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图表信息问题的解题思路(含答案)-

图表信息问题的解题思路(含答案)-

图表信息问题的解题思路(含答案)-
图表信息问题的解题思路(含答案)-

中考图表信息问题的解题思路

适用初中三年级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各地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是中考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从能力层面上加强了对一次函数考查的力度,它往往结合实际知识,用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应用问题。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次函数应用题中,把反映数量关系的图象作为已知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的试题不断增多,成为中考命题的又一新趋势。试题可以有填空、选择和解答题等各种形式。下面仅以各地中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填空题

例1(辽宁大连)在空中,自地面算起,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若干度(℃).某地空中气温t (℃)与高度h(千米)间的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观察图象可知:该地地面气

温为______℃,当高度h______千米时,气温低于0℃.

分析:题中地面高度可视为0千米,观察图形可发现:当h=0(千米)时,t=24(℃),即地面气温为24℃.当气温t=0(℃)时,h=4(千米),即距离地面4千米处气温为0℃.由此结合图象可知:当h>4(千米)时,气温低于0℃.

二、选择题

例2 (重庆)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分析:该题有两个变化过程,因为单位时间内注水量一定,所以蓄水池内水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是一定的。由于深水池部分体积较小,所以随着时间t的增加,高度h变化较快。注浅水池时,体积增大,所以随着时间t的增加,高度h变化较慢。故选C。

三、解答题

例3 (河北)图10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像(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两地间的距离是80千米.请你根据图像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

图10

(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少时间?

(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也不要求解):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

分析:该题是图表问题的综合题。重点考察了学生通过识图,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解:(1)由图可以看出:自行车出发较早,早3个小时; 摩托车到达乙地较早,早3个小时.

(2)对自行车而言:行驶的距离是80千米,耗时8个小时, 所以其速度是:80÷8=10(千米/时);

对摩托车而言:行驶的距离是80千米,耗时2个小时,

所以其速度是:80÷2=40(千米/时);

(3)设表示自行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 ∵ x =8时,y =80,

∴ 80=8k ,解得k =10,

∴ 表示自行车行驶的函数解析式为y =10x ;

设表示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y =ax +b , ∵ x =3时,y =0,而且x =5时,y =80;

∴ ???+=+=b a b a 58030,解得?

??-==12040b a . ∴ 表示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为y =40x -120.

(4)在3<x <5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

自行车在摩托车前面:10x >40x -120,

两车相遇:10x =40x -120,

自行车在摩托车的后面:10x <40x -120.

通过对以上各题的研究,我们得到了解图表问题的一般步骤:

(1)观察图象,捕捉有效信息;

(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3)处理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并加以解决。

2021年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冲刺3图表信息问题

热点专题3 图表信息问题 2019年中考中这部分知识解答题的考察,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完善或制作,计算相关统计量并用统计量分析数据状况,利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等. 解题的一般程序是:先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完善统计图表;再根据统计图表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得出样本的相关统计量或频率,运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判断并计算总体的有关问题;最后利用排列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考向1 图像信息题 1.(2019·威海)为配合全科大阅读活动,学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频数直方图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 【答案】D 【解析】依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选D. 2.(2019·嘉兴) 2019年5月26日第5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召开.某市在五届数博会上的产业签约金额的折线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签约金额逐年增加 B.与上年相比,2019年的签约金额的增长量最多 C.签约金额的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16年 D.2018年的签约金额比2017年降低了22.98% 【答案】C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观察可知,签约金额不是逐年增多,相对而言,增长量最多的是201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也是2016年,2018年比2017年降低了%9.4,故选C. 3.(2019·江西)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50%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108° 【答案】C【解析】∵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10%=30%,∴C错误. 4.(2019·温州)某校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人. 【答案】90 【解析】从频数直方图中读懂信息、提取信息、发现信息.知道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在80~90、90~100两个小组中,其频数分别为60、30.因此,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90人.故填:90. 5.(2019 · 柳州)据公开报道,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投入在各学段的经费占比(即所占比例)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段的经费总投入应该是多少亿元? (2)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多少亿元?(精确到0.1)

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 14第十四讲 图表信息问题

【例题求解】 【例1】一慢车和一快车沿相同的路线从A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慢车比快车早出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时行驶了千米,快车比慢车 早小时到达6地; (2)快车追上慢车需小时,慢车、快车的速度分别为千米/时; (3)A、B两地间的路程是. 思路点拨对于(2),设快车追上慢车需小时,利用快车、慢车所走的路程相等,建立的方程. 注:股市行情走势图、期货市场趋势图、工厂产值利润表、甚而电子仪器自动记录的地震波等,它们广泛出现在电视、报刊、广告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每一角落,这些图表、图象中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我们应学会收集、整理与获取. 【例2】已知二次函数c bx + =2的图象如图,并设M=b ax y+ + + + - +2 2, - + - a c b a- b a b c a 则( ) A.M>0 B.M=0 C.M<0 D.不能确定M为正、为负或为0 思路点拨由抛物线的位置判定a、b、的符号,并由1 x,推出相应y值的正负性. = ±

注:函数图象选择题是广泛见于各地中考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问题,解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由图象大致位置确定解析式中系数符号特征,进而再判定其他图象的大致位置,在解题中常常要运用直接判断、排除筛选、分类讨论、参数吻合等方法. 【例3】 某人租用一辆汽车由A 城前往B 城,沿途可能经过的城市以及通过两城市之间所需的时间(单位:小时)如图所示.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千米/时,而汽车每行驶1千米所需要的平均费用为1.2元.试指出此人从A 城出发到B 城的最短路线. (200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思路点拨 从A 城出发到B 城的路线分成如下两类:(1)从A 城出发到达B 城,经过O 城,(2)从A 城出发到达B 城,不经过O 城. 【例4】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风力资源丰富,一年内日平均风速不小于3米/秒的时间共约160天,其中日平均风速不小于6米/秒的时间约占60天.为了充分利用“风能”这种“绿色能源”,该地拟建一个小型风力发电厂,决定选用A 、B 两种型号的风力发电机.根据产品说明,这两种风力发电机在各种风速下的日发电量(即一天的发电量)如下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回答: (1)若这个发电厂购x 台A 型风力发电机,则预计这些A 型风力发电机一年的发电总量至少为 千瓦·时; (2)已知A 型风力发电机每台0.3万元,B 型风力发电机每台0.2万元.该发电厂拟购置风力发电机共10台,希望购机的费用不超过2.6万元,而建成的风力发电厂每年的发电总量不少于102000千瓦·时,请你提供符合条件的购机方案. 思路点拨 对于(1),注意“平均风速不小于3米/秒”的时间区分;对于(2),利用购置费用和发电总量分别列出不等式.

高考政治 秒杀必备 图表题解题方法

一、图表题的特点 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较多考查经济常识。以图表为载体,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的图表题,已成为高考政治命题的常用形式。与非图表题相比,图表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文字阅读量小,信息量大,直观明了,便于考生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 2.图表之间联系紧密,可比性强。图表式论述题通常由2~3个图表组成,有的还加注解。表格之间有联系,图表与材料有联系,图表与注释有联系。分析图表需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做好此类题的必要条件。 3.图表形式灵活多样。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 4.贴近实际,突出热点。图表题把时政热点和教材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年国内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试题与党和国家当年的政策重点相一致,强烈反映国家的意志,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5.连环设问,注重能力考查。图表题往往是一题多问,步步深入,要求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整合处理信息,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问的方法新颖、灵活,具有隐蔽性,问题全部从材料本身引出,设问之间形成锁链式,环环相扣,一环比一环要求高,其目的在于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高考试题的区分度。 二、解答思路和方法 1.读懂材料,找准信息 (1)审清设问,明确题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1.(2012·广东肇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 B .学生的总人数是 900人 C .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 D .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 解析 由已知得,扇形甲的圆心角是2 2+3+5×360°=72°,A 选项正确;学生的总人 数是180÷22+3+5=900,B 选项正确;乙地区的人数900×3 2+3+5=270,丙地区的人 数是900×5 2+3+5=450,所以C 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2.(2012·浙江绍兴)一分钟投篮测试规定,得6分以上为合格,得9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两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如下: (1)请你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把下面的图和表补充完整;

一分钟投篮成绩统计分析表: 由. 分析(1)直接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根据平均数公式计算出甲组平均分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中位数,即可补全分析表. (2)根据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的意义即可写出支持小聪的观点的理由. 解(1)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如图:

∵甲组平均分 (4×1+5×2+6×5+7×2+8×1+9×4)÷15=6.8, 乙组中位数是第8个数,是7. ∴补全分析表: (2)理由1:甲乙两组平均数一样,乙组的方差低于甲组,说明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所 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理由2:乙组成绩的合格率高于甲组成绩的合格率,所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江苏高考主观题总计54分(总分120分),小高考主观题总计30分(总分100分),从历届小高考和高考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观题的得分多少已成为高分学生拿A、中档学生拿B、后进同学合格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主观题的成绩呢?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教材知识,进行合理的习题训练,注重答题技巧和规范,不断积累回答各类主观题题型的解答经验,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 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 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 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 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 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 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 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 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 按设问方式分,主观题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类。 (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

“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 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 1、看:看什么——看设问; 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模块,哲学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主体<主要是政治生活中要区分主体包括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政党制度(党、政协、民主党派)、民族、宗教、外交>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和设问的关键词、中心意思; 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 3、悟:悟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怎么悟——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怎么联——准确完整地联想相应的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 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即如何组织答案); 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高考题型+专练题型七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七图表类主观题 1.(2013盐城模拟)材料一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投资率42.9% 44.8% 46.9% 50.4% 消费率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生产总值增 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 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 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价 的比重(%) 2008 11.8 7.7 5.0 38.1 2009 11.6 8.2 5.9 36.8 2010 13.4 10.4 8.3 35.4 2011 15.2 10.1 7.3 33.8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右图),曾得到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青睐和支持。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这一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理论之一。里根执政后,经济增长也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可以说“拉弗曲线”理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材料二我国结构性减税路线图 降进口关税促产业结构调整 从2012年1月1日起,对我国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将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 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

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图形、图表信息题

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衣料 D.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 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基因重组发生在 3.两种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Y 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4.冬季在一锥形瓶中,底部覆盖适量的湿泥沙,然后在湿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带芽柳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瓶口包一小气球,使之悬浮于玻璃缸某一特定位置(如图)。在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发现锥形瓶 A.漂浮在水面 B.原位不动 C.沉到玻璃缸底部 D.无法确定 5.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6.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从第8d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虽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完整版)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

高中政治主观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 1.“体现类”主观题 此类题往往通过呈现材料或图表,构建“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或“如何体现”的设问。这种设问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此类题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2.“反映类”主观题 此类试题有两种设问: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或信息,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但不管是哪一种设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考生所做的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呈现。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 3.“原因类”主观题* 此类题的设计往往是承上启下的,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题目要求往往包括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优越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理论依据;“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地位、作用、意义、优越性、目标等;“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此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答题时应根据材料及相关设问要求给予回答。 4.“意义类”主观题* “意义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回答是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还是社会意义。其次解题时,一是注意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如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国家”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二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如经济生活中,是国家,还是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 5.“影响类”主观题 “影响”类与“意义”类题的设问有一定区别,“意义类”题的设问一般是积极影响。而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因此,“影响类”题的设问应注意根据性质分析,在回答时既要考虑有利影响又要考虑不利影响,题目最后还应表明自己的态度。

高中政治十种主观题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政治十种主观题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发表时间:2013-12-23T16:00:43.1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9月总第132期供稿作者:肖巍 [导读] 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肖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长山中学256206 先来看2013年山东高考题第30题第一问: 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类题型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例如200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8分,全国卷III第39题20分,江苏卷第35题9分,天津卷第40题12分,四川卷第39题20分,广东卷第39题17分,上海卷第37题20分;2005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32分),全国卷III第39题第7小题(8分),北京卷(文综)第38题(31分),上海卷第33题(15分),广东卷第34题(10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等;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第38题(32分),北京卷(文综)第41题第3小题(4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2009年山东卷28题第一小题(4分)、第三小题(3分)等。在备考环节中,这种题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那么这种类型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我从试题特点、解题思路、例题解析、常备知识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类型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图表题。图表题是指用图(柱状图、坐标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和数据表格作为试题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有表表结合式、图表结合式、文表结合式等形式。图表题是经济学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常识。它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数据、变量、比例等信息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原因和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种题型因其容量大、概括性强、富有条理,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门命题方向。 一、设问特点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图表(或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或显示)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信息)?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有何启示等。 一般来说就这三种形式,不过有时候求新求变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基本设问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动。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 1.审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2.审读图表内容: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3.读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4.审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5.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6.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第二步,联系教材。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 第三步,组织答案。 1.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第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要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讲 图表信息型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图表信息型问题☆◇☆所谓图表信息问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图表信息,要求考生依据这些给出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等手段解决的一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看表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按照题意要求,准确地输出信息.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信息型的中考试题.由于此类问题命题背景广泛、蕴含知识丰富,突出对考生获取、整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因而倍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象(表)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题型,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象,获 取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题型1表达信息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出现,通过表格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出与解题相关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题型2图形、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形、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图形的形式出现时,题型新颖,给出的形式有形象的人物及各自的语言表述,在活泼的氛围里,给出题目具体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有时候用不等式,有时候用方程;在图象的形式出现时,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它要把所给的图象或图形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例1、某次时装表演会预算中,票价定为每张100元,容纳观众人数不超过2000人,毛利润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百人)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1-3所示,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组织者需向保险公司缴纳定额平安保险费5000元(不列人成本费用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毛利润y关于观众人数的函数解析式和成本费用S(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的函数解析式; (2)若要使这次表演会获得36000.元的毛利润,那么需售出多少张门票?需支付成本费用多少元? 注: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 表演会的毛利润一门票收人一成本费用; 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的毛 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平安保险费.

图表、建议、漫画类解题技巧

“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技巧 (1)要全面理解图表的信息,不要挂一漏万。特别是标题信息、时间信息和项目信息。(2)要全面理解设问的要求,确定答题方向步骤。如果回答“是什么”,要从数据的比较或变化当中进行概括,有时还需要加上“时间信息”。 (3)要多角度答题,切忌思维单一。 如果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时,或者从教材知识角度答,或者从前一个设问的角度答。 二、例题分析 请你根据上表中的调查数据,写一份调查报告。要求: (1)根据调查数据,归纳说明该校学生上网所存在的问题; (2)说明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上网。 分析: 解第一问的的关键是抓住表格中的三个项目,分三点来写;然后是找出这三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解第二问的关键是措施要针对第一问的问题。 答案: (1)存在问题: 上网时间过长;上网活动主要是和学习无关的消遣娱乐活动;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接触了不健康内容。 (2)如何正确上网: 控制上网时间;更多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拒绝网上的不良诱惑;等等。 “建议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技巧 (1)定方向 这就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了解题目的要求,确定所提建议的方向,切不可偏离方向,泛泛而谈。 (2)明对象 仔细审题,弄清建议的对象是什么人或什么单位。 (3)多角度 建议应多角度,内容要完整,切忌片面和单一。 二、例题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12,是世界人均水平

的1/48,位列全国倒数第二。但用水现状是,全区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工业用水利用率也不高,城市生活用水“长流水”随处可见。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请你向区政府提一些好建议(至少三条) 【分析】解答第(2)问,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通过阅读材料,结合第一问(反映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问题),可以确定建议的方向应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举措,即“如何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第二步,根据设问要求,应该明确建议的对象是“自治区政府”。 第三步,联系实际,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尽可能多角度。如: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改善用水设施,适度提高水价;依法保护水资源;等等。 “漫画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技巧 1、会其意:领会漫画的画面含义,特别要借助画面的提示文字来领会。 2、归教材:在领会漫画的画面含义的基础上,要迅速找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点。 3、组答案:注意设问的角度,特别是“启示”、“评析”等字眼要特别予以关注。 二、例题分析 漫画解读: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一下问题: (1)请你观察漫画,导致他们没有水喝的原因是什么? (2)对漫画的解读你得到什么启示? 分析: (1)首先,要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故事的基本内容。 (2)其次,要找出这幅漫画相对应的课本知识点是“责任”、“团结”。 (3)最后,分析设问角度。第一问是“为什么”;第二问是“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原因是:缺乏责任感,应该做的事没有做;相互推卸责任,不团结,没有发挥团队精神。(2)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他人团结合作,一起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三、举一反三 1、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漫画中电视媒体、洗车者、中学生小麦和小余的言行。 1、(1)洗车者用大量的水洗车,这种浪费水的行为 是不对的;认为节约用水“是大人的事”也是片面 的。电视媒体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中学生小麦和 小余积极宣传节约用水的行动,是自觉承担社会责 任的表现。(是什么) (2)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保 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为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中考数学练习:专题2 图表信息问题

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 强化突破 1.(2014·随州)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计费.下列结论:①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②若月通话时间少于240分钟,选择方式2省钱;③若月通讯费为5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④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其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013·台湾)以下表示小勋到商店购买2个单价相同的布丁和10根单价相同的棒棒糖的经过. 小勋:“我要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 老板:“谢谢!这是您要的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总共200元!” 老板:“小朋友,我钱算错了,我多算2根棒棒糖的钱,我退还你20元.” 根据上文,判断布丁和棒棒糖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B ) A.20元B.30元C.40元D.50元 3.图①的等臂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右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和2个各10克的砝码.将左侧袋中一颗石头移至右侧秤盘,并拿走右侧秤盘的1个砝码后,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②所示.求被移动石头的质量为多少克?( A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2013·鄂州)下列几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__1__个. ①“掷一枚均匀骰子,朝上点数为负”为必然事件;(骰子上各面点数依次为1,2,3,4,5,6) ②5名同学的语文成绩为90,92,92,98,103,则他们平均分为95,众数为92; ③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算得甲击中环数的方差为4,乙击中环数的方差为16,则这一过程中乙较甲更稳定; ④某部门15名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统计表如下,其中有一栏被污渍弄脏看不清楚数据,所以对于“该部门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的中位数为5万元”的说法无法判断对错.

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政治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一、分析说明题的特点 1、要求考生分析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 2、分析能力,作为一种考试目标,可以被分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等三种类型或三级水平。(注:第一级水平,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鉴别交流内容的各个要求,或对它们进行分类。第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第三级水平,则要求学生识别把交流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如,根据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排论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思想感情特性的能力等。)今年分析说明题偏重于考查第二、三组,因为要素分析是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的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材料中各个要素的话,就无法正确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推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试题设问方面,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图表和文字)的基础上分析回答。 二、高考的分析说明题事实上大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一种是材料说明题(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的文件,还有叙述材料论述题)分析题。 三、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一)“看”。看设问,浏览资料 1、首先主要看设问。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学生在答题时一定把问题看三篇,把问题当作一道作文题来审,把握

是从哪个方向来答题 2、其次浏览资料。 (1)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图表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关键是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3)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它往往提醒图表内容的关键。 (4)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改革开放)、97年(香港回归)、05年(免除农业税) (二)“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即同类数据之间比较,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4、整体比,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第二步比数据,学生一定要运语言来概括数据,不能用数据说明题目,也就是把数字用文字表达出来,别外除了描述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三)“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数据呈现的是现象,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到了第二、三问一般都

【解题攻略】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推荐)

政治主观题的七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观点(注:如果材料给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请运用两点论)对材料进行哲学剖析,力求对每段材料和全部材料之间的内在含义及其指示性方向有正确的把握。 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我们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过程。 ⒊运用“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构建答案点。 ⒋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组织答案。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二、解题程序: ⒈阅读设问看清要求、抓关键: ⑴看清试题要求: ①看范围要求。要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或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或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②看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较高,则提示我们要认真对待,详细回答,若分值较低,则没有必要在上面过多地费时费力。 ⑵读设问抓关键:这是个关键性步骤。因为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等,种种限定均在其中。 ①一定抓住关键词语,辨明命题意向。(主体、范围性语句) ②是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如果说抓题眼(即关键性词语)定意向,是盖房搭房架的话,抓准限制词语、吃透题意细节便是细工了。(设问词、问题短语) ⒉审读材料全文 要审好题,必须做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就要求考生要像分析语文试题一样,认真阅读材料全文(若是图表题,则需要看表头、标题,要与图表内容进行纵横比较,要重视注释等等)。在阅读的时候,要做到: ⑴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即能够表达全文意思的语句。 ⑵分出段落层次,并概括每段的意思。 ⑶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⑷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答案要点。有了答案要点,也就有了答题方向。按这个方向组织答案,一则可以防止跑题,二则可以防止遗漏要点。 ⒊合理组织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 ⑵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详略得当,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⑶恰当运用政治术语。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克服以下毛病: ①事理分开:答题分原理段、材料分析段、结论段。 ②逻辑性差:东拉西扯、词句重复或用词不当。 ③不分段没有条理;或分段过多,序号杂乱。 纵观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的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 一、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如:2000年第36题第(1)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题型训练三图表类主观题新人教

题型训练三“图表类”主观题 1.(2013·浙江卷,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 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 经费支出(亿元) GDP (万亿元) 2006 2 566 3 003 21.6 2008 4 490 4 616 31.4 2010 6 654 7 062 40.2 2012 -10 242 50.8 材料二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解析属于图表类非选择题。正确解读图表信息必须扣住图表标题,并以此为依据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一般通过纵向比较看变化的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注时,必须结合注的内容进行完整的解读。 答案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2014·安徽卷,39)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

图表题解题方法

怎样解、读高考图表题(一) 答题规范要求: 1.分点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注意头尾对齐; 3.字迹工整、大小均匀; 4. 处理好写错的内容。 最终的效果:清晰、美观、训练有素。 一.从设问角度来看,高考图表题的问题有何特点,各问题之间有何内在逻辑性? 1.从形式上来看,图+表+文字材料;一题多问。 2.从内容上来看: 第一问主要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属提出问题; 第二问主要考查各图表之间的关系,属分析问题。 第三问主要考查怎样认识或解决上述问题,属解决问题。 二.怎样解答第(1)问?(方法和技巧) 组织答案主要遵循下面的顺序进行: 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是年份、国别等),比较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本质。 具体答题模式(以范围是年份的为例): 答:表X反映了:从---年到---年,比较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横比和纵对的结果写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本质(取得的成绩加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存在的问题)。 解答第一问需要注意的: 1.注意时间、范围的的界定; 2.变化+本质。 3.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禁止照抄表格数据。 4.特定年份的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49、1978、1992等。 (这个是我们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重要启示) 5.答题简明扼要,避免啰嗦; 用语准确专业; 认真比较分析,不要漏信息点(尤其注释) 三.怎样解答第(2)问?(方法和技巧) 第(2)问的要求回答表格、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一般多为因果联系,即哪些具体的原因导致了什么样的具体结果。 具体的答案模式如下: 答:具体的“原因”是导致(负面的原因时用)或促进(正负的原因时用)具体的“结果”的重要原因。 (具体的“原因”或“结果”就是第1问中的“本质”。有时还要说明这种联系的本质.) 解答第二问需要注意的: 1. 因果关系准确,防止倒置; 2.严禁写“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结果)”,一定要写清楚具体的原因(结果); 3.答案要简明扼要、准确到位、不要漏点。

2010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思路技巧

2010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思路技巧近年的高考,两个论述题中必定有一个图表题,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常识的内容,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一题型。 一、试题特点 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 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 3、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 1、三读: (1)读图表。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 (2)读注文。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 (3)读设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2002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 2、三比 (1)纵向比较。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 (2)横向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3)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 3、三到 (1)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 (2)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