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完整资料).doc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完整资料).doc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完整资料).doc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2、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填写的表格黑板上事先画好表格写了字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铺垫

(1)载重2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载重量3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板书:阅读与理解)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强调:每辆车都装满、恰好运完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2、探索方法。(板书:分析与解答)

(1)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填表格。

2×4=8(吨)

……

(2)师: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

师: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读列出来。

(3)集体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

(4)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 4次0次8吨√

2 3次1次9吨

3 2次2次10吨

4 1次2次8吨√

5 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5)师:刚才我们是根据载质量2吨的车的次数由多到少排列,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根据载质量3吨的车的次数按一定顺序排列呢?

学生独立完成。

2、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 4次0次8吨√

2 3次1次9吨

3 2次2次10吨

4 1次2次8吨√

5 0次3次9吨

按一定顺序

新青岛版二下数学: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吨的认识和解决问题

吨的认识 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一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一吨等于1000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重难点:1、建立一吨的质量观念,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苹果重200( ) 一个鸡蛋重50( ) 一箱苹果重15( ) 小明的体重约为28( )。 2.填空。 4千克=( )克9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8000克=( )千克 二、探索新知 1.填空 (1)大米每袋100千克()袋就是1吨。 (2)砖块每筐50千克,()筐就是1吨。 (3)面粉每袋25千克,()袋就是1吨。 2.在里填“>”“<”或“=”。 560克5千克4吨3900千克 6000千克6吨3千克3000千克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知识点一:吨的认识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袋大米重10( )。(2)一头大象重6( )。 (3)一辆卡车载质量为3( )。(4)小红重30()。 (5)一个苹果重200( )。 知识点二:吨的换算 1.填空 6000千克=( )吨5吨=( )千克 2.在里填上“>”“<”或“=”。 9999千克1吨9000千克9吨 4900克5千克6吨9600千克

30克3千克800克8千克 4吨4000千克5千克500克 四.达标测试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 (1)一头小牛重250千克,( )头小牛是1吨。 (2)一袋大米重20千克,( )袋大米是1吨。 (3)一桶汽油重10千克,( )桶汽油是1吨。 2.把动物和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熊猫小狗大象蓝鲸 50吨80千克6千克4吨 五、达标检测: 如图,每头牛重800千克,5头牛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六、课后作业 1填空。 9吨一400千克=( )千克1600千克+( )千克=2吨9000千克一4000千克=( )吨2000千克+8000千克=( )吨 2把1吨大米分成20千克一袋,可以分多少袋?

最新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单位: 学情和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 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 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课前活动: 1.交流学生体重。 2.猜老师体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小白鼠和兔子加质量单位。 师:上周六,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动物园时,把部分动物的体重给记录了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一只小白鼠大约重200

一只兔子大约重 2 师:他记录得怎么样啊?哎呀,真是个小马虎!咱们帮他补上吧。 师追问:为什么用克作单位?是啊,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板书:克)克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板书:g)那一只小白兔大约重多少呢?这次你们为什 么用千克做单位呢?对,记录像小白兔这样的一般物体有多重,我们通常用千克作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板书:kg)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为小白鼠和小兔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引出了克、千克,并进 行适当的归整: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2、回忆大象的质量单位,引出“吨”。 (出示大象图片)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课外阅读中看到有关大象的资料时是用什么来做 它的质量单位的?为什么不用千克或者克呢?像大象这样比较重的物品,我们通常用“吨”来作它的质量单位。(板书:吨) 师:除了大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很大很重,比较适合用吨作单位呢? 生活中通常用“吨”作质量单位的物品可多了!(点击课件出示鲨鱼、恐龙、孔子雕像、儿童 号飞机的雕塑、大飞机、码头的货物、货物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箱) 小结:通常我们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就用“吨”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 同学们,关于吨你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象质量单位的回忆,引出今天要认识质量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吨,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图片展示等途径,向学生提供丰 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新知,亲身体验。 (一)、体验不同重量,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1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老师这里有一袋大米,重10千克,谁愿意到前面来搬一搬?请2~3名同学搬一搬并 谈谈感受。 2、体验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师:同学们,这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这样的大米合起来是多少千克?老师这里就准备 了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谁愿意来试试?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 1. 结合运货问题,经历小组合作制订、交流、讨论方案的过程。 2. 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 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过程: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2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 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部分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学中也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了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

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 ■ 教学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秤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吨。 2、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 ■ 教学建议 、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做支持,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吨”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

三年级吨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吨的认识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一、学科小学数学二、课例名称吨的认识三、执教教师四、指导教师五、课型新授课六、年级三年级七、教材版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学情分析:吨是一个比较重的单位,教学中不能像对待千克那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就给1吨的观念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然而学生对于吨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学生已经建立了1千克的观念,为吨的教学准备了数学基础。其次,他们对于生活常见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体验,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经验基础。第三,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对此不会

毫无印象,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生活基础。所以,本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常见物品的重量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由浅入深地建立1吨的观念。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估计教师的体重。学生自由估计。提问:你为什么而不用克作单位呢?2、引入吨。(1)感受几个大型动物的体重。(幻灯片)学生读,想象其重量,同时感受这些重量用千克做单位比较麻烦。(2)出示几个大宗物品,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幻灯片)让学生感受这些物品都很重。提问:计量这些物品的重量如果都用千克做单位,将给. 我们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怎么办?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幻灯片)教师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1、体验25千克大米的重量。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教师指出: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指出:1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重的。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提问:全班学生的体重有没有1吨?学生猜测,然后师生共同计算。指出:同学们的平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3篇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本上对于分数的教学安排是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分数的教学中作为分数教学的第一阶段。从之前整数的学习到分数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数字类型的认识的拓展,更是对数学表达概念的一个拓展。下面给大家分享《分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分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1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月饼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而且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后边环节的讲授。 2、教育机智有待加强。折四分之一的时候只出现了田字分法和三角形分法,没有长方形分法,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我问孩子还有没有了,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个孩子想到。浪费了较多时间,其实可以跳过,不用等待,因为这两

精吨的认识——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2、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填写的表格黑板上事先画好表格写了字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铺垫 (1)载重2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载重量3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板书:阅读与理解)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强调:每辆车都装满、恰好运完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 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2、探索方法。(板书:分析与解答) (1)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填表格。 2×4=8(吨) …… (2)师: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 师: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读列出来。 (3)集体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反思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例题9的教学反思 本人通过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解决问题》例题9的教学,认为原编排设计中的“分析与解答”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的特点,现将原编排设计分析如下; 原实际问题的编排设计为: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小货车的载质量为2吨,大货车的载质量为3吨。 阅读与理解:“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分析与解答: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运4次”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 4次0次8吨 2 3次1次9吨 3 2次2次10吨 4 1次2次8吨 5 0次3次9吨 回顾与反思:“检验一下,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答:派车方案1和4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教师教学用书》在第74页对本实际问题进行了说明:编写意图(3)呈现完整的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需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商榷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本题在“分析与解答”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帮助学生分析并理解题意。

如:现实生活中大载质量的车,大面额的钞票,多座位的轮船(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特殊情况除外)。所以不应单单考虑“如果只用2吨的车,正好4次”,作为此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这样设计有点“顾此失彼”,脱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考虑用3吨的大货车来运煤,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就像在生活中,需要付比较大的一笔钱,应先想到要用大面额钞票;有多个人坐船(车),首先选用多座位的轮船(车)一样,等等。 商榷二;反观方案3与方案4,大货车载质量为3吨的车都是运2次,小货车载质量为2吨的车;在方案3中运2次,在方案4中运1次。既然小货车在方案4中运1次可行,何必还要在方案3中运2次呢?其实方案3为多余方案。分析其原因为;原题中的方案解析只注重8除以2能够完全整除以及列表的有序性,而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大载质量的车,大面额的钞票,多座位的轮船(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建议一,根据原实际问题解答如下;“如果全部用3吨的大货车,最多需要运3次。” 派车方案载质量3吨载质量2吨运煤吨数 1 3次0次9吨 2 2次 1次8吨 3 1次3次9吨 4 0次4次 8吨 回顾与反思:“检验一下,看方案2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答:派车方案2和4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小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反思案例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1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25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 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 习的过程中。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吨”是一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离学生生活遥远,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拉近1吨与学生的距离,本课以“感知—活动—体验—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验,在丰富的活动中闪光 “吨”的抽象性是在它最终形成概念才具有的,而在形成概念中往往以大量的素材为基础。本课通过创造大量的体验活动,从“量”和“形”中认识“吨”的质量单位。 1、从“量”上体验1吨之重。从30个学生的体重,100桶10千克的水,一头犀牛的重量等,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丰富的想象,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中,深刻感受1吨之重、1吨之大。 2、从“形”上体验1吨之多。从30名学生的体重,堆积如山的1吨矿泉水,一个个展示的形体,把学生吓了一跳,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1吨之多。 二、知识,在不断的在内化中升华 如何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在生活化的问题解决中不断认知、不断升华。本课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不同层次认知中内化新知。 1、调查汇报为感知。课前的调查收集信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吨”的影子。 2、实践活动为探究。通过个人提水活动,小组合作计算、估算等过程,在身体、视觉、想象中内化1吨之重、之大、之多。 3、情景应用为升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拓展思维,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整堂课,学生心情激动、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整个认知过程是体验不断丰富,

小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小学三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三年级数学教材采用的是苏教版,课前我钻研教材,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不仅缩短了导入新课的时间而且使学生比较容易的获得知识,从而简化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具体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2、学困生比较多: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也不算少,我针对这个现象也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就是让成绩好点的同学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实现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每天都做好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并努力实现。 3、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写字风格和写字速度,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字写的还比较正规,但是家庭作业

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字迹比较潦草。这与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关,同时与监督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与家长交流反映是非常及时的,通过一段时间与家长沟通,学生字迹潦草的现象也有了一些改善。 4、学生不喜欢演算的现象较为严重: 现在几乎每个数学老师都在说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计算题失分太多,以至于成绩不够理想。我们班的学生也是一样,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老师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做错一题要罚做五题的措施,不过效果也有一些,这次期末考试两个班的失分率降低了许多,值得欣慰。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

《吨的认识及解决问题》测试与评价

《测量》测试与评价(第3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针对千米的认识而设计的同步测试评价,共五道大题。 以下试题分为三个水平等级: 水平1(用★☆☆表示): 对所学重量单位吨有初步的认识,能用语言或举例方式描述对象特征,并会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间的换算; 水平2(用★★☆表示):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具体情境中合理运用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进行简单分析、判断或推理,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水平3(用★★★表示): 能综合运用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地选择解决方法,实现对特定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一、填空。 1.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答案:1000。 2.3000千克=()吨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单位换算能力。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学生对重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进率的掌握,进行简单的换算,1000千克=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即3吨。 答案:3。 3.7吨是()个1000千克,也就是()吨。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千克和吨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答案:7,7。 4.如果一头大象重4吨,一头牛重500千克,那么一只大象的体重相当于()头牛的体重。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重量单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信息一头大象重4吨,即4000千克,一头牛重500千克,4000千克里面有8个500千克,所以一只大象的体重相当于8头牛的体重。 答案:8。 5.一台机器重200千克,一辆货车能装10台这样的机器。这辆货车的载重量是()吨。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一台机器重200千克,10台这样的机器重2000千克,即2吨,所以这辆车的载重量是2吨。 答案:2。 6.一头牛大约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吨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即1吨,所以2头牛重1吨。 答案:2。 二、填合适的单位。 一瓶水约重450()一匹马约重500() 一头鲸约重3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是35() 一艘轮船的载重量约是200()一个苹果约重18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根据生活实际情境,选取恰当的重量单位进行填写。一瓶水的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鲸非常大,它的重量用吨作单位;轮船的载重量用吨作单位;一匹马的重量一般用千克作单位;人的重量都用千克作单位;苹果很轻,用克作单位。 答案:克、吨、吨、千克、千克、克。 三、判断 1.10吨=10000千克。()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重量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 水平等级:★☆☆ 解析:1吨=1000千克,10吨里面有10个1000千克,即10000千克,所以此题正确。 答案:√。 2.一辆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辨别情况。 水平等级:★☆☆

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案3

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案3

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案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 / 14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3 / 14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单元时,考虑到克、千克和吨是同学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同学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前,我注重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课前调查活动:我让学生们到商店里看一看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同学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为了协助同学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我更是尽可能地让同学利用更多的感性资料,如花生米、2分硬币、各种袋装食品、袋装食用盐家用体重计等物品,让同学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充沛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同学总结出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同学进一步猜想:1吨有多重?因为吨这个单位离小朋友们更遥远,所以我充沛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100袋净重10千克的大米重1吨;40个这样小朋友(找个班级体重适合的小朋友做规范)体重大约是1吨,让同学充沛感知吨这个单位的大小,从而得出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由此一步一步,同学逐步达到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小朋友接受知识必需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小朋友暂时放下课本,走进生活,通过亲身体验充沛感知克、千克、吨,才干真正体现数学与实际

生活的紧密联系;才干给同学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激起同学强烈的求知欲望;才干真正体现新课标的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4篇)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4篇)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 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 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 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 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先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 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 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 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 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的同时我也有许多困惑: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 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 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 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 楼”“一棵树”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还有,本节课如能设计在学生中找几个25千克重的同学,让同学尝试背一 背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这样的亲身参 与活动,应该更能使孩子体会吨的重量。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 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 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 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克千克吨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克千克吨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 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给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 学生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 2.仔细阅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 3.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 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介绍质量单位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 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识 2.猜一猜1克有多重?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2、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填写的表格黑板上事先画好表格写了字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铺垫 (1)载重2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载重量3吨的汽车运煤,8吨煤需要运几次?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板书:阅读与理解)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强调:每辆车都装满、恰好运完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2、探索方法。(板书:分析与解答) (1)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填表格。 2×4=8(吨) …… (2)师: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 师: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读列出来。 (3)集体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