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论文:浅论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论文:浅论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论文:浅论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论文:浅论牛顿第三定律

浅论牛顿第三定律

杨靖PB04203158

这篇论文将讨论力的本质,以及定性讨论牛顿第三定律的有关问题。

1 所有的力都可看为场的作用

我们已知道实物质是由夸克(或更小的粒子)组成,我们还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际上,宇宙中的一切都能以粒子来描述。(参见《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著第四章)这些粒子具有一种自旋的性质。粒子的自旋告诉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粒子是什么样子。一个自旋为0的粒子像一个圆点:从任何方向看都一样。;而自旋为1的粒子像一个箭头:从不同的方向看是不同的,只有当它转过完全的一圈时,这粒子才显得一样。自旋为2的粒子像一个双向的箭头:只要转过半圈就看起来一样了。更高自旋的粒子转过整圈的更小部分,看起来便一样了。但有些粒子必须转两圈,这样的粒子具有1/2的自旋。

在量子力学中,所有物质粒子的力都认为是由自旋为0、1或2的粒子承担。物质粒子——譬如电子或夸克——发出携带力的粒子,由于发射粒子所引起的反弹,改变了物质粒子的速度。携带力的粒子又和另一物质粒子碰撞,改变第二个粒子的速度,正如两个物质粒子间存在一个力。

携带力的粒子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定理。这表明它们被交换的数目不受限制,这样就可以产生很强的力。

在物质粒子之间交换携带力的粒子称为虚粒子,因它们不像“实”粒子那样可以用粒子探测器检测到。到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因为具有可测的效应,即它们引起了物质粒子间力的效应,并且自旋为0、1或2的粒子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实粒子而存在,这是它们可以被直接探测到。

携带力的粒子按照其携带力的强度以及与其互相作用的粒子可以分为四种。1 引力(由一种无质量的自旋为2的粒子所携带),2 电磁力(由一种称为虚光子的无质量嘚自旋为1的粒子所携带,只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之间,),3 弱核力(由其它三种自旋为1的被称为重矢量玻色子的粒子所携带,w+、w-、z0。只作用于自旋为1/2的物质粒子),4 强核力(由另一种称为胶子的自旋为1的粒子所携带,只作用于自身与夸克)。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物体看作以一定速率不停的向外发射自旋为0或(和)1或(和)2的携带力的粒子,在它的周围形成力场,并对其中符合条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另外,由于在狭义相对论中任何粒子的速度不大于光速,所以力的传播速度不大于光速。

其另一个性质是:如果携带力的粒子具有很大的质量,则在大距离上产生和交换它们就很困难。这样,它们所携带的力只能是短程的。另一方面,如果粒子质量为0,力就是长程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弱核力为什么为短程力了(w+、w-、z0皆有大约100吉电子伏的质量)。(强核力的短程作用与一种称为色禁闭的性质有关)

2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

我们以引力为例。

由于物体可看作以恒定的速率向外发射携带力的粒子,而在周围形成引力场。由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可以将这种“粒子流”称为引力波,物体的质量越大,“粒子流”的流量越大,引力波频率越大。且具物体越远,单位面积内单位时间通过的携带力的粒子越少,不妨理解为引力波的强度越弱。由于物体向各个方向发射相同频率相同强度的引力波,故当它不

与其它物体作用时,它对外表现不受力。我们再讨论一下引力波的速度,由于携带引力的粒子静质量为零,故携带引力的粒子速度应等于光速(由狭义相对论可知)。

设一物体的质量为M发射引力波的频率为ν,每个整波所携带的力为f,以物体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K。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在K系中运动。并以m为原点建立坐标轴与K系平行的坐标系K’。

当m只有向径速度时:

a 当v与x轴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由洛仑兹变换知:

x’=(x—v*t)/(1—v^2/c^2)^(1/2)

y’=y

(1)

z’=z

t’=(t—v*x/c^2)/(1—v^2/c^2)^(1/2)

b 当v方向任意时,设v与x,y,z的夹角为α,β,γ可利用坐标转换方式得出,然后再用洛仑兹变换,下面给出一种坐标变换方式:

ξCOSαCOSβCOSγi

η= --COS αCOSβ0 j

ζl m n k l

其中

1 --cosαcos γ2cosαcosβ

0 cosβ0

0 cosβcosγ

l=

--cosβcosγ--cosαcosγ2cosαcosβ

--cosαcosβ0

cosαcosβcosγ

--cosβcosγ 1 2cosαcosβ

--cosα0 0

cosα0 cosγ

m=

--cosβcosγ--cosαcosγ2cosαcosβ

--cosαcosβ0

cosαcosβcosγ

--cosβcosγ--cosαcosγ 1

--cosαcosβ0

cosαcosβ0

n=

--cosβcosγ--cosαcosγ2cosαcosβ

--cosαcosβ0

cosαcosβcosγ

将其与方程组(1)结合便可得到v方向任意下的洛仑兹变换。由于比较麻烦,这里自讨论v方向与x轴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在K系时间t10—t11内,M发出(t11—t10)ν个引力整波。

而在K’系中(x=0)

t21 =t11/ (1—v^2/c^2)^(1/2)

t20 =t10/ (1—v^2/c^2)^(1/2)

t21—t20=(t11—t10)/ (1—v^2/c^2)^(1/2)

故引力波周期T'=T/(1—v^2/c^2)^(1/2)

频率ν’=(1—v^2/c^2)^(1/2)*ν

由多普勒效应知m吸收引力波的频率(在K系的人看来),

ν2=(1+v/c)ν

所以在此期间(K系看来)m所受到的这部分力为

F=ν2*(t11—t10) *f (假设(t11—t10)足够小)

事实上这个式子不正确,但用来反映我们这里用到的性质却可以。

在K’系看来,

F’=(1+v/c)*ν’*(t21—t20)=F

所以,在两个坐标系看来,m受力相同。

另一方面,由于m吸收了M发出的携带力的粒子而造成其引力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引力波的形式传递给M,使M也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由于引力波传播的速度有限,故两物体受力的时间并不相同。(实际情况我不知道,这是我半推测出来的)当v十分大时,则在相同时刻,两物体受力并不相同。

当m只有切向速度时,则当M受到力时,m已在另一条向径上,受到另一个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了,如图

当m既有切向速度又有向径速度时,不但两物体所受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大小也不相同了。

引力波的速度为光速,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速度了,所以、v较小时,牛顿第三定律依然正确。

参考书目:《时间简史》霍金著

后记:由于我读书不多,所以其中有些东西是我半推半蒙的,又由于学得不好,所以只能十分勉强的自圆其说。但我通过这次写论文,发现了自己多么无知,又发现自己并不是无药可救。因为我感觉到了物理的美,还有数学对学物理的人来说多么重要。

此致

敬礼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4.5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实验演示总结规律. 2.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对概念的理解加以完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4.解决办法 (1)演示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 (2)习题练习、解决重点、疑难问题 四、课时安排 0.5~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弹簧秤2把(本实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可以不做) 2.两条形磁铁及作为载体的小车 3.弹簧及细绳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特点. 2.应用讨论,练习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和一对平衡力. 3.巩固练习. 七、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二)整体感知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在对方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告诉我们,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例如,用手敲击黑板的同时,手有痛的感觉,这说明手对黑板作用时,黑板对手也有作用.又如,用手拉弹簧的同时,也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有拉力作用,下面作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实验1]将两小车用一根短细绳连接.同时在其中间夹一个压缩了的弹簧,让它们都静止在桌面上如图3-10所示,现烧断连接两小车的细绳,两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且距离几乎相等. 图3-10 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都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甲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下面实验 [实验2]将弹簧秤A和B按图3-11方式连接,用手拉弹簧秤A,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读数(结论:大小相等)加大力拉A,再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的读数(结论:相等)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分析弹簧秤B受A的拉力方向向右、而弹簧秤A 受B的拉力方向向左,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方向相反,再看A所受力与B所受力在一条直线上. 图3-11 综上分析,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还有别的特征吗? (1)当弹簧秤A对弹簧秤B无作用力时,我们观察到弹簧B对A也无作用力,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消失 ... ............同时 (2)[实验3]将两个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如图3-12所示,先用手按住小车,然后放手A小车和B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说明A小车上磁铁给B小车磁铁斥力,B小车磁铁给A小车磁铁以斥力,与实验2联系起来共同考虑,说明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当作用力是磁力,反作用力也是磁力,请大家思考,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是什么力(摩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基础夯实 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 2.(珠海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在足球比赛中,前锋队员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应声入网。在射门瞬间,比较力的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 B.脚对球的力等于球对脚的力

C.脚对球的力小于球对脚的力 D.脚对球的力等于足球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临沂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答案:C 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 4.(深圳市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实验演示总结规律. 2.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对概念的理解加以完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疑点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 (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4.解决办法 (1)演示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

(2)习题练习、解决重点、疑难问题 四、课时安排 0.5~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弹簧秤2把(本实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可以不做) 2.两条形磁铁及作为载体的小车 3.弹簧及细绳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特点. 2.应用讨论,练习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和一对平衡力. 3.巩固练习. 七、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 (二)整体感知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在对方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告诉我们,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例如,用手敲击黑板的同时,手有痛的感觉,这说明手对黑板作用时,黑板对手也有作用.又如,用手拉弹簧的同时,也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有拉力作用,下面作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 [实验1]将两小车用一根短细绳连接.同时在其中间夹一个压缩了的弹簧,让它们都静止在桌面上如图3-10所示,现烧断连接两小车的细绳,两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且距离几乎相等.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3人教版必修一

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 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跟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设问,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由学生动手实验。

2.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3.应用讨论、练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分析推理法。 教学器材 投影仪、投影片、弹簧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物理小车两辆、光滑长木板、条形磁铁一个、铁块一块。 教学环境 传统授课班,多媒体教室。 教学实录 (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3、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是力?力学中常用的力有哪些? 学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学中常用的力有: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等。 教师:一个物体可以发生力的作用吗? 学生:不能,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物体,前一个是施力物体,后一个是受力物体。 教师: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这句话对吗? 学生:对,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教师:那么,什么是“相互”作用呢? 学生:“相互”就是说:甲对乙有作用,同时乙对甲也有作用。 教师:那么物体间的这对相互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一问题。———牛顿第三定律 二、新课教学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生活动与体验] ①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 教师:用力推桌子时,你有何感觉? 学生:桌子也在推我,我用的力越大,身体向后仰得越厉害。 ②让学生用笔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把对它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该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两个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对两个物体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三、教具 1.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弹力的小车、弹簧片、细线; 2.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摩擦力的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 3.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力的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 4.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磁场力的小车、磁铁等; 5.演示两个学生间相互作用力的小车、绳; 6.演示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的弹簧秤。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的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今天的内容。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在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实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实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实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实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实验5.把两辆能站人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小车上各站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学生用力拉绳时,两辆小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分析: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秋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4.5 牛顿第三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三个层次,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接着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是最后两方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例,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作用效 果;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三)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并且对于相互作用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六.课前准备:预习学案相关内容 七.课时设计: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用手敲击黑板的同时,手有痛的感觉,这说明手对黑板作用时,黑板对手也有作用.又如,用手拉弹簧的同时,也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有拉力作用,下面作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 [实验1]将两小车用一根短细绳连接.同时在其中间夹一个压缩了的弹簧,让它们都静止在桌面上如图3-10所示,现烧断连接两小车的细绳,两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且距离几乎相等. 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都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甲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三)合作探究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下面实验 [实验2]将弹簧秤A和B按图3-11方式连接,用手拉弹簧秤A,请同学观察A、B 弹簧秤读数(结论:大小相等)加大力拉A,再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的读数(结论:相等)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分析弹簧秤B受A的拉力方向向右、而弹簧秤A受B的拉力方向向左,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方向相反,再看A所受力与B所受力在一条直线上. 综上分析,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弹簧秤、磁铁、小车、皮球、小磁针、白纸、大头针、火柴棒等,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以前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设计实验。 点评:开门见山,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状态。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1、教师巡视,观察各组设计试验的情况。 2、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如何证明此结论。 3、根据需要,引导、补充学生发言。 学生活动:各小组积极动手做实验,并踊跃发言,展示成果。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 实验一:将两个皮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 实验二:用手拉弹簧(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 实验三:将左手攥拳后仅竖直向上伸出食指,用右手掌心竖直向下压迫左手食指。(左 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 点评:实验具有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方面的?一个力应与几 个物体相联系?

高一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必修一

高一物理必修1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3.学会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发现规律――实际应用”四步教学法。 学习方法:“观察――实验――总结――比较――应用”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方法。 教学器具:多媒体电教平台、握力圈、碰撞球、平板小车、磁铁、弹簧秤、小磁针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就是揭示物体间发生作用时存在的一种规律。如何认识和了解这个规律?我想请大家从观察这段录象开始。 播放《推冰车》的录象,并提问学生: 师:当两人主动互推时,左边冰车的小孩有什么现象? 生:向左移动了。 师:当左边冰车的小孩主动推右边小孩的后背时,左边冰车的小孩有什么现象? 生:向左移动了。 师:我们观察到了两次推车过程中两辆冰车都发生了移动。大家还注意到不管右边冰车的小孩有没有主动推对方,对方都会发生移动,也就是说两次活动中两边小孩都发生了作用,这种作用会存在怎样的规律了?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开始下面的探索。 二.实验探索 一)定性研究: 师:下面我们先来切身感受一下物体间的作用。 实验一:用手对握力圈施加作用时,手有什么感觉? (稍后,询问学生的感觉。) 生:感到费力、手痛。 师:为什么? 生:手对握力圈作用时,也受到了反作用,并且手越用力,反作用也越大,所以手感到疼痛。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 用力 (或作用力)。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作用力,而把研 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 后”(可以用自已的双手对掌体会之)。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 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前者是主动力,后 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动力在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 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 分.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 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高中物理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1所示.关 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者是弹簧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E.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 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7.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4.5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几个具体的力,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如果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的感觉是简单无味,实则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当年牛顿便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前人的总结才得出“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如果我们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并应用现代教学软件及计算机模拟实验仪器技术,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本质性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二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因此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了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5056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测试

牛顿第三定律测试(2)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 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 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1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者是弹簧 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E.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7.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 向游去 8.如图2所示,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共同以加速度a向右移动,则在A、B两物体间的作用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 牛顿第三定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是相对的; ②能够正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并能运用它解释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 ③能够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大 小、方向等关系; ②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进一步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过程,进一步感受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定性分析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培养独立思考、严谨扎实的作风,激发科学 探索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对“总是”的理解。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 情况混淆,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力: 。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 物体。 力的四个性质: 、 、 、 。 【新课导入:】 一、定性探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一:把两个气球放在一起对压,观察到什么现象? A 气球为什么会这样?B 气球呢?

( 实验二:把两根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开始时让它们N极和S极相对,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实验三:让学生自己两手互搓,体味一下有何感觉? 结论: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受到力,可见力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任意一个力叫“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 观看神舟十号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火箭升空的工作原理:火箭内的液氢和液氧在燃烧的过程中,向下喷出,对施加一向下的作用力,而反过来对火箭施加一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 二、定量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用力的示意图把前面实验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表述出来。方向、作用点) 相互挤压的气球相互吸引的磁铁 结论: ①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是在(同一、不同)物体上,效果是(能、不能)抵消的。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在(同一、不同)直线上,且方向是(相同、相反) 判断实验中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性质: ①两气球相互挤压,一个气球受到作用力是弹力,那另一个气球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性质 是。 ②两磁铁相互吸引,一个磁铁受到作用力是磁场力,那另一个磁铁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性质是。

高中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科目物理作者 课题 4.5 牛顿第三定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弹簧秤、磁铁、小车、皮球、小磁针、白纸、大头针、火柴棒等,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验证以前学过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设计实验。 点评:开门见山,让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状态。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1、教师巡视,观察各组设计试验的情况。 2、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如何证明此结论。 3、根据需要,引导、补充学生发言。 学生活动:各小组积极动手做实验,并踊跃发言,展示成果。 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

实验一:将两个皮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 实验二:用手拉弹簧(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 实验三:将左手攥拳后仅竖直向上伸出食指,用右手掌心竖直向 下压迫左手食指。(左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点评:实验具有开放性,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 方面的?一个力应与几个物体相联系? 2、如果把左手食指受到的力叫作用力,那么右手掌心受到的力叫 什么合适?叫反作用力好吗? (注意,教师不一定用这个例子,要看学生回答情况而定)学生活动:得出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一个力应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点评:1、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驾驭好课堂。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这一点? 2、与同学一起分析、补充这些事例,并印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并给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3、引导学生分类,弹力、磁力、摩擦力均是相互的,使学生注意 到从多角度证明问题更全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通过小组举例、做实验、讨论: 1、用力拍手,两手都疼 2、磁铁相吸、相斥 3、碰碰车 4、滑旱冰的人相推,均后退(事先做好多媒体课件) 5、用橡皮擦铅笔字,字被擦掉了橡皮也掉了一层皮 …… 点评:1、在课桌上,事先尽可能多的将一些合适的器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边讨论边做实验。 2、学生举例,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但对常见的事例要作充分的准备(如:器材、课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研究的是力,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呢?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补充,认为应该研究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方向。 点评:让学生回忆并讨论从哪些方面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引向更深入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突破点。 教师活动:让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比如学生作了下面的实验:在右车上放一条形磁铁,在车上放一质量近似相等的铁块。用手调整两车间的距离,使放手后左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孩被大人拉走时,大人的拉力大于小孩的拉力 B.当小孩赖着不走时,大人的拉力小,小孩的拉力大 C.因为大人力气大,所以大人的拉力大,小孩的拉力小 D.什么情况下,大人和小孩的拉力都相等 1.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 A.先有作用力, B.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 C.只有物体接触时,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3. 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 C.即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也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 4.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 A.马拉车而车未动, B.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D.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 5.如图3—4—2所示,两个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试分别作出它们的受力示意图,并在它们所受的力中找出成对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的平衡力. 图3—4—2 参考答案: 1.D 2.AB 3.CD 4.D 5.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 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 D.质量大于对方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基础夯实 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 2.(珠海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在足球比赛中,前锋队员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应声入网。在射门瞬间,比较力的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 B.脚对球的力等于球对脚的力 C.脚对球的力小于球对脚的力

D.脚对球的力等于足球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临沂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答案:C 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 4.(深圳市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A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 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 的运动规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希望大家 喜欢!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大全一 【课程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 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牛 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答物理 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使牛顿第三定律 更具思想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本节课的难点: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 【学情分析】 2008年11月我用该教学设计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该教学设计最后面对的 是一个重点学校普通班的学生,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详尽了解了所用班级的学情状况,他们思维敏捷,基础不错,由于平时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他们 在课堂上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善于合作,不善于表现。但是他们一旦遇到挑战性 的问题,便能迅速进入一种思维亢奋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求胜欲望,敢于当众发表自 己的看法,此间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交流也能顺利进行。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在初中就有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对这些相关知识只是定 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 问题的重要价值。正是由于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片面,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学习不深入,致使原有的知识缺陷得不到弥补,如: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抵消吗?马拉车向前运动是

{高中试卷}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测试3[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测试(3)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 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D.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3.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5.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并能依此解决简单问题.3.能区分开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知识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几对常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 (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表示方向相反. 知识点三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用途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可以用加速度描述,加速度的大小是由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决定的.求物体的加速度时,必须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 3.整体法和隔离法是指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 ) 4.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5.牛顿第三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 [答案] 1.× 2.√ 3.√ 4.× 5.√ 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几对?分别是哪几对? [答案]3对.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 要点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四同、三异、三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