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剧烈的变革,由此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信仰的多方面冲突与变化,而中国又有着五千年悠远流传的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与今天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对待它们会给中国带来无穷的力量。

关键词:

道德传统道德建设时代价值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色,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属伦理型文化。中国的伦理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于中国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于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曾起过历史的积极作用。

一、中国传统美德概述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美德,这些优良的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概括起来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

中国文化是特别强调理想和境界,境界也就是理想。儒家为中华民族设计了“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和“天下为公”的理想,道家设计了“道法自然”“、小国寡民”和“无君论”的理想,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秦汉以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或者用时代精神解释了这些理想,或者提出了新的理想。

(二)加强修养,发扬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美德。

注重人身修养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孔子提倡:“君子求诸己,小求诸人。”他又告诫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曾子把孔子严以律己、注重自己身心修养的思想总结成一条指导人生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重视人生修养不但是中国文化之特点,也是中华民族之美德。中国文化总是把做人、修养放在首要位置。(三)强调关心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为先

孔子的仁学,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都是以爱他人,关心他人利益为重。按照“忠恕之道”,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别人的慈爱之心,也就是“推己及人”,亦即平常所谓“群体和谐”精神。范仲淹把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概括为脍炙人口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芳数百年,激励开明政治家去关心人民利益的传统美德。

(四)坚持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精神,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周易乾卦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正是《周易》所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也是数千年积累起来的传统美德。孔子在晚年面对自己的弟子述说自己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时说:“其(指自己)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曾参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君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的观点。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五)发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美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来被认为是志士仁人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理想与信念的高尚品质和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也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谱写了新的动人乐章。

(六)发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的美德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有人称中国文化是“孝文化”,这是有道理的。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孝道”,我们当然应该进行分析、鉴别。但是,孝敬父母的基本思想,则是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所认同的传统美德,今天仍然应当继承和发扬。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另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德。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意义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杜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完善,因此全社会应承担起促进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层面去努力。

就爱国而言,每个人所负有的维护国家尊严、统一和声誉的义务是永远不会改变和不可推卸的。古人“临患不忘国,忠也。图国忘死,贞也”的古训,近代梁启超“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的名言等等,这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就团结友善而言,我国古代贤哲历来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

(二) 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干的传统伦理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的现代意义上。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意在此: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道德反映出一定阶级社会整体道德水准。

当今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主要是从当今社会生活的要求出发,但是对传统家庭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仍需注重,它们对今天家庭道德建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从不同方面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美德中精华之处借鉴、吸收和应用于现代社会家庭,必将能形成良好的家庭道德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丰富的。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在当今社会,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自身修养,精神境界以及树立道德标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千古流传下来,可以代表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人类社会文明道德的社会公认准则。要想成为一个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这种社会道德是不能够缺少的,不然整个社会将会非常的没有生气!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义务,也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思想。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 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

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 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秀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生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何为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

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优秀传人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 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 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 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 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祖国,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在孩提时期,正当幼儿对言语、对形象、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敏感的时期,老师把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气节,祖辈的光荣历史,随着教学沁入幼儿稚嫩的心田里,必然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发生深远的影响,犹如把种子播到田地,会萌发,发根一般。一旦他们长大后,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就会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他们的道德情感、个性品质,都会随之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才有可能从一个爱国者、成为共产主义者。 幼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首先要教人做人。他说:"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到了成年也就会爱人民、爱祖国。”对幼儿实施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适合其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每位教师都应该有主人翁精神,应该把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师魂…… 德国有位教育家,在《有关教师的教学规则》中谈到“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发人呢?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机才能产生生机。”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师的情感对幼儿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以教师对祖国强烈爱的火种去点燃孩子心灵中热爱祖国的火花。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弘中化传统文化,展名校学子风采。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伟丈夫,民族大英雄。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华民族一段又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如今的“神八”飞天,中国人演绎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话! 有诗云: 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因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其指引着我们大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呢?

我们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贴心的问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处处体现着我们礼仪之邦的风范;我们努力学习,“敬业乐群、臻于至善”,不断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虽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坚信,润物细无声,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深入人心。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1.2 注重人文理性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1.3 强调和谐观念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1.4 倡导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1] [2] [] []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

《思想道德修养》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怎样界定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2.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3.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4.简述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及其基本内容。 5.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道德成果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二、论述题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谈谈大力弘扬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伟大意义。 三、讨论题 某高校一女生宿舍集体凑钱雇佣保姆,定期为她们打扫宿舍卫生、洗衣物等。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促进学习。针对这一事件,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操作 8.查阅有关中国古代典籍和相关材料,对一些能够鲜明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名言警句、典型事例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和参考文献资料)9.了解和观察你周围的人们的言行哪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哪些与二者有悖,请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谈些看法。 10.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或通过采访外籍教师等方式,了解国外某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优秀道德文明成果,对此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并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些什么以促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要点: 一、1。答: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2.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还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 3。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在长期的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志。对待它,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4。答: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文 【篇一:中国的传统文化__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 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 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 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半夜时分,“年”兽又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 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 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 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 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 窜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 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 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 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 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 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 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 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 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 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 艺术的结晶。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要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应该认真面对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从日常生活做起,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大家一定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于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最终导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剧。听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吸取一点儿教训吗?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已的下场。 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Honest and trustworthy is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tegrity are basic requirements to become an honest and trustworthy people should seriously address the major event we have done, small, start from everyday life, so that people and trustworthy, responsible on the matter, to be an honest and trustworthy . Everyone must have heard the story of "crying wolf"? Two lie a lie, the story of the little boy lost the trust of others, eventually led to the tragedy to be eaten by the wolf. Listening to the story, should we not draw a little lesson? One does not have the honesty and quality, it will eventually end up evil harm has been the fate of. Students, please remember: integrity is priceless! Let us from ourselves, from the start now, start from every little thing around at home to do an honest boy, an honest and a good student in school, the good citizens of the community to make a good faith, integrity rooted in our hearts, and integrity throughout every corner of our new China! I firmly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everyone in good faith, motherland will become more beautiful, more brilliant, more brilliant tomorrow!

2020年整理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doc

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丰厚,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吧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此外,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奋图强等。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队中华名族 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优良道德传统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态度,并根据时代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转化的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应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队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以孝敬父母为例,孝道可以说是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前提,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有仁爱之心的初始体现,包含对父母辛劳之心的理解和尊重。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只是按月给老人寄去一点钱,以为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而事实上这远远不够,父母需要的是儿女发自内心的关爱。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远离家乡在外地求学,,应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祝福,关心父母的身体,不乱花父母的血汗钱。父母给予我们的,我们也应回报给父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古代的愚孝也是不可取的。比如父母剥夺了子女的自由权,一切听从父母,包办婚姻,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图文) 第一集:中国剪纸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新兴的剪纸,首先是切合新时代人的心里与审美需要,投其所好,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反受欢迎。 第二集:古画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举世睹目的珍贵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艺术特点,其技法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展子虔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的最终形成,其影响深远。唐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五代时期,花鸟画从人物山水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均得到了极大发展,题材广泛,名家辈出,成就卓越,对后代影响至大。宋代承继前朝,全面发展了各画种,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元代绘画,直接师法唐五代,是文人画大发展的时期,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明初承元文人画的余波,并加以发挥,旋继南宋院画而兴起院体画,盛极一时。中晚期文人画又大兴。明末清初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遗民画家发展了文人画,使之又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颇大。入清以后,受董其昌画论的影响,画坛风气摹古大于创新,称为正统派。至中叶扬州八怪的出现,打破这种状态,成为各抒己见,打破常规,旗帜鲜明的艺术革新派。各类画科均在此阶段有所发展,同时,中西艺术也得到交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繁荣阶段。及至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出现,是传统的中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风貌。吴昌硕和后来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到近代,由于徐悲鸿,林凤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出现,进一步融合了中西艺术,使中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国绘画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数一帜的风格,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西方的绘画也从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辛勤的劳动中发明的,同时,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勤俭是中华民族最为闪亮的文化符号。 不勤劳,就无法积累财富,不节俭,财富就会流失,勤与俭恰似一对孪生兄弟,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天道酬勤,财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成为千万、亿万富翁,就要付出千万、亿万的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富起来之后,千万不要奢侈浪费,坐吃山空,财富往往会贬值,赚来的钱总有花完的一天,如果不节俭,财富就会像洪水一样流失。勤劳与节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勤劳”。大地赤子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史来贺的事迹生动地说明了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道理,如果刘庄的农民不勤劳,那么他们就走不上致富之路。勤劳就是生产力,是最持久、最可靠的生产力。 节俭是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美德。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节俭不能有丝毫地懈怠,如果有一天不节俭,就会有第二天、第三天乃至很多天不节俭,奢侈就像致命的毒药,一旦“中毒”,就难以康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穷困还是富裕,都必须养成节俭的习惯,浪费是可耻的,节俭是光荣的,节不节俭与富不富裕没有关系,富裕了也要节俭。节俭不仅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钱财,而且能培养高尚的美德。 勤劳节俭,开源节流,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勤与俭缺一不可,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既要勤劳,又要节俭,在两者的统一中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我们会终身受益,勤劳能使我们富起来,节俭能让我们保持富裕,不勤劳、不节俭,我们的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我们的梦想就会成为空想。 做一个勤俭的人吧,无论富不富裕,无论怀揣着怎样的梦想,勤俭节约都是我们最重要的美德,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厉行勤俭节约,点滴从你我做起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