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学设计就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程序”和“标准”的动态生成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我个人认为: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学设计入手,转变日常教学行为,才能使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为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

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差异性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五)开放性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改变。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式的教学向自主、探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

(六)反思性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

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只有在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才能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笔者这里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过程实施策略的构思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

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学习起点是指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水平等;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偏爱;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型人格等。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班级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和劳动分工、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

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识上,教学设计的逻辑是知识成分间的达成结构。由于学科知识是显性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在操作上过多地关注显性内容的运用。事实上,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条件。三是要分析支持性条件。除了必要条件(技能目标)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四是要把教材上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创新。五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其成因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目标所体现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

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三)教学策略分析

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

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应当是“共生性”而不是“替代性”,是“相辅相成”而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四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均应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

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的个性。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教无定法,乃为至法,难在创造。

从学习方法来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习方法的设计。一要制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二要制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性,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三要制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从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分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由于新课程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因此,媒体也要消除以往只传递知识信息的局限,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分析

现代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纯粹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或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或网状思维状态的,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并朝着教学目标发展。

(五)教学评价分析

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评价功能上,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强化促进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主体转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生、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和主体的交互化;在评价内容上,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注重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感悟、情感体验以及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等;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的测试型评价转向重视质性分析的非测试型评价;在评价工具上,注重选择适当而有成效的方式以及编制优良的评价工具;在评价策略上,注重课前的准备、课程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兴发挥和创造)和课后反思性的有机结合;在评价实施上,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现代教学设计中几个关系的处理

(一)标准与多元的关系

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统一要求或标准”,一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甚至害怕进而试图抹杀“差异”。新课程确立了“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一种动力”等一系列新的观念。教师应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征等挖掘教材、教法、教学环节中的教育因素,并加以细化、筛选、甄别,制订出分类、分层、有序的教学目标并进行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必须用理性精神完整地理解“标准与多元”的关系问题。“标准”是在“多元”基础上的标准,“多元”也是有“标准”的多元。二是我们既需要“多元化”,更需要基于规律、真理的标准和规则。三是强调“标准”,但不是像传统教学观那样,用“标准”去统一、压制“多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真理”“规律”的成分,直至“达成一致”。

(二)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诸多要素逐一分析的综合则是肤浅的,难以揭示整个教学过程的本质;而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综合,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并且缺乏整体功能的。因此,教学设计既需要以整体为背景进行要素分析,又需要以要素为根据进行综合优化,使教学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匹配和最佳结合状态。在结构优化上,一要注意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即课堂教学进行到纵向的每个阶段时,教师要把全班教学、小组或成对学习、个别学习恰当地组合起来,以保证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最适合的学习时间;二要注意引

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智能发展水平出发,对教学和学生进行调控,并按学生认识过程将每节课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阶段。

(三)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第一,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并不是否定知识传授的独特作用,也不是说每节课的所有知识都必须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都靠学生主动探究、自我构建是不现实的。接受学习运用得好,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而探究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第二,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在知识获得方式、心理机制、思维过程、师生作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互相补充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平衡,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从而使传统的演讲法、实验法、启发分析法、讲练结合法、模仿记忆法等常用的“接受性”教学方法与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扩展和升华。对于预设与生成,我们必须坚持两者有机统一的原则。第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备课、上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知识,而且对课程实施起着定向、导航的作用。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越有效。第二,合理设置一些弹性目标,为教学提供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和活动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随意性的生成现象。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着“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生成的“目标制约性”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生成与否的关键。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并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时尚”的现象,既偏离了生成的本质,也难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预设与生成高度渗透、融合的同一体,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

(五)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人们对于新课程容易陷入一种认识误区,即非“破”不“立”。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欲“立”并不非得先“破”。新旧课程就其关系而言,它们诚然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其间的对立是由许多的视角、层面不同所致。我们不要抛弃而要扬弃和超越,要在过去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例如:就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来说,过去我们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结果与学生的生活、兴趣脱节,限制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所以需要生活化来补充,但这种补充不是完全替代。毕竟学生个体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世界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从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看,新课程实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期望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新课程实践要真正实现跨越和质变的预期效果,就必须兼容并包,以辩证的思想去认识和处理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改革要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遵循稳妥性、渐进性和积累的原则,控制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以及人们可以承受的程度。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新课改,新理念,语文课文新教法

新课改,新理念,语文课文新教法 发表时间:2016-07-21T09:43:01.9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作者:王丽琴[导读]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学266731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新课程下的课文阅读教学应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突破口的选择标准及着意点 课文教学好的突破口一般说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新颖别致,富有艺术创造性;能“执一而驭万”,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训练其阅读能力。 根据上面的原则寻求突破口时,我们要特别着意课文这样几个地方:(1)学生阅读的忽略处。于“无疑处”生疑,最能引发学生去深究,从而思有所悟、究有所得。(2)文章阅读的生疑处。以疑促思,以问促学,相机诱导,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愿学、乐学。(3)体现文章个性的精彩处。课文无非是例子,例子者当有个性特色,笔力雄健处及构思精妙处,个性全出。(4)能带动全篇的关键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直奔重点,化难为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省时又省力。 二、突破口的常见类型 突破口可大可小,其常见类型有下面几种: 1.从题目突破。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题目暗示,可设计几个问题,长文短教。(1)题目是什么短语?它告诉我们课文主要写些什么?(2)根据课文题目,课文可分几部分?找出文章起止段及过渡语句。(3)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生活的描写各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从文中划出有关感受语句。④作者为什么要详尽描述百草园生活?说出它的目的。⑤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思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2.从结构突破。教学《海通精神》,根据一事一议、先叙后议的结构,可以设计五个问题教学。(1)文中哪部分为叙事?叙了一件什么事?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特点?(2)文中哪部分为议论?议论的内容是什么?议论的中心是什么?(3)叙和议的联系点是什么?请找出文中原句。(4)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试归纳“一事一议”议论文的一般写法。 3.从线索突破。教散文抓线索易突破重难点,如教郑振铎的《海燕》一文,可抓住“乡愁”这条线索,设计三个问题:(1)文中几处抒写乡愁?请划出相关语句。(2)每处乡愁是缘何而发?乡愁跟海燕有什么联系?(3)为什么写海燕前要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这跟乡愁又有什么联系? 4.从情节突破。教小说、戏剧等课文,从情节突破较为便捷,指导学生编写情节提纲,能迅速把握文章的重点所在。例如教学《陈毅市长》,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陈毅市长为何事而夜访齐仰之?(2)概述陈毅市长和齐仰之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过程,并据此划出文章段落。(3)陈毅市长怎样围绕“化学”这个话题激发齐仰之的爱国热情?从中表现出陈毅市长怎样的性格特征?(4)举例说说文中人物对话富有个性化的特点,试概括齐仰之的性格特征。 5.从人物突破。教《故乡》一文,可抓住闰土这个人物,设计四个问题:(1)此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个?(2)文章中几次写到闰土的形象?(3)少年闰土从外貌到思想精神上与中年闰土有哪些显蓍不同?(4)当年的小英雄二十年后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木偶人? 6.从关键词句突破。教师要善于发现体现文章中心、人格中心、作者独特感受的关键词句,将它拈出来,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难忘寄园情》一文结尾句是:“记下这段回忆,权作献在先生灵前的一瓣心香吧!”便可抓住“这段回忆”这一词组,设计下列问题进行教学:(1)这段回忆具体由哪些事组成?每件事表达了什么意思?(2)五十多年前的这些小事,作者为什么记忆犹新?(3)既然是回忆老师钱先生,为何用《难忘寄园情》作题目,而不用《回忆我的老师》作题目?(4)课文开头和结尾不是写回忆往事,能否将它们省略掉?如不能,请说出理由。 7.从重点语段突破。《晋祠》第一段是一个总起段,根据这段在文中的地位和与下文的联系,可以设计两个问题来教学:(1)山西晋祠是以什么而著名的?(2)这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和以下几段的关系是什么?诸如总结段、过渡段等均可以以它们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能防止平均用力,而把力量集中在刀刃上。 三、突破口的设计技巧 1.探求因果。即从揭示文章因果关系的文眼入手,探求文章内容和写作思路中因果关系的安排,由此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研究理解。 2.检索证据。作为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文质皆备,对此教师不必“面面俱到,一一道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从众多的材料中检索筛选,进行整体性阅读。 3.寻找异同。“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设计突破口时,还可以就不同课文或同一课文的不同部分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寻同比异。如教学初语六册一、二单元“同一题材的不同写法”和“同一题目的不同写法”时,均可用“比较异同”作为突破口,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理解文章个性特色,把握其共性特征,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寻同比异的范围很广,可以就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体裁样式、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方面作比较,也可以一篇文章的词语、标点、句式、选材、构思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选择突破口来组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胆魄和眼力。“胆魄”来自于对教学艺术的执著追求,“眼力”来自于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学生课堂回答更加踊跃,质疑也更加积极,日益凸显出其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字:新课改;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指出,教学是学生多向、开放以及动态的对话和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应该是沉闷和四班的,而要求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具体来讲,老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教学需求,因此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逐步优化教学策略。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室的教学理念中,不能够存在好坏学生之分,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自己的关注对象,而关注的实质是关心、

尊重、牵挂,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式,牵挂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关注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并使其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片面的追求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传授学生课堂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认真钻研教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盲目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到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在于日常的积累,因此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其理解新知识,进而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过程要素,学生认知结构的构成,需要以语言作为依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拓宽和引申,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 第二.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发表时间:2018-11-09T16:39:45.22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作者:唐青波[导读] 高中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掌握基本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教学学习的氛围、有一定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实际上对于有效地数学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高中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掌握基本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教学学习的氛围、有一定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实际上对于有效地数学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从老师和学生不同角度分析,改变以往老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老师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掌握主要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掘潜力,从而提高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关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下面是几点浅谈策略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理念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不断地变换着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实际上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记忆,更多的需要进行实践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对于以往数学课中古板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提高有效的教学效率,老师必须有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能够有所认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教学方法不仅仅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和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老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数学教学都在不断的变化改革,现在的教育观念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不断展开思想,培养学生。同样老师也可以改变以前的老式观念,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学生受束缚学习模式,让学生展开思维去学习。尤其是在高中复习总结训练中,要改变之前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提高有效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变换着方法,摆脱之前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集合”概念时,若U={4,5,6,7},M={4,5},N={5,6},则Cu(MUN)=()对于学习这种“集合”题目时,老师需要能够明白认识和理解,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能够直观的去接触集合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高中数学有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能够更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能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能够主动参加课堂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断利用自身的条件,根据老师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总结创新,能够提升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老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研究学生的思路,从而进行不一样的题型变换,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思考路线,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例如:要学习“函数的概念”教学时,即|x+2| - 1 = 0的补集;解|x+2| - 1 = 0的x=-1 ,x=-3,所以定义域为?对于这样的函数概念题目,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向同学们提问关于这道题定义域是什么?X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集合概念,更好地理解函数,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应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学习能力进行高度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提升,学生在学习学习中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能够给学生们自主发挥的平台和一些机会,让学生们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解三角函数”,对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需要知道诱导公式,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和相互探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重点提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起发展。 四、总结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指老师要能够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老师要能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质量,达到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那么就能够找到合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策略性教学,要改变学生对以往数学的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双飞:《新课程背景下就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学术期刊《中文信息》 2014年2期【2】王金松:《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学术期刊《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4年7期【3】曹进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学术期刊《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年4期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6-12-15T10:29:14.8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1期作者:黄素兰 [导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东镇中心小学341000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之受。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4.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可喜的是,在榆树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很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榆树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体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仅仅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但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充足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水平才能持续巩固、提升。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来说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个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王瑶 【内容摘要】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首先要找准自我,其次要反思自我,然后要超越自我,最后要悦纳自我。 【关键词】渗透基础服务权力反思超越悦纳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根据课标精神,我想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1.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生命的碰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不少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不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这种对个体特殊性以及个体生成方式的忽视,最严重的结果是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变为不需要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两个基础 (1)做人的基础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人”。上海有位中学优秀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当她那样的老师。后来,他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试想,如果教师先将他数落一番,进而将他逐出考场,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会成为一名教师,更别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了。

新课改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 现在全国全面采用新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新课改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与之相适合。 3000年前的一位哲学家就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新教材注重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种能够表现自我、掌握新知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的园丁。 一、教材变了:从“繁、难、偏”转向自由发挥 新教材与学生的心灵更贴近。传统教材中存有的“繁、难、偏、旧”的问题,如今有了明显改变,教材也比以前更贴近现实生活。新教材少了指令性任务,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无论从教具的制作,还是到相关素材的积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新课程更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课本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新课程也让师生在彼此交流中一起成长。新课程更强调综合性,也更具挑战性。要求贯通各科知识。师生一起寻找答案,平等的交流,这种师生间的互动,营造了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方式变了:从机械灌输变为准确引导 以前拿到教材,我想的是,我该怎么教,怎样把教材参考上讲的知识点教学生学会。现在我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一篇课文,想的是学生该怎样学,学生怎样学才有兴趣?从教师以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或话题,引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思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教学目标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9432884.html,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教学目标设计 作者:刘鸿洲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22期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相互结合,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提升、激发兴趣、培养德才兼备应放在首要地位,从而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应该包括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对某一阶段或课时学生的学习所达到的标准提出的要求,有科学概括地选择适合整个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的安排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1.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可以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有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教什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清楚的把握尺度、掌握方向和注意某些问题,以免使教学的重、难点偏移。 2.规范功能。对于明确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教学的规范,对于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制约,相互促进,以免出现课堂教学内容泛化。 3.沟通功能。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具有沟通功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课堂教学变得融洽和谐。 4.调节功能。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均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且经常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5.评价功能。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6.激励功能。教学目标对师生双方都起一定的激励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告诉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使之成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教师有激励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1.注意目标的明确性,避免盲目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摘要】受考试政策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被人为异化,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流于形式化,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语文的本质正在被忽视甚至遗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优质课堂;生活;语文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改革似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语文教学的一些现状,仍令教师们无比困惑,甚至是担忧。 一、语文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考试却成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课堂变成了无尽无休的习题训练课。 这一切在高三表现得尤其明显,高三的语文课,几乎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练习课。各类专题,各个考点,从字词到

作文,由总结方法到习题演练,一个都不能少。可最终结果是学生有可能考得了高分,而没有去完整地阅读过一本名著;有可能写得了一篇50分的考场作文,而写不了一张规范的请假条。 甚至在高二下学期,为了攻克会考,提升学生的会考率,老师们便放弃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开始引导学生进入所谓的会考复习,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字音到作文,面面俱到,但考下来成绩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理想。 无论是什么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价和检测,也对语文的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平时的教学关注这种导向也是必要的,但结果往往急功近利,仅仅盯住考试,盯住最后的那个会考率,平均分,及格率,最终只会使高中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 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考试的形式不变,衡量学生和老师的标准仍是分数,学生需要靠分数考大学,老师需要靠分数评职称,甚至学校也需要靠成绩来评等级。考试模式不变,语文教学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语文教学的目标会在这样带着镣铐的集体舞中慢慢被异化。就现实而言,其实已经被异化了。异化的目标将使语文不仅使去人文性,连起码的工具性也将失却。最终,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是学生借之进入大学校门的考试工具,从中学到什么能有益于其终身的东西大家并不关注,大家只关注其中哪些东西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

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

树立新理念 推进新课改

树立新理念推进新课改 树立新理念推进新课改 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体系,我县承担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成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从2019年九月份开始在全县五年制转六年制小学的起始年级实施了课程改革。2019年九月开始在全县所有小学的起始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这意味着我们将伴随教材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等一系列方面都应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课改对我们来说即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此一年多来我们在课改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课改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进程,当课改的浪潮滚滚而来时,肩负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之重任的校长、教师以及所有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更新观念,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 首先,要转变观念: 1、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

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创造、选择等权力。 此次课程改革,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2、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课程决定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整堂课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而今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3、转变教师观:从“讲学”走向“导学” 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本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观念,在课堂上过于繁锁地分析,自始自终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较少得到关注。新的课程改革,深中肯綮地倡导改“讲学”为“导学”,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我们的,更是他们的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无锡市梁溪中学张芸 提要:要实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谁是红花,谁是绿叶;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角色关系要发生逆转,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研究性学习中当之无愧的“红花”,而教师要甘做辉映“红花”的“绿叶”,以一个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扶持他们,支撑他们,帮助学生达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红花、绿叶、自主、探索 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还在摸索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师们;犹如一缕春风,吹来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强大信息;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无数期盼语文课程改革的人们的心灵。中学语文课改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学语文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的精神,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改革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课改的中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重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重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一、朵朵红花闪智慧——发扬课堂教学民主,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知识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勇于改革,敢于打破传统的僵化套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精神,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插上翅膀去腾飞!郑板桥曾说:“学问二字须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今有人学而不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为了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就要在课堂上尽量鼓动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多多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上,他们才是课堂上鲜艳夺目的红花,只有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闪出了耀眼的光芒,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目中有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首席”。新课程认为:学生就是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即有些问题不是惟一答案,每种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王海龙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本人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富有生机勃勃的气象。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

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语言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知识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其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教师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