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文主题学习是什么

语文主题学习是什么

语文主题学习是什么
语文主题学习是什么

二、语文“主题学习”内涵界定

1、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是围绕某一“主题”,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主题材料建构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阅读兴趣为基本目标,以多个文本间的交互体悟解读为基本途径,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形式,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的合乎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实验改革。

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围绕某一“主题”(指的是主题的唯一性,教学目标的简约性,可完成性)、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为:学生在思考什么,是怎样思考的。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是课堂生成的基础,也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基础)、基本目标(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阅读兴趣)、基本途径(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还是我们的文本,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用主题学习材料来解读文本,丰厚学生的认识,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基本学习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里面大力提倡的学习形式,它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终价值取向。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构建主义学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汉字头脑里到底在相什么。只有在作出许多假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或修正学生的思维。

我们只有在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了,把注意力放在倾听孩子的话语上了,我们才能明确:那些是学生已知,而不需要教师加以阐释的;那些是学生未知,需要教师加以指导的;那些是学生未知而不能解决或现场教学不必解决的。学生位置的未必一定要列为教学目标,如果列入需要一个条件,即通过现场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的。这是有效教学所要求的。如果漠视学生思考什么以及怎样思考,那么,教学的针对性又在哪里呢?当然,对于学生的错误的认识,老师一地更要及时进行纠正。虽然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默莱特”,但是文本意义本身的规定性也不应是其成为可以随意曲解的东西。

三、主题学习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关系”

1、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自主互助学习型”策略强化“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实效,他们之间互为表里。(自主互助学习的相关策略:自主:自我监控策略、自我指导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合作:小组划分策略、任务分割策略、交流汇总策略;探

究式学习:实践探究策略、对比探究策略、假设探究策略等等。)

2、追求的价值取向是相同的。(所达到的目的相同)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培养目标。

*自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自主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互助: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其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

*学习型:在课堂上强调的是一种生成性。这种生成性是落实在课堂师生学习活动之中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末的;同时也在强调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主题学习既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互助的学习活动,更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这也是主题学习的其中一个意义,后面有论述)

四、“主题学习”之意义解读

1、主题学习是一种生活。

既然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是提升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哪么我们在课堂上就要重塑学生的精神生活。自杜威从实用哲学主义的角度提出儿童为本位以后,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就成为了国际语文教育的主流。这一理论的有人指出就在于:把教育与课程直接与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活联系起来,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对过去的封闭的以经典文化学习为取向的传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现行的教材,不论苏教版也好,人教版也好,都是以“生活单元”编排课文,把编选的范文当作了视为扩展儿童经验的材料,批判过去传统的语文教育只注意“讲得精深”,而不求“读的广泛”。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实际需求的,于是,我们开展“主题学习”试验,就是想要通过主题学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在大量的阅读中使学生接触它们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间接的获取了生活经验,从而获得了对生活的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生活的学习,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提倡要与文本,要与作者进行对话。为什么要进行对话呢?因为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对文学的一种解读,在解读中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这样才能体会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教育本身并不仅仅等同与生活,就语文教育而论,语言和文学教育毋庸置疑的居于和心地位。于是,在我们的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里面就有了一些古典的经典篇目。这也是我们在现代和传统、生活和经典之间寻求均衡发展,重塑语文教育精神之所在。

2、主题学习是一种积累。

一说“积累”大家都明白,语文学习的却是一种积累,但是积累什么?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由于过于注重知识性积累而在其它方面造成偏失,不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过程方法的积累,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僵死不化的东西,知识掌握得多,但整体语文素养却不高。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语文课得干什么?叶老早已精辟地回答了:“语文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毫无疑问,语言积累是语文积累的核心。因为文化也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

李老师以前曾经对此曾经做过解释: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积累的是语言,语言积累多了可以形成一种积淀,从而可以为学生所用,可以形成一种共鸣。这就是我们以前强调的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语言的学习,那么语言学习学习什么呢?我们小学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落脚在识字和解字的层面,但是一个孤立的字和词是没有生命的,没有色彩的,它必须放在句子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才有了生命力,我们必须通过阅读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所以阅读成为了学生接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必经的一个阶段,没有阅读积累根本就无从谈起。我们都说要学生学会表达,但是没有学生充分的阅读做基础,那么这种表达只能说是一种形同虚设的东西。因为他没有生命。阅读实际上就是在学生在共鸣中得到一种提高,就是说人在整个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再到全面的一个过程,这个认识的全面必须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有这样的感觉,我对这件事情或事物有这样的认识,但是又无从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认识,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发生某种碰撞,会感觉这恰恰是我想要表达的一种意思。实际上这正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过程,那么这样对语言的认识对你来讲可能也是刻骨铭心的。

3、主题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活动。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探究活动。所谓的探究活动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或者集体探究一个虚拟的或者真实的现象并得出结论,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构建证据,然后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争论的一种学习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如下三个要素:1、提出问题。2、搜集资料。3、学习资料,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先前主题学习的内涵界定:围绕某一个主题(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问题的提出),主题学习丛书或者余外搜集的相关文章可以看作是资料的搜集,学生的广泛阅读可以看作是学习资料,“多个文本间的交互体悟解读”可以看作分析,综合资

料,那么最终学生对主题认识的丰厚,感悟的明晰就可以看作是得到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认识一个人,如果只从一件事上进行辨别是很片面的,但是我们通过对这个人一生的观察,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事物或者某一个观点都是如此。所以说大量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得大量的与这个人、事、物的信息,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这个人、事和物。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反复的撞击,互相的印证,才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助于推动我们去深入探究一些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所以说主题学习是这样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丰富的、互相去验证的一些材料。你比如说在每一个年级,特定的学年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和积淀以及大量的阅读做基础,那么我们去完成大学里面的文学研究都是未尝不可得。你像有很多文学院的教授他们对文章的解读都不是自己谈个人的认识,它必须要依托于文本,要找根据,找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很多理由都是从很多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其他的文字中、文章中去寻找规律,去验证自己的观点。这就变成了我用其他的文学作品,其他的文章来帮助我解读文本,就是成了一个文本互证,文章与文章之间互相验证,互相解读。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解读更有深度,更加有层次。

4、主题学习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

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接受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使其心灵受到熏陶的一个过程。美的的东西总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记,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颤,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进而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染,感悟丰厚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同时鉴赏能力提升了,他们就能够从读书中得到一种享受,得到一种乐趣,从而才能做到如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我们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把这种审美鉴赏活动的所得及时的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最大的享受。

5、主题学习能促进人的提升。

大量的阅读积累下来以后,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流畅的语感。这个时候学生的阅读、表达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水平、语文素养也就得到了提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大量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

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大量阅读还使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学生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作家权延赤、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都谈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显然,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我们说主题学习能促进人的提高。

五、实验的运作

这个运作主要是学校教师层面的基本运作。当然,这里面还应该有教育行政部分运作;听评课制度、评价制度。这个属于学校管理体系里面的了,所以不再赘述。

1、主题学习丛书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有关丛书的管理和使用制度,这里可能是实验初期所面临的问题。面对主题学习实验中,主题学习丛书数量不足的现实,确立了两个班级共用一套丛书的思路,建立了丛书管理机制。具体办法是 ①学校图书室把一个足额班数量的主题学习丛书分配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明确教师的管理责任。②教师组织学生包上书皮,贴上图书管理表格,指导学生填好表格中的每一项内容,明确学生的管理职责。③充分发挥自主课堂中已经建立起的学习小组的作用,负责图书的收发和传递。这样的从书管理制度,既保证了学生课堂用书的及时和自由,又因为责任明确,丛书使用状况良好,为主题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

也有的学校订购的主题学习丛书数量较少,那就由图书管理人员统一编号,存放在阅读课教室里,以方便借阅与使用。各班上阅读课,学生按要求履行借阅手续,填写阅读记录。节假日或者星期天,学生可以借回家继续阅读,但返校后要及时归还,以免耽误其他同学上课时使用。

2、合理安排课程,保障阅读课效率

语文主题学习是课内学习语文,必须以充足的课时保证学生充分阅读主题学习丛书,进而保证主题学习的效果,因此必须在科学测算学生阅读速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阅读课时。并且要调整阅读课的节数和排课方式,尽量采用两节连排形式,减少书和学生的轮换次数,提高阅览室和主题学习书目的利用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因为现在语文的可是安排比较少,只有五节课,可以以开设课外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或者在任务明确的情况下通过课外活动的时间学生自由阅读。

那么前期的阅读如何保证,做到充分有效呢?需要我们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点就是老师要尽量的给予学生阅读的指导,但是不能占用和肢解学生阅读的时间。在以前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一节课我

们给学生阅读了,但是老师还是牵着学生走。“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先阅读第一篇文章”,然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边读边强调,一会儿注意这个,一会儿注意那个,然后再读第二篇文章,期间也是不断的强调注意事项。我就在想这样的阅读是不是有效,是不是充分的自主的阅读?老师给指导是需要的,但是你应该在你学生的活动之前考虑清楚,把他们明确下来,有很多东西不要现想到现去强调。提前考虑好这一节课中应该有哪些需要强调的要求,明确下来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第二点就是要任务明确。要有重点,有目标的指导学生阅读。阅读不是没有任何要求,任何限制的“休闲式”的阅读,他与我们要进行主题学习的重点是有关系的。我们在这一课,这一单元到底探究的是什么,我们是主题、是思想情感还是语言、还是表达方式等等,这些我们必须有所限制。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和目标。第三点就是一定要保证分层阅读,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我们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们为了便于把握,往往确定阅读几篇文章。我觉得有一定的要求还是可以的,但是在要求之外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层次。就是让他们完成一个基本任务的情况下,好学生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差点的学生你可以有哪些放松的要求,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是明确的认识,让学生指导该去做什么。比如说一节课有些学生可以读到十篇或者二十篇文章,而有些学生只能读两篇文章,那么对于这样的一批学生来讲,我们完全可以给予他们这样的一点空间,但是他们在读完两篇文章的时候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觉得还应该是有所要求的。这个分层阅读还是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的。最起码说这个在课堂中不一定要反复的强调或讨论,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认识:我应该有我自己的阅读的空间。

3、加强集体备课制度

现如今集体备课制度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一个常规制度要求,而且很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其列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一项内容。主题学习是一项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没有什么成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借鉴,那么就更需要集结大多数人的智慧,一起坐下来仔细研究。为了更好的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我们必须改变以前传统集体备课的一些做法,使其变得更富有实效性。

我们先看一看传统的集体备课,他们有几个特点:讲求求同存异,追求“五个统一”,忽略学生课堂的本体,忽略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学习需要。受旧的教学和课程观的影响,传统的集体备课思维指向是求“和”。即如何吃透教材和怎样把教材教给学生,是从教师“本位”、教材“本体”、教法“本身”着眼,以追求教材的承载量、教师的传递量和学生的接收量。这样,集体备课的终极就是形成集体意见,

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列举例子:主备人,其他老师没有什么准备,即使有准备,也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的。)。

利用大家的力量来设计教案,这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集体备课就是把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各类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以及找寻普遍的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对的统一,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不宜强求统一。我们应该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切勿使自己的思想完全被别人俘虏。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感觉应该在集体备课中做好以下几点:

①研究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经验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不应是让学生“齐步发展”,而应该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要反对模式化,倡导个性化;反对整齐划一,提倡丰富多样。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个性化方案,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体验、感悟、思考和探究中领会知识、理解文本、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把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

②研究主题内涵意义。在每个单元学习以前,备课组成员需要共同安排单元课时,共同确立学习主题,一起整合学习材料,解读文本,共同探究主题内涵, 通过研讨共同达到对所讲授主题的深化和提升,做好单元学习的准备。

③研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就是把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各类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以及找寻普遍的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对的统一,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不宜强求统一。我们应该

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切勿使自己的思想完全被别人俘虏。研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教学活动安排的有效性。以前在参与学校语文活动的时候,也给老师们一些意见,就是每人都有一个教学设计,然后经过几个轮回,形成一个教学资源库。

4、建立主题课堂基本规范

在“主题学习”课堂实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

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因而实验过程中,课堂规范的建立也很重要。这个课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习讨论小组的划分。②小组评价的基本原则。③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规范。④小组内讨论问题的规范。⑤课堂回答问题时的倾听、补充、质疑的规范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在前期“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一些基本要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六、课堂上注意的几个问题(策略)

1、强化“主题学习”之“主题”探究

这实际上说的是教学主题的确定问题。以前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麻烦。为什么说麻烦呢?例如说一个单元,里面所选取的文章语言精美,结构严谨,意蕴深长,到底我要选取一个什么的主题呢?是语言鉴赏,是文章的主题研究还是情感意蕴?我想,主题的确立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本的教学重点,二是单元的教学重点。三是根据选文或者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实际上,在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从多个侧面确定不同的主题对一个单元甚至一篇文章进行解读。

再一个就是可以尝试着进行研究,制定一个初中三年的整个的主题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的确定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呢?那就得依据我们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分解了。也就是说要分解“语文素养”落实到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培养目标上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解读“语文素养”的内涵,因为课标当中对此的表述很模糊,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也是对其内涵界定的诠释不完全统一。最后找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我们可以现根据上面的解读进行分解。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说:“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还有一种细化的解释解释,仍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又将三个维度的内容具体细化:“《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知识和能力: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态度情感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这个课题比较大,老师们可以尝试着研究一下。

2、正确处理好读本与文本的关系

举例说明以前上主题阅读课时认识上的误区。

不是对比阅读。

也不是1+2,1+3,甚至1+n.

可以用这么一种说法(尽管这种说法不尽然正确):我们学习的还是文本(课文),读读本的目的是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一种学习和解读。当然,这种解读有的时候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晰,可能是一种交互的解读,但是这个度老师们要把握好,因为我们学习语文的主要载体还是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课本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层次性上,还是在文章的选取上,都是经过很多专家论证实践并却经过了精挑细选的。当然,如果你有精力自己编一套系统的语文教材的话,你甚至可以用课本来解读你自己所编写的教材。

我想,我们用这种方法实际上还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阅读的能力,一种迁移的能力。

三、提升师生之间“对话”的质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话”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之一,它应成为课堂中师生的主要交往方式。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这一里面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或以为“对话”就是师“问”生“答”,或以

为“对话”就是一般的说话交流,于是不少课堂的表面热闹而掩盖着教学内容的虚空。

我们先来看看《课标》之中对“对话”的表述。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如果说初中课标里面对“对话”的表述还是比较模糊的话,高中的课标当中就比较清楚了。阅读教学是书而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细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对话的前提是平等,而平等的前提是民主。离开了学生“个体阅读”的对话是不能称之为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阐释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自己对文本作出怎样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对文本有怎样的理解,使教学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如此才能体现出课堂的生成过程。

这里面需要避免几种倾向:1、对话过程并不能信马由缰,成为一种空泛的语言交流氛围。对话是有限制的,受教学内容的牵引,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还要通过对话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能力。2、尊重学生的独特

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发现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体验、发现一概肯定。对学生的发言一概以“好”“不错”“精彩”“观点新颖”等赞美的夸奖的语气给予肯定,老师成为“好好先生”。二是在肯定学生感想干说的同时引导学生会想、会说,同时,对于学生对话中的“错误”,也要及时而巧妙的说“不”,绝不能以讹传讹。3、教师应该将自己对文本独特的体验及时跟学生分享。为了触发学生的感悟可以适时抛出相应的材料对文本进行解读。在课堂上通过大量(阅读)信息的碰撞引发学生的美感、新奇感和震惊感,从而引发学生的一种阅读期待。这“三感”的触发不仅仅来自与学生,更重要的也来自与教师,因为教师的阅读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讲比学生更加开阔。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读书,多感悟,多思考。教师应该对文本有个性化的体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来自于教参以及各种参考资料,关注点不在文本本身,如何谈的上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不带有任何现成结论的阅读,不带有任何框子进行阅读,以读者的角度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进行阅读,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新途径,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有真正的阅读体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体验。

四、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

我们知道,教科书是基本的教学媒介,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应限于教科书,因为阅读是伴随人到终身的,阅读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写作,却不能不阅读。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是靠阅读来完成的,而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组织与主题有关的各种语文活动,是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构建大语文学习氛围就是全方位、多途径引发学生的主题学习的兴趣,丰富课下内容,开展与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理解活动,充实学生的文学世界,落实大语文教学观。即由课内带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主题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题材,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主题学习注意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深度开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丰富于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拓展途径,提供帮助,创造性地整合了教材内容及活动内容,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主题学习的热情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1)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写话——修改完善——展示交流一步一个台阶,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小学语文的学习特点。 ⑤拓展阅读。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选择阅读内容。以精品段、诗词为主。 注意问题: 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过关课和本节字词读写课可以有机整合。 ②写话练习时,在词语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鼓励优秀的学生多选,基础较差的可少选。 3.课文品读课

校长论坛交流发言稿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校长论坛交流发言稿 ****镇中小学校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组织这次论坛,给予我们一个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十分感谢各位校长能无私分享各自成功的办学经验。带着学习、交流的心愿,与各位领导、校长一起来谈谈我校就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些做法、存在的困惑和今后的打算。 一、基本情况: ****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654名,在职教师42名。近年来,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学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的要求相比,还有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全县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学校工作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均有起色,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为了进一步巩固成绩,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争取学校的正规化建设良好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依法治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正规化建设,一定要有一套切合学校发展实际

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年来,学校根据教育局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情况,修订并完善了《教师出勤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目标责任制度》等、为了充分落实这些制度,把教师考勤、常规工作、教学业绩和年度考核统一起来,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和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同时在学区、社会进行合适的宣传,扩大影响。一方面树立榜样,引领全体师生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赢得社会的关注,吸引社会的认可和办学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固的基础。 2、争取外围条件、提高教学效益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根本,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首先疏通并解决了学校外围条件:在外围环境里,争取了****镇政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广泛吸引了学生家长关注学校发展,重新树立了村民对学校的正确看法,毕竟外围环境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得靠我们去挖掘、去努力,因此,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协调学校外围环境的同时,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进村入户去家访、校园周边环境大整治、寄宿生安全大排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宣传单、倡议书、“小手拉得手”等活动,最大限度的拉近社会、家校之间的距离,吸引社会目光关注学校,吸引社会力量兴教助学。通过不断的努力争取,试验教学、西部阳光、捐资助学、微笑阅读一系列的社会力量和项目进入校园,推动学校不断进步。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_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篇一) 一、导致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 二、导致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

1.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做乐土。 2.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二、戒除青少年“网瘾”的对策思考 1.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流、学习、资讯和消遣的平台,孩子在网络上正常交友、学习和游戏,对于收集信息、促进成长和宣泄情绪都是有帮助的。要正确区分“使用网络”和“网络成瘾”的不同,孩子上网,只要是在正常的范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大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提倡语 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 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 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 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 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 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 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 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 1-6 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 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 (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 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 )和一个“语文园地”。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 的学习单位。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 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 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 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 “以情景为中心” 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 而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一年级语文教育叙事 南昌三眼井小学衷瑾 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班一共有54个人,平均年龄比较小,有一个才5岁,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主要是汉语拼音和短篇课文的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没什么难度,后来实际教学后才发现困难重重。学生的遗忘率高,而且年龄小,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部分学生总是不能及时完成,平时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面对这些问题我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错误。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而我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

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 见。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许多时候我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但是我了解不透彻,结果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平时上课我对学生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更有时候,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 六、生硬模仿,贻误课堂。 从上课文的时候开始,课本剧表演已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即使不能搞整场表演,也要来一点细节模仿。可想而知,学生本来就胆小如鼠,加之又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自然是群魔乱舞,一笑了之。对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一、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6、展望未来,无限畅想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关于主题单元的设计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或“语文园地”当成练习,对字

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 北师版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如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地名”。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 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 “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 “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

校长论坛方案

各中小学: 现将《XXXX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 主题词:校长论坛方案 XXXX教育局2013年4月10日印发 共印90份

XXXX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讨先进的办学理念,交流成功的管理经验,提升全区中小学校长的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区第一届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论坛活动,搭建全区中小学校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全区中小学校长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校长的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活动目标 通过论坛活动,回顾和梳理校长个人工作,总结校长个人实践经验,加强我区中小学校长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为我区中小学校长之间、学校之间构建一个交流沟通与对接协作的平台,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论坛主题 1、论坛主旨: 阐述校长的办学理念,展示校长的教育思想,共叙学校的发展成果,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品质内涵,推进学校与校长的共同成长。 2、论坛主题: 学校管理创新与质量提升 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学校管理的实践与反思,或畅谈教育理想;或阐述办学理念与策略;或论述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或共享学校与校长共同成长的硕果:或展示学校管理实践经验与成果。要求原创,杜绝抄袭或网络下载。 四、论坛形式 围绕论坛主题内容,安排主题讲演、专家讲座、专家点评、文本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倡即兴发言、互动发言,每位校长发言时间为10-15分钟(约3000字以内,辅以课件)。 五、参与对象 全区各中小学校长 六、实施步骤

“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网络”主题班会

《健康上网,不要沉迷于网络》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班 班会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网络已经走进了小学课程,人们包括小学生在内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一部分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希望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健康上网。 活动目的:正面认识网络的利与弊,体会健康上网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健康上网的方法,并正确利用网络来提高学习。 活动开始: 一、导入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有些学生迷上了网络,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做到上网有益呢?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一一文明上网。 二、活动过程 1 ?我们先来谈谈上网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异地交流、网上学习、网上娱乐、了解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 2. 大家都喜欢上网,在你的生活中你上网都是干什么?希望大家以诚信为前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3. 21世纪是个信息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可以说离不开网络,看新闻、学知识、查资料等等。可以说,网络带给了我们极大的便利,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的知识面。但网络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 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海洛因是毒品,但沉迷于上网的毒性不亚于海洛因”。例如,网络中有不少“黄色垃圾”对青少年学生的毒害是巨大的,一些网络游戏、网络博彩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无比的诱惑力有的学生对此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这些都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增强对网络的“免疫力” 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我们从道德他律走向自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网吧,往往是各类恶性事件的原发地,黑心老板为了赚钱,随便开放着对未成年人的大门。相信同学们对网吧大概不陌生吧?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去网吧都干些什么呢?估计不外乎是玩游戏,或者聊天吧。网吧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自己容易遭遇危险,同时也会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下面,我为大家讲几个案例,一起来看一下沉迷网络到底有多大危害。 案例一:浙江温州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强因迷上网络游戏,常常夜不归宿,盗窃家里钱财,有一次盗窃家里300元正出门上网吧时,被老奶奶发现并极力劝阻下,小强怒不可遏,丧失理智,顺手拿起菜刀凶残地向老奶奶砍去,可怜的老奶奶关心照顾小强十几年,竟死于自己的孙子的手里。 案例二:据法制日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某中学初一年学生陈某某,因通宵上网,兴奋过度,第二天清晨被网吧管理员发现猝死在电脑桌上。 案例三:泉州某某中学某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为十块钱的上网费抢劫小学生被判有期徒刑1年,花季少年的大好前途就这样断送了。 据专家统计,青少年犯罪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所有犯罪的60%左右,其中,有很大 一部分是由于沉迷于网络中各种暴力游戏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警醒啊! 二.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1. 你对网吧的环境有何感受? 2. 上网的人员都是那类人?都做些什么? 3. 青少年上网吧都做了些什么?你知道的有哪些危害? 4. 你认为上网会不会影响到学习?举例说明。 5. “远离网吧”的口号值不值得提倡?

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故事

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故事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天早晨读书时间抽出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学生兴趣十足。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会认了很多字,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

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以上几点仅是我个人粗陋的观点,希望同行能给我多提供点更宝贵的经验,让我在识字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 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

2020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册)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学校 教师

编者的话: 单元主题教学在工作室三批成员中得以扎实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其思想理念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全市全省。为了达到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工作室组织了三批成员共同编写了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陆续发送到各学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和运用。 单元主题教学集“注提”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愉快教育、洋思、杜郎口、太谷课堂教学经验为一体,遵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概括为七个课型,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的教学需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特点。多读积累,多练口语,多练习作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同时“让学生自信地走上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讲台是师生共同拥有的舞台”“学生的精彩是才是老师的精彩”等思想贯穿 七个课型,给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因人教版教材向部编版教材逐步过渡,整套教案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本次首先提供一年级上学期,三-六年级上册,下学期提供一年级下册,三-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教材提供的教师用书是教案,工作室提供的同样是教案,这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更多选择,无疑可以减轻教师再次备课的负担,省出时间深入钻研教材,修改课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鉴于此,提出以下使用要求: 一是三批成员必须运用,其他老师可以尊重中心学校意

见基础上选择运用。中心学校可以选择青年教师使用。 二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对教案认真阅读,在以下方面加以修改、删减和增补。 1、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堂练习; 2、单元导读型中阅读材料选择,问题设计方法,板书设计; 3、课文解读型中的问题设计,解读方法选择和设计,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 4、综合训练型中的题型设计、拓展内容; 5、主题阅读型中的材料选择,方法运用; 6、口语交际型中的环节设计,展示互动方法,评价办法; 7、习作教学型中的命题、指导、自改互改、点评环节,评价项目的创新,实效性建议; 8、回顾拓展型中的拓展、主持练习的方法、评价等。 三、凡使用此教案的老师必须以批注方式呈现。 四、由于部分成员研究单元主题教学还不够深入,理解尚有不到位的现象,请你在使用过程中再次修改和调整。如果有明显的错误和疏漏,可以直接向工作室QQ群里提出建议,由编者继续完善,不断提高教案的层次和使用效率。

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想象的翅膀》主题式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晓云设计者单位:榆阳区青云中学设计日期:20011.07.21 一、概述 本主题活动是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过程中开展的。本单元包括《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女娲造人》《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几篇课文虽然文体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教师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题活动。供需要八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每篇课文,背诵诗歌。 掌握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美读。正音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配音配画读等,都可采用,熟到文中故事甚而细节都能活化在心里,一些优美的语句张口就来。 充分利用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认识,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争辩。 教给一点联想、想像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抽绎归纳联想的方法。让他们明白联想、想像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知识、生活的积累为基础的。 指导学生课外扩展阅读,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培养学生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 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青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但是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朗读能力也需要提高。 四、学习任务分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优美词句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 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进行课外扩展阅读 五、资源 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扩展阅读资源。包括深入理解课文的资源、与课文思想主题相当的资源、图片资源、学生自己搜索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 如在“扩展阅读”栏目中提供利于学生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小文章。 并为学生提供上网搜索的网址,或者推荐想象图书等。 六、实施过程 本活动共分为八个课时完成。《郭沫若诗两首》《寓言四则》和综合性学习为两课时,其它为一课时。其中前四课时为基础训练阶段,后四课时为能力提升阶段 起止时间:10月8日—10月28日 1、第一阶段

校长论坛发言稿

风正悬帆踏浪行 ——丹东市第十三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发言稿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这句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如何高举教育“旗”,出好管理“牌”,下活特色“棋”,奏响质量“曲”是每个校长必须思考的。我欣赏并且相信一句话: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校长,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要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要达到。思想有多远,校长就能走多远!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创新是学校进步的灵魂。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往哪里走,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同样,一个勇于上下求索的优秀校长若能够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全体教师理想和行为的共同愿景,那么,学校就会焕发巨大的发展潜能。面对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妙药可治,只有用创新去破解。创新绝非时髦的口号,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校长要知道,真正的好学校并不是纪律最严明、学习最严谨、规范最周全的学校,而是给学生自由和想象的空间较多,创设出宽容和关怀氛围,特别是在思想与智慧上给予学生启迪最多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生存需要创新,在理念、方法上要不断更新,在管理体制、制度上要不断翻新,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出新,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竞争上占得先机,这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卓越的校长并不需要做得很多,但必须比别人往前多跨一步,要站在大教育、大时空、大视野上思考问题,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并且使之既有跳动时代脉搏的宏观意识,又有可行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落实行动。站在当今教育发展崭新的平台上,应以创新为使命,引领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为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是学校迈向高速道的必由之路。创新与创效一旦结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由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将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命脉,活力是学校发展的通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我认为,‘魂’要附‘体’,如果‘魂’不附‘体’,那就失去了价值。这个‘体’是什么,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校长无法改变教育生存状态,更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文本课程要转化为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堂堂有质量,学期才有质量,人人有质量,班级才有质量,班班有质量,学校才有质量。因此,要让传统的课堂变为充满创新的活力课堂,让学生的心灵碰撞、让智慧的火花迸溅,让灵感生发。校长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去发现、感受、欣赏教师的创新实践,从中积聚自己的创新能量。校长也要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让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让创新的劳动得到尊重,

教研组学习记录: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 xx年5月10日地点:阅览室 参会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主持人:xx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堂操作形式是通过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中心主题来进行阅读教学工作。主题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的教学框架,是按照“精心筛选内容、寻找主题——用导语引入、直击主题——研读并讨论、参悟 主题——实践拓展,强化主题”,在这样一个开放性、整体性的引导学生对规 律感知的思路下,进行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选择。但是,摆在教学工作者眼前的问题是如何很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我们确 定了以下的基本模式。 一、精心筛选内容,不同角度提炼主题 在确定主题这一问题上,语文教材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 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从教材角度对阅读教学主题进行提炼和构建。在进行教学 工作之前,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不断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确保课文主 题提炼的确切性。其次,生活实践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来源。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下,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了解,如,秋天到了,落叶能够激发出学生怎样的灵感,体现什么样的“秋”的主题。有了明确 的主题,教师便要开始围绕主题,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作为写作范文 的素材,让学生在反复、大量的阅读之后,通过寻找更多相关的主题或相反的 主题,来多方面地、高密度地掌握语文阅读的重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知主题 在确定了阅读的主题之后,教师就要将主题教学付诸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首要 步骤就是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 同时可以进入课程的主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式的阅读呢?对此,教 师可以采用单元语来进行解说引导,通过情境创立、生活场景的链接与动画的 引入来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生活场景的链接是最佳选择,因

校长论坛方案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方案 (定稿) 【论坛主题】 “鹏程精神”在开发区高高飘扬 一、自选分论题 中学: 1、如何打造名校? 2、如何做一名合格校长? 3、如何尊重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4、我的教育观 中心学校: 1、快乐童年如何打造? 2、“望子成人”与“望子成龙”的区别 3、孩子的情商如何打造? 4、小学的教育质量是什么? 5、学校安全线如何筑固?

6、小学教育之我见 7、自觉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 8、学习型班级如何造就 其它供参考选题: 1、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农村小规模学校校长面临的困境及管理策略 3、农村学校校长应当具备的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思想 4、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对策 5、规范办学行为之我见 二、指定分论题 1、偶然中的必然:谈鹏程中学为何能在近两年决胜中考(发言人:李福典鹏程中学校长) 2、“新官”上任,如何挑战自我(发言人:新上任校长) 3、对开发区中考的几点思考(发言人:周元珍唐红梅) 【活动时间】 中学论坛:9月6日上午8:10—13:30; 小学论坛:9月6日下午15:00—21:50,其中18:00—18:30休息、工作晚餐。

【活动地点】 开发区管委会五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 中学论坛: 1、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区管委会分管领导; 2、区教文卫局主要领导;区教研室全体人员; 3、八所中学的校长、书记、副校长; 4、原鹏程中学优秀学生代表(大学生或高中生皆可)1人; 5、原鹏程中学优秀学生家长代表1人。 小学论坛: 1、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区管委会分管领导; 2、区教文卫局主要领导;区教研室全体人员; 3、五所中心学校的校长、书记、副校长; 4、原汪仁中心学校优秀学生代表(大学生或初高中生皆可)1人; 5、原汪仁中心学校优秀学生家长代表1人。 【活动流程】 一、中学论坛 (一)难忘母校:原优秀初中学生代表谈自己印象中的学校、校长、老师,5分钟/人;(鹏程中学1人)

《网络与我们的生活》主题队会

《网络与我们的生活》主题队会 孔令双 队会目的:针对个别同学经常上网,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决定召开一个以“网络的利弊”为主题的班会,进一步规范个别同学的言行。 一、班会形式:分两组,每组各一位同学唱一首网络歌曲,以轻松的气氛进入辨论。 二、班会记实 主持人甲:最近,有许多网络歌曲及网络歌手都深受大家喜欢,比如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东来东往的《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还有唐磊的《丁香花》等等都是深受广大歌迷喜欢呀。现在,有请正方歌手XXX同学为大家演唱《两只蝴蝶》。 (同学们热烈鼓掌) XXX同学上台演唱《两只蝴蝶》。 主持人乙:我们反方歌手也要来一首呀,有请QQQ同学为我们演唱《老鼠爱大米》。 (热烈鼓掌) QQQ同学上台演唱《老鼠爱大米》。 主持人甲: 感谢前面两位歌手的精彩演唱。网络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相信在坐同学们绝大部分都上过网,聊过QQ吧。网络歌曲也被搬上今年的春节晚会了。可见网络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那么,网络究竟是好是坏呢?今天我们就来辨博一下。正方的观点是网络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网络的弊大于利。我们就直接以自由辨论的形式来辨论。 主持人乙:现在,我来宣读一下辨论的规则:一、不得喧哗,不能拍桌子敲椅子,影响他人的辨论。二、辨论不得攻击他人的人格。自由辨论后,双方各由一位代表作总结陈陈词。 主持人甲: 好,现在我宣布辨论开始! 主持人乙: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正方同学: 我方观点是网络的利大于弊。网络的信息计术既方便又快捷,利用网络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新闻。 反方同学:我们可以用收音机来收听新闻呀,也很方便快呀! 反方同学:大部分同学上网不是在聊QQ就是在玩游戏,跟本不是在利用网络学习,多少网迷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所以,网络的弊大于利! 正方同学:网络没有好处,你为什么要上网?上网玩游戏有何不可?我们利用网络玩游戏来调节一下我们紧张的生活不是很好? 反方同学:我们说的是网络的弊大于利,可我们并没有否认网络的利呀!但是往往这些玩游戏的学生一玩就上瘾,不能自拔,因此荒废工作,学业的,犯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探求未知无畏无私 【单元目标】 1.探险是人类的一种探求未知的伟大精神,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体验这种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的伟大价值。 2.浏览是随着阅读量的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一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尝试并逐渐学会运用这种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视野。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设计解读】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了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传记文学《伟大的悲剧》科威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读来震撼人心。传记文学《太空一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令人敬仰。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来塑造热爱生活、大义大勇的地航员,人性的光辉和魅力冲击读者心灵。笔记小说《河中石兽》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正确标准。本单元的课文国内外兼具,让学生体验人类与生俱来的永不停息的伟大探险精神,让学生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胆的质疑精神,从而激励学生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本单元大部分课文篇幅较长,适宜进行浏览训练。每篇文章“浏览”训练皆有法可依,或抓时间、地点、事件等重要信息,兼留意每段首句,或借助各部分小标题,或带上问题去一目十行,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本单元主题教学第一课时可采取整体集中训练 “浏览”方法的方式,多篇“横向”关联教学,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而非零碎感知。本单元在训练“浏览”的基础上,还需要引导学生精读科学探险者探求未知领域的可贵精神。本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我们大胆尝试横向对比不同作品塑造的人物精神品质,同中求异,再顺势探究科学的思辨、质疑精神,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 囿于课时关系,本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教师可依据个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裁剪取舍。本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学设计还存在商榷之处,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及时指正,共商优化解决之道。 热血探险荡气回肠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海口市龙华区教研室林惠萍 【设计解说】 本节课是该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课时,立足于通览全篇,了解大意,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语文主题教学

兰陵县诚信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实施方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于2006年在山东潍坊市由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启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重点项目,由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并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全力推动、实施。临沂市教育局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决定全面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并与2015年1月21日召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会议。兰陵县第三小学被推荐为实验学校。我校于2015年3月到潍坊昌乐西湖小学进行语文主题教学学习。4月23日到兰陵三小进行语文主题教学的学习和研讨,决定今年本校六年级为“语文主题教学”试验年级,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新课程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还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从抓学生的阅读开始,通过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为此,我们结合市教育局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和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开始了“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实验研究。 主题学习实验的总体思路:突出特色年纪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在“大量识字,快乐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辐射阅读学习法”等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二、实验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的目标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

校长建设年校长论坛活动工作方案

校长建设年校长论坛活动 工作方案 校长建设年校长论坛活动工作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校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校长实践工作的改进,提高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校长之间的总结、反思、交流和实践,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结合《“贵港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的实施方案》,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长中开展“校长论坛”活动,以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培训,中小学校长进一步理解学校规范管理的意义与内容,了解学校管理的新趋势,提高自身在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职业道德责任意识;通过“校长论坛”活动,回顾和梳理个人工作,总结个人实践经验,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长规范管理达标评估办法》中涉及的八个方面的经验,突出行政管理、资产与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的经验,加强我市中小学校长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为我市中小学校长之间、学校之间构建一个交流沟通与对接协作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探讨我市中小学校长之间合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促使我市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合和协作,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营造贵港市教育共赢格局。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贵港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校长论坛活动的领导和组织,成立“贵港市中小学校长建设年”校长论坛评审委员会,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主任:吴能枝(贵港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杨锦兴(贵港市教育局副局长) 苏志勇(贵港市教育局副局长) 潘莉(贵港市教育局纪检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