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石潭记(1)

小石潭记(1)

小石潭记(1)
小石潭记(1)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一、本文选自(《永州八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的《捕蛇者说》《江雪》

篁竹humg卷石底qucn为土氐ch 1为kon参差披拂ce n c if台然y?

俶尔ch。往来翕忽x 1悄怆幽邃qi?o chu a ng

二、解释词语

1?通假字:下见小潭(“见”通“现”,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作ji 0讲也可以,意为看见,发现。)

2.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③清:清凉,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把整块石头用来作为潭底。以:用来;为:作为。

7、卷(qu印)石底以出:石底部分翻卷出水面。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o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3?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4?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向下。例句:日光下澈; b.,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11)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四面竹树环合。

其它重点词

1 >篁(hudng)竹:丛生的竹子

2、鸣,使动用法,使…鸣。

3、水尤清洌:尤,尤其、格外。冽,清凉(“洌”意为清澈)

4、为土氐(ch I )为,成为。土氐,水中高地

5、屿:小岛。

6、i? (k 01):高低不平的岩石。

7、翠蔓(m cn):翠绿的藤蔓。

8、蒙络摇缀,参(cai)差(ci)披拂:蒙,遮掩。络,缠绕。摇,摇动。缀,下垂

9、可百许头:可,大约。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10、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下,向下。澈,穿过,透过。

11>治(y I)呆呆的样子。

12、俶(chd)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13、翕(x i )忽:迅速敏捷的样子。

14、其岸势犬牙差互:其,那。势,形状。犬牙差(Ci )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5、悄(qido)怆(chumg)幽邃(su i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悄,寂静。怆,悲伤

16>以:因为。

17、清:凄清,冷清清。

18、居,停留。

19、去,离开。

三、翻译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

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

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四、原文填空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治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小石潭记》一文运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

1>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土氐,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治然不动

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写潭水源头神秘莫测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全石以为底。

。。。。。为岩”照应此特征的语句是“如鸣佩环、水

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

11《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五、简答

1>中心思想:本文抓住了小石潭幽深寂静的特点,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寂静的景色其气势,抒发了作者贬谪生活中抑郁忧伤,孤寂悲凉的心境。

2、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游踪的句子,理清文章写景的顺序?

以游踪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描绘其形状,再写鱼游清水中的形态,继而写远望西南景物,接着写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最后交代一同游历的人。

3、如果你能经历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遇,听他倾诉郁闷后,说几句劝慰的话,要求用上《岳阳楼记》或《水调歌头》中的句子。

参考答案:我想对他说,柳宗元,你好。听完你的倾诉之后,我深表同情,你报国无门,空有雄心壮

志却屡遭贬谪,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界上并不是事事顺心如意的,别太在意,我相信你能战胜挫折,不断进步,最终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我相信,你能行!

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概括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参考答案: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一百二十步,这里水清石奇,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

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里传颂的优美散

文《小石潭记》,小石潭因此闻名遐迩。

5、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怡然不动,俶尔远视,因为这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表现出水的清澈。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个句子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

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像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一样实在是遥远茫然的。

7、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潭中鱼丨可百许头

其岸势丨犬牙差互

皆若空游丨无所依

六、课文理解:

1>第一段从哪几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石头为底。潭岸边的岩石形状各异。(3)岸边绿树翠蔓,及其茂盛,

秀丽多姿。

2、第二段写潭水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清澈的特点。由“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和游人清晰的看到鱼在水中活动衬托出来,主要运

用了侧面描写。

3、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原文: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概括:曲曲折折,被两岸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4、从“听水声,心之乐,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

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化?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活泼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的景物的幽深寂静,又让他感到凄凉难耐,这说明游山玩水并不能真正冲淡作者因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而造成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5、本文从哪些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突出水的什么特点?

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突出水清澈的特点。

6、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么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象和氛围。

反映了作者谪居生活的抑郁忧伤孤凄悲凉的丿L、情。

7、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哪个更能打动你?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更能打动我。因为陶渊明更能通过相对美好的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而柳宗元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怀罢了。

8、写作手法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为土氐、为屿、为

I?、

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

相应成趣。⑤“对比”和“烘托”: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

“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4、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的“乐”和“忧”的情感?

乐与忧并不矛盾,这是柳宗元在特定背景复杂情感的流露。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意之时,便随友人游览

山水。在游小石潭时,作者被小石潭的清幽秀丽打动,于是,便产生了喜悦的情绪;但作者的情感主流是郁闷的,短暂的快乐之后,一旦看到清幽的景物,便睹物伤怀而产生“忧”的心绪。因此,

“乐”

与“忧”并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5、文中“小石潭”有什么深刻的象征意义?

小石潭景色清幽,秀丽奇特,但却被世人忘却,无人欣赏,又远离尘嚣,这正象征作者怀才不遇,被人贬斥的处境,这也正是《永州八记》的一大风格,即用被遗弃于荒野、不被人发现的美好景物象征自身处境,从而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

请你为《小石潭记》写一篇导游词。

各位尊敬的旅客朋友们,早上好,今天由我带领您参观一个不知名的小石潭。

大家请看身边的这个小丘,虽然小,但却是景色宜人。四周郁郁葱葱,人烟依然很稀少。

大家跟着我一起往西走。大家请闭上眼睛,知大家有没有听见什么?有些像珮与环相互碰撞的清脆声。现在请随我顺着这条小路下去,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六.答案一、

(16 分)

答案一 .1 . (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 占1分)

2. (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 (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o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4. (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二1?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三(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拔出来,讲

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2. A

3. (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溪水)像北斗星那

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孤独忧伤(凄凉)

答案五1.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2.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3. B

2.

( 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 3.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 四?答案 1. (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柳宗元

2. (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3. (4 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4. (2 分)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5. (3分)

示例:句子:治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6. (4 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

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七?答案:1> (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泪悬激注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

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

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八、答案:仁(2分)D

2. (2分)B

3. (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每句2分,意对即可)

4. (3分)⑴平(或:绿)⑵清(3)伟(或:疾)(每处1分)

5. (2分)⑴思乡之情(2)而犹不忍去(每处1分)

九、答案:1 > (1)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

2、 B

3、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分)

4、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十、答案1 . 2分C

2 . 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 “蛇”1分,句意2分)

3 . 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

4 . 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H^一答案(一)1. (l)su (2)y i (3)c 1(3分。每小题1分)2、⑴太阳与月亮⑵即使⑶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每小题1分)3?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共4分。每小题2分)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5.[甲]

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每要点1分)6 .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共4分每要点2分)

十二、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2分)「(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

1分,共4分)

2.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

头±o )(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 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

小石潭记练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 姓名:学号:成绩: 一、解释加点词:(26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来 2、往来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4、怡然 ..不动呆呆的样子5、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 6、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7、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8、水尤.清冽格外 9、凄.神寒.骨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10、影布.石上映照 二、一词多义:(13分) 1、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澄) 2、参差披拂(不整齐)清以其境过清(凄清)差其岸势犬牙差互(交 错) 3、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4、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能够)游同游者:吴武陵(游览) 5、为坻为屿(作为) 6、全石以为底(用)为全石以为底(成为)以卷石底以出(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三、翻译下列句子:(28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倒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阳光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不动; 4、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忽然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象狗牙那样交错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在哪里。 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便题字后离去。 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用原文中的相关内容填空。(14分)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_”呼应,又为下文的“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埋下伏笔。 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③妙用比喻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 如鸣佩环_________ ④运用排比写石底的句子:__为坻,为屿,为嵁,为岩_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知识点汇总

2020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一览表 项目《小石潭记》相关内容 题目解说“小石潭”点明地点,也是“记”的对象。题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山西永济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有《柳河东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参加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写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白话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词句注释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②行:走。 ③篁(huáng)竹:竹林。 ④如鸣佩环:好像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佩与环都是玉饰。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与答案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B.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C.许: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D.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②“我”发现并找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③点明小石潭的特征的词语是: ④水清的主要原因是: 3.用“∥”给第一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4.请分别写出表现游鱼静态和动态的语句。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都是从正而描写水清。 C.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方法写景。D.选文第三段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透露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1.C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③清冽④全石以为底 3.……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第一层:写小石潭的方位和循声发现它的情况第二层:写小石潭的概貌4.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②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B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到,。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完整版)小石潭记(原文)

小石潭记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做... [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8]翠蔓:碧绿的藤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1]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3]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4]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5]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交相错杂。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悄怆,忧伤的样子。 [19]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环境太冷清了。以,因为。清,凄清。 [20]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1]龚古:作者的朋友。 [22]宗玄:作者的堂弟。 [2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二小生,两个年轻人,指崔简的两个儿子。 [24]卷石底以出;以,而。

(完整版)《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 案)(4) 《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4)文章来自: 《小石潭记》阅读题 (一)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一则简介。(4分)

26小石潭记1

26《小石潭记》导学案(徐晓利)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难点)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写“心乐之”,后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A、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B、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并以“小石潭真——!”为题,说说你对小石潭的印象。 小石潭真。 C、试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上题小石潭某一景物的特点。并引用原文说说你的理由,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你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填充:这是一个的小石潭。 :走进文本 1、结合注释,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 ()-- ( )-- ( ) 2、小组探究、引导讨论——发现小潭:(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A、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明确: B、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 3、小组探究、引导讨论——潭中景物:(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A、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 B、潭水和游鱼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 C、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4、小组探究、引导讨论——小潭源流:(小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问: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明确: 5、小组探究、引导讨论——潭中气氛:(小组朗读第四自然段) 问: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文章中心: 本文描绘了着意渲染了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的心绪。 四、文章写作特色: 自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 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⑵斗折蛇行斗:蛇: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⑷凄神寒骨凄:寒: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应: 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写其动态的一句是: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5、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课堂学习】 1.精读文章,品味写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提示:(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

《小石潭记》课文、字词、翻译、内容理解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由、从。篁竹:竹林。闻:听到。如:好像。环:珮环。乐:以…为乐。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伐:砍伐。取:取得、开辟。下:往下走。尤:格外。清:清澈。冽:凉。 译文:砍了竹子,开辟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以:用。为:作为。近:靠近。卷:弯曲。以:而。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译文:潭用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翠蔓:翠绿的藤蔓。差:长短不一。 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可:大约。许:来,左右。澈:穿过。布:映在。佁然:呆呆的样子。 译文: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 俶: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译文: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欢乐。 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可:能够。源:源头。 译文:顺着小石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看到它的源头。 环:围绕。寂寥:寂静寥落。凄:使凄凉。寒:使寒冷。悄怆:忧伤的样子。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

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以:因为。清:凄清。居:停留。去:离开。 译文:因为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 隶:附属。从:跟从。小生:年轻人。 译文: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一词多义: 1、从:从小丘西行()隶而从者() 2、环:如鸣佩环()竹树环合() 3、清:水尤清冽()其境过清() 4、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 5、为:为嵁()全石以为底()为念珠各一() 6、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7、缀:蒙络摇缀()缀行甚远() 8、见:下见小潭()才美不外见() 9、差:犬牙差互()参差披拂() 10、道: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字词解释翻译

小石潭记 字词解释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鸣:使……鸣叫。如:好像。7.乐:以……为乐(含有“感觉”“觉得”的意思)。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道路。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10.见:看见。11.水尤清洌(liè),尤:格外,特别。清洌,清澈。洌:凉。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全石:整块石头。石底:石底有些部分。13.近岸:靠近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表承接,不译。出;露出。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16.坻:水中高地。17.屿:小岛。18.嵁:不平的岩石。19.岩:小岩石。2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左右。头:条。2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皆:都。所依:依靠的东西。2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布:散布。彻:直透。24.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子。然:……的样子。25.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向远处。逝:游去,离去。26.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收缩。27.乐:逗乐。似:好像。与:同,跟。游者;游玩的人。者;……的人。相:一方对另一方。28.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而,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2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30.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交错。其:它的,指溪水的。31.不可知其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可:能3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寥:寂静,空虚。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怆:悲伤。邃,深。33.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以,连词,表示原因。清,凄清。3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呆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居:停留。之:代小石潭的景物。而:表顺承,不译。去:离开。35. 余:我的36.同游者:共同游览的人。游:游览。者:……的人。37.隶而从者:我带着一同去的。隶:随从。从:跟随。38.二小生:两个年轻人。39、百二十步:一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姓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字词句内容知识点全方位梳理汇总

《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汇总 一、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二、文章体裁与背景 1、体裁: 本文的体裁是一篇“记”。 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写作上可记述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2、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三、课文内容概括。 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具体描写小石潭中的景物:潭水和游鱼。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描写小石潭的样貌。

《小石潭记》复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二,积累运用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佩.()环.佁.()然俶.()尔参.()差.()翕.()忽斗.()折悄.()怆.()差.()互.寂寥.() 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凛 liè()翠 màn()连 zhuì()清 chè()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②水尤.清冽。() ②全石以.为底。()④参差 ..披拂。() ⑤佁然 ..不动。()⑥俶尔 ..。() ..远逝,往来翕忽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⑧其岸势犬牙 ..差互。() ⑨四面竹树环.合。()⑩寂寥 ..无人。() 12以.其境过清。() 11悄怆 ○ ..幽邃。()○ 14乃.记之而去.。() 13不可久居.。()○ ○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原文填空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 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8)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 (9)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________ ,是属于 ________ 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 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字词、翻译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 ③南.流数十步南:________ ④不可名.状名: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试题(答案)

《小石潭记》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知识积累(共8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读音写出汉字(10分) 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chí() 为kān ( ) ( ) 然不动寂寥( )无人xī(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悄()怆幽邃 2.文学常识填空(12分) 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②文中通过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文描写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谪居永州的孤凄悲凉的心情。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8分) 水尤.清冽___格外_____ 以.其境过清___ 因为__ 潭西南 ..而望向西南方向 悄怆 ..底把……当作..幽邃忧伤的样子隶而.从者表示并列全石以为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连词为.坻成为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表示约数,上下, 往来翕忽 ..远逝忽然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轻快敏捷的样子俶尔 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俶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 5.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4分) 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特点:幽深冷寂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分) __作者的心情,第一段“心乐之。”第四段“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 8.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6分) 潭水的清澈侧面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借写能够清晰看到游鱼自由自在的景象,以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能够清晰地映在水底的石上,从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4分) __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情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0.写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 “皆若空游无所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鱼在水中游比作在空中游,从侧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身比作像北斗星、像蛇一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曲折的特点。

小石潭记 字词解释

小石潭记字词解释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鸣:使……鸣叫。如:好像。 7.乐:以……为乐(含有“感觉”“觉得”的意思)。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道路。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洌(lia),尤:格外,特别。清洌,清澈。洌: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 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为:作为。全石:整块石头。 石底:石底有些部分。 13.近岸:靠近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 表承接,不译。出;露出。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 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7.屿:小岛。 18.嵁:不平的岩石。 19.岩:小岩石。 2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 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左右。头:条。 2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 空中。皆:都。所依:依靠的东西。 2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 上。下,向下。布:散布。彻:直透。 24.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 子。然:……的样子。 25.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向远处。 逝:游去,离去。 26.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收缩。 27.乐:逗乐。似:好像。与:同,跟。游者;游玩的人。者;……的人。相:一方对另一方。

小石潭记(答案)

小石潭记 一、选自《柳河东集》 二: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条件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答案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2. 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底石头,成为不同底形状。 3、游鱼和潭水的特点如何: 答案 1.写潭中的游鱼,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以空比水,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此外又用“影布石上”再次将无形的水写得有形。这是以实写虚的写法,借有形的鱼衬托无形的水。 答案2.潭中底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找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水底,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的: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文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答题 1、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与游览到最后的心情有何不同? 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与自然的愉悦情感,观鱼者坐潭上,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3、本文是作者被贬以后的山水游记,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请结合课文,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4、第二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5、写潭中游鱼采用什么方法?

-小石潭记字词成语议论文

小石潭记① 柳宗元(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②,闻水声,如鸣佩环③,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④。全石以为底⑤,近岸,卷石底以出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⑦。青树翠蔓⑧,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⑨。 [注释] ①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 [篁竹]:竹林。 ③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④[清冽]:清澈。 ⑤[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⑥[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⑦[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⑧[翠蔓]:翠绿的茎蔓。 ⑨[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译文]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分析] 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潭中鱼可百许头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⑥。似与游者相乐。 [注释] ①[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③[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④[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⑤[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⑥[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译文]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分析] 写潭水游鱼,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①。其岸势犬牙差互②,不可知其源。 [注释]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 ②[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译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