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难题与相应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难题与相应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难题与相应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难题与相应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难题与相应的对策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村振兴办法很多,难点也不少,有以下三大难题:

难点一:乡村凋敝根源复杂

乡村凋敝,也被描述为农村空心化,指人口外出、产业空虚、农村落败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幸福感提升的“伤口”。

欲求乡村振兴,首先要找出乡村凋敝的根源。一个村庄的衰落基于各种因素,如交通不便、饮水困难、没有学校、缺乏产业等等,归纳起来就是资源贫乏。当地群众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不得不“人往高处走”。近年来,全国各地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也是伴随着资源的调配而发生的,“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体现。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环境下,乡村凋敝与城乡资源的巨大差异密切相关。以教育资源分布为例,不少地方在农村地区长期推行“撤点并校”,大量散布在乡村的学校被撤除。这种方式固然便利了教育管理,但给乡村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致命伤害。一些村庄沦为文化乃至文明的“盲区”,进一步滑向衰落的深渊。当前,不少地方已经认识到这一弊端,采取了一些弥补手段,乡村文化与文明的火种才得以更好地存续。

“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资源并不仅限于基础设施领域,还包括制度、体制、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重庆万盛区凉风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会说,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人才短缺、管理落后、资金匮乏等,这些若得不到根本改善,农村仍将缺乏足够吸引力。

难点二:片面追求城镇化率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的做法应当摒弃。要结合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到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在农村,多采取措施在农村地区发力,提升农村地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硬实力方面,基础设施仍是农村发展最大短板。不少村庄依旧存在道路不通,农产品无法创造价值的状况。物流梗阻现象突出,影响了“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效。此外,水利的影响因素仍不容忽视,不少地区依旧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一些地方安全饮水尚存困难,造成了大量农民外出谋生。住房方面,国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让不少农民住上了新房,但由于投入资金总量有限,惠及人口受限,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只有乡村的基础设施改善了,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才愿意流动到农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有规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从而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软实力方面,产业、人才、技术、文化、意识等需要全面加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利润作保障。长期以来,农业效益低下,导致土地撂荒、劳动力流失等问题,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走现代农业道路,提升农业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及其品质,让农业产生效益。当前,各地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的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但如何形成差异化竞争、提高现代农业的广度仍有待破解。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支撑。农村产业的发展会吸引人才回流,还会提升当地的文化及意识水平,而这些因素又将反作用于产业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难点三:妥善处理两组关系

眼下,“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转化为切实的景象。一些基层干部表示,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妥善处理两组关系:

一是优先发展与兼顾公平的关系。有的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不是全盘考虑、统筹推进,而是将资源往个别乡村聚集而忽视了其他村庄。这样容易出成绩,但与全面小康以及均衡化发展要求不符,也会引发社会不公。

二是基础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受访基层干部普遍认为,不能狭义地理解乡村振兴概念。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环境变好了也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应当因地制宜,一些生态脆弱、生态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的区域,基础建设应当让位于生态保护,并通过生态搬迁等方式,在保障村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的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您的得分 87/100 答对题数 26/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提出要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 [ 单选题:3 分] A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B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C 《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 D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一点完全重合,那就是()。[ 单选题:3 分] A 产业兴旺 B 乡风文明 C 治理有效 D 生活富裕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错误 3 如果把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比作一架飞机的话,飞机头的位置象征着()。[ 单选题:3 分] A 产业兴旺 B 乡风文明 C 治理有效 D 生活富裕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018年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 [ 单选题:3 分] A 山西 B 山东 C 陕西 D 河南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5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是坚持强化()的主导作用。 [ 单选题:3 分] A 政府 B 干部 C 农民 D 市场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到2020年的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B 乡村全面振兴 C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D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有三治,其中不包括()。 [ 单选题:3 分] A 根治 B 法治 C 自治 D 德治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 8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第一篇 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在认识上有明显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中,用产业兴旺替代原来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使农村经济更繁荣。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绿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要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是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多一些保护性建设、少一些建设性破坏。

第二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最新决策部署,2018年8月14日,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主要领导指示,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同志组织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专题会议,研究自治区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意见,并对下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厅预算处、农业处、经建处、资产处、金融处等12个处室及广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2家企业负责人和经办同志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副厅长首先对规划中涉及财政业务的主要章节进行了重点解读,逐字逐句地结合各处室对口业务对其中涉及的财政支持任务进行分解阐述。其次,对规划全篇内容进行了介绍,组织大家一起学习领会规划的整体内容。最后,对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精神,研究提出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意见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规划文件精神,配合做好各项工作。各相关处室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处内同志对文件进行学习领会,按照先前党组会决定的职责分工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具体分工上,由厅农业处牵头做好涉及我厅职责的工作分工,明确工作时限,抓好工作落实,厅预算处牵头筹措资金,全力做好源头保障,同时加大各个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厅内其他相关处室按要求全力配合做好实施乡村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一、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别有哪些?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二、“二十字”总要求的内涵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

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为此,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前言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的一种“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乡村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涉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和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乡村特征的文化。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将着眼

点放在乡村本身身上,从改变村容村貌,推进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向前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灵魂,是每一个乡村发展要做好的必修课程。 一、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介绍 1.1 乡村文化体系概念 乡村文化体系是公共文化艺术的精神建设,广义上即整合乡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独特性、唯一性、显著性”为设计原则,以传递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乡村现有条件作为展示基础,实现对内重塑乡风文明,对外展示乡村特色的整套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该体系对于营造“乡村+文化、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独特乡村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推动意义。 1.2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内容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从过程来看,分为初期、中期、长期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乡愁回归发展)部分。从内容来看,乡村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民俗饮食民居、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生态旅游等都属于乡村文化体系建

广东肇庆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乡村振兴战略主观题汇编

“乡村振兴战略”时政专题 【问答题汇集】 (湖南十四校)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产业扶贫为什么能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8分)请从种植户和政府两个角度为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6分) (“石家庄一模”)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概括过去五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说明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4分) (“云南省一测”)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14分) (“承德二模”)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就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株洲二模”)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滕头人是如何把“有女不嫁滕头村”的穷窝建设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庶的和谐家园的。 (“兰州一诊”)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释“共享农房”发展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经营者如何才能让“共享农房”行稳致远、走好“规范路”。 (“皖北协作4月”)运用经济知识概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通过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福州3月”)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A市吸引人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12分) (“衡水一诊”)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请你预测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内容的落实会对农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14分) (“吉林市三调”)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4分)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省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大意义。(10分) (“湖北七市”)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什么突出问题?该市是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 (“太原一模”)材料反映出我国当前“三农”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建议。 思考: 1.概括涉及“乡村振兴战略”问答题常考的设问角度,其常见问法有哪些?(命题的一般逻辑) 2.“乡村振兴战略”热点和哪些知识点有关联?请从参考答案中归纳知识落点。(归纳相关学科语言)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时政语言?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大家手笔) 李周 《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5日07 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出口占全国的1/10,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300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

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 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9%,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 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5%以上,PM2.5年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大事”的双赢。 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现存8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多种文献、1300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 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4类116处、单体形态12类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持续关注。同时,坚持“利用是最好传承”的理念,注重发挥文化资源经济属性,以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为依托,大力

南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

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项目 政府采购 竞争性磋商文件 采购单位: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代理机构:南通新江海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八月一日

目录第一章投标供应商须知 第二章项目需求 第三章评审方法和程序 第四章合同授予 第五章质疑提出和处理 第六章响应文件组成及格式

第一章投标供应商须知 一、说明 1、本竞争性磋商文件仅适用于南通新江海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的竞争性磋商采购活动。 2、竞争性磋商活动及因本次磋商产生的合同受中国法律制约和保护。 3、竞争性磋商文件的解释权属于南通新江海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供应商下载磋商文件后,应仔细检查磋商文件的所有内容。如内容中有页码短缺、资格要求以及任何设置有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应在磋商文件发布后的4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代理机构提出询问或疑问,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询问或疑问的,视同理解并接受本磋商文件的所有内容,因此引起的损失由供应商自负,而且供应商不得在磋商结束后针对磋商文件的所有内容提出质疑事项。非书面形式的不作为日后质疑提出的依据。 5、供应商应认真审阅磋商文件中所有的事项、格式、条款和规范要求等,如果供应商没有按照磋商文件要求提交响应文件,或者响应文件没有对磋商文件做出实质性响应,将被拒绝参与项目的磋商。 二、磋商文件的澄清、修改、答疑 1、代理机构有权对发出的磋商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修改或补充。 2、磋商文件的澄清、修改、补充等内容均以书面明确的形式发布,并以本公告发布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 3、代理机构对磋商文件的澄清、修改将构成磋商文件的一部分,对响应磋商的供应商具有约束力。 4、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到响应文件编制的,代理机构将在提交响应文件接收截止之日5日前,发布澄清或者修改公告,不足5日的,当顺延提交响应文件接收截止时间。 5、除非代理机构以书面的形式对磋商文件作出澄清、修改及补充,供应商对涉及磋商文件的任何推论、理解和结论所造成的结果,均由供应商自负。

2018年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2018年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近日,省委省政府公开发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1.《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今年初,中央连续第15年出台了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向我们描绘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宏伟政策蓝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奋力推动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该《实施意见》。 2.《实施意见》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实施意见》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突出做好结合文章,切实把中央要求与安徽“三农”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深入贯彻中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照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条文逐条起草,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走样。二是突出安徽特色。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修订版)等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体现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重大举措。如:农村“三变”改革、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等重要部署和创新做法,在《实施意见》中都有体现。三是坚持谋实谋细。立足我省“三农”实际,在实施上谋载体、谋抓手,力求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施意见》谋划提出具体行动18项、工程22项、计划11项,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等21项是自行谋划的。 3.《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安排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特别是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知识梳理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乡村呈阶梯式发展 2、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 3、农业产业生产方式落后,现代科技普及不足,产业链未形成,产业附加值低,无法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4、城乡之间基础服务设施差距大,乡村落后于城市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1、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2、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3、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4、是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5、— 6、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

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 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政治保障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出发点 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根本 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是目标 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方向 6、' 7、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是基础 六、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四大难点 1、 2、农民增收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短板 3、农业农村资金投入低,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薄弱环节 4、农业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5、各类人才短缺,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 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1、$ 2、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3、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4、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5、 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 7、传承农耕文明,走文化兴盛之路 8、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9、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八、~ 九、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 1、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新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最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规划背景 (1) 第二节乡村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 (2) 第三节乡村建设现状 (5) 第四节现状问题 (9) 第五节上位规划相关要求 (11) 第二章规划总则 (12) 第三章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 (18) 第一节产业现状与问题 (18) 第二节发展目标与策略 (20) 第三节产业发展与增收措施 (26) 第四章乡村总体规划 (41) 第一节规划思路 (41) 第二节村域总体规划 (41) 第三节乡村规划 (48) 第五章乡村环境整治专项规划 (57) 第一节乡村公共设施整治与建设 (57) 第二节乡村风貌整治与建设 (82) 第三节安全防灾设施整与建设 (100) 第四节环境卫生设施整治与建设 (103) 第六章民居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引 (111) 第七章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127) 第一节规划期限 (127) 第二节整治原则 (127) 第三节整治目标 (127)

第四节乡村近期建设整治计划 (128) 第八章乡村建设管理规划 (131) 第一节乡村建设管理要求 (131) 第二节宅基地管理要求 (135) 第三节乡村集体土地管理要求 (136) 第四节其它相关管理规定 (137)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138) 附表一:乡村主要建设与整治项目一览表 (141) 附表二:村民住宅改造建议表 (147)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政策背景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 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完善乡村振兴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 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 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项目背景 ** 年** 月,** 省选择** 个乡村作为试点,开展乡村规划的 编制工作。** 县** 镇** 村被** 省选定为试点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部署。假以时日,必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增,农民收入增长较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出现凋敝,个别农民增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非常重要、极为必要,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情系农民、关心“三农”。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性互动,促使农村跟城市一样美

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还是保证大宗粮食产品供给充足,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农产品供给市场看,一直以来,同样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基础,更是重要标志。 这就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不仅需要直面未来谁来种粮的问题,更应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农村稳定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化与城镇化实现同步,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城里人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更将为国家现代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展现乡村振兴的新作为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展现乡村振兴的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我省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新业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发展产业,把产业布局在农村,才能把人留在乡村,才能避免乡村空心化,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育新业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立足“1+3”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要求,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优化不同功能区农业功能定位,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扩面,把亮点做成主业,指导每个县(市、区)找准本地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绿色化、特色化、产业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结构。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以科技支撑为引领,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广农产品电商“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实施“12311”创意休闲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探索全产业链“走出去”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探索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着力规划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使其真正成为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的重要载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生态宜居”,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发展导向,积极发展新模式,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农业是绿色产业。要围绕实现“生态宜居”,以绿色可持续为发展导向,加快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积极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凸显农业生态功能,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环境,调优农业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使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试点先行区。打造“苏”字号绿色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为城乡居民提供种类丰富、质量可靠的绿色食品,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鲜明特色。构建新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环境减负,给生态增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乡风文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营造新氛围,弘扬乡风美德。乡风文明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实现“乡风文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幸福。大力开展涵育文明乡风工作。利用村镇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等场地,运用新媒体、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等各类教育阵地,倡导农村和谐乡风、友爱作风、传统家风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在农耕文化挖掘上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能力与水平,在农业特色小镇等示范村、示范乡镇的培育中,将移风易俗、遵规守法、建设小康、保护生态等纳入创建内容,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品范文】

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发展条件和能力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当前,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广大农村居民能否同步实现小康,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还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是一个拥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腿和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弥补农村现代化这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充分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

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是20个字的要求,但有几个方面已经根据新情况进行了调整,更好地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原则,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加快振兴农村产业,首先,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为此,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2020 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一'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 稳定粮食生产。落实产粮大县奖励、耕地地力保护、农机具购置、玉米和稻谷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 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0 万吨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2.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新增高标准农田12 万亩以上。落实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政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巩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成果。(市农业农村局) 3.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依托“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推动大米提档升级,加快打造一批“中国好粮油”产品。(市发展改革委) 4. 强化农业防控工作。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强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市农业农村局) (二)抓好生猪稳产保供 5.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落实规模养殖场和种猪场贴息、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政策,环评、用地、信贷等扶持政策向生猪生产企业倾斜,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市农业农村局) 6 加强猪肉市场监测和调控。依法打击扰乱市场行为,

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市农业农村局) 7. 强化非洲猪瘟疫病防控。落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排查、移动监管、屠宰环节自检等关键防控措施。(市农业农村局) (三)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8. 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市农业农村局) 9.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宅基地及周边非承包空隙地,将精耕细作高效种植与环境绿化美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市农业农村局) 10. 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新型节能日光温室,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00 亩。(市农业农村局) 11. 发展猪肉替代品。统筹推进猪肉替代品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稳定发展蛋鸡、肉鸡养殖,鼓励发展肉牛、奶牛、肉羊养殖,增加畜禽产品种类和数量。(市农业农村局) 12. 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创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综合发展复合渔业,巩固发展碳汇渔业。(市农业农村局) 13. 抓好渔业生产。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拓展外海捕捞,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20 万吨以上,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 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14. 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成果。丰富完善农产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 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这对建 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各个方面和层次的部署。假以时日,必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缩小城乡差 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粮食生产实现12年连增,农民收入增长较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等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农村出现凋敝,个别农民增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因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种田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等。因此,乡村振兴战略 的提出,不仅非常重要、极为必要,而且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情系农民、关心“三农”。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让城镇化发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能够实现更多的资源双向流动,形成更好的城乡良 性互动,促使农村跟城市一样美好,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所以,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立体式的、全方位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

,把“三农”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还是保证大宗粮食产品供给充足,也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农产品供给市场看 ,一直以来,同样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农产品特别是大宗粮食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 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基础,更是重要标志。 这就告诉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不仅需要直面未来谁来种粮的问题,更应不断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向深入。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也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农村稳定涉及广 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镇化与城镇化实现同步,农业现代化赶上工业现代化步伐,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农业、乡土农村的面貌,真正让农村成为吸引 城里人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和工业一样强大的产业。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让“三农”看到美好明天,更将为国家现代 化带来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