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自主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更好地落实学校经典教学,书写人生的大课题,针对本班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通过半年来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从课堂反映观察,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表达的欲望强,语言运用能力较强;学生喜爱上语文课,喜欢说话、写话练习的人数越来越多。从测试情况看,学生组词、补充句子、阅读借鉴、看图写话、作文及讲故事、回答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研究前,且同一话题的作文也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语言特色,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优势。这学期,我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到:(1)贯彻“爱”的教育思想原则,掌握读写结合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小学语文读与写的科学教学体系。

(2)坚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实行教学民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与和谐的学习、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坚持读与写统一的原则,实行大语文教育。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兴趣,提高修养,接受磨练,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4)继续对学生阅读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一、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童话书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这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快

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确,或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了解某方面的知识。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品位文章中的好词佳句,体会文章的内涵,初步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第二、教给学生“记”的方法。“作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进行。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或写下自己的疑问,然后请教父母、老师,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有所得。二是摘录式笔记。这类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并对此进行归类,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

(5)重视赏识和竞争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和科学。语文教师在教法和思想上既要讲求艺术,也要讲求科学。据此,在教学中,一是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按规律进行教学和训练。二是帮助学生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受人云亦云的束缚,尊重客观实际,敢于突破大众心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阅读时要驰骋思维,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写作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有新、实、活的独到眼光,写出有真话实感、充满生活气息。三是针对学生心理上、思想上总想得到教师肯定和赏识的特点,把阅读、作文的指导和评估结合起来,对学生提出的独特、新奇的见解和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优美的节、段、篇,用得巧妙的字、词、句恰到好处地给予赏评,使学生因得到肯定、鼓励而增强表达欲、创造欲,从而增强学习、运用、实践、创造的信心。四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重视竞争效应。这方面最有特色的是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了实验教学中,如语文知识抢答、演讲比赛、口语交际赛、查字典比赛、规范用字比赛、书法比赛、故事会、手抄报活动、语文卡片活动、多媒体演示活动等,把竞争机制引进整个实验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纵观课题研究状况,我也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理论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研究的时间匮乏,有很多阅读课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融入课堂。课题研究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得不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较大,难以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快乐地读书”的目标。教师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虽已比较重视,但在巩固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展开。这也将是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改进的方面。

实践证明,开展自主课外阅读实践研究,拓展了写作教学的思路,对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扩展阅读:省级课题研究总结小学语文阅读累积性文香式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累积性、文香式实践研究

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确定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所有发达国家均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与前3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我国国民阅

读率1999年为60.4,20xx年为54.2,20xx年为51.7,本次的调查仅为48.7。而且在这些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有45.9的人为在校的学生。)。20xx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部委向全社会发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呼吁全社会“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阅读方面作出了诸多改革,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唯单一的记忆,不唯机械地模仿,不唯被动地学习。

在临近乡镇裴圩、高渡、李口及我镇四所乡镇中心小学的800份调查问卷中,小学生不爱写作文或不想写作文的占70.3,乐于写作占10.2,其它占19.5,其中有76.8认为没话说,24.2的学生害怕写不好作文!

我们以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在新课程的的引领下,思考如何有效开发学生的阅读资源,让每一个学生喜欢阅读,勤于积累,乐与动口,善于动笔。形成传承祖国先进文化,打造书香校园的良好局面!基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累积性、文香式实践研究》。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古今中外对读书的重要性论述的很多,我们可从以下的名人大家的片语中领略:“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培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波罗果夫)”、“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歌德)”。这些名句很好地说明读书能够使人才思敏捷、语言丰富、文如泉涌,达到净化和滋润内心世界,养成高尚的道德修养。

2.从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来讲,它的研究对于解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实现全体教育、全面教育、多种感官参与、全人生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3.从小学阅读教学本身来讲,它是研究解决阅读教学中其课程内容、目标定位、教育的途径、过程、方法、策略和评价体系的一次有机、高效、和谐的资源整合。

4.对落实新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摸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途径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5.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祖国母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大量阅读、勤于累积、乐于习作等语文素养的提高,改变一些学生害怕作文和作文无话可说的局面。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三、课题的概念及其界定

(1)累积性:重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信息存储,注重对知识的感悟、内化,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加工,同时强调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2)文香式: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下,就语文的人文性基础上提出的,是人文与书香的有机结合和升华,重在锻炼学生思维,提升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崇尚文化的氛围,达到书香文化与语文的人文性高度结合。

(3)小学语文阅读累积性、文香式实践研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探索累积性、文香式阅读教学与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规律、策略、评价等的联系,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优秀经验和借鉴现代教学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真正在实践中实现阅读教学的累积与人文书香的统一,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语文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内容

根据实际,我们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一)第一阶段(20xx.420xx.7):主要是成立领导小组、进行文献研究与学习、现状调查、拟订计划、培训教师、制订制度。1.组建班子,选拔成员。组建强有力的班子是搞好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而乐于奉献、基本功过硬的教师则是搞好研究的保证。本课题主持人是顾华银,中心组有5人,课题组共有11人组成。分工明确,责任具体。

2.学习理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毛泽东的“实践论”等;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学习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教海漫记》;学习了《江苏教育研究》关于阅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文章;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与学习的变革、《阅读心理学》等。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后对小学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教育科研的一般操作方法等有了新的认识。

3.制订相关制度。制度是做好研究的重要保证,我们制订了《课题中心组工作制度》《课题组成员工作制度》《课题组研究制度》《课题组奖惩制度》《课题组经费使用制度》等,并严格执行。确保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4.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临近乡镇裴圩、高渡、李口及我镇四所乡镇中心小学的800份调查问卷中,小学生不爱写作文或不想写作文的占70.3,乐于写作占10.2,其它占19.5,其中有76.8认为没话说,24.2的学生害怕写不好作文;在对140名语文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79%的教师认为学生阅读兴趣难培养和习作教学有困难;在对50名学生家长随机调查中发现,对学生阅读课外书持反对态度的占52%,而希望学生勤做教辅资料提高语文成绩的则

高达100%。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弊端,从而也更坚定了我们搞好此课题研究的决心。

5.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收到调查问卷近1000份、调查报告8篇、论文12篇,培训教师280余人次。

(二)第二阶段(20xx.7——20xx.9)主要是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式,反思、修正计划。

1.课题研究计划制订与开题论证。课题组在多次研究、酝酿、讨论、修改后,最终才定稿。

20xx年7月,课题得到开题论证,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课题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课题计划具有前瞻性、理念新的特点,切中了当时小学科学教育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顺应课程改革的大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实践性、推广性。”

2.狠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是落实课题研究的主渠道,为了形成重视阅读积累,实现乐品篇章书香,同时在具体的方法、策略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发展,逐步打到相对完善。我们进行了“引、探、启、设”的四字教学流程和“读、思、品、创”的四字学习方法,即“4+4,打造高效课堂”模式。主要途径是: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进行解读和理解,然后通过说课、演课、汇报课、示范课去诠释和体现,最后用公开课的形式在全校和全镇范围内铺开推广。

“引、探、启、设”的教学流程和“读、思、品、创”的四字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累积性、文香式实践研究”的主旨,效果明显。教师方面:一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积累和主动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大量的阅读

积累、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二是确立了新理念。(1)对语文课程的理解要突破“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局限。(2)课外知识的吸纳会大大拓宽和丰富语文课程的时空内涵和生活意蕴。(3)阅读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的过程。(4)阅读不是盲目的,应养成累积意识。(5)儿童的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清晰与模糊的统一。(6)品味文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旦有所体会,这种满足将会转化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在学生方面:一是学生的阅读兴趣高了,通过调查发现喜欢阅读的学生达到84%,提高了32个百分点;二是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增多了,由原来的课堂40分钟应付学习,发展到课前、课外、节假日借书、购书进行阅读,并主动记读书笔记、背诵佳句名篇;三是语文成绩有了大幅提高,在06年9月底的素质调研中,学生语文平均成绩明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习作能力皆有较大提高。

3.加大投入。每学期用于人员外出学习的费用超过6000元,加强图书室与阅览室的管理,购进大批优质图书。给课题实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主要成绩。40余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评比中获奖,200余篇学生习作在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于报刊杂志。

(三)第三阶段(20xx.920xx.8):具体实施,阶段反思、观摩、交流,剖析效果,中期评估,积累资料;完善教学模式;落实子课题目标;探讨累积性、文香式的教学途径。1.在教学上,我们继续完善“4+4,打造高效课堂”模式。规范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做到每周有一次业务学习,有一次集体备课,有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有一次实践活动研讨。课题组人员全部参加,次次留下痕迹,及时存档。

2.将子课题落实到人。根据实际,我们选取了10个子课题:(1)关于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2)关于累积性在不同年级段的研究;(3)小学语文阅读积累感悟的习惯养成研究;(4)小学语文阅读文香式氛围创设研究;(5)小学语文阅读“累积性、文香型”模式研究;(6)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引导艺术与学法指导研究;(7)小学语文阅读层次的研究;(8)构建听、说、读、写能力同步发展的研究;(9)构建文香式习作文集与大语文观下习作教学的研究;(10)构建学校、家庭、社区阅读网络的研究。

其中,每个子课题明确一人为组长,负责指导、督促、协调、汇报,各组在年内要完成相关的调查、检测、分析、论文等,接受课题中心组的验收。

3.探讨累积性、文香式的教学途径。如果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彰显了一种坚定意志力,那么“书读一遍,其义自现”则是一种忘情投入、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意愿,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供一定的内驱力,引领他们主动感受阅读的乐趣,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韵味。

第一方面:在学生之中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开展每年一次的“图书贸易节”活动,定期开展“小书虫”评比活动,开展校刊征文评比活动并发放适当稿酬。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部分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善加引导便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习惯将伴随学生的终身成长。学生每年自主记录的读书笔记达20xx0余篇,活动参与率达99%。各班均能用好《书伴我成长》学生成长记录袋。

第二方面: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教师落实“引读导入设疑激情启发释悱创设写材”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合作品赏咀嚼吸收迁移交流”的阅读方式。

我们地处农村,学校的经济状况和师资队伍现状都制约着各项研究的深入性和持久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领导集体对此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派出课题组成员外出参加培训,并邀请吴江震泽实验小学名教师及县城学校优秀教师来校上课,共同交流阅读教学方面有效经验。此外,我们将每周四定为“班级读书活动日”,各班级结合学生实际自己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涌现出了“讲故事特色班”“美文诵读特色班”“小诗迷特色班”等多种特色班级。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定期开展竞赛、评比,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朗诵比赛、读后感评比活动,一次进行激励。学校红领巾广播台每日安排《好书推荐》栏目,选择阅读量大、收获丰的学生在广播中做新书内容介绍、读书经验介绍等。

第三方面:利用好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进行阅读。(1)我们通过购买新书、取得友好单位资助等方式,补充新书10000册左右,并严格执行《图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2)积极参加网络读书活动,我们在各种节假日前均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的形式,希望家长能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利的条件,20xx年我校学生参与网络读书征文活动人数超过500人;(3)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合理利用家乡资源,积极倡导大阅读观,拓展阅读的内容、时间和空间,将“读”的范围从文本延伸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英雄传记、历史典故等方面,师生共同编撰的校本教材《新袁战歌选》已经成功印制。(四)第四阶段(20xx年9月——12月):主要是进行第二轮行动验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工作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1.制定20xx年下半年实验研究计划。

2.实验班级进行第二轮行动验证,进一步研究、探索、总结、运用“累积性、文香式实践研究”教学模式;在校内举行研究课、示范课推广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结合研究实际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子课题负责人员完成相关的论文、经验总结;对研究的实录、图片、作品、音像等资料整理、归档;课题组成员、特色班对实验工作回顾与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举行论文、教学案例交流会;课题中心组回顾研究过程、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等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并在课题组成员会议上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形成最后文稿,准备迎接结题验收。

4.主要成绩。(1)学生读书笔记每年累积达到两万余篇,学生日记、读后感、小练笔等5000余份;(2)收到论文、教学案例32篇;(3)评选出“小书虫”50名、书香班级10个;(4)210余名学生在各级朗诵比赛、征文竞赛中获奖;(5)班级图书角充实图书近两千册;(6)编写书香校园专辑第二辑《考察“号子村”》;(7)课题组成员先后获得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称号;(8)三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近2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9)获得宿迁市留守儿童教育样板式学校、宿迁市规范管理样板式学校;(10)申报县级书香校园特色学校顺利通过。五、研究结果

(一)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立足点都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打开阅读广阔的视野,让学生在增加知识的同时,获得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激起学生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阅读更有情趣,凸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美好人生奠定基础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

中,凭着自己特有的兴趣、情感、个性、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对文章内容、意境进行理解,从而引起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达到拓宽阅读视野,丰富母语信息获取,敢于有自己的见解的阅读行为。同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强加,而应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精神需求,否则便难免会出现庄子所言“倏忽杀混沌”的结果。(二)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对于阅读的认识有了转变。学校领导、教师结合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工作,阅读教学方式由以往的“布置检查式”“教师强调式”变为“引导诱发式”“成功体验式”。学生乐于阅读、善于累积、享受书香,大部分家长支持孩子进行大量阅读,舍得经济投入。

(三)在累积性、文香式教学模式上有了突破。

1.“4+4,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教师的活动包括“引、探、启、设”,学生的活动包括“读、思、品、创”。

2.课外阅读流程:激发兴趣内容选择落实阅读(时间落实、阅读指导、个体实践、研读积累、感悟品味、迁移升华)汇报交流展示文香成果。

3.确立了每年一次的“读书贸易节”活动及每周一次的“读书日”活动,创建了10个特色班级。

4.建立了一套评价阅读状况的方法。参与评价的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自己自评、互评,也可以是家长或社区人员;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激励的,可以是书面表扬的,也可以是奖品、证书等。

5.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生和教师,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发表或论文40余篇,2名教师获得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得县级优课教师称号,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达200余人次。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办学品味得到了提升。六、分析与反思

1.此项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课题研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去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得益于县局教科室王主任等诸多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

2.对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应试教育思想在家长心中仍然根深蒂固,部分学生家长依然抱有“以本为本”的想法,对学生课外阅读持反对态度。

3.由于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教育理念和个人精力皆有所不足,我们感觉教师对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标、教学模式、具体操作等还不能做到很好地把握和驾驭,有的地方甚至感到束手无策,在文香式教学模式上还显得模糊,使得研究的深度还显不够。

4.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各年级段的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但是鉴于学校的经济现状并不能很好地保证这一点,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籍数量依然不足。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在这方面增加投入。七、今后设想

1、我们要以这次课题结题验收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改正不足,把第二轮、第三轮实验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对行动研究中的经验、论文、教学案例进行疏理、修改、加工,准备出版论文专集,让我们的经验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和运用。

3.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总结、提炼,准备申报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

4.建立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课题研究,大力搞好校本课程研究,达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即科研的境界,让“科研兴教、科研立校、科研强师、科研增效”成为现实。

相关主题