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21No.62013

模仿是一种早期发展的能力。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婴幼儿由于语言能力的相对匮乏,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并获得大部分重要的社交和认知能力[1]。

研究发现,幼儿的模仿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者来自于模仿对象,如示范者的权威性[2]、示范的效能[3]等。Meltzoff 等[2]让36个月的幼儿在完成分类任务前,观察主试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整个过程或观察主试演示后的结果,发现前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后组。

幼儿的模仿行为同时也受他们自身体验的影响,Williamson 等[4]让3岁幼儿体验不同难度的任务(拉开抽屉/拉动小车),然后主试演示一个与幼儿的自发行为不同的示范动作,并对困难任务组的幼儿进行再次测试。发现在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时幼儿会更倾向于模仿主试的动作,而在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时,幼儿更倾向于维持他们自发的行为方式。研究者因此认为自身经验和他人演示均会影响幼儿的模仿行为。Brace 等[5]也认为自我体验或亲自体验任务解决过程可以使幼儿了解自身自发的行为是否有效,并且,他们会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因而,在接受演示以后,他们将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

判断和选择。

幼儿的模仿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坚持模仿同样的动作,从而达到相同的结果;一种是模仿结果,即可能采取不同但更有效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结果。有时坚持模仿相同动作就会导致效率下降,这

种现象被称为过度模仿(over-imitation )[6]

。例如,

Horner 和Whiten [7]发现3-4岁幼儿与黑猩猩相比,更

倾向于完全模仿主试的动作,而不去辨别动作是否有效。McGuigan 等[6]发现,幼儿更倾向于模仿同样的动作。Lyons 等[8]的实验中,即使主试帮助幼儿鉴别必要动作,表明哪些动作与任务有关、哪些无关,并提示幼儿不要做无意义动作,这些处理都没有办法让幼儿剔除无关动作,即幼儿还是坚持模仿无关动作;但如果这个无关动作和目标关联不大,幼儿的模仿度就会显著降低。由此得出结论,幼儿之所以会过度模仿是因为一种扭曲的因果关系,幼儿认为主试演示的有关动作和无关动作都是和目标有着因果关系的。

对过度模仿现象进行研究时,大多采用取物实验任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采用两种动作设计,有关动作和无关动作。有关动作是想要取得物品的必要动作,无关动作则对取得物品无任何作用。观察幼儿对有关和无关动作的模仿,来辨别幼儿是否

有过度模仿现象。另一类为无用工具的使用[1,9],在

实验中工具的使用是没有必要的,主试在演示时使用工具,观察记录幼儿是否会使用,以此来判断幼儿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2BAI36B02)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0YJCXLX060)的支持通讯作者:张琼

个体经验对3至5岁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何晓勤1,董珊2,王东颖2,张琼2

(1.浙江大学幼儿园,杭州310028;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经验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uzzle box ,设置体验组和模仿组,对3至5岁幼儿进行研究。结果:个体经验能帮助三岁、四岁和五岁幼儿减少过度模仿,并减少这一年龄段幼儿对无用工具的使用。结论:自我经验可以有效帮助幼儿的模仿。【关键词】个体经验;模仿;行为;幼儿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3)06-0894-03

The Influences of Self-experience on Children ’s Imitation Behaviors

HE Xiao-qin ,DONG Shan ,WANG Dong-ying ,ZHANG Qiong

The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self-experience on children ’s imitation behavior.Methods:This study adopted take-things task.Results:It showed that self-experience can help reduce unrelated action effectively for 3to 5years old children.Self-experience also can help effectively reduce using of the unnecessary tool.Con?

clusion: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self-experience can help children reduce over-imitation.【Key words 】Self-experience ;Imitation ;Behavior ;Children

·

·89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6期

的模仿行为。

在探讨幼儿模仿行为的发展特点时,Esseily等[9]为8至18个月婴儿设置与他们年龄相当难度的任务,发现从10个月至12个月,婴儿模仿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Nielsen[1]对12-24个月的幼儿进行了模仿行为实验,让幼儿观看主试通过使用工具打开一系列盒子,而事实上工具的使用是没有必要的,观察记录幼儿的动作。实验结果显示,12个月的幼儿需要合理理由才会模仿主试使用工具,18和24个月的幼儿则会受到社会交流(主试冷漠与否)的因素影响。由此证明了,幼儿的模仿行为会随年龄而发生变化,年龄较小的幼儿更注重因果关系,年龄较大的幼儿还会受到社交因素的影响。McGuigan等[6]让三岁、五岁和成人分别观看成人和儿童完成取物任务,发现成人竟表现出显著的过度模仿行为。但以上这些研究中被试均只观看他人的演示过程,均未能关注自我体验对模仿行为发展特点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拟探讨自我经验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模仿行为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所有被试来自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共87名,年龄范围为42个月到72个月(平均年龄为4岁9个月),其中男孩46名,女孩38名。另外有3名幼儿未完成实验,有效被试为84人,其中三岁组(42至48个月,平均年龄为44个月)27名、四岁组(54至60个月,平均年龄为57个月)25名、五岁组(67至72个月,平均年龄为69个月)32名。所有被试均为智力、语言和视力正常的幼儿。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任务完成后发放小礼物。

1.2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

实验材料以Horner和Whiten实验中采用的puzzle box为基础改制而成,为一15cm×15cm×15cm 的不透明盒子。在盒子顶部和正前方各有一个5cm×5cm开口,顶部开口被木栓挡住,正前方开口被木门挡住。正前方的开口连着一个向内的凹槽,凹槽里侧放置目标物品,即两个哨子,分别为粉红色和黄色。获得目标物品的方法是将木门向左或向右推开。顶部开口处的木栓,对取得目标物品无帮助。

本实验中有关动作和无关动作分别定义为推开正前方的木门和推开顶部的木栓。主试在演示时同时演示有关和无关动作,观察记录幼儿操作反应。本实验中无用工具的使用定义为使用筷子对木栓和木门进行操作,观察幼儿在操作时是否会同样采用工具。如果在完成取物任务时,幼儿模仿无关动作和/或使用无用工具即为出现过度模仿现象。

每个年龄段的被试分别被随机分配入模仿组或体验组。实验均在安静的房间进行。每个被试单独进行。模仿组经过演示和反应两个阶段。演示阶段开始时,主试向被试展示盒子,演示无关动作和有关动作,先用筷子推开木栓(即为无关动作),再用筷子

(无用工具)推开小门(即有关动作),拿出一个哨子。实验指导语为“我有一个盒子,盒子里藏了哨子,现在我要把它拿出来,我先来,你再来,好不好?”打开木门后向被试展示里面的两个哨子,并拿出其中一个;反应阶段:主试将盒子复原,引导被试对盒子进行反应操作。“看,我拿出了一个哨子,还有一个在里面,你帮我拿出来。好不好?”体验组则经过体验、演示和反应阶段。体验阶段开始时,主试为被试展示盒子,引导被试找到盒内物品。指导语为“看,我有一个盒子,盒子里藏了哨子,但我不记得藏在什么地方了,你能帮我找出来吗?”在被试无法自主找到物品时,主试直接示范。演示阶段和反应阶段则与模仿组完全相同。

根据幼儿在反应阶段的表现计分,分为两个方面:无关动作剔除和工具的使用。其中“无关动作剔除”中如果“推开木栓和木门”,即模仿无关动作和有关动作记1分;如果只“推开木门”,即只完成有关动作则记0分。“工具的使用”方面,在幼儿操作时,使用工具(筷子)记为1分,用手直接打开则记为0分。2结果

所有的被试都能够打开木门拿到哨子,可认为所有的被试都能够独立或在示范下完成动作、获得目标物品。

表1三岁、四岁和五岁儿童无关动作的描述统计

表2三岁、四岁和五岁儿童工具使用的描述统计

对无关动作是否剔除的结果进行2(实验处理:模仿组和体验组)×3(年龄:三岁、四岁和五岁)两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实验处理主效应显著(F(1,78)= 48.39,P<0.05),年龄主效应、年龄与实验处理的交实验分组

模仿组

体验组

三岁

0.57

0.18

四岁

0.80

0.00

五岁

0.70

0.21

实验分组

模仿组

体验组

三岁

0.45

0.15

四岁

0.52

0.00

五岁

0.70

0.05

·

·895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21No.62013

互作用均不显著(F<1)(表1)。

对工具使用的结果进行2(实验处理:模仿组和体验组)×3(年龄:三岁、四岁和五岁)两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实验处理的主效应显著(F(1,78)=28.20,

P<0.05),年龄的主效应、年龄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表2)。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体验组无关动作的出现和无用工具的使用均显著低于模仿组,说明自我体验对幼儿过度模仿存在显著影响,即亲自体验任务的过程会减少幼儿的过度模仿。Nielsen[1]证明了12个月的幼儿就具备使用工具的能力,但他们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时候是不会主动选用工具,他们会受到社交因素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主试没有提供合理的使用工具的理由,那么可见幼儿选用工具更多的受到自己定义的因果关系和社交因素的影响。体验组使用工具的得分显著低于模仿组,说明体验组幼儿通过之前的体验经历,更为直观的了解了主试的目的,他们认识到工具的不必要就没有采用,而模仿组的幼儿因为没有体验经历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目标,所以为了取得目标物品,他们有可能认识不到工具的不必要性,或者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反驳主试的动作,于是顺从的使用了工具。

一般认为,幼儿模仿无关动作,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幼儿受到因果关系认知的影响[8],即幼儿不知道这个动作与任务的解决无关,从而误以为是获取目标物品的必要动作;另一种可能就是幼儿知道动作无关,但因为主试做了这个无关动作,幼儿受到社交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互动而重复模仿这个无关动作。本研究结果提示个体经验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获取目标物品的简洁正确的方法,有效去除无关动作。

在本研究中,未发现幼儿模仿随增龄发生的变化,可能因为无关动作的设置区分度不够,但在工具使用维度上有随增龄发生的变化,今后的实验可以借鉴Esseily等[9]的方法,即为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Nielsen M.Copying actions and copying outcomes:Social learning through the second yea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42(3):555-565

2Williamson RA,Jaswal VK,Meltzoff AN.Learning the rules: 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 of a sorting strategy by36-month-old childre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0,46(1):57-65 3Ray E,Heyes C.Imitation in infancy:The wealth of the stim-ulus.Developmental Science,2011,14(1):92-105

4Williamson RA,Meltzoff AN,Markman EM.Prior experien-ces and perceived efficacy influence3-year-olds’imit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44(1):275-285

5Brace JJ,Morton JB,Munakata Y.When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Improving children’s flexibility in a card-sorting task.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8):665-669 6McGuigan N,Makinson J,Whiten A.From over-imitation to super-copying:Adults imitate causally irrelevant aspects of tool use with higher fidelity than young children.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1,102(1):1-18

7Horner V,Whiten A.Causal knowledge and imitation/emul-ation switching in chimpanzees and children.Animal Cogn-ition,2005,8(3):164-181

8Lyons DE,Young AG,Keil FC.The hidden structure of over imit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7,104(50):19751-19756

9Esseily R,Nadel J,Fagard J.Object retrieveal through obse-rvational learning in8-to18-month-old infants.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2010,33(4):695-699

(收稿日期:2013-06-12)

(上接第952页)

7杨清艳,李占江,姜长青,等.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562-564

8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9Van Oppen P,De Haan E,Van Balkom AJLM,et al.Cogni-tive therapy and exposure in vivo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995,33(4):379-390

10Koopmans PC,Sanderman R,Timmerman I,et al.The Irra-tional Beliefs Inventory(IBI):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4,10(1):15-2711Goyne JC,Downey G.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1,42(2):401-426

12Emmelkamp P,Visser S,Hoekstra RJ.Cognitive therapy vs exposure in vivo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88,12(1):103-114 13Emmelkamp PM,Beens H.Cognitive therapy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 comparative evaluation.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1991,29(3):293-300

14Rasmussen SA,Eisen JL.The epidemiolog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1994,55:5-10,11-14

(收稿日期:2013-06-17)

··8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