嵌套类型1为单向2为双向

1.7.3函数参数的选择

IFTER T 为绘图地形F为仅绘区域地图背景

IFANAL CRESSMAN分析法插值为T 滑动抛物线插值为F

ISMTHTR 选择平滑方法 1 为1-2-1平滑2为平滑/反平滑

IFEZFUG 激活EZFUG函数,T为激活,F为不激活

IFFUDG 是否需要地表分类插入T为要F为不要

IFTUFG 是否需要TUFG函数

IPRINTD 是否打印出处理好的中尺度网格数据

FIN 地形高度的等高间隔

TRUELAT1 地图投影的第一个真正纬度确省值91.0

TRUELAT2 地图投影的第二个真正纬度确省值91.0

IFILL 画图是否要颜色填充

LSMDATA是否需要为LSM创建、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率和深层土壤温度资料VEDTYPE 选择使用哪一种植被资料0 为使用旧的13种类数据 1 为使用

24 种类USGS数据 2 为使用16 SIB种类资料

VSPLOT 选择是否绘显性植被、土壤和地表分布图

IEXTRA 选择是否输出和绘植被、土壤的百分率图*

1.7.4地表分类插入参数*

IFFUG 表明那一区域需要插入

NDFUG 每一区域插入点数*

IFUG 对于每一区域插入点I方向的位置

JFUG 对于每一区域插入点J方向的位置

LNDFUG 对于每一区域插入点的地表资料的种类

1.7.5跳过EZFUDGE函数的参数设置

STARTLAT 区域左下角开始纬度

ENDLAT 区域右上角开始纬度

STARTLON 区域左下角开始经度

ENDLON 区域右上角开始经度

2.REGRID 模块

用途

REGRID模块是用来读取存档的格点气象分析数据、在等压面上进行预报,并把这些分析数据从原始网格、地图投影下插值到MM5模式规定的水平网格和地图投影上。REGRID模块处理等压面和水平分析场数据。在这些水平面上二维数据的插值被处理,其他平面比如常量高度平面、等熵面、模式的sigma 面部被处理。

REGRID模块是MM5流程图中的两步,它期望从TERRAIN模块的输出结果得到输入,并产生RAWINS, LITTLE_R, or INTERP F模块需要的文件,这些文件通常被作为第一猜测场来进行客观分析,或者作为分析资料直接插值到MM5模式中为模式形成初始场和边界条件。

REGRID模块的一个附加功能是嵌入功能,或者引入到一个热带气旋中进行分析。这是REGRID模块的一个相当专业的用途,这里不作详细讨论,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

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mm5/mm5v3/tc-report.pdf

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mm5/mm5v3/tc-report.doc 结构

REGRID模块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块,而是一组处理各种任务的REGRID模块包。这些任务主要被分为两个部分:

1)数据输入

2)数据插值到MM5格点上

数据输入的任务是由模块PREGRID处理,而把数据插值到MM5格点上的任务由模块REGRIDDER完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通过一个简单格式的中间媒介文件完成的。PREGRID的任务可以细分为读各种特殊数据格式的资料,而REGRIDDER模块是一个单一的模块。目的是为了个体用户能够容易的血他们自己的数据往模式里。

一个示意图

HydroPro操作手册说明书

HydroPro操作手册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运行软件 (1) 二、基本设置 (2) 1、创建新项目 (2) 2、设置项目属性 (3) 3、设置坐标系统 (5) 4、船只配置 (17) 5、设备配置 (18) 三、数据采集 (20) 1、输入测线 (20) 2、记录方式 (21) 3、选择测线 (22) 4、显示 (23) 5、开始测量 (25) 四、数据处理 (26) 1、导入数据 (26) 2、数据编辑 (27) 3、数据输出 (30)

一、运行软件 1、点击运行Flavor,选择construction-survey,点击OK。 2、点击Nav,运行HYDROpro。 如需中文界面,打开Utilities,点击Language,选择Chinese(simpLified)。点OK会弹出提示:需要重启软件语言修改才能生效,确定即可。

二、基本设置 1、创建新项目 1.1、运行Nav,点击项目,新建一个项目,输入选择项目名称、存储路径等,建议使用默认的路径,以便后续查找。 1.2、点击下一步,进入项目--细节菜单,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输入相关信息,点击完成。

2、设置项目属性 2.1、如果项目细节需要修改,点击项目--属性--项目细节进行修改。 2.2、修改显示单位,在主菜单栏点击配置,选择下拉菜单的显示单位,则出现下面对话框,修改需要修改的单位。 2.3、修改显示格式,在主菜单栏点击配置,选择下拉菜单的全球设置,选择当地时间,如下图:

2.4、点击坐标菜单,选择坐标类型为:当地网格,坐标顺序为:北、东:

TunelabPro使用说明书

初次使用此软件的朋友,看了猫版的介绍,再加上这个指南文件,上手应当很轻松了。献给部分英文比我还糟的朋友,呵呵 Using this tutorial 如何使用此指南 This tutorial is meant to be used as a step-by-step guide to certain operations in TuneL ab Pro. 本指南将一步一步的指导您在TuneLab Pro中的操作. Many of these operations i nvolve the keyboard.有相当一部分操作涉及到键盘的使用。However, the keys that you press when this tutorial is displayed do not always go to TuneLab Pro.然而,当此帮助页面显示时,您按下键盘键并不总是能够回到TuneLab Pro操作界面。In fact, every time y ou call this tutorial and every time you click in it, the tutorial acquires the "focus" of t he keyboard.实际上,每当您查看本指南或者在本指南显示的区域内操作鼠标时,焦点总是被当前的指南页面获得的。To make the keys go to TuneLab Pro, you need to give the focus back to TuneLab Pro. 要想使用键盘来控制TuneLab Pro的操作,您需要使焦点回到TuneLab Pro界面中。You can do that by clicking anywhere inside the TuneLab Pro win dow. 您可使用鼠标点击TuneLab Pro窗口来实现。Remember to do that whenever the instructions in this tutorial call for using the keyboard.当执行本指南中使用键盘的操作时,记得上述的提示。 The contents list shows the tutorial topics. 目录列出本指导的主题。Some topics requir e several pages. 部分主题包含了几页的内容。These topics can be viewed by using the "--Next--" link at the bottom of a topic. 可使用页面底部的NEXT链接来进行翻页查看。I f this help window gets in the way of some part of the TuneLab Pro screen, then you can click and drag the title bar of the tutorial window to move it out of the way. Yo u can even resize the help window by dragging at the borders.若此帮助窗口遮挡了Tun eLab Pro主窗口,您移动此窗口或拖拽边框改变大小。 Although this tutorial is focused primarily on how to do certain things, you can also fin d out why we do these things.尽管此指南已覆盖了大部分的主要操作内容,您仍可以进一步得到这些内容的解释。Click on the links in the text that say "(Why)"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operation being described.点击文本中的“Why”以得到更多的操作描述。These topics show only the simplest way to do the operations shown. For more in-dept h coverage of any topic, see the Help Topics in the Help menu in TuneLab Pro.

(仅供参考)Phoenixpro使用说明(中文)

PhoenixPro用户指南 V e r s i o n:1.00 C r e a t e:2009-02-03

目录 序言 (1) 第一部分软件简介 (2) 第二部分界面说明 (3) 第三部分操作说明 (5) 3.1安装USB驱动 (5) 3.2软件安装 (5) 3.2.1 软件的完整性检查 (5) 3.2.2 安装软件 (6) 3.3量产准备工作 (8) 3.3.1 使用HUB (8) 3.3.2 不使用HUB (10) 3.4软件启动 (10) 3.4.1 打开量产软件 (10) 3.4.2 配置软件 (10) 3.4.3 启动软件 (11) 3.5投入设备量产 (12) 3.6软件关闭 (16) 3.7软件升级 (17)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 (19) 4.1量产之前需注意的事项 (19) 4.2量产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19) 4.3出错处理 (20) 第五部分USB驱动程序安装 (23) 附A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6) 附B 快速操作指南 (27)

序言1 序言 此手册是为PhoenixPro量产工具使用说明,它由软件简介、界面说明和操作指南等组成,全面介绍了量产工具的流程和使用方法。 本文档使用范围仅限于PhoenixPro量产工具使用用户。 文档结构: z软件简介 z界面说明 z操作说明 z注意事项 z驱动程序安装 z FAQ z快速指南

2 第一部分软件简介 第一部分软件简介 PhoenixPro量产工具通过样机与PC的连接的USB通道下载固件包到样机中。整个量产工具由认证文件、固件包和量产软件组成,认证文件和固件包默认情况下存放在key文件夹中,PC端USB驱动程序默认存放在UsbDriver文件夹中。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PhoenixPro量产工具支持无USB HUB和有USB HUB情况下多台样机升级,理论上最多可以支持127台样机同时升级,为了保证量产工具升级的正确性建议7台同时升级,建议不要超过8台,设备过多,量产速度会因为USB通道速度限制而下降。 7台同时升级且固件包大小为100M情况下,平均每个样机的升级时间约为10s。 量产过程中软件给出本次量产报告,记录了当日生产样机的总数,以及出错样机的总量,并且在日志文件中记录出错样机的ID。 这个量产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干预,而且高效高质的完成量产工具,实现了量产过程自动化。 认证文件 实现量产的认证,没有该文件不允许进行量产。注意每种产品都有各自的认证文件,请不要混用。 固件包 固件包是待量产产品的量产烧写固件,请在大批量量产前试量产几台进行验证一下。 从方案设计商处获取。 量产软件 从Softwinner Co., Ltd.公司及其代理商处获取。 推荐PC环境 推荐windowsXP操作系统,256M以上内存,有网络连接。

Cool Edit Pro中文说明书

Cool Edit Pro详细教程 录制原声 录音是所有后期制作加工的基础,这个环节出问题,是无法靠后期加工来补救的,所以,如果是原始的录音有较大问题,就重新录吧。 1、打开CE进入多音轨界面右击音轨1空白处,插入你所要录制歌曲的mp3伴奏文件,wav 也可(图1)。 (图1) 2、选择将你的人声录在音轨2,按下“R”按钮。(图2)

3、按下左下方的红色录音键,跟随伴奏音乐开始演唱和录制。(图3)

(图3) 4、录音完毕后,可点左下方播音键进行试听,看有无严重的出错,是否要重新录制(图 4)

(图4) 5、双击音轨2进入波形編辑界面(图5),将你录制的原始人声文件保存为mp3pro 格式(图6图7),以前的介绍中是让大家存为wav格式,其实mp3也是绝对可以的,并 且可以节省大量空间。

(图5)

(图6) (图7) (注)需要先说明一下的是:录制时要关闭音箱,通过耳机来听伴奏,跟着伴奏进行演唱和录音,录制前,一定要调节好你的总音量及麦克音量,这点至关重要!麦克的音量最好不要超过总音量大小,略小一些为佳,因为如果麦克音量过大,会导致录出的波形成了方波,这种波形的声音是失真的,这样的波形也是无用的,无论你水平多么高超,也不可能处理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的。 另:如果你的麦克总是录入从耳机中传出的伴奏音乐的声音,建议你用普通的大话筒,只要加一个大转小的接头即可直接在电脑上使用,你会发现录出的效果要干净的多。 降噪处理 降噪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做的好有利于下面进一步美化你的声音,做不好就会导致声音失真,彻底破坏原声。单单这一步就足以独辟篇幅来专门讲解,大家清楚这一点就行了。 1.点击左下方的波形水平放大按钮(带+号的两个分别为水平放大和垂直放大)放大波形,以找出一段适合用来作噪声采样波形(图8)。

Pro-face操作使用说明书

Pro-Face触摸屏操作说明 一.触摸屏程序的传送: 1.工程的传送 1).传送的设置 从工程管理器或画面编辑器里,选择“传送”命令,出现“Transfer Settings” 对话框. [Send Information] Upload Information 是否传送“上载信息”到GP. 没有“上载信息”将不 允许GP→计算机的传送. GP System Screen 是否传送“GP系统设置”.建议[Gp Setup]做好设置, 进行系统参数传送. Filing Data(CF Data) CF的配方数据传送. [Send To]&[Communications Port] 选择通过串行口或者Ethernet传送、以及相应的传送参数(计算机上使用的COM口及速度等). [Transfer Method] Send All Screens 传送所有画面. Automatically Send Changed Screens 传送上次传送以来修改过的画 面.(推荐) Send User Selected Sreens 传送选择的画面. [Setup] Automatic Setup 自动.如果没有系统则自动传送.(推荐) Force System Setup 强制.建议系统软件升级时执行. Do not Perform Setup 不执行. Simulation 用计算机模拟PLC的功能.如果需要使用模拟功能,必须选择此项并进行传送.如果要恢复正常与PLC的通讯,必须去掉此项再次进行传送. Setup CFG file GP OFFLINE菜单的语言. 2).Password 口令保护 传送时可以设置一个传送保护口令,同时限制画面数据的下载和 上载. 2. 从计算机传送画面到GP 简称“下载”. 传送之前,会有编译检查过程.如果检查有错误,将不能下载. 3. 从GP传送画面到计算机. 简称“上载”. 如果GP里没有“上载信息”,将不允许GP→计算机的传送.有“上载信 息”时,还可能进行传送口令保 护. 4. 模拟 1)模拟步骤 模拟功能可以在没有PLC的情况下,用计算机模拟PLC与GP 进行通讯, 以便调试画面程序. 过程: 如果需要使用模拟功能,必须选择simulation并进行传送. 从工程管理器菜单或者工具栏按钮启动“simulate”.这时将自动进行simulation 的检查.

PerfectPro压力锅中文使用说明书-精简版

实用文档 Perfect Pro 压力锅 使 用 说 明 书 (本人用PDF格式的压力锅使用说明书的截图制作的Word文档的封面)

WMF压力锅主要部件示意图 1 烹饪指示器2烹饪指示器垫圈 3 主阀门 4 安全阀 5 锅盖手柄 6 锅身手柄 7 锅手柄橙色键 8 金属旋转按钮 9 锅身把手10 密封胶圈11 专利锅底13 残余压力安全装置垫圈14 排气孔径垫圈15 残余压力安全装置小孔

WMF Perfect Pro 压力锅使用说明书 1. 安全提示 1. 使用压力锅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不适当的操作会导致锅具损坏。 2. 建议未阅读本操作说明之前不要使用压力锅。 3. 锅具使用时请不要让小孩靠近,以免发生意外。 4. 禁止将压力锅放进烤箱中,烤箱的高温会使压力锅的把手、主阀门和安全阀受损。 5. 压力锅尚未完全排压前必须小心移动,不要触碰烫热的金属表面,必要时戴上隔热手套。 6. 压力锅只能用于所属用途上,不可用作其它目的。 7. 压力锅利用压力烹饪,不适当的操作会烧毀压力锅。加热之前,请确保锅盖全盖好。相关信息可在本使用说明中找到。 8. 不要强行打开压力锅,不要在锅压力没有完全排空前打开锅盖。相关信息可在本使用说明中找到。 9. 不要无水空锅加热,会造成锅具严重损坏。最低水位:1/4升。 重要提示:切记不要让食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过分干烧会导致食物烧焦粘连在锅具上,塑胶柄或锅底铝块烧融以致损坏炉具。如果发生以上情 况请马上关闭热源,等压力锅完全冷却后 再移开。 10. 不要在压力锅加入超过容量2/3的食物。烹饪容易膨胀的食品,例如米饭或菜干等,请不要超过总容量的一半,并按照使用说明书相关的容操作。 11. 使用压力锅时请不要长时间走开,注意调节火力,确保烹饪指示器上升至相应橙色圈。如果加热温度过高,蒸汽会从主阀门排出,烹饪时间过长、大量水分蒸发,会影响锅具使用效果。 12. 请配套使用说明书中列明的炉具。 13. 如果烹饪带皮的肉类(如牛舌),请注意此类食品会在压力作用下发生膨胀,不要在表皮膨胀时刺穿肉块,否则容易引起烫伤。 14. 打开压力锅之前请均匀摇动锅身,以避免蒸汽泡飞溅发生烫伤,特别是使用快速排气或自来水冷却降压方法时。 15. 如果使用快速排气或自来水冷却降压的方法时,注意手、头部及身体远离蒸汽正面排出位置,避免烫伤。 16. 使用前请检查安全阀、主阀门和密封圈能是否正常。只有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能确保压力锅的安全,相关信息可在本使用说明中找到。 17. 禁止使用压力锅在加压的情况下油炸食品。 18. 除了进行使用说明中所列举的必要维护之外,不要尝试拆装任何安全部件。 19. 必须定期更换磨损的部件。特别是当其表面褪色,出现裂纹及其他破损现象,或者部件松动、不能与其他部位匹配时,请及时使用WMF原装配件更换。 20. 请使用WMF原装配件。使用相同型号的锅身与锅盖。 21. 千万不要在压力锅的任何一个部件损坏、变形或状况异常与说明书描述不符的情况下使用压力锅。当您遇到此类情况,请与附近的WMF零售商或WMF

PanaPRO中文使用说明书-1

1-1 介绍 PanaPRO由若干支持 PCB 贴装过程的模块组成。 PanaPRO/IPO是系统核心。它用来导入坐标数据,输出机器生产数据。通过这种方法,维护元件编号数据库,并且为贴装过程提供报告和图表。 PanaPRO/Process Manager也称作 HOST(主机),它通过软驱、直接串行电缆 (RS232)、黑盒子或终端服务器与机器进行通讯。 1-2 基本 IPO/HOST 操作 文件需要零件编号字段以对其进行更新,并将其链接到形状代码。

1-3 PanaPRO 语法 面板基准 PanaPro 使用Panel(面板)代表全部板面,使用Pattern(拼板)代表组成面板的、单独的生产板面。Fiducials(基准)可以用于面板或拼板。Component or local Fiducials(组件或本地基准)用来精确定位小间距元件。 Bad Board Marks(坏板面标记)表示坏拼板。如果机器在坏板面标记位置检测到标记,则将跳过所标记拼板的任何任务。Master Bad Board Mark(主坏板面标记)用来节省时间。如果被标记,则表示一个或多个拼板已坏,需要进行检查。如果未被标记,则无需对这个面板进行进一步检查。Group Bad Board Marks(组坏板面标记)紧挨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机器检查它们所需要的时间。Individual Group Bad Marks(单独组坏面板标记)必须与其所代表的拼板具有相同的参考标识符。 问题 1. 导入 PanaPRO/IPO 时,CAD 文件需要哪些信息? 2. 使用 DbUpdate 以前,SET 文件需要哪些信息?

projectmix使用说明书(中文版)

一.安装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 ProjectMix I/O使用说明书 在安装ProjectMix I/O的驱动之前,不要将火线与电脑连接。 首先确认你的电脑有1394A PCI 火线接口,有些厂家的计算机将火线接口简称为“Link”或“1394”。如果没有需要购买火线接口,并且安装。 如果你的电脑上连接了别的火线设备请先拔掉。 将ProjectMix I/O 的驱动安装到电脑里面,关闭计算机。 连接ProjectMix I/O 与电脑之间的火线。然后先打开ProjectMix I/O,最后打开电脑。 等待一会,电脑发现了新设备,然后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自动安装。中间可能会弹出Windows 系统对话框,选择仍然安装。完成安装以后。电脑屏幕左下脚的任务栏提示ProjectMix I/O 可以正常使用了。 重新启动计算机。 二.功能按钮

音频家族网 1.乐器输入选择按钮(INST):按下这个按钮,前面板的通道一底下的高阻抗乐器输入接口,比如电吉他。 2.增益控制旋钮(GAIN):控制1-8 通道的前级输入电平。 3.话筒/线路选择开关(MIC/LINE):抬起来的时候是话筒输入,按下去是线路输入。 4.削波指示灯(CLIP):红色。亮的时候表示输入信号过载,需要将GAIN 减小。 5.信号指示灯(SIGNAL):绿色。用于指示相关通道的信号输入。 6.幻象电源开关(PHANTOM POWER):按下去为话筒输入加上幻象电源,有红色指示 灯。 7.LCD显示屏:显示各种操作参数。 8.通道译码器旋钮(ASSIGNABLE ENCODERS):一共八个译码器旋钮。一般情况下, 译码器旋钮主要用来调整PAN,AUX 输出电平,EQ 的参数。也可以调节虚拟乐器和插入效果 器的参数。 9.录音激活按钮(REC):激活该通道的录音状态,按下去会有红色指示。 10.选择按钮(SEL):选择某个通道。比如你想对某个通道进行均衡调整,先要SEL 该通道。 11.独奏按钮(SOLO):独奏某一个活几个轨道。 12.哑音按钮(MUTE):将某个通道的声音关闭。 13.通道推子:和调音台上的推子差不多,一般用来控制电平的大小。 14.总输出推子:控制软件总输出推子的电平。

X-431 Pro中文说明书

X-431 PRO 用户手册 在使用本产品前,请务必先仔细阅读本用户手册。 声明:元征公司保留更改产品设计与规格的权利,届时恕不另行通知。实物外观与颜色可能与说明书中显示的有差别,请以实物为准。 LAUNCH 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

版本号:V1.00.000 修订时间:2013-04-24

版权所有!未征得深圳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元征公司”)的书面同意,任何公司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电子、机械、影印、录制或其它形式)对本说明书进行复制和备份。 本手册专为元征产品的使用而设计,对于将之用于指导其它设备操作而导致的各种后果,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手册及其包含的所有范例若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因使用者个人或第三方的意外事故,滥用、误用该设备,擅自更改、修理该设备,或未按元征公司的操作与保养要求而致使设备损坏、遗失所产生的费用及开支等,元征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使用其它选用配件或损耗品而非元征公司原装产品或元征公司认可之产品而导致该设备损坏或出现问题,元征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正式声明:本说明书所提及之其它产品名称,目的在于说明本设备如何使用,其注册商标所有权仍属原公司。 本设备供专业技术人员或维修人员使用。 注册商标 元征公司已在中国及海外若干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其标志为LAUNCH。在元征公司之商标、服务标志、域名、图标和公司名称还未注册之国家,元征公司声明其对未注册商标、服务标志、域名、图标和公司名称仍享有其所有权。本手册所提及之其它产品及公司名称的商标仍属于原注册公司所有。在未得到拥有人的书面同意之前,任何人不得使用元征公司或所提及的其它公司之商标,服务标志,域名,图标,公司名称。您可以访问车云网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了解元征产品信息;您也可以访问元征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ac10137382.html,;或写信至: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工业区五和大道北元征工业园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收,与元征公司进行联系,征得其手册使用权之书面同意。

缤特力蓝牙耳机PRO HD说明书(中文版)

缤特力蓝牙耳机PRO HD说明书(中文版)

一、基本功能 接打电话、听歌听音乐、一拖二、电量语音提示、音量调节、重拨尾号、挂断、无连接自动关机、自动连接配对手机等,新版4.0的增加了来电报号和中文语音提示功能。 二、智能接听(自动待机) 支援Smart Sensor科技,自动感应耳机是否被配戴(“智能感应接听”有来电时戴上耳机,即可应答来电) 来电时:戴上耳机,自动耳机接听;摘下耳机,自动待机,可以直接拿起手机接听,互不影响。 听音乐时:戴上耳机,音乐播放;摘下耳机,音乐自动停止,耳机待机。 注:接听按键具有锁定通话以避免误拨功能,智能接听可通过接听按键控制:在锁定状态下智能接听(或音频播放)不起作用(不是故障),再按下接听键就ok了。 三、一拖二设计 可以同时连接2部手机,进入双待机模式,方便外出,只需一个蓝牙。 四、充电/待机时间 耳机充满电可以连续通话或者听歌大概7-9个小时,待机的话大概120小时(5天)以上,电池用完的情况下充满电的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小时。一般充一次电至少可以用3天,连续听歌也可以达到8小时, 五、配对方法 PRO HD:关机状态下,一直按住电源键不松开,刚开始会看到蓝灯闪一下,此时不要松开按键还要继续按住,10秒左右会看到耳机指示灯出现红蓝灯交替闪烁,这时可以放松开按键,然后用手机搜索蓝牙设备,配对密码"0000"(99%智能手机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已经配对过的手机,只要打开手机的蓝牙功能,再按蓝牙耳机电源件3秒左右,看见蓝灯了,蓝牙耳机就会自动跟手机连接。 注:一定是要开到配对状态的!配对成功以后才会自动连接。 六、换耳套的方法 逆时针方向旋转耳套,一边往里面压,旋转大概45度就出来了。硅胶套建议不要用太大的,小的长时间佩戴的话比较舒适。

X-pro详细使用说明

X-PRO详细使用说明 一、开启 1)将专用数据充电线连接X-PRO接入电源充电(可使用电脑的USB端口、5V/1A的移动电源、手机充电器头均可),充电完毕后即可按压机身左下角【MODE】按键2秒开机。 *建议首次充电时长满两小时以保持电池活力 2)开机页面后→进入【语言选项】→【时区选项】,完成后自动进入搜星状态。(卫星定位需要在室外无阻挡的空旷地)。 二、软件下载 1)电脑下载 打开官网→首次打开此网页的用户,选择“简体中文”版网站→点击右上角【软件下载】选择适合需求的GoWatch X-PRO的软件 2)2)手机下载 iOS或者安卓系统在相应的软件商城下载即可; 注:固件更新需打开GOLiFE官网→首次打开此网页的用户,选择“简体中文”版网站→点击右上角【软件下载】选择适合需求的GoWatch X-PRO的【计算机专用电脑软件】→用数据线将手表与电脑连接,打开电脑软件→新用户请点击【立即注册】/老用户可直接输入账号密码登录→点击【更新产品韧体】 三、登录及手表配对(手表配对需确保手机蓝牙保持开启状态) 1)下载安装完毕后打开【GOLiFE RUN】APP,可使用邮箱注册登录或者使用第三方合作账号登录(微博、facebook)。 ★★★推荐邮箱注册登录,GOLiFE会在每周、每月结束后给用户邮箱发送健康报告。2)登录页面 此页面可设定:昵称性别、生日、单位、身高、体重。 3)配对 时间模式下,按压手表左下【MODE及开关键】进入功能选单→按压右上/下键选择【蓝牙】→选择【配对模式】→选择【是】开始配对→手机软件【GOLiFE RUN】界面点击左上角菜单图标打开菜单→点击【我的设备】→点击右上角的【+】号→选择【GoWatch X-PRO】→点击【已开启配对模式】→【开始配对】→手机与手表靠近→手机上输入手表出现的配对码→完成配对。 四、日常运动 1)按压左下角【MODE键】进入(GPS开始状态下)即会自动搜星→右中【OK键】选择功能(包括跑步、自行车、铁三、登山、步行、全马、半马、游泳、室内跑步、室内骑车、其他) 2)选择模式后进入搜星界面(若点击直接开始,轨迹会按照搜星成功定位时刻开始,易造成轨迹偏差) 3)搜星成功后进入数据显示界面,可按压【右上、下两键】翻页查看数据,右中键【OK 键】可开始/暂停运动 4)运动结束后,按压右中【OK键】暂停→按压左上【返回键】→界面提示【是否保存数据】

Perfect Pro压力锅中文使用说明书-精简版

Perfect Pro 压力锅 使 用 说 明 书 (本人用PDF格式的压力锅使用说明书的截图制作的Word文档的封面)

WMF压力锅主要部件示意图 1 烹饪指示器2烹饪指示器垫圈 3 主阀门 4 安全阀 5 锅盖手柄 6 锅身手柄 7 锅手柄橙色键 8 金属旋转按钮 9 锅身把手10 密封胶圈11 专利锅底13 残余压力安全装臵垫圈14 排气孔径垫圈15 残余压力安全装臵小孔

WMF Perfect Pro 压力锅使用说明书 1. 安全提示 1. 使用压力锅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不适当的操作会导致锅具损坏。 2. 建议未阅读本操作说明之前不要使用压力锅。 3. 锅具使用时请不要让小孩靠近,以免发生意外。 4. 禁止将压力锅放进烤箱中,烤箱的高温会使压力锅的把手、主阀门和安全阀受损。 5. 压力锅尚未完全排压前必须小心移动,不要触碰烫热的金属表面,必要时戴上隔热手套。 6. 压力锅只能用于所属用途上,不可用作其它目的。 7. 压力锅利用压力烹饪,不适当的操作会烧毀压力锅。加热之前,请确保锅盖全盖好。相关信息可在本使用说明中找到。 8. 不要强行打开压力锅,不要在锅内压力没有完全排空前打开锅盖。相关信息可在本使用说明中找到。 9. 不要无水空锅加热,会造成锅具严重损坏。最低水位:1/4升。 重要提示:切记不要让食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过分干烧会导致食物烧焦粘连在锅具上,塑胶柄或锅底铝块烧融以致损坏炉具。如果发生以上情况 请马上关闭热源,等压力锅完全冷却后再移开。 10. 不要在压力锅内加入超过容量2/3的食物。烹饪容易膨胀的食品,例如米饭或菜干等,请不要超过总容量的一半,并按照使用说明书相关的内容操作。 11. 使用压力锅时请不要长时间走开,注意调节火力,确保烹饪指示器上升至相

Procool 10中文操作手册

Pro cool 10 中文说明书

操作控制和连接器 H1 过热保护警告指示灯 H2 压力指示灯 S1 I/O主开关和指示灯 S2 测试/填充开关 W1 电源连接电缆 W2 控制电缆 A 冷却液连接电源R3/8 B 冷却液连接接地R3/8 C 水箱填充管 D 水箱水位控制器

针对KEMPPI PRO 系列设计的PROCOOL 10冷却水箱用来冷却MIG焊枪和TIG焊枪以满足专业需要。PROCOOL 10冷却水箱的操作控制由微处理器来完成。每台机器所配的装置均能满足各种焊接方式的需要,且每台机器均有详细的操作手册 技术数据 KEMPPI PROCOOL 10符合CE标准

安装 将PROCOOL 10安装到运输小车上 1.将PROCOOL 10置于电源左侧放在运输小车上,并将PROCOOL 10底部的锁紧螺栓插入小车的孔中。将PROCOOL 10往后放以便与小车锁紧。最后使用插销和螺栓从小车前侧锁紧水冷箱。 2.将PROCOOL 10的电源电缆和PRO电源的接地输出接口相连。 3.将PROCOOL 10的控制电缆和电源未被使用的控制插头相连,或和MIG,TIG 相连。注意!连接软管前请确保软管不会把脏物,金属粉末带到冷却液循环系统内。 4.按照操作说明将冷却液软管与MIG或TIG相连。注意!软管的颜色号码与PROCOOL 10后臂的颜色代码相对应。 5.按照英国BS3151标准水箱中有40%的防冻液。水箱容积大约为3升。注意! 中途电缆液体注入量大约为1升/15米。 6.启动电源和PROCOOL 10水箱 按PROCOOL 10的开关S2直到H2指示灯熄灭,再次查看水箱中的水位和04回流量,必要时可注入液体。 注意!当水箱空时禁止使用开关S2 注意!绝对禁止吞服冷却液,如不慎吞服应立即送医院。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冷却液,如不慎接触请使用清水擦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