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学堂乐歌

1、定义:学堂乐歌是清代明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

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2、学堂乐歌的内容:①反映人民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爱国思想的;(《何日醒》)

②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新’政的胜利的歌曲;(《革命军》)

③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的军歌;(《出征》)

④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的;(《勉女权》)

⑤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宣传学习科学文明,

反对封建迷信旧习俗的;

⑥少儿乐歌,向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的;(《勉学》、《赛船》、《春

游》、《送别》)

⑦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歌曲。(《尊孔》)

3、学堂乐歌的形式: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

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4、曲调的来源:①歌调多取材于日本歌曲;(《中国男儿》、《革命军》、《勉女权》)

②选自欧美的歌曲填词;(《春游》、《拉纤行》)

③我国音乐家自己创作;(华航琛《上课》、沈心工《采茶歌》)

④同一个曲调被填以不同歌词;

⑤同一个词被填以不同的曲调。

5、代表人物: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家。此外,像曾志忞,李华萱等人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笔名心工,上海人,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1902年赴日本学习,考察,并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1903年回国。沈心工是我国最早对中小学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科书的音乐家。

代表作品:歌曲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共三集),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唱歌集》(共四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儿童歌曲——《体操——兵操》(又《男儿志气高》,创作与1902年,是他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第一首填词歌曲)、《铁匠》、《竹马》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思想——《何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

自己的创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

《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辍悼歌》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随着思想及环境变化而启用的名号甚多,如李哀、李岸、李息、息霜、弘一等250有余。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

1906年在日本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同年,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并在次年2月公演

话剧《茶花女》中扮演主角,是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

1911年毕业回国,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代表作品:歌曲集——《国学唱歌集》、《李叔同歌曲集》

歌曲——《祖国歌》、《出军歌》、《春景》、《送别》、《西湖》、《归燕》、《采莲》、《秋夜》、《隋堤柳》

自己创作——《春游》(三声部合唱,我国最早的合唱作品)、《留别》、《早秋》《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厦门第一届运动大会歌》《送别》原名《故人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

★曾志忞(1878-1929),号泽民,又名泽霖,生于上海,他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主攻法律。1903年如东京音乐学校学习,曾参加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1904年他将该组织改建为“亚雅音乐会”。1905年他与朱少屏组织了类似业余音乐学校的“国民音乐会”。1907年学成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半工半读式的“上海贫儿院”,并在其中设“音乐部”,组织了约四十人的管弦乐队。

他的音乐活动可归为三个方面:

①致力于开发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

②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有《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

作品。编印了《教育唱歌集》。

③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这是他最重要的贡献,出版了《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初

学者》、《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音乐全书》、《和声略意》,并发表《音乐教育论》论文。他在我国早期音乐教育中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6、学堂乐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①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年

②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年

③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

7、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工作,而且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堂乐歌的传唱和以乐歌为主的学校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较系统地输入了西方音乐知识。不仅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裁,而且使许多新体裁和音调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的构成因素,通过学堂乐歌的传唱,群众歌咏方式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战斗作用。

二、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发展的两种类型:①吸收新文化、新音乐的成分,对传统音乐形式、构成有

较多改进、创新,从而有较大发展着。

②保持传统音乐原貌而没有改革者。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的主要表现:①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城市立足、发展

②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

③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④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

⑤吸收新文化成分

⑥传统音乐低俗化发展

三、戏曲音乐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武生——杨小楼

花脸——郝寿臣

南方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和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社”的影响为著。

1、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京剧表演大师”,又名梅鹤鸣,字宛华。

贡献:①提高了京剧剧本文学的水平,依靠一些文人编写剧本

②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黛玉葬花》等古装新戏

③使花旦与青衣融合为一体,新创了“花衫”新行当

④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梅派唱腔

⑤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

⑥曾赴美国、苏联演出,为中国传统艺术赢得了极其崇高的国际声誉

(世界三大艺术体系: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中国的梅兰芳)2、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

贡献:①30年代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并担任北平分院院长

②编演了爱国民主、反对不易战争的《荒山泪》、《春闺梦》等新戏

③提出“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

④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

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3、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

贡献:①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和新历史剧

②曾参加“南国社”的进步戏剧活动

③主张兼各派之长,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对节奏、力度、吐字、气息等

刻意处理,创造了质朴刚健、顿挫有度的“麒派”唱腔。

4、评剧,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代表人物:新凤霞成兆才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

代表作品:《杨三姐告状》《花为媒》

5、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县一带,它最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1921

年改称“绍兴文戏”,是男班的黄金时期,1936年后,女班盛行于浙江、上海,

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用“越剧”之名。

代表人物: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筱丹桂

代表作品:《梁祝哀史》《山河恋》《寒夜曲》

特点:①语音采自浙江官话及中州音韵;

②唱腔音乐发展为四句式的基本调,并且形成慢板、中板、快板、等板式;

③生腔与旦腔出现了多个流派

④伴奏以二胡、琵琶为主,中西乐器兼采。

6、楚剧,形成于民国初年的花鼓类戏曲。

四、说唱音乐

1、山东大鼓——30年代前后进入“四大玉”著名时期;(谢、李、赵、孙大玉)

2、东北大鼓——东北大鼓,原叫奉天大鼓,后又改为辽宁大鼓,“弦子书”,说唱表演采用

东北方言。

流派:奉调,代表人物:霍树棠活动中心:沈阳

东城调,代表人物:任占奎活动中心:吉林

西城调,代表人物:陈清远活动中心:锦州

南城调,代表人物:徐香九活动中心:营口

江北调,代表人物:刘桐玺活动中心:松花江

3、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曲艺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

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

由河南的“道情”、“颖歌柳”、“三弦书”合流而成,民国初年传入北京,

20年代流传至天津、上海一带,至30年代、40年代传入西安、兰州乃至

全国。

伴奏乐器:坠胡

唱腔: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种。

表演形式: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筒板,边打边唱;或者一人打筒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两人对唱。

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后)张三妮、尹凤宝;930年全盛)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等(小/巧口)“乔派”,乔清秀:唱腔悠扬婉转、节奏流畅、吐字清脆。

(大口)程玉兰:朴实。

(老口)“董派”,董桂芝:唱腔含蓄深沉、板眼规整。

4、四川清音——四川民间曲艺品种,由明、清时期的民歌小调并融合多种说唱音乐和戏曲

音乐成分发展而来。原名“唱琵琶”。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

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又被称为“唱月琴”。上世纪50年代后定名

为“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流星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

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

音乐分为:大调、曲牌、小调三类。

音乐结构:曲牌体、板式变化体、单曲体。

伴奏乐器:檀(t a n)板、竹节鼓、琵琶、月琴、二胡、高胡

表演形式:一女演员在茶馆书场坐唱;站唱、对唱、合唱、独唱加伴唱;左手打檀板,右手用细棒敲击竹鼓。

传统剧目:《尼姑下山》《小乔哭夫》《断桥》《思凡》《花栏》《昭君出塞》《黄

继光》《绣荷包》《赶花会》

清音艺人:陈琼瑞李月秋黄德君程永玲

5、苏州弹词——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演唱的一种小书曲艺说唱形式,发源并流

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地(吴语方言区)。

苏州弹词和苏州评话合称为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一绝”。

传统剧目《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

20世纪末:《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李双双》《蝶恋花》

弹词艺人:(清)王周士俞秀山陆瑞廷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

弹词流派:俞调(俞秀山)、祁调(祁莲芳)、蒋调(蒋月泉)、杨调(杨振雄)、丽调(徐丽仙)、琴调(朱雪琴)等。

6、京韵大鼓——清末明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

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

流行的民间曲调创作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

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

三大流派:刘宝全张小轩白云鹏(民国初年)

白凤鸣、白凤岩创造了“少白派”,苍凉悲壮

骆玉笙被誉为“金嗓歌王”,创造了“洛派”,抒情宽阔

7、骆玉笙——天津人,女,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善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

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歌王”,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拜刘宝

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京韵大鼓曲目。

解放前作品:《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

解放后作品:《卧薪尝胆》《文天祥》《丑末寅初》《正气歌》

《将相和》《子期听琴》《重整河山待后生》

五、民歌与民间歌舞

1、民歌——形式简朴的民间艺术体裁,绝大部分一直保留着自生自灭的状态在民间流传。

同各地广大群众的生活、习俗及方言等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民间艺术题材

中反映现实生活各个方面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

2、城市小调——辛亥革命以来,五四运动前后,在我国广大城乡涌现出的及时反映现实生

活的新的城市小曲。

3、民间歌舞——种类:秧歌、花鼓、花灯、采茶

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生活情趣。

①有以歌伴舞者,也有用器乐伴舞者:汉族的龙舞、狮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

②自奏乐器为舞蹈伴奏:苗族芦笙舞,藏族弦子舞,彝族的跳月

特点:近代民间歌舞大多在节日和喜庆之时表演,大多是助兴式或竞赛性的群众性表演;

是长期流传下来的传统歌舞,风格以粗犷、质朴、通俗、明快为突出特征。

六、传统器乐

1、民间器乐社团——天韵社(1911年)、大同乐会(1920年)、今虞琴社(1934年)

这些社团属于传统器乐爱好者的业余组织。

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把《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2、传统器乐地方性乐种——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弦管、汉乐、北方吹歌

☆江南丝竹——原先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后扩大影响,称为全国著名的乐种。

有结社合乐的传统,如“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等社团,在

传播江南丝竹乐曲、培养演奏人才、发展乐种艺术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工作。

代表作品:《春绿江南》、《紫竹调》、《寒江残雪》等。

☆广东音乐——最初流行于广州,开始采用粤胡(后称高胡)主奏,辅以扬琴、秦琴的“三件头”为主的形式。

作品:吕文成《平湖秋月》《步步高》

严老烈《旱天雷》《连环扣》

☆弦管——弦乐器、管乐器;歌吹弹唱

弦管在近代的发展十分显著,以“指谱”最为艺人们所重视。“指”,就是指套;

“谱”,就是谱套,是纯粹的器乐合奏套曲。

3、华彦钧(1893-1950),又称“阿炳”或“瞎子阿炳”,民间著名的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道士之子,幼年丧母,25岁双目失明,以卖唱、奏乐为生。他精通各种民族乐器,

尤以二胡、琵琶的演奏造诣最高,却为生活所迫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受苦难。

敌伪时期,阿炳曾不顾敌伪暴力在群众中演唱抗日新闻。解放后,党和政府曾计

划录制他的演奏曲目,但只初步录了6首,他既于1950年病故。他的作品渗透着

传统音乐的精髓,表达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

代表作品:

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七、声乐

近代声乐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

抗日救亡歌咏特点:①数量多②题材集中③创作速度快

④作品流传广⑤小型为主

1、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的歌曲。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

活动中演唱。

音乐结构:以简单、小型者居多,音域不太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唱的

形式。

(1)填词的群众歌曲

①由外国歌曲填词的歌曲

沈心工的《竹马》(根据日本旧军歌《马号进行曲》填词)

李叔同的《送别》(用美国奥德维《梦见家乡和老母》填词)

② 20年代,在工农运动和军队中出现了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

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卅运动》

用《苏武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等。

③《共产儿童团歌》根据苏联少先队歌曲《在篝火旁》的部分曲调填词而成。

这类歌曲的特点:坚定的节奏,昂扬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斗争气质。

④ 30-40年代优秀的填词名作:

根据美国歌曲《约翰·布朗的遗体》填词的《团结就是力量》;

根据《跌倒算什么》的曲调填词的《坐牢算什么》;

安波根据陕北民歌填词的《怎么办》、《拥军花鼓》;

张寒晖用陇东民歌填词的《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

(2)改编的群众歌曲

田汉词,张曙编曲的《芦沟问答》

张鲁根据陕北民歌《闪扁担》调改编的《有吃有穿》

多首连套的新形式,如阮章竞用山西秧歌《苦伶仃》、《交城山》、《卖炒土》和《大

挑菜》改编而成的《妇女自由歌》

1943年,刘炽编曲的《翻身道情》根据“陕北道情”音乐改编,富有特色的拖腔、

浓烈的西北说唱风格与戏曲式的唱腔融为一体,使这支改编歌曲具

有十分洒脱、爽朗和鲜明的艺术色彩。

(3)创作的群众歌曲

①“五四”时期:萧友梅根据古诗作曲的《卿云歌》,赵元任《劳动歌》等。

②抗日救亡时期: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1934)、《义勇军进行曲》(1935)

百灵作词,聂耳作曲的《码头工人歌》(1934)

孙师毅作词,聂耳作曲的《开路先锋》(1934)

任光作曲,安娥作词的《渔光曲》(1934)

塞克词,冼星海曲的《救亡歌》(1936)

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

桂涛词,冼星海曲的《在太行山上》(1938)

张寒晖作词作曲《松花江上》(1936)

麦新词曲的《大刀进行曲》(1937)

贺绿汀词曲的《游击队歌》(1937)

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的《长城谣》

③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群众歌曲创作

凯丰词,吕骥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先珂词,冼星海曲《游击军》

公木词,郑律成曲《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

陈毅词,何士德曲《新四军军歌》

李伟作词作曲《行军小唱》

《八路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马可词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曹火星词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儿童歌曲的创作——安娥词,聂耳曲《卖报歌》1933

麦新词,冼星海曲《只怕不抵抗》1937

方冰词,李劫夫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942

2、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歌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主要部类。代表作曲家有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聂耳、吕骥、张寒晖、刘雪庵、张曙、冼星海、贺绿汀、马可等。

3、合唱歌曲

中国的多声部合唱歌曲创作约从清末民初开始陆续面世。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三声部合唱歌曲。代表作曲家有李叔同、萧友梅、赵元任、黄自、冼星海、贺绿汀、郑律成、马可等。

郑律成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曾在人民军队中广为流传。后者在解放战争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大型声乐创作,较早者有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1932年,韦瀚章词)等,《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它的创作对其以后这一体裁的创作有重要影响。

4、电影、戏剧歌曲

话剧自“五四”以来,电影从30年代开始在中国文艺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话剧加唱、电影配乐的形式,也随着这些艺术的发展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30年代冼星海为田汉的话剧《复活》而写的《茫茫的西伯利亚》;

聂耳为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而写的《梅娘曲》、《告别南洋》、《春回来了》。

30—40年代是中国有声电影初创,电影歌曲迅速流传,电影中的独唱歌曲也成为广为流传的一类独唱曲。这一时期,对电影歌曲作出重要贡献的有:聂耳、仁光、冼星海、贺绿汀等,沙梅、黄自、吕骥、舒模、江定仙、夏之秋等音乐家也写了不少好的电影歌曲。

聂耳为舞台剧《饥饿线》而写的《饥饿交迫之歌》等。

仁光曲、安娥词为电影《渔光曲》谱写的同名主题歌《渔光曲》。

聂耳在电影歌曲创作中的成就十分突出,他为《风云儿女》、《大路》、《桃李劫》等8部电影写了近20首歌曲,电影歌曲是聂耳音乐创作的主要类型。

冼星海于1935年起投入电影音乐的创作,他为《夜半歌声》作同名主题歌,田汉词。该曲深刻地表现了被毁容、迫害而不得不隐匿藏身的青年的愤怒、抗争和冲天怨气,是

30年代电影歌曲中杰出的独唱曲。

贺绿汀在近代电影音乐创作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都市风光》、《胜利进行军》、《青年中国》、《春到人间》等20余部电影创作了歌曲。产生较大影响的有《神女》、《新中国》、《秋水伊人》、《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

七、作曲家与作曲家群

1、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鹏,号思鹤。广东中山人。1901年去

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的支

持下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该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音乐

高等教育的开始。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任校

长。他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代表作品: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均是易韦斋词)、《“五四”纪念爱国歌》《卿云歌》合唱歌曲——《春江花月夜》;

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

大提琴曲——《秋思》;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

主要著作《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编写教材《钢琴

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

2、赵元任(1892—1982)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常州人。

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

兴式的智者”。

清华“四大导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代表作品:主要著作——《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

歌集——《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

歌曲——《劳动歌》、《买布谣》(刘大白词)、《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

合唱——《海韵》。

[中国第一位女性院长——杨步伟(赵元任之妻)]

介绍合唱曲《海韵》

《海韵》合唱歌曲。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徐志摩诗,赵元任曲。作于1927年,收入1928年的《新诗歌集》。歌词以优美抒情又带有感伤的笔调,写一位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到家里,不怕大海风浪,暮色苍茫中独自在海滩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歌曲通过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诗翁”,女郎和大海三种不同形象,它们各以不同的主导主题作基础,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展开,较好地发挥了合唱的艺术效果。在旋律和声等方面,作者都作了有意义的“中国化”实验,作品发表后,不少合唱团常在音乐会中演出,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大型合唱作品。

3、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紫艺),云南玉溪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

涣玉、王达平等。我国杰出的人民音乐家,郭沫若曾赞誉聂耳是“中国革命之号角”。

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

代表作品: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

歌女》(影片《风云儿女》)、《塞外村女》(影片《逃亡》)、《梅娘曲》、

《卖报歌》等。

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4首。

《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为代国歌;

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确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群众歌曲创作的特征:

①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②丰富、多变的句式;

③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

力和战斗精神;④巧用休止。

他的作品大多生动的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苦难,表现了他们的愤恨和反抗,同时,这些作品也充满了力量、信心、毅力和乐观的气质。

4、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音乐理论家,作曲家。1912年

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法学系,见习钢琴和作曲理论,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参加国民革命。主要作品有《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清歌集》等。

5、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音乐家。早年曾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和上海国立音

乐学院学习音乐,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5年回国在上海,

武汉等地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冬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

任。1940年被送望苏联,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作有歌曲数百首(现存250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独奏、重奏曲多首。他是近代声乐创作中最多产、高成功率的作曲家,逝世后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品:歌曲——《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夜半歌声》、《黄河之恋》、《救国军歌》等。

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歌剧——《军民进行曲》

交响乐——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

交响组曲——四部交响组曲:《后方》、《牧马词》、《敕勒歌》、《满江红》

交响音画——中国生活》

管弦乐——《中国狂想曲》、《谐谑曲》

室内乐——小提琴与两架钢琴合奏曲《阿曼盖尔达》、《d小调奏鸣曲》

其中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交响曲》是中国第一部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大型西洋乐器合奏音乐。全曲由“锦绣河山”、“历史国难”、“保卫祖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个乐章。

★简述《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1939)——光未然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分为序曲和八个乐章:《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生三声部合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与女声三声部伴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八个声部混声合唱)。

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创作灵感被激发,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又序曲和八个乐章组成,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历史意义: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创造了富于战斗性的新的音乐形式和具有真正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这部交响性、写实性、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具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群众性特点,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堪称近代大型合唱音乐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为我国现代大型合唱及其他体裁形式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6、张曙(1909—1938)原名张恩袭,安徽人。创作歌曲有200多首,内容多反映中国人民

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音调富有民族特色。

作品:《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打豺狼》、《洪波曲》等。

7、仁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早年曾在法国学习钢琴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

创作及电影、戏剧配乐等工作。他创作的歌曲40多首大多是电影歌曲,当时被称

为著名电影作曲家。代表作是《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王老五》、《母性之光》

等,中国乐器合奏曲《彩云追月》

8、吕骥(1909—2002)湖南湘潭人。创作歌曲多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

的特点,如歌曲《自有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开荒》、《大丹河》、《祖国颂》和大合唱《凤凰涅?》。发表音乐论文多篇,有《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

9、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县人,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

家,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之一。1924年如美国欧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兼修音乐,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系,他作的交响序曲《怀旧》获音乐学士学位。1930年应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之聘请,任教授兼教务主任。1934年与萧友梅、韦瀚章合编《音乐杂志》。1935年发起创办上海管弦乐团。

黄自的音乐创作涉及题材体裁较广,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1933,(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

歌曲——《玫瑰三愿》(龙七词)1932,《花非花》、《思乡》、《春思曲》等;

歌曲集——《春思曲》

合唱——《旗正飘飘》、《抗敌歌》

器乐曲——《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两部交响音乐作品

论著——《和声学》、《音乐史》

音乐论文——《音乐的欣赏》、《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勃拉姆斯》、

《调性的表情》

此外,还有近30首学生歌曲,15首儿童歌曲和《天伦歌》等电影歌曲。

★简述《长恨歌》

《长恨歌》创作于1932年,韦瀚章词。作品内容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

音乐结构:《长恨歌》共有10段词,黄自原计划写成10个乐章,但属于独唱部分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因故未及完成。这七个乐章分别是:

一、仙乐飘飘处处闻(混声四声部合唱)

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声部合唱及女高音和男低音的独唱、二重唱)

三、渔阳鼙鼓动地来(男生四声部合唱)

五、六军不发无奈何(男生四声部合唱)

六、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

八、山在虚无飘渺间(女声三声部合唱)

十、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四声部合唱及男低音独唱)

创作背景: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猖獗。他们不断深入内地,并在上海挑衅,当时驻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英勇反击,而腐败的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这民族生死存忙严重局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

创作原因:①为了填补当时我国合唱教材中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

②通过对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描写,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

情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李隆基“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进行

了批判,有“针砭时弊”的积极倾向,反映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

义”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历史地位:《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

10、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原名楷,又名安钦、抱真,

笔名罗亭、山谷等。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入国立音专学习作曲。在电影歌曲、

独唱歌曲、合唱歌曲等方面都有名作流传,是近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独唱歌曲——《嘉陵江上》

合唱歌曲——贺绿汀词曲《游击队歌》、田汉词《垦春泥》

钢琴曲——《牧童短笛》(1934年,我国飞向世界的第一部钢琴作品)、《摇篮曲》

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

电影配乐——《天涯歌女》、《春天里》

理论著作——《和声学理论与实用》、《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创作风格: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炼,感情真挚自然。

11、陈田鹤(1911—1955)浙江永嘉人,原名启东,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入国立

音专学习理论作曲,创作以抒情歌曲见长。

主要作品:歌曲——《采桑曲》、《秋天的梦》、《牧歌》

歌剧——《荆轲》

清唱剧——《河梁话别》1946

钢琴曲——《序曲》1934、《血债》等。

12、刘雪庵(1905—1985)四川铜梁人。曾在国立音专师从黄自专攻作曲。

代表作品:抗战歌曲《长城遥》、《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等,电影歌曲《何日君

再来》、《早行乐》,钢琴音乐《中国组曲》等。

13、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作曲家、音乐学家。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战

前投身于抗日宣传,后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工作。

代表作品:歌曲——《南泥湾》(1943年,贺敬之词)、《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年)、

《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年)

秧歌剧——《夫妻识字》(1944年)

歌剧——《白毛女》(1945年,与张鲁、瞿维等合作)、《小二黑结婚》

管弦乐——《陕北组曲》

14、安波(1915—1965)山东牟平人,原名刘清禄,曾用笔名牟声,作曲家。在延安鲁艺学

习后留校工作,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表演唱——《拥军花鼓》1943

秧歌剧——《兄妹开荒》1943

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与张鲁等合作)

主要论著——《秦腔音乐》

15、郑律成(1918—1976)原籍朝鲜,1950年入中国国籍,曾在鲁艺学习。

代表作品:歌曲——《延水谣》(1939年,熊复词)、《延安颂》(1938年,莫耶词)以

及《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均《八路军大合唱》选曲)等。

合唱——《《八路军大合唱》

郑律成的《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曾在人民军队中广为流传。后者在解放战争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八、器乐音乐

近代器乐由新型器乐和传统器乐两部分组成。新型器乐分中国乐器音乐与西洋乐器音乐两类。中国乐器音乐创作以二胡独奏音乐最为显著,西洋乐器音乐创作主要是钢琴、小提琴独奏音乐和管弦乐队音乐。

◆中国乐器音乐

(一)刘天华及其二胡音乐

1、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人,出生在一个主张新学的知识分子家庭。我国伟大

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开拓者。

创有47首二胡练习曲、15首琵琶练习曲、10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1首丝竹合

奏曲等器乐作品。

代表作品:十大二胡曲——《病中吟》、《月夜》、《悲歌》、《良宵》、《闲居吟》、

《空山鸟语》、《烛影摇红》、《苦闷之讴》、《光明行》、《独弦操》。

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3首。

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2、刘天华二胡创作的特点

①在创作上,这些作品主题富于鲜明的标题性。

②在乐曲音调和曲式结构方面,即采用了散板和带引子、尾声的自由多段体结构等民族

传统器乐因素,又成功地吸收了西洋音乐常用的“和弦琶音”和近关系转调、变奏曲式结构、自然音与变化音的并用等的因素,丰富了我国民族器乐语汇。

③在演奏方面,充分发挥了二胡的表现和特点,借用了其他中西乐器的演奏方法,如古

琴泛音演奏,小提琴的跳弦、颤弦、换把等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

④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二胡这种民族乐器搬上了音乐独奏舞台。

3、刘天华对民族器乐的改进和发展

①参考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教学经验,编写了包括47首练习曲的《南胡练习曲》

和一套琵琶练习曲,改变了二胡、琵琶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

中国近代音乐史分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 ①传统音乐随社会变化而有相应调整,以求自身保存,主导地位下降。 ②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文化的出现,产生了新音乐,不断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③社会政治变化,对音乐影响深刻,有过各种政权下不同政治色彩的音乐文化同时共存,呈现了复杂、多元的特点。 清末以来随西方音乐传入逐步建立的不同此前传统音乐的近代新音乐,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由1898年康梁上书开办新式学堂,至1919年“五四”前。新音乐文化获得坚实基础,出现一批普通音乐的教育家。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二十年代末。发展迅速,新型音乐教育机构建立,为专业音乐发展奠定基础,出现一批专业音乐家。 ③三十年代,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和演出,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贯穿这个时期。大多是声乐作品,器乐较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出现《黄河大合唱》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④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三种政权并存局面,音乐文化发展呈现不同色彩。仍以声乐作品为主,器乐创作明显提高。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里程碑式作品。 传统音乐的发展 戏曲 京剧等较大剧种已经定型。一些优秀京剧艺术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原来艺术形式大胆改革,扩大了京剧的表现力。 梅兰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和革新的古装新戏《洛神》、《天女散花》;对传统剧目《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进行新的加工创造;编演爱国戏《抗金兵》。对旦角艺术进行改革,创立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的“花衫”,雍容华贵、凝重流畅的唱腔,形成独特风格的“梅派”。另外,伴奏加进二胡、月琴,一些新戏中采用新的配乐手法。三十年代赴美、苏,赢得国际声誉。 周信芳,创编进步时装新戏、新编历史剧,编演《四进士》等。发扬“海派”改革创新精神,强调唱腔与语言的结合,,形成质朴刚健、铿锵顿挫、富于激情的“麒派” 程砚秋,编演《荒山泪》、《窦娥冤》等,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广泛学习其它剧种和西方音乐,创造委婉幽咽而又刚劲的“程派”。 还出现了富连成班(1904年,叶春善筹组,在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年成立于北京)、昆曲传习所(1920年,穆藕初创办,在苏州) 锡剧、沪剧、扬剧、淮剧、楚剧、黄梅戏以及评剧、越剧等地方小戏迅速发展提高。 评剧由河北“对口莲花落”于东北“蹦蹦”合流而成。农民剧作家成兆才创作了近百个剧目,《杨三姐告状》轰动一时。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做了很多改革创造,白将评剧带到上海,扩大了影响,一跃成为全国性大剧种。 越剧,二十世纪初由浙江嵊sheng县多种民间音乐发展而成,初为男演员组成的“的—班”,进入上海后,吸收其它艺术表演经验,改革原有形式,改称“绍兴文戏”,后女班盛行,又称“女子文戏”。女班“四季春班”影响最大,有袁雪芬、傅全香等。袁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改编演出《祥林嫂》,反响强烈。 说唱 以老曲种不断成熟、新曲种不断产生为发展特征。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1、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2、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 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4、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大提琴曲(《秋思》《春江花月夜》)等。 5、《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 6、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7、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8、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9、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 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10、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 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 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11、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 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2、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 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page] 13、简述歌剧《白毛女》? 答: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由贺敬之等人编剧、马可等人作曲,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 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创造性地吸取了民间音乐,并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使该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成为我国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是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歌剧《白毛女》吸收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调,其中着名的唱段有《北风吹》《扎红头绳》《我要活》《太阳出来啦》《杨白劳》《大红枣儿甜又香》《哭爹》《十里风雪》等。

中外音乐史考题背

精心整理 1. 关于音乐起源问题的诸多争论中,我国古代哲学家多主张(模拟说) 2.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句话出自《乐记》。 3. 黄帝时代的代表性乐舞是(《云门》)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6.“钟鸣鼎食之家”反映的是:(贵族家庭的奢华) 17.“乱”是音乐的高潮部分,他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18.“乱”是相和大曲的:(高潮部分) 19.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琴,已初步确立了:(七弦的体制)

20.在唐代宫廷演奏大型歌舞时,乐器演奏者水平相对较差的被归入(立部伎) 21.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属于:(民间俗乐) 22.《春莺啭》是一首:(大曲) 23.北曲的音乐特点是:(七声音节) 24.轧筝是一种(拉线乐器)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交替圣歌集》的编辑者是:(格里高利) 35.欧洲第一部歌剧的剧名是:(达夫内) 36.十五世纪开创“泛协和”风格的乐派是:(勃艮第乐派) 37.十七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中心。 38.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 39.管弦乐《英国组曲》的作者是(巴赫)

40.清唱剧《创世纪》的曲作者是(海顿) 41.歌剧《魔笛》的曲作者是(莫扎特) 42.奠定小提琴协奏曲“快-慢-快”三乐章形式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托雷利) 43.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是(斯美塔那) 44.被称为“俄罗斯和民族音乐之父”的作曲家是(格林卡) 45. 46. 47. 48. 49. 50.《4 51. 52. 53. 54.《春之祭》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斯文基)的代表作。 (一)八佾:我国古代歌舞的一种阵式(横8人,竖8人的歌舞方阵)。 (二)但歌:独唱(无伴奏、无伴唱)。 (三)四夷之乐:我国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 (四)小令:也称令曲,演唱特点是“轻驾虚声”。 (五)五声:宫、商、角、徵、羽。

教资考试复习必备近现代音乐史

教资考试复习必备近现 代音乐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5教资考试复习必备: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 1、沈心工编配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有(《黄河》)等。 2、李叔同编配的学堂乐歌有(《送别》),创作的学堂乐歌有(《春游》)等;他曾出版中国第一个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 3、“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笛、箫、笙、鼓、板、木鱼,扬琴。 4、箫友梅音乐创作中代表性歌曲(《问》)、大提琴曲(《秋思》《春江花月夜》)等。 5、《怀旧》是黄自的管弦乐作品。 6、歌剧《白毛女》运用民歌素材塑造人物形象,如喜儿的主题音乐是河北民歌(《小白菜》)而发展。 7、施光南的代表作品有年: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 8、80年代影视歌曲中,有充分发挥民族调式特性音色彩的歌曲,如(《绒花》);有运用传统作曲手法的歌曲。如(《我爱你,中国》);有西北摇滚风格,如(《少年壮志不言愁》)。 9、学堂乐歌:是1898年—1919年约20年间,中国新式学校音乐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它引进外来曲调,填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之通俗、典雅的新型歌曲。“学堂乐歌”本应称“乐歌”,因它产生在学堂,故都称“学堂乐歌”。虽其后冲出学堂走向社会,但称谓仍未改变。 10、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一带,是以丝弦和竹管乐器相结合的演奏形式,与明清时的“十番锣鼓”有着紧密联系。“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等。在农村多演奏大套乐曲,常加多面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练朴实;在城市以文人演奏居多,演奏手法即兴、协调讲究韵味,旋律多加花,故风格优雅华丽。现在泛指的“江南丝竹”即属此类。 11、广东音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2、秧歌剧:是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基础上,综合吸收当地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音乐与表演形式而创作。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page] 13、简述歌剧《白毛女》 答: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由贺敬之等人编剧、马可等人作曲,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

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史演示教学

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 史

通过的努力,二胡被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C.刘天华 西周时期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 B.春官 明清时期是我国南方说唱音乐品种的代表。 D.弹词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反映出哪种音乐起源观念。 C.劳动说“旋宫”的是指。A.调高的变化 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乐记》 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 C.太常寺 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歌舞戏代表剧目。 B.《大面》 上世纪30年代青主为宋词谱曲,创作了,成为这类作品中的经典。 D.《我住长江头》 曾候乙墓编钟,展示了时期我国编钟艺术的惊人文化成就。 C.战国 唐朝的歌舞大曲有复杂的结构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散序、中序、破 相传是蔡文姬的古琴作品。B.《胡笳十八拍》 上世纪30年代黄自的合唱歌曲有。C.《旗正飘飘》 的代表作品《弦乐三重奏》是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中国室内乐作品。 B.谭小麟 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B.鼓吹乐 合唱曲《保卫黄河》以的创作手法为主要特征。 A.卡农 的成名作《台湾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 C.江文也 ,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同名 主题曲的作者是。C.《渔光曲》,任光 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琵琶独奏曲。 C.《海青拿天鹅》 贺绿汀作曲的是近现代民族风格无伴奏合唱的代表作。 B.《垦春泥》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B.沈心工 《踏谣娘》是的重要代表节目。 C.歌舞戏 黄自的“四大弟子”包括等著名作曲家。 A.贺绿汀C.陈田鹤 D.江定仙 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外来乐器。 B.钹C.曲项琵琶 D.五弦琵琶 E. 筚篥 歌剧《白毛女》塑造的音乐形象个性化、富于戏剧性,主题音调来自于等。 A.河北民歌《小白菜》 B.山西民歌《捡麦根》 唐代歌舞大曲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D.李隆基 E.姜夔 左翼重要作曲家任光的代表作有等。A.《渔光曲》 B.《彩云追月》 D.《打回老家去》 汉魏时期的琴曲有。A.《广陵散》 C.《酒狂》E.《胡笳十八拍》 是隋唐时期重要的音乐论著。 A.《羯鼓录》C.《教坊记》 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包括等。A.《内蒙组曲》 D.《西藏音诗》 明代的四大声腔包括等。A.弋阳腔 C.昆山腔 E.余姚腔 近代发展较大的器乐合奏品种有。B.江南丝竹 C.广东音乐 D.弦管 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有。A.《寒春风曲》 C.《二泉映月》 D.《听松》 唐代《霓裳羽衣曲》失传后,宋代发现遗曲十八阙,存于其歌曲集中。C.姜夔E.《白石道人歌曲》 明清时期的重要古琴曲有等。B.《流水》C.《平沙落雁》 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音乐现象中影响最大的是。B.抗日救亡歌咏 C.群众歌咏 D.新秧歌运动 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包括等。A.梅兰芳 B.荀慧生 我国音乐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是西周时设置的。答案: 春官 箫友梅先生的音乐创作涉及到歌曲、合唱、、等领域。答案: 室内乐,管弦乐,钢琴,大提琴京剧的唱腔以腔、腔为主,属于板腔体。答案: 西皮,二黄 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是明代律学家创制的。答案: 朱载堉,新法密率 是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1927年创办。答案: 萧友梅,上海国立音乐院 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二部伎”指、,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答案: 坐部伎,立部伎 四川成都的东汉墓中出土的实证了汉代说唱音乐已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个品种。答案: 击鼓说唱俑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嵇康的代表性音乐论著是。答案: 《生无哀乐论》 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有、,其思想核心是。答案: 《乐话》,《音乐通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答案: 荀慧生,程砚秋 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由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答案: 《霓裳羽衣舞》,唐玄宗宋元时期的说唱品种有:鼓子词、、、等。答案: 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最新燕山大学音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燕山大学音乐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711)中外音乐史 (833)和声、曲式 参考书目为: 《中国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杨荫浏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版汪毓和 《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第三版于润洋 《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伊·斯波索宾 《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版吴祖强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中国近代音乐史练习题 (7)

1 绝大多数工农革命歌曲的创作方式是。 、旧曲填新词 2 北伐战争时期产生的《工农兵联合歌》是选取学堂乐歌《》的曲调填词的。 中国男儿 3 1926年“求实”编印的《》中介绍了许多以外国革命歌曲填词的改编曲。革命歌声 4瞿秋白的《》是我国工农革命歌曲中留存的唯一的创作歌曲。 赤潮曲 5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明确指出:应成为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革命的文艺必须与结合、为服务。 1、革命文艺 2、政治 3、群众 6 “”是我国最早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 1、高尔基戏剧学校 7 革命根据地最主要的音乐形式是和。 1、革命民歌 2、工农红军歌曲 8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他们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的解放为目标,热情开创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马克思主义 3、工农劳动大众 91932年9月周起应(周扬)翻译的《》(美国,佛里门著)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音乐的发展和意义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1、苏联的音乐 10 年春,、安娥、任光、聂耳、张曙等在上海成立了名为“”的音乐小组,又名“”或“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1、1933 2、田汉 3、苏联之友社 4、中苏音乐学会 11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歌《》和插曲 《》。 1、聂耳

2、义勇军进行曲 3、铁蹄下的歌女 12《码头工人》是聂耳为舞台剧《》所写的插曲。 1、扬子江暴风雨 13 1935年2月22日,上海部分爱国学生、职工和市民自发组织了一个业余歌咏组织“”,该组织在上海救亡抗日歌咏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民众歌咏会 14 1936年4月,吕骥、周巍峙等人提出了“”的口号。 1、国防音乐 15《新编“九一八”小调》的曲作者是。 1、吕骥 16“”简称“三厅”,这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建立的一 个以体现共同领导抗日的统一战线领导机构。由任厅 长,任艺术处长,任艺术处主管音乐的主任科员。 1、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2、武汉 3、国共合作 4、郭沫若 5、田汉 6、冼星海 17《丈夫去当兵》是创造的新的歌曲体裁——说唱性的。 1、张曙 2、叙事歌曲 18电影歌曲《渔光曲》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彩云追月》的曲作者是。 1、任光 19《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 1、麦新 20《五月的鲜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和。 1、光未然 2、阎述诗 21《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1、张寒晖 22 1938年1月17日在武汉成立了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 1、中华全国歌咏协会 23创作的《》在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头奖。 1、贺绿汀

音乐史资料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新音乐兴起于清末,再度兴起于五四时期. 2.肖有梅的《今乐初集》及《新歌初集》开近代中国艺术歌曲之先河. 3,黎锦晖主要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 4.30—40年代出现了一批为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性独唱曲,著名的有如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我在长江头》;有如黄自作曲的《卜算子》,《南乡子·灯京口北固亭有怀》;再如刘雪庵作曲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 5.冼星海在30—40年代也曾经为古诗词创作著名的歌曲《别情》. 6.江文也得《台湾山地同胞歌》是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歌曲集. 7.中国近代大合唱的里程碑式杰作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8.30—40年代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是大型戏剧性歌唱音乐的重要作品. 9.中国早期的小提琴音乐做成功之作是马思聪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 10.《南泥湾》和《咱们工人的力量》的曲作者是马可. 11.在秧歌剧基础上吸收其他的音乐艺术成分创作的《白毛女》,《刘胡兰》等奠定了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基础. 12.40年代中后期,解放区器乐逐渐活跃,出现了贺绿汀的《森吉德玛》,马可的《陕北组曲》等优秀管弦乐曲. 13.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4.京剧在北方的四大须生指的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15.程砚秋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16.周信芳的表演富于激情,世称麒派. 17.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的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 18.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了《山河恋》大大扩大了越剧的影响. 19.近代新产生和成型了不少新的曲种,如在“乐亭大鼓”基础上产生了北京琴书;在“弦子书”基础上产生了西河大鼓等. 20.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和三弦书等合流而成. 21.四川清音原来是流行于农村,乡镇的曲种,原名为唱琵琶或唱月琴. 22.骆玉笙创造了抒情宽阔的骆派,对近代京韵大鼓艺术给予较大影响. 23.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将琵芭曲《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24.20—30年代何柳堂创作广东音乐《饿马摇铃》,《赛龙夺锦》;吕文成创作《平湖秋色》,《步步高》;严老烈创作《旱天雷》,《连环扣》等作品. 25.古老琴乐的社团活动在近代最著名的是“今虞琴社”. 26.近代声乐发展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即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 27.近代填词歌曲以学堂乐歌为发展端. 28.20年代出现许多填词配曲的反帝爱国歌曲,如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四运动》,用《苏武牧羊调》填配的《救国歌》.

新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719)和声与曲式 (908)中外音乐史

参考书目为: 《和声学教程》桑桐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1月 《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2014年5月《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08年1月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003年6月《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1983年10月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1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6月《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7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是()在自己的《乐话》和《音乐通论》中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燕山大学2014年研] A.丰子恺 B.王光祈 C.青主 【答案】C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加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音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 1.黄自[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青岛大学2014年研] 答:黄自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属第一次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音乐创作成果丰硕,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

音乐理论方面有论著《和声学》、论文《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 2.大同乐会[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4、2012年研] 答:大同乐会是1920年由郑觐文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的音乐社团,前身是“琴瑟乐社”。其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演奏古代雅乐、仿制古乐器、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艺、整理改编传统乐曲、搜集已经散失的寺庙和失传的古代宫廷和民间乐器并请工匠绘图试制乐器,积极组织演出活动等。该会是活跃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民族音乐社团,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谭小麟[西南大学2012年研] 答: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三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4.秧歌剧[河北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青岛大学2012年研]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教案

《现代音乐和电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爵士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通过对好莱坞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世界电影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爵士乐,使学生不仅从音乐角度,还要从历史角度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提高学生从多学科视角上综合欣赏、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的原因,提高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并理解爵士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丰富学生从音乐世界体验人生的情感。客观而公正地评价现代流行音乐。在感受好莱坞大片过程中,形成对他民族性格及精神世界的正确理解。在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原因的探寻中,激发学生振兴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 教学难点:理解爵士乐中的情感表达、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近代欧洲有一位以惊人毅力战胜耳聋带来巨大困难的音乐家叫什么名字?哪一首乐曲标志着他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学生: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教师: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学生: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教师导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说明了除文学和美术之外,人类情感还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宣泄。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电学、光学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了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起来了。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七艺考研简介:七艺考研是专业从事艺术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辅导机构,为贴近艺术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更基础,教学管理更灵活,“讲”“练”“考”“评”四位一体,为艺术学生制定高效的辅导方案。 课程种类:艺术生集训营,文化课保过班,文化课周末小班面授,专业课暑假小班面授 特色课程:艺术生文化课保过班经过5年的实践积累,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艺术生的辅导方案,抓基础,保底分,国家线通过率99.8% 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内容有哪些?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有哪些?音乐考研中外音乐史论考试题型有哪些?七艺考研精心整理了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纲要,希望能给广大考试带来一些帮助,并预祝大家考研取得好成绩。 《中外音乐史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外音乐史论》是音乐院校大学本科音乐学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的总称。它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影视音乐、音乐电视、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本考试科目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历史音乐事件、历史音乐人物及其重要代表性作品、音乐风格流派特征、音乐社会现象焦点、音乐的跨界融合现象等,并应用以上基本知识点,体现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远古及夏、商、周三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的音乐 2.战国时期的音乐 三、秦汉时期 1.乐府 2.鼓吹乐 3.相和歌 4.百戏 5.器乐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民间音乐 2.文人音乐

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 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梨园与教坊 4.民间音乐舞蹈 5.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六、宋、元时期 1.城市音乐 2.歌曲 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 4.器乐 七、明、清时期 1.戏曲音乐的繁荣 2.说唱音乐的繁荣 3.器乐 4.乐律理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 1.民歌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民族器乐 二、学堂乐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社团 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填空题) 名词解释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作品 有《学校唱歌集》等。1947年病逝于上海。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中国音乐社团。前身为北京大学音乐团。不久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 1919年1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任会长。创刊《音乐杂 志》。1922年12月,在音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该会遂 告结束。它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演唱、演奏人才和音乐教师,又活跃了当时的社会音 乐生活,起到了开创社会新风和推行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作用。 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开东方民族音 乐之先河。他研究音乐是希望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是最早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音 乐理论研究的音乐家。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 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支自觉接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的革命音乐队伍,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 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院派: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 乐流派。其基本特征是:一、理论作曲或音乐表演均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 业训练;二、名教授云集;三、优异成果(音乐创作或理论研究)叠出;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美学理念(如重视音乐的艺术性和强调作品的艺术质量);五、影响乃至领导音乐时代潮流。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救亡派:其产生标志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高潮时期的来临。“救亡派”的实质概念是指以创作救亡歌曲作为其使命和生命的音乐家群体。代表音乐家:聂耳,任光,吕骥,张曙,麦新,孟波,张寒晖。代表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任光: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歌曲《渔光曲》、《打回老家去》,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歌剧《洪波曲》等。任光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电影音乐作家,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音 乐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骥: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吕骥创作有歌曲多首,如《新编“九·一八”小 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祖国颂》等,发表音乐 论文多篇,如《论国防音乐》、《新音乐的展望》、《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并对整理 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黄河大合唱》:我国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史诗性的里程碑式的大型声乐合唱作品。我国人民 作曲家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全曲分8乐章,兼具交响性和群众性、鲜明的民族特征,反 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 明月歌舞团:中华歌舞团解散后,黎锦晖为了继续他的歌舞艺术活动,于1930年初组建了明月歌舞团。作为专业演出团体,明月歌舞团伴随黎锦晖此后长时间的音乐活动,对 于普及推广歌舞音乐,包括对扩大黎锦晖的“家庭爱情歌曲”的影响,都起过重要的作用。人民音乐家聂耳及白虹、黎锦光、周璇等一大批艺坛名人都曾经在这里学习、演出过。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 ●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调被称为“曲子”。歌词被称为“曲子词”,简称“词”。 ●鼓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说唱形式。 ●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并有语言密切结合的有说有唱的音乐特征。说唱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唱腔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类:民歌、曲艺、戏曲、民间乐器、民族歌舞。 ●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发展。 ●中国戏曲经历了:元杂剧——昆曲——京剧三大高峰。元杂剧是第一个戏曲高峰,昆曲是第二个戏曲高峰,京剧是第三个戏曲高峰。 ●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开始形成,尔后产

音乐史教学大纲完整版

音乐史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刘茹 中国音乐史是音乐大专班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中国音乐文化史为学科对象,其交叉学科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重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概要了解中国音乐丈化发展的脉络。 2、使学生基本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生成土壤,能对重大的音乐事象作简要的解释。 3、培养学生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所必备的音乐史学常识。 4、培养学生价值相对论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四年级整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六、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