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2016年考研强化班辅导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938传播学概论2016年考研强化班辅导讲义

北师大新传考研——传播学概论

前言课

可以带研究生的老师有6位:

蒋原伦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并兼任天津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先锋》丛书主编。

论文信息

论小说《张之洞》《文景》(上海)2002 年1 月

媒体文化刍议

当代艺术中的“中国经验”《艺术当代》2002 年 5 月

媒体文化-- 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 6 月

西方神话与叙事艺术《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二期

有市场等于有影响力羊城晚报2004 年6月20 日

钢筋水泥的艺术《艺术当代》2004 年第四期

现代神话刊于《新亚论丛》2003 年11 月

粗鄙-当代小说的一种文化现象

话说老爷子

著作信息

参与童庆炳程正民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编写。

代表著作有《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批评文体论》、《90年代批评》和《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等。

于翠玲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编辑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献信息学, 中国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史。

主要研究方向:

文献信息学, 中国编辑出版与文化传播史

论文信息:

《词综》与《乐府补题》的关系——兼论浙西词派咏物词的演变

传道授业大师风范——启功先生讲“猪跑学”

真情是本色、教学乃快乐——记我的导师杨敏如先生

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启功先生论书法文献的复制与传播

韩国为出版文化大做文章

论传播学科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启功先生论书法文献的复制与传播

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

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基于中国编辑史的思考

《启功先生的书法“载体”说》

《“链接”:图书结构的新方式》

论中国近代传播史料的价值

日记风波与《申报》纠纷

书评:《妈祖故乡人的文化视角》

著作信息: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6 月出版。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第十四章摘录:当代的“国学”声音

《现代出版信息检索》自序、第一章现代出版信息检索概论

《现代出版信息检索》第一章第四节、中文检索工具的发展历史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 6 月出版。

《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第十四章摘录:当代的“国学”声音

《朱彝尊< 词综> 研究》(文学选本编辑出版个案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7月出版。

毛峰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论文信息

《图象消费的时代》等30余篇论文

汤因比论世界与中国命运

当代电影与全球问题

重建当代出版文化

伊尼斯的传播偏向论与文明观

著作信息

神秘主义诗学

《神秘主义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等五部

宋素红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法律法规。

论文信息

汤修慧与《京报》新闻爱好者2003 年3 月

论中国妇女报刊的发展郑州大学学报2003 10 月

论中国妇女报刊的产生与发展新闻春秋2003 10 月

争议性新闻事实报道新闻写作2004 第 2 期

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原则中国出版2004 第11 期

商业引路,文化导航——商务印书馆的妇女刊物出版中国出版2001 年第12 期

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考新闻大学2001 年冬季号

网络媒体与舆论监督中国舆论监督紫皮书2003 10 月

新闻报道著作权的保护原则,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

新闻报道著作权的保护原则,中国出版2004 年第10 期

.王长潇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

论文信息

在专业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

著作信息

若干部学术专著并参与编写了专业教材两部。

《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论纲》

禹建强老师

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管理、新闻业务

论文信息

《论难舍难分的“两分开”》,《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8期

对广告的理性审视

《媒介战略管理刍议》(《中国记者》2003年第10期)

对媒体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批判

对媒介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置疑“有效发行论”

报业绩效考核的弊病与对策

谁适宜做“主流媒体”?

《解析传媒业竞争的形式》(《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2期),并录入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2003年第7期《新闻与传播》

《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新闻战线》2005年第2期)

著作信息

《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传播学文库译丛之一、新华出版)

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

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库

《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库》,华夏出版社

《中国媒体经典个案剖析》,新华出版社

文学院(系、所)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安排

3月27日:下午2:30主楼B710报到

3月28日:上午笔试,下午面试(时间、地点报到时查看)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0503 新闻学 271 34 12.55

2004年硕士报考录取情况表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050301 新闻学 286 23 8.04

2005年硕士报考录取情况表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050301 新闻学 357 27 7.56

2006年硕士报考录取情况表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050301 新闻学 376 31 8.24

2008年硕士报考录取情况表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050301 新闻学 13 4 30.77

050302 传播学 247 15 6.07

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复试要交)

1.北师大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传播学1

传播学2

新闻学

传播学3(编辑出版)

注:传播学1、2与新闻学初试复试内容一样,录取后上课内容也完全一样,但是再录取的时候还是分开招人的,这一点大家从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区别上,也是能够看出的。传播学3即编辑出版方向,在初试时专业课“传播学概论”与前三个专业是一样的,但“新闻传播学综合”单独命题,该专业课的参考书考生只需要看注明为03方向的参考书即可,同理前三个专业也不需要看该专业的参考书。

录取后编辑出版方向上课与前三个专业不在一起,通常是在出版社上课,导师也不是文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的老师,而是出版社的老师,目前出版社共8名老师带硕士。

关于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据老师说与文学院其他专业相比就业还是相对较好的,这个大家等录取之后就会有所了解了。

2.答题思路讲解

该专业课考试类型共有三类: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通常有5-6个名词解释,4个左右简答,2个论述。我觉得大家再答题时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思想,不能怕多写字,当然字迹首先要工整,一般式名词解释按简答来答,简答按论述来答,论述按作文来答!老师在判卷时会注意到某些细节,比如:某个理论虽然

是该理论家提出的,但是理论的名字却是后人起的,那在答题时要注意写清楚。

另外答题要注意周边知识的展现,当然不是一味的凑字数,而是要让老师通过你

的答题看出你的知识面。

3.专业课书籍备考指南

传播学教程——占分相当大的一本参考书,以理论介绍为主!因此要多看,花大

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背去理解,必须把里面讲到的每一个理论和知识点都理解了,

而不仅仅是背过。

传播学史——非常难以梳理出明确线索的一本书,建议大家至少阅读三遍,考试

时一般会出2个左右的题目,出名词解释的概率相对来说大一些。

麦克卢汉精粹——北师的老师还是比较推崇麦克卢汉理论的,当然这本书也是比

较难以理解的,偏向于文艺学方面的书,一般来说会出1-2个的题目,出论述和

简答的概率相当大。通常是对麦克卢汉著作中某一句话的分析或是针对其某本著

作提问。

消失的地域——与麦克卢汉理论有一定的关联性,蒋老师十分推崇的一本书,以

前很难买到,现在有了再版的书还是比较容易买到的!出题方式与麦克卢汉精粹

十分相似。

4.往年录取情况分析(见上面)

5.相关复习数目及资料推介

复习还是要以参考书为主,而且适当的看些开阔视野和知识面的书或者论文也是

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初试而言,参考书看会已经足够了!当然复试的时候如果

你看了很多书的话是很有优势的,这是后话。我这里只针对初试复习给大家提些

建议,可以看一下《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全程指南》这本书,它对于同学们寻找

知识点,抓住重点,尤其对跨专业的同学找到答题思路还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中

华传媒网”的传媒考研板块也又一些资料比较有价值,大家可以适当参考一下。

另外结合学科的特性,注重看新闻,社会热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南方周末》一定

要看,老师也是比较推崇这份报纸的。考试如果结合热点一般也是大的热点,所

以看周报是最合适的,即节省时间还可以抓住重点,而且有深度。

《传播学教程》讲义

1,什么是传播:

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美国学者皮尔士认为,直接传播某中观念的惟一手段是像。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进一步的理解: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统保持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关系。

信息科学出现后,对传播的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并不仅仅止于提供了一个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因为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社会信息的特点:

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这是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共同点。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5,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6,什么是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7,大众传播信息系统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二.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三.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四.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

五.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8,布克里指出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需要哪5种要素:

一.要有不断向社会系统内引进“复杂性”的源泉。

二.要有既保持系统内的“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机制。

三.要有将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适当连接的双向传播网络。

四.要有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

五.要有保存并普及意义、象征和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

9,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一.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二.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互相连接、互相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三.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四.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10,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11,传播障碍:

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12,传播隔阂: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13,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之间的区别:一.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

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生产既然属于一种生产,必然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辨证运动,这样,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

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

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

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的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中加以考察;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的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

13,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应当如何理解:一.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三.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四.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五.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六.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

交往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特殊规律。

14,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总之,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15,人类语言的特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16,信息社会:

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7,传播学家A·哈特划分的三种传播媒介: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18,信息社会的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战局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19,信息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是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这个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了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

第二阶段即高度信息化阶段,从80年代末直到今天,这个阶段的特点是:1,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3,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20,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21,信号的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22,象征符的特点: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23,非语言符号有哪几种: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体态符、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24,符号的基本功能:

一.表述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二.传达功能。

三.思考功能,概念是反映事物的内涵和外延的思维形式,它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作为符号与语言相共存。思维离不开语言,也就离不开符号。

25,什么是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

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26,符号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意学中的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

27,符号暧昧性的表现: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28,为什么说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

第一,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

第二,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

第三,人类整体驾御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第四,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组成的意义。29,象征性互动理论:

其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叫G·H·米德。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30,米德的“主我”与“客我”: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31,象征性文化:

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也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由地创造出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会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由于象征符体系是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来确立的,它通过形成文化秩序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在传统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以消费文化为例,正如美国学者J·伯德利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过实际需求的满足,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中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文化的象征性并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和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追求新事物、

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32,模式的双重性: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

33,香农——韦弗模式的评价: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这个模式仍然是一个直线单向的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作为电子通信的过程,这个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妥。

34,直线模式的缺陷:

1.它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

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35,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书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1,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分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都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且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36,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大众传播过程的双凡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互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别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37,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特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使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38,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

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39,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里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40,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从50年代开始,以东经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日高六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研究结合起来,写出了不少基于唯物史观的论著。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41,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他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

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的传播过程的双方,如果属于人际传播,那么他们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则是他们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那么传播者便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便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42,精神劳动者的异化:

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稻叶三千男在《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中认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中不仅内含着资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矛盾,而且具有大众传播产业的特殊矛盾。他特别分析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异同,指出了记者、编辑等精神劳动者在脑与手的分离过程中所处的矛盾状态。也就是说,精神劳动者作为有头脑的个人应该是认识和传播的主体,但是他们受雇佣的地位却使他们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体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他们的劳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媒介资本的需要。他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劳动者的异化过程。

43,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

4.传播学既然把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作为自己的首要总之,那么就不能单纯的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44,人内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45,如何理解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映,人内传播伴随着创造性思维成果,它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46,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他指出,这种与自身的互动——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有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自我互相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换句话说,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期待的印象,这些期待具有一定的意义,个人会考虑这些期待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的接受这些期待的,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47,内省式思考:

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

根据G·H·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是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在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作出行为反应。在反应之后、行为停止的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作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

48,库利的镜中我概念:

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传播活动越是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49,人际传播的动机:

首要目的和动力就是获取信息。

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