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毛中特期末开卷考试参考资料

毛中特期末开卷考试参考资料

毛中特期末开卷考试参考资料
毛中特期末开卷考试参考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怎样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3)中国模式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模式,即经济改革的模式。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模式,即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变的模式,即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模式。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中国的经济模式实际上包括了改革模式、发展模式、开放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所谓的中国的经济模式,就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市场化、全球化和工业化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的的经济模式。

2.用事实说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实意义。

(1)实事求是的概念: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这要求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来想问题、办事情,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2)现实生活中三鹿奶粉事件给数以万计的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我先从产家的角度来谈谈:作为奶粉的产家,除了盈利外,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要使使用该产品的所有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三鹿”只顾自己的利润而放松了对产品检查的力度,甚至是明知故犯,没有及时停产整顿并收回出厂的所有产品,视儿童生命健康于不顾,视法律为儿戏,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就是它没有脚踏实地,没有以事实为依据和隐瞒事实的例证,它违背了以事实为依据这个原则。这个事例告诫所有的企业,在企业动作盈利时,一定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这个实事为依据再图自己的利益,切勿弄虚作假、劳民伤财而且损人不利己。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就是,一定要买合格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关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孕育和诞生的。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答:(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有的旧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目的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3)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4.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的现状,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全面地展开这样的改革和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可自觉性

2、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第一,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二,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4.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的现状。

答: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人民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提高改革决策看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的该噶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

5.面对今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可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中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本215页)

答: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表现在:

1 . 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

2 . 法律法规不健全, 标准不完善, 可操作性差。一方面, 存在立法空白, 有的重要领域尚无法可依。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方面, 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另一方面, 立法质量不高, 修改不及时, 缺乏可操作性。另外, 在法的实施方面, 还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督不力等现象, 使立法的目标难以实现。

3 . 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 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 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 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

4 . 缺乏技术支撑,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 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5 . 一些人的节约意识不强, 有的地方发展思路不对头, 消费心理扭曲, 消费方式不合理,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

答: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

8.联系实际,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答:(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维护整体利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体现和代表着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能够把劳动者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二)联系实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

1、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2、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企业是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有企业应独立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自主决定企业投资规模,自主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自主设置内部管理机构,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办法。

3、完善的市场体系。通过各类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各种市场要素的投入和转移,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市场机制形成合力,由此带来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目标一致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4、价格形成及变化的市场性。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信号充分反映了产品及资源的稀缺程度,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整与变动要依照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进行。任何对价格信号的人为不当干预,必将造成市场信号扭曲,加剧经济运行的无序性,从而损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5、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控。除了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外,政府部门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指导性、预期性计划、各种经济杠杆、财政货币政策为主体的各类经济技术政策、行业政策,按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在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宏观间接调控来保证和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6、健全的市场法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形成一整套严密和完善的市场法规体系,来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7、广泛的信息系统。拥有广泛的信息网络的管理系统,拥有现代化的信息储存和传播手段,保证能准确、及时地把市场信息传导到企业,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最终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和有效。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上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我国不发达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基础上运行的;第二,它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运行的;第三,它是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运行的。

(四)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大胆地借鉴世界各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吸取它们失败的教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借鉴人家的经验,吸取人家的教训,建立起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结合十七大报告和当前国家有关政策,分析我们党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

答:一.收入分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2.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3.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合理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特征、经济体制转轨、发展的阶段性等原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包括对资源享有的初始不平等、行业或部门垄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原因。

三.中共十七大调整:以民为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创新:(选择性地抄)

(一)针对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出要“四个提高”,“国家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二)针对我国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针对收入分配调节中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0.结合实际,如何认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所有制结构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制度上的基本特征。

1.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个体、私营经济,已占据了一方天下。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全国个体工业企业达621万户,个体建筑业企业为67191户,分别占全国的77.2%和62%,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5.5%和28.5%。

其次,混合所有制经济由萌芽到发展,已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中极富活力的生长点。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变革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萌芽和发展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特征更加突出。

最后,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截止到1996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总数累计达到28万多个,协议利用外商投资总额达464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748.84亿美元。如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开放较早的地区,外资经济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了。

2.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公有制内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

虽然与改革初期相比,公有经济的比重,不管是资产总量,还是产出水平和投资规模,都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中主体地位并未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到1996年,工业总产值中有67.9%的产值是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建筑业产值中,国有和城镇集体经济的产值份额也占到67.8%;流通领域,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仍是最主要的经营者,在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高达90.2%;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约88.4%仍是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提供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到68.4%。

11.比较中共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策、主张的异同?

答:相同点:和平统一为主

不同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开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

新一代的领导人对于台湾问题的基本的想法没有改变,但是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特别是经济、文化方面。例如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的文化交流,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这些活动,都是前几届领导人没有实行过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利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为日后的解决两岸的关系提供的条件。

12.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出现新变化,祖国的统一指日可待?如何认识台湾岛内民意对其社会政治的影响。如何看待ECFA的签署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

答:我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不能改变,还有我们自身的态度,中国应该坚决地告诉世界:台湾是中国的,台湾问题我们一定能够科学解决。

马英九上台之后,台海局势没有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那么紧张,而且还出现一些缓和的现象。马英九政府还会支持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活动,台海局势出现新变化。但是这些事情对祖国的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众所周知,马英九团队与国民党作了某种形式的切割,其亲信子弟兵几乎没有访问大陆的经历,而连战、吴伯雄等人登陆频频,但并非马英九执政倚重的对象,而是利用的对象,尊而用之,并准备随时弃之,一旦岛内台独民意上涨,马英九恐怕会乾脆利落地斩断与国民党的联繫,就像李登辉当年一样果决。

马英九想超脱蓝绿纷争,其实质是在蓝绿间搞平衡,西瓜偎大边,投机性很强,而且他的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立场”,表面上满足了北京“不独”的要求,但实质上是美国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翻版,更符合美国利益。介于两者之间,马英九政府的上台还会坚持这样政策。所以说统一目标难以实现。

民意是全体公民的意愿代表。它代表着民众需要什么的政府,代表着民众希望政府怎么做,代表选择过怎么样的生活。所以说,民意对一个政府来说没事重要的。台湾要不要回归祖国大陆,不是马英九说了算,也不是国民党说了算。这里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台湾岛内的民意。陈水扁时期,打击台湾岛内的民意。使得台湾人民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最后,陈水扁因为贪污案,名誉扫地,而搞得台湾的政坛乌烟瘴气。民意就执政党制定政策的一个准则、一个标准,台湾的“执政党”一定要对尊重台湾岛内民意,这样才可以对岛内的社会政治有利。

从岛内形势看,ECFA签署及实施情况对两岸关系下阶段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在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炒作下,ECFA 在岛内已非单纯经济议题,其实施效果将会影响到国民党执政。目前,台联党推动的ECFA“公投”虽被“行政院公审会”否决,但民进党、台联党和“独派”组织不会轻易放弃推动“ECFA公投案”,将极力宣传“公投”对维护台湾“主权”的意义,抨击马英九“反对ECFA公投就是反民主,是亲中卖台”。对此,两岸双方应切实维护好、发挥好、利用好ECFA的正面效应,尽量减少协议实施后对岛内社会产生的负面冲击。其次,要处理好台湾对外洽签FTA的问题。马英九、国民党宣传

支持签署ECFA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有助于台湾对外洽签FTA,进而提升台湾的国际竞争力。马英九曾多次表示,他将在ECFA 签署后亲自领导FTA小组,尽快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自贸协议,优先对象包括日本、韩国、东盟、欧盟等。与此同时,民进党已锁定台湾对外洽签FTA问题,势将寻机向马英九和国民党施压,处理不好会影响到ECFA的实施及后续的两岸商谈进程。对此,两岸双方应务实探讨、妥善处理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不给民进党等“台独”势力见缝插针的机会。

(辨析)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是不要去借鉴他国经验。

答:错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关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时借鉴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走自己的路。

(辨析) 2、社会主义特征的体现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答:错误。我们以前误把社会主义的特征当作本质,并且不看国情特点、不分发展阶段,试图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就全部实现其特征,结果在认识上产生混乱,在实践中造成失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舍去了社会主义特征,抽象出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的定义,才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辨析)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民主政治。

答:错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有牢固的物质基础,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条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检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党的基本路线是引导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生命线,正是由于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进,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长治久安的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党冷静思考,排除了一切导致混乱因素,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保证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第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前提,也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6、怎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三,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邓小平理论就是邓小平的理论????

2、马克思之所以能在“千年思想家”全球网上评选中名列榜首,

就是因为他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是实践的,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列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及其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理论品格,决定了它完全可以广泛地应用到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伟大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而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能被世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所承认接受的公道主义学说。

3、美国中情局十条戒令

为什么他们要选择青年人作为实施和平演变策略的重点渗透对象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青年群体的特点与渗透的要求相契合

(二)青年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

(三)青年在政党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青年的政治取向决定国家未来走向

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己:

(一)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二)我们要认识到并且要发挥自己在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加强对西方文化一分为二的认识,处理好包容与抵制的关系。

4、对我国现阶段小康的认识?

1、今天我国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